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邢台市固献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下列关于浓HNO3和浓H2SO4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温下都可用铝制容器贮存B.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质量都减轻C.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反应D.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浓度都增大参考答案:A解析:浓硫酸吸水增重,浓硫酸常温下与Cu不反应,露置在空气中,浓度都减小。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有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之间才能形成离子键
B.具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C.化学键是分子中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D.具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参考答案:D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丁达尔效应可鉴别FeCl2溶液和Fe(OH)3胶体B.Na与NaCl在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C.相同条件下,Na2CO3比NaHCO3更稳定D.用氨水可鉴别MgCl2溶液和AlCl3溶液参考答案: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B.钠元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C.碳酸氢钠不稳定,加热易分解;D.二者都生成沉淀.【解答】解:A.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可用丁达尔效应鉴别,故A正确;B.焰色反应为为元素的性质,单质、化合物的颜色反应相同,故B正确;C.碳酸氢钠不稳定,加热易分解,碳酸钠较稳定,故C正确;D.二者都生成沉淀,可用氢氧化钠溶液鉴别,故D错误.故选D.4.把L含硫酸铵、硝酸铵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用mol烧碱刚好把NH3全部赶出,另一份与氯化钡溶液完全反应消耗molBaCl2,则原溶液中(NO)为A.mol·L-1B.mol·1-1C.mol·L-1D.mol·L-1参考答案:B5.知元素R有某种同位素的氯化物RClX,该氯化物中R微粒核内中子数为Y,核外电子数为Z,该同位素的符号为A.
B.
C.
D.参考答案:A略6.19世纪中叶,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
A.提出原子学说
B.发现元素周期律
C.提出分子学说
D.发现氧气参考答案:B略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各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跟族的序数相等
B.所有元素都有正化合价和负化合价,它们的绝对值之和等于8
C.非金属元素的负化合价,等于原子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稳定结构所需得到的电子数
D.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跟族序数相等参考答案:C8.下列物质中,属于烃的是:(
)A.蛋白质
B.丙烯
C.乙酸
D.淀粉参考答案:B9.光照混合在试管中的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一段时间后,拔开试管塞,在实验的过程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试管中气体的黄绿色变浅
B.试管中有火星出现
C.试管壁上有油状液滴出现
D.试管口有白雾参考答案:B略10.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丁达尔效应可以用于区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B.加入足量浓NaOH溶液,产生了带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NH4?C.加入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D.先加入BaCl2溶液,再加入HNO3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SO42﹣参考答案:CD解:A.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而溶液不具有此性质,故A正确;B.浓NaOH溶液与铵盐混合会生成氨气,所以加入足量浓NaOH溶液,产生了带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NH4+,故B正确;C.加入盐酸,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可能有CO32﹣、HCO3﹣等,不能排除HCO3﹣的影响,故C错误;D.不能排除Ag+、SO32﹣的影响,应先加入盐酸,如无现象,再加入氯化钡检验,故D错误.故选CD.11.高沸点液态有机物和低沸点(热稳定)杂质的混合物分离的一般方法是A.重结晶
B.蒸馏
C.过滤
D.分液参考答案:B重结晶适合分离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的物质,故A错误;互溶的液体,根据沸点不同,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B正确;过滤适合分离固体和液体,故C错误;互不相溶的液体用分液法分离,故D错误。12.反应A(g)+3B(g)
2C(g)+3D(g),在四种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分别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V(A)=0.15mol/(L?min)
B.V(B)=0.6mol/(L?min)C.V(C)=0.04mol/(L?s)
D.V(D)=0.01mol/(L?s)参考答案:C1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1.2LO2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AB.56gN2与CO混合物中原子总数是4NAC.27g铝中加入1mol/L的NaOH溶液,转移电子数是3NAD.将10mLlmol/L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所得氢氧化铁胶粒的数目为0.01NA参考答案:BA.11.2LO2不一定是0.5mol,其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不一定为0.5NA,A错误;B.N2与CO的相对分子质量均是28,且均含有2个原子,因此56gN2与CO混合物中原子总数是4NA,B正确;C.27g铝是1mol,1mol/LNaOH溶液的体积未知,不能计算反应中转移电子数,C错误;D.胶体是分子的集合体,将10mLlmol/L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所得氢氧化铁胶粒的数目小于0.01NA,D错误,答案选B。14.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a2+、Al3+、CO32ˉ、AlO2―
B.Cu2+、Cl-、Na+、NO3―C.Fe2+、H+、SO42ˉ、NO3ˉ
D.Mg2+、NO3-、K+、Br-
参考答案:D略15.反应A+B→C(放热)分两步进行:①A+B→X(吸热),②X→C(放热).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A. B. C. D.参考答案:A【详解】由反应A+B→C(△H<0)分两步进行①A+B→X(△H>0)②X→C(△H<0)可以看出,A+B→C(△H<0)是放热反应,A和B的能量之和大于C,由①A+B→X(△H>0)可知这步反应是吸热反应,X→C(△H<0)是放热反应,故X的能量大于A+B;A+B的能量大于C;X的能量大于C,图像A符合;答案:A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已知:
(浓)====,在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固体或高锰酸钾固体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可供选用的发生装置如下图。
(1)若用高锰酸钾固体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发生装置是
。(选填A或B或c)
(2)写出用二氧化锰固体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室收集氯气的方法是
。
(4)常用溶液吸收氯气防止污染。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参考答案:(1)B
(2)
(3)向上排空气集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
(4)===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请你设计至少两种方法除去细小的铁颗粒中混有的细小的铝颗粒。(简要说明)参考答案:
方法一:可以使用NaOH溶液洗涤混合物,铁与NaOH溶液不发生反应,而Al可溶于NaOH溶液。2Al+2NaOH+2H2O2NaAlO2+3H2↑经过滤、洗涤可以得到铁。方法二:可以使用磁铁将混合物中的铁吸引出来而留下杂质铝。方法三:向混合物中加FeCl3溶液,Al与FeCl3反应:A1+FeCl3Fe+AlCl3,用水洗涤并干燥。18.下列物质属于钠盐的是Na2O
CH3COONa
NaHSO4
Na2O2参考答案:对酸、碱、盐、氧化物等可进一步分类19.实验室配制欲配置480mL0.4mol·L-1的NaOH溶液。根据配置溶液的具体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该溶液应选用
mL容量瓶。(2)用托盘天平称取
g固体NaOH。(3)将称好的NaOH固体放至500mL的大烧杯中,倒入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至完全溶解。待冷却至室温后,将烧杯中的溶液用玻璃棒引流转移至容量瓶。(4)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并将每次洗涤的溶液都注入
,轻轻晃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和均匀。(5)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直到液面离刻度线约1-2厘米时,用
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盖好瓶塞,摇匀。(6)配制好的溶液
(填“能”或“不能”)长期存放在容量瓶中。(7)以下因素会造成实验结果偏低的是
A.定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 TR 17026:2015 AR Conformity assessment - Example of a certification scheme for tangible products
- 【正版授权】 ISO 7240-27:2025 EN Fire detection and alarm systems - Part 27: Point type fire detectors using a smoke sensor in combination with a carbon monoxide sensor and,optionally
- 【正版授权】 IEC 60705:2024 EN-FR Household microwave ovens - Methods for measuring performance
- 【正版授权】 IEC 60244-1:1999 EN-D Methods of measurement for radio transmitters - Part 1: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for broadcast transmitters
- 头晕头痛的护理
- 2025年学校教学学年工作方案
- 2025年电化教学工作方案
- 流产后卫生护理
- 2025年老师工作方案模板
- 村两委2025年度工作方案例文
- 中小学学校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自查报告
- 2025年山东鲁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驻陕西煤矿企业招聘(15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5-2030羊毛制品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房建资料员知识培训课件
- 新零售背景下的电子商务尝试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高一政治统编版下学期期中考试测试卷B卷(含解析)
- 《商务沟通与谈判》课件 第二章 商务沟通原理
-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答案
- 开曼群岛公司法2024版中文译本(含2024年修订主要内容)
- TSGD7002-2023-压力管道元件型式试验规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