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组团R分区R2路、RZ2路道路工程涵洞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2045273ba09ef3a197ed9df5a47473d/42045273ba09ef3a197ed9df5a47473d1.gif)
![鹿角组团R分区R2路、RZ2路道路工程涵洞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2045273ba09ef3a197ed9df5a47473d/42045273ba09ef3a197ed9df5a47473d2.gif)
![鹿角组团R分区R2路、RZ2路道路工程涵洞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2045273ba09ef3a197ed9df5a47473d/42045273ba09ef3a197ed9df5a47473d3.gif)
![鹿角组团R分区R2路、RZ2路道路工程涵洞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2045273ba09ef3a197ed9df5a47473d/42045273ba09ef3a197ed9df5a47473d4.gif)
![鹿角组团R分区R2路、RZ2路道路工程涵洞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2045273ba09ef3a197ed9df5a47473d/42045273ba09ef3a197ed9df5a47473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NUMPAGES8鹿角组团R分区R2路、RZ2路道路工程涵洞施工图设计说明工程概况本项目行洪工程由业主单位委托重庆渝南水利电力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编制行洪报告,并报水利主管部门审批。本次施工图设计参照洪评成果进行设计。RZ2路共设置2座涵洞,满足排水及泄洪功能,进出口与现状沟渠顺接。涵洞设置情况如下表:涵洞一览表序号桩号结构型式孔数-孔径(孔-m)斜交角度(°)涵底纵坡(%)涵长(m)进出口型式最大填土高度
(m)进口出口1K0+226.5钢筋混凝土箱涵1-2.7*2.770-129.5跌水井八字墙3.922K0+484.322钢筋混凝土箱涵1-2.5*2.590.6-1117八字墙顺接R1路涵洞15.5设计依据及采用的标准规范设计依据《鹿角组团R分区R2路、RZ2路道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020年11月)中国有色金属长沙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鹿角组团R1路(K1+220-K3+318.299)道路工程第二次补充勘察》(中国有色金属长沙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0年7月;《重庆市巴南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鹿角组团R分区R2路、RZ2路道路工程建设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巴住建初发[2021]16号);业主提供的1:500地形图及其它资料。采用的标准规范《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公路涵洞设计规范》(JTG/3365-02-2020)《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0)《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重庆市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2020版)》《重庆市建设领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术通告(2019年版)》及其它规范。上阶段专家意见及执行情况意见:施工图阶段建议补充涵洞起终点控制坐标以便施工定位。回复:同意专家意见,施工图阶段补充涵洞起终点控制坐标。主要技术指标设计荷载:城-A级;设计基准期:100年;设计洪水标准:百年一遇;设计使用年限:50年;设计安全等级:二级;设计抗渗等级:P8耐久性设计环境类别:Ⅰ类环境;地震动峰加速度:0.05g,地震基本烈度:6度。工程地质条件(摘自地勘报告)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重庆市巴南区鹿角镇杨氏村附近,场地原始地貌单元为丘陵地貌,场地大部分地段为原始地貌,道路区多为农田、林地。道路沿线局部地处斜坡地带。勘察区范围内沟壑分布密集,地形起伏一般,地形坡角一般5~30°,局部达到60°。勘察区区地形总体呈西高东低,勘察时测得各钻孔孔口标高介于271.13(ZY92)~335.16m(ZB16)之间。气象、水文勘察区位于重庆市巴南区,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具有“多阴少晴,多雾少日照,冬暖夏热,春秋多变;降水充沛,盛夏炎热常伏旱,秋冬连绵阴雨;空气湿润,风力微弱”等特点。历年平均气温18.3℃,极端最高气温43℃,极端最低气温-3.1℃,历年日照时间992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088.6mm,由于降雨年内分布不均,流域内4-9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4%,10月份至次年3月降雨量仅占19.6%。多年平均蒸发量1007.6mm。流域主要为东北风,多年平均风速1.4m/s。年静风频率达到30%,地面风场特征为风速小,静风频率高。拟建道路沿线可见水塘、藕塘、水田、溪沟等地表水体。勘察期间水深0~1.5m,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径流补给,人工排泄。①粉质黏土(软塑)主要分布在RZ2路K0+020~K0+100,K0+340~K0+400,K0+480~K0+580,R2路K0+080~K0+120,K0+120~K0+220段;淤泥主要分布在RZ2路K0+200~K0+300,R2路K0+040~K0+120。地质构造拟建道路所属南温泉背斜东翼,岩层产状倾向100°,倾角45°,呈单斜构造,岩层层面结合程度很差,属软弱结构面。经地面调查,各线段岩层产状基本一致,未发现其它断裂构造及褶曲。岩体内主要发育有如下两组构造裂隙:岩体内主要发育有如下两组构造裂隙,LX1:倾向120~142°,倾角75~82°优势产状140°∠79°,裂隙间距0.5~2m,走向延伸1~3m,裂面平直,呈闭合~微张状,无充填物,结合程度差,属硬性结构面;LX2:倾向35~48°,倾角76~84°,优势产状40°∠82°,裂隙间距1~3m,延伸1~2.5m,裂面平整,呈闭合~微张状,无充填物,结合程度差,属硬性结构面。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附录A表A.0.4判定岩体属块状结构。地层岩性根据地面调查及钻探揭露,场地内分布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Q4dl+el)、第四系全新统新近沉积淤泥土层(Q4l)、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泥岩、粉砂岩、泥质砂岩、砂岩。其岩性特征由上至下分述如下: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素填土:杂色,稍湿,主要由粘性土及砂、泥岩碎块石组成,硬杂质含量约25%~45%,碎块石粒径一般为20~320mm,呈松散状态,密实度不均,主要为市政道路、建筑场地等整平回填而成,堆填时间约为6-8年。该层揭露层厚为0.8m(ZK142)~3.9m(ZK106)。第四系全新统新近沉积淤泥土层(Q4l)淤泥:灰黑色,流塑状,土质较均,稍有光滑,干强度和韧性中等;具臭味,含腐殖质。根据本次勘察钻探揭露,该层仅分布于水塘及鱼塘区域,根据勘察,该层厚介于0.6m(ZK83)~1.9m(ZK151)。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Q4dl+el)①粉质粘土(软塑):褐、褐红、灰色、深灰,湿,软塑状态,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摇震无反应,刀切面较光滑。该层主要分布水田及鱼塘内,该层层厚为0.8m(ZK136)~2.3m(ZK84)。②粉质粘土(可塑):褐、褐红、灰色、深灰,很湿,可塑状态,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摇震无反应,刀切面较光滑。该层主要分布拟建场地局部地段,该层层厚为0.9m(ZK99)~6.8m(ZK119)。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呈流塑状~软塑状,韧性及干强度低,光滑,无摇振反应,分布在沿线的鱼塘水田内,厚度约0~3.5m。1)泥岩(J2s-Ms):褐红、紫红、褐黄、土黄色,主要成分为粘土矿物及石英碎屑,局部地段含细砂质、夹薄层砂岩条带及褐红、褐黑色矿物,泥质结构,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该层在拟建道路区大部分地段分布,按其风化程度可分为强风化、中风化带:强风化泥岩:紫红色、褐红、褐黄、土黄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偶夹褐红、褐黑色矿物。大部分矿物已风化变质,节理裂隙发育,岩芯破碎呈碎块状、土夹碎块状、饼状,部分呈短柱状,岩块敲击易碎。中风化泥岩:紫红色、褐红、褐黄、土黄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偶夹灰白色砂质团斑、条带及褐红、褐黑色矿物。岩质较软,锤击岩芯声哑,无回弹,局部风化裂隙较发育,岩芯呈柱-长柱状,柱长一般4~20cm,最长达35cm。该层钻探揭露层厚0.9m(ZK108)~17.5m(ZK114),未揭穿。2)砂岩:灰白色、灰色,碎屑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岩屑等,中细粒结构,泥钙质胶结,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不发育。整个道路区均有分布,按其风化程度可分为强风化、中风化带:强风化砂岩:灰白色、青灰色,主要成分为石英、岩屑等,风化裂隙发育,岩芯呈砂土状、碎块状,部分呈短柱状,岩块敲击易碎。中风化砂岩:灰白色、青灰色,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钙泥质胶结,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岩屑等,偶夹紫红色的泥质团块或条带。层理及裂隙均不发育,岩体较完整,岩质较硬,锤击声较清脆,具回弹,岩芯呈柱状-长柱状,柱长一般4~20cm,最长达30cm。钻探揭露层厚1.4m(ZK154)~12.4m(ZK158),未揭穿。3)粉砂岩(J2s-Ss):黄褐、灰褐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岩屑等,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按其风化程度可分为强风化、中等风化带。强风化粉砂岩:黄褐色~灰褐色,主要成分为石英、岩屑等,风化裂隙发育,岩芯呈砂土状、碎块状及饼状,部分呈短柱状,岩体质软,岩块敲击易碎。中风化粉砂岩:黄褐色~灰褐色,泥质粉砂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主要成分为石英、岩屑等。岩体层理及裂隙均不发育,岩体较破碎,岩芯呈短柱状,节长一般5~20cm,最长达35cm,锤击声不清脆,不具回弹,岩质极软。本次钻探有4个钻孔揭露有该地层,层厚0.7m(ZK141)~4.4m(ZK140),未揭穿。4)泥质砂岩(J2s-Ss):浅蓝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岩屑、粘土矿物等,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按其风化程度可分为强风化、中等风化带。强风化泥质砂岩:浅蓝色,主要成分为石英、岩屑、粘土矿物等,风化裂隙发育,岩芯呈碎块状及饼状,部分呈短柱状,岩块敲击易碎。中风化泥质砂岩:浅蓝色,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主要成分为石英、岩屑、粘土矿物等,偶夹紫红色的泥质团块或条带。岩体层理及裂隙均不发育,岩体较完整,岩芯呈柱状、长柱状,节长一般5~30cm,最长达60cm,锤击声较清脆,具回弹,岩质软。本次钻探有14个钻孔揭露有该地层,层厚1.70(ZK143)~6.0(ZK109),未揭穿。基岩顶界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据现场调查和钻探揭露,场地第四系覆盖层厚度为0.8~8.3m,基岩顶面高程272.16~309.46m,高差约37.3m,纵观整个场地,基岩顶面坡角约4~20°,起伏较缓,局部达50°。工程区岩体风化因不同的岩性、所处的地貌单元不同,风化特征各异,砂岩岩质较坚硬,抗风化能力强,泥岩、粉砂岩、泥质砂岩岩质较软,抗风化能力差。岩体风化以垂直风化为主,从上向下多具渐变的特点,风化厚度相对较大。据地表调查、钻孔揭示场地基岩可划分为强风化带及中等风化带。基岩强风化带厚一般为0.4~4.6m。强风化带随基岩面起伏而起伏,质软,岩芯破碎,多为碎块状或土夹碎块状,可见少量风化裂隙。中风化带岩芯较完整,多呈短柱、长柱状,裂隙不发育。水文地质条件地表水拟建道路工程场地属丘陵地貌,地表水径流条件较好,大气降雨主要以地表水形式向低洼地段排泄,形成零星分布的水田、鱼塘、藕塘、溪沟等。场地内水田、鱼塘、藕塘、溪沟等地表水体含水能力受地形地貌以及覆盖层范围、厚度、物质成分以及自身透水性能制约,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及周边斜坡范围内地表水、地下水汇集,水量受季节、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地下水拟建道路工程场地属丘陵地貌,场地内地下水可分为第四系土层孔隙水、下伏基岩裂隙水。第四系土层孔隙水主要分布于场地素填土中,由于第四系土层结构松散,土层内孔隙较大且连通,大气降水后,孔隙水向低洼处汇集,受季节性降雨影响明显,变化大,水量小,多形成上层滞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向下渗流排泄或成为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于强风化泥岩、粉砂岩、泥质砂岩及砂岩裂隙中,中等风化岩体内裂隙水赋存相对较少。基岩裂隙水受大气降雨的补给,沿基岩岩体内裂隙散流形式而排泄。其动态随季节变化明显,具就近补给、就近排泄于地势低洼地带。区内强风化总体较薄,中等风化带岩体裂隙较发育,岩体较完整,且泥岩属弱透水层,故该区域内此类地下水赋水条件一般。勘察施工期间,在钻孔完成后清除钻孔内施工循环水,24小时后进行水位观测,除鱼塘及水田附近钻孔恢复原水位外,其它钻孔水位基本无恢复,水位高程与鱼塘及水田附近地表水位略低,钻孔地下水位详见钻孔柱状图(渝2020.0.02.55-5)。拟建场地内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受大气降水补给,沿岩土层中孔隙、裂隙向水头低的部位排泄。并且,地表水和地下水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对边坡进行支护设计时,必须采取防止地表水进入坡体的措施,建议在坡体后缘处和坡脚部位设置截排水沟。在边坡施工期间,如遇降雨,坡面应采取遮挡措施,避免地表降水渗入坡体内,影响边坡的稳定性。不良地质现象经地表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揭露,拟建场地未见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也未发现断层、滑坡、地下采空区、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水塘、鱼塘等低洼地带附近存在淤泥,水田附近存在软塑粉质黏土,建议施工前予以清除。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建议值岩性重度(kN/m3)抗剪强度标准值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M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基底摩擦系数无不利外倾结构面坡率(H<8m)Φ(°)C(kPa)天然饱和素填土(天然)20.0*24.0*4*////1:1.75素填土(饱和)21.0*20.0*2*////粉质粘土(可塑)19.11(天然)19.60(饱和)13.35(天然)9.40(饱和)21.84(天然)15.56(饱和)//140*0.25*1:1.75粉质粘土(软塑)16.5*8*9*/////强风化泥岩24.0*////260*0.301:1.25强风化粉砂岩22.1*150*0.25强风化泥质砂岩23.1*310*0.30强风化砂岩22.4*////350*0.30中等风化泥岩24.9831.05242.35.363.3317600.401:1.00中等风化粉砂岩22.6530.58145.42.891.85000.30中等风化泥质砂岩23.7333.31875.013.178.9129400.40中等风化砂岩23.9135.602277.233.4625.5484200.45备注:①表中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γf*fuk,γf为地基极限承载力分项系数,取0.33;fuk为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由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乘以地基条件系数而得:中风化泥岩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取5.36MPa,中风化粉砂岩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取1.80MPa,中风化泥质砂岩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取8.91MPa,中等风化砂岩取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25.54MPa,地基条件系数取1.1;②表中岩体抗剪强度由岩石抗剪强度进行折减得到,时间效应系数取0.95.粘聚力折减系数取0.30,内摩擦角折减系数0.90;③中等风化泥岩岩体抗拉强度建议值取125.4kPa(折减系数0.40,时间效应系数0.95),中等风化粉砂岩岩体抗拉强度建议值取72.2kPa(折减系数0.40,时间效应系数0.95),中等风化泥质砂岩岩体抗拉强度建议值取311.6kPa(折减系数0.40,时间效应系数0.95),中等风化砂岩岩体取733.4kPa(折减系数0.40,时间效应系数0.95)④按《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14.2.12节确定:淤泥取3MN/m4,素填土取10MN/m4,粉质粘土(可塑)取15MN/m4,粉质粘土(软塑)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为建议取8MN/m4,中等风化泥岩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取60MN/m3,中等风化粉砂岩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取40MN/m3,中等风化泥质砂岩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取120MN/m3,中等风化砂岩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取420MN/m3。⑤岩石与锚固体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强风化岩体取120kPa,中等风化泥岩取360kPa,中等风化粉砂岩取200kPa,中等风化泥质砂岩取760kPa,中等风化砂岩取1200kPa;⑥压实填土参数根据现场测试成果取值;⑦表中带“*”值为经验值。主要材料混凝土:除图纸另有要求外,涵身采用C35抗渗混凝土,基础、洞口采用C25混凝土。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质量应符合GB175-2007标准。掺合料和外加剂a.矿物掺和料必须品质稳定、来料均匀、来源稳定、统一牌号,应有相应的检验证明和生产厂家出具的产品检验合格证书。b.混凝土掺加剂必须是经过有关部门检验并附有检验合格证明的产品,其质量应符合现行《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的规定,添加外加剂均应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确定,试配报告单应提交施工监理或有关单位批准。以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离析性能,保持其均匀性。早期强度不能通过添加早强剂来得到。粗骨料宜选用坚固耐久、粒形良好的洁净石子;粗骨料应为一、二级配,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泵送时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输送管径的1/4;吸水率不应大于1.5%;不得使用碱活性骨料;石子的质量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的有关规定。细骨料宜选用坚硬、抗风化性强、洁净的中粗砂,宜选用河砂;砂的质量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有关规定。普通钢筋采用HPB300钢筋和HRB400钢筋,材质应符合现形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18)。涵洞设计总体布置本项目涵洞为排水涵洞,布置于道路与现状沟渠相交处,进出口与沟渠顺接。结构设计涵洞结构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箱涵,箱涵涵身采用C35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8,涵身底部设置垫层。洞口采用八字墙、跌水井等结构与现状沟渠接顺,结构尺寸详见图纸。回填设计洞口结构回填与墙背回填采用土夹石,土夹石中石料含量不小于50%,可利用场地内石料破碎,强度不小于15MPa,粒径不大于200mm。顶部回填按路基填筑要求即可,但不得使用泥炭、淤泥、冻土、强膨胀土、有机质土及易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等。地基处理洞身基础地基承载力应满足图纸规定,基坑开挖后应进行地基承载力试验,不满足设计规定应进行换填处理,换填采用土夹石。土夹石中石料含量不小于50%,可利用场地内石料破碎,强度不小于15MPa,粒径不大于200mm。土质地基开挖后除应进行地基承载力试验外,还应对符合承载力要求的基底进行压实,压实度不小于93%,岩质地基开挖后应对基底进行清除表面松散石渣,不得欠挖。地基处理范围均按地基处理大样图所示确定。耐久性设计耐久性设计原则本项目涵洞的设计基准期为100年,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重要性为二级,在设计中,应采取有效的耐久性工程措施,以确保涵洞结构达到设计基准期及使用年限的要求。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并参考《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本工程使用环境按照Ⅰ类考虑。混凝土耐久性措施箱涵涵身采用C35抗渗混凝土。混凝土最大水胶比不大于0.60,混凝土中最大氯离子含量不大于0.06%。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养护要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在其收浆后尽快予以覆盖并洒水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冬季施工浇注混凝土要采取保湿保温养护措施。混凝土的含碱量指标应满足《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标准》(CECS53-1993)的规定要求。混凝土在满足设计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水泥用量,采用发热量较低的水泥,加大骨料粒径增加碎石用量,改善骨料级配,降低水化热,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在20℃以下。现浇混凝土若采用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宜为18~22cm。在炎热天气,混凝土宜在夜间浇注。混凝土试件应采用与结构相同的混凝土、相同的浇筑方法和养护条件。除了施工单位提供试块实验报告外,应工程具体要求,可采用随机无损检验,以确认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及及强度等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普通钢筋防腐(1)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要求设置足够的保护层厚度,必要时增加超声波检测等措施来保证施工质量,确保各方提高对保护层厚度的重视及采取相应的强化措施。(2)钢筋的现场保管防腐,不得直接放置于地面上,应设垫木,并采取覆盖措施,存放场地应设置顶蓬,防止雨水锈蚀钢筋。场地周边应设排水沟,保证场内干燥不积水。(3)施工时采取有效的施工缝处理措施。(4)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标准:符合设计图纸及相关规范要求(5)混凝土保护层垫块的强度、密实度和耐久性应高于构件本体混凝土。绑扎垫块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不得使保护层垫块成为钢筋腐蚀结构。垫块数量不应过少,应保证所有钢筋的保护层均满足设计要求。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基坑开挖基坑开挖前对现状河沟、渠道等应先进行临时导排。在开挖边坡顶设置截水沟,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内及地表水冲刷边坡。应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并正确选定降、排水措施,冲沟、场地散水应集中排入临时排水管排出施工区外;开挖边坡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降低地下水位措施和施工条件等情况,经稳定验算后确定,且不小于设计要求最小施工断面,并制定保护边坡稳定措施。软基开挖应避开雨季施工。开挖弃渣不得影响边坡稳定,及时运走,避免二次出渣。对基槽开挖或处理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应及时详细记录,经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混凝土浇筑。若不能立即施工,应做好基面保护,复工前应再检验,必要时须重新清理。开挖坡比采用地勘报告推荐值,中等风化岩体按1:1.00开挖、强风化岩体按1:1.25开挖,土层按1:1.75(高度大于8.0m的土质边坡按1:1.75的坡率分阶放坡,阶与阶之间设置2.0m宽的平台)开挖或回填。基坑开挖前应做好地面截水设施,四周应设排水沟排水,防止水流入基坑,顶部设置防护栏杆,基坑设两个专业爬梯,保证人员上下作业。若开挖过程中存在地下水,应采取降水措施,并采取临时支护,开挖后应对边坡进行位移监测,指导施工作业。基坑施工过程中,基坑边坡4m范围内不得堆载。土方应避免在雨期开挖,开挖后基坑不可长时间放置,应尽快进行地基处理后进行下一步施工。基坑开挖前应根据场地地质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及支护方案,对工序衔接、施工工艺等控制工期的关键因素进行周密的考虑和安排。基坑内应设置临时排水沟,确保钢筋及新浇筑混凝土不侵入积水中。雨季施工,必须准备足够的抽水设备,保证基坑内不积水。开挖前应探明场地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情况,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施工期间既有管线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既有管线或构筑物的迁改和保护方案必须报监理、建设单位及主管单位批准后方可实施。地基处理基础应置于岩石地基或夯实的土质地基上,基坑开挖后应进行地基承载力试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满足设计图纸规定,不满足时应进行换填处理。基础置于软弱土基上的应采用换填处理,换填基础以下的原状土应碾压密实,压实度不小于93%。软弱土基深度超过图纸设计换填深度时,应报建设单位组织监理、地勘、设计、施工现场协商处理。施工时地质情况要与地勘报告仔细核对,如果出现地质情况与地勘报告不符的情况时,应及时通知设计人员及地勘单位,并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协商处理。涵洞施工箱涵各部位均采用现浇施工。所有钢筋的力学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1499.1—2008及GB1499.2-2007的相关规定,结构使用的钢筋应有工厂质量保适盘(或检验合格证)。普通钢筋应按设计技术指标和型号进行采购,并按有关质量检验标准进行严格的检验,遵照施工技术规范及有关要求进行施工。如因浇筑或振捣混凝土需要,可对钢筋间距作适当调整,但不得截断钢筋;如必须截断的,应在施工完成后及时恢复。施工时应结合施工条件和施工工艺安排,尽量考虑先预制钢筋骨架(或钢筋骨架片)、钢筋网片,在现场就位后进行焊接或绑扎,以保证安装质量和加快施工进度。除特殊说明外,钢筋直径≥16mm时采用机械连接,接头等级I级。严禁采用改制钢材,不得任意替换钢筋型号、尺寸,任何钢筋型号及布置改变都必须经设计单位同意。每批钢筋焊接前,应先选定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按实际条件进行试焊,试焊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钢筋安装时应注意检查是否有预埋件。模板板面应平整光洁,接缝严密,不漏浆,保证结构物外露面光洁美观,线条流畅。模板应用内撑进行支撑,用对拉螺栓销紧。模板应涂抹脱模剂,不得使用污染混凝土表面的废机油等。砼拌和用水、砂、骨料必须满足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全球核电用钢管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钢制垂直推拉门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微孔织物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半导体电镀前处理剂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热水箱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手机支付安全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超高压HPP灭菌设备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液氨运输合同模板
- 2025员工入股合同(美容美发)
- 外墙保温劳务分包合同
- Unit6AtthesnackbarStorytimeDiningwithdragons(课件)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 202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5章-特性分析
- 2025年高考物理复习压轴题:电磁感应综合问题(原卷版)
- 雨棚钢结构施工组织设计正式版
- 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
- 2024尼尔森IQ中国本土快消企业调研报告
- 2024年印度辣椒行业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 骨科医院感染控制操作流程
- 铸铝焊接工艺
- 《社区康复》课件-第六章 骨关节疾病、损伤患者的社区康复实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