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称重、测灰图2.1试验流程2.2试验所用仪器设备本试验所用到的仪器设备情况由表2.1列出: 表2.1试验所用仪器设备设备生产厂家及规格参数用途XFD型单槽浮南昌海风矿机设备有限公司浮选分离多路真空过滤机南昌海风矿机设备有限公司煤的抽滤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最高温度300℃烘干煤样JPT-10架盘天平天津市天马仪器厂称量马弗炉最高温度1000℃化验灰分另外,用到的仪器还有:秒表、注射器器(容量5ml,分度值0.2ml)、台秤、烧杯(500ml)、不锈钢盆若干、塑料桶、洗瓶、洗耳球等。2.3试验所用浮选药剂浮选药剂是实现和调节煤浮选过程的重要因素。根据浮选药剂的基本作用,浮选药剂可分为捕收剂、起泡剂。捕收剂作用于矿物-水界面,主要是降低煤粒表面的水化作用,从而改善煤粒向气泡的附着能力。起泡剂富集在水-气界面,促使空气在矿浆中弥散成小气泡,防止气泡兼并,并提高气泡在矿化和上浮过程中的稳定性,保证矿化气泡上浮后形成泡沫层刮出。本浮选试验所选用的捕收剂为柴油起泡剂为仲辛醇,药剂用量的确定以现场生产的用量为依据,具体介绍如表2.2所示:表2.2试验所用化学试剂名称柴油仲辛醇用途浮选捕收剂浮选起泡剂种类非极性烃类油捕收剂工业副产品起泡剂采集地内蒙古包头市内蒙古包头市备注密度为:0.856g/ml密度为:0.822g/ml对选煤来说,非极性烃类捕收剂是最重要的捕收剂,特别是煤油、柴油、改性柴油等,占药剂用量的80%-90%。本浮选试验所用浮选捕收剂柴油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非极性烃类捕收剂,柴油的用量通常为1-3kg/(t煤泥),个别可达4kg/(t煤泥)以上,并与煤泥浮选活性剂和起泡剂用量有关。其组成波动比煤油大,尤其芳烃含量,故其成分不如没有稳定。此外因芳烃含量高,所以浮选活性较煤油高,但选择性不如煤油。起泡剂仲辛醇是在我国选煤厂广泛应用的起泡剂,起泡性较杂醇强,其用量一般为100g/(t煤泥)。[10]2.4浮选试验方法1、调试浮选机,使转速、充气量达到规定值。2、称量计算好的煤样,试验煤样量按式(2.1)计算:(2.1)式中:W1——试验煤样量,g;W2——煤样浓度,%;d——水的密度,g/ml;V——浮选机体积,ml。3、用取样器抽取药剂,加入药剂的体积按式(2.2)计算:(2.2)式中:V——加入药剂的体积数,ml;W1——试验煤样量,g;m——药剂单位消耗量,g/t;d1——药剂密度,仲辛醇为0.822g/cm3。4、向浮选机内先加入约1000ml容积的水,关闭进气阀门,开动浮选机,徐徐加入称好的干煤样,搅拌至煤全部润湿后,再加入清水,使矿浆液面达到规定标线,矿浆净体积约为1.0L,开动计时器。5、预搅拌五分钟后,向矿浆液面下加入预先量好体积的捕收剂。调浆搅拌5分钟后,再向矿浆液面下加入预先量好体积的起泡剂。6、2分钟后,打开进气阀门,同时以30次/分的速度,沿浮选槽整个泡沫生成面,按一定的刮泡深度刮泡5分钟,泡沫产品集中于一个器皿中。浮选过程中控制补水速度,使整个刮泡期间矿浆液面保持恒定。刮泡阶段后期,用洗瓶将粘在浮选槽壁上的颗粒清洗至矿浆中。7、3分钟后停止补水,关闭浮选机及进气阀门,把尾煤排放至专门容器内,粘在浮选槽壁上的颗粒要清洗至尾煤容器中,粘在刮板及浮选槽唇边的颗粒应清洗至精煤产品中。向浮选槽加入清水,并开动浮选机搅拌清洗直至浮选槽干净为止。8、各道浮选工序操作时间要严格按照上述规定执行,误差不超过两秒。2.5浮选试验选择药剂制度的试验条件浮选试验所用主要仪器为XFD型单槽浮选机、马弗炉、天平、烘箱等,pH值为6.85,温度为室温20℃。以起泡剂为用量标准,分别按320kg/(t煤泥)、200kg/(t煤泥)、80kg/(t煤泥)进行三组试验,并每组试验以油比10、8、6进行变量研究,由式2.2进行计算得起泡剂分别为0.04ml、0.25ml、0.01ml。水为自来水,浮选试验分别在以下几组药剂条件下进行:(1)起泡剂为0.04ml时,在捕收剂分别为0.4ml、0.32ml、0.24ml的条件下进行试验;(2)起泡剂为0.25ml时,在捕收剂分别为0.25ml、0.20ml、0.15ml的条件下进行试验;(3)起泡剂为0.01ml时,在捕收剂分别为0.1ml、0.08ml、0.06ml的条件下进行试验;水为焦化废水,浮选试验分别在以下几组药剂条件下进行:(1)起泡剂为0.04ml时,在捕收剂分别为0.4ml、0.32ml、0.24ml的条件下进行试验;(2)起泡剂为0.25ml时,在捕收剂分别为0.25ml、0.20ml、0.15ml的条件下进行试验;(3)起泡剂为0.01ml时,在捕收剂分别为0.1ml、0.08ml、0.06ml的条件下进行试验。[11]第三章自来水、焦化废水选煤效果的的考察3.1煤样分析试验用煤样为内蒙古盘子棋选煤厂的浮选入料,粒度范围为0.5mm-0mm,煤样的工业分析果如下:煤的工业分析也叫技术分析或实用分析,包括煤中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的测定及固定碳的计算。煤的工业分析是了解煤质特性的主要指标,也是评价煤质的基本依据,根据工业分析的各项测定结果可初步判断煤的性质、种类和各种煤的加工利用效果及其工业用途。对本试验中所用的煤样的工业分析如表3.1:表3.1煤样工业分析结果表指标AadMadVdafFcad结果(%)17.981.0325.0075.003.2焦化废水性质分析3.2.1水样处理焦化废水的水样采自于焦化厂供排水车间生化出水,分析化验结果见表3.2。表3.2废水水质监测报告表采样地点及时间分析项目酚mg/LpHmg/LCODmg/L氰化物mg/L硫化物mg/LNH3-Nmg/L循环水0.3235.11271.324.320.0525.60循环水0.0527.12393.202.860.09147.6采用液-液萃取的方法对所采水样进行处理,萃取剂为石油醚和CH2Cl2。在液-液萃取过程中产生乳化现象,这是由于焦化废水中含有大量表面活性物质,我们加入少量食盐(NaCl),最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使水油进一步分离,保存样品供测定。处理流程见图3.1。[11]400ml水样32gNaCl400ml水样32gNaCl浓缩萃取(石油醚、CH2Cl2)水相有机相PH<2(3MH2SO4)干燥(无水Na2SO4)GC/MS图3.1水样液-液萃取程序图3.2.2焦化废水的色谱-质谱联用分析(1)分析过程a试验仪器和条件试验仪器:美国惠普公司Hp5972GC-MS色谱柱:30m×0.2mm×0.3μm固定液:SE-54柱温程序:70℃恒温1min,以5℃/min升温到210℃,然后再以10℃/min升温到280汽化室温度:300℃检测室温度:280℃电子轰击源:70ev,温度为140℃质量扫描范围:10-450质量单位b试剂石油醚、CH2Cl2、无水硫酸钠、NaCl、蒸馏水、硫酸。(2)分析结果样品中有机物的定性是按谱库检索报告并参照质谱解析和有关文献综合加以判断。a石油醚萃取焦化废水分析结果石油醚萃取物中共检测出64种有机污染物,把它们进行分类,结果见表3.3,谱图见图3.2、图3.3、图3.4。表3.3石油醚萃取焦化废水结果表序号物质类别质量百分比,%浓度,mg/L1羧酸及衍生物(脂类)类35.110.6302砒啶类21.830.3923含氮化合物(胺类)类12.930.2324苯及衍生物类11.420.2055环烃类11.360.2046喹啉类3.340.0607含硫化合物(磺酸)类2.170.0398酮类1.840.033合计=SUM(ABOVE)100.00=SUM(ABOVE)1.795说明:共萃取出64种有机物归纳为以上八类,详见谱图图3.2石油醚萃取废水谱图图3.3石油醚萃取废水谱图图3.4石油醚萃取废水谱图bCH2Cl2萃取焦化废水分析结果CH2Cl2萃取物中共检测出35种有机污染物,结果见表3.4,谱图见图3.5、图3.6。图3.5CH2Cl2萃取废水谱图表3.4CH2Cl2萃取焦化废水结果表序号物质类别质量百分比,%浓度,mg/L1砒咯啉50.971.6832呋喃酮23.790.7863羧酸及衍生物(脂类)类9.180.3034砜5.180.1715环烃类3.120.1036羟胺类2.910.0967吲哚1.880.0628砒咯1.610.0539噻唑0.730.02410酚类0.630.021合计=SUM(ABOVE)100.00=SUM(ABOVE)3.302说明:共萃取出35种有机物归纳为以上十类,详见谱图图3.6CH2Cl2萃取废水谱图3.3试验过程3.3.1浮选试验1、调试浮选机,使转速、充气量达到规定值。2、向浮选机内先加入约1000ml容积的水,关闭进气阀门,开动浮选机,徐徐加入称好的干煤样100g,搅拌至煤全部润湿后,再加入自来水或焦化废水,使矿浆液面达到规定标线,矿浆净体积约为1.0L,开动计时器。5、预搅拌5分钟后,向矿浆液面下加入预先量好体积的捕收剂。调浆搅拌5分钟后,再向矿浆液面下加入预先量好体积的起泡剂。6、2分钟后,打开进气阀门,同时以30次/分的速度,沿浮选槽整个泡沫生成面,按一定的刮泡深度刮泡5分钟,泡沫产品集中于一个器皿中。浮选过程中控制补水速度,使整个刮泡期间矿浆液面保持恒定。刮泡阶段后期,用洗瓶将粘在浮选槽壁上的颗粒清洗至矿浆中。7、3分钟后停止补水,关闭浮选机及进气阀门,把尾煤排放至专门容器内,粘在浮选槽壁上的颗粒要清洗至尾煤容器中,粘在刮板及浮选槽唇边的颗粒应清洗至精煤产品中。向浮选槽加入清水,并开动浮选机搅拌清洗直至浮选槽干净为止。8、各道浮选工序操作时间要严格按照上述规定执行,误差不超过两秒。9、精煤和尾煤分别脱水,置于不超过50℃的恒温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冷却至空气干燥状态后称重。3.3.2测定灰分灰分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灼烧后剩下的不燃烧物质。煤灰是燃煤锅炉燃烧后形成的粉末,主要成分Si02、Al2O3、Fe3O4、FeO、还有少量的CaO、MgO等,煤灰成分是动力用煤的重要特性指标。本试验按下列步骤测定灰分:1.在天平上称重,标记下坩埚重量,并称1g煤样于灰皿中铺平;2.将灰皿入马弗炉内,然后关上炉门,留门缝约15mm;3.将马弗炉升温至5000C(不少于30min),并保持30min;3.升温至8150C,此温度下持续烧煤1小时;4.取出灰皿放在干燥器中,冷却5min;5.用天平称重,并计算灰分:灰分%=(烘烤后的重量-坩埚重量)÷1.0000g×100%。3.4试验结果处理与分析3.4.1自来水浮选数据处理与分析用自来水对煤进行浮选,以上述过程进行试验,对浮选的精煤尾煤分别进行产率计算和测灰,结果记录如表3.5所示。表3.5自来水浮选试验结果捕收剂用量ml起泡剂用量ml精煤尾煤入料产率%灰分%产率%灰分%产率%灰分%0.40.0459.998.627.40.320.0447.88.950.745.498.5439.89.558.140.097.92543.111.356.240.399.32566.514.032.155.598.62554.013.045.345.499.32780.100.0155.39.443.849.980.0187.120.812.073.499.427.10.060.0182.417.717.670.810027.0把以上实验数据用折线图进行整理可利于我们分析用自来水选煤时精煤产率和分随药剂变化关系,精煤产率、精煤灰分、尾煤灰分随药剂用量变化的关系图分别如图3.7、图3.8和图3.9所示。图3.7精煤产率随药剂量变化的关系图图3.8精煤灰分随药剂量变化的关系图图3.9尾煤灰分随药剂量变化的关系图由图3.7的三条曲线相比可得,总体上起泡剂为0.01ml精煤产率最高,起泡剂为0.025ml时选煤效果其次,起泡剂为0.04ml时选煤效果最差。由图3.9可以看出自来水选煤时起泡剂为0.01ml时尾煤灰分最高,0.025ml时其次,0.01ml时尾煤灰分最低。所以可知,起泡剂用量为0.01ml对浮选最有促进作用,这是因为选煤起泡剂用量过大会降低起泡能力,所以自来水选煤起泡剂用量不宜过大。由图3.7分析可知用自来水进行选煤,当起泡剂为0.01ml时精煤产率随油比的增大先上升后下降,在油比为8时精煤产率最高。由图3.9分析可知用自来水进行选煤,当起泡剂为0.01ml时精煤尾煤灰分随油比的增大先上升后下降,在油比为8时尾煤灰分最高。实践表明油比为8时选煤效果最好,这是应该因为柴油用量过大时有显著的消泡作用。使用自来水的选煤试验,其最佳药剂制度为100g/L矿浆浓度条件下1L矿浆起泡剂0.01ml捕收剂为0.08ml。焦化废水选煤试验中,其最佳药剂制度为100g/L矿浆浓度条件下1L矿浆0.04ml的起泡剂和0.40ml的捕收剂3.4.2焦化废水浮选数据处理与分析用焦化废水水对煤进行浮选,以上述过程进行试验,对浮选的精煤尾煤分别进行产率计算和测灰,结果记录如表3.6所示。表3.6焦化废水浮选试验结果捕收剂用量ml起泡剂用量ml精煤尾煤入料产率%灰分%产率%灰分%产率%灰分%0.40.0486.021.713.752.599.727.20.320.0478.923.220.052.198.9483.123.515.452.598.52577.721.521.655.099.32572.615.126.455.399.02554.28.744.050.700.0172.116.827.56699.627.50.080.0171.29.927.762.898.927.30.060.0168.79.730.152.598.827.6把以上实验数据用折线图进行整理可利于我们分析用焦化废水选煤时精煤产率和尾煤灰分随药剂变化关系,精煤产率、尾煤灰分随药剂用量变化的关系图分别如图3.10、图3.11和图3.12所示。 图3.10精煤产率随药剂量变化的关系图图3.11精煤灰分随药剂量变化的关系图图3.12尾煤灰分随药剂量变化的关系图由图3.10三条曲线相比可得,焦化废水选煤时总体上起泡剂为0.04ml精煤产率最高,图3.12中起泡剂为0.04ml时的尾煤灰分也最高,所以应用焦化废水选煤时起泡剂用量较大时,会产生更好的起泡能力和浮选效果。由图3.10分析可知用焦化废水进行选煤,当起泡剂为0.01ml时精煤产率变化不明显,起泡剂为0.025ml与0.04ml时精煤产率先随油比的增大之后稍有下降,在图3.12中尾煤灰分随油比增大先上升后下降。实践表明焦化废水选煤在油比为8时的浮选效果最好,同样表明柴油用量过大时,有一定的消泡作用。使用焦化废水选煤试验中,0.04ml的起泡剂时的浮选效果优于较小剂量的浮选效果,油比适中的0.32ml捕收剂效果最佳。可知,焦化废水选煤时不易起泡,选煤厂宜使用大剂量起泡剂和适中用量的捕收剂3.4.3自来水与焦化废水试验结果比较为比较自来水与焦化废水在选煤中的应用效果,将两组试验所得精煤产率曲线作于同一折线图中,起泡剂为0.04ml、0.025ml、0.01ml时的精煤产率对比图分别如图3.13、图3.14、和图3.15。图3.13 起泡剂0.04ml时两组精煤产率对比图图3.14起泡剂0.025ml时两组精煤产率对比图图3.15起泡剂0.01ml时两组精煤产率对比图为比较自来水与焦化废水在选煤中的应用效果,将两组试验所得尾煤灰分曲线作于同一折线图中,起泡剂为0.04ml、0.025ml、0.01ml时的尾煤灰分对比图分别如图3.16、图3.17、和图3.18。图3.16 起泡剂0.04ml时两组尾煤灰分对比图图3.17 起泡剂0.025ml时两组尾煤灰分对比图图3.18 起泡剂0.01ml时两组尾煤灰分对比图从图3.13、图3.14和图3.15中可以看出,当使用焦化废水进行浮选实验时,精煤的产率与使用自来水时的精煤产率相比总体上有所增加,而且从图3.16、图3.17和图3.18中也可得尾煤灰分也呈增加趋势。其中,除起泡剂小用量大油比情况下选煤效果稍差于自来水,其它药剂用量均比低于或好于自来水效果。实践表明,焦化废水对浮选有促进作用,可以将焦化废水应用于选煤厂中。在煤泥分选过程中,大部分煤粒表面是非极性的,因此非极性烃类油可以在煤粒表面展开。非极性烃类油在煤粒表面形成疏水的油膜,进一步提高表面的疏水性。而矸石绝大部分表面是极性表面,有很强的疏水性。矸石表面被水分子覆盖,形成水化膜。非极性烃类油不能在矸石表面吸附,或仅能吸附极少量的烃类油到局部疏水部位,基本上不能提高矸石的疏水性。从而扩大了煤粒与矸石表面湿润性的差别,促进了分选顺利进行。焦化废水成分中含有吡啶、喹啉、吡咯、酚、和羧酸等极性杂质物质。这些极性杂质物质在结构上一端为亲固基,另一端为疏水的非极性基,它们对煤粒的捕收作用是因为极性分子可在煤粒表面极性部位定向吸附,即极性亲固基与煤粒表面的含氧官能团相互作用,产生吸附,非极性基朝水,使煤粒表面少量极性部位疏水,提高煤的可浮性,然后促进非极性烃类油吸附到这部分表面上,进一步提高疏水性。但杂质物质超过一定量后,会在煤粒表面形成反向吸附层,使疏水的表面重新变成亲水。杂极性成分的存在可是浮选活性大为提高,既可节约药剂用量,又可提高工艺效果。试验中杂极性物质浓度应在促进浮选效果范围内。第四章结论与建议4.1结论1.自来水选煤试验中,起泡剂0.01ml时的选煤效果优于大剂量的起泡剂,油比为8的0.08ml捕收剂浮选效果最好。可看出,自来水选煤易起泡,所以选煤厂宜使用小剂量起泡剂和不宜过量的捕收剂。2.使用焦化废水选煤试验中,0.04ml的起泡剂时的浮选效果优于较小剂量的浮选效果,油比适中的0.32ml捕收剂效果最佳。可知,焦化废水选煤时不易起泡,选煤厂宜使用大剂量起泡剂和适中用量的捕收剂。3.使用自来水的选煤试验,其最佳药剂制度为100g/L矿浆浓度条件下1L矿浆起泡剂0.01ml捕收剂为0.08ml。焦化废水选煤试验中,其最佳药剂制度为100g/L矿浆浓度条件下1L矿浆0.04ml的起泡剂和0.40ml的捕收剂。4.与自来水选煤效果相比,使用焦化废水后,均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精煤的产率,尾煤灰分有所提高,焦化废水所含成分中有促进煤的疏水性的物质。5.研究表明可将焦化废水用于选煤生产,既可以解决废水的排放问题,又可以解决北方干旱地区缺水的问题,这一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2对今后工作的建议本工作在解决了一些问题的同时也留下了一些遗憾和产生了许多新的疑问,对本工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有可能取得更大的进展,将会使本工作趋于完善,在此作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1.本论文在最佳浮选条件上只考虑了捕收剂和起泡剂用量,没有进行其它浮选因素分析,如果进一步对浮选中的时间、PH值等其它各因素进行探讨将会使研究的内容更加完善。2.本论文研究了焦化废水的选煤效果,没有对烘干时所排的废水成分进行分析,如果进一步分析试验后的废水成分可知选煤过程有无废水处理效果。3.应进行研究以确定焦化废水中所含的杂极性物质对提高浮选效果有利的变化范围及最佳浓度。4.应进一步研究分析焦化废水对选煤效率影响的作用原理,才能有针对性的对废水进行预处理,以达到更好的选煤效果。5.鉴于焦化废水产生量大,远远多于选煤厂可再利用的废水量,所以还需进一步研究焦化废水的其他应用或经济处理方法,以达到环保目的。参考文献1.张胭.焦化废水的危害度评价[J],北方环境,2005,30(1):90-92.2.胡晓洁.煤的浮选脱硫效率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9.3.李豪,汪晓军.Fenton-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焦化废水[J],净水技术,2009,29(5):39-42.4.智红梅.焦化工业与环境保护[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24):119-120.5.陶文斌.焦化废水处理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36):122-124.6.王淀佐.浮选药剂作用原理及应用[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178.7.丁力亲.浮选的理论与实践[M],煤炭工业出版社,1987,91.8.姚书典.非金属矿物加工与利用[M],冶金工业出版社,1992,147.9.谢广元.选矿学[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39610.谢广元.选矿学[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436.11.冯玉辉.焦化废水的处理[J],燃料与化工,2010,41(1):41-41.致谢本论文是在胡晓洁老师全面、悉心的指导下完成的,从胡老师那里我不仅学到了更多的专业课知识,同时也学到了很多的做人道理。胡老师的教导我将永远铭记在心头。在试验期间和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都倾注了胡老师大量的心血。在胡老师的帮助下我才顺利完成各项工作,在课题的研究期间和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最初论文的选题到最终斟字酌句的审阅,论文进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倾注着老师辛劳的汗水,凝结着胡老师智慧的结晶。恩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我在学业上的严格要求和教诲使我受益非浅。胡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使我受益非浅,并将指导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由于实验时间和精力有限,加上本人专业知识有限,所以在实验和论文写作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问题,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在表示感谢。感谢席海潮同学和张金山老师在试验和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的无私帮助。同时感谢我的学友和朋友给我的关心和帮助。感谢母校对我四年的的关怀与培养!基于C8051F单片机直流电动机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研究MOTOROLA单片机MC68HC(8)05PV8/A内嵌EEPROM的工艺和制程方法及对良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模糊控制的电阻钎焊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研制基于MCS-51系列单片机的通用控制模块的研究基于单片机实现的供暖系统最佳启停自校正(STR)调节器单片机控制的二级倒立摆系统的研究基于增强型51系列单片机的TCP/IP协议栈的实现基于单片机的蓄电池自动监测系统基于32位嵌入式单片机系统的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作物营养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交流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基于单片机的泵管内壁硬度测试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找平控制系统研究基于C8051F040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基于单片机的液压动力系统状态监测仪开发模糊Smith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及其单片机实现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轴快流CO〈,2〉激光器的手持控制面板的研制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基于CYGNAL单片机的在线间歇式浊度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喷油泵试验台控制器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软起动器的研究和设计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高速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短循环走丝方式研究基于单片机的机电产品控制系统开发基于PIC单片机的智能手机充电器基于单片机的实时内核设计及其应用研究基于单片机的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基于单片机的烟气二氧化硫浓度检测仪的研制基于微型光谱仪的单片机系统单片机系统软件构件开发的技术研究基于单片机的液体点滴速度自动检测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系统的多功能温度测量仪的研制基于PIC单片机的电能采集终端的设计和应用基于单片机的光纤光栅解调仪的研制气压式线性摩擦焊机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磁通门传感器基于单片机的旋转变压器-数字转换器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光纤Bragg光栅解调系统的研究单片机控制的便携式多功能乳腺治疗仪的研制基于C8051F020单片机的多生理信号检测仪基于单片机的电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Pico专用单片机核的可测性设计研究基于MCS-51单片机的热量计基于双单片机的智能遥测微型气象站MCS-51单片机构建机器人的实践研究基于单片机的轮轨力检测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仪的研究与实现基于单片机的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用于单片机系统的MMC卡文件系统研制基于单片机的时控和计数系统性能优化的研究基于单片机和CPLD的粗光栅位移测量系统研究单片机控制的后备式方波UPS提升高职学生单片机应用能力的探究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低频减载装置研究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水下焊接电源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基于uPSD3234单片机的氚表面污染测量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测油仪的研究96系列单片机仿真器研究与设计基于单片机的单晶金刚石刀具刃磨设备的数控改造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MSP430单片机的电梯门机控制器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气体测漏仪的研究基于三菱M16C/6N系列单片机的CAN/USB协议转换器基于单片机和DSP的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技术研究基于单片机的膛壁温度报警系统设计基于AVR单片机的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的设计基于单片机船舶电力推进电机监测系统基于单片机网络的振动信号的采集系统基于单片机的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的应用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叠图机研究与教学方法实践基于单片机嵌入式Web服务器技术的研究及实现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通用数据采集系统基于单片机的多道脉冲幅度分析仪研究机器人旋转电弧传感角焊缝跟踪单片机控制系统基于单片机的控制系统在PLC虚拟教学实验中的应用研究基于单片机系统的网络通信研究与应用基于PIC16F877单片机的莫尔斯码自动译码系统设计与研究基于单片机的模糊控制器在工业电阻炉上的应用研究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基于Cygnal单片机的μC/OS-Ⅱ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一体化智能差示扫描量热仪系统研究基于TCP/IP协议的单片机与Internet互联的研究与实现变频调速液压电梯单片机控制器的研究基于单片机γ-免疫计数器自动换样功能的研究与实现基于单片机的倒立摆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单片机嵌入式以太网防盗报警系统基于51单片机的嵌入式Internet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单片机监测系统在挤压机上的应用MSP430单片机在智能水表系统上的研究与应用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中TCP/IP协议栈的实现与应用单片机在高楼恒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HYPERLINK"/detai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电梯广告投放合同
- 2025深圳经济特区股权转让合同范本
- 2024年榆林高专附中教师招聘真题
- 购房定金协合同范本
- 2024年绍兴嵊州市人民医院招聘真题
- 2024年平湖市市属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2024年乐山市五通桥区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真题
- 设立分公司合作合同(2025年版)
- 2024年安仁职业中专专任教师招聘真题
- 2024年安徽亳州技师学院专任教师招聘真题
- 研究生三年学习计划
- 2024年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探究与应用探究10000字(论文)】
- 《电话的发明》课件
- 华为公司员工满意度
- 第2课 第一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
- 【企业品牌战略探析国内外文献综述2800字】
- 物业电梯应急预案目的
- 风能利用建筑一体化
- 蔬菜水果配送投标方案
- 小龙虾养殖技术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