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07T120.7-2023地理标志产品 涪城麦冬 第7部分:检验方法_第1页
DB5107T120.7-2023地理标志产品 涪城麦冬 第7部分:检验方法_第2页
DB5107T120.7-2023地理标志产品 涪城麦冬 第7部分:检验方法_第3页
DB5107T120.7-2023地理标志产品 涪城麦冬 第7部分:检验方法_第4页
DB5107T120.7-2023地理标志产品 涪城麦冬 第7部分:检验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01CCSC10

5107四川省(绵阳市)地方标准DB5107/T120.7—2023720232023052920230601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5107/T120.7DB5107/T120.7—2023DB5107/T120.7DB5107/T120.7—2023目 次前言 II引言 III范围 1规范性引用文件 1术语和定义 1检验方法 1附录A(资料性)涪城麦冬性状图 4附录B(资料性)涪城麦冬横切面显微图 5I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DB5107/T7DB5107/T120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第1部分:通用要求;——第2部分:种苗分级;——第3部分:良种繁育技术规程;——第4部分:种植技术规程;——第5部分:种植投入品使用要求;——第6部分:采收加工技术规程;——第7部分:检验方法;——第8部分:多效唑快速检测操作规程;——第9部分:克百威快速检测操作规程;——第10部分:重金属(镉)快速检测操作规程。本文件由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四川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本文件由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四川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敏、杨蕾、苟琰、蔡晓洋、李红彦、邓红梅、杨瑞山、李文静、王浩涵。II引 言涪城麦冬名字的由来,是因西蜀古都涪城县曾建于今涪江流域三台县境内花园河一带,元末明初,2006年第73号公告批准对涪城麦冬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DB5107/T120120拟由10个部分组成。——第1部分:通用要求。目的在于提出地理标志产品涪城麦冬的通用要求。——第2部分:种苗分级。目的在于为地理标志产品涪城麦冬种苗分级提供指导。——第3部分:良种繁育技术规程。目的在于为地理标志产品涪城麦冬的良种繁育提供指导。——第4部分:种植技术规程。目的在于为地理标志产品涪城麦冬的种植技术提供指导。——第5部分:种植投入品使用要求。目的在于为地理标志产品涪城麦冬种植投入品的使用提供指导。——第6部分:采收加工技术规程。目的在于为地理标志产品涪城麦冬的采收加工提供技术指导。——第7部分:检验方法。目的在于为地理标志产品涪城麦冬的检验检测提供指导。——第8部分:多效唑快速检测操作规程。目的在于为地理标志产品涪城麦冬安全性指标多效唑残留量的快速检测提供指导。留量的快速检测提供指导。——第10留量的快速检测提供指导。——第10(镉本文件对地理标志产品涪城麦冬的检验检测方法进行了规定和描述,以规范涪城麦冬各项指标的IIIDB5107/T120.7DB5107/T120.7—2023DB5107/T120.7DB5107/T120.7—2023地理标志产品涪城麦冬7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涪城麦冬的检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地理标志产品涪城麦冬的检验。规范性引用文件(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DB5107/T120.1地理标志产品涪城麦冬第1部分:通用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3术语和定义3术语和定义DB5107/T120.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检验方法感官特性性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麦冬项下“性状”要求进行检验,且无须根、残缺、乌花、杂质、霉变,无油粒。涪城麦冬性状图见附录A。长度采用钢卷尺(分度值为0.1 cm)或钢板尺(分度值为0.1 cm)测量涪城麦冬两端之间的距离,精确至0.1 cm,有效数值参考GB/T8170的要求,长度测量见图1。1图1长度测量图4.1.3直径采用分度值为0.01 cm的游标卡尺测量涪城麦冬中部(最粗部位)直径,精确至0.01 cm,有效数值符合GB/T8170的要求,直径测量见图2。图2直径测量图图2直径测量图4.1.4百粒重数取1003GB/T8170的要求。鉴别显微鉴别(一部薄层色谱鉴别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麦冬项下“鉴别”的方法检验。理化指标浸出物浸出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通则2201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冷浸法测定。总灰分总灰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通则2302灰分测定法测定。水分2水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通则0832水分测定法(第二法)测定。4.3.4总皂苷总皂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麦冬项下含量测定方法测定。安全指标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残留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通则2331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测定。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四部通则2321多效唑多效唑残留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通则2341农药残留测定法第四法测定。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