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王维《杂诗》全诗解读全文:
君自家乡来,应知家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全诗解释
⑴君:对对方的尊称,您。
⑵家乡:家乡,这里指的家乡。
⑶来日:来的时候。
⑷绮窗:雕画花纹的窗户。
⑸寒梅:冬天绽放的梅花。
⑹著花未:开花没有?着(zhu)花,开花。未,用于句末,相当于"否',表疑问。
全诗翻译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肯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
全诗赏析
杂诗三首其二这首诗表现的情趣与倾向。诗人惦念家乡,自然是情理之中;而喜爱梅花,则溢于言表。本诗信手拈来,自然天成。
诗中的抒情仆人公("我',不肯定是),是一个久在异乡的人,突然遇上来自家乡的旧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剧烈的乡思,是急欲了解家乡风物、人事的心情。开头两句,正是以一种不加修饰、接近于生活的自然状态的形式,传神地表达了"我'的这种感情。"家乡'一词迭见,正表现出乡思之殷:"应知'云云,迹近噜?,却表现出了解乡事之情的急迫,透露出一种儿童式的天真与亲切。纯用白描记言,却简洁地将"我'在特定情形下的感情、心理、神态、口吻等表现得栩栩如生,这其实是很省俭的笔墨。
关于"家乡事',那是可以开一张长长的问题清单的。初唐的王绩写过一篇《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从朋旧童孩、宗族弟侄、旧园新树、茅斋宽窄、柳行疏密始终问到院果林花,仍旧意犹未尽,"羁心只欲问';而这首诗中的"我'却撇开这些,独问对方: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仿佛家乡之值得怀念,就在窗前那株寒梅。这就很有些出乎常情。但又绝非故作姿势。
一个人对家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亲密关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所谓"乡思',完全是一种"形象思维',出现在思乡者脑海中的,都是一个个详细的形象或画面。家乡的亲朋故旧、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都值得怀念。但引起亲切怀想的,有时往往是一些看来很平常、很细小的情事,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它可能蕴含着当年家居生活亲切好玩的情事。因此,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家乡的一种象征。它已经被诗化、典型化了。因此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予。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独问"寒梅著花未'是完全符合生活规律的。
古代诗歌中常有这种质朴平淡而诗味浓郁的作品。它质朴到好像不用任何技巧,实际上却包含着最高级的技巧。象这首诗中的独问寒梅,就不妨看成一种通过特别体现一般的典型化技巧,而这种技巧却是用一种平淡质朴得如叙家常的形式来体现的。这正是所谓寓巧于朴。王绩的那首《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朴质的程度或许超过这首诗,但它那一连串的发问,其艺术力气却远远抵不上王维的这一问。其中消息,不是正可深长思之的吗?
"君自家乡来,应知家乡事。'这一句看起来是问家乡的状况,但诗人只是笼统的以"家乡事'来设问,可是问什么好呢?诗人心里满腹的问题竟然不知从何问起。于是我们可以想象诗人的踌躇,对方的惊诧。"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一问倒令对方感到困惑,不问人事而问物事,这时梅花开没开花?想必读者对此也感到突兀。可是正是这样一问,才是妙趣横生,令人回味无穷。其实诗人的真正目的,哪里是梅花啊。诗人想说的话,想问的问题不知从何说起,对家乡的思念竟在这一个不经意的问题之中。这是诗人留给人们的空白,让读者去想象。
拓展:《杂诗》诗歌练习
《杂诗》唐王维
君自家乡来,应知家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诗歌解读
这原是一首组诗,共三首,教材选的是其次首。全诗以白描手法来写,于平淡无奇中简洁而形象地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开篇连用两个"家乡'看似重复,实则形神毕现地表达了离家游子的欣喜之情。"应知'一词近乎口语,又略带主观臆测,却生动地表现出"我'急于了解家乡风物人情的殷切乡思。短短十个字,把"我'在特定情景下的感情、心理、神态等刻画得栩栩如生。
为什么"我'只有眷恋着"绮窗前'的寒梅呢?人的思乡之情,往往是和那些跟自己关系亲密的事物相联系的。可以这样设想,绮窗前的寒梅与"我'在家乡时的生活息息相关。这里的寒梅已不再是纯粹的客观事物了,它已被诗化、典型化了,成为一个意象。诗人正是通过"寒梅'这个意象,将抽象的情感具像化了。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平淡,却又韵味无穷,真正是"大巧若拙'。
练习
1.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D)
A、你从家乡来,应当知道家乡的事情。你来的那天,镂花窗前的寒梅花开了没有?来日:指从家乡动身前来之日。着花未:开了花没有。
B、开头两句,正是以一种不加修饰、接近于生活的自然状态的形式,传神地表达了"我'的这种感情。
C、"家乡'一词迭见,正表现出乡思之殷;"应知'云云,却表现出了解乡事之情的急迫,透露出一种儿童式的天真与亲切。
D、全诗通过详细描写,将"我'在特定情形下的感情、心理、神态、口吻等表现得栩栩如生。
2.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A、"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仿佛家乡之值得怀念,就在窗前那株寒梅。这就很有些出乎常情,是故作姿势。
B、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家乡的一种象征。它已经被诗化、典型化了。因此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予。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它可能蕴含着当年家居生活亲切好玩的情事。
C、这首诗中的独问寒梅,就不妨看成一种通过特别体现一般的典型化技巧,而这种技巧却是用一种平淡质朴得如叙家常的形式来体现的。
D、这首诗歌质朴平淡而诗味浓郁,它质朴到好像不用任何技巧,实际上却包含着最高级的技巧。
4、"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结构调整建议3篇
- 农田耕作劳务承包合同3篇
- 人力入股合伙人协议模板3篇
- 库存控制策略劳动合同模板3篇
- 房产租赁逾期付款的纠纷解决3篇
- 女婿赡养岳父岳母协议书3篇
- 出庭授权委托书格式模板设计3篇
- 天津房屋买卖合同精要解读3篇
- 员工合规承诺保证书的创新特点3篇
- 保险业务系统开发贷款合同3篇
- 2025购销合同(电子产品)范文
-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筑成本影响因素研究
- 2025年普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80题)
- 心力衰竭护理查房 课件
- 【课时练基础作业】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期中计算能力测试》(含答案)
- 树木修剪合同协议
- 2025年兰州市九年级诊断考试(一诊)物理试卷
- 2024年4月27日福建省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 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制度
- 药物治疗管理MTM
- 初级培训机器人的机械系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