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试卷1-剖析_第1页
模拟试卷1-剖析_第2页
模拟试卷1-剖析_第3页
模拟试卷1-剖析_第4页
模拟试卷1-剖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病危害检测人员复习题一、填空题1.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根据检测的目的,可分为 1、评价监测 2、日常监测

3、监督监测

4、事故性监测四种类型。2.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3. 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有 外标法 、 内标法和 归一化法 。4.国家对从事放射性、高毒、高危粉尘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5.气相色谱分析通常采用 色谱保留值 进行定性分析,用 标准曲线法 进行定量分析。稳态噪声指在观察时间内,采用声级计“慢挡”动态特性测量时,声级波动<3dB(A)的噪声。7.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是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40小时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8.当接触浓度超过PC-TWA,达到PC-STEL水平时,一次持续接触时间不应超过15,每个工作日接触次数不应超过4次,相继接触的间隔时间不应短于60min。3劳动者接触状况为:9.乙酸乙酯的PC-TWA为200mg/m,333400mg/m接触3小时;160mg/m接触2小时:120mg/m接触2小时。则,C=mg/m。TWA3目前,我国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国家标准方法中仅有一个快速直读方法,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机化合物检测的长时间采样方法: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炭管或硅胶管两端,通常以 的流量采集空气样品 。各种有害物质由于其理化性质不同,同时受职业现场环境及职业活动条件的影响,在工作场所空气中存在 、 、 和 4种状态。15.工作场所空气样品的采样体积,在采样点温度低于 ℃和高于 ℃、大气压低于 和高于 kPa时,应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换算公式为: 。16.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的样品采集5.0ml行放置,其中一支吸收管进气口接 ,各以流量采集空气样品,直到吸收液呈现淡红色为止。17.粉尘检测短时间采样方法:在采样点,将装好滤膜的粉尘采样夹,在 高度以 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19.高温测量时,原则上应在室外温度达到或超过 时进行测量游离SiO2指结晶型的SiO2(即石英),测定方法〉二、判断题1.煤尘的接触限值是33。()4mg/m和2.5mg/m2.焦磷酸重量法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时,焦磷酸溶解硅酸盐时的温度不得超过200℃。()3. 金属类因素个体采样: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佩戴在监测对象的前胸上部,以1L/min的流量采集2~8h空气样品。( )4.工作场所空气检测结果报告,未检出的结果通常称为“未检出”。()5.气相色谱色谱柱固定相涂渍过程中可以用烘箱烘烤,也可以用玻璃棒猛烈搅拌。()6.职业卫生检测中气相色谱分析常用的测定方法有溶剂解吸法、热解吸、直接进样三种。()7.一般高效液相色谱使用耐高压的流通阀进样装置,进样量由定量环确定。由于定量环的容积是不固定的,所以可注入不同体积的样品。()8.屏蔽高频电磁场辐射源时,选用的材料最好是塑料材质的。( )9.高温作业时至温度≥25℃的作业。( )10.CNAL/AC01:2005规定可以用实验室间比对试验来进行非标方法的确认。( )11、精密度不考虑所获数据与真实值间的误差大小,只表示数值的离散程度,其大小与待测物的含量水平也无关。( )12、量的符号通常是单个拉丁或希腊字母,有时带有下标或其他的说明性标记,无论正文的其他字体如何,量的符号都必须用斜体印刷。()13、固体吸附剂管的解吸效率试验:在3组各6支固体吸附剂管中分别加入相当于测定方法规定采样体积的0.5倍、1倍、2倍职业接触限值的标准溶液(>10μL)或标准气,密封过夜后解吸并测定各管的量。()14、测定工作场所空气的氨,可用气泡吸收管、多孔玻板吸收管或冲击式吸收管采集。( )高频辐射的频率是3-30M。()选择题某箱包生产企业工人接触苯的情况为:10mg/m3,接触3h;15mg/m3,接触1h;8mg/m3,接触4小时。则该工人一个工作日内接触苯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A.15.0mg/m3 B.9.6 mg/m3 C.11.0 mg/m3 D.8.0 mg/m3采样效率是评价空气收集器采样性能的指标,平均采样效率要求不小于(C)A.80% B.85 % C.90 % D.95 %3. 滤膜称量前,应将其置于干燥器内(

B )h

以上。A.1h

B.2h

C.3h

D.4h皮带长度在(C)以上者在皮带头、尾部各设一个采样点。A.20m B.15m C.10m D.5m工频电场测量环境要求(A)A.0-40℃,<60%B.0-40℃,≤60%C.0-35℃,<60%D。0-35℃,≤80%作业人员实际受热不均匀时,高温测量高度应分别测量头部、腹部和踝部,立姿作业为(C);坐姿作业为()A.1.7m,1.1m和0.2m;1.1m、0.5m和0.1m1.5m,1.1m和0.1m;1.1m、0.6m和0.1m1.7m,1.1m和0.1m;1.1m、0.6m和0.1m1.3m,1.1m和0.1m;1.1m、0.5m和0.2m6、大型气泡吸收管内管和外管的接口应是标准磨口,不合格的有(D)。

管尖距外管底A4.0mm;B4.5mm;C5.0mm;D5.5mm;E

以上都不合格7、描述工作场所空气毒物检测用活性碳管性能不正确的是( C )。在气温35℃、相对湿度小于90%的环境条件下,穿透容量不得低于1mg被测物;B装好的活性炭不应有松动;C热解吸活性碳管没有进气端与出气端之分;D常用活性碳管分溶剂解吸型和热解吸。8、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毒物,在最佳测试条件下,其仪器检出限一般为(C)倍噪声所对应的待测物浓度或含量。A 0.5; B 2; C 3; D 4; E 59、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规定,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的灵敏度常用特征浓度或特征质量表示, 即产生时所对应的被测物的浓度或质量。A 0.0044; B 0.044; C

1%吸收或(0.004; D

A0.4

)吸光度10.关于粉尘分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BD

)粉尘粒子分散度越高,在空气中存留的时间越长,被人体吸收的机会越多粉尘粒子分散度越高,比表面积越大,越容易参与理化反应,对人体危害越大小粒子表面的自由基活性比大粒子低粉尘分散度的测定方法有滤膜溶解涂片法和自然沉降法11.关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BC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从高到低分为甲级、乙级、丙级三个等级甲级资质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认可及颁发证书C.乙级资质由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认可及颁发证书,并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备案。D.丙级资质由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认可及颁发证书,并直接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备案12.衡量检测方法的性能指标有( )A.标准曲线 B. 灵敏度、检出限和最低检出浓度C.精密度 D. 准确度在实验室中,可采用各种分析方法完成定量和定性分析,目前常用的有( )A.分光光度法 B. 原子光谱法C.色谱法 D. 电化学法和质谱法14.粉尘定点采样采样点的选择原则( )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在不影响劳动者工作的情况下,采样点应尽可能靠近劳动者;空气收集器应尽量接近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在评价工作场所防护设备或措施的防护效果时,应根据设备的情况选定采样点,在工作地点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进行采样采样点应设在工作地点的下风向,应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15.下列那一项可以是气溶胶态有害物质采样方法()A滤料采样法B冲击式吸收管法C吸附剂管采样法D多孔玻板吸收管法16.我国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目前不采用的是()A总声级B、A声级C、B声级D、C声级17.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系统中检测器的种类包括()。A紫外检测器B电化学检测器C荧光检测器D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18.气相色谱的主要特点是()A选择性差B分离效率高C灵敏度高D分析速度快19.气相色谱氢火焰检测器可以用来测定()物质。A丙酮B锰C硫酸D苯E氟2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是由()等部分组成。A光源B原子化器C分光系统D检测系统21.影响解吸效率的主要因素有()A解吸液的性质B解吸液的用量C解吸时间D解吸方式2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始记录可以事后补记B原始记录可以涂改C原始记录同检测报告一起存档D原始记录可以进行电子存档四、简答1.简述采样点的选择原则?2.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及其专职技术人员在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活动中有那些执业禁止规定?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及其专职技术人员,在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活动中,不得有下列行为:现场调查的内容噪声测量前现场调查内容有哪些?6.简述金属Mn样品的消解处理方法?7.简述在呼吸性粉尘检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8.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种类及应用什么是职业病及职业病危害?11.如何减少或消除采样误差 ?简述紫外可见分光度法进行样品检测与分析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五计算在某燃煤锅炉房内进行二氧化氮检测,工人在此处接触二氧化氮时间大约为10分钟,采集时吸收液体积为10mL,采样流量为0.5L/min,采集样品15min,实验室测得吸收液中二氧化氮的浓度为9.00μg/mL,请计算锅炉房内二氧化氮浓度。试评价工人的短时间接触情况?(二氧化氮的PC-STEL为10mg/m3)2.推导20℃下ppm mg/m3的换算公式某车间某工种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时。据调查劳动者工作中接触乙酸乙酯(PC-TWA为200mg/m3)的情况为:300mg/m3,33小时。分析接触3小时,60mg/m,接触2小时,120mg/m,接触3该工种接触乙酸乙酯水平是否符合卫生要求。4. 某车间某工种每周工作

6天,每天工作

8小时。据调查劳动者工作中接触乙酸乙酯(

3 3PC-TWA为200mg/m)的情况为:300mg/m,接触

33小时,60mg/m,接触

32小时,120mg/m,接触

3小时。分析该工种接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