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北京市高考化学三模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
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可以得到金属钠
B.二氧化硅在高温下用焦炭还原可制得粗硅
C.S02可用于漂白纸浆、草帽和酸性高镒酸钾溶液
D.常温下铁遇浓硫酸不反应,因此可用铁槽车储运浓硫酸
2.在CH3C00H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H3C00H-H++CH3C00-O加入少量下列固体物质,能使平
衡逆向移动的是()
A.NaClB.CH3C00NaC.Na2C03D.NaOH
3.下列关于“摩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是一个物理量B.摩尔是表示物质数量的单位
C.摩尔表示物质的数量的量D.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4.检验下列溶液是否变质,所选试剂合理的是()
选项ABCD
溶液Na2S03溶液FeS04溶液KI溶液NaOH溶液
所选试剂BaC12溶液KSCN溶液AgN03溶液高镐酸钾溶液
A.AB.BC.CD.D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12、Br2、12的沸点逐渐升高,是因为原子之间的共价键越来越强
B.NaCl与CH3C00Na均为离子化合物,其中的微粒间作用力完全相同
C.仅有化学键被破坏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6.下说法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溶液中
一定含有NH4+
B.向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1-
C.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032-
D.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12溶液有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042-
7.下列是氧化还原也是吸热反应的是()
A.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B.铁和稀硫酸的反应
C.氢氧化电贝晶体的粉末和氯化镀晶体混合D.生石灰溶于水
8.铁、氮气、丙酮和乙醇可参与制备铁氮化合物(FeXNy),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Fe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VIDB族
B.丙酮中碳原子采用sp2和sp3杂化
C.1个N2分子中有1个。键和2个n键
D.乙醇的沸点高于丙烷,是因为乙醇分子间存在氢键
9.酸醇树脂广泛用于涂料行业。一种酸醇树脂P的结构片段如下图所示(“n”表示链延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O
wv\O-€9
^^C-O-C^-yH-CH.-OvvAA
O
wwo-c9。小
^\^C-O-CH:-CH-CH:-Oww
A.树脂P为线型高分子B.树脂P可发生水解反应
C.树脂P可由缩聚反应制得D.合成树脂P的一种单体是甘油
10.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用此图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
煤油
B.挈上NaOH溶液用此图装置实验室制备Fe(Oil)2
此图装置收集并测量Cu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及体积
D.N44简?5此图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11.下列各个装置中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Zn2n
A.稀硫酸B.稀硫酸
|||[
D.稀硫酸
吞三5
12.常温下,向20mL0.2m。l/LH2X溶液中滴加0.2m。l/LNa0H溶液,溶液中各微粒的物质的量
分数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
质
的
旦
里
分
教
、
兴
A.由图可推测,H2X为弱酸
B.滴加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有:H2X+0H-=HX-+H20,HX-+0H-=X2-+H20
C.水的电离程度:a点与b点大致相等
D.若常温下Ka(HY)=l.1X10-2,HY与少量Na2X发生的反应是:2HY+X2-=H2X+2Y-
13.营养化学是一门新兴的化学分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食用油和石蜡油都属于烧类
B.蔗糖能发生水解反应和银镜反应
C.鸡蛋清中加入浓硝酸,加热能够发生颜色反应
D.氨基酸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14.探究乙醛的银镜反应,实验如下(水浴加热装置已略去,水浴温度均相同)。
己知:i.银氨溶液用2%AgNO3溶液和稀氨水配制
ii.[Ag(NH3)2]++2H20WAg++2NH3-H20
序号②③④
3滴3滴儿病
3滴3滴
乙僭乙陵Au、。,溶液
乙潞乙脩
1
1111
装置----•
U2mL以我溶液
2mLkbml.镶氨溶液
6-川NOH2mL俄气海液
(pH=8>,(川浓气水•个
a(pHh'?pH-IO)至pHXO)de
d中较长时间无银镜产生,e中
现象一直无明显现象8min有银镜产生3min有银镜产生
有银镜产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与b中现象不同的原因是[Ag(NH3)2]+能氧化乙醛而Ag+不能
B.c中发生的氧化反应为CH3CH0+30H--2e-=CH3C00-+2H20
C.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pH能增强乙醛的还原性
D.由③和④可知,c与d现象不同的原因是c(Ag+)不同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8.0分)
15.氧、硫、硒、解•等氧族元素在化合物中常表现出多种氧化态,含氧族元素的化合物在研究
和生产中有许多重要用途。请回答以下问题:
(D氧、硫、硒三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回答)。
(2)基态Se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其原子核外有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3)气态SO3为单分子状态,其中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若S03的三聚体(S03)3的环
状结构如图所示,则该结构中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4)氧族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H2s的稳定性强于H2Se,原因是.一。
(5)氧、硫分别与钙形成两种化合物的晶格能大小为CaO_____CaS(填“>”,或“=”)。
(6)硫化锌在光导材料、涂料等行业中应用广泛,其晶体结构如图,则该晶体属于晶体,化
学式为,若晶体的密度为Pg-cm-3,则晶胞边长为c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NA表
ZnJ-
SL
16.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帕罗西汀的合成路线如图。
①毗嚏,△_,
।C2H50HDC00C2H5
+CH(COOH)--------------►B
22②H+1-1CHF0
H浓H2so4公UH2加成CN
①NaCNC2H50HC00C2H5
ClCHC00Na--------------'
2CHNO
②H+浓H2so572
H2催化剂
MLCH3SO2C1HA1(C4H6J
C19H18FNO4NaH三乙胺C14H16FNO3
还原
已知:i.RCH0+CH2(C00H)2fH+①毗ARCH=CHC00H
ii.R'OH一三乙胺CH3s02ClfNaHR''OHR'OR"
(DA分子含有的官能团是o
(2)已知:B为反式结构。下列有关B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峰
b.能使酸性KMnO4液褪色
c.存在含2个六元环的酯类同分异构体
d.存在含苯环和碳碳三键的峻酸类同分异构体
(3)E~G的化学方程式是。
(4)J分子中有3个官能团,包括1个酯基。J的结构简式是一
(5)L的分子式是C7II603。L的结构简式是。
(6)从黄樟素经过其同分异构体N可制备L。
已知:i.R1CH=CHR2f②Zn,H20①03R1CH0+R2CH0
oo
IIH,O,II
芝
HCRMHCOR3
ii.3
写出制备L时中间产物N、P、Q的结构简式:
17.合成氨的反应中,在第一次平衡(tl时刻)后,在保持容器体
积不变的情况下,在t2时刻及时分离出产物NH3,则此时平衡移动
的情况是怎样的?请在图中将图补充完整.
18.SCR和NSR技术可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过量条件下的NOx排放。
(D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工作原理:
尿素水溶液
氧化处理后的尾气
(NO,x0;¥)—*
SCR催化反应器
①尿素[CO(NH2)2]水溶液热分解为NII3和C0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反应器中NH3还原N02的化学方程式:o
③当燃油中含硫量较高时,尾气中S02在02作用下会形成(NH4)2S04,使催化剂中毒。用化学方
程式表示(NH4)2S04的形成:。
④尿素溶液浓度影响N02的转化,测定溶液中尿素(M=60g-mol-1)含量的方法如下:取ag尿素溶
液,将所含氮完全转化为NII3,所得NH3用过量的vlmLclmol-L-HI2S04溶液吸收完全,剩余H2s04
用v2mLc2mol-L-lNaOH溶液恰好中和,则尿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2)NSR(N0x储存还原)工作原理:
NOx的储存和还原在不同时段交替进行,如图a所示。
-
T
_
o
u
v
<
二
)、
①通过BaO和Ba(N03)2的相互转化实现NOx的储存和还原。储存NOx的物质是
②用H2模拟尾气中还原性气体研究了Ba(N03)2的催化还原过程,该过程分两步进行,图b表示
该过程相关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第一步反应消耗的H2与Ba(N03)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③还原过程中,有时会产生笑气(N20)。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发现笑气的产生与NO有关。在有氧
条件下,15N0与NH3以一定比例反应时,得到的笑气几乎都是15NNO。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
充完整:15NNO+H20。
19.探究一定浓度H2s04与卤素离子(Cl—、Br-、I一)的反应。实验如图:
_一一定浓度HSO.
分成|三等份
QNnCl熔液£NnBr溶液QNot耐液
产生白雾产生粽红色气体.济液变粽红色产生气体、紫色周休
(1)a.用酸化的AgN03溶液检验白雾,产生白色沉淀;
b.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雾,无变化。白雾中含有。
(2)用CuS04溶液检验iii中气体,产生黑色CuS沉淀,该气体是。
(3)检验ii中产物:
].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测棕红色气体,试纸变蓝,说明含Br2。
II.取ii中部分溶液,用CC14萃取。CC14层显棕红色,水层(溶液A)无色。证实溶液A中含S02,
过程如图:
(4)己知:X2+$02+2H20=2HX+H2sO4(X=C1、Br、I)。探究ii中溶液存在Br2、S02的原因:将ii
中溶液用水稀释,溶液明显褪色,推测褪色原因:
a.Br2与H20发生了反应。
b.加水稀释导致溶液颜色变浅。
c.Br2与S02在溶液中发生了反应。
①资料:Br2+H20^HBr+HBrOK=4.0X10-9,判断a______(填“是”或“不是”)主要原因。
②实验证实b不是主要原因,所用试剂和现象是。
可选试剂:AgN04溶液、CC14、KMn04溶液
③原因c成立。稀释前溶液未明显褪色,稀释后明显褪色,试解释原因:。
(5)实验表明,一定浓度H2s04能氧化Br、I,不能氧化Cl-,从原子结构角度说明,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氯气和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C1-+2H20-电解20H—+H2t+C12t,应电解熔融NaCl制备Na,2NaCl-电解2Na+C12t,故
A错误;
B.工业上用碳还原二氧化硅的办法来获得粗硅,化学反应为SiO2+2C-■高温Si+2C0t,故B正
确;
C.S02可用于漂白纸浆、草帽,S02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被高铳酸钾氧化,不是漂白,故
C错误;
I).常温下铁与浓硫酸发生钝化,发生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则可用铁槽
车密封运送浓硫酸,不是不反应,故D错误;
故选:Bo
A.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得到氢氧化钠,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得到单质钠;
B.工业上用碳还原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和一氧化碳;
C.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被高镒酸钾氧化;
D.常温下铁与浓硫酸发生钝化。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等
为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2.【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只要是加入含有相同离子的物质就抑制醋酸的电离,
加入和醋酸根离子或氢离子反应的物质就能促进醋酸的电离,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A.氯化钠和醋酸不反应也没有相同的离子,所以不能使平衡向左移动,故A错误;
B.醋酸钠和醋酸有相同的阴离子醋酸根离子,能抑制醋酸的电离,所以能使平衡向左移动,故B
正确;
C.碳酸钠能和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能促进醋酸的电离使平衡向右移动,故C错误;
D.氢氧化钠能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所以能促进醋酸的电离使平衡向右移动,故D错误。
故选B。
3.【答案】D
【解析】解: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物理量,故A错误;
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表示物质的数量,故B错误;
C、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物质数量的单位,故C错误;
D、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用mol表示,故D正确。
故选:Do
物质的量是国际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单位是摩尔.
本题考查了摩尔,难度不大,注意摩尔不是物理量,是物质的量的单位,分清物理量与单位是解
决本题的关键.
4.【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与现象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
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亚硫酸钠、硫酸钠均与氯化钢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检验是否变质,故A错误;
B.KSCN溶液遇铁离子变为血红色,可检验FeS04溶液是否变质,故B正确;
C.KI与碘均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不能检验是否变质,故C错误;
D.NaOH溶液、碳酸钠溶液均与高铳酸钾溶液不反应,不能检验是否变质,故D错误;
故选:B«
5.【答案】D
【解析】解:A.C12、Br2、12均为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大,则C12、Br2、12
的沸点逐渐升高,是因为分子间作用力越来越大,与共价键无关,故A错误;
B.NaCl是只含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CH3C00Na中存在共价键和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所以其中的
微粒间作用力不完全相同,故B错误;
C.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仅有化学键被破坏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
如HC1溶于水发生电离,共价键被破坏,不是化学变化,故C错误;
D.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存在离子键,如氯化镂中含有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是
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故D正确。
故选:Do
A.C12、Br2、12均为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大;
B.NaCl是只含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CH3C00Na中存在共价键和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
C.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D.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存在离子键。
本题考查化学键及晶体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化学键的形成及判断的一般规律、晶体类型为解
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晶体的构成微粒,题目难度不大。
6.【答案】A
【解析】解:镂盐和碱加热条下生成气,是唯一的一种碱性气体,能使润红色石蕊试纸蓝,故A
确;
向某溶液中加盐酸酸的BaCl液有白色淀,淀化银也可以硫酸钢,该溶液中含有S04-和C1-中的
至一种,故D错误.
碳酸、碳酸根及亚硫酸硫酸氢根均能和酸反应生使石灰变浑浊的气体,故C错误;
故选.
银盐中氯化、硫酸银均是难物;
、钱盐和碱加条件下能生成氨,氨是碱性气体;
银子和氯离子反生的白色沉淀溶于酸.
本考查阴离子验法,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难度不大.
7.【答案】A
【解析】解:A.灼热的炭与C02反应为吸热反应,且该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则属于
氧化还原反应,故A选;
B.铁与稀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且该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属于氧
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
C.Ba(0H)2.8H20与NH4cl反应为吸热反应,但该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故C不选;
D.生石灰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为放热反应,且该反应没有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
反应,故D不选;
故选A.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Ba(0H)2.8H20与NH4cl反应、大多数的分解反应、有碳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等;在化学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以此来解答.
本题考查常见的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及氧化还原反应,学生应注重归纳常见的吸热反应,并熟悉
发生的化学反应中是否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来解答即可,难度不大.
8.【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键及杂化方式,为高频考点,把握化学反应的实质及化学键、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
响为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铁为26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VIII族,故A错误;
B.丙酮中的甲基的价层电子对为4,采用sp3杂化,线基中的碳的价层电子对为3,采用sp2杂化,
故B正确;
C.氮气中存在N三N,有一个。键,两个n键,故C正确;
D.乙醇分子含有-0H,由于。吸引电子的能力强,使得H几乎成为裸露的质子,易被另一个乙醇
分子中的0原子所吸引,易形成分子间氢键,导致乙醇的沸点比二甲醛高,故D正确;
故选A。
9【答案】A
【解析】解:A.根据图知,该树脂P为网状型高分子,不属于线型高分子,故A错误;
B.树脂P中含有酯基,所以能发生水解反应,故B正确;
COOH
C.◎CCmOOH和HOCH2cHsH)CH20H发生缩聚反应生成树脂P,同时还生成小分子H20,所
以树脂P是由缩聚反应制得,故C正确;
COOH
D.树脂P是由COOH和HOCH2cH(OH)CH20H发生缩聚反应得到的,其中一种单体是甘
油,故D正确;
故选:Ao
A.根据图知,该树脂P为网状型高分子;
B.树脂P中含有酯基;
COOH
C.树脂P是由COOH和H0CH2CH(0H)CH20H发生缩聚反应得到的;
D.树脂P是由」COOH和HOCH2cHsH)CH20H发生缩聚反应得到的。
本题以高分子化合物为载体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侧重考查分析、判断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明确高分子化合物单体判断方法、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类型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0.【答案】B
【解析】解:A.氨气应向下排空气法,图中为向上排空气法,且缺少尾气处理装置,故A错误;
B.Fe为阳极,失去电子,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且煤油隔绝空气,能防止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故
B正确;
C.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溶于水,不能利用排水法测定其体积,故C错误;
D.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水解,应选饱和碳酸钠溶液,故D错误;
故选B.
A.氨气应向下排空气法;
B.Fe为阳极,失去电子,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且煤油隔绝空气;
C.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溶于水;
D.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水解.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气体的制备及收集、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及乙酸乙酯的制备等,
侧重实验装置及分离原理的考查,注重实验的评价性和可行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11.【答案】B
【解析】解:A.两个电极材料相同,不能构成原电池,故A错误;
B.符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能组成原电池,故B正确;
C.酒精为非电解质,溶液不导电,且不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不能构成原电池,故C错误;
D.没有形成闭合回路,不能构成原电池,故D错误.
故选B.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①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将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两电极间构
成闭合回路,④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以此来解答.
本题考查原电池的构成,为高频考点,把握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
力的考查,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与原电池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
12.【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盐类水解、溶液酸碱性的分析判断、图象的理解应用等知识点,
题目难度中等。
【解答】
A.图象中随着pH增大,溶液中存在的两种变化可知,H2X为弱酸,故A正确;
B.碱滴入酸溶液中,先生成HX-,当全部转化为HX-,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X2-,
滴加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有:H2X+0H-=HX-+H20,HX-+0H-=X2-+H20,故B正确;
C.a点为U2X和NallX,酸的存在抑制水的电离,b点为NallX和Na2X的混合溶液,离子水解促进
水的电离,则水的电离程度:a点小于b点,故C错误;
D.图中d点c(H2X)=c(HX-),pH=7,计算H2X的第一步电离平衡常数Kal=10-7,若常温下
Ka(HY)=1.1X10-2,说明酸性HY大于H2X,HY与少量Na2X发生的反应是:2HY+X2-=H2X+2Y-,
故D正确;
故选C。
13.【答案】C
【解析】解:A.食用油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属于酯类;石蜡油是多种烷烧和环烷烧的混合物,
属于烧类,故A错误;
B.蔗糖中不含醛基,属于非还原性二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但能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故B错
误;
C.含苯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会变黄,此性质可以用于蛋白质的检验,故C正确;
D.相对分子质量在一万以上的是高分子化合物,氨基酸不是高分子化合物,其缩聚产物蛋白质才
是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Co
A.食用油属于酯类;石蜡油是多种烧的混合物;
B.蔗糖中不含醛基,属于非还原性二糖;
C.含苯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会变黄;
D.相对分子质量在一万以上的是高分子混合物。
本题考查了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应注意物质的结构特点对性质的影响,巩固好基
础知识是解题关键。
14.【答案】A
【解析】解:A.由表格a与b可知,硝酸银溶液呈酸性,硝酸的氧化性比Ag+强,与乙醛反应不
产生银镜,银氨溶液呈碱性,[Ag(NH3)2]+能被乙醛还原生成银镜,故A错误;
B.c中乙醛作还原剂,碱性条件下乙醛被氧化为乙酸根离子,发生的反应为
CII3CI10+3011一一2e-=CH3C00-+2H20,故B正确;
C.由b、c对比可知,其他条件不变时,溶液pH越大,生成银镜的速率越快,说明增大pH能增强
乙醛的还原性,故C正确;
D.由[Ag(NH3)2]++2H20=Ag++2NH3-H20可知,浓氨水的存在使得d中c(Ag+)比较小难生成银镜,e
中滴入AgN03溶液使得c(Ag+)增大而产生银镜,c中能产生银镜现象,说明c与d现象不同的原
因是c(Ag+)不同,故D正确;
故选:Ao
A.由表格a与b可知,硝酸银溶液呈酸性,银氨溶液呈碱性;
B.c中乙醛作还原剂,碱性条件下被乙醛氧化为乙酸根离子;
C.由b、c对比可知,其他条件不变时,溶液pH越大,生成银镜的速率越快;
D.由③和④可知,d中不生成银镜而加入AgN03溶液产生银镜,造成现象不同的原因是c(Ag+)不
同。
本题考查了乙醛的银镜反应的实质,具体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能力、比较能力等等,以及
方程式的书写等,难度中等。
15.【答案】0>S>Se4s24P434sp2sp3S的非金属性强于Se,且S的原子半径小于Se
的原子半径>离子ZnS3388PNA
【解析】解:(1)同主族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减小,故第一电离能:0>S>Se,
故答案为:0>S>Se;
(2)Se是34号元素,处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VIA族,价电子排布式为4s24P4,原子核外没有运动
状态相同的电子,Se原子核外有34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故答案为:4s24P4;34;
(3)S03中S原子孤电子对数=6-2X32=0,杂化轨道数目为3+0=3,S原子采取sp2杂化;$03的
三聚体(S03)3的环状结构中S原子形成4个。键,杂化轨道数目为4,S原子采取sp3杂化,
故答案为:sp2;sp3;
(4)S的非金属性强于Se,且S的原子半径小于Se的原子半径,故II2S的稳定性强于H2Se,
故答案为:S的非金属性强于Se,且S的原子半径小于Se的原子半径;
(5)离子电荷相同,离子半径02-〈S2-,故晶格能CaO>CaS,
故答案为:>;
(6)硫化锌由Zn2+、S2-构成,属于离子晶体;晶胞中Zn2+数目=4、S2-数目=8X18+6X12=4,
故化学式为ZnS,晶胞质量=4X97NAg,贝U晶胞体积=4X97NAg+Pg・cm-3=388pNAcm3,故晶胞
边长=3388PNAcm,
故答案为:离子;ZnS;3388PNA。
(1)同主族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减小;
(2)Se是34号元素,处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VIA族;原子核外没有运动状态相同的电子;
(3)S03中S原子孤电子对数=6-2X32=0,杂化轨道数目为3+0=3;S03的三聚体(S03)3的环状
结构中S原子形成4个。键,杂化轨道数目为4;
(4)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越短,分子越稳定;
(5)离子电荷相同,离子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
(6)硫化锌由Zn2+、S2-构成,属于离子晶体;均摊法计算晶胞中Zn2+、S2-数目确定化学式,计
算晶胞质量,根据V=mp计算晶胞体积,晶胞体积开三次方得到晶胞边长。
本题是对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考查,涉及电离能、核外电子排布与运动、杂化方式、分子结构与性
质、晶格能、晶胞结构与计算等,(6)中也可以利用电中性确定化学式,掌握均摊法进行晶胞有关
计算。
16.【答案】(1)氟原子、醛基;
(2)abc;
哝破H
(3)ACCHjCOOHHOC'HjC'HxNC+HA)
O
COOC2H5
(4)F
【解析】A与CH2(C00Il)2发生信息i中反应生成B,则A中含有醛基,由A的分子式、D与G加
成产物结构,结合转化中其它有机物的分子式,可知A中含有苯环,且-CHO与-F处于对位,故
B与乙醇发生
,逆推可知G为NC-CH2C00C2H5、E为
NC-CII2C00H,(4)中J分子中有3个官能团,包括1个酯基,对比J前、后有机物结构,结合J
的分子式可知,生成J的过程中形成了含有酰胺键的六元环,而J中-COOC2H5转化为-CH20H生
发生信息ii中转化生成M,M中酰胺键被还原转化为帕罗西汀,可推知M为
CHO
(1)由分析可知A的结构简式为F,A分子含有的官能团是氟原子、醛基,
故答案为:氟原子、醛基;
COOH
(2)a.B的结构简式为IX-T夕-',分子中有5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其核磁共振氢
谱有5组峰,故a正确;
b.B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b正确;
F'Y"V。Y。
C.存在含2个六元环的酯类同分异构体,如等,
故C正确;
d.碳碳双键与碳碳三键的不饱和度不相同,不存在含苯环和碳碳三键的竣酸类同分异构体,故d
错误;
故答案为:abc;
(3)E-G的化学方程式是
.vr-CH/OOH+N(一t7/XVXX7//7/^HQ
,,,NC-CH^OOH+HOCH^CHNC-CHjCOOCH/H^H/)
故答案为:
0
人NH
c/
(4)由分析可知,J的结构简式是F人/COOC2H5
0
故答案为:F人/COOC2H5;
n-C:
(5)由分析可知,L的结构简式是11”()■
J(T>
故答案为:Fl”°;
oa
异构为7=^'--0,先经过
(6)由本题中信息可知,
,再用H202氧化生成H
O
故答案为:
17.【答案】解:在t2时刻及时分离出产物NH3,生成物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速率
大于逆反应速率,至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达到新的平衡状态,且t2时正反应速率不变,而逆反
应速率减小很多,v-t图为。
答:平衡正向移动,图象为
【解析】在t2时刻及时分离出产物NH3,生成物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
应速率,至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达到新的平衡状态,以此来解答.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移动,为高频考点,把握浓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
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生成物浓度减小的瞬间正反应速率不变,题目难度不大.
18.【答案】(1)①C0(NH2)2+H20=2NH3t+C02t
«r
②8NH3+6N027N2+12H20
③2so2+02+4NH3+2H20=2(N1I4)2S04
@6clVl-3c2V2a%
⑵①BaO
②8:1
③415N0+4NH3+302;4;6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氮氧化物为载体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及化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
和计算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把握题给信息,结合质量守恒计算该题.
【解答】
(D①尿素[C0(NH2)2]水溶液热分解为NH3和C02,反应物为尿素和水,生成物为氨气和二氧化碳,
根据原子守恒书写化学方程式为:C0(NH2)2+H20=2NH3f+C02\,
故答案为:C0(NH2)2+H202NH3t+C02t;
②NH3在催化剂作用下还原N02生成氮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NH3+6N02''7N2+12II20,
■化内
故答案为:8NI13+6N02=7N2+12II2O;
③S02在02作用下与NH3、H20反应形成(NH4)2S04,此反应中S02是还原剂,氧气是氧化剂,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02+02+4NH3+2H20=2(NH4)2S04,
故答案为:2so2+02+4NH3+2H20=2(NH4)2S04;
④涉及反应为2NH3+H2$04=(NH4)2S04,2NaOH+H2SO4=Na2SO4+H2O,反应中n(H2S04)=vlXclX
10-3mol,n(NaOH)=v2Xc2X10-3mol,
由方程式可知n(NaOH)+n(NH3)=2n(H2S04),
则n(NH3)=(2vlXclXl0-3-v2Xc2X10-3)mol,
贝ijm[C0(NH2)2]=12x(2v1XclX10-3-v2Xc2X10-3)molX60g/mol=(0.06vlcl-0.03V2c2)g,
尿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0.06clVl-0.03c2V2aXi00%=6clVl-3c2V2a%,
故答案为:6clVl-3c2V2a%;
(2)①由图示可知BaO和NOx反应生成Ba(N03)2,Ba(N03)2再还原为N2,则储存NOx的物质为BaO,
故答案为:BaO;
②第一步反应中H2被氧化生成水,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1价,Ba(N03)2的N元素化合价由+5价
降低到-3价,生成氨气,则lmolBa(N03)2生成氨气转移16moi电子,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
量为162=8mol,则消耗的H2与Ba(N03)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8:1,
故答案为:8:1;
③在有氧条件下15N0与NH3以一定比例反应时,得到的笑气几乎都是15NN0,由N元素守恒可知
15N0与NH3应为1:1,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15N0+4NH3+302"'4415NN0+6H20,
故答案为:415N0+4NH3+302;4;6。
19.【答案】HC1H2S硫酸钢和亚硫酸钢S02+2S2-+4H+=3SI+2H20不是加入CC14萃取,CC14
层不显示棕红色,证明b不是主要原因降低硫酸浓度,减小其氧化性氯原子半径小,氯元素非
金属性质强,其阴离子还原性弱
【解析】解:(1)用AgN03溶液检验白雾,产生白色沉淀,则白雾中可能含有C12,HC1,用湿润
的KI淀粉试纸检验无变化,则白雾中没有C12,因为C12+2I-=I2+2C1-,淀粉遇碘单质变蓝,
故答案为:HC1;
(2)因为用CuS04检验会产生CuS沉淀,则白雾中含有-2价的S,因为产生紫色固体(12),即硫
酸和碘化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碘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则硫元素化合价由+6价降到
-2价,所以气体可能是H2S,
故答案为:H2S;
(3)①溶液A应该有硫酸根离子,可能有二氧化硫,故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钢后产生的白色沉淀1
中应该是硫酸钢和亚硫酸领,再加入硫酸后,形成的溶液2中应该含有二氧化硫或者亚硫酸,这
样加入硫化钠后才能生成黄色沉淀3,同时也证明了溶液A中含有二氧化硫,
故答案为:硫酸钢和亚硫酸领;
②黄色沉淀3是硫单质,这是-2价硫和+4价硫归中反应后生成的,其离子方程式是
S02+2S2-+4H+=3SI+2H20,
故答案为:S02+2S2-+4H+=3SI+2H20;
(4)①反应Br2+H20eHBr+HBr0K=4.OX10-9常数比较小,则反应不易发生,故a不是主要原因,
故答案为:不是;
②漠和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若b是主要原因,则溶液中存在澳单质,这时加入CC14萃取,CC14
层显示棕红色,
故答案为:加入CC14萃取,CC14层不显示棕红色,证明b不是主要原因;
③稀释前硫酸浓度较大,通过本实验可以知道,这个浓度的硫酸可以氧化澳离子变成溟单质,
故答案为:降低硫酸浓度,减小其氧化性;
(5)非金属性越强,其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氯原子半径小,氯元素非金属性质强,其阴离子还原
性弱,
故答案为:氯原子半径小,氯元素非金属性质强,其阴离子还原性弱。
卤素离子有还原性,一定浓度的硫酸有氧化性,但是不同的卤离子的还原性的强弱不同,通过本
实验验证了不同的卤素离子的还原性强弱,并对不同的产物进行了验证,以此解题;
(1)用AgN03溶液检验白雾,产生白色沉淀,则白雾中可能含有C12,HC1,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
检验无变化,则白雾中没有C12;
(2)因为用CuS04检验会产生CuS沉淀,则白雾中含有-2价的$,因为产生紫色固体(12),即硫
酸和碘化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碘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则硫元素化合价由+6价降到
-2价;
(3)①溶液A应该有硫酸根离子,可能有二氧化硫,故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钢后产生的白色沉淀1
中应该是硫酸钢和亚硫酸领,再加入硫酸后,形成的溶液2中应该含有二氧化硫或者亚硫酸,这
样加入硫化钠后才能生成黄色沉淀3;
②黄色沉淀3是硫单质,这是-2价硫和+4价硫归中反应后生成的;
(4)①反应Br2+H20-IIBr+HBr0K=4.0X10-9常数比较小,则反应不易发生;
②漠和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若b是主要原因,则溶液中存在滨单质;
③稀释前硫酸浓度较大,通过本实验可以知道,这个浓度的硫酸可以氧化澳离子变成溟单质;
(5)非金属性越强,其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等,把握反应原理及实验中现象分析、含量计算的关
系式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能力、实验能力的综合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2022-2023学年安徽省高考化学三模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
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2分)
1.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火力发电是目前发电的主要形式,往煤炭中加入石灰石可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
B.常温下可以用铁罐车运输浓硫酸,因为二者不发生反应
C.工业制备硝酸所产生的尾气排放到大气中会导致光化学烟雾,可用碱液除去尾气
D.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的种类在不断增多,人均耗能不断增大
2.根据乙烯的性质可以推测丙烯(CH2=CHCH3)的性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丙烯能在空气中燃烧
B.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丙烯与Br2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是CU2Br-CII2-CH2Br
D.丙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聚反应
3.下列反应中溶液颜色变化对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向Na2S溶液中通入过量S02后溶液中出现淡黄色浑浊:2s2-+5S02+2H20=3SI+4HS03-
B.向淀粉KI溶液中滴加少量浸水后溶液变蓝色:2I-+Br2=2Br-+I2
C.向FeC13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2Fe3++Fe=3Fe2+
D.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H202溶液后紫红色消失:Mn04-+H202+10H+=Mn2++6H20
4.由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所得结论或解释错误的是()
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或解释
向Na2s03溶液中,加入BaC1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A过滤洗涤后,向所得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不Na2S03溶液已变质
溶解
B向酸性KMn04溶液中滴加II202溶液,紫红色褪去II202具有还原性
向A12(S04)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先
CA1(OH)3具有两性
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向饱和Nal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胆结石的诊断与治疗》课件
- 2025新款私人车辆租赁合同范本
- 2025网约车服务合同书范本
- 《南京电力系统交流》课件
- 幼儿垃圾分类培训课件
- 甲癌术后的日常护理
- 低年级家庭教育指南
- 抗疫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 亲子露营全攻略:用自然滋养童年让陪伴更有温度
- 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
- GB/T 3682-2000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
- GB/T 1931-2009木材含水率测定方法
- 保障宪法实施 加强宪法监督 课件
- 初一下学期期中家长会课件
-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装验收表
- 高中生物《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 120急救网络医院建设标准
- MAM860螺杆式空压机控制器
- 研究思路图模板
- BowTie模型简介与应用
- 中国风武术太极拳主题PPT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