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辨率ad转换电路的设计_第1页
高分辨率ad转换电路的设计_第2页
高分辨率ad转换电路的设计_第3页
高分辨率ad转换电路的设计_第4页
高分辨率ad转换电路的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已渗透到军事、民用领域的各个角落,特别是在现代控制和通信及检测等领域,为了能够提高系统的性能指标,广泛采用了数字计算机技术对信号的处理。因为系统的实际对象往往都是一些模拟量(如压力、温度、图像、位移等),要使数字仪表和计算机能识别、处理这些信号,首先必须将这些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经计算机分析。并且处理后输出的数字量也常常需要将其转换为相应的模拟信号才能够为执行机构所接受。因此,就需要一种能够在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之间起到桥梁作用的电路-模数和数模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电路,称为模数转换器(简称为a/d转换器或adc,analogtodigitalconverter),a/d转换器已成为信息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高速、高分辨率A/D转换器已经成为现代先进的电子设备或电子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广泛应用于声纳、雷达、高分辨率图像视频显示、医疗和军事成像、数字化仪表、高性能的控制器与传感器、各种检测控制系统以及包括基站接收和无线电话和在内的数字通讯系统等领域。A/D转换器将现实世界的模拟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以便进行处理、传输及其他操作。A/D转换器,按照转换原理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的A/D转换器:∑—△型A/D转换器,又称为过采样A/D转换器。虽然出现得较晚,但却具有分辨率高,价格便宜以及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所以其应用已日渐增多。积分型A/D转换器。也称双斜率或多斜率A/D转换器。应用最为广泛,具有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比较适合于对转换速度要求不高,环境恶劣的应用场合。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原理简单,便于实现,不存在时间延迟问题,适用于中等速率且分辨率要求较高的应用场合。闪烁型A/D转换器。最大特点是速度快,但功耗大且电路复杂,所以芯片尺寸也比较大[1]。1.2国内外研究现状以计算机、数字通讯为主的数字系统是处理数字信号的电路系统。但是,在日常的实际应用中,所遇到的主要是连续变化的模拟量,因此,需要一种接口电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A/D转换器正是为了满足这种需要而应运而生的。近十年来,模数转换技术发展更为迅速,最高精度达到24位(如TI公司的ADS1255、凌力尔特公司的LTC2400、ADI公司的AD7714),最快的转换速度达到40GHz。此外,由于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国际上已经出现了65μm的工艺,而这也使得A/D转换器向着更高速度、更低电压方向发展。目前国内的研究水平较之国际整体水平有一定差距,对高端模数转换器的研究不多见,当然这与我国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才起步研究A/D转换器有很大的关系。随着近年来投入的增加,国内一些单位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2001年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己研究成功低功耗的10位、33MSPS流水线A/D转换器;2003年清华大学微电子设计中心也成功设计并研制出了高分辨率的13位、5MSPS的流水线A/D转换器;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研制出TSMC0.25μm工艺的10位、80MSPS的流水线A/D转换器。国内外的研究和生产动态表明,我国在模拟数转换器的研究上起步较晚,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因此,设计生产出自己的高速高性能A/D转换器已成为当务之急。同时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今后高性能A/D转换器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更快的速度、更高的精度、更低的功耗,更简单的电路结构、更小的电路面积、更加广泛的应用范围以及以上几方面的协调发展。1.3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本论文主要研究高分辨率A/D转换电路的工作和设计原理,重点对基准电压源、V/F转换以及CPLD频率测试计进行了研究。本文研究重点和难点如下:(1)基准电压源。对于16位的AD转换器,且满幅度输入电压仅为100mV,如果要对它的性能进行测试,则需要非常高精度以及非常低温漂的基准源,市场上很难找到这样的基准源,因此需要自已动手制造。(2)V/F转换。V/F转换作为本次设计的核心模块,必须要有较低的最佳温度稳定性和较高的满刻度频率响应,才能满足设计要求。在经过综合考虑后,决定采用V/F转换专用集成芯AD650,再辅以的外围电路实现V/F转换电路的设计。(3)CPLD频率测试计。CPLD频率测试计既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对V/F变换后的频率进行测量时,由于频率较高,一般在几十KHz甚至上百KHz,要实现快速准确的测量频率,必须要有良好的硬件响应速度和良好的测量策略。在经过多次考虑后,决定选择自行设计一个CPLD频率测试计来进行频率测试。本论文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主要叙述了本次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全文章节体系。第二章主要叙述了本文设计的系统方案。其中包括毕业设计的设计要求,简单介绍了一下A/D转换器的原理、类型以及工作方式。初步描绘了系统组成框图,并将系统划分为电压发生部分、模拟-数字转化部分和控制部分三大模块,然后分别对这三大模块进行分析论证,选择设计方案,从而决定系统各模块的最终方案。第三章首先简单的介绍了系统基本组成部分,接着开始介绍具体的单元电路设计过程,包括:V/F转换电路,电压的放大和偏置、频率计、数码管显示、语音播报、电源,光耦合隔离。最终将各部分紧密连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A/D转换系统。第四章先简要介绍了一下选择的编程软件KeilC51,然后画出控制程序流程图,使程序流程清晰明了,最后介绍等精度频率计的实现方法。第五章是关于本次设计的系统测试。首先交代自己使用的测试仪器,然后介绍本次测试电压的方法,最后列出本次设计测试结果的理论值和实际测试值,进行对比,找到成功和失败的地方原因。最后是本文的一些总结,对导师和帮助我的同学的感谢,并列出本文选用的一些参考文献,所编写的程序和本次设计的实物图。2.系统方案2.1系统设计要求设计一个具有高分辨率A/D转换器,实现对模拟电压的测量和显示。采用普通元器件设计一个具有16位分辨率的A/D转换电路,转换速度不低于10次/S,线性误差小于1%。设计并制作一个具有测量和显示功能的仪器或装置,将该A/D转换电路的结果显示出来,有转换结束信号,显示器可采用LED或LCD。要求有一个A/D转换结束后的输出信号。自行设计一个可以从0—100mV连续调节的模拟电压信号作为该系统的被测信号源,以便对A/D转换电路的分辨率进行测试。例如输入100mV电压时显示器显示值不低于32767。2.2系统组成框图和方案论证2.2.1系统组成框图本论文设计一个具有高分辨率A/D转换器,实现对模拟电压的测量和显示。系统组成框图1如下[2]。 输入电压A/D转化电路单片机显示器信号(自行设计)键盘电源图SEQ图\*ARABIC1系统组成框图2.2.2系统总体方案的论证根据题目要求,需要设计并制作一个高精度高分辨率的16位A/D转换器,从而对常用的A/D转换器进行分类并进行选择论证:方案一:双积分式以BCD码或二进制的形式输出,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价格便宜,但是转换速度比较低,而且电路设计与连接比较复杂,速度比较慢。方案二:逐次比较式其速度快,以二进制的形式输出,其与CPU之间的连线较多,连线增多、转换位数增多、导致成本也相应增加。并且由于要求位数太多,连线太多进而使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影响,成本较高。方案三:VFC式利用积分原理,将输入电流或电压转换成频率进行输出,脉冲频率与输入电流或电压成比例,其线性度好、精度高、转换速度居中、与CPU的连线最少、转换位数与速度可调,而且转换位数增加时不会增加和CPU的连线,因此,VFC式为A/D转换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效且廉价的解决办法。方案四:并行比较式。它由电压比较器,寄存器和代码转换器三部分组成。因为转换是并行的,转换速度最快,但随着分辨率的提高组建数目要按级数增加,在16位转换应用中电路已经过于复杂,极难实现。考虑题目要求做一个16位、10Hz的A/D转换器,实现对模拟电压的测量和显示。综上所述选择方案三。2.3系统基本方案系统可以划分为电压发生部分、模拟-数字转化部分和控制部分。其中电压发生部分包括:精密测试电压源。模拟-数字转化部分包括:电压放大和偏置,V/F转换模块,频率测量模块。控制部分包括:控制器模块,语音模块,显示模块。模块框图如图2所示。ICL7650AD650SPCE061ACPLD显示模块语音模块基准源被测量键盘图SEQICL7650AD650SPCE061ACPLD显示模块语音模块基准源被测量键盘为实现各模块的功能,分别作了几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论证,我们选取了较好的方案实现。2.4各模块方案选择和论证(1)精密测试电压源方案一:普通基准源直接分压输出。这种基准源有很多,市场上容易买到,如MC1403,TL431,LM336等。可是这种方式的输出阻抗较高,分压不是十分准确。方案二:直接由D/A输出。优点是可以程控,可以由键盘来设定输出。但是一般的D/A位数比较低,并且其精度和温漂都难以达到理想。方案三:精密低温漂高档基准源,元件分压后借助精密运放进行输出缓冲。本方案能够提供比较大的输出电流,高档的基准源和运放可以保证低的温漂特性和输出的精度。考虑到系统对温漂的要求非常严格,虽然对精度的要求不像温漂要求那么严格,但是必须选择方案三。(2)V/F转换方案一:采用集成型555定时器,可以很方便的与单片机实现接口通信,价格比较便宜且容易购买,但其响应速度较慢,外围电路比较复杂,只适合用于一些要求不太高的场合。方案二:采用V/F转换专用集成芯片LM331作为核心部件,辅以的外围电路实现。LM331是美国NS公司出产的性能价格较高的集成芯片,可以用作精密频率电压转换器、长时间积分器、A/D转换器及其他相关器件。LM331采用了新的温度补偿能隙基准电路,并且在整个工作温度范围内和低到4.0V电源电压下都能够有极高的精度。集成芯片LM331的动态范围宽,可达到100dB;线性度好,最大非线性失真小于0.01%,工作频率低到0.1Hz时仍然有较好的线性;变换精度高,数字分辨率可以达到12位;外接电路简单,只需接入几个外部元件就可方便构成V/F变换电路,并且容易保证转换精度。最佳温度稳定性为±50ppm/℃,满刻度量程为1Hz~100kHz[3]。方案三:采用V/F转换专用集成芯片AD650,再辅以的外围电路就可实现。AD650集成芯片是美国的ANALOGDEVICES公司近年推出的高精度电压频率(V/F)转换器,它由积分器、精密电流源、比较器、输出晶体管和单稳多谐振荡器组成。其电路在±15V的电源电压下,功耗电流将小于15mA,满刻度为1MHz时,其非线性度将小于0.07%。AD650既能够用于频率电压转换器,又可用于电压频率转换器。AD650的满刻度频率很高,可以达到1MHz;具有非常低的非线性度:在10kHz满刻度时非线性度将小于0.002%,在l0kHz满刻度时非线性度将小于0.005%,在1MHz满刻度时非线性度将小于0.07%;并且最佳温度稳定性为±150ppm/℃。完全可以达到题目对精度以及线性度的要求【4】。V/F转换作为本次设计的核心模块,必须要有较低的最佳温度稳定性和较高的满刻度频率响应。LM331具有较低的最佳温度稳定性,但其满刻度频率只有100kHz,数字分辨率只能达到12位;而尽管AD650的最佳温度稳定性不如LM331好,但其满刻度频率高,线性度也能够完全符合要求。综上所述,选择了AD650作为V/F转换的核心器件。(3)频率测量对V/F变换后的频率进行测量,由于频率较高,一般在几十k甚至上百k,要实现快速准确的测量频率,必须要有良好的硬件响应速度和良好的测量策略。方案一:用单片机的计数器对基准时钟源进行计数。然后通过计数的比值计算出被测信号的频率。这种方案节省硬件,用一片单片机实现计数,运算等工作。但是,由于单片机内部的计数器所能计数的频率有限,且通用单片机内部时钟精度较低,更重要的是开始计数和停止计数难以做到同步。所以,此种方法测得的频率精度比较低,频率带宽也较窄。方案二:用8253等专用硬件计数器配合逻辑电路设计一套硬件测量电路。此种电路如果能合理设计,能做到实时性好,测量准确。但是设计起来较为麻烦,需要的硬件多,电路制作复杂,由于引脚太多搭焊和线路连接都比较繁琐,调试起来很难发现问题所在。方案三:采用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来编写代码以实现频率计数功能。CPLD响应速度快可以达到十几纳秒甚至几纳秒,且响应频率可以达到几十兆甚至上百兆,能够实现高速计数。可编程逻辑器件能够用代码实现硬件的功能,不需要大规模的搭焊、跳线,并且容易修改,一块芯片就能够实现一大块板子的功能而且性能比传统的电路连接方式更好。我们可以运用EDA软件仿真、在线调试,易于进行功能扩展,电路一次即可成型,不必对实际焊接的电路再进行繁琐的调试、修改,对于越大规模的数字电路优越性越强[5]。综上所述,考虑到时间的紧迫性和本题目要求达到16位的高分辨率,计数器必须达到很高的响应速度而且易于实现,所以选用方案三。(4)控制器由于本此设计对与运算控制器的响应速度要求并不是很高,只是在与CPLD通讯的时候要求有较高的响应速度,且可进行大量的数据运算。我们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方案一:采用FGP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作为系统的控制器。FGPA可实现各种复杂的逻辑功能,规模大,密度高,它将所有的器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减小了体积,提高了稳定性,并且可应用EDA软件仿真、在线调试,易于进行功能扩展,响应速度快。但由于本设计对控制器的响应速度要求不高,FGPA的高速处理优势得不到充分体现,并且由于芯片集成度很高,成本偏高,同时由于引脚较多,电路板的布线比较复杂,加重了电路设计和实际焊接的工作。方案二:选择凌阳公司出产的SPCE061A单片机。该单片机算术运算能力比较强,其软件编程十分灵活,自由度大,软件编程实现各种算法和逻辑控制产生功耗小,技术相对成熟,成本较低,I/O口较多,外扩比较容易,其响应速度能够达到系统要求。而且SPEC061A单片机自带语音模块,便于实现语音的添加[6]。综上所述,选择方案二。(5)显示在A/D转换完成后,由于系统对A/D转换结果需要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显示,因此考虑了以下几种方案。方案一:使用液晶显示屏(LCD)来显示转换结果。液晶显示屏(LCD)具有轻薄短小,耗电量低,无辐射危险,可以平面直角显示以及影像比较稳定不易闪烁等优势,显示面积大,画面效果比较好,分辨率高,抗干扰能力较强和显示形式较灵活等优点,但是编程工作量比较大,控制其占用资源比较多。方案二:使用传统的数码管(LED)显示转换结果。数码管(LED)对环境因素要求较低,显示明亮,采用BCD编码显示数字,程序编译相对容易,资源占用少。并且由于本人在学习单片机时主要学习的是LED显示器方面的内容,对这方面也比较熟悉,在编写程序时也相对容易一些。根据以上论述,采用方案二。(6)语音虽然设计要求中没要求必须设置语音报数,但是由于凌阳公司的SPCE061A单片机自带语音录入、播放模块,可实现简单的报数、说明功能。可以省去自己制作外围电路、扩展ROM存储单元存储语音资源的繁琐。尽管SPCE061A单片机内部Flash比较小,但因本系统对资源的要求较低,自带的语音模块完全够用。因此尝试语音和数码管报数同时进行。(7)电气隔离由于AD650对外部电磁干扰反应非常敏感,V/F转换部分必须与测量显示部分实现电气隔离,我们考虑了以下两种方案。方案一:采用霍尔元件进行磁隔离,霍尔元件比较便宜,容易加工制作,便于实现。但是由于它是一种永磁元件,会对电路场产生额外的电磁影响,而且本系统要求的频率较高,磁隔离不适合本系统。方案二:采用光耦合隔离。光耦合可以实现高速响应,而且对外电路没有干扰,且电路连接比较方便,唯一的缺点就是成本较高。综上所述,采用方案二。2.5系统各模块的最终方案经过仔细分析和论证,最终决定了系统各模块的最终方案如下:(1)精密基准源:采用高精度、低温漂的电压基准AD586分压作为信号源;(2)电压放大及偏置:运算放大器ICL7650;(3)V/F转换:选用AD650芯片;(4)频率测试:采用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5)控制器:采用凌阳公司的SPCE061A单片机;(6)显示:采用数码管(LED);(7)语音:采用凌阳公司SPCE061A单片机自带的语音系统;(8)电气隔离:采用光电耦合。系统基本框图如图3所示。ICL7650AD650SPEC061ACPLD显示模块语音模块基准源被测量键盘图SEQ图\*ARABIC3ICL7650AD650SPEC061ACPLD显示模块语音模块基准源被测量键盘3.系统的硬件设计与实现3.1系统硬件的基本组成部分本系统可分为电压信号产生部分、信号转换测量部分和控制部分。具体的单元电路包括:V/F转换电路,信号调理电路、频率计、键盘电路、数码管显示、语音播报、电源,光耦合隔离。各部分紧密连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A/D转换系统。3.2主要单元电路的设计3.2.1精密测试基准源对于16位的AD转换器,且满幅度输入电压仅为100mV,如果要对它的性能进行测试,则需要非常高精度以及非常低温漂的基准源,市场上很难找到这样的基准源,因此需要自已动手制造。AD586是AD公司出产的高精度5V的基准电压源,温漂低至2ppm/℃,噪声为100nV/HZ,通过可调电阻和固定电阻进行分压从而产生0-100mV的电压。为了增加电压的负载能力,需要进行电压跟随。AD586的管脚图4如下:图4AD586的管脚图OPA333是零漂移精密运放,漂移值最大为0.05uV/℃。为了降低电源波动造成的影响,我们使用了两个2.5V的基准源LM336对其供电。LM336的输出电流为10mA,可满足OPA33的需要。分压用的电阻为指针式10圈可调,可以达到理想的精度。AD586和LM336组成的基准源电路原理图如下所示:图5基准源电路原理图3.2.2电压的放大及偏置0~100mV的电压不能直接送给V/F变换AD650,必须经过精密放大和进行电位的偏置,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设计的精度。这里的运放我们选择的是具有斩波稳定功能的ICL7650运算放大器,它可以提供低的偏置电流(10pA)、温度的稳定性、偏置电压和相对时间。输入的0~100mV电压经40倍的放大后,产生0~4V的输出,因为AD650在0V输入的情况下,输出频率也是0,这样计数得到频率很难达到16的精度,因此我们把0~4V的输入向上搬移了1V,从而产生1~5V的输入信号送给AD650。如图,U2构成了反相加法器,-Uo=40V-AD+V-offset,U3构成了单位增益的反相器,从而产生1~5V的电压。运放的电阻须选用1/1000精度的,方可保证V/F变换的精度[6]。其原理图如图6所示。图6电压放大偏置原理图3.2.3V/F转换电路的设计AD650是美国ANALOGDEVICES公司推出的高精度电压频率(V/F)转换器,可构成廉价高分辨率低速A/D转换器、远距离隔离信号传输电路、锁相环电路、调制解调电路、精密步进马达速度控制电路、窄带滤波电路。AD650可用于高分辨率数模转换器、长期高精度积分器、双线高抗噪声数字传输和数字电压表,并可广泛用于航空、航天、雷达、通讯、导航、远距离字传输等领域。AD650的输入电压可以是正电压输入、负电压输入或正负电压输入。AD650的输出频率fOUT与输入电压VIN的关系可用公式3.1来描述。

fOUT=VIN/7.5C1(R1+R3)(1)

上式中R1,R2,R3,C2的取值由式(1)~(4)决定,式中VINmax为最大输入电压,fMAX为满刻度频率,VP为输出电路的电源电压,一般为5V,IL为负载电流。

R1+R3=VINmax/0.25mA(2)

R2min(Ω)=VP/(8mA-IL)(3)C2=(10-4/SEC)/fMAX(1000pFmin)(4)其外部引脚如图7所示。图7AD650外部引脚图AD650内部结构原理图如图8图8AD650内部原理图暂稳输入及输出波形为图9输入和输出波形图为了能够让AD650集成芯片的性能完全发挥,必须正确地选择该芯片的外围元件。而在选择元件时,V/F输出信号(频率)的占空比是最先要考虑的要素,其值t1/(t1+t2),能够从图中的波形图看出。在定时电容Cos进定后,t1是一个定值,(t1+t2)则需要根据输入电压的大小变化,所以输入电压Vi的函数是占空D。其中当输入满度电压时输出信号的占空比Dvs这个参散对V/F的线性度的影响是最明显的,如果想要达到最高的线性度,就一定要选择Dvs=25%。根据公式计算可知Dvs为:(5)若想要求Dvs=25%,Iimax必须为0.25mA,虽然外围仅需要几个元件但这几个元件决定AD650的实际转换结果,所以外围元件的选择十分重要。因为系统能够要求0—100mv对电压搬移后电压值仍为正值,所以我们选择正输入电路接线方式,如图10所示:图10正输入接线图积分电容过大过小都不行,其满刻度量程与Cos关系如图11所示。图SEQ图\*ARABIC11满刻度量程与Cos线性关系在实际应用中,该电容的温度系数是一个重要参数,它将对AD650芯片的转换精度有着直接影响。因此,一定要仔细选择温度系数比较小的电容,在设计电路和进行实际安装时,也要最大程度的减小寄生电容产生的影响,需要保证Cos与电路引脚尽量靠近,如果可以还应对Cos进行屏蔽,避免电容的容量受到外界环境中活动物体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在精度要求较高(0.05%)的情况下更要注意。因此我们选择具有校正功能的EVOX-PFR系列电容。最后的实际电路原理如图12所示:图12V/F变换原理图3.2.4等精度频率计的设计(1)CPLD的总体结构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复杂的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可以认为是从EPLD演变的。为了提高集成度,同时又保持EPLD传输时间可预测的优点,将若干个类似于GAL的功能模块和实现互连的开关矩阵集成于同一芯片上,就形成了所谓的CPLD。CPLD多采用CMOS工艺制作。同时,为了使用方便,越来越多的CPLD都做成了在系统可编程器件isp—PLD。在ispPLD电路中除了原有的可编程逻辑电路以外,还集成了编程所需的高压脉冲产生电路以及编程控制电路。因此,编程时不需要使用另外的编程器,也无需将ispPLD从系统中拔出,在正常的工作电压下即可完成对器件的编程(写入编程数据或擦除。)CPLD产品的种类和型号繁多,目前各大半导体器件生产厂商仍在不断推出CPLD新产品。虽然它们的具体结构形式各不相同,但基本上都由若干个可编程的逻辑模块、输入\输出模块和一些可编程的内部连线阵列组成。在ispPLD中都包含有编程电路部分,不过通常在为用户提供的结构框图中都没有画出。ispPLD的电路结构由32个通用逻辑模块(GLB)、64个输入\输出单元(I/OCell,简称IOC)、可编程的内部连线区和编程控制电路组成。(2)CPLD的通用逻辑模块(GLB)通用逻辑模块GLB的电路结构由可编程的与逻辑阵列、乘积项共享的或逻辑阵列和输出逻辑宏单元(OLMC)三部分构成。这种结构形式和GAL十分类似,但是它又在GAL的基础上进行了若干改进,可以更灵活地进行组态。或逻辑阵列选择了乘积项共享的结构形式。可以对它的输入和输出关系进行编程,4个输入F0~F3,任何一个都可以送到4个D触发器当中任何一个的输入端,每个输入又可以同时送给几个触发器,4个输入还可以再组合成更大规模的与或逻辑函数送到任何一个触发器的输入端。(3)CPLD频率计的设计由于输入的信号是交流信号而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和施密特触发器是数字芯片,不识别负信号,要把输入交流信号变为直流信号。使用两个电阻来实现电压钳位功能,钳位后的信号经7414(施密特触发器)整形为方波后直接输入CPLD对其计数。因为CPLD能够实现高速响应和准确计数。其原理图如图13所示。图13频率计原理图频率计测得的数据为此系统的A/D转换结果,由于CPLD的基准晶振选用的是20.000000M的高精度晶振。由于转换精度由基准晶振和AD650的V/F满刻度时的量程。由于我们设计的A/D转换频率为50Hz,所以在计数周期内基准晶振脉冲个数为400000,CPLD因为随机时间出现的误差仅为一个脉冲,而AD650的满刻度量程为400000,所以精度可达到几百千分之一[7]。3.2.5语音显示部分的设计图14为凌阳SPCE061A单片机管脚分布图,在实际连接中,A0-A15口为与A/D转换电路的接口,B0-B10与显示模块相连接;其中B0-B7为数据口,B8-B10为控制口(包含片选,复位等)。B11-B14为4位键盘口,负责键盘按键的去抖动和扫描。B15口为备用端口。图14凌阳SPCE061A单片机管脚分布图语音电路的设计3.2.6语音电路的设计我们采用的语音电路为凌阳SPCE061a开发板上集成有的语音模块,它与单片机接口电路如图1。该电路非常简单,是凌阳公司的标准放音电路。图15放音电路3.2.7光耦合隔离电路的设计AD650的输出频率不是方波信号,而是很窄的斜坡脉冲,很难测量其频率,因此先用D触发器7474对其进行二分频,可以同时实现边沿整定和占空比调整,并输出占空比50%的方波信号。由于设计要求AD转换与控制器电气隔离,以求减小干扰,所以我们使用了光电耦合进行隔离。光耦合器以光作为媒介传输电信号。光耦合器对输入、输出电信号有良好的隔离作用。AD650输出经分频后最高可达到500KHZ,必需使用高速光电耦合器才能响应,在这里我们选用的是东芝的6N137,6N137光耦合器是一款用于单通道的高速光耦合器,其内部有一个850nm波长AlGaAsLED和一个集成检测器组成,其检测器由一个光敏二极管、高增益线性运放及一个肖特基钳位的集电极开路的三极管组成。具有温度、电流和电压补偿功能,高的输入输出隔离,LSTTL/TTL兼容,高速(典型为10MBd),5mA的极小输入电流。其最高响应频率是10MHZ,隔离电压为2500V,满足要求。其外部引脚如图16所示。图166N137外部引脚图内部原理图如图17图17内部原理图耦合电路原理图如图18所示图18耦合电路原理图3.2.8基于CPLD的频率计电路在该系统中,CPLD选用XC95l08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芯片拥有108个宏和2400个门,频率可以达到125MHz,引脚间延时时间为715ns,芯片是供电电压为5V或313V的在系统可编程器件,其可供用户使用的I/O口数在64个以上。XC95108采用FLASH编程工艺,可反复进行擦写。因为CPLD(可编程逻辑器件)和施密特触发器是数字芯片,不能够识别负信号,所以不能够识别输入的交流信号,因此需要将输人交流信号转变为直流信号,即需要使用两个电阻来形成电压钳位功能,信号在钳位后经7414(施密特触发器)整形为方波,然后直接输入CPLD,由CPLD对其计数。因为CPLD完全可以实现高速响应和实现准确计数,所以频率计测得的数据即为系统的AD转换后得出的结果,转换精度同时受基准晶振和AD650的V/F满刻度时的量程的影响,因为CPLD的基准晶振选择了20MHz的高精度晶振,而本次设计的AD转换频率为50kHz,所以在计数周期内基准晶振脉冲个数为400,CPLD由于只有一个脉冲随机时间出现的误差,而且AD650的满刻度频率很高,可达1MHz,因此精度可以达到几千分之一[8]。下图为基于CPLD的频率计电路原理图:图19基于CPLD的频率计电路原理图3.2.9LED显示器的设计LED显示器集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处理于一体,以动态范围广、色彩鲜艳、亮度高、清晰度高、工作电压低、功耗小、寿命长、耐冲击、色彩艳丽和工作稳定可靠等优点,成为最具优势的新一代显示媒体,LED显示器已广泛应用于大型广场、商业广告、体育广场、信息传播、新闻发布、证券交易等,可以满足不同环境的需要。LED是LightEmitingDiode(发光二极管)的缩写,发光二极管是能够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电致发光器件。由条形发光二极管组成“8”字形的LED显示器,也称数码管。通过数码管中发光二极管的亮暗组合,可以显示多种数字、字母以及其他符号。数码管有7段数码管和8段数码管之分。7段数码管由7个发光二极管组成,而8段数码管则是在7段发光二极管的基础上再加一个圆点型发光二级管,用于显示小数点。在使用中,为了给发光二极管加驱动电压,它们应有一个公共引脚,公共引脚共有如下两种连接方法:共阴极接法。把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在一起构成阴极公共引脚,使用时阴极公共引脚接地,这样阳极引脚上加高电平的发光二极管就导通点亮,而加低电平的则不点亮。共阳极接法。把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在一起作为阳极公共引脚,使用时阳极公共引脚接+5V。这样阴极引脚上加低电平的发光二极管即可导通点亮,而加高电平的则不点亮。4.系统的软件设计由于本文设计需要用到程序编写,于是要选择一款编程软件来进行操作,经过综合考虑,选择了KeilC51软件。KeilC51是美国KeilSoftware公司出品的51系列兼容单片机C语言软件开发系统。运行Keil软件需要WIN98、NT、WIN2000、WINXP等操作系统。如果你使用C语言编程,那么Keil几乎就是你的不二之选,即使不使用C语言而仅用汇编语言编程,其方便易用的集成环境、强大的软件仿真调试工具也会令你事半功倍。本系统对软件的要求不高,用前后台式的程序即可能轻松完成系统的基本任务。4.1程序流程图和主程序介绍系统初始化系统初始化启动CPLD频率测量lianmg读取结果计算频率CPLD并行测量频率主循环刷新显示前台程序:后台程序:进入键盘中断判断任务语音播报数据显示设置返回主程序看门狗程序复位转换结束信号图20控制程序流程图首先初始化系统,然后启动CPLD频率测量,通过单片机进行运算,经过AD转换将测量出的频率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LED数码管显示出来,等待继续刷新。若有按键按下,通过键扫判断任务,按下按键S1为语音播报数据,按键S2为转换结束信号,按键S3为显示的设置,完成相应的任务后结束后都通过return返回主程序。同时系统可以通过看门狗复位,以免系统一直在前台程序中循环。4.2等精度频率计VHDL子程序等精度频率计的实现方法可以简单的用图21表示。图21中可由单片机发出预置门控信号CL,测频精度受到CL的时间宽度影响较小,只是测频的最小值受到影响,因此可以任意在0.1秒至1秒间进行选取,令其为Tp。两个可控的32位高速计数器B和T,各自的计数使能信号分别是BEN和TEN,高电平有效。从B的时钟输入端BCLK输入20M标准信号源,从与B相似的32位高速计数器T的时钟输入端TCLK输入经过整形后的被测信号。图21等精度频率计主控结构测频开始前,首先发一个清0信号CL,高电平有效,是两个计数器、D触发器和4位选通信号均置0,接着单片机发出测频允许命令,即命令预置门控信号CL为高电平,此时D触发器要一直等到被测信号的上升沿到来之后Q端才被置1(即令START为高电平),与此同时,将同时启动计数器B和计数器T,进入计数允许周期。图22为频率计测控时序。图22频率计测控时序设在一次预置门时间Tp中对被测信号(频率为Fx)计数为Nx,标准频率信号(频率为Fs)计数为Ns个,则有下式成立:Fx/Nx=Fs/Ns可得到测得的频率为:Fx=(Nx/Ns)*Fs最后单片机当START由高变低之后发出15个SEL脉冲,4位计数器的不同输出值控制16选1多路选择器将测得的TCLK和BCLK的个数4位为一输出单元经寄存器被单片机读入,由于用CPLD进行32位的计算占用大量资源,影响速度。所以由善于计算的凌阳16位单片机完成,在单片机内计算出被测频率的值并显示结果。5.系统测试5.1测试仪器测试所用仪器设备如表1所示表SEQ表\*ARABIC1测试使用的仪器设备序号仪器数量制造商双踪数字示波器TDS-20121泰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直流毫伏表15.2测试仪器将电压信号源连接万用表,将档位选择在直流档上,将旋钮扭到最低端,万用表可靠的输出0.00mv将旋钮旋到最大端时,万用表可靠的输出100.00mv。将电压信号源连接到示波器上,将信号源档位选择在正弦波档,示波器输出正弦波。将旋钮扭到最低端,正弦波振幅为0.00mv,将旋钮旋到最大端时,示波器显示正弦波振幅100.00mv。将信号源档位选择在三角波档,示波器输出三角波。将旋钮扭到最低端,三角波振幅为0.00mv,将旋钮旋到最大端时,示波器显示三角波振幅100.00mv。将信号源档位选择在方波档,示波器输出方波。将旋钮扭到最低端,方波振幅为0.00mv,将旋钮旋到最大端时,示波器显示方波振幅100.00mv。5.3A/D转换线性度测量表SEQ表\*ARABIC2A/D转换测量值条件:0mV=81625100mV=402317电压值(mV)理论值(Hz)测量值(Hz)线性误差(%)10113694113536-0.1420145763145629-0.0830177832177628-0.1240209901209694-0.1050241970221783-0.0760274039273805-0.0970306108305937-0.0680338177337961-0.0690370246370134-0.025.4测试结果误差分析经过测试,发现实际测量值与理论值有误差,在综合分析之后,认为误差主要是由以下三种原因产生:(1)使用的是220V50Hz照明电,电压随用电负荷会有波动(2)电压信号源处一芯片外,需要大量的手工焊接,焊点过多时,其电阻总会对输出有轻微影响,其次芯片受温度的想象也会使产生的信号有轻微的飘移。(3)由于单片机接口识别速度很慢,与CPLD无法完全同步,因此会产生转换误差。总结在本次的毕业设计当中我感觉到书本知识的学习和实际运用是有一定差距的,平时熟悉的电路在运用时总有一点的偏差,这次毕业设计也没有完全成功。由于自己平时积累的还不够,在电路焊接的时候工艺也不够好,导致LED显示器不能很好的进行结果显示。我认识到知识一定要多运用到实际中去,这样才能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巩固和提升。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也收获了很多学习方法,比如说如何利用网络快速查找到自己想了解的知识。从中学到了许多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培养了自己独立创造的能力,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我会永远铭这次难忘的经历。不过要想使自己更上一层楼,还需要不断的去学习,不断的提升自己。参考文献[1]李广弟,朱月秀,冷祖祈.单片机基础[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01;[2]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奖作品汇编:第一届~第五届[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05[3]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08[4]王武江.常用集成电路速查手册.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12[5]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6]罗亚非.凌阳16位单片机应用基础[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12[7]陆从青,吴建辉.基于CPLD的高分辨率A/D转换电路的设计.2013.02[8]康华光,陈大钦,张林.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M](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07[9]潘松黄继业.EDA技术实用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0]清源计算机工作室.Protel99SE原理图与PCB及仿真[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07致谢此次毕业设计历时三个月,是我大学学习中遇到过的时段最长、涉及内容最广、工作量最大的一次设计。用老师的一句话概括就是这次毕业设计相当如是把以前的小课程设计综合在一起的过程,但是只要把握住每个小课设的精华、环环紧扣、增强逻辑,那么这次的任务也就不难了。我此次的任务是设计一个高分辨率的A/D转换电路。在本次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的突发事件和各种困难,比如说仿真软件的元件库里没有SPEC061A单片机和AD650芯片,无法对其进行仿真,尤其是AD650的定时电容对的杂散电容反应比较敏感调试保护比较困难,电路设计和调试一度陷入困境,但通过仔细分析和自我调整状态后终于解决了问题,取得了圆满的结果。在这期间,我十分感谢指导老师汤群芳老师和陈忠泽老师对我的帮助和指导,他们严谨细致的指导让我认识到了设计中的不足,同时给我提供了许多参考资料,在程序和电路设计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也解答了我很多不懂得问题,让我十分清楚自己应该去努力的方向,没有走弯路。我也感谢那些帮助过我的同学,你们不厌其烦的帮我调试电路,回答我在程序中不懂得地方。可以说,没有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我是很难完成这次毕业设计,是你们帮我渡过了这次难关,和我一起走完大学的最后一站。附录A程序清单:/**/#include"intrins.h"#include"STC_NEW_8051.H"typedefunsignedcharBYTE;typedefunsignedintWORD;sbitRS=P1^0;sbitRW=P1^1;sbitE=P1^2;sbitRES=P1^3;#defineLcd_BusP0/*DefineADCoperationconstforADC_CONTR*/#defineADC_POWER0x80//ADCpowercontrolbit#defineADC_FLAG0x10//ADCcompleteflag#defineADC_START0x08//ADCstartcontrolbit#defineADC_SPEEDLL0x00//420clocks#defineADC_SPEEDL0x20//280clocks#defineADC_SPEEDH0x40//140clocks#defineADC_SPEEDHH0x60//70clocksunsignedcharAdResult=0;floatxianshi=0;unsignedchardianya[3]={'0','0','0'};voidInitADC();BYTEGetADCResult(BYTEch);voidDelay1(WORDn);/*延时子程序*/voiddelay(unsignedintt){unsignedinti,j;for(i=0;i<t;i++)for(j=0;j<10;j++);}voidchk_busy(){RS=0;RW=1;E=1;Lcd_Bus=0xff;while((Lcd_Bus&0x80)==0x80);E=0;}/*写命令到LCD*/voidwrite_com(unsignedcharcmdcode){chk_busy();RS=0;RW=0;E=1;Lcd_Bus=cmdcode;delay(5);//在数据写入的时候加入适当的延时E=0;delay(5);}/*写数据到LED*/voidwrite_data(unsignedcharDispdata){chk_busy();RS=1;RW=0;E=1;Lcd_Bus=Dispdata;delay(5);//在数据写入的时候加入适当的延时E=0;delay(5);}/*初始化LED*/voidlcdreset(){delay(2000);write_com(0x30);delay(10);//选择基本指令集write_com(0x30);//选择8bit数据流delay(5);write_com(0x0c);//开显示(无游标、不反白)delay(10);write_com(0x01);//清除显示,并且设定地址指针为00Hdelay(500);write_com(0x06);//指定在资料的读取及写入时,设定游标的移动方向及指定显示的移位delay(0);}/*显示字符串*/voidhzkdis(unsignedcharcode*s){while(*s>0){write_data(*s);s++;delay(50);}}voidmain(){lcdreset();InitADC();//InitADCsfrwhile(1){ AdResult=GetADCResult(7); dianya[2]=AdResult/100; dianya[1]=AdResult%100/10; dianya[0]=AdResult%10; write_com(0x90); write_data(dianya[2]+'0'); write_data(dianya[1]+'0'); write_data(dianya[0]+'0'); xianshi=((float)AdResult/255)*4.66; write_com(0x98); xianshi=xianshi*100; write_data((int)xianshi/100+'0'); hzkdis("."); write_data((int)xianshi%100/10+'0'); write_data((int)xianshi%10+'0'); Delay1(2);}}/*GetADCresult*/BYTEGetADCResult(BYTEch){ADC_CONTR=ADC_POWER|ADC_SPEEDLL|ch|ADC_START;_nop_();//Mustwaitbeforeinquiry_nop_();_nop_();_nop_();while(!(ADC_CONTR&ADC_FLAG));//WaitcompleteflagADC_CONTR&=~ADC_FLAG;//CloseADCreturnADC_RES;//ReturnADCresult}/*InitialADCsfr*/voidInitADC(){P1ASF=0x80;//Open8channelsADCfunctionADC_RES=0;//ClearpreviousresultADC_CONTR=ADC_POWER|ADC_SPEEDLL|0x07;Delay1(2);//ADCpower-onanddelay}/*Softwaredelayfunction*/voidDelay1(WORDn){WORDx;while(n--){x=5000;while(x--);}}看门狗程序:**********************************************************************/#include<reg52.h>/*看门狗应用*/sfrWDTRST=0xA6; //看门狗声明unsignedchari;unsignedchartemp;unsignedchara,b;delay()//延时程序{unsignedcharm,n,s;for(m=20;m>0;m--)for(n=20;n>0;n--)for(s=248;s>0;s--);}main(){/*********************************初始化看门狗*************************************/WDTRST=0x1E;WDTRST=0xE1;//初始化看门狗。/*********************************初始化看门狗*************************************/while(1){/************************************喂狗指令*************************************/WDTRST=0x1E;WDTRST=0xE1;//喂狗指令/************************************喂狗指令*************************************/temp=0xfe;P3=P2=P0=P1=temp;//直接对1/0口p3赋值,使批p3.0输出低电平。delay();//延时for(i=1;i<8;i++)//实现指示灯的从右到左移动{a=temp<<i;b=temp>>(8-i);P3=P2=P0=P1=a|b;delay();}for(i=1;i<8;i++)//实现指示灯的从左到右移动{a=temp>>i;b=temp<<(8-i);P3=P2=P0=P1=a|b;delay();}}} /************************************结束*************************************/附录B单片机仿真图单片机原理图:附录C实物图1实物图2(凌阳SPCE061A单片机)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作者(本人签名):年月日学位论文出版授权书论文密级:□公开 □保密(___年__月至__年__月)(作者签名:_______导师签名:____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独创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日

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滨州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本人愿意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同意学校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或采用影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设计(论文);同意学校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建立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系统,公布设计(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允许他人依法合理使用。(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日

致谢时间飞逝,大学的学习生活很快就要过去,在这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收获了很多,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和一直关心帮助我的人分不开的。首先非常感谢学校开设这个课题,为本人日后从事计算机方面的工作提供了经验,奠定了基础。本次毕业设计大概持续了半年,现在终于到结尾了。本次毕业设计是对我大学四年学习下来最好的检验。经过这次毕业设计,我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合作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等方方面面都有很大的进步。这期间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在此我表示由衷的感谢。没有他们的帮助,我将无法顺利完成这次设计。首先,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知道郭谦功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在我的论文书写及设计过程中给了我大量的帮助和指导,为我理清了设计思路和操作方法,并对我所做的课题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方案。郭谦功老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作风和诲人不倦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他身上,我学到了许多能受益终生的东西。再次对周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其次,我要感谢大学四年中所有的任课老师和辅导员在学习期间对我的严格要求,感谢他们对我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帮助,使我了解了许多专业知识和为人的道理,能够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上有继续奋斗的力量。另外,我还要感谢大学四年和我一起走过的同学朋友对我的关心与支持,与他们一起学习、生活,让我在大学期间生活的很充实,给我留下了很多难忘的回忆。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对我的关系和理解,如果没有他们在我的学习生涯中的无私奉献和默默支持,我将无法顺利完成今天的学业。四年的大学生活就快走入尾声,我们的校园生活就要划上句号,心中是无尽的难舍与眷恋。从这里走出,对我的人生来说,将是踏上一个新的征程,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回首四年,取得了些许成绩,生活中有快乐也有艰辛。感谢老师四年来对我孜孜不倦的教诲,对我成长的关心和爱护。学友情深,情同兄妹。四年的风风雨雨,我们一同走过,充满着关爱,给我留下了值得珍藏的最美好的记忆。在我的十几年求学历程里,离不开父母的鼓励和支持,是他们辛勤的劳作,无私的付出,为我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我才能顺利完成完成学业,感激他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抚养与培育。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赵达睿老师、和研究生助教熊伟丽老师。是他们在我毕业的最后关头给了我们巨大的帮助与鼓励,给了我很多解决问题的思路,在此表示衷心的感激。老师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深厚的理论水平都使我收益匪浅。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给与我很大的帮助,使我得到不少的提高这对于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种巨大的帮助,感谢他耐心的辅导。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老师们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帮助解决了不少的难点,使得论文能够及时完成,这里一并表示真诚的感谢。目录TOC\o"1-2"\h\z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 3一、项目情况说明 3二、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5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8一、项目建设背景 8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9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4第三章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 17一、项目区生猪养殖和养殖粪污的利用现状 17二、禽畜粪污产量、沼气及沼肥产量调查与分析 18三、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分析 20第四章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 21一、养殖场概况 21二、资产状况 21三、经营状况 21第五章项目地点选择分析 23一、选址原则 23二、项目选点 23三、项目区建设条件 24第六章 工艺技术方案分析 27HYPERLINK\l"_Toc214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