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方舱医院工作总结20223篇_第1页
支援方舱医院工作总结20223篇_第2页
支援方舱医院工作总结20223篇_第3页
支援方舱医院工作总结20223篇_第4页
支援方舱医院工作总结20223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支援方舱医院工作总结20223篇支援方舱医院工作总结2022最新1

2022年3月,吉林省的新冠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面对着“生病〞的城市,肆虐的病毒,我们每个人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4月3日,我接到院党委指令,即将前往四平方舱医院开展医疗救治工作。一声呼唤,注定了平凡的我,有了一段不平凡的战疫经受。

从接到集结指令到进驻方舱,只有三天时间。在这三天中,我和战友们反复地练习穿脱防护服、熟识各种消杀和防护的流程、熟识新的工作环境,学习新版的诊疗方案,以确保尽快适应方舱医院的救治工作。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来自院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在物资选购困难的条件下,为我们预备了常用药品和生活必需品。

4月7日深夜,一通紧急集结的电话,令我们带着简洁的行李从各自家中前往驻地。在去往驻地的路上,我心中最放不下的是家中年过八旬的老父亲和即将远行的女儿。大脑定格在出门前女儿含泪的告辞和久久不放的拥抱。但时间紧迫,我只能放下全部不舍,因为我背负的是院领导的信任和妇婴医院的荣誉。

4月8日凌晨,我们再次从驻地奔赴方舱医院。在第一时间,我们穿上防护服进入病区,迎来了第一批来自长春市宽城区的276位新冠确诊病人。都说我们是白衣天使,但我们没有天使的力量,面对肆虐而来、近在咫尺的病毒,我也会害怕、恐慌和无措。当看到患者提着简洁的背包,抱着孩子,扶着老人,拖着疲乏的身躯,有序的进入病区,面对着一双双无助的眼睛,容不得我迟疑,只能选择义无反顾马上投入到工作中。身着厚重的防护服,我们每位医生要接诊近五十名患者,细致询问病史,采集基本信息,建立联络方式。几个小时下来,汗水湿透了防护服里面的工作服。结束舱内工作,进入清洁区后,我们需要尽快把每位患者的信息输入电脑,建立病历,让每位患者得到最准时的救治。繁重的工作,让我在工作第一天就真实地体会到了什么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接下来的几天,面对物资、药品的短缺,患者量的剧增,最高时到达1200人,同时我们还要承受患者的急迫、焦虑、不理解、不信任等各种心情,一切让我感到工作压力巨大。这里的每个医生都经受过在工作岗位上连续工作12小时;手机24小时保持通畅,随时与患者、值班医生、疗区护士沟通病情,指导治疗;下夜班回到驻地还要继续工作到深夜。这里已经没有了时间概念。“准时识别病人病情改变并跟进治疗措施,主动沟通、帮助他们保持良好心态〞这是我们的职责。例如一位老人在入院后短短2天内出现剧烈头痛伴右眼红肿,随后眼四周出现皮疹、水泡、破溃,患者心情急躁焦虑。我在安抚患者心情的同时马上联系主任、专家会诊,确诊为带状疱疹,在方舱医院没有此类储备药物的状况下,快速帮助联系外购药品,并送去自己的牛奶,水果,帮助他增加养分。我们在为患者支配治疗方案的同时,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当春天悄悄来临的时候,在我们的细心救治下,陆续迎来了患者的康复出院,当一批批患者满怀感谢的向我们挥手告辞,高高兴兴地登上接他们回家的大巴车时,一切的付出和坚守都是值得的。

于特别之时,担特别之责,成特别之功。在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都在用自己的行动共同捍卫着人们的健康,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医务人员的使命和担当。没有人生下来就是英雄,总有人用平凡成就伟大。来方舱,为荣誉而战,白衣执甲,不虚此生。期望并肩作战的战友们早日安全回家。愿春回燕归,山川无恙。

支援方舱医院工作总结2022最新2

不知不觉间,离开家工作已经近一个月多的时间了,进入方舱工作也已经18天了,在工作中,经受了许多酸甜苦辣,认识了许多良师益友,获得了许多阅历,特别感谢领导给了我锻炼和成长的机会,让我更自信,英勇,阳光,顽强。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在工作上取得了肯定的成果,回顾过去的一个月,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在支援伊通和进入方舱工作之前,我只是在医院的培训下学习练习防护工作服的穿脱流程和防护学问,经过这阶段的工作,我已娴熟把握防护服穿脱流程和防护学问,把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相关学问,熟识方舱医院的手册,并能与患者准时沟通,做好支援方舱的护理工作。

在进舱之前我们已经支援伊通工作18天,可能因为天气较为寒冷的缘由,导致我内分泌失调,连续6天流血,为了不影响工作,我只能穿的很厚,每天吃避孕药,在结束支援伊通返回四平的那天,我和同事都特别快乐、兴奋,因为我们完成了任务,没有辜负领导的信任,支援伊通返回四平的当晚12点,我刚刚入睡,工作群里通知明天我们在四平市内进行核酸采集工作,我知道身体虽然累,但是我们即将再次加入战斗!

进行了几天的核酸采集工作后,领导发通知让我们预备进入方舱工作,我的心情既紧急又兴奋,因为那里是抗击新冠疫情的最前线,我能进入方舱工作我特别傲慢,但是我也担忧从来没有在方舱支援阅历的我,是否能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但是我没有退缩,我知道这个特别的时期,我们就是战士,我们听党指挥,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要奉献出一切!

在刚进入方舱的前5天,我始终是夜班,晚上7点上班,凌晨1点下班。在医院的工作我是门诊护士,没有值过夜班,所以前几天的工作,对我来说特别难熬,由于是第一次上夜班,可能是身体没适应,我的心每天下午心率加快,心慌,频繁的洗手和消毒,我的左手出现了脱皮和血点的状况,但是我知道,在如今新冠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我不能有一丝委屈和埋怨,我必需坚持,坚持到我们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那天。4月15日凌晨结束当天夜班的工作后,领队让我们前夜护士和后夜护士换班,为了大家都能休息休息,但是4月15日下午我突然感觉心脏愈发难过,感觉心慌、心脏跳动障碍,我向领队报告了我的状况,领队马上帮我联系了中心医院的医生,通过电话沟通,医生说我是睡眠缺乏导致的,领导得知状况后,让我休息了一天,还给我拿了药,经过一天的休息,我又重新返回了工作岗位。今日是我进舱工作的第18天,伴随着每天出院患者人数的增加,我知道我们的工作有了效果,我们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

最终,我想说,从3月13日离开家支援伊通到进入方舱工作到如今,我无比傲慢和自豪,因为我是在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工作,每次看到出院的患者脸上的笑容,我特殊快乐,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在这阶段的工作中我要感谢院领导以及同事的关怀支持与帮助,医院为我们的后勤保障做了许多细致的工作,为我们派发生活用品、水果、中药包。我十分感动,我知道在我的身后有我的单位在支持着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一如既往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的服务宗旨,不断稳固学习专业学问,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学问技能,完成支配的各项护理工作,勤奋好学,不畏困难,尽职尽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力所能及的奉献。阴霾终将过去,胜利肯定属于我们,期盼春花烂漫,我们的国家恢复往日繁华兴盛。

支援方舱医院工作总结2022最新3

护士,我有点咳嗽不舒适,怎么办?

护士,我肚子饿了,有没有吃的东西?

护士,我今日核酸结果出来了吗?

护士,我要什么时候才能出去?

这只是我每天在方舱工作的一个小场景。从4月7日至今,我进入上海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已整整一个月。从坚决奔赴到勠力同心,从矢志抗疫到曙光初现,大家付出的每一分努力、挥洒的每一滴汗水,都凝聚成抗疫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喜悦。

出发援“沪〞

4月3日,接到援“沪〞的紧急通知后,主动请战的我转头看了看正在熟睡的小宝,眼神中透露一丝迟疑。父母看出了我的担忧和不舍,立即给出了一颗定心丸:“梅梅,你放心,家里有我们在,小宝我们会照看好,你就安心地去上海支援,但也肯定要爱护好自己!〞

4月4日凌晨,我们抵达上海徐汇区。

4月5日,我们开始练习穿脱防护服,熟识各种工作流程,学习最新版新冠肺炎诊治方案,确保进入方舱医院后能顺利开展工作。

初入方舱

经过两天紧急的培训和预备,4月7日凌晨,我和小伙伴们进入上海国际博览中心N4方舱医院开始方舱工作。

一进方舱,我们就接到预检分诊的电话通知,到方舱入口迎接86名新入院的患者办理入院手续。由于刚接管N4舱的工作,操作系统、工作流程不够娴熟的我们有些紧急、吃力,但仍旧坚持在舱内工作了近八个小时,滴水未进,直到把全部的诊疗工作都做完后顺利交接给下一个班次。

在方舱里,我穿着防护服又闷又热,一会儿防护服就被汗水浸湿了,一会儿又被自己的体温烘干了,过了一会儿又被汗水浸湿了,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我开玩笑地和方舱同事说:“这可是高级的方舱桑拿啊!〞

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导致我出舱的时候,眼前一黑,差点摔倒在地。

方舱纪事

(一)

我所在的N4舱是国际博览中心治愈率最高和出入量最多的一个舱,从4月6日开始收治了4000多名患者。

我在方舱内的工作岗位是主班,面对的都是一些琐碎而繁杂的事情,每次我都是第一个进舱,最终一个出舱。只要患者有需求,我都尽量满足,从不叫苦叫累。

每天都重复着接患者入舱,逐一进行健康预检、安置床位、登记入区、核对患者信息、询问疾病史过敏史家族史、健康宣教、病情观看、贴核酸检测条码、准时观看患者病情改变,跟进治疗方案,主动与患者沟通,到最终出院通知工勤人员进行终末消杀……从最初的紧急担心到如今的得心应手,方舱见证了我的成长和坚守。

(二)

为了让新入院患者尽快适应方舱环境,安心协作治疗,争取早日康复,我耐烦地对她们进行心理疏导,安抚她们的心情,增添战胜新冠病毒的信念。

对每一位新入院患者,我都会认真告知他们方舱内的留意事项、手卫生的步骤、佩戴口罩的方法、采集核酸的留意事项和开窗通风的重要性,并将患者对用餐的特别要求记录下来进行交接。

(三)

让我感受最深刻的是4月12日,方舱200多名患者康复出院,看到她们满心高兴地离开,我的眼眶潮湿了,反反复复地说着一句话,“你们回家后肯定要做好防护,爱护好自己!〞

4月23日,我在方舱里为一个和我女儿一般大的小朋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