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_第1页
2022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_第2页
2022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_第3页
2022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_第4页
2022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道题2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的题目

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有教无类是我国优良传统,对各类人平等看待,不为贤恶、贵贱,都进行教育,该词语出

自()。

A.《道德经》B.《论语》

C.孟子D.劝学

2.当代教育学理论发展中,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

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C.教学与发展理论D.教学特殊认识理论

3.古代教育不仅脱离生产力劳动,而且鄙视生产劳动,这主要反映那一因素对教育的制约?

()

A.生产力发展水平B.社会政治发展水平

C.社会人口构成D.民族文化传统

4.关于影响人的发展因素问题,曾出现“生而知之”的“天才论”这属于()。

A.教育万能论B.环境决定论

C.遗传决定论D.主观决定论

5.反映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具体质量规格要求()。

A.教育方针B.教育目标

C.培养目标D.课程目标

6.标志着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出现,也是教育史上第一部课程论专著()。

A.斯宾塞《教育论》B.杜威《儿童与课程》

C.博比特《课程》D.泰勒《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

7.在课程和教学理论发展过程,出现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之争,是对哪一关系争论?()

A.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B.知识与能力

C.学科与综合D.知识与思想

8.学完“压强”,学生理解了“同等压力下,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小”的道理。田老师要

求学生举例说明这个原理在生活的运用,其贯彻的教学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B.循序渐进

C.直观性D.启发性

9.于老师在讲台上把一张纸揉成团,另一张烧成灰,让学生理解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C.实验法D.参观法

10.在一次志愿活动结束后,马老师要求同学们对自己一天的表现反思,并写出心得体会,马

老师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方法B.榜样示范方法

C.实际锻炼方法D.个人修养方法

11.学校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班主任活动B.课外校外活动

C.团队活动D.品德课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12.一件白衬衫在灯光昏暗室内和阳光明媚户外,亮度差别很大,但是人们都将它知觉为白色

衬衫,反映知觉有()。

A.整体性B.选择性

C.理解性D.恒常性

13.师:面粉有什么用?

生甲:可以做面包、蛋糕、馒头、花卷、油条、面条……

生乙:可以做馒头、调胶水、捏面人……

说明乙比甲思维更有().

A.精细性B.流畅性

C.变通性D.反思性

14.学生对“遗传与变异”之间关系学习属于()。

A.组合关系B.上位

C.下位D.归属

15.晓杰在读课文时,常自我提问:“我对课文表达内容清除了吗?我抓住重点了吗?”这种

学习策略是()。

A.复述策略B.组织策略

C.计划策略D.监控策略

16.民辉在解答难题时产生的疑虑、惊讶、焦躁等情感属于()。

A.道德感B.理智感

C.美感D.荣誉感

17.君君看到喜欢乒乓球队获胜,欣喜若狂,情绪属于()。

A.心境B.激情

C.应激D.共情

18.晓颖是个诚实、勤奋好学的好学生,这些特征属于()。

A.性格B.能力

C.气质D.认知

19.雨晴通过写诗作画让自己走出困扰,摆脱失去亲人的痛苦,这种情绪调节方法是()。

A.脱敏法B.强化法

C.幽默法D.升华法

20.国强认为欺负弱小是不可取的,不道德的,因此他在生活中总是能自觉杜绝这样的行

为,这说明其品德发展处于()。

A.依从阶段B.内化阶股

C.自主阶段D外化阶段

21.“学生过度兴奋,各行其是,随便插嘴,故意捣乱”等词语,描述的是哪一类课堂气

氛的表现?()

A.积极型B.消极型

C.对抗型D.顺从型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道题8分,共32分)

22.美育就是艺术教育。

23.学校教学应以间接经验为主。

24.阿特金森认为力求成功者旨在获取成就他们倾向于选择稳操胜券的任务。

25.场独立型的学生比场依存型的学生更优秀。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道题10分,共40分)

26.为什么说教育在人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27.简述学校教育工作的意义。

28.注意品质有哪些?

29.简述福勒的教师成长三阶段论。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道题18分,共36分)

30.材料:

新学期,班主任李老师接了一个新班,李老师第一天走进教室,发现卫生状况非常差,桌仰

棒翻,污物满地。看到这种情景,李老师一声不吭地拿起扫帚把地面打扫干净,然后又把桌面重

新摆好,一切都收拾好了,才请同学们进教室上课。坐在老师打扫过的教室,全班同学一个个

出奇的规矩。

第二天,李老师依旧如此,有一些同学说:“李老师让我们打扫吧。"李老师微笑着说:“不,

这一周我做值日。”一星期后,李老师安排了值日表,每天值日的学生都非常认真负责,就

连卫生角落也打扫的干干净净。教室卫生向来由学生轮班打扫,很少见过老师也做值日的。

李老师不仅这样做了,而且做在学生之前,做的一丝不苟。学生由起初的费解,到惭愧,以

致最后的肃然起敬。在李老师的带动下,这个卫生差的班级同学都能得到卫生流动红旗,这

使大家得到了学校的表扬。

问题:

(1)运用了哪种育方法?(4)

(2)结合材料分析这个方法的含义和要求。(14分)

31.材料:

王老师是初中语文老师,根据教学进度安排,最近他开始讲授古代诗歌单元,在教学时,他

先是引导学生探索五言绝句的平仄规律,刚开始学生总结不准确,经过多次讲解和引导,学

生掌握了五言绝句的平仄规律,随后,王老师发现,当学生又学习五言律诗时,他们很快就

本单元结束后,王老师进行教学反思:学生之所以能很容易地总结出七言律诗的平仄规律,是因

为学生已经掌握了五言绝句、五言律诗的平仄规律,他们利用已掌握的方法进行分析,很快就

能总结出七言律诗的平仄规律。

问题:

(1)请用迁移相关理论分析上述学习现象。(10分)

(2)该迁移理论对教学有何启示?(8分)

2022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出自《论语•卫灵公》:“子

曰:有教无类。”形容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没有高下贵贱之

分。《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A选项:《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C选项:《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D选

项:侬学》是《奇?》T的髓。

2.A

【解析】本题考察的心理学家布卢姆著有《教育目标分类学》,提出掌握学习理论。将学习

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三大领域;以掌握学习为指导思想,以教育目标为导向,以教育

评价为调控手段。

B选项:巴班斯基在《教学过程最优化》中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C选项:赞科夫在其著作

《教学与发展》中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D选项:“特殊认识论”源于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

凯洛夫。

3.B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的关系。古代社会统治阶级脱离生产劳动,鄙视

生产劳动,体现了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内容、受教育权、领导权。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表现在:(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性质;(2)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宗旨与目的;(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4)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5)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

4.C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遗传决定论(内发论)的理解。“生而知之”是指天生本能的知性,天

赋,强调的是天赋对于人的发展的影响,体现的是遗传决定论的观点。遗传决定论(内发论)

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

决定的。

5.C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由宏观到微观分别是: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

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6.C

【解析】本题考查课程的由来。1918年,博比特出版的《课程》一书,是教育史上第一本关

于课程理论的著作,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

A、B、D三项:均不是教育史上第一部课程论的专著。

7.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

2

形式教育论者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和数学等学

科发展学生的智力,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的。

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

须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所以说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的争论实质是关于知识与能力。

8.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

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

的目的。题目中,田老师一方面讲解了“压强”的概念,呈现了理论,另一方面要求学生举例说

明该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联系了实际,因此,体现的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9.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方法。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的实

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题干中,于老师把一张纸

揉成团,把另一张纸烧成灰,让学生观察从而理解相关知识,因此,于老师采用的教学方式

是演不法。

A选项: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进行实际操作,以巩固知识、形

成技能的方法。C选项: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在一定条

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D选项:参

观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对实物进行实地观察、研究,从而在实际中获得新知识或

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方法。

10.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的常用方法。个人修养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

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的方法。常用的方式包括立志、学习、反思、箴言、慎独。题

干中马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体现的是个人修养法。

11.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途径。德育途径是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供选择和利

用的渠道,又称为德育组织形式。德育途径有:(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基本途径);

(2)社会实践活动:(3)课外、校外活动;(4)共青团及少先队组织的活动;(5)校会、

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6)班主任工作(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因此,思想

品德课是影响学生思想品德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12.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知觉的基本特

性。恒常性指的是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中,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知觉某一熟知的物体

时,虽然知觉对象的物理属性(大小、形状、明度、颜色等)受环境情况的影响而有所改变,但

是对它的知觉却保持相对稳定性。材料中说白衬衫亮度差别很大,但人们能够将它知觉为白

色,这就是亮度恒常的体现。

13.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发散思维的特点。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包括流畅性、变通

性、独创性.变通性即灵活性,是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

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所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题干学生乙说面

粉可以做馒头、捏面人等,相比于学生甲,类型更多。因此,变通性更好。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知识学习的种类。组合学习也称并列结合学习,是当新概念或新命题

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既不产生下位关系,又不产生上位关系时,它们之间可能存

在组合关系的学习。学习遗传和变异既不产生下位关系,又不产生上位学习,遗传会对变异

产生影响,产生变异的原因除了遗传还有其他因素,因此二者是组合关系。

15.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元认知策略。监控策略是一种常用的元认知策略,是指在认知活动中,根

据认知目标不断反省和监控自己的认知活动是否在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

知目标的程度、水平,并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行动、策略的效果。如阅读时对注意加

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都属于监控策略。题干中晓杰常

常自我提问,属于监控策略。

16.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情感的分类。情感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其中,理智感是指在

智力活动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选项中,在解

答难题时产生的疑惑、惊讶和焦躁属于理智感。

17.D

【解析】本题考查情绪。情绪的状态可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其中,激情是一种爆发强烈

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多带有特定的指向性和较明显的外部行为。它是强烈的、短暂

的、爆发式的。题干中,志君喜欢的球队获胜,欣喜若狂,带有特定的指向性和较明显的外

部行为,因此这是激情。

18.A

【解析】本题考查性格。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

人格特征。

19.D

【解析】本题考查挫折的应对。升华是指将心理欲望从社会不可接受的方向转向社会可接受

的方向的过程。例如小说家描写出的小说人物形象,题干中,雨晴通过写诗作画让自己摆脱

失去亲人的痛苦,这属于升华。

20.B

【解析】本题考查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了从外到内的转化过程。它是

社会规范的接受和内化过程,这种内化过程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

种。依从即表面上接受规范,按照规范的要求来行动,但对规范的必要性和根据缺乏认识,

甚至有抵触情绪。(2)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

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3)内化是学习者对社会规范及其价值原则有了深刻的理解,并持

有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之成为自己的一种信念,与原有的价值观念一体化,构成一个完整的

价值体系。题干中,国强认为欺负弱小是不可取的,不道德的,在生活中总是能自觉杜绝此

行为,这属于信内化阶段。

21.C

【解析】本题考查课堂气氛的类型。课堂气氛的类型包括:(1)积极的课堂气氛;(2)消

极的课堂气氛;(3)对抗的课堂气氛。对抗的课堂气氛实质上是一种失控的课堂气氛。教师

失去了对课堂的驾驭和控制能力,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各行其是,教师因此有时不得不停

止讲课而维持秩序.题干中,学生过度兴奋、随便插嘴、故意捣乱,以上特征符合对抗型课

堂气氛。

二、辨析题

22.【参考答案】

本题说法错误。

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其中,美育主要是培养学

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要通

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的。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

用,使学生在求真、向善、趋美的过程中达到身心的和谐发展。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

术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两者并不等同。因此,题干片面化了美育的概念。故表述

错误。

23.【参考答案】

本题说法正确。

间接经验指他人的认识成果,主要指人类在长期认识过程中积累并整理而成的书本知识。在

学校教学中应以间接经验为主,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这样能使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最高效率

地掌握大量的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因此,学校教学应以间接经验为主。故表述正确。

24.【参考答案】

本题说法错误。

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由两种有相反倾向的部分组成:一种称为力求成功,一种称为避免

失败。力求成功的人倾向于选择难度适中的任务,喜欢选择有50%把握的、有一定风险的工

作,通过完成任务提高其自尊心,获得心理上的满足。避免失败的人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者

非常难的任务,这种选择能防止自尊心受到伤害和产生心理烦恼。因此,力求成功者倾向选择

50%难度的任务,而非稳操胜券的任务。故表述错误。

25.【参考答案】

本题说法错误。

场独立型的学生对客观世界作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

干扰。场依存型的学生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态度和自我知

觉更易受权威人士的影响,善于察言观色。两种认知风格各有优缺点,没有好坏之分。因此,场

独立比场依存更加优秀表述错误。

故表述错误。

三、简答题

26.【参考答案】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27.【参考答案】

(1)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是社会经验再生产、适应并促进社

会发展的有力手段。

(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

实践,是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3)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28.【参考答案】建

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

28.【参考答案】

(1)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

目。

(2)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在一定的时间内相对稳定地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上。

(3)注意的分配。是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即将注意分配到

不同活动中。

(4)注意的转移。是指主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

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

29.【参考答案】

(1)关注生存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处于此

阶段的教师会更多的关注人际关系。

(2)关注情境阶段。当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够适应时,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

绩,即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

(3)关注学生阶段。教师将更多地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

需要,某些教学材料和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