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扬州慢》导学案读诗词隐含着一种向上的、对美好的追求,它可以使人的心灵不死。——叶嘉莹一、学习目标:
1、理解本词对比、虚实结合、用典、借景抒情等写作手法
2、体会词中的“黍离之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学习必备知识链接:1、作者介绍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江西鄱阳人,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著有《白石道人诗集》。其词作多咏物纪游,但也暗寓国家分裂、江河变异之慨。其作品精工典雅,意蕴谐婉,但也有用典过多、词意幽晦等特点。在南宋词坛上,姜夔、辛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成为骚雅词派的代表作家,在宋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解题扬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远在公元前486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扬州就开始建城,至今已有2480余年的历史。扬州曾沿用过广陵、江都、维扬等名称。古今扬州皆是旅游胜地,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说。扬州自古以来,即为人文荟萃之地,唐代扬州更是名家林立。唐•徐凝《忆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可见当时扬州盛极一时。古代诗人曾用“春风十里扬州路”,“十里长街市井连”等诗句来描绘它的市容。晚唐大诗人杜牧一生致爱扬州,曾在此流连十年之久,这里有他无数的浪漫回忆,留下他无数的动人诗篇。但是南宋时金兵两次侵犯扬州,扬州城变得破败不堪,词人感慨今昔,写下这首词,抒发了“黍离”之悲。慢词: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重抒情,一般都比较长。但与长调有别,长调单指字数,习惯上58字以内为小令,59—90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扬州慢》共98个字,是一首长调,也是一首慢词。3、写作背景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至曰,即金兵第二次南侵后的第十五年。词前的小序对写作时间、地点及写作动因均作了交待。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曰的荒凉,追忆昔曰的繁华,发为吟咏,以寄托对扬州昔曰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曰山河残破的哀思。4、词中提到的杜牧诗赠别(其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题扬州禅智寺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收集历代文人盛赞扬州的句子:
(1)“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2)“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唐·杜牧《赠别》)
(3)“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唐·张祜《纵游淮南》)(4)“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唐·王建《夜看扬州市》)
(5)“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唐·徐凝《忆扬州》)
(6)“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唐·罗隐《炀帝陵》)二、【预习检测】1、给下列括号前的字注音淳熙(
)
初霁(
)荠(
)麦
怆(
)然
自度(
)其曲黍(
)离
窥(
)江
戍角(
)
豆蔻(
)2、小序交代了哪些内容?从中你能找出全文的词眼吗?它为全文奠定了怎样的感情基调?三、【文本研读】:再次诵读,借助手法,整体把握,体会情感1、上下阕给你印象最深的各是哪个字?为什么?2、扬州在隋、唐、北宋期间曾经是著名的繁华之地,词人眼前的扬州城又是怎样的呢?3、今日的扬州令姜夔悲从中来,那么昔日的扬州又是怎样的呢?4、请结合全词几个主要意象分析本文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5、请把词中的引用或化用诗词的句子找出来,并思考这作者引用这些诗句有何作用?
6、今昔截然不同,是什么导致的呢?从中隐含的情感又是怎样的?三.、综观全词,有情有景,有虚有实,回环反复,跌宕生姿,读来确有身临其境之感。诗歌鉴赏很重要的一步是理解想象,这就需要紧扣关键词语,把握主要意象,注重表达手法注,善于联想想象。只有做好了这一步才算真正理解了诗歌。请自由选择你体会较深的诗句,借助手法分析,进行理解鉴赏,说出它的妙处。鉴赏提示:手法+内容+情感1、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2、“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3、“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五、【当堂训练】好事近·凝碧旧池头①
韩元吉汴京赐宴,闻教坊乐,有感。凝碧旧池头②,一听管弦凄切。多少梨园声在,总不堪华发。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惟有御沟@声断,似知人呜咽。
【注】①宋乾道九年(1173),词人出使贺金主世宗生辰,途径故都汴京,金人赐宴,宴后作此作。②凝碧池:在洛阳,借指汴京故官.据《唐诗纪事》载:“安禄山大会凝碧池,梨园弟子唏嘘泣下.”⑦御沟,流经皇官的河道。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凝碧旧池头②,一听管弦凄切。”此句中“旧”字表明词人回忆起前朝往事:唐时安禄山陷洛阳,在凝碧池大宴部署,梨园弟子唏嘘泣下,其中乐工雷海青掷乐器西向大恸。这两句运用了一个情境与它相似的历史事件,抒写此时此刻的痛苦。B.“一听管弦凄切”的“一”字,在此作语助词用,起加强预期的作用。宴会所奏之乐凄惨悲切,进入百感交集的词人内心的悲切。C.“多少梨园声在,总不堪华发。”听着当年梨园的曲调,一声声平添忧愁。此句中蕴含着白发老人回想青春年少的欢乐往事,抒发风流俱往、人已憔悴的感慨。D.“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杏花自知无法避免乱红零落碾成泥的命运,执着地在荒原野地开放出美丽的花朵,词人以杏花自喻,是为表达自己的高洁情怀。E.全词以实带虚,兴寄遥深。所谓写实,是指杏花在二月间开花,而汴京赐宴恰在其时。所谓写虚,词人以杏花自喻,形象美丽而高洁;以野烟象征战后荒凉景象,亦极富意境。2.词的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六、作业: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诵读感受扩写“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要求:不少于50字,至少引用一句诗句。补充材料:分析技巧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
描写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3)对比。(4)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拟人。(4)夸张。(5)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关键意象:=1\#"#,##0.xxxxxxxxxxxxxxxxxxxx"1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②黍、荠麦、绿芜:昔盛今衰。③红药”意象。红药,也称为芍药,芍药花作为一种意象符号,最早见于《诗经》:“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古代男女交往,以芍药相赠表达结情之约或惜别之情。魏晋南北朝可以说是芍药文学意象的另一个源起,以拟人化的手法,将芍药喻作风情万种的美人,以致后人用“芍药笼烟”来形容美人的娇媚。又因为芍药开于暮春时节,当它开始绽放时,百花已开始凋谢,有寂寞之情因此往往又成为落寞、凄凉之境的反衬,令人感慨昔日美好时光的不再。姜夔在《扬州慢》中“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在这里,娇艳的“桥边红药”却反衬出扬州空城里寒水自碧、景物萧条,很合“雕栏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之意。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学生为高二年级文科平行班学生,语文素养一般。通过本学期诗词鉴赏单元学习与训练,学生初步了解了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能够理解诗词中意象的概念,手法的运用,但自主性不强,需要老师多加点拨、引导,调动积极性与想象力,初步感知古典诗词的情感。效果分析读一直是诗词教学非常重要的方法,读让学生理解文意,感受作者情感,体会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以朗读为突破口,能较好的品味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采取学生自由朗读、个人朗读、录音朗读、集体朗读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在了解新课程标准内涵基础上,要求学生着重学习鉴赏诗词的基本方法(知人论世、诵读吟咏、整体把握、重点词句赏析),领略诗词的艺术魅力,并背诵默写本首词。突出学生的能动性,积累一些诗词鉴赏的心得,并用这些体悟继续分析后面的词作。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对比、用典、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写法,让学生体味“黍离之悲”的情感。本文重点就在于结合手法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景之精妙和情之真切,感受《扬州慢·淮左名都》中的手法和感情。因此,在设计之初,我就将重点定位在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本词手法,理解情感,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教材分析本文是鲁人版普通高中新教材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中第四单元“南宋的乱世词心”专题中的第三篇文章。在群星璀璨的南宋词坛上,多才多艺的姜夔受到大家的赞赏。而《扬州慢·淮左名都》是姜夔的代表作。本词无论在文学史中还是在教材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该词以“黍离之悲”为线索,全词通过对比、用典、虚实相济、情景交融的手法集中反映了词人复杂的内心情感。《扬州慢·淮左名都》这首词进描写南宋乱世,表达黍离之悲,可谓淋漓尽致,备足无余。选择《扬州慢·淮左名都》这首词进行探究是为了让学生对此有一个大致了解,提高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评测练习好事近·凝碧旧池头①
韩元吉汴京赐宴,闻教坊乐,有感。凝碧旧池头②,一听管弦凄切。多少梨园声在,总不堪华发。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惟有御沟@声断,似知人呜咽。
【注】①宋乾道九年(1173),词人出使贺金主世宗生辰,途径故都汴京,金人赐宴,宴后作此作。②凝碧池:在洛阳,借指汴京故官.据《唐诗纪事》载:“安禄山大会凝碧池,梨园弟子唏嘘泣下.”⑦御沟,流经皇官的河道。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凝碧旧池头②,一听管弦凄切。”此句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租赁合同贴花范本解析
- 2025年固定资产升级改造借款合同
- 2025授权销售合同委托书模板
- 脾良性肿瘤的临床护理
- 新质生产力发展动力
- 2025年租赁农民土地的长期租赁合同
-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护理
- 《数据驱动业务》课件
- 2025【租房合同范本】个人租房合同协议书模板
- 2025双方与合作伙伴的租赁合同范本参考
-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
- GB/T 9788-1988热轧不等边角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 GB/T 28708-2012管道工程用无缝及焊接钢管尺寸选用规定
- GB/T 22083-2008建筑密封胶分级和要求
- GB/T 11864-2008船用轴流通风机
- GB 275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冷冻饮品和制作料
- 加速康复外科(ERAS)骨科患者疼痛知识、术后疼痛机体影响和阵痛原则方法
- 监理工程师通知回复单11
- 合同交底范本课件
- 阿玛松气吸式精量播种机课件
- 汽车4S店售后回访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