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离散事件动态系统仿真案例研究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离散事件动态系统仿真案例研究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离散事件动态系统仿真案例研究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离散事件动态系统仿真案例研究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离散事件动态系统仿真案例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离散事件动态系统仿真案例研究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提交时间综述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1、本课题研究动态离散事件系统指系统的状态在一些离散时间点上由于某一事件的驱动而发生变化,在这类系统中状态变化不是连续的,而是随机出现的。仿真(Simulation)就是通过建立实际系统模型并利用所建模型对实际系统进行实验研究的过程。近年来国内外在离散事件动态系统仿真方面有着长足的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傅延亮就曾致力于计算机模拟技术的研究,阐述了计算机模拟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并总结出对于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不同的模拟方法;西南师范大学刘勇,王德才,冯正超研究了离散事件仿真建模与仿真策略,探讨了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建模的核心——仿真流程管理、离散系统的三种仿真建模策略,即:事件调度法、活动扫描法、进程交互法;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针对C4SIR系统仿真作战平台工具中离散事件仿真引擎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对比了两种离散事件引擎策略;大连理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运用了仿真优化方法对集装箱堆场大门系统规划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大门作业系统的离散事件仿真模型;GorgeOster和Weliky等人对非洲爪蟾的脊索形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并用计算机程序模拟了脊索的形成,研究了不同的细胞行为对脊索形态发生的特定作用。2、选题的依据和意义最初,仿真技术主要用于航空、航天、原子反应堆等价格昂贵、周期长、危险性大、实际系统试验难以实现的少数领域,后来逐步发展到电力、石油、化工、冶金、机械等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并进一步扩大到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交通运输系统、生态系统等一些非工程系统领域。可以说,现代系统仿真技术和综合性仿真系统已经成为任何复杂系统,特别是高技术产业不可缺少的分析、研究、设计、评价、决策和训练的重要手段。由于仿真模型仅是对现实系统的直观描述,并不能直接给出问题的最优解,所以需要将优化技术融合到仿真过程中,以便在仿真环境下使输出响应不断地得到改进,进而实现系统性能指标的优化。仿真优化方法是研究基于仿真模型的目标化问题,是结合仿真模型的优化技术,即基于仿真模型给出的输入输出关系,非枚举地从可能值中找到最佳输入变量值,使得输出结果为最优解或满意解的过程。仿真优化方法的优化策略是利用仿真模型的输出对最优解的搜索过程提出反馈,当产生的输出结果满足寻优条件时,搜索过程停止,优化算法输出问题的最优解。二、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难点问题1、基本内容连续事件系统状态变化在时间上是连续的,可以用方程式(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差分方程)描述系统模型;离散事件系统通常不能用传统的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来描述,而需要一些特定的建模和分析工具。所以深入研究和分析系统仿真中各项理论,建立离散事件系统的仿真模型,运用仿真模型模拟现实系统,是进行离散事件动态系统仿真案例研究过程中的主要内容。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确定所要研究的案例,进行问题定义,制定研究目标;(2)详细描述仿真系统,将优化技术融合到仿真过程中;(3)收集数据和信息,建立计算机仿真模型,完成研究目标。3、难点问题事件规模大小,影响建模的复杂度,需要决定事件规模大小。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1、收集并阅读与该课题相关的期刊杂志和论文;2、查阅离散事件动态系统仿真的相关资料,结合已学过的课程,熟练使用常用仿真优化方法;3、确定研究方向和思路,查阅相关书籍、期刊以及在线资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与研究;4、在中国知网上下载优秀论文作为参考;5、进行案例分析,建立仿真优化模型,并研究模型。四、工作进度序号设计(论文)各阶段名称日期1查阅、学习文献资料,结合已学过的课程,明确对应的理论、方法、步骤;撰写开题报告1-2周2毕业实习,撰写实习报告,撰写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3-5周3离散事件动态系统性质研究;离散事件动态系统仿真与建模的理论与实验研究6-7周4系统仿真与建模的实验结果及其分析8-9周5选取合适的应用实例,并实现仿真建模10-11周6撰写毕业论文,完成案例分析12-13周7毕业论文修改定稿14-15周8完成4000字左右文献翻译,做好答辩准备16-17周9答辩资料整理,提交存档18周五、主要参考文献[1]傅廷亮.计算机模拟技术[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2]于越,金淳,霍琳.基于仿真优化的集装箱堆场大门系统规划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3):3080-308[3]程文迪,孙丰鑫,楚威.C4SIR-系统基于邮箱机制的离散事件仿真引擎技术[J].系统仿真学报,2015,27(9):2025-2030.[4]刘勇,王德才,冯正超.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建模与仿真策略[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30(6):1020-1025.[5]尹之潜.地震灾害损失预测的动态分析模型[J].自然灾害报,1994,3(2):72-80.[6]黄红选,徐文江,冯允成.离散事件系统仿真中的优化算法[J].计算机仿真学报,1997,14(2):3-9.[7]李颖,朱伯立,张威.动态系统建模与仿真基础[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8]陈宏毅,江景波.城市住房系统动态系统分析模型[J].同济大学学报,1995,23(1):48-52.[9]SalamaA,NehringM,GrebergJ.Evalutionoftheimpartofcommoditypricechangeonmineplanofundergroundmining[J].InternationalJournalofMiningScienceandTechnology,2015,25(1):375-382.[10]ZhaoJie,Gaosheng,Caihe-gao.discrete-eventmodelingforinternetmulti-robotics[J].JoumalofharbinInstituteofTechnology,2004,11(6):618-623.

六、指导教师审核意见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____年月日七、专业系(教研室)评议意见系(教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