基坑降排水施工方案_第1页
基坑降排水施工方案_第2页
基坑降排水施工方案_第3页
基坑降排水施工方案_第4页
基坑降排水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锡市原河埒中学分部地块征地拆迁安置房项目 【基坑降排水施工方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1第二章场地周边环境条件及地质条件12。1、场地周边环境条件12。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12。3、场地水文地质条件2第三章编制依据2第四章明排降水设计方案24。1、坡顶挡水墙及截水沟设置34。2、坡底排水沟及集水井设置34。3、地库及主楼范围集水坑设置3第五章降排水施工35.1、施工准备35。2、施工顺序及方法45.3、施工注意事项55.4、地下水位监测5第六章、安全、质量、文明施工保证措施66。1、施工安全保证措施66.2、质量保证措施66.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6附件7无锡市原河埒中学分部地块征地拆迁安置房项目 【基坑降排水施工方案】谢谢阅读第一章工程概况本工程一期含4#楼~12#楼、14#楼~16#楼及地下室,由12个单体工程和1个地下车库组成,为群体工程,;其中4#楼~10#楼为18层,11#楼、12#楼、14#~16#楼为11层,占地面积62040平米,建筑面积约12.9175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10。7245万平方米,地下室建筑面积约2.1930万平方米。主体结构部位基础形式为预制管桩+筏板基础,上部结构体系为剪力墙结构;纯地库范围基础形式为平板式筏基,结构体系为框架结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抗震等级为四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谢谢阅读本工程基坑面积约为22100㎡,其中地库(含6—10#)面积约为16300㎡,地库普遍开挖标高为—7。07m,主楼位置普遍开挖标高—7。57m,局部基坑最深处开挖标高—9.97m,基坑大致成方形布置,长155m、宽142m.4#、11#、12#、14#~16#单个建筑基坑面积一共约5800㎡,普遍开挖标高为-4。07m~—4。27m。基坑边坡以大放坡和土钉墙为主,局部采用围护桩。感谢阅读第二章场地周边环境条件及地质条件2.1、场地周边环境条件本工程位于梁溪路与鸿桥路交叉口东北侧,现场北侧为一营房,西侧为居民区感谢阅读和待拆迁房,南侧为梁溪路,东侧为居民区和待拆迁房。现场在工地周围已有一道谢谢阅读砖砌围墙(局部采用彩钢板封闭).2.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场地为民房拆迁地,场地地形有所起伏,地面标高一般在5。2~6。00m之间,本地地貌属于山麓前坡积地貌。主要分布的地层从上至下为:感谢阅读1.(1)层杂填土:杂色,松散,上部主要为拆迁的建筑垃圾,下部以黏性土为主。厚度:1。30~3。30,平均2。17m;层底标高:2。08~4.60m,平均3。21m;层底埋深:1。30~3.30m,平均2。17m.谢谢阅读2.(2)黏土:灰黄色,硬塑,含铁锰质结核,夹蓝灰色黏土条纹,有光泽。厚度:4.00~6.40,平均5。02m;层底标高:—2。70~—0.52m,平均—1.81m;层底埋深:6。30~8.00m,平均7。20m。谢谢阅读3.(3)粉质黏土夹粉土:灰黄色,可塑,含少许铁锰质结核,夹粉土薄层及团块,稍有光泽。厚度:1.10~感谢阅读第1页共8页无锡市原河埒中学分部地块征地拆迁安置房项目 【基坑降排水施工方案】谢谢阅读3。80,平均2。45m;层底标高:—5。35~-2。55m,平均-4.26m;层底埋深:8。20~感谢阅读10.60m,平均9.40m。4.(4)粉质黏土:灰黄色,硬塑,含铁锰质结核,夹蓝灰色黏土条纹,稍有光泽。厚度:11。70~14。70,平均13.25m;层底标高:-18。88~—16。55m,平均-17.44m;层底埋深:22.00~23。90m,平均22。850m.谢谢阅读2。3、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在勘察深度范围内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及上更新统中的浅层含水层、浅层微承压水层共2个含水层。分别为(1)层杂土中的上层滞水,(3)层粉质黏土夹粉土中的微承压水.(1层)最高上层滞水水位标高4.60m左右;(3)层粉质黏土夹粉土中微承压水稳定水位(水头)标高—0。50~0.00m,此层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侧向补给,有一定透水性及富水性,对基坑开挖有影响。感谢阅读第三章编制依据3.1、工程的有关设计图纸、设计变更;3。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精品文档放心下载3。3、《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精品文档放心下载3。4、《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111-98);谢谢阅读3.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JGJ120—2012,2012年10月1日起实施);谢谢阅读3.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精品文档放心下载3。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感谢阅读3.8、《小桃源安置房小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无锡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谢谢阅读G2011086);3。9、《基坑围护工程设计图纸》。第四章明排降水设计方案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和地勘报告,以及基坑支护专家论证会意见,地基为弱精品文档放心下载透水性土层,且水量不大,拟定本工程采用明排降水方案,并做好水位监测。当出谢谢阅读现异常情况时,考虑采用井点降水或其他方式降水。地库及6#—10#楼范围降排水方案如下:第2页共8页无锡市原河埒中学分部地块征地拆迁安置房项目 【基坑降排水施工方案】感谢阅读1)、基坑上部大放坡部位设置挡水台及截水沟,防止地表水灌入基坑;谢谢阅读2)、主楼和地库的集水井及电梯基坑内设置集水坑,抽水汇至市政雨污水官精品文档放心下载网;3)、坑底沿基坑边设置排水沟(内填滤石)和集水井,再由水泵抽排至市政雨谢谢阅读污水管网;地库范围排水沟、集水井布置图详附图1。其余4#、5#、11#、12#、14#~16#楼的基坑顶设挡水台及截水沟,坡底设感谢阅读排水沟及1个集水井.4。1、坡顶挡水墙及截水沟设置参照基坑支护设计图纸,在剖面4a、剖面5、剖面7、剖面8、剖面9、剖面11、剖面12坡顶设置120mm宽、200mm高挡水砖墙及坡顶截水沟,截水沟距离坡顶1。8m,做法详下图。排水坡度0。5%。精品文档放心下载4.2、坡底排水沟及集水井设置参照基坑支护设计图纸,在所有剖面坡底设置250mm宽、300mm深排水明沟(放坡0.5%),随基坑边坡一起喷射面层混凝土。局部剖面3、剖面4部位,设置300mm宽、300mm深筏板底排水盲沟,沟内碎石填充。感谢阅读在基坑周边设置10个500mm(垂直于筏板外边线)*700mm(平行于筏板外边线)*1000mm深的集水井,布置详附图1。谢谢阅读排水沟及集水井形成一个环形排水系统。4。3、地库及主楼范围集水坑设置因底板面积较大,在后浇带局部位置及地库、主楼电梯井、集水井内设置 400谢谢阅读*400*400深集水坑,在土方及底板施工阶段汇集雨水及地下水,抽排至市政雨污感谢阅读水管网。附图一所示位置仅是示意,按实际水量增减。第五章 降排水施工5.1、施工准备5。1。1、技术准备(1)、组织施工管理人员认真学习施工图纸和设计方案,掌握施工特点。谢谢阅读(2)、组织所有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新规范、新规程、积极推广应用建设部推谢谢阅读广的新技术。第3页共8页无锡市原河埒中学分部地块征地拆迁安置房项目 【基坑降排水施工方案】精品文档放心下载(3)、测量人员进行标高引进,定位放线,并经检验合格,办完预检手续,防感谢阅读止错挖或超挖.(4)、施工前责任师向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交底,必须使感谢阅读每个操作者对施工中的技术要求心中有数.项目部安排专人管理土方开挖和降排水精品文档放心下载工作.5。1.2、劳动力、机械准备拟投入劳动力及机械计划表序号项目数量备注1反铲挖掘机22污水泵20大扬程3普工8根据施工情况调整4电工25。2、施工顺序及方法为确保地基不被水破坏,土方的开挖要同排水方案、基坑支护紧密结合,做到先排水、降水,再进行分层开挖。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基坑进行排水、降水分为两个阶段:挖土期间降排水和土方回填之前降排水。谢谢阅读5。2。1、挖土期间降排水根据土方在平面上的开挖顺序和分层开挖深度,在基坑四周分区先设置连通的排水沟,并在各区内渗水量大的部位留设若干个集水井,在集水井内安放潜水泵排水,以达到排水、降水的目的。谢谢阅读具体做法如下:(视水量情况定)a.在开挖过程中如果出现明水时,在水量比较丰富相对标高较低的地方设置集水坑,沿集水坑周边开挖排水沟,采用疏导的方法将明水汇集在几个集水坑内,再由污水泵将其抽排到基坑上面的沉砂池。集水坑随土方开挖标高降低而改变。感谢阅读b。继续土方开挖,重复上述工作,直至土方挖至设计标高。感谢阅读5。2.2、土方回填之前降排水a.土方挖至设计标高后,开挖集水井和排水沟。在挖至还剩最后300mm厚土方时,停止机械开挖,然后改由人工开挖.挖500×700×1000(mm)的积水坑。集水坑四周抹灰或射混凝土100mm厚.精品文档放心下载b。然后以集水井为起点,向外开挖250×300~500(mm)的明沟,挖至预定标高后,向沟内填满30~50mm滤石。滤石应清洁不含泥砂,必要时过筛。明沟通过基坑精品文档放心下载第4页共8页无锡市原河埒中学分部地块征地拆迁安置房项目 【基坑降排水施工方案】精品文档放心下载周边设置的500×700×1000(mm)的集水井相连接,集水井内设置污水泵将汇集的污水排出基坑。精品文档放心下载主楼底板下盲沟填满滤石后盖彩条布,在浇筑垫层时盲沟部位增加一道钢丝网片,避免影响底板承载力。感谢阅读c.排水沟必须设有一定的坡度,以利于沟内积水顺利流入集水井内.坡底集水井(地库10个,独立基坑共5个)内设一台Φ100的潜水泵(扬程25m),地库及主楼集水坑内准备20台潜水泵抽排地下水。施工期间根据现场情况随时抽水,直至建筑物外围土方回填完,并且建筑物自重大于地下水产生的浮力时停止抽水.精品文档放心下载5.3、施工注意事项5。3.1所有排水均直接排入城市雨污水系统中;5.3。2本工程的盲沟、集水井皆采用人工开挖,必须先开挖集水井,再从集水井开始逐渐向外开挖盲沟,以保证渗出的地下水顺利外排而不会影响地基,保证地基处于干燥状态是关键;精品文档放心下载5。3。3填充盲沟的材料采用30~50mm的卵石,卵石必须洁净,不含泥砂,以保证良好的透水性,以避免积水浸润地基;感谢阅读5.3。4如果地下水涌水量大,除每个集水井中必须设有一个潜水泵外,另外准感谢阅读4个备用泵。并配备专人二十四小时值班,随时检查设备的运转状况,做到随时发现故障,随时排除故障,必须保证降水的连续性,从而保证底板浇筑前地基土的干燥;谢谢阅读5.3。5所用电缆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随时检查电缆线的有无破损,做到安全施工;谢谢阅读5。3。6垫层浇筑时必须充分振捣密实,使其还要起到防水隔离的作用;感谢阅读5。3。7严格管理施工现场,禁止乱倒垃圾,以免造成堵塞盲沟,影响降水;精品文档放心下载5。3。8对场地外围要做好污水、雨水排水措施,禁止污水、雨水流入基坑内;感谢阅读5.3。9以已有集水井为基准,向两侧开挖盲沟,保证集水的畅通,使地基不致被水泡坏;感谢阅读5。3。10遇有大雨或暴雨,应及时排除地面和基坑积水,以减少下渗,保证降水。谢谢阅读5.4、地下水位监测地下水位监测详《基坑变形监测方案》第5页共8页无锡市原河埒中学分部地块征地拆迁安置房项目 【基坑降排水施工方案】精品文档放心下载第六章、安全、质量、文明施工保证措施6.1、施工安全保证措施6.1.1、组织管理措施(1)、建立、完善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领导组织,有组织、有领导的开展安全管理活动。感谢阅读(2)、建立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抓制度落实,抓责任落实,定期检查安全责任落实情况,及时报告。6。1。2、现场管理措施感谢阅读(1)、施工时应与基坑的监测同步进行。当坑壁出现变形,并将危及施工人员安全时,及时通知人员撤离。感谢阅读(2)、基坑周边必须设围栏和防止地表水雨水流入等安全设施。严格控制非施工人员进入现场.严禁向孔内抛掷物品。谢谢阅读(3)、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以防发生意外。(4)、场供电线路的设计、安装要合理、牢固,移动性用电设备必须用电缆供电并安装漏电保护装置,主电线路必须由专职工员负责,任何人员不得随意推、拉闸刀.设置警示标语,防止漏电、触电事故发生。精品文档放心下载(5)、施工人员必须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6)、一旦发现边坡存在塌方等隐患时,施工人员必须及时撤离并上报,危险排除后方可继续施工。精品文档放心下载6。2、质量保证措施6。2。1、制订工程质保体系及质量标准,层层落实,严格质量标准。精品文档放心下载6.2.2、降水时对于周围在抽水影响半径范围内需要保护的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等建感谢阅读立好标高观测系统并准备好防止沉降的措施。6.2。3、降水的停止应在基础及已施工部分的自重大于浮力的情况下进行,且基础感谢阅读混凝土必须要有一定的强度,防止因水浮力引起破坏护坡.谢谢阅读6。2.4、抽水过程中注意施工用电,抽水泵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一保护,专人看管,感谢阅读特别在雨季注意用电及柴油抽水机巡察.6。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6.3。1、组织管理措施第6页共8页无锡市原河埒中学分部地块征地拆迁安置房项目 【基坑降排水施工方案】谢谢阅读(1)、施工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生产、技术、质量、安全、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