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低”妈妈造就“全能”儿子 - 亲子互动_第1页
“双低”妈妈造就“全能”儿子 - 亲子互动_第2页
“双低”妈妈造就“全能”儿子 - 亲子互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双低”妈妈造就“全能”儿子-亲子互动唐英是只有初中文化的成都下岗女工,不久前被全国妇联等九部委联合授予“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好家长”称号。教育专家陈兴如此评价:唐英的教子经,为中国的“双低家长”(低收入、低学历)提供了新思路:培养子女成材,不一定非要有高文化素质的家长和高投入不可。

唐英家有一位邻居是画家,他曾对唐英说:“你一定要让孩子学点儿艺术。未必要吃这碗饭,但他的气质和修养将因此与众不同,他的人生也将因此而精彩。”儿子郭首宇出生后,一直很调皮,不到3岁,唐英就让他去学书法和画画,她想让过于好动的儿子安静下来。

去少年宫学书法的第一天,几十个孩子和家长满满地挤在一间不大的教室里,老师在台上讲,家长们在台下认真地听,并做笔记。家长们担心孩子听不懂,他们回家后可以再给孩子讲一遍。而唐英把儿子交给老师后,就准备走出教室。郭首宇带着哭腔说:“妈,小朋友都有爸爸妈妈陪,你也别走嘛!”唐英郑重其事地对儿子说:“妈什么也不懂,别指望妈妈给你多大帮助,你必须靠自己。”

老师那一节课讲的是如何折宣纸。郭首宇因为不够专心,年纪又小,老师讲的他根本没记住。回家后,面对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他一筹莫展。

吃完饭,唐英对郭首宇说:“为了让你记住今天的教训,我们走路去你老师家。”他们家离老师家有10公里路,母子俩走了两个多小时。到后来,走得双腿发软的郭首宇哭着哀求:“妈,我脚板都走肿了,我们搭车去吧!”望着可怜巴巴的儿子,唐英心里又酸又痛,但她还是硬着心肠摇了摇头。到老师家时,已是晚上10点。唐英让儿子去敲门,郭首宇不敢,怯生生地说:“老师都睡了!”唐英想,这次儿子遭受的为难越多,他的教训就越深刻。于是,她板起脸说:“那我们就在这里等到天亮吧!”没办法,郭首宇只好一脸委屈地敲开了老师家的门。那天,在回家的路上,郭首宇认真地说:“妈,以后我会认真听讲的,不懂的地方就问老师。像今天这样,好丢人哟!”

“我不懂!别来问我!”在此后的很多年里,这是唐英对儿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她清楚,这正是她的劣势,但她要利用劣势锻炼出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正是因为唐英的“不懂”,儿子成了班上最爱提问的学生。“会提问的孩子学得最快!”唐英将此总结成一个教子经验:甩手教育!也就是“逼”孩子自己去问、去弄懂。

和郭首宇一起学书法和国画的小朋友,大都家中经济条件很好,他们可以随便在洁白的宣纸上乱写乱画,但郭首宇却没这么优越的条件。唐英对他限量供应纸和墨,要求他下笔之前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有一段时间,他有些浮躁,作品的质量很差。一天,唐英拿着他厚厚一沓作废的画作,心平气和地对他说:“你这样马虎,且不说是否对得起老师和家长,至少对不起这么好的纸!”郭首宇撇了撇嘴,一副满不在乎的表情。第二天刚好是星期天。下岗后的唐英正在一家模具厂的加工车间打临工。她给儿子借了一辆儿童自行车,让他跟在自己身后,他们骑了整整一个小时,才赶到工厂。唐英问:“你知道妈妈为什么舍不得花一元钱坐公交车来上班吗?因为我一天就能为你省下一张宣纸钱!”郭首宇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郭首宇在那间嘈杂的车间里陪着母亲呆了整整八个小时。唐英告诉他,她每加工一颗螺丝,可以挣5毛钱。她让郭首宇数一数,加工一颗螺丝,她会掉多少颗汗水。郭首宇数了一下,6-8颗。那一天,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