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范文集合十篇小学数学教案篇1
教学内容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练习课.(练习十一第7~12题)
教学要求
1.进一步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口算.
2.正确、娴熟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解决简洁的问题.
教学重点
练习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正确娴熟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解决简洁的问题.
教学用具
电脑、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导入新课
1.口算.
老师拿着很多口算卡片,由学生抽签答题.
2.听算.
老师说题,学生干脆说得数.
3.一支钢笔6元钱,田老师拿了54元钱,可以买几支钢笔?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指名汇报.
二、课堂练习,巩固旧知
1.练习十一第8题.
学生独立作业,将得数干脆填写在课本的表格里.做后小组评比,谁做得又对又快.
2.练习十一第10题.
练习前,先让学生看一看题,想一想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这道题是商肯定,而被除数变了,当被除数变了,要使商不变,则除数也应相应地改变.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再去独立完成,将得数干脆填在课本上.
三、深化练习,拓展思维
1.练习十一第7题.
(1)电脑显示第7题情境图,让学生视察画面.
(2)让学生依据图中已有的信息数据提出问题.
问题一:二年级电脑小组共有24人,假如3人用一台电脑,须要几台?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练习,小组探讨)
问题二:假如现在有6台,你准备怎样支配?
其次个问题中的总人数没有变,仍旧是24人,有6台电脑,问题是几人合用一台电脑?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小组探讨,合作学习.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同桌探讨,相互学习.
2.练习十一第11题.
(1)电脑显示第11题情境图,让学生看图,说说图意.
(2)依据已知信息提出问题.
(3)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4)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课后作业,协助消化
练习十一第9、12题.
教练创新
课后作业指导
练习十一第9题:先让学生看懂图意,找寻信息数据,然后分析数量关系,再解决问题.第12题:可以让学生将得数干脆填在书上,要求学生在1.5~2分钟的时间完成.
补充习题及解答
被除数36631614
除数96389
商89825
(1)假如只买帽子,可以买几顶?
(2)假如只买鞋,可以买几双?
[解答:3.36÷4=9(个)4.45÷9=5(排)5.(1)36÷6=6(顶)(2)36÷9=4(双)]
小学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钢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实力.
2、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实力。
教学重点
感受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打算
教具:米尺、1分硬币
学具:格尺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谜语引入。
身穿花衣裳,
个子细又长。
写出美丽字,
须要它帮忙。
同学们开动小脑瓜,快快猜一猜,它是谁呢?
对了,这节数学课我们一起量一量一起量一量铅笔有多长.(板书课题)
2、提问引入。
看看谁有超强的记忆力,想一想,我们已经相识了哪些长度单位?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大家一起拿出格尺,看看除了厘米外,还有发觉什么?
学生:我发觉尺子上还有1小格1小格,仅有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是明显不够的,在测量或表示物体长度的时候,有时还须要比厘米还小的单位,有时也须要更大的单位,你们想知道原委是什么吗?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讨。
二、动手实践,小组合作。
1、估一估。
(1)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么估计的。
课前老师都让每个小组打算了一枝铅笔,快把它找出来,放在桌面
上,请同学们睁大眼睛,结合已有的测量阅历估测一下,这枝铅笔有多长?填在书中表格里。
(设计意图:老师课前富有神奇感的设计支配,学生会感到新颖 好玩,估算的热忱空前高涨,老师赐予学生独立视察估计的时间和空间.)
(2)沟通、汇报。
师:说说你是怎么估出来?
生:我的手从拇指到中指大约是10厘米,我的铅笔有两个这样子的
长,所以我估计这根铅笔20厘米长。
生:我估计这根铅笔的一半是10厘米,所以我估计我根铅笔有20
厘米长。
生:老师,我是用中指估计的,我的中指大约有6厘米,这根铅笔大
约有3个这样的长还多一点,所以我觉得这根铅笔有19厘米长。
生:老师,我看了看,这么长(他用手比了比),我就觉得铅笔大约是
20厘米。
生:1厘米是这么长,我看这根铅笔这么长,应当有18个这样的.1
厘米,我也觉得这根铅笔大约有18厘米长。
(设计意图:学生看法可能会不统一,要让学生充分发表个人看法,只要说的有道理,就要赐予确定,老师还要指导学生会针对别人的发言补充自己的看法。使每个学生都主动参加课堂活动中。)
2、量一量。
(1)看来同学们估的长度都不一样,要想知道这枝铅笔究竟有多长,你能想出好方法吗?这们大家就不会再有争辩了。(用尺子量)
(2)动手实践。大家都把尺子拿出来,量一量,并把结果填在书中
的表格里。
(3)汇报结果。
(4)说一说你估计的跟你量出来的数据相差多少,以后要留意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实测来看看估测验结果,让学生感受测量的过程、思想和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3、说一说。
(1)、你们知道10厘米是多长吗?用手比给老师看一下。
老师告知大家,你们用手比出来的10厘米就是1分米。(板书:10厘米就是1分米。)
(2)相识分米。
分米是比厘米大一些的长度单位,在国际上可以用什么字母表示,你知道吗?
(学生质疑。)
生:我知道,我看书本的,是dm。
生:老师,分米是什么呢?
生:分米要怎么量呢?
师介绍。
师: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你们知道怎么表示吗?
生:1分米=10厘米。(还有的的学生举起了手)
生:我还知道3分米是30厘米。
生:我也知道70厘米是7分米。
生:我想1米=100厘米,那1米=10分米,老师你说对吗?
生:老师,我看到10厘米是1分米,10分米是1米,我想厘米满10向分米进1,要是分米满10就向米进1。那米满10要向什么进1?
师:你们能把这些长度单位从大到小排排队吗?
板书:米分米厘米
1010
全班齐读公式。
(3)实践活动。
A、再拿出格尺,快速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之间的距离也是1分米。
生:从1-10。
生:我有看法,应当是从1-11,这样才是10厘米。
生:我是从3数到13的。
B、让我们用分米作单位量一量教室里物体的长度。
D、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在学生视察、探讨归纳出分米和厘米间进率关系的基础上,又让学生结合测量详细物体的实践,体验出1分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表象,从而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
三、相识毫米。
1、量一量。
师:你们有橡皮吗,请你用尺子量一量橡皮有多长?
生汇报。
生:我量出来,比2厘米还多一点点。
生:我也是,我量出来不是刚好4厘米,还多一些。
师小结:用厘米作单位量比较小的物体,有时不是整厘米数,这样子量出来就得不到精确的结果了。要想比较精确地量出物体的长度,你们有什么方法?那么谁知道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是多少?
2、一议。
i.1毫米究竟有多长?它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们一起在视察和操作中获得这些学问吧。(出示表格)
视察刻度厘米数中间小格个数每小格长度共有几毫米
0-1
4-5
9-8
ii.视察直尺,完成表格,然后探讨厘米与毫米的关系。
师生共同完成1组,再让学生自己实践。
生:我发觉,从4-5也是1厘米,所以就跟第一行一样了。
生:我也发觉了,从0-1、4-5、9-8相减一下,就全都是1
厘米了,也就全部一样了。
3、说一说。
师请大家接着视察直尺,1毫米究竟有多长?用手比一比。
生:就像两个手指的那条缝。
师:估计一下桌面上的学具,哪一个厚度大约是1毫米?再动手量一
量,检验一下你的推断精确吗?
b)量一量。
大家已经相识了毫米这个长度单位,现在我们以毫米为单位再量一下橡皮的长度。
学生汇报。
这次量的结果与起先比,哪一个数据更精确呢?
c)想一想。
师:再想一想生活中,什么东西也是1毫米。
生:扣子的厚度。本子的厚度。鸡蛋的厚度。铅笔中间那根铅。指
甲的厚度。衣服的厚度。玻璃
(设计意图:相识毫米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操作,针对操作中的存疑,而进行奇妙的设颖,不断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产生动力,向未知领域探究、冲击。)
小学数学教案篇3
教学内容:p86,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的:1、理解加法,减法的意义。
2、使学生明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进而使学生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3、学习了加地各部分间的关系可以利用这一关系验算加法。
4、培育学生概括实力。
教学重点:理解加法,减法的意义。
明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教学过程:
打算训练。
说出算式各部分名称。
40+30=70
()()()
-40=30
()()()
新授。
出示课题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出示例1
(1)
先让学生说出每幅线段图的表示的意思,列出算式
40+30=70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和与加数=关系。
在算式下面写出加数+加数=和。
从而引出加法的意义;
说清图意,列式。
引导学生把(2),(3)与(1)比较。
谁是已知的,谁是未知的,已知,未知有什么改变。明确第(2)题是求其次加数,
第(3)题是求第一加数。
从中引导减法的意义。
引导学生看书,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着重引导学生想,为什么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将加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称与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加以比较。
得出:一个加数=和一另一个加数
师:学习了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可以利用这一关系验算加法。
试做:验算743+257=1000,对不对?
出示例2
求□中的未知数
□+6=13依据一个加数等于和减另一个加数由生填,讲清怎样想的?就可以求出□中的数。
再完成
478+522=1000
1000-478=522
生完成后,回答怎样想的。
三、小结:
什么叫加法?什么叫减法?
加法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运用这一关系可以验算加法。
四、巩固练习
依据加,减法的关系,在下面算式的□里填数。
(1)237+69=306(2)5002-3875=1127
306-□=2373875+□=1127
□-237=69□-1127=3875
求□中的未知数
□+378=10824657+□=7102
□+265=9301896+□=3024
□+489=8142743+□=5000
坚式计算,并验算。
3748+6279134-514
课后作业:
1.依据560+430=990,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
□-□=□
2.依据500-240=260,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
□+□=□
□-□=□
3.求□中的未知数
589+□=1062□+495=702
298+□=594□+324=500
小学数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整千数相乘的口算算理,驾驭其口算方法.
2.培育学生的口算实力和类推实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同时培育学生仔细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驾驭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口算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数相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打算.
1.口算:
2.填空:
(1)6个十是(),12个十是(),12个百是().
(2)40是()个十,800是()个百.
(3)表示(),结果得().
3.师列式,,同时问:这几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整十、整百数同一位数相乘)师明确:我们今日就来学习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数相乘的乘法口算.(出示课题)
二、学习新知.
1.主动参加学习例1.
(1)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板书,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猜猜得多少?说说你怎样想的?
问:我们用小棒来验证一下,这个答案是否正确.
老师出示1捆小棒,说:这是10根小棒扎成的一捆,表示几个十?(1个十)
师:怎样表示呢?请你们动手试一试.
学生分组,动手摆小棒,然后汇报:表示3个20是多少,用小棒表示就是两捆小棒为一份,摆这样的3份,共6捆.
随着学生的汇报,老师出示动画“口算乘法(例1)”.
问:看图说说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还可以怎样列式?(板书:)
说明:表示把3个20合并在一起,就是6个十,所以得60.
师板书:2个十个十
齐读算式及结果:20乘3等于60.
(2)尝试探讨,驾驭算法.
①读算式,写得数,然后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②出示:
要求全班动笔把得数填在书上.再视察探讨:分别视察每组题中因数和积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你发觉了什么规律呢?
学生回答后,老师帮助学生归纳口算算法:当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相乘时,只要用一位数乘“0”前面的数,再看因数中国共产党有几个0,就在乘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师:请你用这一方法,口算,,.
2.迁移类推学习例2.
(1)看图列式并口算得数.
出示动画“口算乘法(例2)”.问:这幅图表示什么?该怎样列式?(表示4个300是多少,列式为).板书:
问:你是怎样想的?板书:3个百×4=12个百=1200
追问:还有更快的方法算出得数吗?(先算出的积,因为300的3后有两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两个“0”.
(2)巩固算法.
①读算式说得数.
②出示:
探讨:怎样做题快速而精确地写出得数?(每组都先算好第一题的得数,后两道题的积添上相应的数的“0”;
③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要求学生独立填写)
三、巩固练习:
1.看卡片写得数,比比谁最棒.
2.填空:
(1)读作()乘(),想:()个()乘7是()个(),是().
(2)3乘600得()个百,就是().
3.列式解答下面各题.
(1)幼儿园买来6箱水果,每箱30千克.一共买来水果多少千克?
(2)果园里栽了40棵苹果树,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在8倍.梨树有多少棵?
4.嬉戏:小猴摘桃(详见探究活动).
四、课堂小结:
今日学习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怎样口算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数相乘?还有什么问题?
五、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节课是在表内乘法和万以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时,先让学生通过实物演示、动手操作、视察探讨来理解算式的含义和算理,再通过巩固练习来使学生领悟算法.然后引导学生视察探讨并发觉规律,探究得出简便算法并加以运用.
老师留意以基本概念为核心,抓住新旧学问联系、运用学问的迁移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已有学问的基础上通过迁移类推驾驭新学问.
教学中,还留意引导全体学生参加学习的全过程,尤其是口算算理的推导过程.为学生探求问题创设了宽松愉悦的氛围.
探究活动
放爆竹
活动目的
使学生娴熟口算乘法,进一步提高口算速度和精确率.
活动打算
老师将口算卡片制作成爆竹形态.
活动过程
1.老师出示卡片,学生抢答或指名说出得数.
2.全班同学做裁判,答对了就发出“叮、嘡——”的爆竹声,答错了就发出“喇”的声音,然后一起修改答案.
小小邮递员
活动目的
使学生娴熟口算乘法,进一步提高口算速度和精确率.
活动打算
1.用纸盒做成信箱模样,前后两面都标上数字即算式的结果.
2.制作若干卡片(信),上面写着一些算式.
活动过程
1.请4至6名同学到前边,每人手里拿一个信箱.其它同学每人各拿一封或几封信.
2.嬉戏起先,学生找算式所对应的得数投入收信箱,双方互查互动.
3.老师可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或错误加以点拨,指导他们探讨,辨析,沟通.
小学数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引导学生了解直线、射线、线段、角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对这些概念进行辨析,使学生进一步明晰直线、射线、线段、角的联系与区分,建立学问的网络结构。
2.实力目标:学生通过活动能够区分线段、射线与直线,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相识图形的阅历,增加动手操作的实力。
重点难点:
1.体会线段、涉嫌与直线的`区分与联系,会用字母精确读出线段、射线和直线,会数简洁图形的线段。
2.理解三种线的特征,驾驭三种线的读法。
教学打算:
多媒体课件,手电筒,直尺,毛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一根毛线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假如说我把这根弯曲的线拉直,你可以看成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
生:线段
师:哎,线段,好了,老师把整个它登记来。线段是我们以前遇到过的,对吧?那谁来说说看线段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说出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是直直的、可以度量、不行以无限延长)
师:谁来画一条线段。抽生黑板上画线段其他同学仔细视察看他在黑板上是怎样画的。
一生学生画线段,其他学生仔细视察
师:谁看清晰他是怎样画的线段?
生1:他是先画的一条线,再画的两个端点。
生2:他是先画了一个端点,然后画的一条线,最终在另一个地方画的端点。
师:哎,他是先画了一个端点,然后画的一条线,最终在这个地方画另一个端点。但是一般状况下,我们都是先画两个端点,然后画线连接两个端点。因为,我们一般让点来确定我们须要画线的位置,两点确定一条线段。
师:哎,到现在我们就只知道这些有关线的学问了吧。那现在请大家看大屏幕。
二、探究新知
1、直线的教学
课件出示
师:这是两条直直的线,给它们表上号,上面是1号,下面是2号,哎,细致看这两条线,几号线是线段?为什么你叫1号线为线段?
生:因为1号线有两个端点,有一条直的线,不能无限延长。
小学数学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详细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相识生活中的事物,
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
2、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视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初步培育
有条理地视察的习惯。
3、让学生在自己探究与合作沟通中视察、学习。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究、合作沟通,驾驭数数。帮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中的
困难。
教具:教学光盘或教学挂图、学具
教时:一课时
教学课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爱好。
1、讲解并描述:告知大家一个好消息,今日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喧闹的地方——动物乐园,
兴奋吗?
2、出示挂图,进一步激发起数数的爱好,初步探究。嗬!动物乐园到了,你们看,动物乐园里可喧闹啦,让我们快快向前去,小挚友,睁大眼睛,你看看图上有些什么?
二、自己探究
看图了解画图的内容,图上有些什么?分别在哪里?结合画面下的10幅小图视察,这10幅小图都是从场景里提取的,让学生一件一件地视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圆点与物体有一一对应关系,渗透着对应的思想。)第七、八、九、十幅小图中有圆点无物体,放手让学生依据圆点个数,到情景图
中找相应的物体。
三、实物操作
分4人小组,由随意一个小挚友说出物体的个数,让其他3个小挚友用圆点摆出表示的数。
四、拓展运用
讲解并描述:小挚友,已经学会了数一数,即1—10的物体的个数。你能用1-10这10个数字中的其中一个数来说句话吗?在小组内说说。
如:我有10个手指,我们小组有4人,等等。
五小结
小挚友爱动脑,又爱动手,真不错,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巩固深化
1、嬉戏:火车钻山洞
讲解并描述:刚才小挚友数数数得可真棒,现在我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玩玩。
嬉戏方法:我们分小组进行,两个小挚友手拉手抬起来,围成山洞,请小组后面的几位同学当司机,前面报几,后面接着往下报,如1、2、3,假如说对了,就发出呜呜声,说错了,就“咔嚓”暂停,说对了再通过。
2、数水果,摘水果
讲解并描述:秋天来了,树上的果子都熟了,有苹果、香蕉等。去数数吧,再把数出的结果告知小挚友,说说你是怎么数的?说对了就摘个水果送给你的挚友尝一尝吧!
七、总结评价
我们既能去动物园,还能玩嬉戏,摘水果,快乐吗?在这节课里,你学到了哪些本事?你是怎么想的?
教后记:1学生对看图数数很有爱好,并能依据图说话,驾驭了数数的技能。
2对于事物与图的对应(点的对应)不太清晰。
3学生还不太能按肯定的依次和方向数数。
小学数学教案篇7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下面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为什么?
购买练习本的价钱0.80元,1本;1.60元,2本;3.20元,4本;4.80元6本。
2、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常见的数量关系中的另一种特征成反比例的量。
2、教学P42例3。
(1)引导学生视察上表内数据,然后回答下面问题:
A、表中有哪两种量?这两种量相关联吗?为什么?
B、水的高度是否随着底面积的改变而改变?怎样改变的?
C、表中两个相对应的数的比值各是多少?肯定吗?两个相对应的数的积各是多少?你能从中发觉什么规律吗?
D、这个积表示什么?写出表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式
(2)从中你发觉了什么?这与复习题相比有什么不同?
A、学生探讨沟通。
B、引导学生回答:
(3)老师引导学生明确:因为水的体积肯定,所以水的高度随着底面积的改变面改变。底面积增加,高度反而降低,底面积削减,高度反而上升,而且高度和底面积的乘积肯定,我们就说高度和底面积成反比例关系,高度和底面积叫做成反比例的量。
(4)假如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肯定,反比例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式子表示?板书:xy=k(肯定)
三、巩固练习
1、想一想:成反比例的量应具备什么条件?
2、推断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1)路程肯定,速度和时间。
(2)小明从家到学校,每分走的速度和所需时间。
(3)平行四边形面积肯定,底和高。
(4)小林做10道数学题,已做的题和没有做的题。
(5)小明拿一些钱买铅笔,单价和购买的数量。
(6)你能举一个反比例的例子吗?
四、全课小节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成反比例的量,知道了什么样的`两个量是成反比例的两个量,也学会了怎样推断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五、课堂练习
P45~46练习七第6~11题。
教学目的:
1、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依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的推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2、通过引导学生探讨探究,分析合作,使学生进一步相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改变的规律。
3、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总结出成反比例的量,是相关的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积肯定,进而抽象概括出成反比例的关系式。
教学难点:利用反比例的意义,正确推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
小学数学教案篇8
教学内容: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P29—30。
教学目标:
1.结合“书”的问题情境,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验估算与沟通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2.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感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调皮他们学校的图书馆又
来了一批新书,图书管理员打算将这些新书放在新买来的书
架上,瞧,这就是新买来的书架!(师出示情境图)
师:你能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
师:图上向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师板书问题)
二.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1.列式
师:小女孩提出的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应当怎样列
式?(师板书:18×11=)
2.估算
师:小男孩也问了我们一个问题:本书放得下吗?
你能用估算的方法先估一估吗?
生估算
反馈:你觉得放得下吗?谁来说说你估算的结果?你是
怎么估算的.?
方法1:把11看成10,18×10=180
方法2:把18看成20,20×11=220
方法3:把18看成20,11看成10,20×10=
……
独立计算
师:这个书架究竟能放得下本书吗?请同学们算一
算。
4.沟通算法
师:谁来说说你算出来的结果?(198)
大家同意吗?
师:请在4人小组里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
4人小组沟通
师:谁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师展示学生的算法)
方法1:18×10=180,18×1=18,180+18=198
方法2:11×18
=11×9×2
=99×2
=198
方法3:18
×11
18
180
198
……
5.重点介绍列竖式的方法(请列竖式的学生介绍)
师:18为什么要和11对齐?(数位要对齐)
接着你怎么想?(生:18先乘11个位上的1,得18,再用18乘11十位上的1,得180,写在18下面一行,最终将18和180相加得198。)
18乘11十位上的1,为什么得180,而不是18呢?
(生:11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18乘10得180)
谁再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多请几名生说说列竖式的步骤,理解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三.练习:
1.试一试
第1小题让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计算,第2、3小题让
生用竖式算法计算,并请几名学生上台板演,师巡察指导。
2.口算
比一比,看谁得第一!生完成后可用开火车的形式进行沟通。
3.计算
先估算,再选择自己喜爱的算法计算,在小组内沟通、反馈
计算的结果。
4.解决问题
生独立完成,再全班沟通。(提倡算法多样化。)
5.思索题
生独立思索,再沟通、反馈。(生发觉的规律若有价值性,
应赐予充分的激励。)
四.
师:今日,你有什么收获?你最喜爱解决哪种问题?
小学数学教案篇9
教材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的一道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它集题型的趣味性、解法的多样性、应用的广泛性于一体,是实施开放式教学的好题材。
教材中要求驾驭3种解题方法(逐一列表法、跳动列表法、取中列表法),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合作,运用假设举例列表等方法,找寻解决的结果。教学中,要求老师不宜补充其他解法,以免分散学生的留意力。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学了一些用列表法解决问题的策略,?还有一些学生在爱好小组、奥数等的学习中已经学过“鸡兔同笼”问题。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学生的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有肯定的小组合作阅历。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列表、假设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通过列表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从中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列表,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驾驭解题的策略与方法。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迁移思维实力。合作、沟通等学习品质和实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验列表、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列表。
教学难点:
运用学到的解题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儿歌)鸡兔同笼不知数,三十六头笼中露,数数脚有一百只,几只鸡来几只兔?
师:这就是我国民间的三大趣题之一,最早记载在1500年前的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课件出示古书动画打开书出现原题),原题是这样的,请看: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谁知道,这是一个什么问题?(鸡兔同笼问题,课件出示鸡兔同笼情境图)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中国历的数学趣题
“鸡兔同笼”。(板书:鸡兔同笼)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道题的意思?(鸡兔同笼,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共有94条腿,问鸡、兔各有几只?)
师:这道古代趣题你能解决吗?我们还是化繁为简,从简洁入手吧!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题:鸡兔同笼,有20个头,54条腿,鸡兔个有几只?
1、明确问题,独立思索通过读题你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这道题里还有隐藏的数学信息吗?
同学们先来猜一猜鸡、兔可能各有多少只?(找一两个同学揣测)
究竟是几只鸡几只兔呢?
2、小组合作沟通。
师:小组探讨,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
师:把你们的方法写在纸上。可以运用桌子上老师供应的表格。
师:哪个小组说说你们的想法?
小组1:我们采纳列表法得出的答案。(实物投影展示小组的成果)先假设有1只鸡,19只兔子,脚就有78条。脚太多,然后又假设有2只鸡,18只兔子,脚还是太多了。这样试下去就得到了有13只鸡,7只兔子。
师:腿多了,削减谁的只数,增加谁的只数?
师:你们是怎么想到这种方法的?
生:在旅游费用的租车、租船中,我们就是用列表的方法找出答案,这题的类型跟那差不多,我们想,也可以用这种尝试列表的方法找出答案。
师:这种列表法有什么特点?
生:鸡一只一只地增加,兔子一只一只地削减。
师:谁能给这种列表法取个名字?
生:逐一列表法。
师:还有哪些小组采纳不同的列表法?
小组2:我们也采纳列表法得出的答案,我们发觉鸡增加1只,兔子削减1只,腿就削减2条,所以我们没有一个一个的试,那样太麻烦,而是从1只鸡,19只兔干脆跳到6只鸡,14只兔。最终也得到了13只鸡,7只兔。
师:腿的总条数多了或少了你们组是怎么调整的,也就是你们的调整策略是什么?
生:腿多了,我们削减兔子的只数,腿少了我们增加兔子的只数。
师:我们也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好吗?
生:跳动列表法。
小组3:我们小组也是列表法。我们是先假设鸡有10只,兔子也有10只。这样比较简便。
师:你能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吗?
生:取中列表法
师(展示台展示三张表格)同学们三张表格都能很好地求出鸡、兔的只数,哪种方法最捷径。
生1:取中列表法直取中间数削减了“试”的过程能更简便、快捷地找到答案。
生2:我认为应当三种列表法结合运用,先用取中列表法削减一半的'揣测数字,再用跳动列表法加快揣测的速度,在接近答案时用逐一列表法。
生3::那是数字大时运用,数字小时,还是运用逐一列表法好,它答案不会重复、不会遗漏。
小组4:(展示台展示)我们组认为还是采纳列方程法最简便、快捷,先假设鸡的只数为ⅹ,兔子的只数就为20-x。
列式是:2x+4(20-x)=54解得x=13兔子的只数是7.师:你们小组的同学很聪慧,但这种方法我们暂不探讨,有爱好的同学,课后和老师一起向他们请教,好吗?
师:还有哪些组没有汇报?
小组5:我们组也是用列式法算出鸡、兔的只数(展示):假设全部是鸡
(54-20×2)÷(4-2)求出兔7只,鸡13只。
师:这种方法,我们也留在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个人借款第三方担保合同一
- 2024年塔吊技术研发合同
- 2024年度物业设施设备维护与管理委托协议3篇
- 2024年度设备租赁合同标的物详细描述3篇
- 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供需态势、竞争格局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智研咨询)
- 2024年摄影租赁协议模板版B版
- 合伙经营协议书范本
- 2024年教育辅导合同:大学生家教服务协议3篇
- 2024培训学校项目合作协议:特种技能培训版
-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设计
- 受伤骨折赔偿协议书范本
- 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7 Memory单元测试卷(沪教版)
-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语文试题
- 2024年1月浙江高考生物卷试题真题解读及答案详解
- 户外LED显示屏投标书
- S7-1200 PLC编程及应用技术 课件 4-6.上升沿和下降沿指令及其应用
-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件:《对牛弹琴》
- 医院组织架构图
- 机关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 2024年共青团入团积极分子考试题库(附答案)
- 南京大屠杀公祭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