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课-件课件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课-件课件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课-件课件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课-件课件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课-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宋朝一日游清晨,我们在大宋报时人的钟声中醒来,然后洗脸、刷牙,吃早点。宋朝一日游馉饳(guduo)小吃

“乡村年少那知此,处处喧呼蹴鞠场”。——

陆游《残春》蹴鞠捶丸宋朝一日游《东京梦华录》载:“在京正店(大饭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点(小餐馆)”。宋朝一日游材料7:不同时期我国南北方的人口数量及所占比例情况在江南,每个农户可以养活2.2、回顾初中所学知识,请回答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5个五口之家,粮食商品率达40%。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和捏塑等。换言之,宋代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使得大量粮食得以成为商品粮,流入市场;变未极,则治不得不相为因。材料12:“自魏晋以来,造成门阀之九品中正制度。今国家之制、民间之俗、官司之所行、儒者之所守,有不与宋近者乎?非慕宋而乐趋之,而势固然已!②棉花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南宋临安府陈宅刻本《唐女郎鱼玄机诗》首页,国家图书馆藏——南宋:袁采《袁氏世范》而不是宫廷和政府机构。宋史学者评估,北宋的粮食商品率约为17%。图3:中北宋开封城的热闹街市手工业:工业化,技术领先世界原因:北方战乱,人口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明朝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钱穆《理学与艺术》材料15:“仁宗朝,商人、佃农、奴婢均为编户齐民。《东京梦华录》记载,宋代“瓦舍勾栏”十分之多,仅汴京就有“大小勾栏五十余座”,有的甚至“可容数千人”。宋朝一日游宋朝一日游逛夜市、吃夜宵,吃饱喝足回家去。若是意犹未尽,还可以挑灯作词,记录下一日游中难忘的瞬间。“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是贵族社会,宋以下是纯粹的平民社会”——钱穆《理学与艺术》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和社会课标要求:了解辽宋夏金元统治时期经济与社会方面的新变化。材料1650万户2088万户约1亿人口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1农业①稻麦复种制在南方推广,产量提高②棉花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③户口增长,人口激增④边疆地区农业获得进一步发展农业革命宋朝农业革命的影响宋史学者评估,北宋的粮食商品率约为17%。在江南,每个农户可以养活2.35个五口之家,粮食商品率达40%。换言之,宋代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使得大量粮食得以成为商品粮,流入市场;大批农业人口得以脱离土地束缚,进入城市生活,推动城市化进程。商品化城市化

手工业:制瓷业

江南成为制瓷业的中心,江西后来发展成为瓷都。景德镇

官窑钧窑定窑哥窑汝窑2鸿荒一变而为唐虞,以至于周,七国为极。换言之,宋代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使得大量粮食得以成为商品粮,流入市场;②棉花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宋其三变,而吾未睹其极也。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宋代的社会变化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材料18:商品经济富于流动性和分化性,引起社会变革,在引起变革诸因素中,商品经济是最根本的。南宋临安府陈宅刻本《唐女郎鱼玄机诗》首页,国家图书馆藏顺天、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归入北卷;——《剑桥插图中国史》此实为中古社会上一大变革也。宋代的社会变化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多层房屋矗立街头,并无墙环绕,以烧造白釉瓷器为主,胎质薄而坚硬,瓷釉洁白莹润。宋其三变,而吾未睹其极也。材料16: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为松弛。(2019年海南卷)宋元时期,主要依赖海路运出的中国物品是赏一赏,鉴一鉴钧窑青中带红,带紫,华而不俗赏一赏,鉴一鉴冰裂纹或无规则的蜘蛛网线,叫百圾碎哥窑赏一赏,鉴一鉴以烧造白釉瓷器为主,胎质薄而坚硬,瓷釉洁白莹润。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和捏塑等。定窑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该器物于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德以1400万英镑拍出,加佣金后为1568.在江南,每个农户可以养活2.宋以前是贵族社会,宋以下是纯粹的平民社会”材料10:宋代科举更为完善。宋其三变,而吾未睹其极也。此实为中古社会上一大变革也。材料18:商品经济富于流动性和分化性,引起社会变革,在引起变革诸因素中,商品经济是最根本的。且科举盛行,白衣及第,得通婚与世官,而门第之风亦衰。——南宋:袁采《袁氏世范》中又为东南根抵(根基、基础)。顺天、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归入北卷;商业:市场化、货币化、城市化换言之,宋代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使得大量粮食得以成为商品粮,流入市场;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社会流动南宋临安府陈宅刻本《唐女郎鱼玄机诗》首页,国家图书馆藏——明朝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明朝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一页宋版,一两黄金”——宋版书宋其三变,而吾未睹其极也。赏一赏,鉴一鉴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于世,开片较大。官窑赏一赏,鉴一鉴隐约有像螃蟹爪一样的细纹汝窑元青花“鬼谷下山”该器物于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德以1400万英镑拍出,加佣金后为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3亿。

元朝青花瓷

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

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中国瓷器是人类贸易史上第一个全球化的商品,其流传之久远,使用之广泛,真正做到了中国智慧的全球共享。中国瓷器对欧洲人的餐桌礼仪、室内装饰、生活品味、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南宋庄绰《天工开物》南方挖煤图手工业:采煤业21078年,北宋生铁年产量已经达到7.5万到15万吨,这一产量是1640年英国本土生铁产量的两倍半至五倍。——罗伯特·哈特威尔(美国)《北宋中期中国铁与煤工业的革命》工业化“一页宋版,一两黄金”——宋版书南宋临安府陈宅刻本《唐女郎鱼玄机诗》首页,国家图书馆藏手工业:印刷业2二、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图1:宋代互市图(与少数民族的边境贸易)图5:宋朝赋税结构变化表

图4:元代纸币图2:宋代海外贸易图图3:中北宋开封城的热闹街市材料6:《东京梦华录》记载,宋代“瓦舍勾栏”十分之多,仅汴京就有“大小勾栏五十余座”,有的甚至“可容数千人”。材料5:开封和唐朝的都城长安一样,人口众多,但开封是个更加商业化的城市,主宰居民生活的是昼夜开放的市场,而不是宫廷和政府机构。多层房屋矗立街头,并无墙环绕,这些房屋多用于出租。——《剑桥插图中国史》城市商业功能增强市的时间限制被打破,市场化坊市分离制度被打破商业娱乐活动丰富宋元商业繁荣表现

市场扩大

贸易增长城市发展边境市场(少数民族)

基层市场:市坊制度被打破,早市、夜市繁荣海外市场繁荣货币发行量增多,出现纸币商业税成为重要财源东京、临安、大都等商业兴盛,商业功能增强商业娱乐丰富二、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市场化货币化城市化商业革命1、以上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在地域分布上出现的什么变化?2、回顾初中所学知识,请回答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7:不同时期我国南北方的人口数量及所占比例情况长安三、经济重心南移材料8:“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抵(根基、基础)。语曰‘苏常熟,天下足’。——《宋史》原因:北方战乱,人口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文化重心南移【历史趣闻】两宋时期的全国Ⅰ、Ⅱ、Ⅲ卷北宋后期,科举考试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单独录取,以维持南北地区间取士人数之大体均衡。明宣德年间,科举考试正式实行南北分卷录取制度:应天及苏、松诸府,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归入南卷;顺天、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归入北卷;一些文化较落后、士子登第困难的地区归入中卷。每录取百人,南卷取55人,北卷取35人,中卷取10人。三、经济重心南移材料9: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经济发展经济重心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农业:农业产生了提高,商品化、城市化

手工业:工业化,技术领先世界

商业:市场化、货币化、城市化

知识结构经济之变

社会之变?

材料18:商品经济富于流动性和分化性,引起社会变革,在引起变革诸因素中,商品经济是最根本的。变未极,则治不得不相为因。“宇宙风气,其变之大者有三。边境市场(少数民族)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和捏塑等。更加商业化的城市,主宰居民生活的是昼夜开放的市场,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钱穆《理学与艺术》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此实为中古社会上一大变革也。材料12:“自魏晋以来,造成门阀之九品中正制度。35个五口之家,粮食商品率达40%。②棉花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变未极,则治不得不相为因。换言之,宋代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使得大量粮食得以成为商品粮,流入市场;“一页宋版,一两黄金”——宋版书宋其三变,而吾未睹其极也。手工业:工业化,技术领先世界——钱穆《理学与艺术》解析:北方战乱,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农业技术的进步成为经济重心南移的动力之一。四、社会的变化史料探究

材料10:宋代科举更为完善。由唐朝的“工商不得入仕”到宋代的“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基本面向全社会开放,更强调公平竞争,实行糊名法,即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密封,防止考官舞弊。录取名额大大增加。材料11:“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宋蔡襄材料12:“自魏晋以来,造成门阀之九品中正制度。至是始完全废除。且科举盛行,白衣及第,得通婚与世官,而门第之风亦衰。此实为中古社会上一大变革也。”——邓之诚《中华两千年史》四、社会的变化史料探究门第观念的淡化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四、社会的变化1.科举制的完善;2.商品经济的发展;3.世家大族的衰落。门第观念的淡化史料探究功利化四、社会的变化材料13:“奴婢贱人,律比畜产”(世袭人身占有)——《唐律疏议》材料14:“宋朝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也较少受到契约关系以外的人身束缚。”——《中外历史纲要(上)》材料15:“仁宗朝,商人、佃农、奴婢均为编户齐民。齐,等也。无有贵贱,谓之齐民。”——郭尚武《两宋良贱制度的消亡及其影响》人身束缚较强契约关系趋于平等史料探究四、社会的变化1.封建经济的发展;2.政府户籍制度的调整。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史料探究平等化四、社会的变化材料16: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为松弛。材料17::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富贵盛衰,更迭不常,或昔富今贫,或昔贵而今贱。——南宋:袁采《袁氏世范》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社会流动性加剧材料18:商品经济富于流动性和分化性,引起社会变革,在引起变革诸因素中,商品经济是最根本的。——林文勋:《商品经济:唐宋社会变革的根本力量》史料探究四、社会的变化1.商品经济的发展2.科举制的完善3.国家政策的调整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史料探究流动化四、社会的变化史料探究(根本原因)功利化平等化流动化小结:活动探究宽松和谐繁荣富足公正平等“宋以下是纯粹的平民社会”——钱穆结合所学,从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角度列举史实论证上述观点。繁荣富足经济发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物质丰富宽松和谐门第观念淡化贱民阶层减少,社会成员趋于平等科举制度完善公正平等人身束缚减少国家控制松弛商业环境较为宽松“宇宙风气,其变之大者有三。鸿荒一变而为唐虞,以至于周,七国为极。再变而为汉,以至于唐,五季为极。宋其三变,而吾未睹其极也。变未极,则治不得不相为因。今国家之制、民间之俗、官司之所行、儒者之所守,有不与宋近者乎?非慕宋而乐趋之,而势固然已!”——明朝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学思之窗宋代的社会变化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