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大庆市让胡路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
语文试题
考试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一、信息类文本阅读(满分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明确要“大力发展网络文艺”。近年来,全社会高度关注网络文艺发展,持续关注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状况,这不仅为网络文艺实践奠定了基础,也为网络文艺的理论建设提升了自信。
网络文艺生产、传播、消费各环节的主体都是人民群众,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人民生活是文艺的创作源泉,人民群众是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这一系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观点,在网络文艺的成长中,以崭新的样态不断呈现出来。这些新的样态又在实践中对文艺大众化、文艺创造力的释放,文艺推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等不断做出具有强烈中国化、时代感的鲜活诠释。与历史上许多新文艺类型的发生和成长一样,网络文艺在其“野蛮生长”初期也曾存在一些争议,但其天然的人民性终究会得以充分彰显,人民坐标在自我认知中会逐步得以强化,这既是其理论自信的根源,也是其理论建设的基点。
作为新生事物,网络文艺实践直观体现了诸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对这些交叉的研究当然都可以为网络文艺基础理论建设提供丰富养分,却不能替代文艺的本质规律,不能对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的网络文艺提供系统性、根本性的指导。网络文艺作为互联网技术进步催生的文艺新形态、新类型,与历史上每一次技术进步催生的新文艺形态、新文艺类型一样,其本质既属于文艺范畴,同时又是文艺范畴的全新创造和发展。所以,既不应把网络文艺和与之相关的商业运行、市场运作、娱乐消费等混为一谈,也不能把网络文艺看成传统文艺形态与传播媒介、传播技术的简单叠加。网络文艺具有全新的独特的审美意象、审美理念、审美语言和审美实现方式,具备全新的独特的审美知觉体系。只有不断深化探究其本质属性和独特规律,才能够真正夯实网络文艺理论支点,充分激发理论自觉。
毋庸讳言,网络文艺在“野蛮生长”的初期阶段泥沙俱下,掺杂了不少粗制滥造、低级趣味、颓废萎靡、是非不分、腐朽荒诞的内容,存在着许多利用商品规律裹挟艺术规律、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情况,甚至出现利用年轻人青春逆反心理偷换概念,用“艺术创新”“艺术个性”“艺术自由”等诱导“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的现象。这也正是网络文艺一度被广为诟病的主要原因。这里面既有资本市场的推波助澜,也有西方价值观的借机渗透,更有创作个体的浮躁和急功近利。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创作。网络文艺当然不能例外。如果在通俗和低俗、希望和欲望、美感和快感的取舍上把握不住,网络文艺就无法唤起真正的审美启迪,无法通过温润心灵、陶冶情操、激发情感共振实现高尚的精神引领和正确的价值引导。对网络文艺所存在的种种现实问题梳理解决的思路、方法、过程,恰恰正是网络文艺基础理论建设丰富的切入点和增长点。近年来,网络文艺创作的精品化取向、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大幅增长、评价唯浏览量唯点击率的普遍取消,都是在日益深入的理论思考引导下的正向发展,同时也通过发展实践不断丰富完善着网络文艺的理论建设。
当下,网络文艺日新月异,可以说是新时代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敏锐的探测器。要正确认识、充分理解、深刻把握,其基础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建设已是当务之急。当然,网络文艺的飞速变化也让我们意识到,这一基础理论体系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是一个与实践并行发展、相互促进的过程,而这恰恰也正是理论建设的魅力与活力之所在。
(摘自彭宽《网络文艺是现实生活的敏锐“探测器”》)
材料二:
在新媒介语境中,现实主义传统应该重新得到重视与强调,被赋予新的生命力。这可以从可能性与必要性两个层面来理解。
从可能性来讲,数字媒介深刻地改写了现实与自我的定义,改变了人与现实的关系,客观上要求重新审视文艺、现实、真实等理论命题。在此情况下,网络文学开始出现现实题材的创作热潮。在中国作协发布的“2018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上,现实类题材作品占据了一半的席位,如起点中文网站“现实频道”上线不到一年,就有4万多部现实题材作品。与此同时,传统的幻想类题材也开始生活化,被称为“生活流”。这种现实题材的创作倾向既是网络文学发展20年之后自我转型、突破瓶颈、扩大创作空间的需要,也与网络社会由早期的虚拟空间日渐转向虚拟与现实的互渗相关。这在客观上为现实主义传统的回归与重建奠定了基础。
从必要性来讲,重建现实主义传统,不仅有助于网络文学创作表现二次元等虚拟世界,也有助于表现被淡忘的线下生活,加强网络文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实现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的转型。网络文学突出的社会性,要求重建现实主义传统。数字媒介前所未有地加强了文学的社会性。网络文学成为一种社会形式,它的生产、运营与阅读模式具有突出的社会性特征。
写作与阅读不再是传统文学的个人行为,而是社会性、群体性事件。与此同时,网络文学与日常生活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并通过影视、游戏、动漫等衍生品进行了广泛地传播,改造着参与者的日常生活,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与文化功能。由于网络文学的过度商业化,部分网络文学作品呈现出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倾向。面对这种情况,显然需要重新强调现实主义传统的思想性、倾向性,强调文学的教育作用与社会责任意识,要求网络文学传递社会正能量,提升整个社会的人文精神。这样既有利于中国年轻一代价值观的塑造,也有利于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
(摘编自《开启新媒介现实主义,切近网络文学发展实际》)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网络文艺的生产、传播、消费全过程,他们既是网络文艺的创作者,也是其鉴赏家和评判者。
B.网络文艺虽然是一种“野蛮生长”,但它在自觉地彰显人民性,人民坐标是它的理论自信的根源和理论建设的基点。
C.网络文艺不能健康发展,主要原因在于资本市场的推波助澜,西方价值观的渗透,以及创作者的浮躁和急功近利。
D.网络文艺是互联网技术进步催生的文艺新形态、新类型,它是对文艺范畴本质的坚守,又是对文艺范畴的超越和突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探测器”这一比喻富有吸引力,形象地表述出网络文艺在新时代人民群众精神生活中的影响。
B.材料一中说网络文艺存在“野蛮生长”的现象,这从反面论证了网络文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体现出作者辩证分析的严谨态度。
C.材料二总体采用总分总式结构,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从可能性与必要性两个方面论证,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D.材料二中举起点中文网的事例,目的是论证网络文学开始出现现实题材的创作热潮,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
3.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文中“网络文学中重建现实主义传统”表现的一项是()(3分)
A.由网络小说改编成的电视剧《大江大河》的热播,让投资方看到了现实类题材剧的广阔商业前景。
B.网络文学作品《上海繁华》展现了社会底层小人物艰苦奋斗、顽强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
C.《大国旗舰》《大国重工》虽然是穿越文,但分别展现了中国造船工业、重型装备工业的发展壮大。
D.《你在万丈荣光中》有穿越元素,也有以大篇幅文字展现“最美逆行者”消防员的生活,充满正能量。
4.关于网络文艺,材料一中阐述了哪些基本观点,请作简要的归纳。(4分)
5.当前如何推动网络文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文学类阅读(满分共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病隙碎笔
史铁生
所谓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意调换。
学过剧本的人知道,要让一出戏剧吸引人,必要有矛盾、有人物间的冲突。矛盾和冲突的前提,是人物的性格、境遇各异,乃至天壤之异。上帝深谙此理,所以“人间戏剧”精彩纷呈。
写剧本的时候明白,之后常常糊涂,常会说:“我怎么这么倒霉!”其实谁也有“我怎么这么走运”的时候,只是这样的时候不嫌多,所以也忘得快。但是若非“我怎么这么”和“我怎么那么”,我就是我了吗?我就是我。我是一种限制。比如我现在要去法国看“世界杯”,一般来说是坐飞机去,但那架飞机上天之后要是忽然不听话,发动机或起落架谋反,我也没办法再跳上另一架飞机了,一切只好看命运的安排,看那一幕戏剧中有没有飞机坠毁的情节,有的话,多么美妙的足球也只好由别人去看。
把身体比作一架飞机,要是两条腿(起落架)和两个肾(发动机)一起失灵,这故障不能算小,料必机长就会走出来,请大家留些遗言。
躺在“透析室”的病床上,看鲜红的血在“透析器”里汩汩地走——从我的身体里出来,再回到我的身体里去,那时,我常仿佛听见飞机在天上挣扎的声音,猜想上帝的剧本里这一幕是如何编排。
有时候我设想我的墓志铭,并不是说我多么喜欢那路东西,只是想,如果要的话最好要什么?要的话,最好由我自己来选择。我看好《再别康桥》中的一句:我轻轻地走,正如我轻轻地来。在徐志摩先生,那未必是指生死,但在我看来,那真是最好的对生死的态度,最恰当不过,用作墓志铭再好也没有。我轻轻地走,正如我轻轻地来,扫尽尘嚣。
但既然这样,又何必弄一块石头来作证?还是什么都不要吧,墓地、墓碑、花圈、挽联以及各种方式的追悼,什么都不要才好。让寂静,甚至让遗忘,去读那些诗句。我希望“机长”走到我面前时,我能镇静地把这样的遗言交给他。但也可能并不如愿,也可能“筛糠”。就算“筛糠”吧,讲好的遗言也不要再变。
有一回记者问到我的职业,我说是生病,业余写一点东西。这不是调侃,我这48年大约有—半时间用于生病,此病未去彼病又来,成群结队好像都相中我这身体是一处乐园。或许“铁生”二字暗含了某种意思,至今竟也不死。但按照某种说法,这样的不死其实是惩罚,原因是前世必没有太好的记录。我有时想过,可否据此也去做一回演讲,把今生的惩罚与前生的恶迹一样样对照着摆给——比如说,正在腐败着的官吏们去作答告?但想想也就作罢,料必他们也是无动于衷。
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这游历当然是有风险,但去大河上漂流就安全吗?不同的是,漂流可以事先做些准备,生病通常猝不及防;漂流是自觉的勇猛,生病是被迫的抵抗;漂流,成败都有一份光荣,生病却始终不便夸耀。不过,但凡游历总有酬报:异地他乡增长见识,名山大川陶冶性情,激流险阻锤炼意志,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
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摘编自《病隙碎笔》,有删改)
文本二:
史铁生的语出惊人并不表现为壮怀激烈与慷慨陈词,他总是很平静甚至很低调地写一些平实的文章,然后让你大吃一惊。这有点像有人用近乎耳语的声音,宣布与大伙生命相关的消息,并不因为其音量小而被忽视。比如他在《我与地坛》里对我们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史铁生的苦难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因为他有一具残疾的身体,更因为他有一个健全过人的大脑。这么多年来,他在轮椅上年复一年地沉思默想,度过绝望的青年生活,也成熟了他中年的深厚思想。沉思本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一切沉思必定是忧郁的,何况如史铁生这样从第一天得知自己将永远不能再站立起来的时候,就一刻也不能停顿地冥思苦想着的人。这时候,我们忘了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唯沉思的时刻,才是敏锐富有,也是最强大的时刻,这大约是我们每个人都能体验到的,只是由于肢体的完整,由于行动的灵便,由于俗务的纠缠,更由于欲望的步步紧逼,沉思的机会于我们正变得越来越少。史铁生则不然,他有的是机会让自己强大,尽管他被迫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唯其强大,才可能这样平实地谈论死亡:既不夸张对它的向往,也不回避它的到来,就像一位操心家务的农夫,安排惊蛰开犁、清明下种的农事,也预告秋季的收成一样寻常。
史铁生当然算得上是经历过绝境了,绝境从来是这样,要么把人击垮,要么使人归于宁静。
(摘编自蒋子丹《宁静的史铁生》,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精选史铁生有关命运、身体、职业、生病的笔记,看似玄虚高论,实则字字珠玑,蕴含着他本人的生存体验和生命感悟。
B.文本一的写作时间是在史铁生罹患尿毒症之后,虽然字里行间充满着病隙间的碎念杂语,但行文中看不到丝毫因病痛折磨的个体哀吟。
C.史铁生的创作不追赶时髦,亦不故步自封,他融合古今,将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创作手法信手拈来,只为符合自己心魂探索的需要。
D.“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史铁生将生病比作游历,始终以一种乐观健康的心态来笑对病痛所施予的种种磨难。
7.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史铁生是经常能给我们以惊异的一位作家,主要是因为他很平静甚至很低调地写一些与读者生命相关的消息,音量虽小却思想深厚。
B.凡是个体生命中必须正视的问题和必须开解的难题,史铁生都没有回避与躲闪,而是调动了生命的全部激情与智慧给予解答。
C.因为疾病带来的生存体验,使得史铁生对自己的精神境况有了更为细微与深刻的梳理,他敢于直视灵魂深处的孱弱,平实谈论死亡。
D.史铁生从生命的困惑与生病的痛苦出发,以轻松安详的笔调启迪人们重新寻获健康的心态和向上的精神,以缓解厄运带来的精神刺痛。
8.文本二中,作者自言“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唯沉思的时刻,才是敏锐富有,也是最强大的时刻”,“富有”和“强大”在文本一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
9.2005年,饱受疾病折磨的史铁生凭借《病隙碎笔》斩获了鲁迅文学奖散文奖。他在颁奖后说:“困境的本质对于人的伤害是一样的,如果不去寻找生命的意义,生命就没有意义。”对于这种说法,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三、文言文阅读(满分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薛王李业之舅王仙童,侵暴百姓,御史弹奏;业为之请,敕紫微、黄门覆按。姚崇、卢怀慎等奏:“仙童罪状明白,御史所言无所枉,不可纵舍。”上从之。由是贵戚束手。闰月丙子,申王李成义请以其府录事为其府参军,上许之。姚崇、卢怀慎上言,“臣窃以量材授官,当归有司;若缘亲故之恩,得以官爵为惠,踵,实紊纪纲。”事遂寝。由是请谒不行。或告太子少保刘幽求、太子詹事钟绍京有怨望语,下紫微省按问。姚崇、卢怀慎言于上曰:“幽求等皆功臣,乍就闲职,微有沮丧,人情或然。功业既大,荣宠亦深,一朝下狱,恐惊远听。”贬幽求为睦州刺史,绍京为果州刺史。姚崇尝有子丧,谒告十余日,政事委积,卢怀慎不能决,惶恐,入谢于上。上曰:“朕以天下事委姚崇,以卿坐镇雅俗耳。”崇既出,须臾,裁决俱尽,颇有得色,顾谓紫微舍人齐浣曰:“余为相,可比何人?”浣未对。崇曰:“何如管、晏?”浣曰:“管、晏之法虽不能施于后,犹能没身。公所为法,随复重之,似不及也。”崇曰:“然则竟如何?”浣曰:“公可谓救时之相耳。”崇喜,投笔曰:“救时之相,岂易得乎!”怀慎与崇同为相,自以才不及崇,每事推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怀慎清谨俭素不营资产虽贵为卿相所得俸赐随散亲旧妻子不免饥寒所居不蔽风雨。
臣光曰:昔鲍叔之于管仲。子皮之于子产,皆位居其上,能知其贤而下之,授以国政,孔子美之。曹参自谓不及萧何,一遵其法,无所变更,汉业以成。夫不肖用事,为其僚者,爱身保禄而从之,不顾国家之安危,是诚罪人也。贤智用事,为其僚者,愚惑以乱其治,专固以分其权,媢嫉以毁其功,愎戾以窃其名,是亦罪人也。崇,唐之贤相,怀慎与之同心戮力,以济明皇太平之政,夫何罪哉!
(摘编自《资治通鉴·唐纪》)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怀慎清谨俭素/不营资产/虽贵为卿相/所得俸赐/随散亲旧妻子/不免饥寒/所居不蔽风雨
B.怀慎清谨俭/素不营资产/虽贵为卿相/所得俸赐/随散亲旧妻子/不免饥寒/所居不蔽风雨
C.怀慎清谨俭/素不营资产/虽贵为卿相/所得俸赐/随散亲旧/妻子不免饥寒/所居不蔽风雨
D.怀慎清谨俭素/不营资产/虽贵为卿相/所得俸赐/随散亲旧/妻子不免饥寒/所居不蔽风雨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敕,指敕令,我国古代帝王诏令文书的一种,一般适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等事件。
B.丙子,指纪日方法。汉族民间使用天干、地支按顺序依次搭配在一起以纪年、月、日。
C.谢,本文中意思是道歉,与《孔雀东南飞》中“阿母谢媒人”的“谢”意义相同。
D.事,本文中意思是政治事务,与《鸿门宴》中“吾得兄事之”的“事”意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申王向皇上请求授予部下官职,姚、卢二人认为量材授官是有关部门的职权,皇上赏赐官爵会扰乱朝廷纲纪。他们的建议被采纳,请托之风遂止。
B.姚、卢二人向皇上进谏,刘幽求等人功劳大,深受恩宠,被安排闲职有所埋怨是人之常情,将其下狱会使天下人震惊。意见最终没有被听取。
C.姚崇因丧子告假期间很多政务被积压,同为宰相的卢怀慎不能裁决。皇上表示天下大事交给姚崇,卢怀慎只需安坐着安抚雅士俗人就可以了。
D.姚崇制定的法度会随着情况的变化被更改,虽然比不上管仲、晏子能将制定的法度终身实施,但也称得上是一位“救时之相”。姚崇对此也颇为得意。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仙童罪状明白,御史所言无所枉,不可纵舍。
(2)夫不肖用事,为其僚者,爱身保禄而从之,不顾国家之安危,是诚罪人也。
14.司马光对姚崇、卢怀慎这对宰相的行止,发表了精彩的评论,指出了同朝为官良好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3分)
四、理解性默写(满分共6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2)同样是写城市,柳永在《望海潮》中用“______”一句勾勒出西湖的概貌,展现出杭州的美;姜變在《扬州慢》中则用“______”一句,表现了扬州“城春草木深”的荒凉景象。
(3)“子规”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深深地刻进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如“______,______”。
五、古代诗歌阅读(满分共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利州南渡
温庭筠①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注]①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不得志。②范蠡:春秋时楚人,助越王灭吴后因越王难共安乐乘舟离去。
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交代了诗人行程的时间和地点,诗人在傍晚时分来到江边等待着渡河。
B.渡船在行进,水面上传来马儿嘶鸣的声音,原来这个渡口不仅渡人还渡马。
C.前两联写诗人在渡口所见之景,由远及近,先静后动,声色结合,描写生动。
D.颈联写被渡船惊飞的群鸥和白鹭,生机勃勃的画面更衬托出江边的清旷和寂静。
17.对于尾联中范蠡的典故的运用,有人认为,用在这里不合适。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6分)
六、语言文字应用(满分共17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文气氤氲的大观园是《红楼梦》人物生活及赋诗作画之地。她们在此结社吟诗、弹琴下棋、描鸾刺凤、斗草簪花、低吟悄唱,给这些天真烂漫的儿女们抹上了一层诗的色彩,也给她们的性格涂上了一层诗的气质。这种气质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表现了人物性格。如(①)在平时似乎是个病恹恹、行动恼人、小心眼的姑娘,可是在大观园里作诗时,是完全成了另一个人,不仅宽厚从容、豁达开朗,而且,在赞美湘云的诗写得好时,“又叫好,又跺足”,。当大家都在时,她或弄梧桐,或和人说笑,然后“提笔,掷与众人”,她是那样的俊迈、潇洒,一派才子的风采!黛玉深受古典文学的熏陶,她摆脱了“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的现实世界,她是大观园中唯一的沉醉到艺术创作中,只有在那里,她才可以获得精神的满足;只有沉浸到精神世界之中,才可以找到光明的必须在诗中寻找人生乐趣的女儿。难怪刘姥姥进(②),见到“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垒着满满的书”,要说:“这必定是那位哥儿的书房了。”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括号①处的人物是,文中括号②处的环境是。
(2分)
20.请将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宏伟蓝图,确立了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
①,归根到底要靠劳动创造。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②,才能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汇聚强大正能量。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光荣的劳动史。③,我们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推动全社会热爱劳动、投身劳动、爱岗敬业,让勤奋做事、勤勉为人、勤劳致富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激励广大劳动群众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2.请分条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并使之形成一组整句。每句不超过14个字。
(3分)
七、作文(满分共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记住孩子们的识字课本,以及你从那里面学到的头一个字——也就最重要的一个字——一个大大的“看”字。——摘自富尔格姆《信条》
关于“看”,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大庆市让胡路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与解析
1.C2.C3.A4.①网络文艺各环节主体都和人民相关;
②网络文艺不是“网络”和“文艺”的简单叠加;
③网络文艺要明确区分“美感”与“快感”。5.①不断探索,建立和建设与时俱进的网络文艺基础理论体系,为网络文艺实践提供更加体系化的理论指导;
②促进现实主义传统的回归与重建,强调文艺实践的教育作用与社会责任意识,创作优秀的文艺作品,提升整个社会的人文精神。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网络文艺的生产、传播、消费全过程”错误,曲解文意。由原文“网络文艺生产、传播、消费各环节的主体都是人民群众”可知,是说网络文艺的各环节都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为人民群众生产,在人民群众中传播,人民群众是网络文艺的消费者,而不是说“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网络文艺的生产和传播”。
B.“但它在自觉地彰显人民性”错误,曲解文意。由原文“但其天然的人民性终究会得以充分彰显”可知,是说成熟的网络文艺最终会彰显人民性,不是说网络文艺“在自觉地彰显人民性”。
D.“又是对文艺范畴的超越和突破”错误,偷换概念,逻辑混乱。原文是“同时又是文艺范畴的全新创造和发展”,强调的是“全新创造和发展”,而不是“超越和突破”。文艺的形态和类型可以超越和突破,但文艺范畴只能创新和发展,不能超越和突破。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材料二总体采用总分总式结构”错误,材料二总体是总分式结构。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从材料二的第三段可知,“重建现实主义传统”着重于强调文学的教育作用与社会责任意识,传递正能量。
A.仅指出“现实类题材剧的广阔商业前景”,没有说明该剧“传递正能量”的作用。
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
作答本题,首先要对材料一的二至五段进行层次划分,然后进行归纳。
第二段为一层,抓住段首句“网络文艺生产、传播、消费各环节的主体都是人民群众”可知,网络文艺各环节主体都和人民相关;
第三段为一层,抓住“不能把网络文艺看成传统文艺形态与传播媒介、传播技术的简单叠加”可知,网络文艺不是“网络”和“文艺”的简单叠加;
第四、五两段为一层,抓住“在通俗和低俗、希望和欲望、美感和快感的取舍上把握不住”可知,网络文艺要明确区分“美感”与“快感”。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结合“要正确认识、充分理解、深刻把握,其基础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建设已是当务之急。当然,网络文艺的飞速变化也让我们意识到,这一基础理论体系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是一个与实践并行发展、相互促进的过程,而这恰恰也正是理论建设的魅力与活力之所在”可知,不断探索,建立和建设与时俱进的网络文艺基础理论体系,为网络文艺实践提供更加体系化的理论指导;
结合“这种现实题材的创作倾向既是网络文学发展20年之后自我转型、突破瓶颈、扩大创作空间的需要,也与网络社会由早期的虚拟空间日渐转向虚拟与现实的互渗相关。这在客观上为现实主义传统的回归与重建奠定了基础”“面对这种情况,显然需要重新强调现实主义传统的思想性、倾向性,强调文学的教育作用与社会责任意识,要求网络文学传递社会正能量,提升整个社会的人文精神。这样既有利于中国年轻一代价值观的塑造,也有利于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可知,促进现实主义传统的回归与重建,强调文艺实践的教育作用与社会责任意识,创作优秀的文艺作品,提升整个社会的人文精神。
6.C7.D8.①富有:史铁生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写一点东西”,在透析治疗间隙依然坚持写作,用残缺的身体,探索关于生命的话题,留下了几十万字的生命笔记。②强大:铁生这样的遭遇和经历,在一般人看来,肯定是痛苦而悲伤的,而史铁生却非常乐观,用别开生面的文字叩问生命,笑谈生死。9.观点一:同意。①《病隙碎笔》是史铁生充满了生命体验的人生笔记。史铁生躺在“透析室”的病床上,无论病痛怎样折磨,他仍会挤出时间用于写作,用“发烧”“咳嗽”等日常,唤醒人们去理解、去感悟生命的可贵与健康的重要;②史铁生直面病痛的坚强和唤醒大众的真诚,引发了读者对生命状态和人生意义的思考,足以鼓舞和温暖人心,激励人们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去寻找生命的意义,拥抱生活,热爱生活,感恩生活。
观点二:不同意。①任何命运中的“成长”“生病”“死亡”等问题,都是个体生命必须正视和必须开解的难题。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至算得上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②一个人徘徊在死亡边缘,可以选择知足放下,也可以选择坚强支撑,任何灾难都是猝不及防的;③经历绝境,被击垮的是大多数,而归于宁静的只有极少数。因为稀有,才让人感到弥足珍贵。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C.“只为符合自己心魂探索的需要”错。史铁生“融合古今,将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创作手法信手拈来”,不只为符合自己心魂探索的需要,更是为了将这种在病床上独特的生命感悟传递给其他人。
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D.“轻松安详的笔调”错,应该是“幽默旷达的笔调”。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
结合文本一“所谓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意调换”“有一回记者问到我的职业,我说是生病,业余写一点东西。这不是调侃,我这48年大约有—半时间用于生病,此病未去彼病又来,成群结队好像都相中我这身体是一处乐园”可知,史铁生在透析治疗间隙不忘写作,生病和写作交替进行,借以拓宽生命的广度。他用残缺的身体,探索关于生命的话题,留下了几十万字的生命笔记,可以看出他精神的“富有”。
结合文本一“把身体比作一架飞机,要是两条腿(起落架)和两个肾(发动机)一起失灵,这故障不能算小,料必机长就会走出来,请大家留些遗言”“我希望‘机长’走到我面前时,我能镇静地把这样的遗言交给他”“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可知,这种常人视为痛苦而悲伤的遭遇,史铁生却依然乐观,用别开生面的文字叩问生命,笑谈生死,由此可以看出他的“强大”。
9.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本题是探究题,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选择,首先明确观点,“同意”或“不同意”,然后结合文本分析阐述。
解答此题首先要从题干中提取三个关键词“困境”“伤害”“生命的意义”,然后依据这三个关键词从两则文本找到对应的内容,陈述清楚同意或不同意的理由即可。
“困境”永远无法回避与躲闪,而“伤害”需要每个个体调动激情与智慧理性应对,一方面要争取机会让自己强大,另一方面也要考虑不要过分透支生命,这样生命才有意义。
如果同意,结合“躺在‘透析室’的病床上,看鲜红的血在‘透析器’里汩汩地走——从我的身体里出来,再回到我的身体里去,那时,我常仿佛听见飞机在天上挣扎的声音,猜想上帝的剧本里这一幕是如何编排”“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可知,《病隙碎笔》是史铁生充满了生命体验的人生笔记。史铁生躺在“透析室”的病床上,无论病痛怎样折磨,他仍会挤出时间用于写作,用“发烧”“咳嗽”等日常,唤醒人们去理解、去感悟生命的可贵与健康的重要;结合“那真是最好的对生死的态度,最恰当不过,用作墓志铭再好也没有。我轻轻地走,正如我轻轻地来,扫尽尘嚣”“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可知,史铁生直面病痛的坚强和唤醒大众的真诚,引发了读者对生命状态和人生意义的思考,足以鼓舞和温暖人心,激励人们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去寻找生命的意义,拥抱生活,热爱生活,感恩生活。
如果不同意,结合文本一“所谓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意调换”“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可知,任何命运中的“成长”“生病”“死亡”等问题,都是个体生命必须正视和必须开解的难题。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至算得上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结合文本一“但凡游历总有酬报:异地他乡增长见识,名山大川陶冶性情,激流险阻锤炼意志,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这游历当然是有风险,但去大河上漂流就安全吗?不同的是,漂流可以事先做些准备,生病通常猝不及防”可知,一个人徘徊在死亡边缘,可以选择知足放下,也可以选择坚强支撑,任何灾难都是猝不及防的;结合文本二“史铁生当然算得上是经历过绝境了,绝境从来是这样,要么把人击垮,要么使人归于宁静”可知,经历绝境,被击垮的是大多数,而归于宁静的只有极少数。因为稀有,才让人感到弥足珍贵。
10.D11.C12.B13.(1)王仙童的罪状清楚明白,御史对他的弹劾也并无冤枉之处,不能对他放纵宽宥。
(2)如果不贤的人当权,作为他的僚属,为了苟全性命保有禄位,无原则地秉承上司的旨意行事,不顾国家的安危得失,这种人真是国家的罪人。14.司马光认为同朝为官要了解别人的才能,并且要甘居其下,齐心协力共同治理好国家。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卢怀慎为官清廉谨慎,生活节俭朴素,从不谋求资财产业。虽然作了卿相的高官,但常将得到的俸禄和赏赐随手周济亲朋故旧,因而他自己的妻子儿女的生活不能免于饥寒,他所住的房子也因长期失修而难以遮风挡雨。
“清谨俭素”都是在说卢怀慎的品德,作“怀慎”的谓语,构成主谓结构,不可断开,所以应在“素”后面断开,排除BC;
“不免饥寒”的主语是“妻子”,所以应在“妻”前面断开,排除A。
故选D。
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文言词语的能力。
C.“‘谢’意义相同”错误,意义不同。“入谢于上”中“谢”解释为“谢罪”,“阿母谢媒人”中“谢”解释为“推辞、谢绝”。句意:入朝向玄宗谢罪。/兰芝的母亲回绝了媒人。
D.“吾得兄事之”中“事”解释为“侍奉”。句意:如果不贤的人当权。/我得用对待兄长的理解来侍奉他。
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意见最终没有被听取”错误。由原文“贬幽求为睦州刺史,绍京为果州刺史”可知,玄宗本来下令将此二人交由紫微省审讯,听了姚、卢二人的进谏后,就将刘幽求贬为睦州刺史,将钟绍京贬为果州刺史。说明唐玄宗是听取了姚、卢二人的进谏的。
故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明白”,清楚明了;“枉”,冤枉;“舍”,宽宥。
(2)“不肖”,不贤的人;“用事”,当权;“爱身”,苟全性命;“诚”,真是。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
根据原文“昔鲍叔之于管仲。子皮之于子产,皆位居其上,能知其贤而下之,授以国政,孔子美之。曹参自谓不及萧何,一遵其法,无所变更,汉业以成”可知,司马光首先引用了鲍叔、子皮、曹参这些贤相,他们都能了解别人的贤能并且甘居其下,将治理国家的大权交给别人,共同护理好国家。根据原文“崇,唐之贤相,怀慎与之同心戮力,以济明皇太平之政”可知,姚崇是唐朝的贤相,卢怀慎与他齐心协力,以成就唐明皇太平盛世的基业。所以司马光认为同朝为官要了解别人的才能,并且要甘居其下,齐心协力共同治理好国家。
参考译文:
薛王李业的舅父王仙童,侵夺欺凌百姓,被御史上奏弹劾;李业为他求情,唐玄宗于是让紫微、黄门复审此案。姚崇、卢怀慎等人奏称道:“王仙童的罪状清楚明白,御史对他的弹劾也并无冤枉之处,不能对他放纵宽宥。”唐玄宗同意了他们的意见。从此皇亲国戚们收敛了一些。闰二月,丙子,申王李成义请求唐玄宗同意将自己的王府录事任命为王府参军,唐玄宗表示同意。姚崇和卢怀慎向玄宗进谏道:“臣认为根据才能授予官职,是有关部门的职权;倘若由于有亲朋故旧的恩情,就可以以朝廷的官爵相赠,那就是沿袭近代弊政,实际会紊乱朝廷的法纪、秩序。”于是这件事便搁置下来。从此请托之风不再流行。有人告发太子少保刘幽求、太子詹事钟绍京有不满言论,玄宗下令将此二人交由紫微省审讯。姚崇、卢怀慎对玄宗进谏道:“刘幽求等人都是功臣,现在突然担任没有实权的闲职,心中稍微有点沮丧,这也是人之常情。他们立下的功勋非常显赫,获得的恩宠也深,一旦将他们逮捕下狱,恐怕会使天下人感到震惊。”唐玄宗将刘幽求贬为睦州刺史,将钟绍京贬为果州刺史。姚崇曾有一次为儿子办丧事请了十几天的假,从而使得应当处理的政务堆积成山,卢怀慎无法决断,感到十分惶恐,入朝向玄宗谢罪。唐玄宗对他说:“朕把天下之事委托给姚崇,只是想让您安坐而对雅士俗人起镇抚作用罢了。”姚崇假满复出之后,只用了一会儿功夫便将未决之事处理完毕,不禁面有得意之色,回头对紫微舍人齐浣道:“我作宰相,可以与历史上那些宰相相比?”齐浣没有回答。姚崇继续问道:“我与管仲、晏婴相比,谁更好些?”齐浣回答说:“管仲、晏婴所奉行的法度虽然未能传之后世,起码也做到终身实施。您所制定的法度则随时更改,似乎比不上他们。”姚崇又问道:“那么到底我是什么样的宰相呢?”齐浣回答说:“您可以说是一位救时之相。”姚崇听后十分高兴,将手中的笔扔在桌案上说:“一位救时宰相,也是不容易找到的呀!”卢怀慎与姚崇同时担任宰相,自认为才能不及姚崇,所以每遇到一件事,都要请姚崇处理,当时的人将他称为“伴食宰相”。卢怀慎为官清廉谨慎,生活节俭朴素,从不谋求资财产业。虽然作了卿相的高官,但常将得到的俸禄和赏赐随手周济亲朋故旧,因而他自己的妻子儿女的生活不能免于饥寒,他所住的房子也因长期失修而难以遮风挡雨。
臣司马光曰:春秋时期齐国的鲍叔牙对于管仲,郑国的子皮对于子产,都是前者职位在后者之上,因为了解后者的贤能而甘居其下,将治理国家的大权交给他们,这种做法受到了孔子的赞赏。汉朝丞相曹参自认为才能不及萧何,因而完全奉行萧何制定的法度,不加任何修改,汉家的功业即因此而得以成就。如果不贤的人当权,作为他的僚属,为了苟全性命保有禄位,无原则地秉承上司的旨意行事,不顾国家的安危得失,这种人真是国家的罪人。如果贤良明智的人当权,作为他的僚属,用欺诈蛊惑来扰乱他的布署,用独断固执来削弱他的权力,用百般嫉妒来诋毁他的功绩,用执拗乖僻来窃取他的名望,这种人也是国家的罪人。姚崇是唐朝的贤相,卢怀慎与他齐心协力,以成就唐明皇太平盛世的基业,对他有什么可以责备的呢!
(摘编自《资治通鉴·唐纪》)
15.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十里荷花荠麦青青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示例二: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示例三: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偭”“错”“荠”“萧”等。
16.D17.不同意。原因:①温庭筠与范蠡有相似之处:范蠡辞官归隐是为了避免落个“兔死狗烹"的结局的无奈之举,范蠡其实是失意之人;而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失意不得志,想要归隐也是无奈之举。②诗人在结尾处借用范蠡的典故含蓄表达了自己想归隐山水的愿望,含蓄蕴藉,余味悠长。
【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D.“颈联写被渡船惊飞的群鸥和白鹭”错误,领联的意思是渡船惊散沙草丛中的群鸥,一只白鹭在万顷江田上空飞翔,所以白鹭并不是被渡船惊飞的。
故选D。
17.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首先明确不同意。
这两句的言外之意是,自己便有淡泊遗世,忘却机心之志,也没有人能够理会,表达了自己要像范蠡一样淡泊遗世却不为人理解的内心的落寞。诗句中有归隐之志,实际上是失意后的无奈之语。“独忘机”,其实并不能忘机。这一点和范蠡也是共通的。范蠡是因越王勾践难共安乐才辞官隐遁的。所以,诗人通过用典,抒发了对范蠡急流勇退、放浪江湖的赞许之情。暗指范蠡归隐是因与越王勾践不能共安乐,温庭筠与范蠡有相似之处,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失意不得志,想要归隐也是无奈之举。
尾联作者兴起了欲学范蠡急流勇退,放浪江湖的愿望,借用典故,含蓄表达了自己想归隐山水的愿望,含蓄蕴藉,余味悠长。
18.神采飞扬冥思苦想一挥而就19.林黛玉潇湘馆20.她是大观园中唯一的必须在诗中寻找人生乐趣的女儿;她必须沉醉到艺术创作中,只有在那里,她才可以获得精神的满足;她只有沉浸到精神世界之中,才可以找到光明。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结合前文“在赞美湘云的诗写得好时,‘又叫好,又跺足’”,此处是描绘林黛玉兴奋异常的表现,可以用“神采飞扬”。“神采飞扬”:形容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然人投资协议书(2篇)
- 课件励志插图教学课件
-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21篇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数媒工作坊-3》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亳州恒大城 9-17#主体及配套工程运动中心施工组织设计
- 反应热说课稿
- 地球的运动说课稿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客户关系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工程数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桃花源记》说课稿8
- 拱桥悬链线计算表
- 一对一学生课时签到表
- 木材材积速算表
-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双姿习惯(精)
- 计算机及外部设备装配调试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
- GB18613-2012中小型异步三相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临床决策分析》课件.ppt
- 家风家训PPT课件
- 泪道冲洗PPT学习教案
- 浅谈校园影视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 无公害农产品查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