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人物】瘫痪女孩郭晖小学_第1页
【励志人物】瘫痪女孩郭晖小学_第2页
【励志人物】瘫痪女孩郭晖小学_第3页
【励志人物】瘫痪女孩郭晖小学_第4页
【励志人物】瘫痪女孩郭晖小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瘫痪女孩郭晖小学未毕业靠自学成为北大博士生央视《焦点访谈》梦想之翼——情动丙戌2009.11.23梦想

牢牢守住梦想吧因为如任梦想夭亡生命就是一只折翼的飞鸟不能飞翔牢牢守住梦想吧因为如放梦想轻离生命就是一片不毛的疆野冰霜满地主持人刚才我们听到的是北京大学英文系的一位博士生朗诵的她最喜爱的英文诗《梦想》。朗诵这首诗的博士生掌握了英、法、日、拉丁四门外语,她翻译和教义了三部总数30多万字的外国作品,但是她却连小学毕业证都没有。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她的双腿无法行走,然而她却来到了北大的未名湖畔。郭晖阿姨帮我开一下门。阿姨:来了,来了。郭晖:我戴着手套那个什么不行。阿姨:没关系,没戴手套还行。解说:

这就是刚才朗诵诗歌的博士生,她叫郭晖。1970年出生于河北省邯郸市,今年是她的本命年。就像刚才遭遇困难那样的经历,在过去36年的岁月里,她曾经有过多次,而给她打击最大的就是12岁那年。许孔镕郭晖的母亲:那天早起问我,她说妈妈我的腿呢?我说腿在这放着呢,怎么了?她说我怎么回事,我脚也没了,我大小便也不行了,就着急了。解说:女儿瘫痪了,是胸椎结核造成的,以后很难康复。这对父母来说,真是晴天霹雳。郭荣茂郭晖的父亲:接到信以后,医生说不能动了,瘫了,我在我的办公室里,大哭一场。

记者:真地哭了?郭荣茂:真地哭了,号啕大哭。一切一切都完了。解说:那时最绝望的,还是整天只能躺在床上的郭晖。郭晖北京大学英语系博士生:最主要是看不见希望,好像一生就是这样了,一直要别人照顾,点点滴滴,我妈走之前要把水或者是书,都要放到我身边。一切就是稍微离开一个手臂的距离,我就没法动了。而且有一次最糟糕的是什么,楼上修暖气,砸,使劲砸,就我一个人在家里,我不知道什么原因,一直在敲,一直在敲,而且我就看着天花板上的抹灰,一点点裂缝,裂缝甚至后来到大块地掉下来,就掉在我身上,那种无助你知道吗?你知道自己好像身处在很大的危险中,你马上就可能会被砸死,但是你一点无能为力,你又不能说起来跑掉,你根本就没法起来,你当时就没法坐。解说:后来的几年里,父母用轮椅推额着郭晖在全国求医问药。1985年郭晖第二次开胸手术以后,父亲更冷静地思考着女儿的未来。郭荣茂郭晖的父亲:已经到这个程度,大夫都跟我们说,要她锻炼,主要是锻炼,别的事都把它抛开。我当时虽然没有学医,我也不知道,但是这个我说光锻炼,可能这个人走单一的(治疗)路,一旦失去希望,就会后悔莫及。我还要想办法找其他的出路郭晖:我当时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哪里?但是我知道,我要把初、高中的课程一点一滴地学下去。我觉得我不是,必须像一个家具似的永远摆在家里,我是人,我应该融入到这个社会中去。主持人:面对着突如其来的灾难,15岁的郭晖选择了坚强,她说这是被逼出来的。最困难的时候,她也想到过自杀,但是她实在舍不得疼她爱她的爸爸、妈妈和哥哥。病痛夺走了郭晖的行动自由,亲情却给了她坚强的翅膀,她下定决心自学。于是从1985年开始,她依靠自学拿到了大学专科毕业证、本科毕业证,2003年又通过考试,被山东大学授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一位高位截瘫的患者,仅仅花了八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正常人需要十三年才能完成的学业,她靠的是什么呢?同学:你上午做实验了?郭晖:啊。同学:快搞定了吗?哦,你没拿筷子,我帮你拿一下吧。郭晖:帮我拿双筷子。同学:拿双筷子。郭晖:帮我拿双筷子,谢谢。同学:你没有?同学:她没有,我有。解说:在学校里,郭晖有很多朋友,平时大家学业很紧张,中午在一块儿吃吃饭、散散步,成了朋友间快乐交流的一种方式。同学:她从来都是特别乐观的。冀会辉郭晖的朋友:我觉得和郭晖聊天的时候,好像在她生活中全是比较阳光的事情。我就觉得特别奇怪,所以和郭晖在一起,比和其他正常的人在一起,感觉还要积极。同学:她会给你一种力量。冀会辉:对。解说:乐观支撑着郭晖走过了最艰难的岁月。1985年她躺着开始自学生活的时候,觉得自己根本无法把握未来,她只能试着把握眼前的每一天。她为自己制定了每天的学习任务,任务完不成她绝不休息。就这样,她躺着看书,累了就趴着看,趴的时间久了,胳膊肘磨破了,她还是接着看。郭荣茂:我们下班回去,她还在那儿看书,我说你休息一下,到现在还在看。她怎么说?她说不,你们把我翻身,让我趴着看,我今天的计划还没有完成。郭晖:其实我把学习跟这个病痛相比较,我觉得学习是非常舒服的,非常愉快的一件事了。我看书的时候我就进入到另外的一个世界,我就忘了自己的身体,而且在这个时候,我就感觉到,我们要比智力的话,我们没有差别。解说:在学习中郭晖找到了乐趣,她全身心地投入看书,书上的要点、习题她绝不漏掉一个,每一个都细心地研读,碰上不知道的就查字典,查参考书,等到几本字典都翻破了,书上的知识就变成郭晖的了。许孔镕:所以她(看书)就好像有点像扫地毯似的,每个地方摸一摸,所以她考试知识就比较扎实,就在这里。解说:小学没有毕业的郭晖,用了四年的时间学完了初中、高中六年的课程,1993年她凭着顽强的毅力,通过全部考试取得英语自考专科毕业证。不久郭晖开始给人家的孩子做英语家教,挣了125元,这是她有生以来凭本事获得的第一笔收入。许孔镕:一家人都好高兴,我心里想我这姑娘没有白学,我的姑娘虽然是现在不能走路,她在一步一步地向前爬了,至少是在向前爬了。我就觉得我这姑娘将来饿不死了。解说:很快郭晖当家教带的学生就达到20多人,其中有三四岁的娃娃,也有30多岁的硕士研究生。她当家教挣的钱,竟然足够养活一家人,这更坚定了郭晖学习的信念。郭晖:我想我是能够把握命运的,残疾不能够毁掉我的整个生活,我要以自己的方式去就业,去走完自己的一生。主持人:拿到大专毕业证以后,扎实的学习方法、充满自己的态度和对知识的渴求,使得郭晖一路过关。2003年她又参加了北京大学英语系博士生的考试,一举成功。人们在感慨着她的成功,同时人们也有一些担心,一向习惯自学的郭晖,能不能适应北大的学习生活呢?沈弘郭晖的导师:这个可以放在后面的那个,workcited(引用文献)。郭晖:我用的是引用文献。解说:转眼郭晖在北大跟随英语系的博士生导师沈弘研究英语诗歌已经两年了,今年面临毕业,眼下正是紧锣密鼓地撰写博士毕业论文的时候,郭晖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郭晖:应该说前两年的学习还可以,尤其是第一年修学分的状态还可以,后来通过资格考试和开题,这块儿我不是太满意,就是说我阅读的书还不够多,所以我现在感觉自己状态不是很好。解说:严格的导师从不因为郭晖身有残疾而降低对她的要求。1月14号北大放假了,为了写出一篇有质量的博士毕业论文文,郭晖选择留在校园继续攻读希腊语。郭晖:我是一点点在挖掘,看看自己有哪方面的能力,我不认为我比别人差。我的梦想想证实一下,残疾人也能和健全人(一样),在这个社会中能够有同样的机会,同样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主持人:郭晖是个坚强的女性,生活给了她很多磨难,在亲人和社会的支持下,她把磨难变成了动力,也许在前面还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但是我们相信,郭晖不会放弃她的梦想。郭晖,女,12岁时因为误诊延误治疗导致高位截瘫。她凭坚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靠自学读完了初、高中课程,完成英语自考专科、本科学业,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2002年获山东大学英语硕士学位。2003年考入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攻读博士学位,是北大多年来第一位残疾女博士生。

把生命的所有光亮全部聚集到了一个焦点上。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扇扇沉重的大门在她面前洞开了……

她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因为一次变故,她的生命核能被激发了。这个小学未毕业的弱女子,完全依靠自学,成了北京大学百年历史上第一个残疾女博士。

在河北省邯郸市实验小学读书的时候,郭晖喜欢跳舞、长跑,那时,她的梦想是当一个舞蹈演员。

一切的转折在1981年5月9日,她刚刚11岁,正读小学五年级。体育课上练习跳远,她不小心崴了脚,母亲发现后把她带到了医院。

这一去,孩子却从此走上了一条谁也意想不到的人生道路。医院的误诊,导致小郭晖高位截瘫。

以臂为半径,郭晖的世界只有两平方米。她只能仰躺在床上,不能侧身,不能翻身,更不能坐起来……

然而,无腿的她开始了一场令世人匪夷所思的攀登,一起上路的还有她的父母。

母亲日夜操劳,端水喂饭,梳头洗脸,她生了褥疮,后背溃烂,母亲时时扶她翻身。大小便失禁,被褥需要天天清洗,母亲的手指竟变成了畸形,像树根一样曲折了。

在母亲的搓衣声中,在父亲的按摩声中,郭晖用三年时间自学了全部初中、高中课程。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物理、化学等需要做实验才能弄通的原理和公式,她也全部揣摩透了。

胸中的世界慢慢大了起来,有了阳光,有了笑声。

1996年初,郭晖参加了山东大学在邯郸开办的英语研究生班。在硕士论文答辩现场,李玉陈教授紧紧握住郭晖母亲的手,说:“感谢你培养了一个好女儿,这是我们十年来听到的最好的论文答辩……”

2002年底,郭晖试探着向四所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各写了一封信。

一周后,只有北京大学的沈弘教授回信了。这位从剑桥大学留学归来的博导欢迎郭晖报考,并“坚持择优录取”,至于残疾情况,他只字未提。

郭晖一头扎进书海里,开始了最后的冲刺。分数出来了,郭晖考了第一名。

北大百年历史上从没招收过如此高度残疾的博士生,但国家明确规定:各大学不得以任何借口拒招残疾学生。面对这个从未有过的难题,北大犹豫了。

招生办的一位负责人试图劝退郭晖,却又不好明言,便与她进行了一次网上对话。

“北大博士不好毕业,好多人都延期,你的身体和经济条件能承受吗?”

“北大是我儿时的向往。翻译是我最大的心愿,我从小没有受过正规教育,我要在这里实现我的梦想。据我所知,桑兰也是高位截瘫,去年被北大新闻学院(本科)录取了……”

这时,沈弘教授站了出来,向学校写信:“在国外,我从没有听说过因残疾而被大学拒收的先例……”北大招生办经过多方权衡后,终于向郭晖伸出了欢迎的手。

那一天夜里,沈弘向郭晖发出了最后一个E-mail:“我本人敬佩你,北大敬佩你,欢迎你来北大读书!”

我并不认为,只有上了北大才叫成功,但是我却认为,对郭晖这样的残疾女孩来说,敢上北大就叫成功!她敢把目标定在中国的最高学府,这说明她的胆量和志气!她用生命告诉自己;“我能行!”她知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它只给你一次的机会,必须抓住。

在灾难面前,有的人陷入了悲观,选择了逃避,但郭晖没有,她的生命核能由此被激发,在她看来,在知识面前,她和所有人一样。多彩的梦想是人生的宝贵财富,人在一生中能走多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童年的天地有多大。有梦想得人天地就广阔,梦想一旦萌发,就魂牵梦绕,无论能不能实现,始终是一种激励。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想的舞台,郭晖醉心于英语文学的翻译,她梦想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大使,她立志要在这个梦想的世界里走自己的路,她庆幸,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梦想舞台!其实人生的每一次挫折,也都是一次机会,关键在于你对挫折的态度,是抱怨与放弃,还是正视与坚持,在最艰难的时候,一样要记住:坚持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