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期末测试题地理_第1页
高二地理期末测试题地理_第2页
高二地理期末测试题地理_第3页
高二地理期末测试题地理_第4页
高二地理期末测试题地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地理期末测试题地理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木大题共5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40小题每题1分,41-50

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右图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判断1—2题。

1.图中各点位于南半球、东半球的是()

A、③④B、①②

C、⑤⑥D、⑧⑦

2.图中④点位于⑤点的)

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

据新华社报道,欧盟将发射30颗卫星,建立全球定位系统。据此回答3--5题:

3.以卜各点的

方位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a点在e点的东北B、d点在h点的东北C、b点在h点的正东D、c点在f点的西

4.上图分别是卫星甲和卫星乙在某一时刻所覆盖的区域,其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小于乙,收集的到数据较详细B、甲大于乙,收集到的数据较详细

C、甲小于乙,收集到的数据较简略D、甲大于乙,收集到的数据较简略

5.在卫星乙覆盖的区域图中,已知线段ef=eg=gh=fh,图中比例尺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ef=eg=gh=fhB、gh>ef>eg>fh40°20°0°20°

C>gh>ef=eg=fhD^eg>fh>gh>ef

读右经纬网图,回答6—9题:

6.穿过陆地最长的经线是()

A、A线B、B线C、C线D、D线

7.比较不同纬线的长度)

A、①线是②线的1/2B、②线比③线长

C、③线比②线长D、①②③④四条纬线不一样长

8.甲、乙两人从K点出发,甲向北行,乙向南行,如果前进的方向

保持不变,那么()

A、两人都能回到原出发地点B、两人都不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C、只有甲能回到原出发地点D、只有乙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9.图中符合“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度”条件的是

()

A、E点B、G点C、H点D、K点

10.用20°W和160°E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界线的依据是()

A、这两条经线都从海洋上经过,不经过陆地

B、这两条经线正相对

C、这一经线圈基本上各国边界上通过

D、这一经线圈基本上在大洋通过,避免把非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分在两个半球

读图,回答11--12题

11.2002年11月20日11时(北京时间),中国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自

上海出发,此时中山站所在地的区时为

()

A、19日19时

B、20日8时

C、19日21时

D、20日21时

12.长城站到南极点的直线距离约为()

A、6070千米B、2270千米C、5570千米D、7000千米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经纬网示意图判断13—16题。

13.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西、正东、正南和正北方向分别

前进100千米,则其最终的位置是()

A、回到M点B、在M点的正南方向

C、在M点的东方D、在M点的东南方向

14.若一架飞机从N点出发,以1110km架的速度向北飞越北极点后

继续沿经线圈飞行,10小时后到达的地理位置是

()

A、无法确定B、120°E,20°SC、140°E,20°ND、120°W,

40°N

15.若出发时当地的标准时间是9月22II8时,则到达地点的标准时间是

()

八、9月22日16时-B、9月23日4时C、9月21日11时D、9月23

日6时

16.若从M点出发,从最短的路程到达N点,则前进的方向是()

A、一直向东B、先向东北再向东南C、一直向西D、先向东

南再向西北

右图中虚线是晨昏线,①点以东是西半球,①点与②、③两点之间

在纬线上的距离是2220km。据此回答17—19题。

17.图中④点的经度是()

A、160°WB、60°WC、120°ED、20°E

18.若此时⑤地为10时,除日界线外,地球上另一日期的分界线是()

A、0°经线B、150°WC、180°D、50°E

19.若此时图中⑤地为10时,则⑤地的夜长为

()

A、20小时B、14小时C、18小时D、

2小时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选取了“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火炬传递于

2008年3月31日从北京开始,经过国内外135个城市和地区,8月8日传回北京奥运会开

幕式主会场。

20.若火炬由南美洲的布宜诺斯艾利斯(34。36'S,58。22'w)出发,出发时北京时间为某日

凌晨3时,8小时后传递到非洲的达累斯萨拉姆(6°50'S,39°18'E),火炬到达时当地的

区时是()

A、前一日15时B、当日6时C、前一日22时D当日8

21.下列比例尺中,最小的是

()

A、五十万分之一B、1:1500000C、1:3500000D、三百

万分之一

22.下列选项中属于图例的是

()

A、▲B、1729C、天堂寨

1729

23.下列关于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大致由西南向东北流B、河流大致由北向南流

C、公路AB段大致为东西走向I)、公路BC段大致为东西走向

24.下面四幅图中,按B在A的方向排序,正确的说法是()

A.西北、正东、东北、西南B.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C.东南、正西、西南、东北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F面为四幅等高线分布图,若图中等高线的数值皆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递减,按要求完

成25—26题。

①②③

25.若四幅图的等高距皆为50米,比例尺分别为1:10000、1:2000,1:300,1:40,则

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A、①〉②〉③〉④B、②>(§)>①〉④C、①迎>③>②D、®>®>

②〉①

26.若四幅图的比例尺皆为1:10000,等高距分别为100米、90米、80米、70米,则其坡

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①Xg)>③〉④B、④>③双>①C、①>④泡>②D、④》①〉

③》②

右图为北半球沿海某区域等值线图(图中数据表示海拔高度,单位为米),完成27—29

题。

27.a地与c地的相对高度是()

A、600mB、1000m

C、400mD^1800m

28.七月份,当a地气温为20℃时,则()

A、b地温度为16.4℃

B、b地温度为23.6℃

C、b地到c地温度变化不大

I)、c地温度比a地高

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区域可能是山谷B、b区域可能是大陆坡

C、a地是板块交界处多地震D、c地一定是海岭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回答30—32题。

30.图中陡崖底部的海拔可能是

A、18mB、32mC、25mD、20

31.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18mB、52mC、40mD、21

32.有关P、Q两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A、P地为山峰,Q地为盆地

B、P、Q两地都为盆地

C、两地的海拔是P250m、QW60in

I)、P地海拔介于40〜50m之间,Q地海拔介于60〜70m之间

33.下列哪个大洲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

)

A、亚洲B、非洲C、北美洲D、南美洲

34.赤道穿过的大洲中,面枳最小的是

()

A、亚洲B、非洲C、大洋洲D、南美洲

35.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多的是

()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

36.关于大洲、大洋的正确叙述是

()

A、墨西哥以南的美洲地区称拉丁美洲B、亚洲和欧洲合称亚欧大陆

C、位于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最深的海沟D、北冰洋全部在北极圈里

37.被世界三个大洋包围的大洲是

()

A、北美洲B、南美洲C、非洲D、大洋洲

38.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

)

A、巴拿马运河B、苏伊士运河C、乌拉尔山、乌拉尔河D、阿尔

卑斯山脉

39.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是

A、亚洲大陆B、美洲大陆C、亚欧大陆D、南极大陆

40.下列各组大洲中大陆均为南回归线穿过的是

()

A、亚洲、欧洲、南美洲B、非洲、大洋洲、南美洲

C、非洲、亚洲、北美洲D、亚洲、欧洲、北美洲

41.某国际机构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西五区)主持视频会议,请中国的王教授在北京给远在

非洲(西一区至东三区)的同行介绍经验。下列时段中,对三方最合适的是

()

A、华盛顿时间14:00--16:00B、北京时间14:00—16:00

C、华盛顿时间21:00--23:00D、北京时间21:00--23:00

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

右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42.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

A、东北一西南向B、东西向

C、西北一东南向D、南北向

43.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A、上、下部均陡峭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

C、上、下部均平缓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

读下图,回答44一45题。

甲七大面积照平均海拔高区东意图乙四大洋(II-K'血梆和邛均深度示意用

44.某两洲面积之和与某大洋面积十分接近,它们是

()

A、亚洲、北美洲与大西洋B、亚洲、非洲与印度洋

C、欧洲、北美洲与大西洋D、欧洲、非洲与印度洋

45.从B大洲最大港口至G大洲最大港口,沿最短海上航线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图2中的

()

图2世界四大海峡略图

A、①©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D、②①

④③

46.下列关于七大洲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欧洲的地形都是平原,是海拔最低的大洲

B、非洲有“高原大陆”之称,是海拔最高的大洲

C、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大陆的地形相似,都是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平原

D、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47.读下面世界著名海峡图。下列选项中,排序与图序相同的是()

A、①白令海峡②霍尔木兹海峡③多佛尔海峡④马六甲海峡

B、①霍尔木兹海峡②马六甲海峡③白令海峡④多佛尔海峡

C、①多佛尔海峡②马六甲海峡③霍尔木兹海峡④白令海峡

I)、①多佛尔海峡②霍尔木兹海峡③白令海峡④马六甲海峡

地理

一、选择题

1—5DBCAC6—10DCBCD11—15BDACD16—20BCDAB21—25CADAD

26—30ADCBC31—35DDDCD36—40CACCB41—45DABBD46—50DDBDA

编者按:大地涵藏万物,孕育生命,被誉为人类的母亲。但是,近年来,伴随我国工业化的

快速发展,大地不断遭到各种污染的伤害。仅仅因土壤污染防治不足、环境监管乏力,导致

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就频频发生,2008年以来,全国已发生百余起重大污染事故。目前我国

大地污染现状严峻,成因十分复杂,形成令人扼腕的"大地之殛"。《经济参考报》以此为主

题,探寻大地污染背后所触及的我国农业、工业、城市化进程中关于生存与发展的一系列深

层矛盾与两难抉择,并以"大地之殛”系列报道的形式在"深度"版推出,敬请关注。

大地之殛一•黑土地之悲

占全国粮食总产五分之一的东北黑土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一个并不为多数

人「解的严峻事实是,支撑粮食产量的黑土层却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减少了50%,并在继续

变薄,几百年才形成一厘米的黑土层正以每年近一厘米的速度消失。照此速度,部分黑土层

或将在几十年后消失殆尽,东北这一中国最大粮仓的产能也将遭受无法挽回的损失.

□记者孙彬管建涛连振祥吉哲鹏娄辰李松

南京哈尔滨兰州昆明济南重庆报道

毒土:GDP至上的恶果

当前,我国土壤污染出现了有毒化工和重金属污染由工业向农业转移、由城区向农村转

移、由地表向地卜转移、由上游向卜一游转移、由水土污染向食品链转移的趋势,逐步积累的

污染正在演变成污染事故的频繁爆发。

日益加剧的污染趋势可能还要持续30年

"目前,我国土壤污染呈日趋加剧的态势,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多年来,中国土壤学会

副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张维理教授一直关注我国土壤污染问题"我国土壤污染呈

现一种十分复杂的特点,呈现新老污染物并存、无机有机污染混合的局面。"

"现在我国土壤污染比各国都要严重,日益加剧的污染趋势可能还要持续30年。"中国土

壤学专家,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潘根兴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这些污染包括随经济发展日

益普遍的重金属污染、以点状为主的化工污染、塑料电子废弃物污染及农业污染等。

国土资源部统计表明,目前全国耕种土地面积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环保部南京

环科所研究员单艳红说,华南部分城市约有一半的耕地遭受镉、碎、汞等有毒重金属和石油

类有机物污染;长三角有的城市连片的农田受多种重金属污染,致使10%的土壤基本丧失生

产力,成为"毒土"。

农药化肥污染同样严重。张维理说,我国农药使用量达130万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

倍。黑龙江农业监测站杜桂德站长说:"目前,农药和化肥的实际利用率不到30%,其余70%

以上都污染环境了。”云南农业大学测算,每年大量使用的农药仅有0.1%左右可以作用于目

标病虫,99.9%的农药则进入生态系统,造成大量土壤重金属、激素的有机污染。

"不仅污染加重,而且还在转移扩散。"潘根兴说,当前,我国土壤污染还出现了有毒化

工和重金属污染由工业向农业转移、由城区向农村转移、由地表向地下转移、由上游向下游

转移、由水土污染向食品链转移的趋势,逐步积累的污染正在演变成污染事故的频繁爆发。

2008年以来,全国已发生百余起重大污染事故,包括神、镉、铅等重金属污染事故达30

多起。其中浏阳镉污染事件不仅污染了厂区周边的农田和林地,还造成2人死亡,500余人镉

超标。

频繁爆发的污染事故损失惨重,不仅增加了环境保护治理成本,也使社会稳定成本大增,

而土壤污染修复所需的费用更是天价。常州农药厂土壤修复需2亿元,无锡胡城电镀厂重金

属铝污染修复费用890万元,苏州化工厂需数亿至数十亿元。

每年因土壤污染致粮食减产100亿公斤

污染的加剧导致土壤中的有益菌大量减少,土壤质量下降,自净能力减弱,影响农作物

的产量与品质,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出现环境报复风险。

潘根兴教授说"许多土壤污染地区己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没有外来的治理干预,千百

年后土壤也无法自净,有的地块永远都无法自净,甚至出现环境报复。"

一是生态关系失衡,引起生态环境恶化。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在长江三角洲等地调查的主要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

率高达16%以匕致使稻田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系统稳定性不断降低。

"吃土吐土,净化土壤,作为土壤的,义工',蚯蚓的存在是土壤重要的环境指标,对土壤

具有重大意义。"令潘根兴教授忧心的是,现在,土壤中的蚯蚓、土鳖及各种有益菌等大量

消失,农作物害虫的天敌青蛙的数量大减,自然生态面临危机。

云南农业大学副教授周江鸿等人在湖北、安徽等地的农田里发现,杀虫剂的使用对稻田

节肢动物物种有损害作用,使得稻田天敌和害虫的平衡关系被打破。

二是土壤质量下降,使农作物减产降质。

重金属污染的增加,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板结,导

致农产品产量与品质下降。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陈志群认为,由于农药、化

肥和工业导致的土壤污染,我国粮食每年因此减产100亿公斤。

环保部门估算,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高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

200亿元。

三是重金属病开始出现,人们身体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汞、镉、铅、铭、碑五种重金属被称为重金属的“五毒",对人有致命的危害。苏州环境

科学研究所所长杨积德说"这些污染严重影响儿童发育,使人致病、致癌,危及人体生命健

康。"上世纪70年代,日本曾出现“痛痛病",是镉对人类生活环境的污染而引起的,影响面

很广,受害者众多,所以被公认为是"公害病"。

潘根兴教授在全国各地市场上进行的调查也显示,约有10%的大米存在重金属镉超标。

他说:"这些镉米对自产自食的农民来说无疑是致命的风险。”令人担忧的是,一些“痛痛病"

初期症状已开始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出现“土壤污染导致的疾病将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农业

可持续发展,最终危害中华民族的子孙未来。”

“宁愿毒死也要GDP”?产业模式亟待反思

土壤污染如隐形"杀手",难以察觉却可能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特别是重金属在蔬菜、粮

食中的累积,将处于食物链顶端的人类置于危险境地,甚至产生环境报复。"土壤污染的加

剧原因有天灾,但更多是人祸,不科学的发展是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南京农业大学教授

潘根兴认为,土壤污染主要一来自矿山采冶、工业“三废"、污灌、固废堆放等,基本上都属

于人为因素,表明近年来的产业发展模式亟待反思。

当前,令人忧心的是各地以追求GDP为核心的政绩观,不科学的产业发展模式和大量

违法排污、超量排污。记者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发展心切,抱着“宁愿毒死也要GDP”

的心态,有意无意地忽视环境保护,导致“引进企业就是引进污染,发展经济就是破坏环境"

的恶果。

面对企业违法排污,一些地方政府成为企业的保护伞,通过变通政策打擦边球,甚至开

绿灯,最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保护环境不被污染,是各级政府的法定职责。污染事件暴

露了各地环保意识薄弱,政府监督缺失,是整个社会的耻辱。

"不断发生的污染事件告诉人们,缺乏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与呵护,对公共利益和公众生

命漠不关心,暴露出企业环境意识薄弱和地方政府责任缺失。"江苏省小康发展研究中心主

任、江苏省委党校教授冯治指出,必须反思高歌猛进的产业发展模式,真正落实转变发展方

式的政策,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黑土层流失危及中国最大粮仓

黑土层变薄,是指黑土地的有效耕层变薄,直接导致支撑粮食产能的有机质含量降低,

土壤肥力下降。然而,农业科技进步和高产作物增加作用下的粮食增产,在一定程度上"掩

盖"了黑土层日渐变薄、耕地质量下降的严峻现实,导致农民和相关部门放松对耕地质量的

保护。有关专家建议,应尽早完善耕地质量建设法规,扩大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用最小代

价守住我国最大"粮仓"的产粮之本。

“一两黑土换二两油”的日子再不会有了

"以前挖两锹深还是黑土,现在一锹后就基本看不到了。"黑龙江省依兰县三道岗镇三道

岗村农民程先粟从自己地里抓起一把黑土,"你瞅瞅,黑土都不太‘黑‘了,’一两黑土换二两

油’的日子再也不会有了。”

作为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东北黑土区总面积约3523.3万公顷,分布在黑龙江、吉林、

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粮食年产量约占全国五分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玉米、粳稻等商

品粮供应地,粮食商品量、调出量均居全国首位。

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农业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等院所专家联合调研形成的"东北黑

土资源利用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指出,东北黑土地初垦时黑土厚度一般在60至80厘米,开

垦20年的黑土层则减至60至70厘米,开垦70至80年的黑土层只剩下20至30厘米。

"建国初期,黑龙江省黑土层大都•米多厚,现在找半米深的都难了,水土流失严重地

区只剩下衣皮薄薄一层,颜色也由黑变黄。”黑龙江省土肥管理站站长胡瑞轩有些感慨,形

成1厘米的熟化黑土层大约需要50年,半米就得上千年,而现在东北黑土区平均每年流失0.3

至1厘米的黑土层。有专家担心,"如果不及早治理,部分黑土层或将在几卜年后消失殆尽。"

"黑土层变薄,就是指黑土地的有效耕层变薄,直接导致支撑粮食产能的有机质含量降

低,土壤肥力下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韩晓增断言,这势必影

响我国粮食安全。

黑龙江省土肥管理站对肇东、讷河等县巾区的耕地检测显示,从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

到2007年的25年间,耕地土壤有机质已相对下降两成,严重地区下降六成。

地越来越没劲儿,想增产就得大量用化肥。最近几年,45岁的张艳峰感觉自家水稻田患

上了"化肥依赖症”。老张是吉林省前郭县平凤乡黑岗子村农民,":L0年前一亩水稻就用60多

斤肥,如今已经翻番到120斤了,不施肥就得减产一半"。老张还有些担心,现在能靠化肥增

产,这地要是越来越没劲儿,以后可能化肥也无能为力了。

据了解,吉林省位于东北黑土区中部"十一五"期间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840条,治理水

土流失面积5600多平方公里,但黑土地水土流失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全省仍有3.15万平方

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亟须治理。

“几年后就不是自己的地了,谁还愿意投入保护?”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粮食主产区了解到,当地一些土地已连

续十几年种玉米、水稻等同一种作物,吸收养分单」加上盲目施肥普遍,土壤养分失衡加

剧。由于土地分散,不少农民常年使用小型农机具耕作,耕层越来越浅板结严重"晴天硬邦

邦,雨天不渗汤”就是真实写照。

由于高产作物面积增加、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特别是化肥使用量大增等因素支撑,

在黑土层日渐变薄的同时,东北黑土区粮食产量仍然稳中有升。但专家指出,恰恰是粮食增

产在定程度上"掩盖"了黑土层变薄、耕地质量下降的严峻现实,这反倒容易导致农民和有

关部门放松对耕地质量的保护。东北部分黑土区在发展粮食生产过程中已透支耕地产出能

力,黑土层变薄的风险性被粮食增产淡化,严重性正在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合谋"影响卜加剧。

"最重要的是耕地质量保护法规不完善,作为耕地使用主体的农民缺乏保护耕地质量的

主动性。"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土壤学会副理事长张维理一语道破黑土

质量下降的玄机,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农村耕地转化为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耕地管理

单元变小,使用权变更频繁,农民保护耕地积极性不足"种儿年后就不是自己的地了,谁还

愿意投入保护?"

"技术层面上也落后,没有有效的监测体系就无法及时发现耕地质量变化的最新情况,

不能制定准确的修复方案。”张维理认为,耕地质量测试指标和方法陈旧,比如我国对地力

的评价通常采用土壤有机质含量,但实际测定的却是有机物质全量,而不是活性有机质,这

样的测试结果根本无法准确反映耕地地力和土壤演变。

此外,地方在建设桥梁、道路时会占用优质的黑土农田,补回来的却多是相对贫瘠的土

地,"这就不仅是黑土层流失问题,占一亩就少一亩。"即便新增土地具备改造成黑土地的条

件,还需要大量人力、物力。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土地开法整理处处长任百会说,耕地占补

平衡中对新增土地的整理费用每亩在10万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