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理学概述_第1页
学习心理学概述_第2页
学习心理学概述_第3页
学习心理学概述_第4页
学习心理学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心理学概述第1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一章学科指南:心理与心理学第一节心理的产生与发展(心理的实质)第二节心理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第2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一节、心理的产生与发展一、心理的产生(一)心理与脑1.脑是心理的物质器官从物种发生史来看,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从个体发生史来看,心理的发生、发展是与脑的发育完善紧密相联的。来自进化论的证据,来自个体发生史的证据,来自生理解剖学的证据都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心理活动与脑密切相联。第3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大脑产生心理现象的机制人的心理活动就其产生的方式来说是反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剌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发射(“望梅止渴”)——巴甫洛夫

操作条件发射——斯金纳第4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3.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及规律(1)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兴奋与抑制

。兴奋:大脑皮层细胞从相对的静止状态或较弱的活动状态,分别转入活动状态或较强的活动状态抑制:神经活动从活动状态或较强的活动状态,分别转入相对的静止状态或较弱的活动状态第5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第一,兴奋与抑制过程的扩散和集中。扩散:一个部位兴奋引起其他部位兴奋。如相似的事物相混淆、脾气发作时表现出不理智的行为动作等集中:兴奋与抑制过程从扩散所及的周围皮层区域向原发部位靠拢和集合的现象。如相似事物的分辨,多余动作的消失等第6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二,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相互诱导。大脑皮层上的一种神经过程引起或加强另一种与之相反的神经过程现象,叫做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如当专注于一个对象时对其他对象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第7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心理与客观现实的关系1.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内容的源泉(1)心理反映的内容来自客观现实。(2)人的心理反映受客观环境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制约。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1)心理反映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2)人的心理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反映。3.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的(1)实践活动是外部世界与主观心理相结合的桥。(2)人的心理正确与否也应在实践中得到证明。(3)人的心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第8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因此,心理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是在实践活动中积极、能动地进行的。人的心理也正是在主客观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生和发展的。仅有人的大脑和客观现实并不能产生人的心理,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使客观现实真正作用于大脑,导致相应的心理活动的发生和发展。只有通过实践活动的不断检验与修正,人的心理才能逐步正确地反映客观现实,并在反映过程中得到发展。第9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心理的发展

(一)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动力心理发展。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死亡都处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这种不间断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称之为心理发展1.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1)心理发展的阶段性。(2)心理发展的连续性。(3)心理发展的程序性。(4)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性。第10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心理发展的动力青少年不断积极活动的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他们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由此引起他们的新的需要和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便构成其内部矛盾。这种内部矛盾就是心理发展的动力。

(1)新的需要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中比较活跃的因素。(2)原有的心理水平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中比较平稳的因素。(3)新的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对立统一,构成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动力。

第11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心理发展的条件

1.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1)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指人的机体从父母身上所获得的一些天赋特质,是人体的某些生理解剖上的特性,它包括一个人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以及神经系统和脑的结构形态和生理的特点等等。遗传素质为人的心理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前提和可能性。第12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生理成熟。生理成熟,即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有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且这一过程的发展遵循若干客观发展规律,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遵循生物进化的规律。如身高、体重、发音器官、性成熟等。随着生理成熟,心理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和发展第13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环境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一是胎儿在母体内的生物环境,在母体环境中,营养及温度、药物、幅射等保健方面的因素对胎儿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生作用极大,甚至对出生以后儿童的健康和适应能力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二是人出生以后的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指的是大自然为人提供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包括气候、土壤、山川、河流、矿藏以及动植物资源等。第14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经济因素家庭教育因素家庭成为的行为因素(3)社会环境因素。会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它包括个体所接触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因参与其中而接触到的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及同邻里、亲戚、朋友的交往等,第15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3.学校教育在青少年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能充分地利用青少年的遗传素质,对其发展施加积极的影响。(2)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教育能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水平。(4)学校教育是引起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主要环节。教育是向受教育者提出新的要求的环节。新的教育要求,代表着新的发展水平的方向,为了完成新的教育要求,受教育者就要不断改变自身的身心活动,这样就使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得到逐步提高。第16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内因(1)主体活动因素。离开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的现实。(2)非智力因素。第17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二节心理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心理科学的产生心理科学的诞生是以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实验室为标志的。二、心理科学的发展行为主义产生于1913年,创始人是华生(J∙B∙Watson,1878-1958)。精神分析或称心理分析,产生于1900年,创始人是弗洛伊德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创始人马斯洛主要代表有罗杰斯认知心理学或称认识心理学。20世纪50年代后期产生于美国,创始人是纽厄尔、西蒙和奈瑟。第18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三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也可以说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事实、机制、规律和本性的科学。人的心理现象包括着相互联系的两个主要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如下图)第19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个性心理心理过程个性倾向性:个性特征:

心理现象

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识过程(知):情感过程(情):意志过程(意):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能力、气质、性格注意第20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任务(1)心理学的科学性质既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又具有近于社会科学的性质,决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自然科学,也不能机械地理解为社会科学。(二)心理学的基本任务1.描述心理现象的事实2.揭示心理现象的规律3.探索心理现象的机制4.阐明心理现象的本性第21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被试者的外部表现(如言语、表情和行为等)去了解其心理的方法。2.实验法实验法是按照研究的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以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3.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一种将要调查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设计成问题,让调查对象回答,以此来搜集研究资料的方法。第22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二章学科体系:心理学基础知识概览第一节感性认识过程一、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一)注意的外部表现1.集中注意时的表现适应性动作“举目凝视”“侧耳倾听”“凝神深思”呼吸运动的变化呼吸会变得轻微而缓慢,甚至“屏气凝神”无关动作的停止专心致志,聚精会神,肢体的无关动作会停止。第23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注意力涣散时的主要表现(1)情绪上的变化。厌烦:教师的无意义的重复或冗长的文词、教材内容过深或过浅,教师拖堂等因素引起学生厌烦。(2)行为反应。一是反抗或淡漠:以不听课或捣乱的方式加以反抗;二是寻求承认和注意:在上课时可能故意搞恶作剧以寻求教师或同学们的注意来寻找存在的感觉。第24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注意的种类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定义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有预定的目的、需要做出一定意志努力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例子不由自主地被身边骑车的人吸引努力地学习和掌握骑自行车的各种技能学会后自由地飞奔在路上第25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范围注意的范围又称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把握对象的数量。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长时间地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上。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3.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的时候,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4.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第26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感知觉注意是认识过程的门户,是智慧的窗口,但它只是一种心理特性,而不是一个心理过程。感知觉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是认识过程的开端,是有机体与客观环境联系的初级形式,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和条件第27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什么是感知觉感觉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感觉器官对直接作用于其上的刺激物各种特性或各个部分的综合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第28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感知觉的种类感觉分为两大类:内部感觉外部感觉感觉的特性: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知觉:按起主导作用的感觉通道划分:视知觉、听知觉等;按是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分为正确知觉和错觉第29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30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记忆(一)什么是记忆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从不同的角度表现记忆的心理过程,从信息论观点来看,所谓记忆,也就是对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第31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记忆的种类1.从记忆内容角度分类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形象记忆第32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从记忆时间角度分类瞬时记忆消失短时记忆遗忘长时记忆干扰提取复述约2秒鲜明形象时间短量大易衰退明显例子:视觉后象1分钟内时间短量有限7±2个组块复述可保持永久性时间长量无限保持方式:言语和表象第33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三)记忆过程1.什么是识记识记是记忆的开端,是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

识记的种类:(1)根据识记有无明确的目的和是否需要意志努力来分,可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2)根据识记时是否理解材料来分,可分为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第34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什么是保持与遗忘(1)保持。保持是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2)遗忘。遗忘是指识记过的材料不能提取,或提取时发生错误的现象。第35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3.什么是再认与回忆再认是过去经验或识记过的事物再次呈现在面前时仍能确认和辨认出来的过程。回忆也叫再现,是当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时,仍能把它重新反映出来的过程。回忆的种类:(1)根据回忆是否有一定的目的和是否需要做一定的意志努力,可以把回忆区分为:无意回忆和有意回忆(2)根据回忆时是否有中介分为:直接回忆和间接回忆第36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四)记忆的品质1.记忆的敏捷性(快)这是指识记速度的快慢,即识记效率,一般以在一定时间内能识记多少事物来衡量。

2.记忆的持久性(牢)这是指对于已经识记的事物能保持的时间长短。3.记忆的精确性(准)这是指在再认、回忆识记过的材料时,能正确无误,没有任何歪曲、遗漏和附会4.记忆的准备性(活)这是指善于及时地、迅速地从记忆中回忆出当时所必需的知识经验。第37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二节理性认识过程一、想象想象是一种心理过程,其基本材料是表象。

(一)什么是想象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形成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的基本材料是表象。但想象的表象与记忆的表象是不同的。记忆的表象基本上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重现,而想象的表象则是某种新形象的形成。第38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想象的种类根据产生想象时有无预定的目的分,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无意想象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在某种刺激物的影响下,不自觉地进行的想象。第39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梦属于无意想象。做梦的原因一般有这样几方面:(1)身体内部的某些生理变化。如胃腔空时,人们往往梦到自己到处找餐馆。(2)外部刺激的作用。如睡觉时,室外风刮树叶的沙沙声,可使人梦到下雨。睡觉时把手压在心脏跳动的部位,就会发生恐怖的梦景。(3)“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天生活中的某些事情引起大脑皮层的过度兴奋,使这部分细胞不易抑制,也能构成梦景。第40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有意想象有意想象是有预定目的、自觉地进行的想象,是想象的高级形式。(1)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心理过程。(2)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根据预定的目的,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3)幻想——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幻想是一种与人的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第41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思维(一)什么是思维思维是人脑借助言语、表象和动作实现的、以已有知识为中介的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概括性和间接性是思维的两个特点。思维的概括性是指人脑对事物本质属性和事物间规律性联系的反映,或者说是指把抽取出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性联结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上去的思维过程。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脑以其他事物为媒介来反映客观事物,或者说是人脑对感官所不能直接把握或不在眼前的事物,借助于媒介物与头脑加工来进行反映。第42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思维的基本过程一般表现为分析和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及具体化。(二)思维的种类1.根据思维的水平和凭借的不同分为第43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直观动作思维(动作)

具体形象思维(具体形象、表象)抽象逻辑思维(语言、概念)第44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不同划分(1)集中思维。集中思维也叫辐合思维或求同思维。它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已知条件朝一个方向集中,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只有当问题存在着一个正确的答案或解决方案时,才会有集中思维。(2)发散思维。发散思维也叫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它指在解决问题时,沿着多方向去探寻方法,从而形成多种正确答案的思维。如果某问题有多种正确答案,思维过程就要指向不同方向,寻求各种可能的正确答案。第45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3.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不同划分(1)常规思维。它是指人们用常用的方法和固定的程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常规思维的创造水平很低,容易功能固着,有时也会形成不正确的认识。(2)创造性思维。它是指人们应用创新的方案或程序解决问题的思维。鸡兔同笼问题:25个头,80只脚,问鸡兔个多少?第46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思维的品质1.思维的敏捷性它指善于迅速地发现、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思维能力。2.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思维的广阔性指善于从各个方面,各种角度考虑问题,全面地考虑问题与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善于抓住事物的主流,深入事物的本质的思维能力。第47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3.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思维的独立性是指善于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善于从各方面检查自己的设想和别人的意见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思维能力。4.思维的逻辑性它是指善于遵循逻辑顺序考察问题,所作推论具有充分的逻辑依据的思维能力。所提出的问题论点明确、条理清楚、结论得力。5.思维的灵活性它是指能够从实际出发,善于根据事物发展变化机智地解决问题。第48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三节非智力因素一、情绪情感过程(一)什么是情绪情感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同自己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表现的态度体验。人的表情动作一般分为三种:(1)面部表情。这是指眼、眉、嘴、颜面肌肉的变化。(2)姿势表情。在表演艺术中又称“身段表情”,是指身体各部分的表情动作。(3)言语表情。这是指在语言的音调、节奏、速度方面的变化。第49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情绪情感的种类1.主要的情绪类别按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分,把应激、激情、心境归为情绪的基本形式。(1)应激。应激是人们为应付突如其来(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2)激情。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强烈的、短暂的情绪状态。(3)心境。心境是一种平静的、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第50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主要的情感类别

由社会需要所引起的高级情感,从性质和内容角度分,有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1)理智感。理智感是关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某种认识或追求真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2)道德感。道德感是一个人对于别人和自己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的要求所产生的内心体验。(3)美感。美感是关于客观事物或人的言行、思想和意图是否符合人的美的需要而产生的情感。第51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意志过程意志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人类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一)什么是意志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支配和调节其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人的意志行动是由客观现实制约的。表现在下述两个方面:(1)人的意志行动的目的归根结底是来源于客观的,是具有物质基础的。(2)人的意志的目的能否达到,行动能否成功,决定性的因素是行动目的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因此,人的意志既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第52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意志行动中的心理冲突意志行动首先要确立目标,但是目标确立过程中往往遇到各种矛盾,这些矛盾就是心理冲突。常见的心理冲突可以归为四类:1.双趋冲突亦称接近—接近型冲突。它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目标同时吸引着人们,而人们只能选择其中一种目标时所产生的内心冲突。第53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双避冲突亦称回避—回避型冲突。它是指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目标都是人们想要回避的,而人们只能回避其中一种目标时所产生的内心冲突3.趋避冲突亦称接近—回避型冲突。它是指一个人一方面要接近一个目标,同时又想回避这个目标时所产生的内心冲突。

4.多重趋避冲突亦称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它是指当两种或两种以上接近—回避型冲突所混合成的一种复杂模式。第54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意志的品质在意志行动的过程中的意志品质有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和坚韧性。1.意志的自觉性这是对行动目的有明确而深刻的认识,并使自己的行动符合于行动目的的品质。具有自觉性的人,有行动的独立自主性,表现为一方面不轻易受外界影响而改变自己的决定,另一方面也不拒绝一切有益的建议而能倾听和接受意见中的合理的部分。与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易受暗示性和独断性。

第55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意志的果断性这是关于明辨是非,并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与果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优柔寡断和冒失。3.意志的坚韧性这是在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一切困难去达到行动目的的品质。与坚持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顽固性或执拗。坚持不合理的意见或行动第56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4.意志的自制性这是善于控制自己情感,支配自己言行的品质。自制性这种品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善于迫使自己去执行已采取的决定,即积极克服执行中的困难。二是善于克服自己的消极情绪和冲动的行动,能忍耐克己,克制不利于达到目的的心理障碍第57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个性心理

(一)个性倾向性1.需要需要是个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在大脑中的反映。人的需要种类:马斯洛提出人类需要的五个层次,第58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动机所谓动机是一种由需要推动的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是用以说明有机体为什么作出这样或那样行为的原因,即活动的内部动力。动机的作用是:唤起个体的行为,引导行为朝向一定的目标,维持、增强或减弱行为的强度。第59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3.兴趣所谓兴趣,就是意识对一定客体的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兴趣的种类根据兴趣的倾向性,学习兴趣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指对所学材料或学习活动本身感兴趣。间接兴趣是由学习活动的目的或结果引起的兴趣。第60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个性心理特征1.气质(1)什么是气质。气质是先天的,表现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同一般所谓的“脾气”、“秉性”相近。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上的个性心理特征。第61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气质的类型。多血质:反应速度快,活泼好动,喜欢与人交往,适应能力强,容易接受新事物,注意力和兴趣易于转移,情绪不够稳定,容易受情感支配且情感体验不深刻。具有明显的外倾性。在上述诸特征中,活泼好动是其最显著的特点。胆汁质:反应迅速,行为敏捷,热情主动,精力旺盛,性子急,易冲动,刻板,不灵活。具有外倾性。在上述诸特征中,急躁冲动是其最显著的特点。粘液质:反应迟缓,做事稳重,沉默寡言,忍耐自制,镇静沉着,情绪不易外露,不灵活,可塑性差。在上述诸特征中,稳重安静是其最显著的特点。抑郁质:反应速度慢,易紧张、疲劳,情绪容易波动且体验深刻、强烈而持久,善于觉察到别人不易发觉的细小事情,多愁善感,缺乏自信。在上述诸特征中,多愁善感是其最显著的特点。在现实生活中,具有某种典型的气质类型的人很少,大部分人都属于几种气质类型的混合。只是混合的比例不同。气质无所谓好坏。第62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性格(1)什么是性格?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其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一个人的个性中最重要、最显著的心理特征,它是表现一个人的社会性及精神面貌的主要标志,因此在个性中起核心作用。第63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性格类型。现在常见的分类有向性说。从个体心理活动的倾向性角度来分析,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外倾型,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经常对外部事物表示关心和兴趣,开朗活泼、不拘小节、善于交际;内倾型,心理活动倾向于内部,一般表现为沉静、深思熟虑、反应缓慢、适应环境较困难、交际面窄、较孤僻。第64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3)性格的结构特征。第一,性格的态度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何处理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基本上可分为:对待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的性格特征第二,性格的意志特征。指人对自己行为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个人特点第三,性格的情绪特征。指情绪对人的活动的影响方面或人对情绪的控制方面的特点,第四,性格的理智特征。指表现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认识方面的个体差异。第65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二编教学心理

第三章获得知识:感性认知过程与教学第一节注意与教学一、注意的规律(一)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很多,但可以把它概括为两大类: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个体的主观状态。第66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1.刺激物的特点(1)刺激物的强度。强刺激已引起注意(2)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这主要是指刺激物之间的强度、形状、大小、颜色和持续时间等方面的显著差别,(3)刺激物的运动变化。(4)刺激物的新异性。(5)刺激作用的开始与终止(6)刺激物的情绪色彩。一些带有理智的、美学的和道德的情感色彩的对象,对产生无意注意具有重要意义。例如,饱和的颜色、和谐的声音、芳香的气味、优美的音乐、动听的故事都会陶冶人的感情,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第67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人的主观状态

同样的外界刺激物,可能引起一些人的注意,而不能引起另一些人的注意,这是由于人的主观状态不同而造成的。(1)人们的需要、兴趣和态度。

(2)人们的精神状态和情绪状态。

第68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1.教学方法方面(1)课堂教学情境的组织和控制情况。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2)课堂教学中对活动的合理组织。在明确活动目的任务的前提下,对活动还要合理地组织,才能很好地保持有意注意。第一,将智力活动与实际动作结合起来。第二,提出问题和提出自我要求。第69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对学生的要求方面(1)使学生加深对事物的意义或活动的目的、任务的认识。

(2)引导学生利用间接兴趣的作用。(3)引起期待。对一定对象的期待,在吸引注意时起着很大的作用。如“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4)要求学生要有克服内外干扰的意志努力。第70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一)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1.要有安静的教学和学习环境,以防无关刺激的干扰。(1)教室:外环境和内环境(2)教师:仪表、服饰、动作。

2.要有丰富的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必须具有新颖性、生动性。(2)教学内容必须难易适度、新旧联系。

第71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3.要有灵活的教学方法提问、演示、实验、练习结合;看、听、读、写、想结合4.要有熟练的教学技巧语言技巧:清晰、简明、生动、抑扬顿挫板书技巧:清晰、布局合理、直观、对比处理偶然事件的技巧5.要有良好的教学气氛教师上课时满怀信心,神采奕奕,兴致勃勃,就能感染学生,使得学生的精神振作,注意集中第72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1.提出明确的学习目的和任务2.培养广泛而稳定的学习兴趣3.正确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必须紧凑,教学进程中结合教材内容提出启发性问题把注意的对象与实际的活动结合起来。4.锻炼坚强的意志力

(1)组织学生从事锻炼注意力的活动。(2)提出严格而合理的要求。如守纪律、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等(3)培养坚强的班集体。少数意志薄弱的学生也会受到影响第73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要善于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如要引入新课应该利用引起无意注意规律吸引学生的注意,到关键的重点和难点就应利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第74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青少年注意的特点及良好注意力的培养(一)青少年注意的特点1.青少年注意的一般特点小学低年级无意注意占优势,小学高年级有意注意逐渐取代了无意注意的优势地位。2.青少年注意品质的特点(1)注意的范围不断扩大。(2)注意力逐渐趋于稳定。7~10岁儿童可以连续集中注意20分钟左右10~12岁儿童可以集中注意25分钟左右,12岁以上儿童可以集中注意30分钟左右。在组织好的教学中,小学高年级学生可以保持注意30~45分钟。第75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3)注意分配能力不断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分配到的对象较少,高年级逐渐可以同时注意到多种对象和多种活动。(4)注意转移的能力逐步提高。小学生注意转移的能力比较差,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他们还不善于有意地把注意从一件事转移到另一件事上。高年级这种能力得到加强。第76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青少年良好注意力的培养

1.协调左右脑功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变换活动的内容和方式,避免单调地、较长时间地从事一项活动。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引发学生的想象,变换朗读形式、给诗文配画等;电教手段和多媒体的运用是协调左、右脑功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2.运用讨论方法,增强群体注意力

3.知行统一,凝结学生注意力第77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二节感知觉与教学一、感知觉的规律(一)感受性的变化与发展

影响感受性发生变化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的是刺激物持续作用和分析器的相互作用。

1.刺激物的持续作用由于同一刺激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感受性的提高或降低的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适应。适应现象表现于除痛觉外的所有感觉中

2.感觉中的相互作用(1)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感觉对比第78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感觉的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同时对比第79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强烈的声音会使牙疼得更加厉害;食物的颜色和温度会影响味觉;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的另一种表现是感觉间的补偿。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丧失以后,可以由其他感觉来加以弥补第80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3.联觉现象。这是一种感觉兼产生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不同色调引起冷热的感觉色调的浓痰产生远近感觉“近山浓抹,远树轻描”第81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知觉的特性1.知觉的选择性:人从复杂纷繁的环境刺激中,把某些刺激或事物区分出来予以优先反映,对其他刺激或事物不加理会或不予注意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1)在主观方面:主要是个人的职业意识、知识经验、当时活动任务以及个人兴趣、需要和情绪状态等。(2)在客观方面: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对象各部分的组合;对象的活动性。第82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83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某一事物时,把对象的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反映的特性第84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3.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当前事物时,总是用过去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和解释当前的知觉对象,并用词把它标志出来(表示出来)的特性。第85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影响知觉理解性的因素:(1)知识经验对知觉理解性的影响。(2)言语的指导对知觉理解性的影响。(3)实践活动的任务、情绪状态和定势第86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4.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当知觉对象的物理特性和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时,知觉的印象保持相对不变。第87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一)首因律在社会心理学中,把第一印象即对初次见面的陌生人所获得的印象,称为首次印象,认为首次印象在人们的交往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印象好,继续交往的积极性就高,反之,亦然构成第一印象的重要因素包括一个人的外表和言语,其中尤以外表即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风度最为重要对课堂教学而言,老师要上好第一次课,批改好第一次作业,开好第一次班会等,以此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以利于今后教学和管理活动的开展。第88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经验律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在知觉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教师要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作出正确估量(2)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处理好获得新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关系。(3)要特别注意言语的指导作用。在教学中应当把直观与讲解有机地结合起来。第89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强度律强度律要求感知的对象,必须达到一定的刺激强度。强刺激容易被感知,弱刺激容易被忽略(四)差异律由于知觉具有选择性,人们要获得良好的感知,就必须把所要感知的对象与背景区别开,去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

(五)组合律感知对象各部分的合理组合,是从背景中分化出对象的重要条件。例如,教师讲述时,语速要快慢适当,句逗分明,使每一个完整的句子成为学生感知的对象,用停顿和间歇来掌握词语和了解词义。第90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青少年观察的特点与直观教学(一)青少年观察的特点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态。研究表明,青少年观察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是:由无意性向有意性、目的性方向发展;再由有意性、目的性向自觉性、稳定性、精确性和概括性方向发展,并逐渐形成全面深刻、系统而细致的良好观察力。1.观察目的性的发展2.观察精确性的发展3.观察持久性的发展第91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根据青少年观察的特点进行直观教学1.在观察之前,要指导青少年做好观察的准备工作(1)有关知识的准备。(2)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制定观察的计划。

2.在观察过程中,要指导青少年积极参与观察活动(1)重视主观精神状态的作用,培养积极的观察态度。(2)灵活运用五项基本功。教师在课堂上要灵活地运用“讲、写、做(教态、手势和表情等)、画(图画等直观教具)、演(演示和实验)”五项基本功,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活动3.在观察之后,要指导青少年做好总结工作(1)及时作好观察记录并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2)训练学生的观察力。例如,怎样进行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怎样进行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等。第92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三节记忆与教学一、记忆规律(一)影响记忆效果的因素1.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1)识记的目的和任务。(2)识记材料理解与否、材料的数量和性质(具体形象与抽象)。(3)识记方法与态度。怎样去组织材料,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途径去识记这些材料。(4)识记时的环境与时间。(5)合理的作息制度与用脑。(6)健康的体魄和稳定而愉快的情绪。

第93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影响再认的因素(1)再认是否迅速而准确的条件。第一,对原事物识记的精确性和巩固性。第二,当前出现的事物与以前识记过的事物的相似程度。第三,是否有各种线索。线索指的是事物的各个部分或各个方面、各种属性或各种特征。

(2)再认时出现错误的可能原因。第一,由于事后缺少复习,使保持的内容发生变化,因此经历过的事物不能再认。第二,由于联系泛化而认错对象。泛化指条件反射建立初期,不仅原条件刺激本身,且与其相类似的一系列刺激也能引起条件反射的现象第94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3.影响回忆的因素回忆时发生困难的原因和克服的方法。第一,在回忆时经常发生的干扰是:一种占优势的活动或情绪状态,由于负诱导而引起抑制,妨碍回忆。解决的办法是转移注意,休息或先做其他事情,过一定的时间后,抑制解除时需要的经验还会再现。第二,由于回忆中有错误,或选错了中介性联想。此时应该尽量多寻找意义的线索或参考材料第95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遗忘的规律1.导致遗忘的原因(1)消退说。此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失的结果。

(2)干扰说。遗忘是由于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认为记忆痕迹本身不会消退,而是因为新旧经验彼此互相干扰而产生抑制所致。干扰性抑制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或回忆后学习的材料所起的干扰作用。二是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和保持先学习的材料所起的干扰作用。第96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般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即在识记后的最初时间遗忘得比较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时间,几乎不再遗忘了。

第97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3.制约遗忘的因素(1)识记材料的意义和作用。人们最先遗忘的是对自己没有重要意义、不感兴趣、不符合自己需要、在学习和工作中不占重要地位的材料。(2)识记材料的性质。无意义的材料比有意义的材料遗忘得快;形象的材料比抽象的材料保持时间长;熟练的动作遗忘最慢。(3)识记材料的数量。第98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4)学习的程度。若以100%的学习程度为人们当且仅当会背诵,即恰能成诵;则学习程度为150%时,即学习次数较恰能成诵时多1/3,遗忘得较少,识记效果最佳;低于此程度,记忆效果下降,但学习程度超过150%,记忆效果并不随之而显著增长。(5)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遗忘的发展还受到其他因素所制约,如个体的生理、心理状态,学习、记忆方法和环境条件等第99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增强记忆力的要素(1)平心静气。(2)消除疲劳。(3)坚定信心。(4)寻找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5)对记忆的对象要有兴趣。(6)强烈的动机可以促进记忆。(7)和愉快的事情相联系就容易记忆。(8)某种程度的刺激,能赋予脑细胞以新的活力(9)细致的观察有助于记忆。(10)理解是记忆的前提。(11)形象能加深记忆(12)边预想边记忆。(13)熟能生巧。(14)联想有助于记忆。(15)不会休息就不能很好记忆。第100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增强记忆力的方法(自学)第101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青少年记忆发展的特点与有效地组织复习(一)青少年的记忆发展的特点1.青少年的记忆已达到人生记忆的高峰2.青少年的有意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3.青少年的意义识记逐渐占优势4.青少年的逻辑记忆占优势第102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根据记忆规律有效地组织复习

1.复习要及时、经常地进行如:旧知识的引入导新课、课后总结、练习。单元复习、周复习、月复习、期中复习、期末复习等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1)集中复习。多用于分散复习后的单元复习、考前复习

(2)分散复习。把一份完整的材料分布在几个时间内复习一般来说,对无意义的、数量较多的材料的复习,技能的练习,分散比集中优越;当材料较难又抽象、并缺乏兴趣和需要时,则以分散复习为好;第103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3)时间分配的条件。视具体情况灵活分配,一般数量多、难度大、抽象的材料时间分配较多。3.要合理地安排复习材料。性质相类似的材料、困难的材料要间隔复习。4.进行适当的超额学习5.试图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6.要合理用脑劳逸结合可使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轮流兴奋和抑制,有助于保持头脑清晰,消除脑细胞疲劳。长时间学习一门课程,不如交替学习不同课程的效果好。内容相似的课程不要紧挨着复习。

第104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四章运用知识:理性认识过程与教学第一节想象与教学一、想象的规律想象的规律主要表现在有意想象形成的条件方面。(一)再造想象形成的条件1.要能够正确理解词与实物标志的意义再造想象是由一定的语言和实物的标志所引起的,所以如果对词和实物的标志不理解,则无法进行再造想象。

2.要有丰富的表象储备第105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创造想象产生和发展依赖的条件1.社会要求和个人的创造愿望2.知识经验和表象储备3.原型启发。是指人们在创造发明开始前,总是受到一种类似事物或模型的启发,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联想和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出新事物4.积极的思维活动5.灵感的作用灵感也叫“顿悟”,是在注意力完全集中,意识极度敏锐的情况下,长期思考着的问题受到某些事物的启发,忽然得解的心理过程。第106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想象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一)青少年想象发展的特点1.青少年的想象具有较强的有意性2.青少年想象的现实性有所增强

3.青少年创造想象的水平明显提高

第107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青少年想象力的培养

1.保护和培养青少年的好奇心

2.丰富青少年的表象储备并扩大他们的知识经验

3.提高学生对于语言和文字的理解能力4.加强学生想象力的训练活动5.学会进行创造想象的一些基本方法(1)粘合法:(2)漫画法:强调、突出、夸张事物的某个部分、某种特点

(3)模特法:文学家、画家、雕刻家以生活中的特殊人物和现象进行创造想象(4)典型化:从现实中提炼出典型人物的形象、性格及故事情节

(5)绘图法:主要是用在机器发明、楼房、工程设计等方面(6)假想法:第108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二节思维的规律一、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一)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1.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2.分析问题和明确问题3.提出假设4.检验假设

第109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1.问题解决的策略2.知识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1)知识经验。专家和新手在知识的数量以及知识的组织形式上有所不同,可能是造成问题解决效率不同的主要原因(2)知识表征的方式。例如,解几何题可以通过画图来表征事物和数量间的关系。第110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3.定势、功能固着的作用(1)定势的作用。定势也叫心向,是指个体先前心理活动形成的准备状态,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第111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功能固着。人们倾向于将某种功能固定地赋予某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将蜡烛象壁灯一样立在墙上。第112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4.动机、情绪的作用

第113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5.人际关系、个性的影响团体内的相互协作和互相帮助,是使问题得以迅速解决的积极因素;相反,互不信任、人际关系紧张则会妨碍问题的解决。善于解决问题的人是与他的灵活性、创造性、意志等个性心理品质相联系的第114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创造性思维的特点与过程(一)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性的思维。通过这种思维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创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第115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1.新颖性和创见性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标志2.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有机结合是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图式只有通过有效的发散思维将已获得的信息重新组合并提供出多种方法、步骤或方案,才能有利于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综合,从中聚合出最优的结论。

3.创造性想象的积极参与和现实定向的有机统一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

4.迷恋和灵感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特点迷恋指创造者对创造活动高度专注的心理状态。灵感则指人在创造活动中某种新形象、新概念和新思想突然呈现的心理状态。第116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1.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掌握问题、搜集资料、动脑清理问题的头绪,为创造性活动作准备。2.酝酿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在清理问题的头绪之后,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3.豁朗阶段经过前期的酝酿阶段,常常会在无意中受到某种情景或刺激物的影响而得到启发,出现豁然开朗的局面,找到了问题的答案。4.验证阶段第117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三节思维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特点(一)青少年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1.青少年思维的框架已经基本形成并趋于成熟2.青少年思维独立性和批判性品质日益增强第118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青少年抽象思维的发展1.青少年运用假设能力的发展青少年已具有了较高程度的建立假设和检验假设的能力2.青少年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初一年级的学生就具备了各种逻辑推理能力,随着年级的增长,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也不断发展3.青少年运用逻辑法则能力的发展第119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青少年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合理选择和使用教材:充分利用教材的内容和学习的课题去锻炼学生的思维

正确组织教学过程:教师从引起学习动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到检查学习效果的各个环节都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问教学、讨论教学等(二)培养青少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第120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一题多解”“一字多组(词)”“一事多写”“一物多用”(四)加强学生的语言的训练对于问题的理解,用语言清楚地陈述出来引导语言表达清晰性、简洁性、准确性、生动性(五)教给青少年思维的方法:如发散思维、顺推法、逆推法、立体思维等

第121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青少年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一)创造性人才的特点

1.创新精神

主要包括好奇心、探究兴趣、求知欲、对新异事物的敏感、对真知的执着追求,对发现、发明、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这是进行创新的动力。2.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想象能力,创造性地计划、组织与实施某种活动的能力。3.创新人格主要包括责任感、使命感、事业心、富有幽默感、独立性强、有恒心以及一丝不苟等良好的人格特征。创造性人才的个性:主动性、独创性、坚持性、自信心、幽默感、抗挫力第122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1.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要给学生创设能激起新异感的学习环境;要组织或引导学生去观察大自然或社会生活,重视他们提出的种种问题,启发他们自己去寻求答案,并适时地加以勉励;要结合教学向学生提出一些需要稍动脑筋才能解决的问题;要适当地采用发现法、启发式教学法。2.提倡发散思维并与集中思维相结合3.鼓励直觉思维和培养逻辑思维直觉思维是指未经逐步分析而迅速地对问题的途径和答案做出合理反映的思维。如猜测、预感、设想等允许并鼓励学生凭直觉思维回答问题,即使这种答案是不完全的、不准确的,也要引导他们去检验自己的设想,第123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4.善于发现和正确对待创造型的学生创造力高的学生多数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淘气、顽皮,荒唐和放荡不羁;二是所作所为出人意料,时逾常规;三是处事不固执,较幽默,但难免带有嬉戏的态度。教师要引导这些学生参加创造性活动,如参加科技小组、文艺小组、各种竞赛等5.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在生活中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社会,并通过作文、绘画、音乐、科技等各项活动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6.改革应试教育体制,大力发展创造性思维第124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五章善于激励:非智力因素与教学

第一节情感过程与教学情感是一种对智力活动有显著影响的非智力因素。愉快的情感能鼓舞人去进行活动,甚至忘我地拼搏;而消极的情感如焦虑、忧伤、失望等则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颓丧斗志,委靡无为。

第125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情绪情感的规律(一)情感的功能1.情感的信号功能:指情感通过表情外显而具有信息传递的效能。人们能通过表情表达和了解彼此的情绪体验,乃至思想、愿望和要求。表情也就成为人类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2.情感的动力功能情感的动力性功能指的是情感对于人们的认识和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推动和阻碍的作用。爱的情感往往驱动人去从事各种智力和体力活动。第126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3.情感的感染功能情感的感染性功能指的是情感在一定情境下互相感染和影响。教师的情感不仅影响自己的教学思路,更对学生的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课堂上师生情感形成直接的交流,喜怒哀乐都能互相感染。

4.情感的迁移功能指个体对他人的情感会迁移到与他人有关的对象上去的效能。“爱屋及乌”一个孩子对父母有感情,他会从爱父母,发展到爱父母所在的这个家,由家爱及家乡,由家乡扩大到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直至形成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感第127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情绪情感产生的原因1.情绪产生的原因应激产生的原因:遇到危险情况、精神上和身体上的负担过重激情产生的原因:

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尖锐的意见冲突;长时期的过度的压抑

心境产生的原因。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人际关系的变化、人所处的社会地位、健康状况、环境状况。

良好的心境,有助于人的积极性的发挥,提高活动效率,克服困难;不良的心境,使人厌烦,消沉、忧郁不安。

第128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情感产生的原因理智感、道德感、美感分别由智力活动、道德评价活动和审美活动引起第129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情绪情感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一)青少年保持良好情绪的主要方法

1.健康情绪、情感的识别情绪健康有如下标志:(1)能正确地反映一定环境或情境的影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该乐就乐,该忧就忧;(2)能使反应的强度与引起情绪的刺激强度相适应,情绪的过度强烈和过度抑制都是不正常的;(3)情绪反应时间应随着引起情绪的客观情境的转移而有所变化;(4)情绪反应的特点应与年龄阶段相适应;(5)心情愉快、舒畅。第130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保持良好情绪的主要方法

(1)积极做人,乐观开朗。积极自我暗示、(2)悦纳自己,实现价值。不要老关注自己的短处,而应将注意力和精力转移到自己最感兴趣、最擅长的事情上去,从中获得的乐趣与成就感将强化你的自信,驱散你自卑的阴影(3)学会宽容,助人为乐。凡事从好的方面想、习惯于赞赏别人而不是相反。(4)学会倾诉,合理宣泄。(5)解除烦恼,讲究方法。分析烦恼的事件、事件的最坏结果、接受最坏的结果、改善这种结果。第131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教师的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1.教师的感染力及其作用(1)教师的要求较易于转化为学生的需要。

(2)能使学生更易于积累情绪学习的经验。(3)能使学习中的冲突与挫折得到妥善的处理。第132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教师要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1)对教学工作要满腔热忱。教师在课堂上要精神焕发,情绪饱满。

(2)要爱学生。第一,关心了解、尊重信任学生。第二,公平对待学生。第三,严格要求学生。第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要当好“课堂气氛”的调控员。

(4)注重直观教学。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多种感官参加活动,会增强教学艺术的感染力,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有助于良好课堂气氛的形成。(5)教师要讲究语言和非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首先要清晰生动、用词丰富准确、声调抑扬顿挫、速度张驰有度。教师还要发挥非言语行为的作用:教师的教学节奏、手势、表情等情感因素,第133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情绪智商(EQ)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戈尔曼出版了《情绪智力》一书,提出了情商的概念在美国企业界,流行着这样的观点:“智商使人被录用,情商使人得以晋升”。第134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1.情商及其成分

(1)了解自我情绪。能认识自己的感觉、情感、动机、性格、欲望和基本的价值取向等(2)调控自我情绪。(3)自我激励。指面对自己欲实现的目标,随时进行自我鞭策、自我说服,始终保持高度热忱、专注和自制。(4)识别他人情绪。识别他人的情绪,指对他人的各种感受,能“设身处地”、快速地进行直觉判断。了解他人的情绪、性情、动机、欲望等。并能作出适度的反应。(5)人际关系的管理。这是指管理他人情绪的艺术。一个人的人缘、人际和谐程度都和这项能力有关。第135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情商的作用(1)情商影响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一个具有良好情商的人即使在承受重大压力和挫折时,也能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保持乐观、开朗、积极的心态。(2)情商是成功的决定因素之一。卡耐基也明确提出,15%的专业技能加上85%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等于个人成功。第136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二节意志过程与教学一、意志的规律通常把复杂的意志行动过程分为两个阶段: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一)采取决定阶段它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动机的斗争动机斗争是对相互对立、彼此冲突的动机作出评价和选择的过程。

2.目的的确立目的是人在行动中所渴望达到的结果。

3.方法的选择方法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和途径4.计划的制定计划是工作或行动以前预先拟定的具体内容和步骤。5.决策的作出决策就是对若干个准备行动的方案进行选择,以期优化地达到目标。第137页,课件共1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执行决定阶段即行动阶段,就是按照行动的计划去实现预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