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专家讲座_第1页
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专家讲座_第2页
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专家讲座_第3页
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专家讲座_第4页
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专家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脏象学说——

五脏六腑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第1页

中医学特点之一是整体观念,认为人是以五脏为中心有机整体。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第2页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第3页中医以研究脏腑生理功效和病理改变为中心,结合脏腑与形体、诸窍关系,以及脏腑和自然界关系学说,称为脏象学说。脏象二字“脏”(通藏字),是指藏于体内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生理功效和病理现象。

所以我们经过研究观察人体外在现象、征象,就能够研究人体内在脏腑生理功效、病理改变及其相互关系。这就是《内经》所说“有居内,必形于外”道理。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第4页一、脏象学说内容1、组成人体基本结构:

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经络等。2、组成生命活动物质基础:

精、气、血、津液。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第5页二、中医脏腑概念特征

中医脏象学说“脏腑”表述是以某一脏腑名称为代表某一系统生理病理概念;

西医学所说“内脏”则是指解剖形态上详细脏器与他生理病理功效。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第6页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第7页五脏六腑五体皮、肉、脉、骨、筋五官耳、目、鼻、舌、口五液汗、涕、泪、涎、唾

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第8页五脏五脏,是心、肝、脾、肺、肾合称。在经络学说中,将心包络也称一脏,合为六脏。藏象学说习惯将心包络从属于心,故普通称为五脏。特点:

“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形态上—实质性器官。功效上—藏精、气、血、津液。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第9页六腑六腑,是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合称。特点:“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形态上—官腔性器官。功效上—主饮食物受纳、消化、吸收、传导。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第10页奇恒之腑

内容包含: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等不一样于日常之腑。特点:形态上—官腔性器官(类脏)。功效上—藏精气(似腑)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第11页四、五脏功效

1、心:“君主之官”。主血脉,主藏神。心脏如同国家最高领导者,主宰全身,人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都是由心脏发生。主管血和脉,血液运行和脉络通畅与心脏有着亲密关系。我们常说“心情舒畅”、“操心”等都是心主管人精神思维表现。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第12页四、五脏功效

2、肝:“将军之官”。主藏血,主疏泄。肝脏如同国家最高军事领导者(将军),勇武能出谋划策。主管藏血,能使人耐受疲劳。肝还主管疏泄和畅达,使人气血舒畅,有助脾胃消化,腑气通利。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第13页四、五脏功效

3、脾:“仓廪之官”主运化、升清、统摄血液。脾如同国家主管后勤粮草最高官员,饮食五味靠它进行消化吸收,并运输到全身。是人后天之本,主管对食物和水液运输和吸收转化,并把精微物质输布到全身。中医叫做“脾主运化”。脾脏还有提升中焦之气作用。凡内脏脱出(子宫脱出、疝气)多是脾气下陷所致。脾脏主管人体肌肉、四肢正常发育成长和正常活动。脾脏统摄血液在血管中正常运行而不外溢,就是“脾统血”功效。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第14页四、五脏功效

4、肺:“相辅之官”。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宣散卫气;朝百脉,主治节。肺脏如同国家总理,帮助(辅佐)着君主(最高领导者),主管一身之气并调整着全身活动。主管着一身之气,全身各种生理活动都依靠着肺气作用。人有没有气力,也要依靠肺作用。肺脏不主管呼吸,时行吐故纳新。肺脏还与心脏紧紧配合,推进着全身血液运行。肺还调整全身水液,使用水液下行。肺还主管发声。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第15页四、五脏功效

5、肾:“作强之官”。

藏精、主水、纳气。肾脏有发挥强力作用,能产生技巧。是人先天根本、真火(即:元阴、元阳)所在地,决定人生老病衰亡全过程。还主管着生殖机能和全身水液代谢及大小便排泄。肾还主管着脑、髓和骨骼及牙齿发育生长,决定着人精力、智慧与才能。所以古人总结出了保养肾精是健康长寿理论与实践。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第16页五、六腑功效

六腑以泻为常态六腑“腑”,有“府舍”意思,是空腔器官意思。主要作用是输送营养和排泄糟粕,参加水液代谢等。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第17页五、六腑功效

正是因为人体有六腑“输泻”与五脏“贮藏”,这一进一出、一藏一泻,共同协调很好地完成了物质在体内贮藏、转化、利用、输送、排泄等代谢全部过程。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第18页六、脏腑各种关系1、脏与腑表里关系脏与腑之间生理病理存在亲密关系,相互影响。中医学将这种某脏与某腑之间最亲密关系概括为互为表里关系。他们分别是:心与小肠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第19页六、脏腑各种关系2、脏腑其它关系五脏六腑五行季节情绪五官五味五色形体五华肝胆木春怒目酸青/绿筋爪心小肠火夏喜舌苦赤/红脉面脾胃土长夏思口甘黄肉唇肺大肠金秋悲鼻辛白皮毛毛肾膀胱水冬恐耳咸黑骨发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第20页七、五脏与食物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第21页七、五脏与食物中国人说:“民以食为天”,从身体健康来讲,饮食是健康基础,要合理膳食,中医认为“药食同源”,不一样颜色食物即能够治疗不一样疾病,而且能够确保本身血“质”良好。比如心功效不好人可多食红色食物;肝功效不好人可多食绿色食物;脾功效(消化功效)不好人可多食黄色食物;肺功效不好人可多食白色食物;肾功效不好人可多食黑色食品。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第22页七、五脏与食物红色食物养心

红色食品代表有西红柿、红辣椒、红枣等。前两种红色食物含有丰富维生素C和维生素A,能增强人体力和缓解因工作生活压力造成疲劳。尤其是番茄红素对心血管含有保护作用,有独特氧化能力、保护体内细胞、使脱氧核糖核酸及免疫基因免遭破坏、降低癌变危害、降低胆固醇、预防便秘。红枣,中医认为大枣“性味甘、温,养胃健脾,益血壮身”。当代营养学研究表明,大枣含有环磷酸腺,对保养心脏十分有益。夏日多吃赤小豆,可缓解夏天出现口渴烦躁等症,尤其是在正午时分,是“心火”最旺之时,轻易出现心烦易怒,所以这个阶段,防止心火过亢,食用赤小豆最适宜不过了。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第23页七、五脏与食物黄色食物养脾

黄色食品代表有玉米、胡萝卜、木瓜等。这些黄色食品都含有丰富胡萝卜素。尤其是玉米是粗粮中保健佳品,它纤维含量很高,能够刺激肠蠕动、加速粪便排泄,是降低血脂、治疗便秘,养颜美容、预防肠癌最正确食物。玉米有利尿降压作用。胡萝卜维生素A含量很高,能促进机体正常生长繁殖、预防呼吸道感染、保护视力、有防癌抗癌作用。注意:酒不能与胡萝卜同时食用。这会造成大量胡萝卜素与酒进入人体,在肝脏产生毒素,对人体不利。木瓜含有木瓜酵素,能有效消化蛋白质,增强人体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功效,能够健脾消食。木瓜含有凝乳酶,大量水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各种维生素等各种营养物质,对通乳和提升人体免疫力都有很多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第24页七、五脏与食物绿色食物养肝

绿色食品指:花菜、芹菜等。这类食品水分含量高达90%-94%,而且热量较低,对希望减肥人,它既可填饱肚子,而又不会使人发胖。花菜,西方人很早发觉它,称它为“天赋良药”和“穷人医生”,与之类似有西兰花。长久食用可爽喉开音、润肺止咳。花菜还可降低乳腺癌、肠癌、胃癌发病率。另外还能够杀死胃中幽门螺旋杆菌、降低胆固醇、预防血小板凝结成块、降低心脏病和中风病危险。芹菜:含铁量较高,是治疗缺铁性贫血最正确蔬菜。芹菜含丰富钾,能降低血压、促进尿酸排泄、软化血管、治疗便秘。所以高血压病人、高血脂病人和高尿酸病人可常服。

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第25页七、五脏与食物白色食物养肺

白色食品,比如山药、燕麦片、雪梨、银耳、百合、莲子等。近些年,燕麦好处渐为人知,它含有丰富维生素B和维生素E,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血糖,治疗便秘改进血液循环,是减肥最正确食品。梨子自古被尊为“百果之宗”,有润肺、止咳、消痰、降火等功用。在秋季若因气候过分干燥,继而出现口渴、便秘、干咳等;或因内热造成烦渴、咳喘及痰黄等症状,可多食梨。当代营养学认为,山药中含有较多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还富含钾、镁等矿物质元素,含有营养滋补、诱生搅扰素、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效,还能改进冠状动脉及微轮回血流,可治疗慢性气管炎、冠芥蒂、心绞痛等。天气枯燥,易伤肺津,招致阴虚,出现口干、咽干、唇焦、干咳等病症,此时进补山药最为适合,因山药是安然平静之品,为滋阴养肺之上品。

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第26页七、五脏与食物黑色食品养肾

黑色食品,如黑芝麻、黑木耳、核桃等。中医认为黑色食品含有强肾作用。黑木耳含有丰富卵磷脂、脑磷脂,称之为清洁血管、软化血管“清道夫”,每餐吃5克-10克黑木耳,就能降低血液粘稠度,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黑芝麻含有各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在维生素E、维生素B1作用参加下,能加速人体代谢功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