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DDINCNKISM.UserStyle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文化研究热点分析——基于VOSviewer的知识图谱分析学校是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开展文化传递、知识传播、人才培育的机构,学校的发展本质上是文化的发展,一所学校的文化底蕴越深厚,学校发展的潜力越巨大。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凝聚了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信念、共同的愿景、共同的努力方向顾明远.论学校文化建设[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2(5):67-70.,是驱动学校持续发展、稳定前行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受到国外组织文化理论的影响,我国学者开始尝试从组织文化的视角,分析学校这一特有社会组织的性质,形成一系列学校文化研究成果。在当前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社会背景下,“文化立校”顾明远.论学校文化建设[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2(5):67-70.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一)研究方法与工具知识图谱以科学知识为对象,运用科学计量学理论、借助信息可视化工具揭示某一领域的发展阶段、研究热点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近年来新兴的研究方法,在情报学、档案学、图书馆学、教育学等领域均有所应用。VOSviewer是由荷兰雷登大学CWTS设计开发的一款免费使用的文献计量分析软件,可用于进行主题词、关键词、作者等信息的“共现”分析。相较于人们熟悉的Citespace软件,VOSviewer的分析结果更接近于WOS数据宋秀芳,迟培娟.VOSviewer与Citespace应用比较研究[J].情报科学,2016,34(7):208-112,146.,且在图谱展现,尤其是聚类技术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宗乾进,袁宋秀芳,迟培娟.VOSviewer与Citespace应用比较研究[J].情报科学,2016,34(7):208-112,146.宗乾进,袁勤俭,沈洪洲,等.知识图谱视角下的2010年我国情报学研究热点——基于知识图谱的当代学科发展动向研究之一[J].情报杂志,2011,30(12):48-53.李秀霞,宋凯,赵思喆等.国内外教育大数据研究现状对比分析[J].现代情报,2017,37(11):125-129.马芸,郑燕林,付希金.国内外MOOC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及支持策略探究[J].现代情报,2017,37(10):151-157.熊华军,冯梅.近15年来国内外教学能力研究可视化分析[J].教学研究,2016,39(06):44-51.(二)数据来源与选取学校文化研究成果形式多样,数量庞大,既包含期刊论文,也有书籍、硕博士学位论文等。鉴于期刊文章通常是学位论文或书籍内容的高度凝练,为保证文献数据来源的聚焦,研究仅在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的范围内,以“学校文化”并含“组织文化”为主题,检索期刊文献208篇,检索时间为2018年3月18日。除去会议综述、书评等文献,最终得到203篇有效文献。(三)数据处理由于VOSviewer无法识别CNKI直接导出的数据格式,所以必须在正式分析数据之前进行格式转换。这里,首先使用EndNote将CNKI导出的“.txt”文件转换为VOSviewer可以识别的“.ris”文件,然后使用Python对转换后的文件添加关键词前缀,得到可供VOSviewer分析的数据。将数据导入VOSviewer进行共现分析,得到可视化图谱,图谱因词频和相关性的不同而差异显示。二、学校文化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分析关键词浓缩了文献主题的精华,是研究成果的最核心表达。对203篇有效文献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去重后得到433个关键词,并按照词频数量降序排列,如表1所示。特别指出的是,“学校文化(72)”“组织文化(42)”“学校(24)”“学校组织文化(24)”等与学校文化相关性极强的关键词,未放入表1。表1学校文化研究高频关键词关键词词频关键词词频学校效能11内涵4校园文化11文化管理4校长9学校组织4学校文化建设9功能3高职院校8学校变革3高校8教师3建设7教育工作者3教师文化7学习型组织3文化7影响3学校管理6文化领导3策略6融合3文化建设5概念3管理4高校管理3学校组织的文化4学校发展3教师专业发展4借助VOSviewer的可视化功能,呈现有效文献的关键词共现情况,如图1所示。节点与字体的大小取决于节点的权重,权重越大,节点与字体就越大,节点之间的连线表明节点共现过,连线的粗细表明共现频次的大小。从图1可以看出,“学校效能”和“校园文化”是知识图谱中最大的两个节点,说明它们是学校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图1我国学校文化研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VOSviewer的密度视图可以清晰快速地呈现关键词聚类与重点图谱区域,节点在领域内的数量越多,权重越大,颜色越接近于红色,相反数量少、权重小的,颜色越接近于蓝色。图2是433个关键词聚类分析的结果,得到我国学校文化研究的重点图谱区域集中在:学校效能、校园文化、学校文化建设、校长、建设等5个方面。图2我国学校文化研究热点的密度视图由于文献的获取是以“学校文化”并含“组织文化”为主题进行的检索,“学校文化”“组织文化”“学校”“学校组织文化”的频次与权重明显高于其他关键词,导致其他关键词呈现效果较弱,无法深入认识学校文化研究的微观层面,因此表1、图1及图2中剔除了这4个关键词。进一步对表1高频关键词、图1知识图谱以及图2密度视图的综合分析,发现聚类区域“#4”“#5”均属于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由此将我国学校文化研究的重点领域归纳合并为:“学校效能”“校园文化”“学校文化建设”“校长”四个部分。(一)学校效能从图1可以看出,学校效能是知识图谱中最大的节点之一,说明学校文化与学校效能关系紧密。进一步分析节点之间的联系,发现学校效能的内涵、学校文化与学校效能的关系、有效能的学校文化特征以及提升学校效能的策略等内容是研究的热点。西方关于学校效能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我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学校效能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效能的高低代表了学校目标达成度的高低。郑文郑文.学校文化、学校效能及其关系的理论探讨[J].现代郑文.学校文化、学校效能及其关系的理论探讨[J].现代教育论丛,2000(1):13-16.宋中英.论学校文化与学校效能[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59-162.学校文化的抽象性和学校效能的复杂性,决定了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困难。但可以肯定的是,学校文化对学校效能是有影响的,并且强势的学校文化对学校效能有提升作用。郑文.学校文化、学校效能及其关系的理论探讨[J].现代教育论丛,2000(1):13-16.学者们分别从不同视角分析了学校文化与学校效能的关系。从学校文化的亚文化视角,肖建勇、张大友肖建勇,张大友.论教师文化及其对学校效能的影响[J].教育探索,2005(11):111-113.指出教师文化是学校组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承社会主流文化意志,下导学生文化、教学文化等文化意义形成及发展。教师文化一旦形成,又会作用于教师群体,影响教师工作效能,从而影响学校效能。从学校类型的视角,庄西真庄西真.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及学校效能研究[郑文.学校文化、学校效能及其关系的理论探讨[J].现代教育论丛,2000(1):13-16.肖建勇,张大友.论教师文化及其对学校效能的影响[J].教育探索,2005(11):111-113.庄西真.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及学校效能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4(25):8-10.徐志勇.学校文化对学校效能影响的多元回归模型研究[J].教育科学,2011(5):29-35.徐志勇,张东娇.学校文化认同、组织文化氛围与教师满意度对学校效能的影响效应: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报,2011(5):116-128.学校效能代表着学校目标的达成度,学校目标达成则以学校组织目标和学校成员自身发展作为衡量标准。组织文化是保证组织目标实现的原动力和内在机制,改进学校效能的核心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改进学校的组织文化。宋中英宋中英.论学校文化与学校效能[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59-162.采用实证研究的路径,分析了有效能的学校应具备的学校文化特征:开放、民主、创新、合作。并从学校与环境的关系、学校的人的本质、学校的教育活动的本质以及学校的人际关系的本质四个方面,指明了学校目标的达成的努力方向。杨勇等人杨勇,孙承毅,陈艳华.文化引领视域下的学校效能重塑[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96-100.从文化引领的角度探讨了提升学校效能的策略,包括以科学的领导文化促进领导效能提升,宋中英.论学校文化与学校效能[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59-162.杨勇,孙承毅,陈艳华.文化引领视域下的学校效能重塑[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96-100.程晋宽.学校组织文化研究视野下的学校效能改进[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28-39.(二)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在图1的知识图谱中是另外一个最大的节点,这也许是由于校园文化、学校文化与学校组织文化三者常常相提并论的缘故,因此对学校文化的回顾,无法回避“校园文化”这一研究内容。进一步分析节点之间的联系,发现研究聚焦在校园文化的理论认识,校园文化与学校文化的概念辨析,以及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在经历“文化浩劫”之后,学校开始重视除课堂教学以外的环境和活动的教育价值,校园文化的概念便应运而生。葛金国、石中英葛金国,石中英.论校园文化的内涵、特征和功能[J].高等教育研究,1990(3):60-64.从发生学、校园文化空间结构、校园文化与校园精神的关系等视角对校园文化进行界定,提出校园文化就是在学校环境中,有学校管理者和广大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作用中所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产物以及穿凿的过程。这是国内对校园文化内涵的较早认识。随着校园文化研究的深入,对校园文化的认识呈现出从社会学、教育学、文化学、现象学、德育等多元视角的分析。季诚钧,肖美良葛金国,石中英.论校园文化的内涵、特征和功能[J].高等教育研究,1990(3):60-64.季诚钧,肖美良.中外学校组织文化研究之比较[J].教育研究,2006(3):83-87.史洁,冀伦文,朱先奇.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结构[J].中国高教研究,2005(5):84-85.尽管“学校文化”“校园文化”研究已有30多年的时间,但仍存在二者混淆的现象,有学者葛金国.校园文化建设导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23-32.认为学校文化等同于校园文化,也有学者李芹.学校组织文化实质探析[J].现代教育论丛,2003(3):32-35.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亚文化。张连生张连生.学校文化的现实批判[J].教学与管理,2013(7):6-9.认为,校园文化和学校文化相同点都是以“文化”为主体反映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精神特征,而不同点在于“校园”一般指一定的空间形式,常用来指学生的活动;而“学校”更强调它作为社会重要的分支机构,涵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等在内。卢新伟卢新伟.为“学校文化”与“校园文化”疏义[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0,30(12):47-49.葛金国.校园文化建设导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23-32.李芹.学校组织文化实质探析[J].现代教育论丛,2003(3):32-35.张连生.学校文化的现实批判[J].教学与管理,2013(7):6-9.卢新伟.为“学校文化”与“校园文化”疏义[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0,30(12):47-49.纪德奎.学校文化:内涵发展与路径重构[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5,16(1):1-5.不同于基础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千篇一律的现象,高等学校对于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多样化视角。随着社会发展,高校纷纷建设新校区来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环境,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新校区文化建设问题。蔡剑兴,苏明蔡剑兴,苏明.从“物理聚集”到“化学反应”——新校区校园文化的建构与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3(11):64-66.从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从8个方面构建新校区校园文化。李玉红李玉红.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构建与提升[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12):188-190.关注了民族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提出民族院校建设校园文化要注重提升学校形象、弘扬民族精神、突出优秀民族特色、合理整合文化冲突等方法,并且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四个方面着手建设。黄永忠黄永忠.蔡剑兴,苏明.从“物理聚集”到“化学反应”——新校区校园文化的建构与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3(11):64-66.李玉红.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构建与提升[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12):188-190.黄永忠.论新建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7(10):121-123.(三)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系统工程,向来是学校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文献计量统计,与学校文化建设相关的研究内容集中在:学校文化内涵认识、学校文化发展诊断、学校文化生成路径等方面。就学校文化的内涵而言,可谓见仁见智,认识丰富。徐文彬、张勇徐文彬,张勇.我国学校文化建设研究:成就与展望[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1(2):21-27.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学校文化建设研究进行梳理,概括出学校文化内涵的认识主要有两种观点:从结构层次分析,学校文化分为物质、精神、制度和行为四个层面;从组成类型分析,学校文化分为教育文化、校园文化、教室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等类型。程凤农、唐汉卫程凤农,唐汉卫.论学校文化的再认识及其路径选择——山东省聊城二中学校文化建设个案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3(24):31-34.分析归纳出学校文化内涵集中在“亚文化”“组织文化”“生态文化”“大文化建设”四种认识上。学校文化徐文彬,张勇.我国学校文化建设研究:成就与展望[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1(2):21-27.程凤农,唐汉卫.论学校文化的再认识及其路径选择——山东省聊城二中学校文化建设个案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3(24):31-34.近年来,尽管实践领域越来越意识到学校文化建设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也纷纷尝试从自身需要出发,探索自主发展、特色鲜明的学校发展格局,但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仍然暴露出不少问题。刘正伟、黄君艳刘正伟,黄君艳.规范与个性:学校文化建设的问题与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0(10):79-83.发现,学校文化建设存在教育行政部门主导下或者某种理论潮流的推动下被动地进行建设,所谓的特色学校文化往往被地方文化或社区文化所取代,甚至一些学校是依照学校领导,特别是校长的文化偏好规划和发展学校文化等现象。张东娇,金一翔张东娇,金一翔.学校文化发展的诊断与评估——以一所小学的实证研究为例[J].教育科学,2011,27(4):11-15.通过实证的方法,对学校校长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认识到当前学校文化发展整体上更加关注学校内部发展而欠缺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加注重稳定性和层级性而忽视灵活性。邢秀茶等人邢秀茶,何俊华,茹刘正伟,黄君艳.规范与个性:学校文化建设的问题与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0(10):79-83.张东娇,金一翔.学校文化发展的诊断与评估——以一所小学的实证研究为例[J].教育科学,2011,27(4):11-15.邢秀茶,何俊华,茹荣芳.学校文化问题透视与建设路径[J].教育科学研究,2012(7):46-50.学校文化的传承与更新,有赖于自然生成和自觉培育的交互作用。杨小微杨小微.理解当代学校文化生成的多重视角[J].教育科学研究,2009(7):5-10.提出学校文化生成应注意“硬件”“软件”转化、“时间”“空间”交叠、“显性”“隐性”互生这三对学校文化变革的内在关系。李伟胜李伟胜.学校文化生成途径的融合——以上海市比乐中学的实践探索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10(18):30-33.以上海市比乐中学的实践探索为例,提出融合理性思辨、历史叙事、主动创生这三种途径来主动生成新的学校文化。蔡志刚蔡志刚.Z理论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0(2):26-28.从管理学中Z理论得到启示,学校文化建设要杨小微.理解当代学校文化生成的多重视角[J].教育科学研究,2009(7):5-10.李伟胜.学校文化生成途径的融合——以上海市比乐中学的实践探索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10(18):30-33.蔡志刚.Z理论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0(2):26-28.程凤农,唐汉卫.论学校文化的再认识及其路径选择——山东省聊城二中学校文化建设个案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3(24):31-34.(四)校长从图1可以看出,“校长”是推动“学校效能”“校园文化”“学校文化建设”目标达成的重要中间变量,亦有国外研究表明学校文化控制在学校领导者手里。进一步分析发现,学校文化研究中与校长相关的研究聚焦于校长角色定位和领导能力两个方面。校长作为学校的直接领导者,影响着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清晰准确的认识学校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有助于学校文化的生成。杨少林杨少林.校长在学习型学校文化中的角色定位[J].中国教育学刊,2008(12):36-39.认为校长是学习型学校文化建设的发现者、培育者和促进者,应以学校先进的社会文化为资源,从学校的社会文化基础出发,发现、培育、促进学习型学校文化的生成。张烨张烨.校长文化焦虑与学校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3(11):30-33.认为校长只有理解学校、文化、特色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成为学校文化的传承者、创新者和践行者,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消除文化焦虑,彰显文化自信。辜伟节辜伟节.学校:校长·教师·学生互动发展的文化共同体[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4):6-9.论述了校长、教师、学生是学校文化的主体,其中校长处于特殊地位,对学校文化建设负有主要责任。无论是学校文化整体建构的大环境下,还是校长、教师、学生微观结构内,校长在学校文化建设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无论哪种类型的学校,校长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都是毋庸置疑和客观存在的。刘达中刘达中.谈民办学校的竞争力[J杨少林.校长在学习型学校文化中的角色定位[J].中国教育学刊,2008(12):36-39.张烨.校长文化焦虑与学校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3(11):30-33.辜伟节.学校:校长·教师·学生互动发展的文化共同体[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4):6-9.刘达中.谈民办学校的竞争力[J].中国教育学刊,2009(8):23-26.谢传崇.正向领导与组织变革:建构丰盛的学校文化[J].世界教育信息,2014(23):66-71.校长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倡导者和领导者,除了准确做好校长的角色定位外,校长的领导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文化建设的成败。范国睿、王铮范国睿,王铮.略论校长的文化使命[J].上海教育科研,2006(7):6-8.的研究表明,校长肩负着整合引领先进教育理念、继承发扬优良传统文化、创新重构学校文化三大文化使命,通过校长的文化引领,学校逐步走向内涵发展,形成独有办学特色,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张东娇张东娇.论学校文化与校长领导力[J].教育科学,2015,31(1):22-25.认为校长领导力可以创建、改造和改变学校文化,校长领导力发挥的过程就是学校文化管理的过程。这是对校长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具体角色的准确定位。杨雪梅杨雪梅.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校长价值领导力的提升[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2,26(3):19-22.、朱炜朱炜.强化校长的文化领导力:学校组织变革的成功之道[范国睿,王铮.略论校长的文化使命[J].上海教育科研,2006(7):6-8.张东娇.论学校文化与校长领导力[J].教育科学,2015,31(1):22-25.杨雪梅.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校长价值领导力的提升[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2,26(3):19-22.朱炜.强化校长的文化领导力:学校组织变革的成功之道[J].教育发展研究,2013(24):32-35.李超辉.校长走向文化领导的困境与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7):24-27.与以往回顾学校文化集中探讨概念、内涵、结构、类型、功能等基本理论问题不同,借助知识图谱的可视化技术,发现研究的热点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学校文化本身,更多地挖掘到与学校文化紧密相关的多元研究内容。在研究类型上,学校文化与学校效能、学校文化与校长的研究仍以逻辑缜密的思辨性成果居多,实证性成果寥寥;在实践领域,各个学校都认识到学校文化之于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纷纷尝试建设适合自身发展的学校文化,但建设的价值取向不甚清晰,建设内容过于形式化、表征化,建设的策略缺少针对性,影响力广泛、具有可借鉴性、可操作性的成果不多。并且,如何实现理论研究成果与实践研究有效契合,也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研究方法上看,基于组织文化视角的学校文化研究,表现出与企业文化侧重量化研究的截然不同。定性与定量研究的比例极不平衡,质性研究多,量化研究少,有待协调和融合。此外,校长对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得到研究者的普遍共识,但在强调校长发挥领导职能的同时,却忽视了教师和学生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应有之义。三、我国学校文化研究的启示(一)提升教师效能,关照教师本体的发展需求教师效能是学校效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效能的基础。只有通过教师的作用,才能使学校资源、学校氛围、学校领导、高度期望、学生学习等学校目标得以达成,从而促进学校效能的提升。姜飞月.学校变革中的教师效能——基于小学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当前,我国学校文化建设喜好用绚丽、整齐的包装展现所谓的学校文化,形式化、表征化的现象泛滥,剖析原因不难发现是对学校文化建设价值取向的迷茫。为了学生发展、为了学校发展而强调建设优良学校文化的说法不绝于耳,但将教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民院地球环境现状课件04热带雨林的破坏
- 幼儿园保健教师培训计划
- 高三语文教学进度计划
- 鼻出血患者健康教育
- 小儿嵌顿疝超声诊断
- 口腔护理清醒病人
- 中班上学期创新能力培养计划他
-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线上教学计划
- 星夜探路健康中班
- 尿毒症的护理措施
- 新能源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 乡村社区后备干部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医院管理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福建省厦门市2025年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DB41∕T 610-2024 高速公路收费人员操作规范
- 风电场应急培训
- 脊髓病变患者护理查房
- 科研绘图培训课件
- 车贷中介服务及贷后管理合作协议
- 2024年度浙江省二级造价工程师之土建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题库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 【课件】破茧 逐光-2026届新高三启航主题班会:挑战极限成就梦想(含规划指南、学法指导、心理护航)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