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薜庙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周口市薜庙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周口市薜庙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周口市薜庙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周口市薜庙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周口市薜庙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⑤与⑥的基因型相同,蛋白质的种类也相同

B.细胞的衰老与凋亡就会引起人体衰老与死亡C.若⑤⑥已失去分裂能力,则其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DNA→RNA→蛋白质D.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参考答案:C2.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导致基因发生了选择性表达B.正常的细胞会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加而逐渐衰老C.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是通过细胞坏死来清除的D.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和白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参考答案: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错误;正常的细胞会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加而逐渐衰老,B正确;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是通过细胞凋亡来清除的,C错误;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和白细胞,没有产生完整的个体,因此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D错误。3.下图为两种高等动物体内与细胞分裂有关的一组图像,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可发生在曲线图的d过程和图③中B.细胞②可能对应曲线图中的c时期C.细胞①可能对应曲线图中的a时期D.细胞④可能对应曲线图中的e过程参考答案:B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知识。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数目的变化,对应的曲线图。①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细胞质平均分配,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的次级精母细胞,②是①分裂产生的精细胞;③细胞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的初级精母细胞,④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的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故选B4.(08广东卷)具有细胞壁的选项是A.花粉

B.红细胞

C.胰岛A细胞

D.流感病毒参考答案:答案:A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红细胞、胰岛A细胞等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5.若将细胞中某一个DNA分子进行标记,经过四次有丝分裂后,它子代细胞中含有标记链DNA的细胞占(

)A.1/16

B.1/8

C.1/4

D.1/2参考答案:B6.检测某一植物组织细胞,发现其分解有机物缓慢,酶的催化效率极低。则该细胞正处在什么阶段

A.分化

B.分裂

C.衰老

D.癌变参考答案:C7.把一个已经发生了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投入清水中,在其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将

A.逐渐降低

B.逐渐增强

C.保持不变

D.先升高后降低参考答案:答案:A8.下图是人体对某病毒的部分免疫过程示意图,Ⅰ~Ⅶ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Th细胞(辅助性T细胞)是T细胞的一种,a~g代表不同的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Ⅱ、Ⅲ、Ⅳ、Ⅴ、Ⅵ、Ⅶ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B.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的细胞有Ⅳ和ⅥC.图中的免疫活性物质有d、e、f、gD.病毒侵染人体后,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会发挥作用参考答案:A据图分析,Ⅰ为吞噬细胞、Ⅱ为T细胞、Ⅲ为效应T细胞、Ⅳ为记忆T细胞、Ⅴ为B细胞、Ⅵ为记忆B细胞、Ⅶ为浆细胞,其中Ⅰ吞噬细胞、Ⅶ浆细胞不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作用,A错误。当记忆细胞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会迅速增殖分化,Ⅳ为记忆T细胞、Ⅵ为记忆B细胞,B正确。图中的免疫活性物质有淋巴因子(d、e、f)和抗体(g),C正确。病毒侵染人体后,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会发挥作用,D正确。【点睛】学生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理解不清体液免疫细胞免疫9.DNA熔解温度(Tm)是使DNA双螺旋结构解开一半时所需要的温度,不同种类DNA的

Tm值不同。右图表示DNA分子中G+C含量(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与Tm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般地说,DNA分子的Tm值与G+C含量旱正相关B.Tm值相同的DNA分子中G+C的数量有可能.不同C.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有磷酸二酯键和氢键D.DNA分子中G与C之间的氢键总数比A与T之间多参考答案:D10.如图表示某细胞(含4条染色体)的分裂示意图,①-⑥代表细胞。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则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细胞①中有8条染色体

B.细胞②为极体

C.细胞③有2个基因B

D.细胞⑤的基因型为a参考答案:A11.某研究小组为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毒性,准备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甲)和正常肝细胞(乙)进行动物细胞培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利用两种肝组织块制备肝细胞悬液时,也可用胃蛋白酶处理B.CO2的作用是刺激细胞的呼吸C.乙细胞在持续的原代培养过程中,会出现停止增殖的现象D.仅用该培养液也能用来培养乙肝病毒参考答案:C12.在生命活动中,酶是不可缺少的生物催化剂,以下四种酶的作用部位分别是

)(1)解旋酶

(2)肠肽酶

(3)ATP水解酶A.氢键、肽键、高能磷酸键

B.氢键、羧基、腺苷C.肽键、氨基酸、磷酸基团

D.脱氧核苷酸、多肽、ADP参考答案:A13.要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不需要

A.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

B.离体状态C.导入外源基因

D.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激素参考答案:C14.古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下列关于组成“蚕丝”的主要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的基本组成单位的通式为-CO-NH-B.它的形成过程中有水产生C.蚕丝服装适宜用加酶洗衣粉清洗D.它一定含有的化学元素是C、H、O、N、P、Fe参考答案:B15.将适量等长度等体积的相同土豆条均分为三组,分别置于等体积的甲、乙、丙溶液中一段时间(甲溶液与丙溶液的溶质是同种物质),直至b时后,均同时放回相应溶液的低浓度溶液中一段时间。实验期间持续观察土豆条体积变化,并计算相对体积,结果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溶液中,丙浓度>乙浓度>甲浓度B.甲、乙、丙溶液的溶质均能进入土豆细胞C.甲溶液中土豆细胞液渗透压小于外界溶液渗透压D.放回低浓度溶液后,乙中土豆条的细胞质基质渗透压大于外界溶液渗透压参考答案:D【分析】据图分析,甲与丙是同一种溶液,且丙溶液中细胞失水最快,且放到低浓度溶液中不能复原,说明丙溶液的浓度高于甲溶液,细胞过度失水导致不能吸水复原;甲、乙溶液中,土豆条开始失水的速率相等,说明两者的渗透压基本相等,但是甲溶液中细胞自动吸水复原,说明甲溶液的溶质可以被细胞吸收;乙溶液中,土豆条放入低浓度溶液中才开始吸水,说明其溶质不能进入细胞。【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溶液的浓度小于丙溶液,而乙溶液的渗透压与甲溶液差不多,但是两者的浓度不太好比,A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甲、丙的溶质可以进入土豆细胞,而乙不可以,B错误;甲溶液中土豆细胞液渗透压开始小于外界溶液渗透压,后来大于外界溶液渗透压,C错误;由于放回低浓度溶液后,乙溶液中的土豆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因此乙中土豆条的细胞质基质渗透压大于外界溶液渗透压,D正确。16.下列实验适合采用菠菜叶片作实验材料的是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性糖

B.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C.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D.观察植物细胞的形态参考答案:D17.下图是某动物的细胞分裂图像和DNA含量变化图,请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二的时期对应的图一的CD中的一个区段B.图二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4条,DNA也是4.C.在AC段完成了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

图二的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是体细胞。参考答案:B18.欧洲的穴兔子1859年由英国引入澳大利亚,十几年内数量急剧增长,与牛羊竞争牧场,成为一大危害。这种现象从种群数量变动角度看是属于

A.种群大发生

B.生态入侵

C.不规则波动

D.种群大爆发参考答案:B19.下列关于细胞中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纤维素也可作为细胞的能源物质B.脂肪是含有C、H、O、N、P的一种有机物C.淀粉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D.肽键断裂过程中有水产生参考答案:C【分析】细胞中的有机物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糖类的组成元素是C、H、O,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质的组成元素是C、H、O等,其中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C、H、O、N等,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详解】纤维素不能作为能源物质,其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A错误;脂肪的组成元素只有C、H、O,B错误;淀粉是植物多糖,其基本单位是葡萄糖,C正确;肽键形成的过程中有水的生成,而肽键断裂需要消耗水,D错误。20.下列有关培育转基因动物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整个培育过程的设计和施工都是在细胞水平上进行的B.培育转基因动物所需的目的基因都是从供体细胞中直接分离得到的C.转基因动物的培育成功,表明科学家可打破物种界限,定向改造生物性状D.转基因动物与原动物相比,由于发生了基因突变而使其基因型发生了改变参考答案:C21.下列对于光合作用的发现及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普里斯特利实验,证明植物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氧气

B.萨克斯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葡萄糖

C.光反应为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提供能量

D.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是:光能→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参考答案:D22.有关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凋亡是由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B.记忆细胞有增殖能力但是没有分化能力C.原癌基因是基因突变产生的D.分裂期的细胞无法合成蛋白质参考答案:A细胞凋亡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编程性死亡,A正确;记忆细胞可以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B错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是细胞中本来就存在的基因,C错误;分裂期DNA不能解旋形成mRNA,但是细胞中分裂间期形成的mRNA仍然可以通过翻译形成蛋白质,D错误。23.图①表示某生物b基因正常转录过程中的局部图解;图②表示该生物某个体的体细胞部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该生物的黑色素产生需要如图③所示的3类基因参与控制,三类基因的控制均表现为完全显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①中,若b2为RNA链,则b1链的(A+T+C)/b2链的(T+A+G)=1B.图②所示的生物体中肯定存在含有4个b基因的某细胞C.由图②所示的基因型可以推知,该生物体可能合成黑色素D.若图③中的1个b基因在受精卵第一次卵裂时突变为B,则该生物体将不能合成物质乙参考答案:A24.2008年4月14~20日是第14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为“提倡全民戒烟,让儿童远离癌症”。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烟草中含有多种化学致癌因子,吸烟使致癌几率提高B.吸烟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缺失,导致正常细胞癌变C.癌细胞容易侵袭机体周围正常组织,说明癌细胞易发生转移D.癌细胞因膜上的蛋白质改变,易被效应T细胞识别而裂解参考答案:B25.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黑人含量最多,白人含量最少。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若一纯种黑人与一纯种白人婚配,后代肤色为黑白中间色;如果该后代与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其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类和不同表现型的比例分别为

()。A.9种,1∶4∶6∶4∶1

B.3种,1∶2∶1C.9种,9∶3∶3∶1

D.3种,3∶1参考答案:A26.动物运动时,神经支配同侧肢体屈肌舒张活动和伸肌收缩活动协调进行。右图表示传入神经纤维的轴突末梢释放兴奋性递质,引起伸肌运动神经元兴奋和屈肌运动神经元抑制的机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CA.屈肌和伸肌运动神经纤维上均发生膜电位的反转B.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上不能检测到膜电位的变化C.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接受刺激释放抑制性递质D.完成该反射活动的反射弧由三个神经元构成参考答案:C略27.在光亮处用同一种培养液分别培养单细胞绿藻和酵母菌,其结果如右图所示(甲为绿藻,乙为酵母菌)。则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培养被中缺少无机盐

B.培养液中氧气含量太高C.培养液中缺少有机成分

D.培养液中含有二氧化碳参考答案:C28.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B.神经纤维膜内K+/Na+的比值,静息电位时比动作电位时低C.目前已知的神经递质种类很多,主要有乙酰胆碱、多巴胺、氨基酸类(如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等)、一氧化氮等D.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参考答案:B【分析】神经细胞由一个细胞体、一个轴突和若干个树突构成,轴突末端经多次分支,膨大部分形成突触小体,与下一个神经细胞的树突或是细胞体共同构成突触结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产生并释放,只能作用于突触后膜,没有刺激时的静息电位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原因是K+外流,兴奋部位的动作电位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原因是Na+内流。【详解】神经细胞的轴突末梢会出现许多分支,每个分支末端膨大成杯状的突触小体,A正确;静息电位是钾离子外流形成的,动作电位是钠离子内流形成的,因此神经纤维膜内K+/Na+的比值,静息电位时比动作电位时高,B错误;目前已知的神经递质种类很多,主要有乙酰胆碱、多巴胺、氨基酸类(如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等)、一氧化氮等,C正确;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进行传导的,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神经细胞结构以及兴奋传导的相关知识,能够根据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理正确分析B选项。29.

参考答案:C30.某海岛上生知活着一种昆虫,经调查其翅的长度与个体数的关系如图甲所示(横坐标为个体数,纵坐标为翅长度)。该岛上经常刮大风,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你认为可能性最大的是图乙中的(

)参考答案:B31.下列对转运RNA的描述正确的是A.每种转运RNA能识别并转运多种氨基酸

B.转运RNA的三个相邻碱基是决定氨基酸的一个密码子C.转运RNA的合成在细胞质内

D.转运RNA能识别信使RNA的密码子参考答案:D32.水中氧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生活在寒温带湖泊中的某动物,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其生活的水温有关。右图中能正确表示一定温度范围内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随水温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甲

B.乙

C.丙

D.丁参考答案:A33.对下列生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酵母菌

②乳酸菌

③硝化细菌

④衣藻

⑤金鱼藻

⑥烟草花叶病毒A.①②⑥都是原核生物,且都能发生突变B.①②③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分解者C.①③都是异养生物,且都能进行有氧呼吸D.③④⑤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参考答案:D34.HIV侵入人体后会与T细胞相结合,是由于T细胞及一些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含有CCR5的特殊蛋白质(由CCR5基因编码)。某医疗团队从一名天生具有HIV抵抗力、且CCR5基因异常的捐赠者(甲)身上取得骨髓,并将其移植到一名患有白血病、并患有HIV(感染HTV十多年)的患者身上。结果不但治愈了白血病,而且彻底清除了患者身上的所有HIV。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利用CCR5拮抗剂来控制HIV患者体内的HIV对T细胞的感染B.捐赠者(甲)感染HIV后,体内既产生了体液免疫,也产生了细胞免疫C.艾滋病患者肿瘤的发病率大大上升,可能是因为HIV是一种致癌因子D.艾滋病患者的HIV不侵染B细胞,是因为B细胞的CCR5基因没有表达参考答案: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紧扣题干信息“HIV侵入人体后只与T细胞相结合,是因为只有T细胞表面含有CCR5的特殊蛋白质(由CCR5基因编码)”答题。35.下列关于科学发现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膜的探究历程中,欧文顿发现脂溶性物质更易透过细胞膜,提出膜是由脂质构成的B.在酶本质的探索中,萨姆纳用丙酮作溶剂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并证明其是蛋白质C.施莱登和施旺通过显微镜观察了大量细胞后指出,细胞可以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D.恩格尔曼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发现大量的好氧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紫光区域参考答案:C【分析】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时间科学家重要发展1543年比利时的维萨里,法国的比夏揭示了人体在组织和器官水平的结构1665年英国的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许多规则的“小室”并命名为细胞17世纪列文虎克用显微镜发现了活细胞19世纪德国的施莱登、施旺细胞是构成动植物提的基本单位,细胞学说的建立者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个体的所有细胞都是由原有细胞分裂产生的

2、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一亮一暗的三层结构,并大胆地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是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电镜下看到的中间的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他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以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为流动镶嵌模型大多数人所接受。3、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1)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植物能净化空气;(2)梅耶根据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转换为化学能;(3)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氧气外还有淀粉;(4)恩格尔曼采用水绵、好氧细菌和极细光束进行对照实验,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5)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6)卡尔文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2的固定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4、酶的发现过程(1)巴斯德提出酿酒的发酵是由于酵母细胞的存在;(2)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的某些物质,在酵母菌死亡后细胞破裂这些物质才能起作用;(3)毕希纳发现了酵母细胞的一些物质可以将葡萄糖转化成酒精,他将这些物质称为酿酶;(4)萨姆纳提纯脲酶,并证明了脲酶是蛋白质;(5)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部分RNA也是酶。【详解】A、在膜的探究历程中,欧文顿发现脂溶性物质更易透过细胞膜,提出膜是由脂质构成的,A正确;B、在酶本质的探索中,萨姆纳用丙酮作溶剂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并证明其是蛋白质,B正确;C.在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中,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这是对细胞学说进行的补充,C错误;D.恩格尔曼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发现大量的好氧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紫光区域,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学说、酶、光合作用和生物膜的探索历程,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36.右图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概念图,①②③分别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某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①所示过程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B.②所示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物质

C.抗体等大分子可以通过②所示过程进入细胞

D.通过③所示过程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参考答案:B37.胰岛素是由“胰岛素原”在高尔基体内转变而成。“胰岛素原”有86个氨基酸,1条肽链;胰岛素含51个氨基酸,2条肽链。由此推知高尔基体A.加快了氨基酸的脱水缩合

B.促进了限制酶的合成C.参与了肽链的剪切加工

D.能独立合成蛋白质参考答案:C38.下图是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周期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DNA数目加倍发生在A中的2时期B.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G时期C.在H时期用秋水仙素处理,会出现C过程D.在2时期用射线处理可诱发基因突变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图中A是间期,2是S期,是DNA复制的时期,A正确;B是分裂期,G是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B正确;E是分裂前期,若用秋水仙素处理,会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形成多倍体细胞或多核细胞,C错误;DNA复制时结构不稳定,若用射线处理可诱发基因突变,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39.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不宜采用的方法是

A.诱变育种

B.单倍体育种

C.基因工程育种

D.杂交育种参考答案:B40.现有五个纯种果蝇品系,其中品系1为野生型(长翅、红眼、正常身、灰身),品系2~5都是由野生型品系突变而来,且突变品系各有一个性状为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纯合.下表表示各隐性性状及其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品系2345性状残翅(V)白眼(a)毛身(h)黑身(d)染色体第Ⅱ染色体X染色体第Ⅲ染色体第Ⅱ染色体(1)品系3中的雄果蝇(若只考虑眼色和体色)的基因型是

,其白眼基因可能来自亲本的(填“雌”或“雄”)果蝇.(2)若要进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可选择做亲本组合的是.(3)现用品系2和品系4果蝇杂交,其F1代果蝇随机交配得F2代,F2代中的纯合长翅正常身果蝇在F2代所有长翅正常身果蝇中的比例是.参考答案:(1)DDXaY

雌(2)2(5)和3、2(5)和4、3和4(3)1/9

【考点】伴性遗传;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现有四个纯合隐性突变品系,除突变性状外其他性状均为野生型,说明果蝇品系为野生型(显性纯合子),甲乙丙丁果蝇品系均只有一个性状为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纯合,即甲乙丙丁品系果蝇的基因型均已知.其中控制果蝇白眼、残翅、毛身、黑身的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连锁与互换定律.【解答】解:(1)据题意:突变品系各有一个性状为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纯合.品系3中的雄果蝇(若只考虑眼色和体色)的基因型是DDXaY,它的白眼基因(a)来自亲本的雌果蝇.(2)要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至少需要同时研究两对相对性状,且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1号和2号只有一对相对性状不同,2号和5号控制的两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以上两种组合都不能用于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做亲本组合有2(5)和3、2(5)和4、3和4.(3)只考虑翅形和毛身、正常身,品系2基因型为HHvv,品系4基因型为hhVV,其F1代果蝇HhVv(正常身、长翅)随机交配得F2代,F2代中的纯合长翅正常身果蝇基因型及概率为HHVV,F2代所有长翅、正常身果蝇基因型及概率为H﹣V﹣,故F2代中的纯合长翅正常身果蝇在F2代所有长翅、正常身果蝇中的比例是÷=.【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伴性遗传中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分析表格的能力、从题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能用数学方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以及数据处理能力.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11分)下面是两类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细胞属于

细胞,判断的理由是

。(2)细胞中作为系统边界的结构是[2]和[

],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除了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它们还具有怎样的功能?

(3)乙图中,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主要由

两种物质组成。(4)如果乙图是叶肉细胞的模式图,图中具有能量转换功能的细胞器是[

]

和[

]

。从输入叶肉细胞到被细胞的生命活动所直接利用,能量经过了3次转换,其具体途径是: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参考答案:(1)原核

无核膜(无成形细胞核)(2)[6]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2分,答出一点给1分)(3)纤维素和果胶(4)[7]叶绿体(标号和名称全对给1分,下同);

[8]线粒体;光能→ATP等物质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3分,每个环节1分)42.番茄红素是一种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生理功能的天然色素。某小组以番茄组织为材料,探究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对番茄红素提取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