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第六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第六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第六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第六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第六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第六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决定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水文

④土壤

⑤植被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④⑤参考答案:A2.下列各工业部门,你认为应靠近市场的是A.服装

B.石油加工工业C.水产品加工

D.冶金工业参考答案:B3.下图是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8题。8.长江干流②河段的特征是()A.水流平缓河道曲

B.水量丰富流速急C.江水浑浊泥沙多

D.峡谷幽深猿声啼参考答案:A4.读非洲某区域图,回答23~25题。23.E为纳米布沙漠,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该沙漠最宽处达160千米,而最狭处只有10千米,其沿海岸线延伸的原因是

A.地形影响B.降水影响C.大气环流影响D.洋流影响24.F自然带在此处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海陆分布

B.降水条件

C.地形

D.洋流25.M地为世界重要的渔场,其成因是A.温带海区

B.暖寒流交汇

C.上升流的影响

D.河流的流入参考答案:23.D

24.A

25.C5.下图左半部分是某地贫困和生态环境恶化循环图,右半部分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31~33题31.图中①~②代表的含义分别是

)A.开垦土地、单产增加

B.科学种田、提高单产C.退耕还林、耕地减少

D.毁林开荒、水土流失32.图中①、②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地理环境的特点是(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多样性

D.层次性33.③是摆脱恶性循环、形成良性发展的关键,它应当是(

)A.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B.农林牧综合治理

C.大力发展重工业

D.进一步扩大耕地面积参考答案:D

A

B6.鲁尔区的整治措施中,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没有借鉴意义的是

)A.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B.消除污染,美化环境C.调整布局,将钢铁厂迁到沿海(如大连)D.对老工业部门进行技术改造参考答案:C7.2001年8月19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这是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从气候特征的相似性来说,该图可以用来表示我国土地退化的区域是A.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

B.我国内蒙古、青海、宁夏等省区C.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D.我国的南方低山丘陵区参考答案:C8.欧洲西部有许多由河流和运河构成的内河航运网,青藏高原是我国许多大江、大河的源头。据此完成欧洲西部河流发展航运的条件优越,从自然因素考虑是因为欧洲西部①经济发达

②地形平坦

③水能丰富

④降水丰富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参考答案:D9.下列国家中,与中国相邻的东南亚国家是:A、柬埔寨

B、泰国

C、缅甸

D、新加坡参考答案:C10.图中所示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4、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A、市场指向型

B、劳动力指向型

C、原料指向型

D、动力指向型5、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A、环浡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地区

D、中、西部地区参考答案:CD

11.读“我国某山地等高线图”,回答2~3题。2.下列现象可信的是:A.b、c的相对高度为500米B.b点能看到m点C.mn为空中索道D.a地可能形成瀑布3.此地区植被类型属于:A.常绿硬叶林

B.落叶阔叶林C.针、阔混交林

D.常绿阔叶林参考答案:D

D12.右图是我国局部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8-19题。18.图中所示反映了我国某地区的环境问题,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B.不合理的灌溉C.过度开采地下水D.过度樵采和滥垦滥牧19.图示地区缺水问题日趋严重,解决该问题的根本措施是A.海水淡化

B.修建水库C.南水北调

D.发展节水农业参考答案:18.C

19.C13.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影响无关的是A.生物活动

B.大气和水体的运动

C.火山的爆发

D.煤和石油的形成参考答案:C14.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2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中的阶段Ⅰ、Ⅱ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原料密集型产业、动力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市场密集型产业C.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23.以下属于阶段Ⅰ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A.建立了大批日用消费品加工工厂

B.外商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大C.工业附加值增长较快

D.成为我国最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24.以下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阶段Ⅱ进行产业升级的原因的是(

)A.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

B.新能源矿产基地的开发C.劳动成本优势的逐步丧失

D.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参考答案:22.C 23.A

24.B试题分析:22.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故当时的主导产业为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90年代后期,该地区实施了产业升级,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广东边远地区转移,而当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3.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第一阶段外商的投资规模相对小,工业附加值增长较慢,建立了大批日用消费品加工工厂,所以A正确。

珠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缺乏,珠江三角洲地区在阶段Ⅱ进行产业升级的原因是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劳动成本优势的逐步丧失、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15.在进行旅游景区规划过程中,保护和营造旅游资源特色的工作有(

)

①研究旅游区的历史文化格局

②设计保护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方案

③营建高雅的旅游环境

④改善交通条件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A16.下左图为沪宁杭工业区示意用,右图为鲁尔工业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3.图中两工业区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是①地理位置优越

②煤炭资源丰富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水力资源丰富⑤城市人口密集,劳动力素质高

⑥农业发达,著名的“鱼米之乡”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④⑤⑥24.图示两工业区内钢铁工业发达,其钢铁工业发展共同的不利因素是A.铁矿资源缺乏

B.劳动力短缺

C.科技水平较低

D.市场狭小参考答案:23.C

24.A23.两工业区地理位置优越,都是水陆交通便利,都是城市人口密集,劳动力素质高;沪宁杭工业区煤炭资源不丰富,水力资源不丰富,农业发达,是著名的“鱼米之乡”;鲁尔工业区煤炭资源丰富,水力资源丰富,但不是“鱼米之乡”。选C正确。24.沪宁杭工业区是市场导向型,煤炭资源和铁矿资源都是依靠外运;鲁尔工业区是建立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基础上的,但铁矿依赖进口。选A正确。17.下图是我国东部四城市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3--4题。3、下列选项中,描述四城市共同气候特征的是

A.降水的季节变化小

B.终年高温多雨

C.气温年较差小

D.雨热同期4、图中四城市纬度从高到低依次是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丙甲乙丁

D.丁丙乙甲参考答案:D

A18.下图体现A.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B.国际矛盾和冲突剧烈C.经济联系促进国际合作

D.国家间经济各成一体参考答案:C本题考查的是国际经济与合作。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产品生产的分工和协作越来越显著;由图示可知,该汽车的生产是有各个国家合作完成的,体现了经济联系促进国际合作,故答案选C项。19.海南岛是我国的宝岛,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也是外来人口比例最大的省份之一。可是历史上曾因孤悬海外,被历代统治者视为蛮荒瘴疠之地,作为流放犯人的地方。历史的事实说明了A.如果地理环境过去对人类活动不利,将来就一定有利B.如果地理环境过去对人类活动有利,将来就一定不利C.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D.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对当地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固定不变的参考答案:C考查地理环境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变化的,将来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但在不同的阶段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同的。故选C。20.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这两个区域在自然地理环境上存在的差异有(

)①工业基础的差异

②矿产资源条件的差异

③气候条件的差异

④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参考答案:D21.“血迹石”是约三亿多年前,海水中一些具有钙质硬壳骨骼的海生生物的遗体,在沉积期间,与海水中的氧化铁和氧化锰成分发生作用,形成的一种奇特岩石。“千人石”为距今一亿五千万年的中生代侏罗纪喷发的岩浆凝结而成。据此回答28~29题。

28.与“血迹石”和“千人石”成因类型相同的是A.花岗石和石灰岩

B.大理岩和砂岩

C.石灰岩和玄武岩

D.砂岩和片麻岩

29.关于“血迹石”和“千人石”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A.“血迹石”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B.“血迹石”的形成经历了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和地壳运动等过程

C.“千人石”中一定会有化石

D.“千人石”的形成经历了变质作用和冷凝作用

参考答案:28.C

29.A解析:28题,根据题目可知,“血迹石”是一种沉积岩,“千人石”是一种岩浆岩,而石灰岩就是一种沉积岩,玄武岩

是一种岩浆岩,所以C正确。29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沉积岩是外力作用的结果,经历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环节。“千人石”的形成经历冷却、凝固。所以A正确。【知识点】本题考查岩石的成因分析。【思路点拨】本题要注意解读文本信息。22.右图是“我国某地区四项指标占全国比重的统计图”,读图回答21~22题。21.图中信息说明该区A.水、土资源丰富

B.农业粗放经营C.地势较为平坦

D.大气污染严重

22.该区发展农业生产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增施化肥和农药,提高单产

B.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C.扩大耕地面积,保证粮食供给

D.加大水利工程和科技投入,确保高产、稳产参考答案:21.C

22.D23.某人从赤道以北50公里处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各走100公里,最后他位于

A.出发点

B.出发点以西

C.出发点东北

D.出发点以东参考答案:A24.有效灌溉面积是指灌溉工程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水田和旱田面积之和。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是指有效灌溉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它是反映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指标。下图为我国四个省区(海南、浙江、黑龙江、新疆)2016年的相关数据。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0.图中甲、乙、丙、丁四省区分别是A.新疆浙江海南黑龙江

B.新疆海南黑龙江浙江C.海南浙江黑龙江新疆

D.黑龙江新疆浙江海南11.四省区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①地形类型的差异②降水的差异③水利设施基础的差异④劳动力数量的差异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2.甲省区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最高,这说明甲省区A.降水量少,农田灌溉要求高

B.经济发展水平高,资金充裕C.劳动力多,工程建设成本低

D.地表起伏比较大,便于灌溉参考答案:10.A

11.B

12.A10.图中甲、乙、丙、丁四省区中,面积最小,耕地面积最少的丙是海南省。新疆面积大,耕地总面积较大,位于干旱区,有效灌溉面积比例高,甲是新疆。黑龙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耕地面积广,位于半湿润区,有效灌溉面积比例较低。丁是黑龙江,乙是浙江。A对,B、C、D错。11.四省区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降水的差异,降水越少,有效灌溉面积比例越大,②对。种植业地形类型都位于平原区,①错。降水多的地区我,水利设施基础差,③对。与劳动力数量的差异无关,④错。B对,A、C、D错。12.甲省区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最高,这说明甲省区降水量少,农田灌溉要求高,农业生产停靠灌溉水源,A对。新疆经济发展水平低,资金不足,B错。与东部地区相比,劳动力少,工程建设成本较高,C错。地表起伏比较大,不利于灌溉,D错。25.下列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事物或因素,属于旅游资源的有()①海市蜃楼②龙舟竞渡③雾凇④渔民出海捕鱼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参考答案: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的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海市蜃楼是一种光折射现象,其发生的条件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一定的季节与气候条件有关,可以吸引旅游者,被旅游业开发利用,产生经济效益,属于旅游资源。山东蓬莱地区的“海市蜃楼”最为著名,呈现空中楼阁、虚无缥缈的景观,被誉为“蓬莱仙境”。龙舟竞渡是一种民俗活动,同样可以吸引旅游者,被旅游业开发利用,成为旅游资源。雾凇是一种罕见的天象与气象景观,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观赏价值,被开发后可获得经济效益,属于旅游资源。吉林市是我国雾凇出现次数较多的城市,“江城树挂”誉满全国。渔民出海捕鱼是维持生活的一种方式,属于正常的经济活动,不属于旅游资源。26.巴西环境部数据显示,2017年8月一2018年7月,巴西境内的亚马孙雨林减少了3500m2,为过去10年里最严重的砍伐。2019年初,巴西政府发布政策放松政府在亚马孙雨林保护方面的管理,加大对地广人稀、经济落后的亚马孙地区开发。据此,完成下列小题。。8.亚马孙地区长期地广人稀、经济落后主要原因是A.森林茂密,交通不便B.土壤贫瘠,耕作不利C.矿产短缺,工业落后D.气候湿热,不宜生存9.亚马孙雨林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过度的迁移农业,以获得更多的粮食B.建设大型工厂和居民点吸引东部居民C.为了偿还债务而进行商业性伐木D.满足牧羊业对草原土地的需求10.2019年初巴西实施的雨林开发政策如果长期坚持,将导致A.世界能源供应紧张B.酸雨现象更加严重C.乞力马扎罗山雪线上升D.南极臭氧层空洞增大参考答案:8.D

9.B

10.C【8题详解】亚马孙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气候湿热,不宜生存,难以开发,因此长期地广人稀、经济落后,故D正确。A、B、C项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9题详解】造成森林大面积减少的原因首先是近年来大量移民涌入亚马逊地区,造成农业耕地和建筑用地紧缺,因此亚马逊外围地区毁林现象十分普遍。故B正确。过度的迁移农业、为了偿还债务而进行商业性伐木对雨林会造成破坏,但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A、C。亚马孙雨林为森林植被,而非草原,故D错误。【10题详解】雨林开发政策如果长期坚持,将导致植被大面积减小,因此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加剧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乞力马扎罗山雪线上升,故C正确。全球气候变暖应缓解世界能源供应紧张状况;酸雨主要是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所致,南极臭氧层空洞是因人类大量排放氯氟烃所致,二者与雨林破坏关系不大。故A、B、D错误。二、填空题(共10分)27.下图为南极上空俯视图,虚线为回归线和极圈,纬线和经线间度数等分,ABC为晨昏线。据图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A在E的_______方向;从E到D的最短距离的航向_____________。(2)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按地方时算,此时地球上旧的一天与新的一天的范围之比为_______。(3)该日D点的昼长约为_______小时;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比C点低_______度。(4)A到B最短航线的距离约是_______千米;SD段经线与DE段纬线在图中的比例尺之比为_______(结果化到最简即可)。参考答案:(1)西北

先东南,再东北(2)11点0.6(或3/5)(3)6

60(4)10000

3/π(1000/333π)解析:(1)读图结合已知材料可知,图为南极上空俯视图,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则A在E之西;E点纬度较A高,则A在E之北,综合可知,A在E之西北方向。E与D是南半球同纬度上的两地,D在E之东,从E到D的最短距离即大圆上的劣弧段,凸向极地,故最短距离的航向为先东南,再东北。(2)图中C点位于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6时,C点位于0°经线以东45°,即东经45°,可求出此时北京时间为11时;进一步计算出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5时,此时地球上旧的一天与新的一天的范围之比为(24-15):15=3:5。(3)读图,找出D所在的纬线,被晨昏线分为两部分,处于昼半球部分的弧度占1/4,处于夜半球部分的弧度占3/4,故该日D点的昼长约为6小时;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比C点低的度数即为两地的纬度差值60°。(4)A与B同在晨昏线上,晨昏圈是大圆,沿晨昏线弧AB即最短航线,晨昏线与赤道大圆相互平分,弧AB为大圆的1/4,大圆周长为4万千米,则A到B最短航线的距离约是10000千米。SD图上距离1cm,SD段经线长度为30*111千米,SD段比例尺为1*10-5/3330;DE图上距离2π*1/4=π/2cm,DE段纬线纬度为60°,其长度为90*111*cos60°千米,DE段比例尺为π/2*10-5/4995,故SD段经线与DE段纬线在图中的比例尺之比为(1*10-5/30*111):(π/2*10-5/90*111*cos60°)=3/π。2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l)图中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其中A为________斜,B为__________斜。(2)甲、乙两处山地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①、②、③、④四处的岩石属于沉积岩的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若要开采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①处还是②处?__________处;若开采优质花岗岩作装饰材料宜选③处还是④处?__________处。(4)A、B两处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其中A为______,B为________。(5)任意采伐A处山区的森林,将会导致附近河流泥沙含量___________,水旱灾害增加,甚至可能造成__________等地质灾害。(6)我国黄土高原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貌,主要原因是(

)(多项选择题)A.黄土土质疏松 B.植被破坏严重 C.地面起伏明显 D.流水侵蚀严重参考答案:(1)褶皱背向 (2)在流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的(3)①②②④

(4)储油构造储水构造(5)增大滑坡和泥石流

(6)ABD29.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2)A、C区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B区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3)简述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优势(回答三项,每项2分)。参考答案:(1)温带大陆性气候(2)小麦

玉米

(3)地形平坦开阔;土壤深厚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回答三项,每项2分)3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

,属于向斜的是

。(2)此时,背斜在地貌上是

,原是

;向斜在地貌上是

,原因是

。(3)寻找油气资源应在图中的

处,寻找地下水应在

处。(4)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

处,原因是

。参考答案:(1)D

C

(2)谷地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裂隙比较发育,容易被侵蚀成谷地

山岭

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层变的紧实,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3)D

C

(4)D

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且不易储水试题分析:(1)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根据岩层弯曲方向判断,D为背斜,C为向斜,A、B为断层。(2)背斜此时在地貌上形成谷地,因背斜顶部受张力影响,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在地貌上形成山岭,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3)背斜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为储水构造。(4)隧道应建在避开断层处,在背斜处修建隧道,岩层向上拱起,结构稳定,工程难度小,成本低,不易坍塌;同时有利于排水,不易积存地下水。三、综合题(共38分)31.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甲为我国________地区,所属地形区是________;乙为我国________地区,气候类型是________。(4分)

(3)甲图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地,试分析该地形成沼泽的原因?(3分)(4)关于乙图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2分)(多选)

A.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ks5u

B.温暖季节短,生长期也较短,农作物复种指数低

C.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有不利的影响

D.气候条件优越,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甜菜参考答案:(1)东北

东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

亚热带季风气候(4分)

(2)黑土

旱地水田(3分)ks5u(3)降水丰富,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冻土广布,水分不易下渗等(3分,可酌情给分)

(4)AC(2分)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下图中P城为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东大门”经济特区陆港已正式启用。陆港业务范围包括集装箱服务、仓储服务、货物分类及包装等。通过陆港,来自中国等亚太国家和地区的货物将过境哈萨克斯坦运往俄罗斯和欧洲各国,大大缩减了运输距离和时间。(1)请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地势特点。(2)指出图示地区气候的突出特征,并简述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3)图中A地出产的苹果具有味甜汁多、含糖量高的特点,采摘上市较晚,严格控制在每年的10月25日霜冻期以后上市。说明气候条件对A地苹果生产的有利影响。参考答案:(1)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高西低);地形东部以山地、丘陵为主,西部以平原为主。(2)干旱。气候干旱导致河流稀少,河流短小、水量小;植被稀疏,多荒漠;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壤贫瘠;风力作用显著,风蚀、风积地貌分布广泛。(3)该地晴天日数多,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采摘时间晚,苹果生长期长,有利于养分积累。(1)根据图示等高线,哈萨克斯坦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或说东高西低。地形东部海拔在500米以上,以山地、丘陵为主,西部海拔在200米以下,以平原为主。(2)图示地区深居亚欧大陆内部,气候的突出特征是干旱。影响是气候干旱导致河流稀少,河流短小、水量小。干旱地区植被稀疏,多荒漠分布。水分少,土壤发育程度低,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贫瘠。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作用显著,风蚀、风积地貌分布广泛。(3)A地深居大陆内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日数多,光照时间长,有利于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作物养分积累多。采摘时间晚,苹果生长期长,有利于养分积累。所以苹果具有味甜汁多、含糖量高的特点。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某纪录片中一对夫妻在南极举办婚礼,让不少人大开眼界。现今,南极旅游已成为高端人群的新时尚。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