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二期年产100万吨镍合金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_第1页
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二期年产100万吨镍合金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_第2页
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二期年产100万吨镍合金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_第3页
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二期年产100万吨镍合金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_第4页
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二期年产100万吨镍合金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无组织废气产排情况无组织废气主要来源于熔炼厂房、精炼厂房、铸铁厂房、燃煤贮存、装卸扬尘。拟建项目无组织废气排放情况如表3.1-2。表3.1-2全厂无组织废气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序号污染源位置污染物名称排放量(t/a)面源面积(m2)排放高度(m)1熔炼车间烟尘3.66105600×640镍及其化合物0.0513铬及其化合物0.011312精炼车间粉尘9.9152800×240镍及其化合物1.5856铬及其化合物0.148653铸铁车间粉尘1.18824600×130镍及其化合物0.19铬及其化合物0.022574煤场粉尘9.65108063.1.3噪声建设项目主要噪声源情况详见表3.1-3。 表3.1-3项目主要噪声源及排放情况 单位:dB(A)序号设备噪声级dB(A)台数距离厂界距离(m)拟采取措施降噪量dB(A)采取措施后噪声级和测量位置(dB(A))1脱硫除尘系统排风机90~9524×1190(东厂界)隔声罩加消声器2570厂房外1m2给水泵8524×1240(东厂界)置于室内,厂房隔声20653回转窑鼓风机9018×1190(东厂界)厂房封闭加隔声罩20704公用工程空压机901×6296(南厂界)厂房封闭加消声器25655公用工程变压器902×2176(南厂界)厂房封闭20705冷却塔802×6236(南厂界)落水消能降噪装置(塔内治理);绿化、围墙阻挡隔声(塔外治理)1070装备外2m6破碎机85-9012×1182(东厂界)厂房封闭加隔声罩2070厂房外1m7回用水泵75-801×6160(南厂界)置于室内,厂房隔声20603.1.4固体废物拟建项目产生的固废主要为冶炼炉渣、脱硫除尘过程产生的石膏、生活污水处理污泥和生活垃圾等。(1)冶炼炉渣拟建项目产生电炉冶炼炉渣,产生量约4757935.5t/a。对照《固体废物编号表》,为第81项“冶炼废物”,不属于危险固废。拟外售江苏磊达股份有限公司和响水中联水泥有限公司作为生产水泥的辅助材料。(2)石膏拟建项目烟气采用钠-钙双碱法脱硫除尘。脱硫反应中生成的亚硫酸钙在空气的作用下被氧化成硫酸钙晶体(即石膏),对照《固体废物编号表》,为第51项“含钙废物”,不属于危险固废。经压滤后产生量约22760t/a,硫酸钙含量约为80%,拟外售江苏磊达股份有限公司作生产水泥的原料(见附件)。(3)污泥拟建建设项目在生产废水处理中产生脱硫废水絮凝沉淀处理污泥约5000t/a(80%含水率),生活污水生化处理过程中,产生处理污泥约581t/a(80%含水率)。拟压滤后卫生填埋处理。(4)生活垃圾拟建项目定员3480人,以生活垃圾产生量1kg/人·天计,则生活垃圾年产生量约1148.4t/a(按每年330天计算),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表3.1-4固废及排放情况汇总表序号名称编号性状产生量(t/a)排放量(t/a)处置方式1冶炼炉渣81固体4757935.50综合利用2石膏51固体2276003水处理污泥57固体55810卫生填埋4生活垃圾99固体1148.40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合计--4787424.90-3.2生态影响方式、范围该项目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运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项目排放的废水、废气对农业及周边陆域植被及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3.3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本项目周边各环境要素环境敏感区、功能、规模和本项目相对位置关系见表3.3-1及图3.3-1。表1拟建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要素环境保护对象名称规模(人口/户数)方位距厂界距离(m)功能目标等级大气环境陈家港镇5万人SW2100居住、行政《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陈北小区500/120SW1050居住蟒牛新区400/100W2300居住蟒牛村200/60W3000居住四框300/80S1250居住小新庄200/60S2200居住大咀村300/80SW4100居住自然保护区-E6000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一级标准水环境灌河/工业、农业《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B3838-2002)Ⅳ类海堤河//中山河//黄海及近海海域/港口区第四类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E6000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园区及周边湿地、植被和潮间带生物/////声环境厂界周围声环境////《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地下水项目周边区域////《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图3.3-1拟建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3.4环境影响及预测结果分析⑴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正常工况下,评价范围内SO2、NO2、Ni及其化合物、Cr及其化合物的小时最大浓度叠加本底浓度后达标;SO2、NO2、PM10日平均最大浓度叠加本底浓度后达标;TSP日均最大贡献值叠加本底浓度后超标;SO2、NO2、PM10、TSP年平均最大浓度叠加本底浓度后达标。各敏感保护目标处SO2、NO2、Ni及其化合物和Cr及其化合物的小时最大浓度叠加区域项目贡献值及本底浓度后达标;SO2、NO2、TSP、PM10日平均最大浓度、年平均最大浓度叠加本底浓度后达标。非正常工况下,本项目污染物的排放对外环境影响程度比正常工况显著增加。PM10日均最大贡献值、铬及其化合物小时最大贡献值超过环境质量标准限值,其他污染物指标叠加本底值后未出现超标。敏感保护目标处的SO2的最大小时,日均,年均浓度叠加区域项目贡献值及本底浓度后叠加后未出现超标;Ni的小时最大浓度叠加本底浓度后也未出现超标;PM10最大年均浓度叠加区域项目贡献值后未出现超标,但PM10最大日均浓度叠加本底之后,在陈北小区、陈家港镇出现超标;Cr的小时最大浓度叠加本底浓度后在陈北小区出现超标,其它敏感点未出现超标。根据项目的无组织排放量,由公式计算确定设置100米环境防护距离,在此范围内禁止建设学校、医院、集中居住区等环境敏感目标。但依据《铁合金行业准入条件》(2008年修订)相关要求,综合考虑后决定本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为1公里。大气防护距离内无常住居民。⑵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本项目生产废水在厂区内回用,不外排,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造纸产业园污水厂处理后达标排放。本项目生活污水产生量318.72t/d,约占园区污水厂一期规划处理能力6.0万吨/天的0.53%,所占比例较小。项目废水污染因子较少,水质简单,浓度较低,各项指标能够满足园区污水厂接管标准。项目生活污水接管污水处理厂接管可行。废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对周围水环境影响很小。⑶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项目的各噪声设备均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经预测,厂区的噪声设备在厂界均能达标排放。与本底值叠加后,噪声值虽有小幅上升,但仍然能满足功能区要求。因此车间噪声对环境影响不大。不会出现噪声扰民现象。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本项目各种固废采取妥善的处理处置措施后不外排,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3.5污染防治措施(1)废气拟建项目废气主要包括有组织废气和无组织废气。其中,有组织废气包括冶炼工艺废气、输送系统粉尘、熔炼厂房粉尘;无组织废气包括出铁出渣口烟气、矿热电炉捣炉/拨料逸出的烟气、铸铁车间粉尘、燃煤贮存、装卸扬尘。=1\*GB3①冶炼工艺废气拟建项目冶炼工艺废气中污染物主要为SO2、烟尘、Ni及其化合物、Cr及其化合物等,拟采用“四电场静电除尘+钠钙双碱法脱硫除尘”工艺处理。SO2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0%以上,烟尘Ni及其化合物、Cr及其化合物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9.7%以上,可确保SO2、烟尘、Ni及化合物、Cr及其化合物排放浓度能够满足《铁合金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6-2012)表5标准和《铜、钴、镍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67-2010)表5标准。=2\*GB3②输送系统和熔炼厂房粉尘拟建项目在物料输送过程中会产生粉尘,主要产污环节为配料站(G2),转运站(G3),中间料仓(G4),粉煤制备(G6)。熔炼厂房电炉料仓及出铁口会产生烟尘(G5)。在这些产尘处均配备布袋除尘器,处理达标后经排气筒排放。粉(烟)尘去除效率可以达到99%以上,可确保粉(烟)尘、Ni及化合物、Cr及其化合物排放浓度能够满足《铁合金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6-2012)表5标准和《铜、钴、镍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67-2010)表5标准。=3\*GB3③精炼车间废气精炼过程产生的烟气主要是保温感应炉产生的含CO2、SO2、烟尘废气,采用布袋除尘处理后达标排放;AOD炉产生气体主要为CO2和烟尘,LF炉主要产生O2、H2和烟尘等,采用布袋除尘处理后通过40m高排气筒达标排放,每个精炼车间设置2台保温炉、3台AOD炉、1台LF炉。每台保温炉设1台除尘器、1个排气筒,每台AOD炉设1台除尘器、1个排气筒,LF炉由于风量较小,烟尘与其中1台AOD炉合并处理,每个精炼车间共5台除尘器、5个排气筒,全厂共10台除尘器、10个排气筒。=4\*GB3④无组织废气拟建项目无组织废气包括出铁口、出渣口、矿热电炉捣炉/拨料逸出的烟气、铸铁车间粉尘、燃煤贮存、装卸扬尘。主要采用强化烟气收集措施,提高收集效率;采用洒水抑尘(提高含湿量)、遮蔽挡风;加强厂区绿化,并设置绿化隔离带和一定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等措施。通过采取以上无组织排放控制措施后,各污染物的周界外最高允许浓度值能够满足《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二级标准中相应要求。(2)废水拟建项目排水主要为循环冷却系统排污、设备及地面冲洗水、初期雨水和生活污水。其中循环冷却系统排污、设备及地面冲洗水拟收集混合后,送至电炉渣冲渣系统作补充水,不向外环境排放。拟建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可以达到造纸产业园污水厂接管标准,通过管网排至造纸产业园污水厂深度处理。达到《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表2“制浆和造纸联合生产企业”标准后,排放到灌河。(3)噪声噪声污染源主要来自生产所用的各种机械设备。为了防止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设项目选用低噪设备、把噪声大的设备置于厂房内,采用消音、隔声等措施,加大厂区绿化,运输车辆注意运行时间,并在夜间控制鸣笛等。采取以上降噪措施,本项目对周围声环境影响很小,噪声防治措施是可行的。(4)固体废物拟建项目产生的固废主要为脱硫除尘过程产生的石膏、冶炼炉渣、水处理污泥和生活垃圾等。石膏、冶炼炉渣可以出售用作建筑材料,水处理污泥外送卫生填埋处理,生活垃圾拟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本项目产生的各项固废,可得到合理处理处置,最终实现零排放。3.6环境风险分析3.6.1环境风险预测结果本项目的最大可信任事故为煤粉制备车间在煤粉生产和输送过程中,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故,以及烟气处理设施发生故障,不达标废气从烟囱排放。发生烟气处理设施事故时,比正常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显著加大,但不会严重降低该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发生煤尘火灾、爆炸事故时,一般主要反应在安全生产方面,对环境破坏较小,主要只对小区域空气有一定影响,对环境的影响只是局部的。本项目最近的环境敏感保护目标距离厂界超过1000米,不会受到煤尘火宅、爆炸的显著影响,风险可接受。3.6.2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一、废气污染事故防范措施(1)制定严格的工艺操作规程,加强安全监督和管理,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对矿热电炉、管道、阀门、接口处都要定期检查,严禁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2)加强管理,确保干燥窑烟气除尘脱硫设施正常运行,同时配有备用风机。(3)健全冶炼车间和铸铁车间的通风系统。(4)定期排查并消除可能导致事故的诱因,加强安全管理,将非正常工况排放的机率减到最小、采取措施杜绝风险事故的发生。(5)配备应急电源,作为突然停电时车间通风用电供应。(6)定期清灰,以保证除尘器的高效除尘。(7)安装烟气自动监测系统,在线监测烟尘排放浓度,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二、废水污染事故防范措施(1)水循环系统中增加1500m3的事故应急池,水处理设施发生事故时,可以贮存约30h的水量。待水处理设施运行后,处理后进行冲渣,不外排。(2)及时清理冶炼渣,以防因处理池中固废过多而影响循环水的利用。(3)对水泵等设备应定期检查,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水循环系统应配套备用水泵等。(4)有专人负责对循环水池进行定时观察,一旦发现废水有跑、冒、渗、漏现象,及时采取将废水引入事故应急池等措施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展。(5)配备废水监测设备。(6)对红土矿、冶炼渣存放区、污水处理区等地面进行水泥硬化处理,使地面防渗系数达到K≤10-7cm/s。生产废水回用水池采用混凝土垫层、水泥沙浆层等多重方式防渗。管道施工应严格符合规范要求,接口严密、平顺,填料密实,避免发生破损污染土壤、地下水。(7)在厂区周围建设完善的防洪、排水系统,加强维护。三、火灾爆炸风险防范措施(1)加强生产安全管理①建立安全生产制度,大力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加强管理力度,制定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的发生率。所有上岗的员工必须参加上岗教育、操作培训、岗位实习。上岗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操作。②加强原煤管理,防止易燃易爆物混入其中。③加强设备的检查、维护,提高环保设备作业率,做到与主体(生产)设备同步运行、同步维修。(2)建立健全防火防爆安全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防火防爆安全制度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安全员责任制度:主要把每个工作人员在业务上、工作上与消防安全管理上的职责、责任明确。②防火防爆制度:是对各类火种、火源和有散发火花危险的机械设备、作业活动,以及可燃、易燃物品等的控制和管理。③用火审批制度:在非固定点进行明火作业时,必须根据用火场所危险程度大小以及各级防火责任人,规定批准权限。④安全检查制度:各类储存容器、输送设备、安全设施、消防器材,进行各种日常的、定期的、专业的防火安全检查,并将发现的问题定人、限期落实整改。⑤其他安全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及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等各种规章制度。如外来人员和车辆入库制度,临时电线装接制度,夜间值班巡逻制度,火险、火警报告制度,安全奖惩制度等。(3)采取防火防爆措施根据对上述火灾风险及影响的分析,针对可能造成的重大灾害性大气污染事件,提出如下事故防范措施:①本工程建(构)筑物的构造、防火间距均严格按照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414-2007《钢铁冶金企业设计防火规范》进行设计。主控室、磨煤室、配电室、变压器室、电缆夹层等设有火灾自动报警装置,采用集中报警方式;电除尘器设置防爆装置。各车间均设有安全通道。②煤粉制备选用的设备符合GB50058-19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规定;磨煤机及进出口必须设快速阶段阀或电动阀,并设置温度监测装置,煤粉仓及所用除尘器必须设置温度和CO监测及报警装置。磨煤室设置消防车道,除尘器、煤粉仓设置灭火装置。③室外消防系统采用环状的厂区管网,每隔100~120m设置一套地上式消火栓,消防用水量90m3/h。④按照有关要求,新建工程的安全卫生设计,应充分考虑生产装置区与生活区、防爆区与非防爆区之间的防火间距和安全卫生距离。本工程干燥室、配料室、冶炼车间等属高层工业建筑,煤粉制备室属于乙类车间,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及《钢铁冶金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414-2007),上述车间需要设置室内消火栓。室内消防水源接自厂区外的生产新水给水管道,生产给水管道的水量、水压不能满足本工程的室内消防要求,在循环水泵站建设1500m2消防水池,紧急时用做消防用水。各层消火栓设在明显和易于取用处,消火栓间距不大于30m。⑤在易燃、易爆及有害气体存在的危险环境中,设置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和灭火系统。⑥在爆炸危险区域内的照明、电机等电力装置的选型设计,结合其所在区域的防爆等级,严格按照《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的要求进行。⑦采取防静电、明火控制等措施。(4)设立报警系统设置火灾探测器及报警灭火控制设施,以便在火灾的初期阶段发出报警,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扑救。在这些易发生火灾的岗位除采用119电话报警外,另设置具有专用线路的火灾报警系统。四、停电事故防范措施(1)企业必须设有备用电源,突发停电故障时,后备电源紧急启动,自动开启旁路烟道,维持引风机、冷却系统供电。(2)在需要备用电源为矿热电炉供电时,送电前必须提升电极,以避免送电时变压器的合闸冲击电流过大,保证送电瞬间变压器空载,从而能延长负荷开关及变压器的寿命,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3)电炉变压器均应装设防止故障短路电流的瞬动保护,保护装置宜装设在向电炉供电的馈电线上。(4)矿热电炉、电炉变压器、水泵等设备的冷却系统发生故障直接影响输入炉内的功率和工艺,因此矿热电炉、电炉变压器的油水冷却系统或风冷系统应装设报警设备,在故障时发出信号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必要时应分断电热装置的供电或单独设置备用电源。(5)建议静电除尘、布袋收尘系统采用双路供电,以防止停电后烟气外溢。(6)自动控制系统安装有停电保护、过载保护、线路故障报警和误操作等安全保护装置。五、次/伴生污染防治措施发生火灾后,首先要进行灭火,降低着火时间,减少燃烧产物对环境空气造成的影响;事故救援过程中产生的喷淋废水和消防废水应引入厂内消防尾水收集池(以厂内设置的1500m3事故池替代)暂时收集,然后分批进入公司污水站处理;其它废灭火剂、拦截、堵漏材料等在事故排放后统一收集送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特别应注意的是,对于可能引起沸溅、发生二次反应物料的泄漏,应使用覆土、砂石等材料覆盖,尽量避免使用消防水抢救,防止产生二次污染。六、其他风险故防范措施(1)安全教育等要纳入企业经营管理范畴,完善安全组织结构。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组织专业救援队伍,明确各自职责,并配备相应的应急设施、设备和材料。(2)加强安全卫生培训,掌握处理事故的技能,加强技术防范,杜绝危害职工健康事故的发生。(3)建、构筑物的防雷等级应符合GBJ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第二类”设计规定,防雷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4)项目建设的同时,应对厂区周围1km范围内的职工分发防火、防爆常识的宣传手册。3.6.3应急预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危险化学品、储存、运输单位要制定本单位的事故应急预案,报当地地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应急预案一般包括:工程项目概况;重大危险源筛选及危险性评估;应急救指挥机构;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程序;后事故现场处理;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社会救援;通讯网络;应急救援预案的模拟演习等。3.7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本项目实施后,由于采用了较先进的工艺,使用清洁生产型原料及设备,运用科学的管理办法,企业经营过程可获取的利润较高,有较大创汇能力,投资回收期更短,有较明显的经济效益,可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同时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就业。本项目采取了合理的污染控制措施,可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3.8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1)污染源监测废气监测监测项目:SO2、烟(粉)尘、镍及化合物、铬及其化合物;监测地点:排气筒、厂界;监测频率:每年监测一个生产周期。废水监测监测项目:pH、COD、SS、NH3–N、TP监测地点:企业污水总排放(接管)口、清下水(雨水)排口;监测频率:COD在线监测,每半年监测一个生产周期。噪声监测监测项目:连续等效A声级;监测地点:厂区四周,界外1m。监测频率:每半年监测1天,昼夜各监测一次。在监测点附近醒目处设置环保标志牌。(2)环境质量监测大气:每年一次,建议厂界周围设置2个监测点(按照相关管理要求,在上下风向分别设置),监测项目:SO2、NO2、TSP、PM10、Ni及其化合物、Cr及其化合物。噪声:对厂界噪声每年监测一次,在厂界设测点8个,每次分昼间、夜间进行。土壤:每年一次,在项目所在地、厂界附近保护目标点(陈北小区)、陈家港镇、蟒牛村设置3个测点。监测项目:Ni、Cr。对以上监测结果进行统计,上报环保主管部门,如发现问题,必须及时纠正,防止环境污染。本项目建成后,为使环境管理制度更完善、有效、建议按ISO14000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确保公司产品、活动、服务全过程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为环境保护工作做出更大贡献。4公众参与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的规定,本次公众参与以公开公正为原则,公众参与的形式主要有网上公示调查、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媒体报道、参观考察、举行公众参与听证会。本项目拟采用网上公示调查、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举行公众参与听证会的方式进行。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二期年产100万吨镍合金项目的建设符合产业政策,符合区域相关规划;生产过程中采用了清洁的生产工艺,所采取的污染防治技术经济可行,能保证各种污染物达标排放,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的影响较小,总量能够在区域内平衡;项目建设得到了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在落实本报告书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严格执行“三同时”的前提下,从环保角度分析,本项目的建设具备环境可行性。6联系方式建设单位名称: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地址:江苏响水沿海冶金产业园(204600)联系人:马均联系电话—mail:mj706938164@环评单位名称: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单位地址:南京市凤凰西街241号(210036)联系人:丁工联系电话—mail:njudingjuan@目录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2、编制依据43、编制原则54、项目概况65、结论6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81、项目提出的背景8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9第三章项目性质及建设规模131、项目性质132、建设规模13第四章项目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171、项目建设地点172、项目建设条件17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251、建设原则252、建设内容253、工程项目实施33第六章节水与节能措施371、节水措施372、节能措施38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391、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392、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分析393、环境保护措施……404、环境影响评价结论……………..……………42第八章劳动安全保护与消防441、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442、安全措施方案443、消防设施…………...45第九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461、组织机构462、组织机构图46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481、建设工期48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483、项目实施进度表48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491、投资估算依据492、建设投资估算49目录TOC\o"1-2"\h\z第一章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1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2项目编制的依据 11.3肺宁系列产品的国内外现状 21.4产业关联度分析 31.5项目的市场分析 4第二章项目前期的技术基础 82.1成果来源及知识产权情况,已完成的研发工作 82.3产品临床试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8第三章建设方案 233.1建设规模 233.2建设内容 233.3产品工艺技术 233.5产品质量标准 293.6土建工程 373.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9第四章建设内容、地点 414.1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 414.2建设地点 414.3外部配套情况 44第五章环境保护、消防、节能 465.1环境保护 465.2消防 495.3节能 50第六章原材料供应及外部配套条件落实情况 526.1主要原辅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 526.2公用工程 54第七章建设工期和进度安排 567.1建设工期和进度安排 567.2建设期管理 56第八章项目承担单位或项目法人所有制性质及概况 578.1项目承担单位概况 578.2企业财务经济状况 58HYPERLINK\l"_Toc2084975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