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公开课教学反思_第1页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学反思_第2页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学反思_第3页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学反思_第4页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学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学反思学校数学公开课教学反思1

用字母表示数这一内容,但它是由详细的数和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过渡到含有字母的式子,是同学学习数学的一个转折点,也是熟悉过程上的一次飞跃。其整个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抽象化过程。为体现课改精神,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构建信息环境下“主体参加”教学模式,立足于同学的学问基础和认知水平,采纳多样性的教学方式,让同学逐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并使同学在猎取学问的同时,抽象思维力量得到提高,成为学习的真正仆人。上完这节试讲后,我有如下反思:

一、将生活引入课堂

“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也是数学学用的归宿。任何数的概念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它的原型,只要细心观看四周的世界,我们就能发觉处处都是数学。”激发爱好引入课题,

1、你在生活中见过用字母表示的符号吗?

2、它们都有什么特点?(简洁明白,简单明白)

3、由儿歌引入课题,抓住同学奇怪   心。

通过这样地教学,同学会惊异地发觉“数学就在我生活中”,无疑会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无疑会乐观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之中。

二、给同学创设情境,体会意义。

(一)猜年龄

1、让同学猜猜老师的年龄。

2、提示:老师比xx大24岁。

3、让同学推算在不同年龄阶段时,老师的岁数是多少岁?并说说是怎样算的。

例如:1+24=25(岁)2+24=26(岁)3+24=27(岁)……11+24=35(岁)

(二)数数猜猜,发觉规律。

1、动手操作,摆出一个三角形。

2、提出问题:摆1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3根)那摆2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摆10个呢?请算一算。摆a个呢?

让同学经受操作和思索,表达和沟通等过程,运用同学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探究规律,培育同学的动手力量和合作精神。

三、把嬉戏带入课堂

巩固练习中,出示了同学特别熟识稚气的儿歌: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1声扑通跳下水。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2声扑通跳下水。

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3声扑通跳下水。

以风趣的儿歌作为同学的素材,同学在素材中自己发觉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从中切身体验数学中的奥妙。

四、存在的不足

1、重点不突出。在每一个环节之后,老师应准时小结,这样,同学的思路更清楚,课堂的重点也更突出。如:猜年龄之后应重点进行小结让同学明白字母可以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也可以表示数量关系。这样对后面的练习同学就不会消失错误了。

2、难点要分散。本节课看似简洁,在实际上过之后发觉,用字母表示定律、公式这一内容在本节课消失,同学把握不牢,虽然动口、动笔写过一遍,但在课后的验收中只有十位同学过关,而且课上时间不很充裕,草草收场。

结合试讲中存在的问题,对本课的教学设计做了相应的调整。在本班讲这一课时,把用字母表示定律、公式放在了练习课中,这样一来,课堂上的时间充裕,针对本班的中下生不时地提问、追问、反问,并准时地总结,同学对本课的难点把握较好,并且做了大量的练习,书上的、聪慧数学的题也都做完了,教学效率较高。在下一课(练习课)中,用字母表示公式就有了充裕的时间,说一说、写一写、记一记,课后验收正确率大幅度提高。

通过这两节课,我深深的体会到:假如每节课都能不断的反思,在总结中提高,那么我们今后的每堂课将变得更加有效。

学校数学公开课教学反思2

今日上午去二小听了一节数学课,让我受到很多的启发,课堂上老师成熟教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的思维活跃更是让我刮目相看。

整节课,老师对同学进行了有效的指导,充分体现了老师以同学为主体,同学是学习的主任,老师是组织者,体现的特别全面。

整节结束以后,进行了听课教研,虞老师对着节课进行了点评,首先对教案进行了分析,对教材分析提出了一点建议,分析时要着重分析本节课。

学情分析:那位老师是利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得到了虞老师的欣赏,同时也是我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就是在评价设计这一块,尽量要把练习题呈现,不要用环节已达到目标,这么笼统的语言概括,这样的问题我也会犯,最终对同学评价这一块,他也做了一点提示,她说同学的自评和互评能让孩子明白自己的得失,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而明白自己的得失,反思自己的行为,还有对同学语言评价要是多维的,比如: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是还是要感谢你的士气和胆识等等激励孩子的语言。

总之,这节课,我对教学有了更深刻的反省。

学校数学公开课教学反思3

在教授这节课以前我始终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对于刚刚升入三班级的小孩子来说,要理解、把握长方形和正方形这样一个抽象的概念就已经很牵强了,更何况要求他们去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那么怎么使抽象变形象,关心同学在头脑中形成概念就是我这节课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了!

要把这节课上得形象,上得有声有色,上完以后使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概念、公式推导过程深深印入同学们的脑海我在备课时考虑到假如能充分利用同学好动、活泼的天性,使用形象的学具并配以多媒体课件的动画效果应当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课堂上我乐观调动同学们的乐观性,让他们站在课堂的主导地位上,让他们想学、要学、主动学。

在课堂教学中,同学是熟悉的主体,发觉的主体,实践的主体。训练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新知的最佳途径是由同学自己去发觉,由于这种发觉理解最深,也最简单把握内在规律和联系。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敬重同学的主体地位,乐观为同学创设主动学习的机会,供应尝摸索索的空间,使同学乐于、擅长自主学习,能主动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索问题,寻求解决途径。同时还要培育同学的合作意识,常常进行合作学习训练,使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观点激烈交锋,在磨擦碰撞中闪烁出才智的火花,实现学问的学习、互补和再制造。

纵观本课,从周长概念的归纳,到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及公式的探究归纳,再到课末的汇报小结,每个环节都是同学个体自主参加、合作探究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同学寻求答案、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新知、理解运用的过程,而老师自始至终只是充当着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引导同学们去探究学问。这样的教学不但能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提高教学效益,同时也培育了同学的探究精神与合作意识

学校数学公开课教学反思4

教材方面,《8的.乘法口诀》是义务训练课程标准教科书苏教版二班级(上册)第71~72页的内容。在同学已有1—7的乘法口诀阅历的基础上学习。重点是使同学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把握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8的乘法口诀求积。难点在于编制8的乘法口诀并记忆、发觉口诀的规律以及记忆口诀。

在教学过程中,我留意让同学自主的经受8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查找8的乘法口诀的规律,能娴熟的运用8的口诀进行计算。并让同学体验生活中到处有数学,会用数学学问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其次,谈一谈我的教法设计

依据教学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我采纳了:

1、情景教学法。通过大家熟识并且关怀的奥运内容引入,不仅同学激情昂扬,而且也渗透了爱国主义思想。在教授过程中让同学在情景里亲自动手操作、探究,感受学问的形成过程不过如此简洁,享受胜利的喜悦,激发同学学习数学学问的爱好。

2、嬉戏教学法。即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做中学、玩中学”的体现。由于学校生学习活动不再是老师的“说教”,应当更多的时间是在同学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在这节课中,我实行了玩对口令的嬉戏关心同学强化记忆口诀。孩子不但不会觉得枯燥,反而对他们更有挑战性。在练习中,我也相应的加入了摘苹果的嬉戏。传统的口算教学一般是枯燥乏味的,对于低班级的同学很简单失去爱好,采纳嬉戏的形式调动了同学的乐观性,他们很愿意参加其中。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了“同学是学习数学的仆人,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的功能。

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体现了“自主探究、合作沟通、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培育了同学相互合作沟通的意识,在共同争论中完成学习任务。并以“掌声表扬”的方式激励同学多思索、多发表意见。

第三,说学法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主我要培育了同学以下学习方法:

1、指导同学观看,共同争论,在自主探究中把感性熟悉上升到理性熟悉。戏中运用学习成果,把数学学问利用到现实生活中。

学校数学公开课教学反思5

一、为什么选择这一课?

对我们一线老师来说,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的教学,可能更驾轻就熟一些,而对于综合实践这个板块,一是以前没有单列这个内容,二是始终以来,这个内容的教学也没有引起老师们的重视,自己觉得对这个板块教学的理解特别的肤浅,所以利用这个机会,选择这个板块,大伙在一起讨论,既是对自己的一个挑战,同时也想利用这次讨论提高自己对这个板块的熟悉及教学技巧。

二、几个细节的讨论和几个讨论的细节。

1、开课。

对开课,可以说始终在改动之中。最开头我是用1、4、9、16这组数直接来开课,先让同学找规律,在找不出的状况下,再引出形,再通过形来讨论数,结果正如其他老师所说:抱负和现实有很大差距。这样开课,使整节课显得层次不清,如何使开课更好的激发同学的爱好,又能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我想到了单刀直入,实践后发觉也不行,这样的开课,能引起同学的留意,但想引起爱好还差很远。怎么办?后来想到从毕达格拉斯当时讨论点阵的情形入手,用一个小故事来引入。故事太长,后来截取了中间的精华部分,并用小磁石摆成可转变外形的点阵,这样的开课,得到了老师们的全都赞同。

2、新课探究环节。

最初的设计里,老师的不放手,显示出了对孩子们的“不信任”,一步一步教下来,孩子们是可以学到学问,但却有悖于教材的设计初衷,后来,下决心把课堂还给同学,这样就想到,我在这节课中究竟是个什么角色,通过思索,把自己定位于那个穿针引线的人,用一个个细心设计的问题,把同学的思维奇妙的串起来,这是在后一段我们主要思索的问题。在最终一次的设计中,大胆的把主动权交给同学,让同学用画的形式,把自己的思维呈现出来,利用画出来的图,直观的表述出自己的思想,既让同学体会了一把数形结合的妙处,又让重难点得以突破,所以敢说,在这节课上,同学学到的绝不仅仅是学问。

3、练习的设计。

最初就直接让同学在书上完成试一试的两题,说实在的,有了前面的阅历,书上又有提示性的算式,同学要写出一个答案来还真不难,但明显的,同学的思维囿于书中的提示,于是小组商议 后,打算用题卡的方式给同学,并去掉提示性算式,还同学一个想象的空间。结果发觉,同学真的是有太多的奇思妙想。后来把三角形点阵放到了长方形点阵的前面,是为了给同学一个方法的再总结和数学思想的再感受。

4、结束。

点阵,其实同学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许多,只是他们还不知道那些都是点阵而已,在课的结束,设计了观赏这个环节,让同学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的同时,感受数学的内在美,并把点阵的讨论延长到课外同学最宠爱的运动会,鼓舞同学参加队列的设计,让同学感觉这个课并没完,在生活中到处可以用到,激起同学连续讨论下去的欲望。

学校数学公开课教学反思6

数学学问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学校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因此,本节课,我向同学供应了五个特别熟识的生活情景:穿衣服搭配问题、早餐搭配问题、解密码锁问题、路线选择问题、拍照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纳提问题---引导参加,探究方法---优化思维,实践应用---解决问题,层次清楚,步步深化,使同学在活动中轻松开心地理解和把握基本数学学问与技能,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联系实际,创设情景,激发学习爱好。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我设计了一个完整的情景串,以小红想装扮得美丽些带大家去儿童乐园玩一成天的活动为线索,奇妙地设计了帮小红搭配衣服、吃早餐、开密码门、选择路线、及拍照等五个情景,以同学宠爱的生活情境融入整节课的教学,充分地调动了同学的乐观性,激发了同学学习的爱好。

二、合作探究,让同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仆人。

教学中,我将熟悉服饰搭配、配餐、路线等环节大胆地放手让同学依据已有的生活阅历去探究,去发觉。让同学时刻感受自己是学习的仆人。同学在想一想、议一议、摆一摆、连一连、画一画等活动中乐观地思索、大胆地操作、方法多样,且争先抢后地上台呈现自己,从而充分领悟到:搭配要遵循有序、合理,而且要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初步建立有序、合理的搭配观念等。

三、让同学体验数学的价值

衣服的搭配、早餐的搭配、拍照等是同学身边常常接触到的,通过这几个活动,不但巩固了所学的学问,而且联系生活实际,使同学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细细地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我觉得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1、关注个体差异不够到位;2、老师驾驭课堂的力量有待提高。

总之,作为数学老师,处理好“数学和生活”的关系,构建师生和谐进展的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将为之不断探究。

学校数学公开课教学反思7

本节课的课题是6和7的熟悉,在同学学习了1至5的熟悉及加减法的基础上熟悉6和7,学校一班级数学公开课教学反思-6和7的熟悉。这节课里,让同学结合详细情境,会用6、7表示事物的个数、事物的挨次和位置;会写6、7并能比较它们的大小,把握6和7的组成,培育数感。经受探究6和7的熟悉过程,培育观看力量、动手操作力量和学问迁移力量,初步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我利用教材的情境图,引导同学亲身经受了观看、操作的活动过程,活跃了课堂气氛,激起了同学学习和相互沟通合作的乐观性,让他们在活动中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本节课的胜利之处:

1、通过让同学观看情境图,说一说图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