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得水循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生物-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得水循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生物-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得水循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生物-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得水循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生物-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得水循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5PAGE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说明大量根毛对植物吸水的意义和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途径。2.认识叶片的结构,描述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3.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水循环的作用。4.运用有关绿色植物吸水和运输水的器官特点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5.认同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产生热爱植物、保护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学习内容】一、导入新课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据科学统计,一株玉米在生长过程中需要204228克水,玉米吸水的结构,水分在体内的运输,水分的去向如何?通过今天的学习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我们来进一步探讨一下。二、学习过程(一)1.自主学习任务一:阅读课本109-110页,思考下列问题:(1)植物是通过什么结构吸收水分?(2)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哪里?(3)根尖的成熟区有什么适于吸收水分的特点?这个特点对于根吸收水分有什么意义?(4)根吸收的水分通过什么结构运输的?此结构属于什么组织?(5)导管在细胞结构上有什么特点?2.合作探究(1)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它具有什么特点?(2)大量根毛对吸水有什么意义?(3)移栽植物时,根部总是带着一个土坨。这是为什么?(二)自主学习任务二(阅读课本110--113)(1)什么是蒸腾作用?(2)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什么?(水分主要是通过植物体的什么结构散失到外界?)(3)观察叶片的结构的时候,应该怎么切割和蓮出最薄的叶片的?(4)熟记叶片的结构示意图(5)叶片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6)蒸腾作用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哪个结构?(7)气孔是由什么围城的空腔?气孔有什么结构特点?它是如何控制水分及二氧化碳的进出?(8)植物的蒸腾作用有什么意义?2.合作探究(1)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蒸腾作用(2)叶片的结构(3)蒸腾作用对植物的意义(三)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1.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起什么作用?2.如果地球上没有绿色植物,水循环还能进行吗?三、能力提升:1.如图为测定蒸腾作用的简易装置,整个装置密封且充满水,管中留有一个气泡。将此装置放于阳光下,观察气泡的移动,根据标尺计算出气泡移动位置,进而计算出水分变化的数量,这一数量主要表示()A.光合作用消耗的水量,气泡向左移动B.呼吸作用产生的水量,气泡向右移动C.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气泡向左移动D.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气泡向右移动2.下列曲线图能正确反映在晴朗高温状态下绿色植物蒸腾作用强度变化的是 ()3.《参考消息》报道,科学家们首次利用仪器“听到”并记录下树木“喝水”时发出的声音。以下关于树木“喝水”的讨论,正确的是()A.树木“喝水”的主要部位一定是根尖的伸长区B.“喝”进的水一定会沿着根、茎、叶中的筛管运送到树木各处C.“喝水”时,无机盐一定会“搭便车”,“跑”到树木的各个部分D.树木“喝水”的主要部位一定是根尖的分生区4.(2017肥城)甲、乙两同学在不同的环境中分别采摘了同种植物的两片叶子,并从叶片上撕下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发现这两片叶上的气孔状态不同,如图:一种是气孔开启,另一种是气孔关闭。根据上述观察的结果,植物缺水的一株是()A.气孔关闭的植物缺水B.气孔开放的植物缺水C.两株植物都缺水D.无法确定5.(2018临沂)下图是绿色开花植物的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表示根对水分的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B.b表示水分由导管从低往高运输,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C.c表示水分的散失,“门户”是气孔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途径是:大气→自然降水→植物根系→植物茎叶→大气6.为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某市新建了大量公园。下列关于公园绿化建设的说法,错误的是()A.用“药物疗法”挽救濒于死亡的树木,需“输液”时,应将“针头”扎入筛管B.对一些观赏类果树嫁接改良性状后,所结果实的性状是由接穗的遗传物质决定的C.对移栽的树木采取疏枝截头、搭设防晒网,目的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D.在公园绿地设置“请勿践踏”提示语,目的是保障植物的根能正常呼吸7.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A、B、C三个实验装置,实验在夏天某一晴朗的上午进行。请据图分析回答:(1)中午,兴趣小组的同学看到有的塑料袋内壁上有一些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

(2)若要探究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A、B两个实验装置中设计最合理的是。为什么?。

(3)叶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该结论可以通过两个实验装置对照得出。

(4)图D表示叶片的横切面,[]是植物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的窗口,也是蒸腾失水的门户,它的开闭受控制。2和3组成的叶肉属于组织。

8.图甲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乙为该植物叶片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甲中物质b代表;图乙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是通过叶片上的[]进出植物体的。

(2)过程[A]表示的生理过程,为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提供所需要。

(3)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过程[]散失掉了;该生理过程促进了生物圈的。

(4)植物间作套种、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过程[]的效率;该生理过程能合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能维持大气中的平衡。四、【梳理总结反思升华】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学到了:在小组中的表现:五、【教学反思】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自然界中的很多现象充满好奇,很多同学都有这样一个经验,家里种的花草树木,农作物都需要经常浇水,基于以上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有利于进一步探讨本节的知识,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的知识比较缺乏。而这部分知识又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运用多种手段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化。本节课结合图片、资料、事例,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通过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加强知识的学习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效果分析本节课从两个方面来分析:教学效果分析1.学生课堂注意力集中,对本节课的兴趣较高。2.强化了信息反馈,提高了教学的可控性,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让学生掌握了学情。3.合理地控制了教学节奏,采用了参与性,讨论性的课堂,采用小组合作,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4.启动有意义的学生活动,让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展示这节课的重点。评测效果分析所有的评测试题难度适中,摘抄了近几年有关的中考试题,让学生零距离的接触到中考试题,从心里上认识到中考并不是多么的神秘,从每个小组回馈的信息看,效果很好,正确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的内容,教学时间为一课时。生物的生活离不开水,自然界中水循环的正常进行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前提。本章的内容是课程标准具体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是在学习了《被子植物的一生》——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的基础上延伸和深化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此外,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知道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之后以及植物的蒸腾作用使水分大量散失,从而理解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这些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实际、甚至在环境保护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有广泛的现实意义。本节内容紧凑,预期一课时完成。2.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自然界中的很多现象充满好奇,很多同学都有这样一个经验,家里种的花草树木,农作物都需要经常浇水,基于以上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有利于进一步探讨本节的知识,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的知识比较缺乏。而这部分知识又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运用多种手段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化。本节课结合图片、资料、事例,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通过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加强知识的学习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是:【教学重点】1.说明大量根毛对植物吸水的意义和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途径。2.认识叶片的结构,描述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教学难点】1.认识叶片的结构,描述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2.认同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产生热爱植物、保护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教法学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评价和归纳相结合的方式激起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以小组讨论、班级交流的形式,归纳总结出本节的重点知识内容,呈现出“生生合作,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健康生活的情感。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评测练习【自我检测巩固达标】1.如图为测定蒸腾作用的简易装置,整个装置密封且充满水,管中留有一个气泡。将此装置放于阳光下,观察气泡的移动,根据标尺计算出气泡移动位置,进而计算出水分变化的数量,这一数量主要表示()A.光合作用消耗的水量,气泡向左移动B.呼吸作用产生的水量,气泡向右移动C.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气泡向左移动D.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气泡向右移动2.下列曲线图能正确反映在晴朗高温状态下绿色植物蒸腾作用强度变化的是 ()3.《参考消息》报道,科学家们首次利用仪器“听到”并记录下树木“喝水”时发出的声音。以下关于树木“喝水”的讨论,正确的是()A.树木“喝水”的主要部位一定是根尖的伸长区B.“喝”进的水一定会沿着根、茎、叶中的筛管运送到树木各处C.“喝水”时,无机盐一定会“搭便车”,“跑”到树木的各个部分D.树木“喝水”的主要部位一定是根尖的分生区4.(2017肥城)甲、乙两同学在不同的环境中分别采摘了同种植物的两片叶子,并从叶片上撕下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发现这两片叶上的气孔状态不同,如图:一种是气孔开启,另一种是气孔关闭。根据上述观察的结果,植物缺水的一株是()A.气孔关闭的植物缺水B.气孔开放的植物缺水C.两株植物都缺水D.无法确定5.(2018临沂)下图是绿色开花植物的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表示根对水分的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B.b表示水分由导管从低往高运输,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C.c表示水分的散失,“门户”是气孔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途径是:大气→自然降水→植物根系→植物茎叶→大气6.为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某市新建了大量公园。下列关于公园绿化建设的说法,错误的是()A.用“药物疗法”挽救濒于死亡的树木,需“输液”时,应将“针头”扎入筛管B.对一些观赏类果树嫁接改良性状后,所结果实的性状是由接穗的遗传物质决定的C.对移栽的树木采取疏枝截头、搭设防晒网,目的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D.在公园绿地设置“请勿践踏”提示语,目的是保障植物的根能正常呼吸7.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A、B、C三个实验装置,实验在夏天某一晴朗的上午进行。请据图分析回答:(1)中午,兴趣小组的同学看到有的塑料袋内壁上有一些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

(2)若要探究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A、B两个实验装置中设计最合理的是。为什么?。

(3)叶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该结论可以通过两个实验装置对照得出。

(4)图D表示叶片的横切面,[]是植物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的窗口,也是蒸腾失水的门户,它的开闭受控制。2和3组成的叶肉属于组织。

8.图甲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乙为该植物叶片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甲中物质b代表;图乙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是通过叶片上的[]进出植物体的。

(2)过程[A]表示的生理过程,为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提供所需要。

(3)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过程[]散失掉了;该生理过程促进了生物圈的。

(4)植物间作套种、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过程[]的效率;该生理过程能合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能维持大气中的平衡。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课后反思山东省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本章从多个角度介绍了绿色植物与水的关系。首先按照植物吸收、运输水的顺序,介绍了水是怎样进入生物体内的特别介绍了导管的分布和动能,然后利用实验,让我们在了解叶片结构的基础上,理解根吸收的水分可以通过叶的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中,从而了解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自觉村立保护绿色植物的意识。本节课在设计上整体层次明了,总共分三大块的学习任务,每一块都有一个明确的学习主题和学习任务,学生在充分自学的前提下,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并通过简单的问题小组内解决,疑难问题共同解决,在设计方面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为学生阅读、讨论时提供具体、切合实际的思考问题,让学生和教材、学生及学生自身的对话具体化了,可操作性强,真正帮助了学生的知识建构。本节课以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为出发点,通过循序渐进地引导,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解让学生发现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