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二期道路及给排水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二〇一六年二月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二期道路及给排水工程 【目录】3-目录TOC\o"1-2"\h\z\u第一章概述 -105-第一章概述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二期道路及给排水工程1.1.2承办单位吴忠市利通区工业和信息化局1.1.3投资项目性质新建基础性投资项目1.1.4项目建设地点吴忠市利通区东塔寺乡1.1.5建设主要内容利绒大道、六号路、清水街和团结路的建设,及与道路配套的管线工程、排水工程、道路照明和道路绿化工程。路网总长约5.374公里。1.2项目背景按照宁夏出台的《自治区纺织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自治区将重点打造宁夏生态纺织产业示范园灵武园区、贺兰园区和以恒丰纺织为代表的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三个重要的增长极,大力发展同心、中宁两个特色园区,形成共同发展的产业集群。到2020年,把宁夏建设成为以国际高端羊绒为主的天然纤维产品研发和制造中心、全球穆斯林服装服饰供应链中心、中国西部新型纺织工业示范基地、产业用纺织和化纤原材料供应基地,力争纺织工业总产值超过600亿元。利通区提出了打造宁夏低碳经济先行区和再造新型工业化发展新优势的工业发展思路,重点建设了毛纺织产业园、特色装备产业园和失地农民创业园。近年大力推进轻工纺织业发展,坚持以招商促开放、以引资推转型,规划建设生态纺织产业园。目前,生态纺织产业园已入驻企业48家,投产达效42家,已建成集绒毛精加工、差别化纤维纺纱、棉纺等为一体的纺织产业园,被授予全国第22个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稳步向着“百亿产业园”的目标快速推进,成为利通区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向标、新动力。2015年,利通区又启动生态纺织产业园二期规划建设,重点依托宁夏恒丰纺织集团大力实施纺织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工程,走上纺织全产业链集群发展新路。目前,园区已完成了《吴忠市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区二期总体及详细规划》(2015-2025年),同时,利通区已经和福州市滨海工业集中区、山东德州等纺织企业对接,争取引进棉纺产业、锦纶产业、装备制造产业以及化纤针织等产业,进一步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随着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区二期项目建设的启动,迫切需要在园区内建立便捷的交通体系和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为园区的招商引资及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在此背景下,受吴忠市利通区招商办委托,我院承担了吴忠市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道路及给排水基础设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任务。1.3研究过程2016年1月,受吴忠市利通区招商办的委托,我院负责编制《吴忠市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道路及给排水基础设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接到任务后,我院立即成了项目组,认真阅读了建设方提供的《吴忠市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区二期总体及详细规划》(2015-2025年),在建设方的协助下,项目组到现场进行了踏勘,按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和《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深度要求收集了项目区社会经济、地形、地貌、地质、水文、交通、运输、建设条件、拆迁、征地、城市规划等方面的资料。根据调查收集到的资料,从整体、系统、宏观的角度研究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从微观角度研究项目的具体建设方案、规模、标准及方案的技术经济可行性,根据研究结果编制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4建设必要性1.4.1是落实《自治区纺织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需要宁夏2014年出台了《自治区纺织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4~2020年)》,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内宁夏回族自治区纺织工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到2020年,宁夏纺织工业总产值将超过600亿元,是2013年纺织工业总产值的4倍。《规划》确定,到2017年宁夏纺织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00亿元~450亿元。到2020年,宁夏纺织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30亿元~680亿元,形成以羊绒、亚麻、棉(毛)纺、产业用纺织品、服装制造、化纤,以及特种纤维共同发展的格局,建成以科技和品牌为引领,以民族服饰创意文化为特色的先进现代纺织产业体系。《规划》提出,加快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步伐,进一步推动宁夏羊绒分梳、多纤混纺交织、印染及后整理等技术领域的发展。通过重点打造宁夏生态纺织产业示范园灵武园区、贺兰园区和以恒丰纺织为代表的吴忠市利通区毛纺织产业园区三个重要增长极,大力发展同心、中宁两个特色园区等措施来加快宁夏纺织工业转型升级。本项目是《规划》中吴忠市利通区毛纺织产业园区二期项目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是启动园区二期的重要先决条件,项目的顺利实施是对《规划》的落实。1.4.2是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的需要优越的投资环境是扩大对外招商引资的决定性因素,是吸引外资的重要法宝。投资商选择投资地点的首要考虑因素是投资环境与交通基础设施是否合理,所以要吸引投资商的入驻投资与开发,就必须有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本项目主要是在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合理布局的基础上,通过建设便捷的交通体系和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为园区的招商引资及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工业园区自身的竞争优势,以吸引更多的企业落户利通区生态纺织园,推动园区经济的发展,并为园区将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1.4.3是带动经济发展的需要利通生态纺织产业园位于利通区东塔寺乡境内,总占地面积6600亩,计划总投资200亿元。园区建成后,年产值可达320亿元,年实现利税10亿元,规划引进企业45家,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12000人。该项目的建设,保障了园区的顺利实施,早日建成投产,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带动经济的迅速发展。1.6编制依据本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报告编制的主要依据:1、国家发改委《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2、《建设项目分析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3、《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4、《自治区纺织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4-2020年)5、《吴忠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年-2030年)》6、《吴忠市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区二期总体及详细规划》(2015-2025年)7、建设方提供的有关资料和数据8、现场踏勘、测量资料。1.6研究范围及内容1.6.1研究范围本报告研究范围为吴忠市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二期内利绒大道、六号路、清水街和团结路的建设,及与道路配套的排水工程、管线(给水、燃气、供热、电力、电信)工程、道路照明和道口绿化工程。路网总长约5.374公里。1.6.2研究内容本报告根据国家有关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和深度要求,广泛收集了项目影响区域的国民经济指标、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发展规划以及产业结构等资料;调查了规划区路网现状、排水现状及交通流量,区域内现有道路的技术状况、路网现状及交通流量,分析了国民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要;对规划路网、主要节点、排水工程进行了现场勘察和经济、技术论证,并进行了详细的工程、地质调查。根据收集的大量资料和数据,进行交通量发展预测以及经济评价,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技术标准、建设规模及排水方案等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研究。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1.项目建设必要性;2.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现状与发展情况;3.交通分析及预测;4.建设条件的调查分析;5.建设的技术标准、方案及规模;6.项目建设地址及条件分析;6.环境分析与节能分析;7.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8.经济评价;9.实施方案及招标方案;10.社会评价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1.7研究结论与建议1.7.1工程建设条件本报告通过认真调查分析研究,项目区地理位置等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道路建设材料来源丰富,运输条件极其便利,具备良好的工程建设条件。1.7.2项目建设投资本工程投资估算造价为13061.54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用10822.31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271.70万元,预备费967.52万元。1.7.3资金筹措本项目资金采用申请国家补助和招商引资等多渠道解决。1.7.4建设进度设想根据建设计划,本项目计划2016~2017年安排实施,项目周期2年,初步设想如下:2016年3月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并获批准;2016年4月~6月完成工程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2016年7月~8月完成项目实施阶段的准备工作,包括资金落实、招标投标、施工准备,开工报告及批准文件;2016年9月~2017年11月完成项目的工程建设;2017年12月完成竣工验收。具体实施计划以上级主管部门最后审批意见为准。1.7.5工程项目结论性评价1项目的建成将完善生态纺织产业园的基础配套设施,改善目前工业园区内的交通状况及加强园区内部与外界的道路联系,满足园区下一步招商引资的要求,为园区下一步招商引资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项目的建成也对利通区交通环境的改善,提高利通区乃至吴忠市纺织业、城市化水平、扩大对外开放以及加快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项目符合来吴忠市对基础设施投资的政策,符合吴忠市城市发展的规划,符合生态纺织产业园发展的需要,为园区将来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3项目建设不仅必要、意义重大,而且建设条件成熟,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社会效益显著,宜尽早立项,加快建设步伐。1.7.6建议1在工程初步设计阶段,进一步细化道路路线的具体走向,保证沿线征地和拆迁量最小,可能遇到的工程地质病害最少,以合理节省项目投资。同时注意平、纵面线形的组合设计,以提供良好的立体线形,满足车辆行驶的安全舒适及驾乘人员的视觉和心理反应,最大限度提高项目服水平。2依据国内有关城市道路设计经验,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市政管线与道路建设同步实施,以避免反复开挖路面,造成不必要的投资浪费。3本项目征地面积较大,要做好征地补偿工作,确保项目能及时动工、顺利施工、按期完工。4在下一阶段设计中要注意保护好周围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化自然生态格局,开发和保护相协调,以保证最理想的环境效益。此外,要关注施工期间的噪音和灰尘,这是影响居民生活的一大污染源,应加强施工管理,做到文明施工。5尽快完成有关报批手续,使项目尽快上马,以便发挥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二期道路及给排水工程 【第二章现状及发展】第二章现状及发展2.1区域概况2.1.1吴忠市吴忠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北连银川市,西接中卫市,南接固原市,东部与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毗邻,东北、西北分别与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和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相连,东南与甘肃省庆阳市环县接壤。根据《宁夏统计年鉴》(2013年),吴忠市位于宁夏中部,引黄灌区的精华地段。吴忠市下辖一市两县三区(青铜峡市、盐池县、同心县、利通区、红寺堡开发区、太阳山开发区),总占地面积2.02×104km2,占全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31.8%。总人口1283852人,其中回族人口651021人,汉族人口628311人,其他少数民族4521人。吴忠市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煤炭、矿石、天然气等30多种矿产资源。其中石油储量3700×104t,天然气储量8000×108m3,煤炭储量64.7×108m3,石灰岩49×108t,冶镁白云岩储量23.7×108t。吴忠市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一是形成了以能源电力、新型材料、建材为主的重工业和以皮毛绒加工、造纸、印刷为主的轻纺工业。二是依托国家级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形成了葡萄酒、乳制品、清真牛羊肉加工、中药材、玉米淀粉和马铃薯加工营销为龙头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已初步形成。吴忠市农业资源丰富,黄河两岸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现有可耕地面积35×104hm2。自秦汉以来开掘了秦渠、汉渠、唐徕渠等重要的灌溉渠道,农业比较发达,盛产小麦、水稻、瓜果、蔬菜,是宁夏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素有“塞外粮仓”之称。2.1.2利通区利通区是吴忠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市政府所在地。位于宁夏银川平原南部,是银川平原的南大门。地理座标为东经106°05′-106°22′,北纬37°00′-38°08′;西临黄河与青铜峡市隔河相望,南与中宁、同心两县交界,东、北与灵武市接壤。从所处地理位置看,利通区西北边有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东边有毛乌素沙漠、鄂尔多斯台地;南部为黄土高原丘陵地;北部为银川平原。这种地理位置造成了利通区自然环境的严酷性和复杂性。利通区国土总面积1112km2,现辖4镇4乡2个街道办事处。2012年,利通区总人口38.1万,其中农业人口占69%,回族人口21.4万,占57.2%,是宁夏回族聚居的主要地区之一。2.1.3吴忠市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区吴忠市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区位于利通区东塔寺乡李园村,东至清水沟,南至秦渠,西至东兴街,北至吴灵路,园区远景规划占地面积3000亩。先期开发建设1038亩,总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总体布局分为羊毛初加工区、精深加工区、物流商业区、综合办公区、污水处理区。建设标准化厂房28栋,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并配套建设园区内道路4.5公里及给排水、供电和燃气等基础设施。目前,园区一期已基本建成,引进羊毛初加工企业29家,精深加工企业4家,园区已基本形成以宁夏恒丰、双维、佳瑞祥、昊欣等企业为主的纺织产业集群,形成了集羊绒分梳、纺纱、制衫、织布、地毯、裘皮服饰为一体的纺织产品生产加工产业链。二期工程可容纳企业35家,重点发展毛制品精深加工,主要以绵羊毛分梳、特种动物纤维加工、毛纺织品深加工、皮革制品精深加工、物流商业和综合服务为主的毛纺织产业。2.1.4自然资源概况1吴忠市吴忠境内的罗山是宁夏三大天然林区之一。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煤炭、矿石、天然气等30多种矿产资源。其中,石油储量3700万吨,天然气储量8000亿立方米,是陕甘宁油田的核心部分。煤炭储量64.7亿吨,石灰岩储量49亿吨,冶镁白云岩储量23.69亿吨。水电、火电资源丰富,总装机容量占全宁夏的54%,是宁夏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资源:宁夏探明煤炭储量313.6亿吨,保有量308亿吨,位居全国第6名。吴忠太阳山开发区煤矿探明储量约65亿吨,占全宁夏煤炭储量的20%。煤种有焦煤、贫煤、肥煤、瘦煤等六种,煤种全,煤质优。水、电、路通,易于开采。2利通区利通区土地总面积106424公顷,其中林地面积27145公顷,占利通区总面积的25.5%;非林地面积79279公顷,占利通区土地面积的74.5%。利通区土壤类型分为9大类、28个亚类、48个土属及500多个土种或变种。贺兰山至西干渠之间主要为山地灰钙土、草甸土和灰褐土,东部冲积平原主要为长期引黄灌溉淤积和耕作交替而形成的灌淤土,局部低洼地区有湖土和盐土分布。灌淤土土质适中,理化性好,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适种性广。土壤类型的多样性非常适合发展农业生产和多种经济作物生长。2015年,利通区共核查苗木品种75种,查验面积8138.4亩。利通区完成治沙及封山育林绿化项目建设3.4万亩。其中:结合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在扁担沟镇五里坡地区封山育林2万亩。依照世行项目规划,重点在扁担沟镇在五里坡和孙家滩地区完成封山育林、乔灌混交林建设9000亩;结合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和三北工程的实施,在扁担沟镇五里坡地区进行荒山造林5000亩。截至2015年7月,利通区林地面积27145公顷,占利通区总面积的25.5%。全区森林面积19328公顷,占林地面积的63.4%。平均森林覆盖率为18.16%,平均林木绿化率20%。利通区城镇土地总面积28.21平方千米,市区人口18.68万,绿化覆盖面积1086.92公顷,公园绿地面积355.49亩,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9.03平方米。
2.2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立项和建设需服从并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且通过项目的建设应对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准确地分析项目所在地区社会经济的水平和特征,是论述项目建设必要性的基础。2.2.1吴忠市1综述2014年,吴忠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3.4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93亿元,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218.71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110.8亿元,增长2.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9%。——第一产业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5.18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农业产值53.85亿元,增长2.7%;林业产值2.11亿元,下降7.6%;牧业产值43.32亿元,增长11%;渔业产值1.65亿元,增长9.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25亿元,增长7.4%。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3.93亿元,比上年增长6%。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99.2万亩,比上年下降2.2%,粮食综合单产314.2公斤/亩,比上年增长6.2%。全年粮食总产量94万吨,比上年增长3.9%。其中:夏粮产量9.3万吨,秋粮产量84.7万吨。——第二产业全年工业增加值160.19亿元,比上年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9.94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88.31亿元,增长7%;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增加值68.88亿元,增长6.7%。[6]
——第三产业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57亿元,比上年增长12%。2.2.2吴忠市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生态纺织产业园位于利通区东塔寺乡境内,总占地面积6600亩,计划总投资200亿元。园区建成后,年产值可达320亿元,年实现利税10亿元,规划引进企业45家,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12000人。2.3道路状况及评价利通区交通便利,石中高速公路、京藏高速公路、大古铁路穿境而过。109国道、211国道、银平等公路在利通区相互交汇。银川河东国际机场,距利通区40千米,包兰线青铜峡火车站距利通区20千米。生态纺织产业园所在地利通区东塔寺乡邻近市区,是利通区境内交通较便利的乡镇之一,S101贯穿南北,灵武青线东西穿境而过。境内已形成网状路网结构,但大部分道路为低等级道路,路基宽4~7m,道路错综,通行能力低,无法适应园区规划布局和生产运输需求。2.4自然条件及基础资料2.4.1自然条件1气候利通区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年平均温度11.2℃,年平均降水量195.6毫米,具有春暧迟、夏热短、秋凉旱、冬寒长的特点、年平均降水量193.4毫米,年平均蒸发量2013.7毫米,年平均气温8.8℃,极端气温最低为22.4℃,相对湿度53%,年均日照达2936小时,年平均无霜期171天。2水文①地表水地表水以黄河水系为主,既由黄河及引黄灌溉渠道及排水沟组成。黄河在距市区西北约5km处由西南向东流经吴忠市,自青铜峡市青铜峡镇金沙湾入境,在叶盛公路桥出境,境内河段96km,有苦水河及诸沟支流汇入。据青铜峡水文站多年资料统计,近几年径流量172.5~202.4亿m3,多年平均含沙量为4.28kg/m3。项目所在区域接纳污水体为清水沟,最终流入黄河。清水沟位于吴忠灌区的核心区,横穿吴忠市,全长500余里。近年来,沿沟两侧企业无序排放工业废水,水质逐年下降,每到枯水期,清水沟恶臭弥漫,给周边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吴忠市计划两年内投入1.4亿元,实施4项环境治理工程,解决清水沟环境污染问题。②地下水吴忠市区地下水资源总量2.13亿m3,引黄灌区的地下水主要来源与引黄灌溉入渗,其次为降水;地下水深埋1~5m。灌区地下水资源量2.12亿m3,占全市地下水资源总量的99.5%。③土壤及植被园区域内的土壤类型主要为灌淤土,规划范围的植被主要以农业植被和城市绿化为主。农业植被主要适宜种植水稻、春小麦为主,含糜子、大豆、胡麻等农作物。2.4.2基础资料1地形地貌利通区自南向北可分为丘陵地、洪积冲积平原、风积沙地、黄河冲积平原、河滩地五个地貌类型。丘陵地分布在利通区南部,面积527.1km2,占土地总面积47.4%;洪积冲积平原分布在苦水河西侧,从孙家滩以南开始,沿河北上至金银滩一带与黄河冲积平原连接,长约40km,面积122.3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1.0%,为利通区新灌区;风积沙地主要分布在黄沙窝地区,面积34.5km2,占土地总面积3.1%(现大部分已开发成为农田);黄河冲积平原分布在利通区北部,海拔1121-1135m,面积422.6km2,占土地总面积的38.0%,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自南向北倾斜,平均坡比1/400,是利通区农业生产的重点区域,称之为老灌区;河滩地分布在黄河两岸沿河地段,面积5.5km2,占土地总面积的0.5%。2地质情况本地区地层为黄河冲积层,上部3-5m以上一般为亚粘土层,愈近黄河厚度愈薄,愈向东厚度愈厚,地基计算强度可在110KPa-150KPa之间,其下为粉细砂层,主要为细砂层,厚度一般在2-4m,地基计算强度可为150KPa。下部为卵石层,岩性不一,以沉积岩碎块为主,分选差,浑圆度不等。岩石的孔隙均为细、中细砂所充填。地下水位较深,一般在3m以下。区内工程地质条件比较好,按照工程地质条件,吴忠市区可分为良好、较好及不良三个建筑区,三区地基容许承载力分别为150-200Kpa,100-150Kpa,50-100Kpa。3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场地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根据《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B18306-2001图A和图B),场地特征周期为0.40S。2.5供水条件本工程建设过程用水量主要用于制作和养护混凝土构件、搅拌水泥砂浆、清洗材料和构件、清洗施工车辆、防尘、生活、消防、绿化等。项目区供水条件较好,可满足工程及生活用水。2.6供电条件施工期间,本工程用电负荷较大。工程建成后,主要用电为:道路照明、景观亮化等。需要在设计中综合考虑,做好管线埋设和预留、预设。本项目拟定采用东塔寺乡电网供电,供电具体意向及解决措施需与当地供电局等有关部门协商签订供电协议书,确保工程施工进度。2.7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本项目筑路材料主要包括路基、路面、及其它结构物用材料,有土、砂、石料和水泥、钢材、木材等。均采用汽车运输。本项目离吴忠市和青铜峡市均较近,交通运输条件好,建议筑路材料和设备在吴忠市、青铜峡市或就近采购。吴忠市、青铜峡市有多个建筑、装饰等材料市场。砂、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和设备市场供应充足。排水的钢筋混凝土管可在吴忠市购买,货源充足,可满足工程需要。2.8拟建道路在路网中的功能定位拟建道路是生态纺织产业园的交通基础设施,按照规划拟建利绒大道、清水街、六号路和团结街四条道路均为次干路。利绒大道是园区南北走向中枢的道路,联系了规划园区内不同组团交通源、承担较长距离客货交通流的道路,是构成规划区道路网的主骨架,也是引导用地开发与拓展的交通性道路。清水街、六号路和团结街主要服务于组团内部的日常交通,是支撑内部空间结构的功能性道路。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二期道路及给排水工程 【第三章交通分析及预测】第三章交通分析及预测3.1道路规划根据《吴忠市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二期总体及详细规划》(2015-2025年)园区内道路为“三纵六横”的路网格局,道路等级分为主干路和次干路两个等级,主干路道路红线宽度为54m、40m和32m三种,次干路道路红线宽度为24m和16m两种。道路交通规划图见图3-1。团结路利绒大道六号路清水街团结路利绒大道六号路清水街图3-1园区路网布局图3.2交通量预测3.2.1前言城市交通规律十分复杂,它与区域综合社会经济实力、城市(区域)综合规划的决策驱动力、城市(区域)自然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城市(区域)发展技术水平等综合因素有关,生态纺织产业园客流、物流、交通流的预测结果是生态纺织产业园交通发展规划的基本依据,也是本项目设计的重要依据。正确预测未来毛纺织产业园的道路交通流量和流向,才能使园区道路的布局、标准和规模适应道路交通需求的发展,才能在通行能力上与整个道路系统相互协调,与道路自身的服务水平要求相协调。3.2.2预测方法与步骤预测交通需求量有多种方法,本研究主要预测思路和方法:采用建立在《吴忠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年-2030年)》和《吴忠市利通区毛纺织产业园二期总体及详细规划》(2015-2025年)等相关资料、规划的基础上,按照国际惯用的“四阶段法”预测,即交通发生或吸引量预测、交通分布预测、交通方式分担预测和交通分配预测四个阶段。预测分成客流和货物两个子系统进行。客流子系统预测,即根据各个交通分区居民、流动人口出行量的预测结果,分布到各个分区上,同时也分担到自行车、小客车、大客车、出租车、摩托车等各种运输方式上,得到各类客运OD表。货物子系统预测,即根据货车拥有量、出行率、必要的货车OD调查,进行综合分析,获得货车发生、吸引量及货车时间空间的分布OD表。然后建立分配模型把各类运输工具的OD分配到路网上,获得各个路段的交通量。交通量的预测是建立在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具有良好耦合性即某种函数关系的基础上,交通量的生成、分布和变化发展直接取决于土地使用的类型、结构、布局、规模和强度,同时受地域空间距离阻抗的影响。交通运输作为一个子系统,它将有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网络结构、质量、密度。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关系是对交通运输的共同分担、竞争和互补联运等。本项目计划2017年12月底建成通车。四条道路等级均为次干路,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次干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的设计年限为15年,因此本项目的预测特征年确定为:2018年、2022年、2027年、2032年。交通量预测四阶段工作流程如图3-1所示:图3-1四阶段预测工作流程根据对建设项目在未来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园区内道路建成后,其交通量基本上是由以下三部分构成:·正常趋势型交通量·诱增型交通量·转移交通量正常趋势型交通量是指区域内日常出行产生的交通量。车辆出行活动范围均在项目道路所在的影响区域内。正常趋势型交通量采用四阶段法进行预测。诱增交通量是指由于建设项目的实施而产生的交通量,主要是由于拟建项目的引入,使得影响区的交通条件发生变化,交通条件最直接的变化即是交通区之间的时间和距离缩短,从而诱发了项目影响区的潜在交通量。转移交通量是指拟建道路通车后,从其他道路及由于竞争关系而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转移过来的交通量。3.2.3区域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1吴忠市交通运输现状吴忠市交通便利,通讯发达。铁路主要有包兰铁路、大古铁路;距银川飞机场50km;区内的公路主要由109国道、307国道、211国道以及银平公路等省道和众多的县、乡公路共同构成四通八大的区域内公路网。2013年全市行政村公路通达率100%。全年完成货物运输量7906×104t,比上年增长11.7%;完成旅客运输量4508万人,比上年增长6.1%。2013年末全市民用机动车保有量达到30.48万辆,比上年增长8%。其中,私人汽车保量10.44万辆,增长16.4%,私人轿车保有量4.09万辆,增长17.7%。2吴忠市利通区毛纺织产业园交通现状及发展分析园区内现状外围道路主要为过境交通,与外界相连的道路为S101和灵武青线,其余现状道路大多为村镇之间相连的乡村道路。项目所在地主要运输特点为将来材料运输及产品进出工业区以及工作人员乘车上下班为主,随着工业区经济的发展,工业区内外物资运输和旅客交流将显著增加,将对交通产生较大的需求。基于毛纺织产业园的特点,工业区内多以产业工人为主,工业区内出行距离最大不超过8km,区内出行方式应多以自行车为主;对外多以工业区内与外界的商务往来以及工业区内产业工人与外界的交流生活需要,出行方式多以私家车巴士和摩托车为主。3.2.4交通量生成1客运交通量参考中、小城镇居民日出行次数标准,吴忠市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日均出行次数按3.5次/人•d算,根据《吴忠市利通区毛纺织产业园二期总体及详细规划》,规划引进企业45家,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1.2万人。因此预测至规划末期2025年园区规划总人口为2万人,预测2025年至2032年工业区人口增长率为11.21‰,则2032年预测工业园区总人口为2.14万人。基于园区的特点,工业区内多以产业工人为主,工业区内出行距离最大不超过8km,区内出行方式应多以自行车为主;对外多以工业区内与外界的商务往来以及工业区内产业工人与外界的交流生活需要,出行方式多以私家车、巴士和摩托车为主。2货运交通量参考吴忠市货运标准,根据《吴忠市利通区毛纺织产业园二期总体及详细规划》分析,园区规划末期工业增加值为320亿元,推算园区全年货运量约为3200万吨。3.2.5交通小区划分根据园区土地使用的性质和园区产业布局规划,将纺织生态园区划分成9个交通小区。根据园区产业布局、土地规划情况和道路横断面布置和园区的道路交通规划情况,建立项目区域现状的路网模型。然后采用平衡分配法(即交通量分配的结果必须满足每个出行路径花费的成本和整个道路网络车流的出行成本均达到最低)将上各交通小区的交通量分配到相应的道路网络上。交通小区所属组团见表3-1。表3-1交通小区所属组团序号所属组团1生产服务区组团2恒丰集团组团3穆斯林用品加工组团4羊绒制品加工组团5服装面料加工、服装制造组团6配套产品加工组团7纺织装备制造组团8物流配送组团9印染加工组团3.2.6交通量预测1正常趋势型交通量预测本项目建成后的正常趋势型交通量,主要根据拟建项目周边道路上的日常出行量来分析。根据前面计算出来的客运交通量和货运交通量,两者相加可得园区规划年的总的交通量。最后把其分配到拟建道路上,再考虑本项目区域内的经济增长因素及相关基础设施规划进行修正。2诱增型交通量诱增交通量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由于新路使时间和距离缩短,新路沿线各地的经济可接近性增加,引起车辆出行目的变化,从而产生新的交通量。第二,由于道路的新建或改建,使项目影响区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发生变化,引起新的产业布局和开发项目,项目影响区经济将以比正常更快的速度发展,产生的这种额外交通量也是诱增交通量的一部分。第三,由于新建或改建道路,改善了项目影响区的交通条件,诱发了原来潜在的交通量,诱发的潜在交通量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项目完成后带动影响区机动车数量的迅速增长;其二是拟建项目完成后增加了出行的方便性并减少了出行时间,从而使车辆的年平均出行次数增加。一般来说,诱增交通量在道路建成初期增长较快,但一段时间后随着其他交通设施的建设完成而趋于稳定。在本项目诱增交通量分析中,以出行时间的缩短为主要因素,计算拟建项目的诱增交通量,其基本公式为:式中:——i区到j区的诱增交通量;——i区到j区的正常趋势交通量;——i区到j区间无此项目时的出行时间;——i区到j区间有此项目时的出行时间;——重力模型参数。3转移交通量本项目的转移交通量的预测根据沿线相应路网的交通流量及流向特点进行分配。根据拟建项目在区域路网中的地位与作用,相关路网上的转移交通量将结合本项目的交通发展作用及趋势进行分配,本项目转移交通量根据项目建成后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配。4交通量预测结果通过以上分析计算,得到拟建4条道路未来各特征年交通量预测结果,如下表3-2所示:表3-2各道路交通量预测结果表单位:pcu/d年份道路20162018202220272032利绒大道789813071174922077522848六号路3949653687461038811424清水街46307662102541217813393团结路4222698693491110412212将上表预测结果得高峰小时得各条道路单向高峰小时交通流量预测表,如下表3-3所示:表3-3各道路当量小汽车单向高峰小时流量单位:pcu/h年份道路20162018202220272032利绒大道8691438192422852513六号路43471996211431257清水街509843112813401473团结路4647691028122113433.3交通流特点分析1根据《吴忠市利通区毛纺织产业园二期总体及详细规划》,,园区主要规划为工业用地,其出行多为生产类出行,预测未来交通量中以货车和商务车为主。由于沿线有较多的企业职工,行人和非机动车流量将较大,因此要注意保障自行车与行人交通的安全顺畅通行。2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驾驶灵活,路线多变,既可在机动车道行驶,也可在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行驶。相对于汽车,它们是弱者,它们在机动车道行驶会加大机动车驾驶员的压力,影响车辆的稳定行驶;相对于自行车和行人,它们又是强者,它们在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行驶会增加骑车人和行人的压力,因此要特别注意对这两者的管理,以保障交通流能平稳、安全地运行。3随着近年来国家实施公交优先的政策,再加上项目所在地的出行以生活类出行为主,预计将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公交车出行。但是公交线路如果较多,可能会过分集中,出现“公交列车化”现象,既影响其他车辆的行驶,也不方便居民的出行,因此要注意公交线路和公交停靠站的安排、设计。4根据现状的交通调查,本区域高峰小时交通量占其24小时交通量的比例平均为6.0%左右,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高峰小时系数有增大的趋势。3.4路段交通组织利绒大道和主要交叉道路的交通流均很大,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设计小时交通量均较大,交通组织计划中应当采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行、人流与车流分行的组织形式。唯有这样才能使道路断面布局更紧凑,功能更明确,使用更方便,交通更流畅,便于组织人流、机动车流、非机动车流及公共汽车停靠,避免相互干扰、影响使用效率和安全。上、下行交通流采用中央分隔带分隔,机动车流和非机动车流采用侧分隔带分隔,人流和车流采用错台和人行道树分隔。合理设置公交车停靠。3.5路口交通组织本项目拟建道路交叉的交通组织,需要综合考虑区域路网结构、交叉道路的性质和等级、用地规模、交通管理和控制、交通安全评价等因素后确定。按照如下原则处理:道路交叉时,应主次分明,交通应优先主干路通行,确保交通流快速、便捷、安全、畅通交通量预测写的不太全啊。交通量预测写的不太全啊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二期道路及给排水工程 【第四章技术标准】第四章技术标准4.1采用的规范、标准、规定1、《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3、《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4、《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5、《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6、《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1)7、《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8、《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1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11、《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2、《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13、《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14、《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15、《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1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14)4.2规划道路概况根据《吴忠市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二期总体规划》(2015-2025年)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本项目建设的利绒大道、六号路、清水街和团结路道路等级如表4-1。表4-1拟建道路规划等级序号道路名称道路等级红线宽度横断面形式1利绒大道次干路24m单幅路2六号路次干路16m单幅路3清水街次干路16m单幅路4团结路次干路16m单幅路4.3主要技术标准选用情况说明4.3.1道路等级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相关规定:“主干路应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主干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次干路应为与主干路结合组成道路网,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服务功能。”根据毛纺织园区路网情况及园区道路路的功能定位来看,拟建四条道路联系了规划园区内不同组团的交通源,是构成规划区道路网的主骨架,也是支撑内部空间结构的功能性道路。因此拟建四条道路等级定为城市次干路,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所规定的道路功能与性质,等级划分是适宜的。4.3.2设计速度选用设计速度是道路交通特征的重要指标,也是道路几何设计的基本依据。根据本次拟建道路的等级,综合交通功能、交通量、控制条件以及工程建设等因素,确定本次拟建四条道路设计速度均采用40km/h。4.4道路通行能力分析道路设计通行能力指一般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在一定的时限期间合理地期望通过一条车道或道路某一指定路段达到的最大车辆数。故需要结合各种实际条件对理想状况下的基本通行能力进行修正,从而确定基于相应服务水平标准的设计通行能力。道路路段机动车通行能力可采用路段机动车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4.4.1一条车道最大通行能力计算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规定,设计速度为40km/h时,一条车道的基本通行能力为1650pcu/h,设计通行能力为1300pcu/h。4.2.2车道数初步拟定本研究所取参数参照《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有关规定。Nh=Nda·k·δn=Nh/Np式中:n――单向规划车道数(pcu/h);Nh――单向设计小时交通量(pcu/h);k――高峰小时系数,取0.11;δ――方向不均匀系数,采用值0.6;Np――单向车道设计通行能力(pcu/h);Nda――设计年限年平均日交通量(pcu/d)。表4-2拟建道路单侧车道数序号道路名称Nhn1利绒大道15731.162六号路15080.733清水街14430.874团结路14820.81机动车车道数=设计小时交通量/一条车道设计通行能力,本项目拟建利绒大道车道数为1.16,取整数为2,六号路、清水街和团结路车道均小于1,取整数为1,由此可得,利绒大道采用双向四车道,六号路、清水街和团结路采用双向两车道,也符合《吴忠市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二期总体规划》(2015-2025年)道路规划拟定的横断面型式。4.2.3多车道道路的通行能力修正当一个方向上的车行道有两条或多于两条车道时,处于不同位置的车道的通行能力是不一样的。每条车道通行能力的大小受到车道两侧慢行车比例和出入车道的次数的影响。若靠近中线的第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为1,则第二条车道为0.8~0.89,第三条为0.65~0.78,第四条为0.50~0.65。本项目由于采用单幅路,机非无强制分隔,车行道将受到一定影响,第二车道系数取整为0.85。多车道道路的通行能力为: 式中:—一条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车道系数之和。根据上式可算出利绒大道单向双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为3052(pcu/h)。4.2.3建设标准适应性分析建设标准的适应性分析主要指拥挤度、行车速度是否满足相应等级服务水平的要求。城市支路服务水平根据饱和度、平均行程速度量度。其判定标准见下表4-3。表4-3城市道路服务水平见下表服务水平服务水平评价指标参考值(交通量/基本通行能力)设计速度≤40km/h运行特征A级≤0.35自由运行的交通流(畅通)B级0.35~0.55合理的自由交通流(稍有延误)C级0.55~0.75稳定的交通流(能接受的延误)D级0.75~0.90接近不稳定的交通流(能忍受的延误)E级0.90~1.00极不稳定的交通流(拥挤,不能忍受的延误)F级>1.00强制性车流或堵塞车辆(堵塞)根路段预测交通量和日设计通行能力,可以求得饱和度(v/c),对应可得平均行程速度。对拟建四条道路适应性分析见表4-4、4-5、4-6和4-7。表4-4利绒大道设计年限内的道路服务水平预测年份高峰小时交通量(pcu/h)通行能力(pcu/h)饱和度服务水平2018143830530.47B2022192430530.63C2027228530530.75D2032251330530.82D表4-5六号路设计年限内的道路服务水平预测年份高峰小时交通量(pcu/h)通行能力(pcu/h)饱和度服务水平201871916500.44B202296216500.58C2027114316500.69D2032125716500.76D表4-6清水街设计年限内的道路服务水平预测年份高峰小时交通量(pcu/h)通行能力(pcu/h)饱和度服务水平201884316500.51B2022112816500.68C2027134016500.81C2032147316500.89D表4-7团结路设计年限内的道路服务水平预测年份高峰小时交通量(pcu/h)通行能力(pcu/h)饱和度服务水平201876916500.47B2022102816500.62C2027122116500.74C2032134316500.81D通过对拟建四条道路进行道路服务水平评价可知,到设计年限2032年的道路服务水平均为D级,满足该道路高峰小时的交通增长需求,表明拟建路段的设计是合理的,推荐技术标准是恰当的。4.5主要技术标准及采用的设计指标4.5.1主要技术标准表4-8拟建道路主要技术标准道路等级次干路设计速度40km/h道路规划红线宽度24m、16m交通量饱和设计年限15a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5a汽车荷载等级城-A级4.5.2设计指标表4-9道路设计指标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值备注1道路等级次干路2设计速度km/h403平面指标圆曲线最小半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300设超高最小半径一般值m150极限值m70平曲线最小长度一般值m110极限值m70圆曲线最小长度m35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35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圆曲线半径m500最大超高横坡坡度%2停车视距m404纵断面指标机动车道最大纵坡一般值%6极限值%7最小坡长m110最大坡长6.5%m3007%m2508%m200凸型竖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m600极限值m400凹型竖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m700极限值m450竖曲线长度一般值m90极限值m35最大合成纵坡%7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二期道路及给排水工程 【第五章建设方案与规模】第五章工程方案5.1总体设计思路及原则1、符合《吴忠市利通区毛纺织产业园二期总体及详细规划》规划,采用标准符合《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等相关规范;满足园区生活生产所需,适当优化提升道路交通系统建设水平,满足交通量增长和发展需求,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景观效果。2、道路设计根据规划控制红线,结合道路性质及交通功能,充分考虑沿线地物、用地现状、规划情况和工程建设条件,合理调整和布设线位;在保证道路能满足工程管线布置以及保护道路两侧建筑物的要求下,合理确定控制标高,有效降低工程投资;在保证满足道路的交通功能前提下,充分考虑沿线道路元素设置及地上地下管线综合布置的要求,做到道路交通与土地利用相协调,确定合理的横断面形式,以保证道路实施的经济性和可操作性。3、完善交通安全设施,优化交通组织。道路平交口注意协调与周边现状设施及用地关系,保证交叉口与路段的顺利衔接。城镇道路及相关交通服务设施应充分考虑残疾人出行的需要,设置无障碍设施。4、认真调查研究,充分了解现有基础设施及排水、水利规划情况,研究标准合理、使用可靠、投资效益高、满足道路功能需要的排水方案。正确处理各种管线的关系,合理布设,使其与城市管线的规划协调一致,同时处理好与既有管线的衔接。5、重视沿线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景观设计,协调道路及各种交通的总体布置,处理好道路建设与沿线城区环境、风貌的协调,通过景观多样化设计,达到空间生态、绿色、景观的有机组合,展示“生态园区”的特色。路基防护等工程尽量采用简洁、轻型的防护工程,使之与周围环境相协调。5.2总体布置方案根据利通区生态纺织园区开发进度需要,本次先建设生态服务片区,为满足该片区开发,需配套基础设施工程。与该片区紧密相关的利绒大道、六号路、清水街和团结路四条道路迫切需要建设,为园区的招商引资及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拟建道路走向、起终点、红线宽度及管线配套等设施均依据《吴忠市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区二期总体及详细规划》(2015-2025年)进行总体布置。路网总体布局见图5-1。5.3道路工程5.3.1平面设计道路平面设计根据纺织产业园路网控制性详细规划,以道路路网规划的道路走向为基准,拟建道路平面走向详见表5-1。六号路利绒大道清水街团结路六号路利绒大道清水街团结路图5-1园区路网布局图(红线本次拟建道路)表5-1拟建道路路线走向序号道路名称本次建设长度(m)起点终点道路走向1利绒大道1450五号路六号路南北走向2六号路1390东环路清水街东西走向3清水街1172五号路六号路南北走向4团结路1362东环路清水街东西走向合计53745.3.2纵面设计道路纵断面设计根据规划确定的标高并尽量结合两侧现状地形和详细规划中的地势要求,结合实际情况道路纵断面设计标高应根据规划路网控制标高、现有道路标高、两侧建成区地坪标高、现状自然地面及地下水位标高、城市防洪标高、桥梁控制标高及相交道路等控制性标高来确定。并尽量结合两侧现状地形和详细规划中的地势要求,掌握好技术标准的使用,保证其最小纵坡度≥0.3%,尽量满足路面纵向排水要求;为满足非机动车行驶,最大纵坡度按非机动车爬坡能力控制;同时处理好规划相交道路接头处的纵坡处理;另外,道路纵断面设计应满足路面下各市政管线覆土厚度要求5.3.3横断面设计道路横断面设计应在道路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横断面形式、布置、各组成部分尺寸及比例应按照道路类别、等级、设计速度、设计年限的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交通量和人流量、交通特性、交通组织、交通设施、绿化、地下管线、地形等统一安排,以保障车辆和人行交通的安全畅通。拟建道路横断面设计如表5-2。表5-2拟建道路横断面设计序号道路名称红线宽度(m)横断面型式机动车道数1利绒大道24单幅双向4车道2六号路16单幅双向2车道3清水街16单幅双向2车道4团结路16单幅双向2车道具体布置为:24m=2.5m(路侧带)+19m(车行道)+2.5m(路侧带)16m=2.5m(路侧带)+11m(车行道)+2.5m(路侧带)24m宽道路标准横断面图16m宽道路标准横断面图5.3.4道路交叉设计本项目交叉口均采用平面交叉方案。交叉口路缘石转弯半径最小为25m。主干路与次干路相交视交通情况采用信号灯管理或加强交通管制,支路与次干路交叉可不设信号灯管理。畸形交叉口实行渠化处理。5.3.5路面设计高等级路面通常采用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点是使用寿命较长,耐久性好,初期养护维修少。缺点是要求地下管线一次敷设到位,路面折裂损坏维修复杂,维修期长。对软土地基工后不均匀沉降产生的垂直沉降变形适应能力较低,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容易形成早期断板或破损。另外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缝多,行车舒适性较差。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快速,施工方便,行车舒适,行车噪音低,局部开挖、修补比较方便,便于今后地下管线二次埋设。为减少噪声污染,保持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本阶段设计推荐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根据各条道路的性质及所承担的功能,结合项目区气象、工程地质及近年来的工程建设经验,拟定路面结构组合如下:(1)车行道路面结构(自上而下)为:4cmAC-1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6cmAC-20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36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0cm天然砂砾底基层(2)人行道路面结构(自上而下)为:6cmC35混凝土人行道砖3cmM10水泥砂浆粘结层15cm水泥稳定碎石垫层5.3.6道路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本项目道路工程必须设置齐全的道路标志和路面标线,从而有效疏导交通,使车流顺畅,确保行车安全。1.交通标线本项目道路工程全线设置禁止跨越对向车行道分界线(黄色实线,线宽15cm),可跨越对向车行道分界线(黄色虚线,线宽15cm),机非分界线(白色实线,线宽15cm),交叉口按标准设置各种导向箭头、人行横道线(白色实线,线宽40cm),路口交织区禁停线(黄色网格线,线宽15cm)。2.交通标志交通标志的位置以保证交通通畅和人车安全为目的,结合道路线形、交通状况等情况,根据交通需求设置必要的交通标志,及时准确通过信息,使车辆行人能顺利快捷抵达目的地,避免发生错向行驶。交通标志的设置按警告、禁令、指示的顺序、先上后下、先左后右进行排列。各种标志的设置应在保证驾驶人员和行人容易看到,并能准确判读的醒目位置。3.道路无障碍设计在道路范围内均设置无障碍设施。盲道的位置和走向,以方便视残者安全行走和顺利到达无障碍设施位置为目的。盲道按作用分为行进盲道和提示盲道,盲道的位置一般在人行道绿带边0.5m处,设置宽度为0.5m。提示盲道设在行进盲道的起、终点、人行横道入口和转弯处。各种路口必须设置缘石坡道,缘石坡道分为单面坡和三面坡。根据路口形式正确选用单面坡道、三面坡道。4.交通信号灯拟建项目共设置4处交通信号灯。5.3.7道路照明工程1.照度标准照度要求参照国家标准并适当提高,其中照度计算以照度指标为强制指标,亮度指标为参照指标。主要要求见表5-3。表5-3机动车交通道路照明标准值级别道路类型路面亮度路面照度眩光限制阈值增量TI(%)最大初始值环境比SR最小值平均亮度Lav(cd/m2)维持值总均匀度Uo最小值纵向均匀度UL最小值平均照度Eav(Lx)维持值均匀度Emin/Eav最小值Ⅱ次干路0.750.40.5100.35100.52.路灯布置照明布置原则为舒适、节能,兼顾美观。根据道路横断面宽度,在两侧路侧带对称布置11米高单臂路灯照明,灯杆间距35米左右。交叉口采用12米高三火路灯照明。为提倡节能环保,灯具选用高压钠灯。3.照明供电本路段在适当路段设置路灯箱式变电站,箱变中预留景观照明、公共系统、交通监控、移动基站等容量,部分地段还需考虑为相交照明预留容量。箱变电源由邻近道路箱变环网引来。4.路灯控制采用全夜灯/半夜灯制,车行道灯为全夜灯,人行道灯为半夜灯。采用定时控制与中心遥控相结合的控制方式。定时器带地理时钟,可根据经纬度位置以及季节变化自动调整开灯时间。路灯照明回路设置遥控接口,在每台箱变内设置路灯“三遥”控制器,采用GPRS无线modem进行数据传输。为环保节能起见,在所有路灯内安装省电器,在后半夜降低光源功率,达到节电效果,同时不改变照度平均度。5.照明线管路灯线路采用YJV-1kV型交联电缆穿Φ90PE(高密度聚乙烯)管在路侧带敷设,埋深0.8米,穿过道路时采用内径为110mm的夹砂玻璃钢电缆导管埋地敷设。由灯杆底部引至双臂路灯的线路为:2x(BV-2x2.5+BV-2.5),引至三火路灯的线路为:3(BV-2x2.5+BV-2.5)。6.接地道路照明配电系统接地形式采用TN-S系统。箱式变电站变压器中性点处设工作接地,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并在箱变处作总等电位联结,将PE干线、接地干线、箱变引出的金属管道、箱变基坑的金属构件、箱变外露可导电部分、金属围栏等可靠连接。灯杆保护接地利用路灯基础做接地极,并和PE线可靠连接形成可靠的重复接地,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10欧,否则需补打接地极。7.灯具及灯杆选用道路照明配电系统中,采用TN系统接地保护,当PE线与灯杆,配电箱等金属设备连接成网,与重复接地合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不大于4Ω;路灯灯杆及灯具外壳均须与接地线可靠连接,接地线在每根灯杆处进行重复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如实测接地电阻达不到计要求时,需增设接地极。5.3.8道路绿化绿化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保护环境、净化空气、调节小气候、减低噪声以及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等作用。道路绿化工程设计采用在两侧路侧带种植单行乔木进行绿化,种植间距为6米,栽植前应对树坑范围换填种植土,厚度应不小于1.5米。5.4排水工程5.4.1排水体制选择合理选用排水系统体制,是城市排水系统规划和设计的重要问题。合理的排水体制对排水系统设计、施工、维护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对城市环境保护以及工程投资、排水系统维护管理费用有重要影响。不同的排水系统体制,各有其优缺点。排水体制的确定要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的要求、污水处理利用情况、原有排水设施、水环境容量、地形、气候条件,从全局出发,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综合考虑确定。1.环境保护方面从园区自身发展需要和城镇水环境现状出发,对城镇水环境的治理需从源头抓起。首先,要完善城市排水管网系统,尽可能将污水收集,杜绝污水直接排入河道,这样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对清水沟及其支流的污染。在雨天,合流制排水系统中一部分污水会随雨水溢流进入到河道;而分流制排水系统在雨天时,进入污水厂的水量和水质比较稳定,不受影响,污水厂的出水水质也相对稳定,排水水体的水质较好,有利于城市水环境的改善。从环境保护方面来看,选用分流制排水系统具有明显优势。2.工程造价方面合流制泵站和污水厂的造价比分流制高,但管渠总长度短,所以合流制的总造价要较分流制低。从初期投资看,不完全分流制初期只建污水排水系统而缓建雨水排水系统,便于分期建设,能节省初期投资费用,缩短施工期限,较快发挥工程效益,以后随着城市的发展可续建雨水管渠。但是,该方式需要进行道路二次开挖,对城市已形成的道路等基础设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根据目前的经验,合流制排水管道的造价比完全分流制要低20%~40%,但合流制的污水处理厂以及泵站的造价要比分流制高,且运行费用更高。因此,从长期投资来看,分流制的总投资略低。3.从近远期的角度排水体制的选择要处理好近远期建设的关系,在规划设计时应做好工程分期的协调和衔接,使前期工程在后期工程中得到全面应用。本项目为新建工程,项目区地形较好,规划区雨、污水系统宜于一次建成,考虑到长期发展,建议采用分流式。4.施工难度方面合流制管线单一,减少与其他地下管线、构筑物的交叉,管渠施工较简单。分流制排水管道至少需要两根排水管道,管道交叉较多,施工难度较大,但是通过设计优化解决,并不存在大的问题。5.管理维护方面合流制排水系统中,在晴天只有污水通过,由于管道较大,流速较低,污染物在管道内可能沉淀,容易造成局部管道堵塞,增加了排水管道管理难度。由于合流制管渠中流量变化较大,对水质也有一定影响,不利于水泵和污水厂的稳定运行,造成管理维护复杂,运行费用增加。分流制排水系统中污水管中水流均匀,流入污水厂的水量比合流制排水管道排入的水量稳定,污水厂的运行相对稳定。综上所述,结合园区规划和园区未来发展的需要,本项目各道路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5.4.2雨水管道设计1.雨水管道布置原则①道路上的雨水管应平行于道路的中心线或规划红线来布置;②雨水管一般会沿着道路铺设在快车道以外的慢车道或者人行道下面,不宜布置在快车道下,以免积水时影响交通或维修管道时破坏路面;③充分利用地形,就近排入水体。雨水管渠应尽量利用自然地形坡度布置,以最短的距离依靠重力流将雨水排入附近的河流等地表水体中;④根据专项规划布置雨水管道。通常应根据建筑物的分布、道路布置及街坊内部的地形、出水口位置等布置雨水管道,使雨水以最短距离排入街道低侧的雨水管道;⑤为便于行人越过街道,雨水口的布置应使雨水不致漫过路口。因此一般在道路交叉口的汇水点、低洼处和直线道路上一定距离处设置雨水口;⑥雨水管出水口应考虑河流洪水位的影响,防止倒灌。2.雨水管道布置方案园区临清水沟,雨水统一收集后分段排入清水沟中。雨水管道布设在非机动车道下,道路中心距路缘石1.5m。3、雨水流量计算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50014-2006)2014版规定,城区雨水设计流量的计算式为:;q=600(1+1.14lgT)q=600式中:——雨水设计流量(L/s);——设计暴雨强度(L/s·ha);——径流系数取0.6;——汇水面积(ha);——降雨历时(min);——暴雨重现期(年);暴雨重现期应采用2年。4、雨水管道计算(1)设计流速。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50014-2006)2014年版》,雨水管道最小流速在满流时为0.75m/s。为了保证管道沟渠不被水流冲刷,管道设计时还应该考虑最大设计流速。按照规范,金属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为10m/s,非金属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为5m/s。(2)设计充满度。雨水管道按照满流进行设计计算,即设计充满度为1.0。(3)最小管径和最小设计坡度。根据规范规定:厂区和街道雨水管道最小管径为400mm;城市街道雨水管道最小管径为500mm。本次设计雨水主管采用d500mm和d400mm的Ⅱ级钢筋混凝土管,最小坡度采用0.3%。(4)检查井。雨水管道检查井应符合下列要求:①井口、井筒和井室的尺寸应便于养护和检修,爬梯和脚窝的尺寸、位置应便于检修和上下安全;②检修室高度在管道埋深许可时一般为1.8m;③检查井井底宜设流槽。雨水(合流)检查井流槽顶可与0.5倍大管管径处相平,流槽顶部宽度宜满足检修要求。在管道转弯处,检查井内流槽中心线的弯曲半径应按转角大小和管径大小确定,但不宜小于大管管径;④在排水管道每隔适当距离的检查井内和泵站前一检查井内,宜设置沉泥槽,深度宜为0.3~0.5m;⑤位于车行道的检查井,应采用具有足够承载力和稳定性良好的井盖与井座;⑥雨水检查井设置间距应参照表5-4执行;表5-4雨水检查井间距表序号管径类型(mm)检查井最大间距(m)备注1200~400302500~700403800~10005041100200080(5)雨水口的布置。本项目雨水口采用偏沟式单箅雨水口和偏沟式双箅雨水口,间距30~40m。连接管串联雨水口个数不宜超过3个。雨水口连接管采用d300mm的钢筋混凝土管,长度不宜超过25m。雨水出水口设计标高应高于城区河道防洪水位标高0.5m以上。(6)雨水管道管材及管道基础。雨水管道采用钢筋混凝土管,管道基础采用1200混凝土基础。(7)雨水排入清水沟前,在雨水管道末端应设置沉沙井以避免垃圾流入八渡河污染环境。应定期对沉沙井进行清掏。5.4.2污水管道设计1、污水管道布置原则(1)充分利用地形,使管道的走向符合地形趋势,宜顺坡排水;(2)污水支管便于用户接管排水;(3)要选好控制点的高程,根据城市竖向规划,保证排水区域内的水都能够排出,并考虑城市发展,在埋深上适当留有余地,避免因照顾个别地段而增加全线管道埋深;(4)管道坡度的改变尽可能渐缓,避免流速骤降,导致淤积;(5)管道在检查井内连接采用管顶平接。2、污水排向根据规划,在纺织产业园区北部,清水街终点附近规划一座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2万吨/天。规划污水干管沿清水街向北敷设至污水处理厂。清水街服务范围内污水由南向北排;利绒大道服务范围内污水由南向北排,分段排入团结路和六号路,再排入清水街的污水干管;六号路和团结路服务范围内污水自动向西排入清水街污水干管。2、污水管道布置方案污水管道布设在非机动车道下,距路缘石1.5m,与雨水管道分侧布置。3、污水管道计算(1)最大充满度见表5-5。表5-5污水管道设计充满度表序号管径(mm)最大设计充满度备注1200~3000.552350~4500.653500~10000.70(2)最小管径和最小坡度:由于小管径的排水管道在管理维护费用上远远高于大管径的管道,因此在选用排水管道管径时不应小于最小管径。本次设计污水管道采用d400mm和d300mm的Ⅱ级钢筋混凝土管,最小坡度采用0.3%。(3)污水量总变化系数具体见表5-6。表5-6总变化系数表平均日流量(L/s)5154070100200500≥l000总变化系数(Kz)2.32.0当污水平均日流量为中间值时,总变化系数采用内插法求得。(5)其它:本项目污水管顶最小覆土厚度按人行道下2.0m、车行道下2.2m考虑,个别地段可适当调整。污水管道在设计充满度下最小设计流速,主干管一般按不小于1.0m/s考虑,支管按不小于0.6m/s考虑。4、管道衔接、接口及基础不同直径的管道在检查井内的连接,宜采用管顶平接或水面平接。管道转弯和交接处,其水流转角不应小于90°。由于本地区地震设防烈度为Ⅶ度,且地质状况较差,管道接口应采用柔性接口,污水管管道基础采用120°混凝土基础。5、检查井检查井的位置,应设在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处。检查井在直线管段的最大间距应根据疏通方法等具体情况确定,一般宜按表5-7的规定取值。表5-7污水检查井间距表序号管径(mm)直线段检查井间距(m)备注1200~400302500~700403800~10005041100200060检查井的设置还应符合下列要求:(1)井口、井筒和井室的尺寸应便于养护和检修,爬梯和脚窝的尺寸、位置应便于检修和上下安全;(2)检修室高度在管道埋深许可时一般为1.8m,污水检查井由流槽顶起算;(3)检查井井底宜设流槽。污水检查井流槽顶可与0.85倍大管管径处相平。流槽顶部宽度宜满足检修要求。在管道转弯处,检查井内流槽中心线的弯曲半径应按转角大小和管径大小确定,但不宜小于大管管径;(4)在排水管道每隔适当距离的检查井内和泵站前一检查井内,宜设置沉泥槽,深度宜为0.3~0.5m;(5)位于车行道的检查井,应采用具有足够承载力和稳定性良好的井盖与井座。5.5给水工程5.5.1设计原则1、室外消火栓间距控制在120m以内,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及建筑密度和要求调节,消火栓距建筑物不小于5m,距路边不大于1m,消火栓的连接管径不小于DN100,消火栓前设置阀门。消火栓尽可能设置在道路交叉口和醒目处。2、给水管道服务范围:道路红线两侧的地块。3、根据《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及给水规划图,给水管道采用单边布管。4、为保证供水干管的安全性及管网维修时的方便性,在供水干管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分别设置排气阀和泄水阀。5、为方便用户,干管沿线根据需要间隔120m预留配水支管。6、给水管设计流速一般采用1.0~1.5m/s。5.5.2给水管道方案本项目管道敷设方案按照《吴忠市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区二期总体及详细规划》进行。规划给水主管位于利绒大道,为服务道路沿线片区,在清水街、六号路和团结路路侧布设给水支管。给水主管位于利绒大道,给水支管埋设于道路路侧带下。5.5.3附属构筑物及配件输配水管道、管网上的排气阀、减压阀、检修阀、泄水阀和排空阀均设置在阀井内,并考虑防冻、防淹措施。供水管道每隔1000m设置排气阀。在管线的低凹处与管道末端设置泄水阀。在管线直段长度500m时设置检修阀,消火栓前应设置阀门井。5.5.4管材及管道基础(1)选用管材:本工程给水管材采用给水PE63管及配件,压力等级为0.4MPa。(2)管道基础、接口及回填:管道铺设采用中砂或粗砂作基础材料,其厚度150~200mm,并夯实;热熔连接;中粗砂回填至管外顶。5.7电力、电信工程1建设内容说明本次建设电力、电信工程为土建建设内容,不包括电缆的敷设。电力主干线位于利绒大道,支管埋设于拟建道路的路侧带内。2预埋管道电力电缆预埋管采用十根φ150玻璃夹砂管(二层排列)埋地敷设,上层埋深0.7m;电信电缆预埋管采用五根φ110七孔HDPE管和五根φ110PVC-U管(二层排列)埋地敷设,上层埋深0.7m。3管材与接口电信管材需符合《地下通信管道用塑料管》第2部份:实壁管(YD/T841.2008)标准。环刚度SN8,承插式连接方式;电力管材采用玻璃夹砂管,压力等级不小于1.0MPa。4检查井电力电缆人孔采用小号直通、三通、四通型。检查井盖采用Φ700钢纤维混凝土检查井盖A级,详见《钢纤维混凝土检查井盖》(GB2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