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二标段)-人行道路面改造设计说明_第1页
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二标段)-人行道路面改造设计说明_第2页
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二标段)-人行道路面改造设计说明_第3页
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二标段)-人行道路面改造设计说明_第4页
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二标段)-人行道路面改造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二标段)——人行道路面改造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1.项目背景本项目位于合川区南津街道。本次改造项目周边已建及在建道路发达,沿线分布着各类商业建筑,出行行人车辆较多,路面已出现破损,局面人行道破损严重,已影响到了居民的正常出行。因此,本次适时开展改造工程,对实现畅通重庆、宜居重庆都将起到积极作用。2.设计内容本次设计主要对现状人行道路面改造。二、设计目的及依据1.设计目的根据业主对本项目的要求规范附属设施,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打造现代都市新区的新要求,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加快产城融合发展,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彰显绿、畅、亮、洁、美城市特色。提升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水平。2.设计依据2.1业主单位的设计委托书;2.2业主提供项目相关资料;2.3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和法规。3.设计采用的规范3.1国家标准⊙《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J50162-92)⊙《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2013年版)3.2建设部规范⊙《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修订版)⊙《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城市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3.3交通部规范⊙《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3.4地方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50-064-2007)⊙《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T-078-2016)⊙《城市道路维护工程设计规范》(DB50/T305-2008)三、人行道改造设计1.人行道现状该区域人行道部分为花岗岩路面,且经过多年的使用。人行道板部分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损坏。2、人行道路面现状评价该区域人行道路面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且已无法发挥正常的功能,对市民的出行造成了安全隐患。3.人行道整治方案设计由于受到道路两侧现状建筑的制约,本次设计对人行道宽度不做调整。对于已破损的路面进行修补改造,路面标高不变。(1)破损严重改造段人行道路面,将原来人行道路面结构全部挖除,路面结构布置为: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上面层厚40mm沥青混凝土AC-20下面层厚50mm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厚6mmC30水泥混凝土基层厚150mmC25水泥混凝土底基层厚150mm(2)破损轻微改造段人行道路面,将原来人行道花岗石及部分基层挖除,路面结构布置为: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上面层厚40mm沥青混凝土AC-25C下面层厚50mm四、附属设施1.路缘石沥青路面与花岗石路面间设置300×100×50mm花岗石过渡。路缘石表面不得有蜂窝露石、脱皮、裂缝现象。两节间应采用1:3水泥砂浆安装后勾缝宽0.5cm,安装的路缘石、路边石在直道上应笔直,弯道上应圆顺。无折角,顶面应平整无错开,不得阻水。2.管网井盖对原人行道路面上破损井盖进行更换。五、道路工程施工要点1.花岗岩路缘石花岗岩路缘石的强度应不小于30MPa,砌筑所用水泥、砂、水的质量必须满足规范要求,砌筑砂浆强度符合设计要求。路缘石外形质量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路缘石石材制成品外形质量允许偏差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外形尺寸长±4钢尺量2宽±1钢尺量3厚(高)±2钢尺量4对角线长度差±4钢尺量5外露面平整度2钢尺量(直尺)路缘石安砌质量检验标准及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路缘石安砌质量检验标准及允许偏差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次1直顺差≤520m1小线量取最大值2相邻块高差≤320m1钢板尺和塞尺量3与人行道块顶面高差≤520m1钢尺量4缝宽±220m1钢尺量5顶面高程±1020m1用水准仪测量6垂直度≤320m1垂涎测量路缘石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路缘石外露面平整、清洁,无贯穿裂纹、分层,色差、杂色不明显;(2)路缘石顶面平顺,棱线直顺,顶面与人行道板衔接和顺;直线段与曲线段衔接顺畅;平缘石表面应平顺不阻水;(3)安装稳固,缝宽均匀一致,灌缝饱满,填缝充实,勾抹光洁,缝色与路缘石无明显不协调色差。2.水泥混凝土基层、底基层(1)选材水泥:采用质量稳定的大厂生产的道路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不低于42.5,水泥的物理性能及化学成分应符合现行国标《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的规定,水泥混凝土标号采用C30、C25;水泥混凝土的强度按28天龄期的弯拉强度控制,C30弯拉强度不小于4.5MPa,C25弯拉强度不小于4.0MPa。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碎石)应不大于31.5mm。粗集料标准级配范围见下表:粗集料标准级配范围表粒径(mm)通过下列筛孔(mm)的余下质量百分比(%)2.364.759.5016.0019.0026.5031.50累计筛余95~10090~10075~9060~7540~6020~350~5粗集料的技术要求项目石料强度等级碎石压碎指标(%)针、片状颗粒含量(%)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算为SO3)(%)含泥量(冲洗法)(%)技术要求≥2级<15<15<1<1细集料:要求质地坚硬、耐久、洁净、不含杂质,细度模数不小于2.5。细集料中的含泥量(冲洗法)不得超过3%。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折算为SO3)不得超过1%。有机物含量(比色法),颜色不深于标准溶液的颜色。不得混有石灰、煤渣、草根等其他杂物。(2)施工注意事项混凝土路面模板应坚固、平整、不易变形,浇筑混凝土的模板宜采用钢制模板,并在浇注前涂隔离剂。钢筋绑扎必须牢固,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安放,不得变形、错位。混凝土必须振捣密实,特别注意板缝、板边和板角处的振捣。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的间距、高度、支撑稳定情况和基层平整、润湿以及钢筋的安放等进行全面检查。横缝与道路中心法线垂直,纵缝与道路中心法线平行,缝壁必须垂直。混凝土路面采用刻纹,构造深度为0.6~1.2毫米。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30%~50%时,纵、缩缝采用切缝机按设计要求进行切缝,并应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养护。当混凝土处于冬季施工时,应按冬季施工要求进行施工并加强混凝土的养护。每日施工结束或因临时原因中断施工时,必须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应尽可能选在缩缝或胀缝处。设在缩缝处的施工缝,应采用加传力杆的平缝形式,设在胀缝处的施工缝,其构造与胀缝相同。施工时请按照相关规范执行。混凝土施工应严格按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15)执行。路面所有接缝及裂缝均需采用防裂卷材进行贴缝处理。对<10mm缩缝、板块裂缝,防裂卷材规格宽度需≥300mm;对≥10mm的纵缝及加宽路面的纵缝及胀缝,防裂卷材的规格宽度需≥500mm。防裂卷材其技术指标应满足下表相关性能:防裂卷材主要技术指标项目拉力,N/50mm伸长率%软化点低温柔韧度不透水性压力MPa保持时间min粘附性N/mm高温抗剪Mpa(50℃)技术指标≥80040%85℃~115℃—20℃,无裂纹0.3Mpa压力30min≥4.0或粘合面外断裂≥0.123.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1)材料要求1)改性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采用拌和用乳化沥青,其技术指标应满足下表要求:改性乳化沥青需满足下表技术要求技术指标单位技术要求破乳速度慢裂电荷类型阳离子(+)1.18mm筛上剩余量%<0.1标准粘度C25,3s12~60恩格粘度E253~30贮存稳定性5d%<51d%<1与矿料拌合试验均匀蒸发残留物性质蒸发残留物含量%≥60(25℃)针入度0.1mm40~100(5℃)延度cm≥20溶解度(三氯乙烯)%≥97.5软化点,不小于℃532)集料粗集料可按照规范要求采用当地的石料轧制而成,粗集料形状应饱满且接近正方体,石质应洁净、坚硬、粗糙,细集料宜采用碱性洁净的机制砂或石屑,不得使用天然砂。集料的规格与级配要求应满足表下表要求。3)矿粉可选用不含杂质的石灰石粉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填料,用量由试验确定,以不影响稀浆的性能为度,并符合矿料的级配组成要求。4)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的组成要求稀浆封层矿料级配范围稀浆封层类型通过下列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9.54.752.30.150.075ES-210095~10065~9045~7030~5018~3010~215~15稀浆封层的混合料中改性乳化沥青的用量应通过学习配合比设计确定,混合料质量应满足下表的要求。(5)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的性能要求稀浆封层混合料技术要求性能指标单位技术要求可拌合时间(250C)s>120负荷轮碾压试验的砂粘附量(LWT)g/m2<450粘结力试验初凝(30min)N·m>1.2开放交通N·m>2.0湿轮磨耗损失(WTAT)浸水1hg/m2<800浸水6dg/m2—稠度cm2~3(2)施工要求1)稀浆封层施工前彻底清除路面的泥土、杂物、修补坑槽、凹陷,较宽的裂缝应灌缝。2)稀浆封层应使用改性乳化沥青,且改性乳化沥青宜现场制备。3)为增强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缩短改性乳化沥青破乳时间,可掺加2-3%的3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4)稀浆封层的配合比需经反复试验确定。5)稀浆封层施工前,应彻底清除基层上的泥土、杂物、修补坑槽、凹陷,较宽的裂缝需清理灌缝。6)稀浆封层的施工可采用国产或进口稀浆封层机铺筑,稀浆封层混合料应具有良好的施工和易性。7)稀浆封层铺筑机摊铺时应匀速前进,摊铺速度一般为100~200m/min,表面应平整,对于局部的不平整应进行人工整修。8)稀浆封层最低施工温度不得低于10℃,严禁在雨天施工,摊铺后尚未成型混合料遇雨时应予铲除。9)混合料铺筑后宜采用8~10t轮胎压路机连续碾压4~8遍,在碾压过程中,禁止压路机急刹车,不得在新摊混合料上调头。10)稀浆封层铺筑后表面不得有超粒径拖拉的严重划痕,横向接缝和纵向接缝处不得出现余堆积或缺料现象,用3m直尺测量接缝处的不平整度不得大于6mm。11)稀浆封层乳液破乳、水份蒸发、碾压成型后即可开放交通。4.面层面层设计为SMA沥青砼路面,路面施工前必须先对基层、稀浆封层进行验收,达到要求后方可施工面层。(1)质量标准、材料组成及性能要求①质量标准压实度:实验室标准密度的98%平整度:σ不大于2.0mm,IRI不大于3.3m/km,h不大于3.5mm。厚度容许偏差:总厚度-10%,上层厚-5%中线高程:±20mm横坡度:±0.5%宽度:0,+30mm抗滑构造深度(砂铺法):不小于0.55mm弯沉值:≤24.5(0.01mm)(SMA-13)≤27.1(0.01mm)(AC-20C)②材料=1\*romani.沥青应用于路面面层沥青混凝土的基质沥青应符合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A级70号沥青的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剂量根据施工配比试验确定。A级道路石油沥青70#技术要求试验项目70#试验方法备注针入度(25℃,100g,5s)0.1mm60~80T0604针入度指数PI-1.5~+1.0T0604延度(5cm/min,10℃)cm≥15T0605延度(5cm/min,15℃)cm≥100T0605软化点(R&B)℃≥46T0606闪点℃≥260T0611动力粘度60℃Pa.s≥180T0620含蜡量(蒸馏法)%≤2.2T0615密度15℃g/cm3实测记录T0603溶解度%≥99.5T0607薄膜烘箱试验163℃×5h质量损失%≤±0.8T0610针入度比%≥61T0604延度10℃cm≥6T0605应用于路面上面层沥青混合料SMA-13的改性沥青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的技术要求。改性剂采用SBS类改性剂,沥青混合料中改性剂掺量为5%。改性沥青的技术指标见下表。改性沥青技术要求技术指标SBS类试验方法针入度25℃,100g,5s0.1mm30~60T0604针入度指数PI,不小于0T0604软化点TR&B,不小于℃60T0606运动粘度135℃,不大于Pa.s3.0T0625T0619闪点不小于℃230T0611贮存稳定性离析,48h软化点差不大于℃2.5T0661溶解度不小于%99T0607旋转薄膜试验(163℃×5h)质量变化,不大于%±1.0T0610或T0609针入度比25℃,不小于%65T0604应用于沥青混凝土层间粘层的改性乳化沥青应达到以下技术要求: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指标要求试验方法1.18mm筛上剩余量(%)不大于0.1T0652贮存稳定性5天不大于5T0655粘度C25,3(秒)8~25T0621蒸发残留物含量(%)≥50T0651=2\*romanii.石料根据重庆市内道路路面的筑路材料调查情况,选用石灰石集料作为路面中下面层沥青混合料所用集料,卵石破碎石料作为路面上面层沥青混合料所用集料,所选用的粗集料应满足下表所列技术性能要求。粗集料技术指标表指标单位表面层其他层次试验方法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628T0316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2830T0317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602.50T0304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518T0312坚固性,不大于%1212T0314吸水率,不大于%2.03.0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11T0310软石含量,不大于%35T0320粗集料的磨光值,不小于PSV--42T0321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54T0616具有2个或2个以上破碎面颗粒的含量,不小于%9080T0361上面层沥青混凝土所用石料为保证路面表面的抗滑能力和沥青混合料中骨料的嵌挤,拟选用卵石破碎石料作为面层沥青混合料SMA-13所用石料,粗集料应满足上表所示的技术要求,细集料需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9.2的技术要求。路面面层沥青混合料SMA-13所用石料的级配组成需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8.3、表4.8.5和表4.8.7对应于一级公路石料的分级要求。石料第二次破碎可采用反击式破碎机、锤击式破碎机和圆锥式破碎机破碎,但不能采用颚式破碎机破碎(石料第一次破碎可采用颚式破碎机破碎)。在路面SMA-13中,拟采用三种规格要求的破碎集料:(1)5~15mm、(2)3~5mm、(3)0~3mm;其颗粒级配组成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4.9.3和表4.9.4的集料分级要求。其中0~3mm可采用石灰石集料。=3\*romaniii.矿粉采用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表4.10.1技术要求的石灰石矿粉,施工中应保持矿粉干燥无结团,成团的矿粉不得直接使用。=4\*romaniv.纤维路面表层SMA-13沥青混合料采用木质素纤维。木质素纤维素技术要求如下:木质素纤维素技术要求项目单位指标试验方法纤维长度mm≤6水溶液用显微镜观测灰分含量%18±5高温590℃-600℃燃烧后测定残留物pH值--7.5±1.0水溶液用pH试纸或pH计测定吸油率--≥纤维质量的5倍用没有侵泡后放在筛上经振敲后称量含水量(以质量计)%≤5105℃烘箱烘2h后的冷却称量=5\*romanv.抗剥落剂为保证沥青混合料中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在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达不到4级或4级以上的条件下,需使用抗剥落剂来改善其间的粘附性。应选用质量优良,长期抗剥落性能较好的抗剥落剂;也可以采取掺加一定量的石灰代替矿粉来提高石料与沥青的粘附能力。③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及性能要求=1\*romani.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路面沥青混合料的级配需满足下表的要求: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混合料类型SMA-13AC-25C筛孔(mm)通过率%31.510026.590~10019.075~9016.010065~8313.290~10057~769.550~7545~654.7520~3424~522.3615~2616~421.1814~2412~330.612~208~240.310~165~170.159~154~130.0758~123~7注:用于SMA路面的木质素纤维不宜少于0.3%,矿物纤维不宜少于0.4%。=2\*romanii.混合料性能要求上面层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和下面层AC-25C性能应满足下表所列要求:沥青混合料性能要求技术指标要求SMA13AC-25C马歇尔稳定度(KN)≥6.2≥7.5流值(mm)2~4空隙率VV%3.0~4.03~43~6≥17.0沥青饱和度VFA%75~8570~85车辙实验动稳定度≥85≥800马歇尔残留稳定度%≥80≥75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比%5.5≥75谢伦堡析漏试验%不大于0.2肯塔堡飞散试验%不大于20低温弯曲应变-10℃2500击实次数(次)两面各50两面各75热伴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摊铺、碾压各阶段施工控制温度应严格按照沥青路面施工规范执行,需满足《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T-078-2016)中相应规定。(2)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1\*GB3①沥青透层油及粘层油在路面基层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沥青透层油的洒布;在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粘层油的洒布。透层油和粘层油的洒布应满足下列要求:=1\*romani.在路面基层上洒布透层油,在沥青砼层间洒布粘层油,以保证各界面层结合良好。透层油选用PC-2慢裂型道路用乳化石油沥青,粘层油选用PC-3快裂型道路用乳化石油沥青。=2\*romanii.在基层碾压成型后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喷洒透层油;宜在铺筑沥青层前1-2天洒布;宜采用沥青洒布车一次喷洒均匀,沥青洒布车喷洒不均匀时宜改用手工沥青洒布机喷洒;喷洒透层油前应清扫路面,遮挡防护路缘石及人工构造物避免污染;透层油渗透入基层的深度宜不小于5mm,并能与基层联结成为一体。透层油采用慢裂型道路用乳化石油沥青PC-2,洒布量0.7~1.5L/m2,洒布透层沥青的基层上应禁止除施工车辆外的一切车辆通行,施工车辆在其上通行也应慢速行驶,严禁在其上调头,转弯,防止透层沥青局部脱落,对局部脱落的地方要进行修补;待满足相关要求后铺筑沥青砼下面层。=3\*romaniii.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粘层油的洒布。粘层油采用快裂型道路用乳化石油沥青PC-3,洒布量0.3~0.6L/m2。洒布前,应认真检测乳化沥青的质量,只有在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施工。在气温低于10℃时,不得喷洒粘层油,寒冷季节施工不得不喷洒时,可以分成两次喷洒;路面潮湿时不得喷洒粘层油,用水洗刷后需待表面干燥后喷洒;喷洒的粘层油必须成均匀雾状,在路面全宽度内均匀分布成一薄层,不得有洒花漏空或成条状,也不得有堆积。=4\*romaniv.粘层油的洒布量符合设计要求,并不能污染环境。阳离子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试验项目要求试验方法类型PC-2PC-31.18mm筛上剩余量%≤0.1≤0.1T0652贮存稳定性(5d)%≤5≤5T0655贮存稳定性(1d)%≤5≤5T0655沥青标准粘度C25.3

(秒)8~208~20T0621恩格拉粘度E251~61~6T0622与矿料的粘附性,裹覆面积≥2/3≥2/3T0654蒸发残留物性质含量%≥50≥50T0651溶解度%≥97.5≥97.5T0607针入度25℃0.1mm50-30045-150T0604延度15℃cm≥40≥40T0605=2\*GB3②下面层及上面层=1\*romani.沥青混合料面层不得在雨、雪天及环境最高温度低于50C时施工。=2\*romanii.透层油洒布经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下面层沥青混凝土的铺筑;粘层油洒布完毕并完全固化后,应立即铺筑上面层沥青混凝土。=3\*romaniii.沥青混合料在拌和前,应认真检验原材料的质量,只有符合部颁标准要求的材料才能进场使用,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进行抽检。=4\*romaniv.沥青混合料在拌和前,应进行认真的级配设计,在检验所设计的混合料的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的条件下,才允许作为沥青拌和站的目标控制级配。=5\*romanv.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在拌和沥青砼前,应认真校核拌和机的计量精度,在确认计量精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允许进行拌和。=6\*romanvi.沥青拌和站在拌和沥青混合料时,应保证足够的拌和时间,以保证混合料拌和均匀,无花白料,温度控制正常。=7\*romanvii.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如果气温较低或等候时间过长,应采取保温措施,以免温度降低太快,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和压实(压实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不小于98%,以室内马歇尔试件密实度为准)。=8\*romanviii.已运到施工现场的沥青混合料在保证拌和站能满足摊铺机需要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快的摊铺,以免温度降低太快,影响压实效果。=9\*romanix.当路面宽度大于摊铺机的工作宽度时,应采用两台摊铺机并行摊铺,避免形成冷接缝;当摊铺机出现故障并认为在短期内无法修复时,应就地做成一条接缝;当日施工完毕,应在完毕处做成一条垂直接缝,不同路面结构层之间,应保证上下层间的搭接长度不小于80cm。=10\*romanx.压路机应视摊铺时的气温和沥青混合料温度情况,必要时应紧跟摊铺机进行碾压。在碾压过程中压路机重复碾压宽度应不小于压路机轮宽的三分之一。=11\*romanxi.热伴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铺装层自然降温至表面温度低于500C后,方可开放交通。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施工工序石油沥青的标号沥青加热温度155~165矿料加热温度间歇式拌合机集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10~30连续式拌和机矿料加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