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考2023年】湖北省随州市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真题一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0题)1.第
18
题
票据丢失以后,失票人不可以采取的补救措施是()。
A.挂失止付B.公示催告C.向人民法院起诉D.和债务人协商
2.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
A.文章B.画作C.乐曲
3.8月1日至3日,亚太青年领导力与创新创业论坛在北京举行,共商如何用实际行动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各项目标。
A.2020年B.2025年C.2030年D.2050年
4.《刑事诉讼法》关于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通知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逮捕后,应当立即将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羁押。如果已经通知了其所在单位,则可以不通知其家属
B.逮捕后,应当立即将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羁押。如果属于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可以不进行通知
C.逮捕后,应当立即将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羁押。如果不能在24小时内通知的,经过上级部门批准,可以延长到48小时内
D.逮捕后,应当立即将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羁押。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逮捕后24小时以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
5.从文学作品的体裁看,归类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B.《牡丹亭》《西厢记》《桃花扇》《长生殿》
C.《故乡》《社戏》《一件小事》《藤野先生》
D.《战争与和平》《高老头》《双城记》《简.爱》
6.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
A.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实事求是C.批评与自我批评D.理论联系实际
7.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有条件批准治疗复发或转移性()新药马来酸吡咯替尼片(艾瑞妮)上市。
A.白血病B.宫颈癌C.乳腺癌D.肝癌
8.国务院印发文件,全面部署以_____引领产业升级,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增加新供给,满足创造新消费,形成新动力。
A.出口升级B.投资升级C.需求升级D.消费升级
9.第
28
题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10.第
41
题
下列关于法律关系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二、多选题(10题)11.有关危害行为,正确的说法是()。A.它是犯罪的客观方面三个基本要件之一
B.它可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即作为和不作为
C.作为是指行为人用积极行动实施为我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
D.不作为是指负有特定义务实施某种行为而又能履行这种义务的人消极地不履行义务而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
12.在二审程序中,对于()的情况,人民法院应作出维持原判。
A.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B.原判决适用法律法规正确C.原判决证据不足D.原判决符合法定程序
13.下列行为中,属于行政行为的是()。
A.县政府为建家属楼与某建筑公司签订承包合同
B.某市政府与外商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C.税务机关对漏税的某公司予以罚款
D.国家主席代表我国与外国签订条约
14.行政诉讼具有不同于其他诉讼活动的特殊原则,这些原则是()。A.不适用调解原则B.意思自治原则C.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D.合法性审查原则
15.近日,陕西省林业厅称,今年6月到7月,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共抢救野生朱鹮70次,成功救助活体66只,其中成鸟6只、幼鸟60只。朱鹮是中国一级保护动物,下列关于朱鹮说法正确的有:
A.目前野生种群数量已经突破3000只
B.朱鹮生活在温带山地森林和丘陵地带,大多邻近湿地环境地带
C.素有鸟中“东方宝石”之称
D.性较孤僻而沉静,一般活动时不鸣叫
16.第
38
题
甲、乙两厂签订一份加工承揽合同,并在合同中写明了仲裁条款。后因甲厂加工的产品质量达不到合同的要求,乙厂遂向法院起诉。法院受理了该案,在法院辩论过程中,甲厂提出依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法院对该案没有管辖权。下列对该案的处理意见错误的是()。
17.自己身患癌症,负债l7万元,却帮助温暖了很多人。有人这样评价他:“丛飞能够从帮助别人的快乐中得到快乐。”丛飞的行为表明()。
A.人的价值不包含个人对价值选择和目标设计等主观方面
B.人的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对社会的贡献
C.人的价值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更表现在精神方面
D.社会价值的实现总是以个人价值的牺牲为代价
18.第
32
题
根据法律规定,下列哪些个人所得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
19.我国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的原因主要有()。
A.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经济体制还不完善C.生产力发展仍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D.国际大环境限制
20.网上爆料某公司因从2013年1月份开始业务一直下滑,公司领导请来一位道长在公司院内做法事,认为业务发展上不去是办公大楼存在风水问题。从哲学的角度看,上述做法(
A.违背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的道理B.是唯物主义的表现C.肯定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三、4.案例分析题(3题)21.
某甲与同事某乙曾有过不正当关系,乙拒绝同甲来往后,甲还常去乙家纠缠。乙的丈夫丙曾为此多次与甲交涉,但仍无济于事。于是,乙、丙二人商议,如果甲再来纠缠,就将其腿打断。某日晚,甲又去乙家。乙听到屋外有响动,将丙叫醒,丙随手在屋里拿了一把铁锹闯到屋外,看到甲正躲藏在窗户下,顿时满腔仇恨,产生了打死甲的念头。当即举起铁锹朝甲的头部猛劈下来,将甲打倒在地。甲挣扎着欲逃离现场。乙拿着扁担赶到,乙、丙各持凶器照甲的腿部猛打,直至甲不能动弹。甲被抬回家后,因失血过多和头部重伤,很快就死去。问:乙、丙二人是否构成杀人的共犯?
22.
乙能否以王某为未成年人为由要求返还酬金?
23.被告人高某,男,32岁,农民。高某的父亲因病死亡,被告人高某怀疑其父是服毒自杀。其兄到大队部开火化尸体证明时,将高某的怀疑向本村党支部书记周某作了说明。周立即将这一情况报告了公安机关。经尸体检验确认,其父确因病死亡,对此,高某认为,周某是串通有关人虽借机故意整他,便买了一把菜刀,窜入周家,用菜刀向周的头部、颈部猛砍数刀,致周某当场死亡。一审人民法院在审理此案时,发现高某精神异常,对其进行了司法精神病鉴定,结论是高某在实施杀人行为时,患有幻觉妄想型精神分裂症,高在妄想支配下,对自己的行凶杀人行为不能辨认和控制。据此,法院认为对高某不应追究刑事责任。问:法院的作法是否正确?对高某应如何处置?
四、5.公文改错题(0题)24.读了他的文章后,给我很大的启发教育。
五、1.单项选择题(0题)2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指出,贯穿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是()。
A.创新B.与时俱进C.发展D.解放思想
六、4.案例分析题(0题)26.2001年5月16日上午,有一头牛跑到某乡食品站院内吃白菜,贾某将牛圈上,待失主认领。次日上午,有人到食品站串门,认为被圈的牛是王某和孙某合买的,即捎信给二人。当晚,二人来食品站牵牛,指责贾某不该将牛圈上,双方发生争吵,王某将贾某拖出院外,进行殴打,孙某也参与殴打,把贾某打成脑震荡,经住院治疗,医疗费和误工共损失280元,贾某要求王某和孙某赔偿,遭到拒绝,贾某诉至法院,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的牛跑到乡食品站吃白菜,原告将牛圈上,且通告牵回,并无不当;被告无理取闹,共同殴打原告致伤,这是违法行为,除批评教育,向原告赔礼道歉外,应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因调解未成,法院即根据《民法通则》有关规定,判决如下:被告王某、孙某赔偿原告损失280元,其中孙某承担80元,由于孙当时无力支付,先由王某代孙某偿付,然后再由孙某偿还王某。
问:法院的判决是否合理?
参考答案
1.D票据丢失以后,失票人可以采取的补救措施有:挂失止付;公示催告;向人民法院起诉。
2.C
3.C
4.D《刑事诉讼法》第91条第2款觇定,逮捕后,应当立即将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羁押。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逮捕后24小时以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故本题答案选D
5.C从作品的体裁来看,《故乡》、《社戏》、《一件小事》都是小说,而《藤野先生》是散文,因此,本题答案选C
6.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根本宗旨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党的宗旨是党的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决定了党必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7.C
8.D
9.B
10.B
11.ABCD危害行为有多种多样,刑法理论上根据危害行为的表现形式将众多的危害行为分为两种基本形式:作为与不作为。作为是指行为人以积极的身体活动实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即“不当为而为之”。不作为就是指行为人负有为某种行为的特定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为。即“当为而不为”。
12.ABD解析:在二审程序中,对于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运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情况,人民法院应作出维持原判。故选ABD。
13.BC【解析】行政行为是享有行政权能的组织或个人运用行政权对行政相对人所作的法律行为。本题中A项为民事行为,D项为国家行为。故选BC。
14.ACD本题考查行政诉讼的特殊原则。(1)行政诉讼解决的是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因此,它具有和其他诉讼不一样的特有原则。不适用调解原则是因为行政机关的权力是法律赋予的,因此,它不同于公民、法人的民事权利,是不可以相互讨价还价的,必须要维护法律的严肃性。所以行政诉讼一般不适用调解。(2)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3)合法性审查原则,与行政复议不同,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一般只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除法定情形外,不对行政行为的合理性作出裁判,这也是正确处理司法权与行政权边界的要求。
15.BCD
16.ACD
17.BC此题考查人的价值、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观点的应用。A、D项是错误观点,不选。B、C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是正确选项。故选BC。
\n
18.BC
19.ABCABC【解析】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之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期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发展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等导致我国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大环境相对宽松。D项错误,故选ABC.
20.AD材料中的做法属于封建迷信,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违背了世界的物质性原理,A、D项正确。
21.乙、丙不构成共同杀人罪。乙构成故意伤害罪丙构成故意杀人罪。本案是关于共同犯罪的认定问题。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有两个:①客观方面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共同犯罪人在参与共同犯罪时不论他们之间的分工如何、参与程度如何他们的行为都是围绕着共同的犯罪目的彼此相互联系、相互配合为完成同一犯罪而活动。②主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故意即共同犯罪人不仅认识到自己在故意地参与实施共同犯罪而且还认识到其他共同犯罪人和他一起参与实施共同犯罪。只有同时具备了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才能成立共同犯罪。在本案中乙、丙在犯罪前有过预谋。这说明乙、丙有伤害甲的共同故意。但在实施犯罪之时丙的故意危害变为了故意杀人而乙的故意仍为伤害。在主观方面乙、丙二人缺乏杀人的共同故意。乙、丙不构成共同杀人罪。乙构成故意伤害罪,丙构成故意杀人罪。本案是关于共同犯罪的认定问题。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有两个:①客观方面,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共同犯罪人在参与共同犯罪时,不论他们之间的分工如何、参与程度如何,他们的行为都是围绕着共同的犯罪目的彼此相互联系、相互配合,为完成同一犯罪而活动。②主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故意,即共同犯罪人不仅认识到自己在故意地参与实施共同犯罪,而且还认识到其他共同犯罪人和他一起参与实施共同犯罪。只有同时具备了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才能成立共同犯罪。在本案中,乙、丙在犯罪前有过预谋。这说明,乙、丙有伤害甲的共同故意。但在实施犯罪之时,丙的故意危害变为了故意杀人,而乙的故意仍为伤害。在主观方面,乙、丙二人缺乏杀人的共同故意。
22.不能。因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与、报酬他人不得以行为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为由主张以上行为无效。不能。因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与、报酬,他人不得以行为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为由,主张以上行为无效。
23.本案实际上是精神病人的刑事能力问题。所谓刑事责任能力是指一个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即一个人辨认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并自觉地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行为人只有在具有这种责任能力的情况下有意识地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才能成立犯罪并对自己的行为负刑事责任。我国刑法第18条第1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无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行为人在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时患有某种真正的精神病。这是确认行为人无责任能力的医学标准。(2)行为人在行为时由于精神病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是确认行为人无责任能力的心理学标准。(3)须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无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造成任何危害结果均不负刑事责任但并不表明对其行为听之任之。我国刑法第18条规定对造成危害结果的无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应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必要时由政府强制医疗。本案中高某在实施杀人行为时处于精神病状态对于自己的行为不能辨认和控制因此法院认为高某不负刑事责任的作法是正确的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时也可以由政府强制医疗。本案实际上是精神病人的刑事能力问题。所谓刑事责任能力,是指一个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即一个人辨认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并自觉地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行为人只有在具有这种责任能力的情况下,有意识地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才能成立犯罪,并对自己的行为负刑事责任。我国刑法第18条第1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无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r\n(1)行为人在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时患有某种真正的精神病。这是确认行为人无责任能力的医学标准。\r\n(2)行为人在行为时由于精神病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是确认行为人无责任能力的心理学标准。\r\n(3)须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无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造成任何危害结果,均不负刑事责任,但并不表明对其行为听之任之。我国刑法第18条规定,对造成危害结果的无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应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必要时由政府强制医疗。\r\n本案中,高某在实施杀人行为时,处于精神病状态,对于自己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森林公园施工合同
- 汽车维修劳动合同
- 磋商与订立合同三
- 月嫂居间合同协议书
- 2燕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 山东管理学院《有机化学G》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推拿及运动损伤治疗》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韶关学院《化工设备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贵阳学院《基础化学实验(4)》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黄淮学院《中学物理实验训练与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俄罗斯高空作业平台车行业应用与市场潜力评估
- 【中考真题】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 2024版年度经济法基础完整全套课件
- JT-T-445-2021汽车底盘测功机
- 体育科学:田径考试考试题(三)
- 2024年4月自考03200预防医学(二)试题
- 《研学旅行市场营销》课件-模块八 研学旅行促销策略
- 糖尿病孕妇护理:案例分析
- 《过华清宫绝句(其一)》-【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
- (2024年)新版药品管理法培训课件
- 2022年4月自考00808商法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