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字八法”解读“永”字共有八画,画画不同,代表中国书法中笔画的大体,分别是“侧”、“勒”、“努”、“趯”、“策”、“掠”、“啄”、“磔”,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汉字楷书的点画形式。一、侧(点)“点”是最短的笔画,天生走势不足,运动感薄弱,写得不好,容易成为向心的、内倾的一个圆,以封闭的形式与周围笔画隔绝,显得萎靡黯然。具体写法:笔锋着纸后向右,慢慢加重力道下压再慢慢上收转向,回笔藏锋视情形改变其角度。古人说,点如果锋芒不露,“则失之于钝,钝则芒角隐而书之神格丧矣。”就是这个意思。因此,需要补救,方法有二。第一,强调笔势。起笔露锋以承接上一笔画,收笔出锋以连贯下一笔画,通过露锋、出锋与上下笔画建立起顾盼映带的呼应关系。同时,打破圆点的内倾特征,增加笔画向外的张力。第二,强调体势。让它的形态不要太平或者太直,因为“平”和“直”都是静止状态,要让它左右倾斜,产生动势,非得其它笔画的配合才能保持平衡,由此与其他笔画发生相互依存的关系,强化笔画与笔画之间的联系。正因为如此,“永字八法”中称点为倾侧的“侧”。姜白石《续书谱》云:“点者,字之眉目,全藉顾盼精神,有向有背,随字异形。”顾盼指的是笔势,向背指的是体势。汉字的每一笔画都有起笔、行笔和收笔三个部分,点也是如此。孙过庭《书谱》云:“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由于点的运动过程很短,要完成这三个动作就比较困难,容易出现两个毛病,一是顺势按下,一揿即收,起笔、行笔、收笔不分,笔画单薄简陋,空洞无物。二是不敢用力按顿,因为点的书写兔起鹞落,势如“高峰坠石”,大起大落,在所有笔画中是最情绪化的,如果不强调提按顿挫的动作,会使作品缺少激情。二、勒(横)“横”的笔画较长,具体写法为,笔锋触纸向右下压再横画而慢慢收起,作一横向笔画。如果行笔太快,太流畅,笔画会显得单薄空洞。因此在书写过程中,不能信马由缰,一掠而过,必须勒住缰绳,步步踏实,以求稳重。“永字八法”称之为“勒”,十分形象。李世民《笔法诀》云:“为画如勒,贵涩而迟。”具体的勒法就是用笔时前面如有物阻拒,竭力与争,手不期颤而颤,结果“变起伏于锋杪”,写出来的笔画跌宕舒展,“如千里之阵云”。三、努(竖)努为一直向笔画,以直笔之法作开头,竖笔慢慢向下写,向左微偏作一曲度后返回,其笔画不宜直,否则无力。书法艺术强调横平竖直,但它们不是几何学上那僵硬的水平与垂直,它们重感觉,只要感觉上是平的和直的,即使是弧线和曲线也可以。而且弧线和曲线有姿态,比较生动。因此,“永字八法”称竖为“努”。“努”字古通“弩”,以“努”来命名竖画,一是形如弓弩来弯曲,二是蓄力如弓弩之饱满。柳宗元《八法诵》云:“努,过直而力败。”颜真卿《八法颂》云:“努,弯环而势曲。”唐太宗《笔法诀》云:“为竖必努,……努不宜直,直则失力。”四、趯(钩)“趯”的具体写法:当竖直笔画完后,趁其势顿笔再向左上偏,一出即收笔向上。汉字在篆书和分书中没有钩,楷书的钩由笔势演化而来。笔画在结束时提笔不够高,急着与下一笔画连写,就会带出一段牵丝,将这段牵丝整饬为笔画的一部分,那就是“钩”。“钩”是上下笔画连续书写的产物,是从“按”到“提”的一个跳跃过程。因此,“永字八法”称之为“趯”。古文中“趯”有两种含义:如《诗·召南·草虫》,“趯草虫,趯阜螽”,趯为跳跃;苏轼《贾谊论》,“趯然有远举之志”,趯为飘然远引貌。理解古文“趯”的两种含义,对书写极有帮助,先要按顿蓄势,将力量聚集在锋尖,然后突然跃起,稍一犹豫,水渗墨滞,力疲势软,就有失“趯”的本义,有背“趯”的产生前提。颜真卿《八法颂》云:“趯峻快以如锥。”唐太宗《笔法诀》云:“趯须存其笔锋,得势而出。”就是指这种意思。五、策(挑)“挑”是“横”的变态,“策”的具体写法为,笔锋触纸向右压再转右上斜画而慢慢收起,要点是需轻抬而进。比较长的横画从左到右,一般提笔运行到一半以后,就要下按蓄势,最后顿笔回锋,与位于左边的下一笔画起笔相呼应。“挑”是比较短的横画,下一笔画的起笔就在它的右边,提笔运行,顺势就能相接,不需要一般横画的下按蓄势,回锋收笔。因此,它其实是横画的前半部分,“永字八法”以骑马动作比喻横画,完整的称为“收缰的勒”,半截的就称为“策”。“策”是扬鞭的意思,非常形象。《永字八法评说》认为,“策笔仰锋竖趯”,策与趯相近,两者在行笔上都比较快,得势即出。六、掠(长撇)“掠”的具体写法为,向左下的笔画,必须快而准,取之中的险劲为要节,出锋需乾净俐落,利而不墬。“撇”的收笔在分书为按顿,在楷书为轻挑,这一转变的目的是为了与下一笔画连续书写。长撇的下一笔画都在收笔点的右边,需要一个很长的过渡,运笔过程如飞鸟掠檐而下。因此,“永字八法”称之为“掠”。柳宗元《八法诵》说:“掠,左出而锋轻。”唐太宗《笔法诀》说:“为撇必掠,贵险而劲,掠须笔锋左出而利。”长撇出锋,形要微曲,力要均匀,势要婉而畅。一般人写字都是以右手执笔,长撇左行,比较别扭,出锋之处极易飘忽乏力,因此必须下功夫训练。七、啄(短撇)“啄”的具体写法为,为一向左下之笔画,如同鸟啄树般的力道和气势。“啄”画从形状上看与“掠”相同,只不过稍短一些,因此现在一般人都“啄”、“掠”不分,统称为“撇”。其实,两者的书写是有区别的。“掠”的下一笔画在右边,很长,有一个掠的过程;“啄”的下一笔画就在顺势的左边,很短。“啄”画在写法上起笔稍一顿挫,即向左下斜出,峻快利落,速而且锐,类似于鸟之啄食,故名。柳宗元《八法诵》云:“啄,仓皇而疾掩。”颜真卿《八法颂》云:“啄,腾凌而速进。”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啄之必峻。”“啄”与“撇”的关系同“策”与“勒”的关系完全相同,都是后者的局部,可以相互参照。八、磔(捺)“磔”的具体写法为,向左下之笔画,徐徐而有劲,收尾时下压再向右横画而慢慢收起。“磔”的本义是“分裂牲体”,以此命名捺画,不可思议,仔细考察,或可这样解释。分书又称八分,八与分两字在《说文解字》中均训作“别也”。“八”为象形,象一物分别相背之形,“分”宇添加刀旁,表示所用器具。分书与篆书相比,特点是将回环缭绕的字形割裂成左右上下的组合结构,并且夸张“撇”和“捺”的横向出势,将字形由长变扁,“八”的字义和形体准确地反映了分书的两大特征。分书发展到楷书以后,为了理论研究的需要,开始对点画加以区别命名(以前并没有“撇”、“捺”的名称),“撇”和“捺”类似“八”形,于是顺着它的意义,将左边称作“掠”,右边称作“磔”。《穆天子传》卷五:“命虞人掠林。”掠有“斫伐”的含义,与“磔”相近。左掠右磔,综合为表示分别相背的“八”字的含义,具体来说,左边称“掠”,是因为从粗到细,结束后还有一个回顾之势,与“掠”字所含有的“拂过”之义相近。右边称“磔”,是因为从细到粗,力量逐渐增加,越来越大。《永字八法评说》云:“势尽布磔之”,具有砍磔的含义。综上所述,“永字八法”其实是指汉字八种基本点画的写法,仔细分析,“超(钩)”是笔画连续书写的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考试题(附答案)
- 2025年份2月份装修合同窗框发泡胶填充饱满度检测方法
- 审计个人年终总结
- 幼儿园家长会年度总结发言稿
- 2025建筑工程合同样本(合同版本)
- 2025版标准租房合同下载「版」
- 股东合作书股东决议合伙人合同范本
- 私人房产委托中介买卖合同
- 2025婚礼策划服务合同样本
- 监理工程师政策解读试题及答案
- 江西省南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6《请帮我一下》(第1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课件(统编版2024)
- 落实“215”专项行动:xx小学体育“加速度”
- 2025年湖北省八市高三(3月)联考政治试卷(含答案详解)
- 国际热点政治课件
- 2025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GOLD指南修订解读课件
- 10万吨橡塑一体化能源再生项目环评报告表
- 《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中规协秘字[2022]第022号-----(2022.6.1)
-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教案
- 中考化学命题研究中考真题分析及备考策略
- 财务预算管理(共25页)(英文版).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