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三 探讨大气环流 分析天气气候_第1页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三 探讨大气环流 分析天气气候_第2页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三 探讨大气环流 分析天气气候_第3页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三 探讨大气环流 分析天气气候_第4页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三 探讨大气环流 分析天气气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rv

构建网络整体认知

素养一■:分析大气环流及其影响

全球形成七个气工晨1纬〜

环流

压带和六个风带了90°N热力原因

A

J方

站动力原因

环流60°N

盛广行广西/风低

--动力原因

低纬----■♦,U:―30°N相

赛/东/匕值/风/

环流同

赤道低气压带一热力原因

低纬\东X南、信、风

环流

------------------------------------------------------------------30°S动力原因

牌行Z西

中纬Sill

环流■■Mi60°S动力原因

V极地'除风;

,d■■1111

环流90°S热力原因

带和风带的干湿性质

)风从低纬吹向高纬,

低气压带空气上

水汽冷却容易凝结,

升,水汽冷却容

气候比较湿润。

—易凝结,气候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0°N

低气压7较湿润。

高气压带空气风从高纬吹向低纬,

⑵下沉,水汽受水汽受热不易凝结,

热不易凝结,气候比较干燥。

高气压/

气候比较干燥。

总结: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低压——气流上升——多雨:

赤道低气压带(1个)、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

高压——气流下沉——少雨:

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极地高气压带(2个)

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暖湿气流、气温降低——多雨:

西风带(2个)

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干冷气流、气温升高——少雨:

信风带(2个)、极地东风带(2个)

气压带及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极地高气压带90°

冷干・

”极地东风带一>冷干

3Hhi

温湿<-60°L上彝副极地低气压带

■>温湿

热干”—T副热带高气压带

A热干

热湿,切赤\道低、气压带m信风带一

>热干

下流副热带高气压带一

热干《

工、*西风带A温湿

温湿<副极地低气压带

飞产飞极地东风带—>冷干

冷干<

极地高气压带90°下强7

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

南面所讲的三圈环流是以太阳直射赤道为前提的,实际上

随着地球公转,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向南北移动,那么,气

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的季节移动。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直射点的移动)

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北半球)

冬季

极地高气压带90°极地高气压带—90°

季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60°副极地低气压带—60°

,盛行西风带

盛行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3。副热带高气压带—30°

强调:二分日时,各气压带分别被赤道、南北纬30。、南北纬60。平

分,宽度大约为10个纬度。

勿、人zux3川、,甲—0°

北半球冬、夏季风气压活动中心的形成与分布

冬季陆地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陆地表面形成高压

30r招场第X),蝴12n150东再#I”)12。9n

阿留申愎压

二板向R残一

低压仅保留在海洋上

1020

1016,

海平面气压/hPafSt加公外30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北半球冬、夏季风气压活动中心的形成与分布

陆地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陆地表面形成

西经0东经

亚速砥压

亚速尔压

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夏威恚压

赤道

切断了北移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使高压保留在海洋上$

海平面气压/hPa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南半球的气压带也和北半球一样分为明显的高,低气压中心吗?

南半球由于海洋占绝对优势,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如北半球显著,

因而气压带基本上呈

北半球气压带呈

1(D0\

~\

iMn\

K9、

Bn

季风环流:

(1)季风:大范围的盛行风风向随垂苴而发生明显变化。

(2)成因: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3)季风环流也是大气环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图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比较M、

N两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10分)

答案:冬半年M渔场和N渔场都盛行

西风,阴雨天气多,海面风浪大;

夏半年N渔场仍盛行西风,而M渔场

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朗高温天

气,海面风浪小。

素养二:分析天气系统

(2022・湖南高考)根据关键区域(虚线框内)风场辐合情况,冬季强华南准静止锋可分为三类。下图

示意三类冬季强华南准静止锋及其850百帕等压面上%m/s的风场。据此完成1〜2题。

11徉:1*:呼卜:

HOT115°E12OnE

35°N-

35X

30、

与北风辐合型相比,南风辐合型关键区域

1.25\25N

降水更多。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

A,雨区范围更大B.冷空气势力更强C.水20\2()X

汽量更充足D.地形阻挡更明显2.受南北

15、15。十

风辐合型冬季强华南准静止锋的影响,广东置北北风辐合型南北风辐合型

11阴:11S'王I2O°E

部地区()A.低温雨雪频发B.土壤侵35°X-

蚀加剧C.河流入汛提前D.昼夜温差增大

30、

25\4

答案c、B2。\

南风箍合型

(2022.海南高考)下图为2022年4月20日2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单位:百帕)。据此完成1〜2题。

1.据图推断,此时()A.甲地大风降温

B.乙地北风劲吹C.丙地阴雨连绵

D.丁地风大浪高

2.4月21日上午,北京地面能见度较高,高

空出现浮尘。浮尘升空的动力来源是(

)A.冷锋B.反气旋C.低压D.西北

答案A、C

锋面与天气

水平方向上温度、密度、湿度、气压等物理性质均一的大范围的空气,叫做气团,可分为

'尽右F5FI=廨=EF1

寒潮:是指冬半年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快行冷锋)。我国气象部门规定,当一次冷空

气入侵,使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10C以上,最低气温下降至5度以下时,可以发布寒潮警

寒潮过境时天气特点:

大风、降温、暴风雪、霜冻

寒潮造成的灾害(?):

①:大风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

破坏牧场。

②:剧烈的降温使农作物发生冻害。

③:暴风雪压断电线,折断电线杆,

造成交通和通信中断。

准静止锋

SJUaBits

冬春|持续降水

与江淮准静止锋

二7月|形成梅市

0.

昆明准静止锋南准静

冬季।贵阳天无三日晴冬春।持续降水

知识点一

锋面经过时一定会带来天气变化,但

不一定产生降水。当锋面上的暖气团比较

干燥时,就不能形成降水。

知识点二

无论冷锋还是暖锋,锋面倾斜方向

都在冷气团一侧,降水也主要在冷气团

一侧。

气旋与反气旋北半球高低压

1低压(气旋)

气压:中心低

四周高

气流运动:

水平方向,•

由四周向中心,

逆时针辐合

垂直方向止升

天气状况:阴雨

实例:台风,飓风

气旋与反气旋

2高压(反气旋)气压:中心高

四周低

气流运动:

水平方向:

由中心向四周,顺

时针辐散

垂直方向:下讯

天气状况:晴朗

实例:伏旱、北方地区

秋高气爽

北半球南半球

图例,气流方向雨带

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它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更多

见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温带气旋左边冷锋,右边暖锋;冷气团一侧降水;

jk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

高压脊线两侧空气辐散低压槽线两侧空气辐合

不具备形成锋面的条件具备形成锋面的条件

以北半球为例

锋面气旋系统中有三处降水:冷锋锋

北部:纬度较高,受冷气团控制•

995—等压线(hPa)后、暖锋锋前以及低压中心附近。

甲南部:纬度较低,受暖气团控制

锋面推移雨带移动

①正常年份推移规律

4、5月南部沿海进入雨季,华北地区出现春旱

6月长江中下游形成“梅雨"

7〜8月雨带移至华北、东北,长江流域出现伏旱

9月雨带南撤至长江流域

10月雨季结束

②雨带类型:北进过程主要是暖锋;南退过程主要是冷锋。6月江淮流域主要是准

静止锋。

⑶影响

①北方雨季短,降水少,南方雨季长,降水多。

②异常年份:夏季风势力强,北涝南旱;夏季风势力弱,北旱南涝。

素养三:系统分析气候

气候分布模式图(从北半球为例)

太阳辐射温度带大气环流大洋东岸大陆西岸大陆内部大陆东岸大洋西岸大气环流

极地

极地高气压带冰原气候90°

A寒印高气压带

苔原气候

极地70°/寒

东风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流

副极地温带海洋副极地

递低气压带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温带季风低气压带

减温带气候气候

方西风带

地中海气候

向35°

亚热带季风

副热带气候季风环流

高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25°暖

热带季风D\\j

信风带热带草原气候气候

热带10°

赤道热带雨林气候赤道

低气压带0°

太阳辐射温或带大气环流大洋东侧大陶西部人防中部大Kh东部大洋西侧大气环流

极地高

90°冰原气候90帔地高气压带

f

气压带寒

寒带1苔原气候1

[极地J流L70°1流

————'东风带”亚寒;方针叶林气候、

/60。

7nnF副极地

递剧极地-------55°

锣性温带

减温带低气压带飞候温带低气压带

方人⑶11上李风气候

F西风带,40°峨海

向舞候气候\\

亚热带

寒;:如。

————副热带季风气候/季风环流

23.5°而…热带沙:澳气候

高气压带/暖\\

,20°热带季[流

热带/信风带/热带草原气候风气候

10°10°

赤道低迦n0°热带雨林气候(尸赤道低气压带

图中体现出的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叁星因素、大气环流、海陆因素和洋

流。

气候的形成因素

1.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基本因素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决定了热量带的分布。

2.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主要因素

不同的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的性质不同,对降水和气温的影响也不同,形成

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3.下垫面(地表状况)海陆位置、地形,洋流

4.人类活动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规律

1.热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气候成因气候特点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____1Q°之间全年局温多雨

盛行上升气流

赤道低气压带和全年同温,干、湿季

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20。

噂风市交替控制明显父替

大致在10°N〜25°N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全年气温局),旱、雨

热带季风气候

大陆东岸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两季分明

南北纬20。〜30。副热带局气压带或信风带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局温,干旱少雨

的大陆内部和西岸控制

2.亚热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气候成因气候特点

南北纬25。〜35。冬季温和少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的大陆东岸夏季悬)温多雨

_南北纬30。〜40。一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冬季温和多雨,

地中海气候

的大陆西岸西风巾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

3.温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气候成因气候特点

35°N〜55°N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的大陆东岸夏季IWJ温多雨

一南北纬30。〜60°_终年受大陆々闭冬冷夏热,全年

温带大陆性V候

的大陆内部控制少雨

南北纬40。〜60。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湿润

的大陆西岸

4.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寒带气候类型

G候类型分布规律气候成因气候特点

亚寒带针叶林北纬50。〜北极圈纬度局),且居内陆,冬长严寒,夏

气候的大陆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短凉爽

北半球极地附近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全年严寒,降

各原气候

的沿海受极地方团控制水少

南北半球极地一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全年酷寒,降

冰原气候

附近内陆弱,地势高水少

90°90°

极地气候P

70°70°

M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60°50°

温带海性/温带风

气候G温带大陆性气候/H气候

40°

35°

地中海气候________*力热带季风气候

30°

热带沙漠气候,卜---------

25°

20°

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

10°10°

A热带雨林气候

0°0°

北半球气候分布模式图

气候类型的判读

1根据分布规律判读气候类型(定位法)

.

度判断位于哪一半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位球(南,北).属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及苔原气候

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从纬度位置哪一个温度带只分布在北半球

置确定所在南、北半球和温度带;海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

陆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在大陆西岸

二是从经度位置确定海陆位置(大陆位

大陆东岸M季风气候只分布在大陆东岸

东、中、西部);三是用地理坐标定

将已知地点落实到气候类型图和气

确定气候类型

位法确定气候类型。如右图:候分布模式图上

2、气候类型的判读(数据法)

⑴以“温〃定球

根据最高温出现的时间6、7、8月气温局)北半球

确定半球12、1、2月气温高南半球

(2)以“温”定带

最冷月均温>15℃热带气候

亚热带气候

根据取冷取后月均温。〜15C

温带海洋性气候

月、取热

温带季风气候、温

月气温确

带大陆性气候

定温度带

最/令月均温<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