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结算与支付第六章电子汇兑系统_第1页
电子商务结算与支付第六章电子汇兑系统_第2页
电子商务结算与支付第六章电子汇兑系统_第3页
电子商务结算与支付第六章电子汇兑系统_第4页
电子商务结算与支付第六章电子汇兑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商务结算与支付第六章电子汇兑系统第1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61请给丁汇100元乙甲请给丁汇100元请给丙汇100元丙请给丙汇100元第2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62第一节电子汇兑系统概述

一、汇兑系统的涵义

1、定义:

广义的电子汇兑系统,泛指行际间各种资金调拨作业系统。它包括一般的资金调拨业务系统和清算作业系统。一般的资金调拨业务系统,如托收系统(Collection)、资金转账系统(MoneyTransfer)、支付系统(PaymentSystem)等,用于行际之间的资金调拨;清算作业系统,用于行际间的资金清算。任何一笔汇兑交易,均由汇出行(IssuerBank)发出,至汇入行(AcquirerBank)收到为止。其间的数据通信转接过程的繁简,视汇出行与汇入行(也称解汇行)二者之间的关系而定。第3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63

2、种类:根据汇出行与汇入行间的不同关系,可把汇兑作业分成两类:即联行往来汇兑业务和通汇业务。

联行往来汇兑业务,是指汇出行与汇入行隶属同一个银行的汇兑业务,联行间汇兑属于银行内部账务调拨,必须遵守联行往来约定,来办理各项汇入和汇出事宜。通汇业务的资金调拨作业需要经过同业多重转手处理才能顺利完成的,因此通汇业务是一种行际间的资金调拨业务。分为本国通汇和国际通汇。

第4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64二、汇兑系统的特点

(1)交易额大,风险性大。在银行系统的案例中,犯罪分子在电子汇兑系统里的作案比例很大,作案金额是各类案例之首。

(2)对系统的安全性要求高于时效性要求。信息的传输方式几乎都是采用先存后送,万一汇兑业务出现问题,也能迅速找出出事点。

(3)跨行和跨国交易所占比例较大。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壮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跨行和跨国交易所占的比重很大。

第5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65

三、汇兑系统的类型

1.通信系统(CommunicationSystem)

这类系统主要提供通信服务,专为其成员金融机构传送同汇兑有关的各种信息。成员行接收到这种信息后,若同意处理,则将其转送到相应的资金调拨系统或清算系统内,再由后者进行各种必要的资金转账处理。如SWIFT。

2.资金调拨系统(PaymentSystem)

这类系统是典型的汇兑作业系统,它们的功能较齐全。这类系统有的只提供资金调拨处理,有的还具有清算功能。如美国的CHIPS,FEDWIRE和日本的全银系统,我国各商业银行的电子汇兑系统、中国人民银行的全国电子联行系统。第6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66

3.清算系统(ClearingSystem)

这类系统主要提供清算处理。当汇入行接受汇出行委托,执行资金调拨处理,导致行际间发生借差或贷差时,若汇入行与汇出行之间又无直接清算能力,则需委托另一个适当的清算系统进行处理。以美国为例,CHIPS除可作资金调拨外,还可兼做清算,但对象仅限纽约地区的银行。纽约以外的银行清算则要交由具有清算能力的FedWire进行处理。我国的异地跨行转汇,必须经过中国人民银行的全国电子联行系统,才能最终得以清算。

第7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67

其他如英国的CHAPS(ClearingHouseAutomatedPaymentSystem)、新加坡的CHITS(ClearingHouseInterbankTransferSystem)和日本的日银系统,都是纯粹的清算系统,负责行际间的所有账务清算工作,第8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68四、汇兑系统中汇出行/解汇行的处理流程与控制

以一笔电子汇兑交易为例,要经过以下基本作业处理流程:数据输入(InputSource)、电文的接收(MessageReceipt)、电文数据控制(DataControl)、处理与传送(Process&Transfer)、数据输出(Destination)。第9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69

汇兑系统中汇出行/解汇行的基本作业处理流程

(注:BN为边界控制;PN为处理控制)第10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610

(1)银行作为解汇行(汇入行)时,经外部输入接口接收电文,对电文进行检测,证明无误后,对接收的电文添加必要的信息,做必要的处理,将数据送到会计系统进行帐务处理,并且通知客户做相应的帐务处理。(2)如上图,作为汇出行时,由内部输入电文,经有效性检测无误后,就可作必要的处理,最后经对外输出接口发送出去。(3)在整个处理流程中,每个边界点都要作相应的检查,进行边界控制,以防止错误的信息进入。当信息通过边界检查进入各子系统后,各子系统要根据相应的指令执行其分内的工作。在作这些处理工作时,也都必须进行有效的处理控制,以确保系统能正确地执行处理操作。(4)通过系统内上述双重控制,即边界控制和处理控制,可使各类交易电文能正确无误地从一个端点送到另一个端点。

第11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611为确保交易电文的真实性和不可伪造性,同时防止数据传输过程中电文被截获和篡改,可采用密文传送,并加数字签名或MAC(信息识别码)控制。为方便用户使用,大型的电子汇兑系统通常都为终端用户设计标准的接口产品。这种接口产品含硬件和软件。

第12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612第二节国内的电子汇兑系统

一、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国金融卫星通信网络系统中国人民银行1989年开始筹建中国金融卫星通信专用网,1991年4月1日正式投入试运行。该网络采用星形结构,在北京建立一个卫星通信主站,在无锡建立备份主站,在全国一、二级分行所在的大、中型城市和部分经济发达的县,设立卫星通信小站。

第13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613成为我国目前最大的卫星数据通信网之一。

我国从1996年开始,建设中国金融数据地面通信骨干网,使各级商业银行能通过该地面通信骨干网,直接进入金融卫星通信网,进行异地资金调拨。中国金融卫星通信网和中国金融数据地面通信骨干网一起,组成了我国电子汇兑系统的主动脉。第14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614

1.网络结构

金融卫星通信网主要由卫星通信主站、地面卫星小站、空间段和网络管理系统等四部分组成,整个网络采用星形结构。

金融卫星通信系统示意图

第15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615

2.金融卫星网的应用系统

(1)全国电子联行系统(EIS)

该系统是用于异地(包括跨行和行内)资金清算和资金划拨的系统。目前的电子联行系统只办理贷记业务。在北京建立的卫星通信主站称为清算总中心;在全国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县设立的卫星通信小站称为清算分中心。

第16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616

总中心负责处理各清算分中心业务的转收转发,分中心负责所在地城市的同城票据交换及异地支付业务的转划。当地各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都要在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用于资金清算。该系统运行后,资金的在途时间由7~10天缩短为1~2天,大大减少了每天的在途资金额,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第17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617

电子联行业务的处理流程如图6—3所示。电子联行系统的客户,是各商业银行和其他能办理联行业务的金融机构,通常是指其基层单位,如分理处和营业部等。电子联行系统的这些客户中,办理异地汇划业务(汇出款项)的金融机构,称为汇出行,也即业务发生行;收到划汇业务(接收汇款)的客户称为汇人行,或称解汇行,也即业务结束行。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清算总中心给出汇出(人)行行号标识,其联行划汇业务交由所在清算分中心办理入网,办理的划汇款项当即在人民银行清算。第18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618电子联行往来中,各清算分中心,将受理的联行划汇业务直接发送到清算总中心,由总中心进行转发并记录各行资金存欠。发生联行往来的行称为发报行;受理联行往来的行称为收报行;而清算总中心则是转发行。电子联行往来中设电子联行往来科目和电子资金清算科目,用于记录电子联行往账和来账科目余额、清算分中心和总中心之间清算资金存欠及计息。该余额轧差反映并凭累计积数计算联行存欠利息。对全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是纵向往来、随发随收、当时核对、每日轧平、存欠反映。

第19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619①商业银行(汇出行)接收其客户的汇款请求后,向人民银行当地分行(发报行)提交支付指令(转汇清单)。支付指令可以是纸凭证,或磁介质信息,或联机电子报文。②发报行(清算分中心)借记汇出行账户后,按收报行将支付信息分类、打包,经卫星地面小站即时发往清算总中心。如果汇出行账户余额不足,则该支付指令必须排队等待。

③清算总中心收到转汇电文,经记账并按人民银行收报行将支付指令清分后,通过卫星链路即时发送到相应的收报行。

第20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620

④收报行(清算分中心)对汇入行账户贷记后,以生成的纸凭证或电子报文方式通知汇入行。⑤汇入行作账务处理后,以来账的反方向,向汇出行发送确认的答复信息,完成一笔汇兑过程。总中心和分中心核对无误后,轧平当日的电子联行账务,以存、借反映资金关系。就是说,各地的资金存欠差额,均纳入人民银行系统内反映。全国电子联行系统自1991年4月1日试运行以来不断扩大,制度不断完善,系统稳定性不断提高,为加速资金周转和加强中央银行宏观的调控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21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621

世界银行和英国PA咨询公司已于1991年10月17日正式签约,由世界银行贷款,由PA咨询公司承担中国新支付系统的设计研究咨询工作。从此,我国的银行界在着手建设中国国家金融通信网和中国支付系统。全国电子联行(EIS)将要逐步向中国支付系统(CNAPS)过渡。因此,在今后几年,EIS要和全面展开的CNAPS系统平行发展,在发展中还要充分考虑到两个系统的衔接和过渡。第22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622

(2)中国证券交易系统

中证交系统已建成的小站中,有不少是与EIS共用。金融卫星通信网除提供通信服务外,EIS清算总中心还参与开发全国证券报价交易系统。利用该系统可以解决除上海、深圳以外各省市股票上市问题。该系统具有资金开户、委托买人、委托卖出、交割、记账、自动定时、机器自动配对或人为控制配对、账户管理、资金管理、冻结、挂失和恢复等处理功能。此外,用户能根据事先规定的权限,查询有关数据、配对成交价格、数量、户名、最高价、最低价、平均价、成交量等信息。第23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623

(3)金融信息传输系统

1993年,各种电报开始通过金融卫星通信网传递,为加强金融管理和宏观调控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在这基础上,“金融信息传输系统快通工程”(简称“快通”工程)于1993年6月25日开始试运行。1993年7月12日,外汇信息系统在20个城市开通,为成功地平抑外汇汇率传递了大量信息。

“快通”工程已覆盖人民银行系统内的所有分支机构,并与主要商业银行和外汇交易中心开通了通信信道。

第24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624

(4)金税工程

1994年初,国家决定利用金融卫星通信网,对增值税专用税票实施电脑稽核,EIS清算中心承担金税系统主机应用软件开发,并提供通信链路服务。

第25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625二、中国工商银行联行支付

和结算网络系统

中国工商银行建立了三级帧中继计算机网络和卫星备份网络系统。中国工商银行的全国一级网络系统,从1989年12月开始设计建设,1990年10月1日正式投产。

工商银行的全国骨干网为网中网,它有一个逻辑中心,通过DDN网或卫星网与35个骨干节点(省节点和计划单列市节点)连接。中心主机和节点主机都以帧中继方式接入各自所在的内部网的帧中继交换机,再由交换机使用多条DDN或卫星线路接人公用电信网进行远程连接。第26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626中国工商银行将所有的业务和数据集中到省、市分行计算中心处理,35个大型计算机运行中心承担了全行4万多个对公、储蓄营业网点的业务处理。已进入全国一级网的主要应用项目有以下几方面:

(1)工行电子汇兑系统

由全国汇兑和省辖汇兑两大部分组成,于1995年5月在全国范围开通。

(2)工行全国联行对账系统。该系统于1990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查出大额差错报单几十笔,追回银行多解付给客户款项,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27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627

(3)牡丹卡支付名单和授权系统。1991年开通的牡丹卡支付名单传输处理系统,是一个批量传输处理系统。各分行通过一级网络将支付信息发送给总行信息处理中心,经其汇总处理后,再将汇总信息返回给分行下发。1994年开通的牡丹卡异地授权处理系统,是一个实时处理系统,能实现各种授权或暂代性授权。

(4)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从1994年下半年开始推广应用,主要用于各种统计报表数据的传输、汇总和分析处理。

第28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628

(5)全国统一号码为95588的电话银行服务系统。现在,中国工商银行在致力于建设综合业务系统,该系统以“综合化”、“柜员制”和“面向客户”为基本出发点,将为提高全行的业务处理和经营管理自动化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第29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629

三、中国银行的电信网络系统

该系统以中国银行总行为中心,内联中国银行系统内的三级网,外联海外分支机构。通过总行的SWIFT标准接口,同SWIFT网络相联,参加纽约、东京、伦敦和香港的外汇清算。在该网络上运行的主要应用项目有电子汇兑、国际结算、外汇买卖、平仓业务等业务。中国银行自从1983年2月加入SWIFT组织以来,一直积极采用SWIFT方式推进全行业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和自动化进程。

第30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630

全行的SWIFT应用网络已经初具规模,成为该行国际结算、收付清算、外汇资金买卖、国际汇兑等多种业务系统的通信主干道,形成了全行的金融信息网络,使全行的各项业务实现与国际化标准化接轨,从而增强了中国银行从事国际外汇业务的地位,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第31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631

为防范和降低金融风险,中国银行建立了中国银行全辖电讯业务集中管理系统,形成了以SWIFT电文通信为主,传统电传电报(Telex)为辅的通信体系。中国银行全辖电讯业务集中管理系统由下述6个子系统构成:即收报、收报核押转报、发报、国内加押转报、代理行密押管理和查询、日志。

第32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632中国银行实现全辖电讯业务集中管理后标志着中国银行的国际电讯与国际同行接轨,中国银行的电讯业务进入规范化、标准化集中管理的新阶段。现在,中国银行正在致力于华北、华东、西北和华南4个大信息中心的建设。四大信息中心建成后,将大大提高中国银行的电子化水平、信息处理速度和信息资源共享能力,提高中国银行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

第33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633

四、中国农业银行的数据通信网络系统

农行的电子化,始于建成从县支行、中心支行、省市支行到总行的四级微机远程数据通信网。在系统中运行的应用项目达20多个,主要有银行、信用社信贷现金统计汇集分析、会计业务状况报告、劳动工资统计、家计调查、财务损益与资金头寸等。

1995开始,农行加快了以城市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建设的步伐,已建成近200个以城市为数据中心的城市网络。在农行的数据通信网上运行的全行性业务有全国与省辖电子汇兑系统(次日达账)、实时电子汇兑系统(实时达账)、国际业务SWIFT系统、统计信息系统、公文传输系统和国际业务综合信息系统等。

第34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634

五、中国建设银行的资金清算系统

建行的资金清算系统于1996年10月开通,在建行全国县级支行和城市办事处以上的营业网点联网运行,进行全行结算资金联网汇划。该系统具有汇划、对账、清算、查询和监督等五大功能,实现汇划、对账和清算三位一体“一日清”,大大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建行在发展个人外汇买卖、个人外汇兑换的同时,还在完善个人电子汇兑产品,在全国280多个城市的2万余个营业网点开通了个人电子汇兑业务。在部分城市推广采用统一号码为“95533”的呼叫中心建设。目前,建行在发展、优化网上银行业务功能,加快BtoB、BtoC业务模式的开发推广工作,开发手机银行服务。第35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635第三节中国国家金融通信网和中国国家现代化支付系统

一、中国国家金融通信网(ChinaNationalFinancialNetwork)中国国家金融通信网是使中央银行、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有机连接在一起的全国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我国的金融机构通过该系统可联接全国各领域成千上万个企事业信息系统。从而为广大的客户提供全面的支付服务和金融信息服务。

CNFN将通过文件和报文传输向应用系统提供服务。

CNFN的目标是向金融系统用户提供专用的公用数据通信网络。

第36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636

1.CNFN的网络结构

CNFN分为两级网络和三层结点。一级结点国家处理中心,二级为城市处理中心,三级是中国人民银行县支行处理结点。第37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637

CNFN在北京和无锡分设两个国家处理中心NPC(NationalProcessingCenter)。这两个NPC有同样的结构和处理能力,且互为备份。NPC也称主站。两个NPC之间由SCPC(单路单载波)高速卫星线路(通信速率为512—2048Kbps)和地面高速E1线路(2.048Mbps)相连。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由主用NPC(北京主站)控制、管理全网。一旦发生灾难,备用NPC(无锡主站)就接管瘫痪了的主用NPC的所有业务。

第38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638CNFN网络分为二级三层。网络的三层节点中,一级节点是国家处理中心NPC,二级节点是城市处理中心CPC(CityProcessingCenter),三级节点是中国人民银行县支行处理节点CLB(CountryLevelBank).CPC也称小站。三层节点组成了二级网络。由NPC与600个CPC,构成国家级主干网络;CPC与CLB构成区域网络。国家级主干网以中国人民银行的卫星通信网为主体,以中国金融数据地面通信骨干网和邮电部门的公用数据通信网DDN为辅助信道。

各商业银行总行要采用DDN线路与NPC连接。第39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639

2.物理通信线路

(1)卫星通信线路。

CNFN采用卫星通信网为国家级主干网络。用于两个主站之间、主站和小站之间的数据通信。

卫星网络将利用卫星的Ku波段信道,采用单路单载波技术,以提供高质量、高效率和高速率的通信线路。卫星网络采用集中控制、集中管理的星型结构。

(2)CNFN的地面通信线路它主要由中国金融数据地面通信骨干网和邮电部门的公用数据通信网(X.25和DDN)组成。

CNFN的地面通信线路,一方面作为卫星通信线路备用信道,另一方面主要是构成CNFN的区域网。区域网的物理线路,根据当地通信状况可选用中国金融数据地面通信骨干网、DDN、X.25或PSTN。

第40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640

邮电部门的数字数据网ChinaDDN,正向光纤网发展,可为广大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数据通道。中国国家分组交换网ChinaPAC已在全国范围展开,客户可租用ChinaPAC端口,用自己的分组交换机组成自己的基于X.25的专用网络。中国国家公用电话网PSTN已联接到全国各地,客户可通过租用专线或拨号的方式,用Modem组成区域网,适合于业务量小的地区。

3.三级节点的结构和处理功能在中国国家金融网络CNFN的三级节点中,全国处理中心(NPC)负责整个系统的控制和管理,负责应用处理;城市处理节点(CPC)和县处理节点(CLB)主要完成信息采集、传输、转发,以及必要的应用处理。

第41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641二、中国国家现代化支付系统中国国家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以下简称中国支付系统)是建立在国家级金融通信网CNFN上的。CNAPS和CNFN是分别独立设计的,由CNFN提供标准的接口、应用软件开发平台,以及联机事务处理(OLTP)环境等。中国支付系统还要与支付会计、审计、法规框架相衔接,以防止由于通信基础设施的改进及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影响在应用系统上的已有投资。CNAPS报文信息格式,基本上采用SWIFT报文格式标准。第42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6421.CNAPS的金融应用系统CNFN建成后,将支持中国支付系统中的下述全国金融应用系统:即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小额批量支付系统、银行卡授权系统、政府证券簿记支付系统、金融管理信息系统等。第43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643

2.支付风险控制策略所谓的支付风险,是在支付过程中,由于伪造支付指令、资金头寸不足、支付系统环境失误等原因,使支付交易延误和失败而引起的。支付风险的存在给资金的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不同的支付工具·可能产生的支付风险差别很大;使用同一种支付工具,在不同的支付环境下,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和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