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50目录TOC\o"1-2"\h\z前言 11、总论 21.1项目概况 21.2编制依据及基础资料 21.3编制原则及目的 31.4工程服务范围及设计年限 41.5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 42.概述 62.1城市概况 62.2自然条件 73.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03.1城市给水现状 103.2城市排水现状 103.3水域污染现状 123.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44.污水量预测 164.1服务人口预测 164.2污水量预测 165.污水收集系统总体布局 225.1排水体制 225.2工业废水排放要求 225.3工程设计标准及参数 235.4污水收集系统布局 255.5污水管道设计 285.6污水泵站设计 326.环境影响、劳动安全生产及站区消防 366.1环境影响 366.2劳动安全生产 416.3站区消防 427.项目管理及实施计划 457.1实施原则 457.2管理机构 457.3进度计划 467.4人员编制 468.工程招投标 478.1招标组织形式 478.2招标方式 479.工程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519.1工程投资估算 519.2工程投资及费用构成分析 529.3资金筹措 5310.财务分析及工程经济评价 5410.1工程实施进度 5410.2基建项目总投资 5410.3财务评价 5510.4财务评价结论 6010.5财务评价报表 6011.工程效益 6311.1环境效益 6311.2社会效益 6311.3经济效益 6412.结论、建议及下阶段所需资料 6512.1结论 6512.2建议 6512.3下阶段所需资料 6513.附件、附表及附图 67洪湖市污水配套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前言洪湖市位于湖北省南缘中部,江汉平原南端,长江中游北岸,东南与嘉鱼县、蒲圻市、湖南省临湘县隔长江相望,西临监利,北滨东荆河,与仙桃市、武汉市的蔡甸区隔江相望。洪湖市位于汉江和长江之间最近地段,并通过洪湖将汉江和长江连通,水体季节性地相互交融。2005年底,洪湖市主城区人口为17.6万人。驰名中外的百里洪湖位于洪湖市区西北角,是湖北省最大的淡水湖,湖域面积为436平方公里。其风光独具特色,春天碧波万顷,盛夏荷花满湖,是观光旅游胜地。目前洪湖市中心城区截污主干管工程及城区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但相应的污水配套管网未及时建设,导致城区部分生活、生产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内荆河,并经内荆河汇入洪湖,再从洪湖注入汉江和长江,严重威胁到洪湖以及汉江和长江的生态环境。洪湖市委、市政府为了保护洪湖及汉江和长江水系水质,提高人民的生活环境,正积极加快洪湖市污水配套管网工程的建设。我院受洪湖市弘瑞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进行洪湖市污水配套管网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为此,我院多次踏勘现场、收集资料,并与洪湖市相关部门的领导及技术人员就一些具体技术问题进行反复商讨,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在收集资料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过程中,得到洪湖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1、总论1.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湖北省洪湖市污水配套管网工程项目地点:洪湖市城区项目法人单位:洪湖市弘瑞投资开发有限公司1.2编制依据及基础资料1.2.1编制依据《可研报告编制委托书》洪湖市弘瑞投资开发有限公司1.2.2基础资料本报告编制依据下列基础资料:(1)《洪湖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3--2020)洪湖市人民政府、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洪湖市规划建筑设计院2003(2)洪湖市利用世行贷款水污染管网配套项目项目建议书洪湖市洪湖水污染防治工程公司2005.11(3)洪湖市利用世行贷款水污染管网配套项目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4)洪湖市世行贷款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资料汇编洪湖市人民政府2005.1(5)《洪湖市洪湖水污染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1999湖北环境工程设计所(6)《关于洪湖市洪湖水污染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湖北省计划委员会1999(7)《洪湖市洪湖水污染防治工程初步设计》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2000(8)洪湖市现状地形图(1:1000)洪湖市弘瑞投资开发有限公司2006.5(9)洪湖市现状排水管道资料洪湖市弘瑞投资开发有限公司2006.51.3编制原则及目的1.3.1编制原则(1)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2)充分利用现有排水设施,最大限度收集现有污水,发挥最大的工程效益,并节省工程投资;(3)污水配套管网按远期2020年一次设计,管径按远期设计流量确定。对污水管道系统进行统一布置,分期建设,逐步完善污水排放及收集系统。(4)合理确定截流倍数,在保护内荆河水体环境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节省工程投资;(5)结合城区地形,污水管道布置力求符合地形变化趋势,顺坡排水,线路短捷,减少管道埋深和管道迂回往返,降低工程造价,确保良好的水力条件;(6)管道的设计按合流水量满流方式进行计算,并保证晴天平均旱季流量下管道内的流速大于不淤流速。(7)城市排水系统只接纳城市生活污水和符合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要求的工业废水。对于不符合排放标准的工业废水,应在工业企业内部先进行预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才能汇入城市下水道。1.3.2编制目的(1)对城市污水管网配套工程进行技术可靠性、经济合理性及实施可能性进行多方位的比较和论证,推荐最优设计方案。(2)为下一阶段工程设计提供依据。1.4工程服务范围及设计年限根据洪湖市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排水工程规划、湖北省计划委员会《关于洪湖市洪湖水污染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本工程纳污范围为洪湖市主城区。洪湖市主城区包括新堤主城区、金湾组团、滨湖组团、石码头组团。新堤主城区分为西区和东区两部分,西区排水范围东起内荆河,西至新闸路,为洪湖市老城区,规划城区面积11.5平方公里;东区排水范围西起内荆河,东至石码头西侧,是洪湖市工业区和新建居民区,规划城区面积10.4平方公里。金湾组团规划城区面积0.47平方公里。滨湖组团规划城区面积1.9平方公里。石码头组团规划城区面积2.38平方公里。根据洪湖市总体规划要求,本工程近期设计年限为2010年,远期设计年限为2020年。1.5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CJ3082-1999《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GB/T11836-1999《泵站设计规范》 GB/T50265-97《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GB/T50106-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93年局部修订)《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93、95年局部修订)《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试验方法》GB/T16752-1997《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1997《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2.概述2.1城市概况洪湖市属于古云梦泽东部的长江泛滥区冲积平原,东、南、北三面为长江、东荆河围绕,西面的洪湖与荆北水系相连,全市地势平坦较低洼,地面高程在海拔24米左右(黄海高程)。境内为四湖水系的汇水之地,河渠纵横交错,密如蝶网,大小湖泊星罗棋布,形成了江南地区特有的地理特征。市区内主要河渠59条,总长达650公里,千亩以上湖泊21个,湖泊总面积486平方公里,其中:著名的百里洪湖位于长江中游北岸,江汉平原南面,是长江和汉江支流东荆河之间的大型浅水洼地壅塞湖,横跨湖北省洪湖、监利两市县。湖区属洪湖市管辖,是整个四湖水系的“水袋子”和通江出口。湖心位于北纬29°49′,东经113°17′;东西长23.4公里,南北宽20.8公里,湖岸线长104.5公里,现存面积344平方公里,是四湖地区最大的调蓄、灌溉、饮用、航运、渔业等多功能湖泊,可调蓄洪水8.16×108m3。洪湖水质基本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Ⅱ类水质标准,是长江中下游区域水质较好的大型湖泊,也是我省最大的淡水湖,湖域面积为436平方公里,其风光独具特色。同时,洪湖也是革命老区,洪湖市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洪湖人民又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大力发展经济,2004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达到了57.08亿元,财政收入2.06亿元,城市人均收入6615元。洪湖市国土面积2554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86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6.05万亩,全市东西长94公里,南北宽62公里,呈三角形,长江岸线135公里,全市辖1个乡,14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3个国营农场,总人口88.0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1.8万人。根据《洪湖市城市总体规划》预测,洪湖市中心城区2020年规划人口为26万人,规划建成区面积24.7平方公里。洪湖市是驰名中外的鱼米之乡,是全国三大淡水鱼生产基地之一,因此,全市工业依托其资源优势形成以水产品,食品加工,建材、纺织、服装为支柱的工业体系。2.2自然条件2.2.1地形、地貌洪湖市属于古云梦泽东部的长江泛滥区冲积平原,东、南、北三面为长江、东荆河围绕,西面的洪湖与荆北水系相连,全市地势平坦低洼,地面高程在海拔24米左右(黄海高程,下同)。而市中心城区则建于洪湖与长江之间的一块地势较高的地方,市区地面标高22~24米,市域内荆河东部是西南高、东北低,高差约2米;内荆河却是东南高、西北低,高差较小。2.2.2气象条件洪湖市属亚热带过渡性季风气候,四季特征明显,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温和湿润。年平均无霜期264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987.7小时。年平均气温:16.6℃极端最高气温:39.6℃历年最低气温:-13.2℃日最大降雨量:247.2mm多年平均降雨量:1320mm2.2.3水文(1)地表水洪湖市境内河流密如蛛网,湖泊星罗棋布,河湖港汊交叉纵横。境内大小河流41条,河渠113条,总长1338.5公里,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达到1.89公里。地表水资源平均径流量为1.91亿立方米,大气平均降水量为28.67亿立方米,属降水的湿润带,其中27.1%形成地表径流,72.9%被蒸发和向地下渗透。因此境内蓄水能力达19.02亿立方米,其中湖泊15.56亿立方米,河渠2.52亿立方米,塘堰9.42亿立方米。长江流经城区,城区内主要河渠有内荆河、百里长渠、爱国渠、光明渠和丰收渠等水系汇,均由内荆河入长江。长江(市区段):历年最高水位:34.33米历年最低水位:17.27米内荆河:历年最高控制水位:24.6米历年最低水位:18.46米设防水位:23.96米警戒水位:24.16米危险水位:24.36米百里长渠:常水位:22.66米最高控制水位:24.36米丰收渠:常水位:23.46米最高控制水位:24.16米(1)地下水境内诸水汇集,地下水与江河水质贯通互补,各含水层均能找到可资利用的地下水,特别是以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裂隙承压水、碳酸盐岩溶水为主要类型。2.2.4地震根据洪湖市地质资料,洪湖地层以第四纪冲积、湖积物组成的土体为主,地质构造属于杨子淮地台区,为新华厚第二沉降带南延部分,地耐力一般在8~15T/m2,地震烈度≤6度。3.工程建设的必要性3.1城市给水现状洪湖市中心城区现有两座以长江为水源的水厂:老闸水厂:位于内荆河东侧,设计供水能力2.0万m3/d,由于水源问题,目前季节性地向城区供水,加之设备设施老化,现实际供水能力为1.5万m3/d。陵园水厂:位于中心城区西端,毗邻烈士陵园,设计供水能力8.5万m3/d。据自来水公司统计资料,近5年年最大供水量2370万m3,年最低供水量1861万m3。2003年最高日供水量为6.35万m3,2004年最高日供水量为6.17万m3,2005年最高日供水量为5.82万m3,最低日供水量为4.0万m3。2005年全年供水量1880万m3,平均日供水量为5.15万m3,服务人口为17.6万人,给水普及率约95%,水厂实际运行规模未达到其设计供水能力。供水管网漏耗约15%。洪湖市工业用水大户资料如下:名称位置排水量(万m3/d)水源有无预处理设施备注化肥厂州陵大道1.5自备水源无准备兴建预处理设施棉纺厂州陵大道0.3自来水无准备兴建预处理设施济安堂沿河西路0.2自来水无准备兴建预处理设施肉联厂矛江大道0.3自来水无准备兴建预处理设施德炎水产新堤大道0.4自来水无准备兴建预处理设施大华药业洪林大道0.5自来水无准备兴建预处理设施磷肥厂矛江大道0.1自备水源无2007年准备关停3.2城市排水现状从2000年开始,洪湖市洪湖水污染防治工程正式启动,经过几年的努力,完成的主要工程内容如下:(1)主截污管道主要采用1500mm×1500mm的箱涵和1500mm-1000mm的钢筋混凝土管道。已施工完毕的工程主要有:城西爱国路箱涵、望江大道管道、新堤大道管道、内荆河倒虹管、沿河东路污水提升泵站,城东文泉大道管道,大兴大道管道,接入洪湖市城区污水处理厂的管道,截污干管总长度为28.8km,其中重力流管道5km。沿河东路污水提升泵站设计规模为:旱季3万m3/d,雨季6万m3(2)污水处理厂于2003年在城郊大兴村兴建,占地86亩,近期处理能力为7万m3/d(远期10万m3/d),采用A2/O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厂各种工艺参数均达到设计要求,出水水质基本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CB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但由于配套管网不完善的原因,导致污水处理厂来水量不足,每天污水来水量不足2.5万m3,平均来水量只有2万m3/d,污水收集率只有50%。水处理厂目前的运营模式为TOT方式,由洪湖市创业水务有限公司于2006年4月开始接管营运,水处理成本为0.6/m3。,该公司只负责污水处理厂的生产运营。污水管网由洪湖市建设局管理。在洪湖市洪湖水污染防治工程建成后,形成了如下排水格局:(1)西区:为老城区,建有部分合流管渠,排水体制为合流制,区内有爱国渠和丰收渠。沿爱国路、望江大道、新堤大道设有排水主干管,管径为d1000mm和2500mm×2000mm的箱涵。在赤卫西路、人民路、园林路、宏伟路、沿河西路已敷设污水支管,管径为d600mm-800mm。现有污水大部分排入内荆河,未进入排水主干管。(2)东区:除内荆河沿岸外,基本为新开发区,排水体制为分流制,区内有百里长渠、光明渠和五七渠。文泉大道、大兴大道已敷设排污主干管,管径为d1000mm-1500mm,沿途敷设有雨水干管。其余地区污水靠百里长渠和光明渠排除。沿州陵大道敷设有一条d1000mm工业废水专用管道,接纳沿途棉纺厂、化肥厂、造纸厂等工厂工业废水,引至乌林大道污水截污干管,由洪湖市排污泵站抽排至长江,但目前该管已完全堵塞,失去功效,沿途工厂工业废水仍直接排至内荆河。通过上述工程的建设,洪湖市内的排水主干管基本形成,但是西区部分新开发地区未敷设污水管道;东区大部分地区未敷设污水支管,城区大部分污水无法汇入截污主干管。城区雨水通过管道或明渠收集,城东文泉大道、大兴大道已敷设雨水主干管。其余地区雨水就近排入百里长渠、光明渠和五七渠,经内荆河、电排河,通过调蓄和转输,最后汇入内河水系或长江。城区已形成抽排及自动排蓄兼有的城市排水格局。其中,主要河渠有百里长渠、爱国渠、光明渠和丰收渠等,各渠道排放口均建有抽排泵站。泵站的抽排能力如下:丰收渠泵站8m3/s,百里长渠泵站6m3/s,石码头电排站为20m3/s,光明渠污水处理厂兴建后,城区未新建化粪池,现有化粪池180座。其中40座由于失去使用功能可以废除。洪湖市区污水排污口主要集中在内荆河沿岸,经过水污染防治工程建设后,西区的排污口基本改造完毕,主要排污口在东区,东区排污口资料如下:一桥下游300米处DN1000mm排污口,底部高程22米;一桥上游700米处DN1000mm排污口,底部高程22.5米;二桥上游DN1000mm排污口,底部高程22.5米;化肥厂DN800mm排污口,底部高程22米。目前工业企业的生产废水全部未进行预处理。3.3水域污染现状洪湖市洪湖水污染防治工程已于2003年建设完工,并投入使用。但处理污水量不足2.5万m3/d,未达到设计的7万m3/d。大量污水仍然排入内荆河,导致内荆河、洪湖水质恶化。3.3.1内荆河污染现状内荆河是贯穿城区的主要河流,以往河水清澈见底,鱼虾成群。近年随着洪湖市经济建设的增长,沿河两岸新建工厂和居民区的不断增多,废水排放量逐年剧增,但相应的排水设施,特别是配套管网的建设滞后,造成内荆河市区段成为纳污河,水体发黑、发臭,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以下为2003年、2005年内荆河地表水监测报告:表3.1内荆河2003年采样点水质数据表mg/l采样点PH悬浮物DO氨氮总氮总磷三桥7.6352.63.837.860.186三桥7.4423.28.397.090.344表3.2内荆河2005年采样点水质数据表mg/l采样时间PH悬浮物DO氨氮总氮总磷一月7.11647.24.698.590.816三月8.2565.122.5327.920.715七月7.9123-8.6258.20.408按照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水质标准监测,其水质中的氨氮、总氮、总磷超标,目前内荆河市区段为劣Ⅴ类水体。2005水质相对2003年水质无明显好转,甚至个别指标更加恶化。说明污水处理厂建成投产后,大量污水仍排入内荆河,处理厂没有完全发挥应有的作用。3.3.2洪湖水污染现状省、地方政府确定洪湖水体的功能为珍贵鱼类保护区,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Ⅱ类水质标准进行控制,以下为2005年洪湖湖区水质报告(洪湖水域共设湖心、柳口、排水闸、小港、新滩、瞿家湾六个监测点):
表3.3
洪湖湖区2003年各采样点水质数据表mg/l采样点PH悬浮物DOBOD5氨氮总氮总磷湖心7.2215.85.320.191.130.036柳口7.3244.84.710.231.520.035排放闸7.4275.44.450.231.660.066小港7.6353.93.820.301.740.083表3.4洪湖湖区2005年各采样点水质数据表mg/l采样时间PH悬浮物DOBOD5氨氮总氮总磷一月7.31099.24.021.212.180.133三月7.5559.83.982.002.380.064七月7.7794.71.681.004.080.056按照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Ⅱ类水质标准监测,其水质中的BOD5、氨氮、总氮超标,目前洪湖部分区段为劣Ⅳ类水体。2005水质相对2003年水质无明显好转,甚至个别指标更加恶化。通过以上对污水处理厂现状运行状况、配套管网建设情况以及水体污染状况对比的调查和分析,可以明确:洪湖市中心城区的生产、生活污水仍然是内荆河、洪湖的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3.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洪湖市污水处理厂和截污主干管已建成投产,但由于配套管网未建设,大量污水仍然直接排入自然水体。而污水处理厂由于来水量不足,导致大量设备闲置,其效益又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现状的内荆河不仅担负着洪湖市城区防洪和排涝任务,还兼有城市污水收集功能,实际上已成为了城区内的一条纳污河。随着社会经济、城市建设的发展及城市人口的增加,洪湖市2005年污水排放量达到5.3万m3/d,而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污水量只有2.0万m3/d,大量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河道污染日趋严重,直接影响了城市投资环境和居民正常生活、工作环境,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因此,为了保护洪湖的生态环境,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改善内荆河污染状况和城市卫生面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推动洪湖市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排水设施,加快排水管网的完善工作,提高污水收集率。由此可见,洪湖市污水配套管网工程的兴建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4.污水量预测本次工程设计所涉及的工程内容是城区污水截污干管,收集和输送城市污水,为污水处理厂服务。4.1服务人口预测根据统计资料,2005城区现状人口17.6万人,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洪湖市城市总人口26万人,人口分布为:主城区21万人;金湾组团0.5万人;滨湖组团2.0万人;石码头组团2.5万人。2005年至2020年服务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2.6%。洪湖市主城区包括西区和东区,西区为老城区,东区为新城区。2020年规划西区人口13.4万人,东区人口7.6万人。2020年城区人口分布见下表:表4.1城区人口分布表时期主城区人口(万人)金湾组团(万人)滨湖组团(万人)石码头组团(万人)合计(万人)西区东区2020年13.47.60.52.02.5264.2污水量预测4.2.1城市用水量预测本设计采用分项指标法进行用水量预测。(1)综合生活用水量预测(含公共建筑用水)根据洪湖市自来水公司提供的洪湖市综合生活用水量资料,综合生活用水量见下表:表4.2综合生活用水量统计表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年生活用水量(万立方米/年)153514541249119911911203增长率-5.3%14.1%-4.0%01%从上表统计得出近5年综合生活用水量逐年减少,年平均增长率为-4.5%。上表的数据反映了生活用水量增长的两个不同阶段:2001-2003年,年综合生活用水总量递减,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持续下降,而2004-2005年,年综合生活用水总量持平、增长缓慢,其增长率接近人口增长率。可见随着我国水资源供给日益紧缺、水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城市节水措施的逐步加强和完善,包括提高水价进行市场调节,节水型用水器具的更新换代,自来水营业收费抄表到户等,都将促进人均生活用水指标的降低。而住宅房地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仍将促进用水指标的增长。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洪湖市属于一区中等城市,人均综合生活用水定额范围为170-280l/人d。2005年服务人口为17.6万人,计算得出2005年人均综合生活用水指标为187ℓ/cap·d。洪湖市现状人均综合生活用水指标靠近规范值的下限。考虑以上因素,洪湖市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参照2005年数据,不考虑用水指标的减少。近期、远期综合生活用水量的预测见下表:表4.3综合生活用水量预测表时期居住人口(万人)生活用水量指标(升/人.日)生活用水量预测(万m3/d)近期(2010)201873.74远期(2020)261874.86(2)工业用水量预测根据统计资料,洪湖市现状工业用水量见下表:表4.4现状工业用水量统计表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工业用水量(万立方米/年)661636547525521527工业用水量(万立方米/日)2.202.121.821.751.741.76增长率-3.8%-14.0%-4.0%01%注:企业年生产天数按300天计算。上表不包括企业自用水量1.5万m3/d。从上表统计得出近5年工业用水量年平均增长率为-4.1%。上表的数据反映了工业用水量增长的两个不同阶段,2001-2003年,年工业用水量递减;而2004-2005年,年工业用水量持平、缓慢增长。而近5年工业产值增长率在9%左右,可见工业用水量与工业产值并不同步增长。根据洪湖市总体规划,2005年至2020年工业产值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0.5%。考虑到近年工业用水量缓慢增长,增长率为1%,呈现增长态势,而且规划工业产值增长率高于现有工业产值增长率,本报告按3%的年递增率预测各水平年的工业用水量。近期、远期工业用水量的预测见下表:表4.5工业用水量预测表时期工业用水量(万m3/d)2005年3.26(1.76+1.5)近期(2010年)3.78远期(2020年)5.08(3)未预见水量未预见水量按照综合生活用水量和工业用水量的15%计算(含管网漏耗)。表4.6未预见水量预测表时期综合生活用水量(万m3/d)工业用水量(万m3/d)未预见水量(万m3/d)近期(2010)3.743.781.13远期(2020)4.865.081.49(4)城市用水量预测表4.7城市用水量预测表时期综合生活用水量(万m3/d)工业用水量(万m3/d)未预见水量(万m3/d)总用水量(万m3/d)近期(2010)3.743.781.138.65远期(2020)4.865.081.4911.434.2.2城市污水量预测(1)污水量预测污水折污系数按0.85计算。表4.8污水量预测表时期总用水量(万m3/d)折污系数污水量(万m3/d)近期(2010)8.650.857.35远期(2020)11.430.859.72(2)污水管道渗水量指标地下污水管道和合流区排水管道受地下水位和管道施工质量的影响,有污水渗出水量和渗入水量,污水管道系统总体上产生净渗入量。本工程考虑按最大污水量的10%计算。(3)管网完善率污水管网完善率概念定义为已完善的城市污水干管或合流排水干管在其服务区内所能收集的污水量与污水产水量的比值。污水管网完善率评估办法是假设建成区单位面积产水量相同,分不同特征区评估各区管网完善程度。近期(2010年)洪湖市管网完善率为80%,远期(2020年)洪湖市管网完善率为90%。(4)旱流污水量预测市区旱流污水量预测见下表:表4.9全市污水量预测表时期污水量(万m3/d)管道渗水量(万m3/d)管网完善率(%)总污水量(万m3/d)近期(2010)7.350.74806.47远期(2020)9.720.97909.62根据污水量预测,到2010年和2020年,洪湖市污水总量分别为6.47万m3/d和9.62万m3/d。与现有污水处理厂规模(近期7万m3/d,远期10万m3/d)基本一致,现有截污主干管按10万m3/d规模设计,则现有截污干管可以满足远期需要。(5)主城区污水量预测洪湖市主城区包括西区和东区,其中西区为老城区,东区为新城区。全市工业主要集中于东区和石码头组团,根据洪湖市总体规划,2020年城区工业用地392.7公顷,根据规划用地图,主城区及各个组团工业用地如下:表4.10主城区工业用地表城区西区东区石码头组团滨湖组团金湾组团工业用地面积(平方公里)0.292.850.660.130占总工业用地比例7.3%72.5%16.8%3.4%0考虑单位面积工业用地用水量相同,则西区工业用水量为全市工业用水量的7.3%,东区工业用水量为全市工业用水量的72.5%。主城区污水量预测见下表:表4.11主城区污水量预测表城区东区西区预测人口(万人)7.613.4综合生活用水量(万m3/d)1.422.51工业用水量(万m3/d)3.680.37未预见水量(万m3/d)0.770.43污水量(万m3/d)4.992.81管道渗水量(万m3/d)0.500.28总污水量(万m3/d)4.942.78西区污水汇入沿河东路污水提升泵站后提升至东区排水管网,沿河东路污水提升泵站设计规模为:旱季3万m3/d,雨季6万m3/d。可以满足西区污水量提升要求。5.污水收集系统总体布局5.1排水体制洪湖市主城区的西城区为老城区,城区内排水管网已基本形成,现有的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制。由于老城区建筑密度大、街道狭窄,若近期将合流排水系统全部改造为分流制,改造时需要大面积破路、拆迁,施工复杂,工程投资大,因此,本设计建议西城区不适宜改造为分流制,维持现有合流制排水系统不变。东城区为新建居住区和工业区,采用雨污分流制。金湾组团规划为旅游服务用地、科研用地和高级住宅用地,采用雨污分流制。滨湖组团规划为水产养殖用地、加工基地和水产物流中心,采用雨污分流制。石码头组团规划为工业基地和仓储码头,采用雨污分流制。5.2工业废水排放要求洪湖市工业比较发达,工业废水总量占城市污水总量的30%以上。随着工业的发展,其废水量会不断增加,水质日趋复杂,对城市环境卫生及水体污染的影响也将日趋严重,因此对工业废水的排除必须慎重考虑。服务区域内企业工业废水原则纳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洪湖市多数企业未建有污水处理厂,出水达不到可直接排入水体的市政污水处理一级标准。因此,工业废水在厂内经过预处理后排入城市下水道,进入污水处理厂再进行集中处理的这种模式,比较符合洪湖市的实际情况,也是相对经济合理的。但工业废水进入城市下水道应严格执行CJ3082-1999《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的规定。建议在工业废水接入城市下水道前设置监测设施,由当地环保部门负责监督和控制。5.3工程设计标准及参数5.3.1污水收集系统服务年限污水收集系统服务年限按2020年地区污水量指标进行设计。5.3.2截流倍数选择目前国内大、中城市采用的截流倍数n0一般为1~3。若截流倍数取值较大,则可以减轻受纳水体的污染程度,但污水管网的投资较大,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也较烦琐;若截流倍数取值较小,污水管网的投资较省,但在降雨时,初期雨水将对受纳水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因此合理确定合流区的截流倍数是十分重要的。由于洪湖市降雨量丰富,从建设施工难度及资金筹集因素考虑,结合洪湖市洪湖水污染防治工程的截流倍数取值,本次设计取值为1。5.3.3污水流量变化系数因洪湖市无城市污水逐时排放量的实测资料,本工程污水设计流量分别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峰值流量累计计算方法确定。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按污水平均日平均时流量和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确定生活污水峰值流量。不同平均日生活污水流量按规范采用2.3-1.3的总变化系数。工业废水量总变化系数:根据《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按工业废水平均日平均时流量和工业废水量总变化系数确定工业污水峰值流量。根据规范,工业废水日变化系数可采用1.0,不同行业工业时变化系数在1.0-2.0之间,结合实际,本工程工业废水总变化系数采用1.3。5.3.4雨水量计算参数由于西区为合流制,降雨时将截流一部分初期雨水,计算公式如下:雨水流量计算公式为:(L/s)由于无洪湖市的暴雨强度公式,参照洪湖市洪湖水污染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数据,采用汉口的暴雨强度公式作为雨水管渠设计的依据,公式为:式中:q设计暴雨强度(L/s.ha);P设计重现期,采用1年;t径流时间(min);(min);t1地面集流时间,取15min;t2管渠内流行时间(min);m延缓系数,暗管m=2,明渠m=1.2;综合径流系数,0.5-0.65;F汇水面积,(ha)。雨水设计流量与汇水面积、径流系数成正比,减小汇水面积和径流系数可以有效减少雨水设计流量,从而减小雨水管渠的断面,节省工程造价。汇水面积与排水分区有关,径流系数与排水区的地面性质有关。地面上植物生长和分布情况、建筑面积、道路路面性质等,对径流系数有很大影响。洪湖城区靠近河流,城市内部又建有排水渠、湖,雨水可以就近排入水体。同时应避免建设过多的不渗水地面,减少不必要的道路或广场铺装,提高植被覆盖率,尽量减小径流系数,以减小暴雨设计流量,降低工程造价。根据洪湖城区的实际情况,老城区径流系数采用0.65。通过水力计算,在截流倍数n0=1,西区雨季增加截流雨水2.8万m3/d。据此推算西区雨季污水量为5.6万m3/d。5.4污水收集系统布局5.4.1规划期内污水收集系统布局根据预测2020年的污水量,布置洪湖市污水收集管网。洪湖市洪湖水污染防治工程的污水处理厂、截污主干管、提升泵站已施工完毕,投入运行。主城区以现有已建的截污主干管为基础,收集污水至主干管,汇入污水处理厂。结合现有排水系统布局,西区、东区布局如下:(1)西区:西城区西部爱国路、玉沙路污水管道接入现有望江路d1000mm排水管道;新闸路污水管道接入现有新湖大道d1000mm排水管道;新洪路污水管道接入现有新湖大道d1000mm排水管道。西城区所有雨、污水汇入沿河东路提升泵站,提升至东城区文泉大道d1000mm排水管道。(2)东区:由于文泉大道d1000-1500mm排水管道埋设高度较高,城区污水管不便接入文泉大道排水管道。分别在洪林路、百里长渠新建污水干管,收集洪林路、百里长渠周边区域污水。城区东部开发区污水汇入大兴路污水干管。东区雨水干管就近接入百里长渠、光明渠、五七渠,通过提升泵站,经内荆河、电排河,通过调蓄和转输,最后汇入内河水系或长江。西区污水管道:爱国路污水管为d800mm,全长0.51Km;玉沙路污水管为d800mm,全长0.54Km;新闸路污水管为d800mm,全长0.84Km;新湖大道污水管为d500-1000mm,全长1.27Km;望江路污水管为d800mm,全长0.59Km;园林路污水管为d800mm,全长0.67Km东区污水管道:洪林路污水管为d300-700mm,全长2.73Km;百里长渠污水管为d300-900mm,全长2.76Km;春雨亭路污水管为d300mm,全长1.88Km;乌林大道污水管为d300-400mm,全长1.90Km;沿河东路污水管为d300-600mm,全长1.61Km;州陵大道污水管为d300-400mm,全长2.10Km;南棚路污水管为d300-400mm,全长1.78Km;矛江大道污水管为d300-500mm,全长1.90Km;五七渠路污水管为d300-400mm,全长1.84Km;大兴路污水管为d400-800mm,全长1.23金湾组团在规划区域道路上设置d300-500mm污水管,全长4.56Km,污水汇合到组团东侧提升泵房,提升泵房规模为0.10m3/s。提升泵房通过3.39Km长的DN滨湖组团在规划区域道路上设置d300-700mm污水管,全长6.95Km,污水汇合到组团南侧提升泵房,提升泵房规模为0.15m3/s。提升泵房通过2.4Km长的DN400mm石码头组团在规划区域道路上设置d300-900mm污水管,全长10.93Km,污水汇合到组团西侧提升泵房,提升泵房规模为0.25m3/s。提升泵房通过0.75Km长的工程量统计见下表:表5.1远期(2020年)主要管道工程量表序号项目规格材质单位数量备注1污水管d1000mm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m5572污水管d900mm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m18143污水管d800mm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m72634污水管d700mm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m14735污水管d600mm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m20526污水管d500mm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m44647污水管d400mm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m69558污水管d300mm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m291479污水压力管DN5球墨铸铁管m74910污水压力管DN4球墨铸铁管m241911污水压力管DN300mm球墨铸铁管m338712圆形检查井Ø1500座14513圆形检查井Ø1250座8014圆形检查井Ø1000座1020表5.2远期(2020年)主要泵站工程量表序号泵站名称设计规模(m3/s)用地面积(m2)1金湾提升泵站0.107002滨湖提升泵站0.1510003石码头提升泵站0.2515005.4.2近期污水收集系统实施布局由于金湾组团、滨湖组团和石码头组团现尚未建成,近期主要考虑主城区污水收集系统,三个组团的污水收集及提升泵站暂不考虑建设。西区和东区污水管道根据规划期内预测污水量布置。近期工程量统计见下表:表5.3近期(2010年)主要管道工程量表序号项目规格材质单位数量备注1污水管d1000mm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m5572污水管d900mm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m9333污水管d800mm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m69874污水管d700mm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m8345污水管d60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m12846污水管d5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m35077污水管d4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m63518污水管d3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m121699圆形检查井Ø1500座12610圆形检查井Ø1250座5311圆形检查井Ø1000座5585.5污水管道设计5.5.1污水管设计流速因本工程涉及范围地势较为平坦,为减少污水管道埋深,污水管道设计纵坡一般控制在0.001-0.003范围以内。重力管最小设计流速: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污水管道最小设计流速按设计充满度下0.6m/s控制。5.5.2管内不淤流速校核参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有关污水管道内流速实测资料,管内不淤流速按不小于0.6m/s校核。5.5.3管材选择方案论证在污水工程中,管道工程投资在工程总投资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而管道工程总投资中,管材费用约占50%左右。污水管道属于城市地下永久性隐蔽工程设施,要求具有很高的安全可靠性。因此,合理选择管材非常重要。污水管道的管材应满足以下要求:(1)在保证正常的排水功能的前提下,排水管渠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外部的荷载和内部的水压。(2)排水管渠必须能抵抗污水中杂质冲刷,也应有抗腐蚀的性能,特别对某些有腐蚀性的工业废水。(3)排水管渠必须不透水,以防止污水渗出而污染地下水或腐蚀其它管线和建筑物基础,或因地下水渗入污水管道,而增大了污水泵站及污水处理厂的负荷。(4)排水管渠的内壁应整齐光滑,使水流阻力尽量减小。(5)排水管渠应尽量就地取材,并考虑到预制管件及快速施工的可能,减少运输和施工费用。目前,常用的排水管材有以下几种:(1)钢筋混凝土管(PCP)此管道具有制作方便、造价低的优点,目前在排水管道中应用最广。但缺点是抗渗性能差、管节短、接口多和搬运不便等。钢筋混凝土管的长度在2m左右。其接口形式有承插式、企口式和平口式。(2)钢管钢管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耐高压,耐震动,总量较轻,单管长度大,接口方便,有较强的适应性,但耐腐蚀性差,防腐造价高。钢管一般多用于大口径的压力管道,以及因地质、地形条件限制,穿越铁路、河谷和地震区时。一般在污水自流管道中较少使用。(3)球墨铸铁管球墨铸铁管具有强度高、抗渗性能好、内壁光滑、抗压、抗震性强且管节长,接头少。管道的防腐采用水泥砂浆内衬,施工方便,但价格较高,适用于污水压力管道。(4)玻璃钢夹砂管玻璃钢夹砂管重量轻、运输安装方便、内阻小、耐腐蚀性强,使用寿命可达50年以上。但管材价格较高,施工要求高,目前在国内开始广泛适用,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管材。(5)大型排水管渠排水管道的预制管管径一般小于2m。当排水需要更大的口径时,可建造大型排水渠道,常用建材有砖、石、混凝土块或现浇钢筋混凝土等,一般多采用矩形、拱形等断面,主要在现场浇制、铺砌或安装。(6)塑料管塑料管包括高密度聚乙烯管(HDPE)、双壁波纹管(UPVC)以及加强聚丙烯模压管(FRPP),其特点为内壁光滑、耐腐蚀性好、不易结垢、水头损失小、重量轻,加工连接方便,小于100mm的塑料排水管道在我国市政适用广泛。目前国内使用较为广泛的几种排水管材的比较见下表:表5.4常用管材性能比较表管材性能钢筋混凝土管(PCP)钢管球墨铸铁管HDPE管玻璃钢夹砂管使用寿命较长较短长长长抗渗性能较弱强强强强防腐能力较强较弱强强强承受外压可深埋能承受较大外压可深埋能承受较大外压能承受较大外压承受外压能力较差、易变形承受外压能力较差、易变形施工难易较难方便方便方便方便施工方法大开挖顶管大开挖顶管大开挖顶管大开挖大开挖顶管接口形式承插式橡胶圈止水现场焊接刚性接口承插式橡胶圈止水热熔连接套管橡胶止水粗糙度(n值)水头损失0.013~0.014水头损失较大0.013(水泥内衬)水头损失较大0.013水头损失较大0.01水头损失较小0.01水头损失较小重量管材运输重量较大运输较麻烦重量较大现场制作重量较重运输不方便重量较小运输方便重量较小运输方便管材价格d800mm(元/m)最便宜(528)较贵(1133)较贵(1064)较贵(930)较便宜(652)对基础要求较高较低较低较低较低从上表可看出,各种管材均有优缺点。合理地选择管材,对降低排水系统的造价影响很大,一般应考虑技术、经济及市场供应因素。考虑到洪湖市污水管道用量大、为了节省工程投资,本工程推荐采用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橡胶圈接口。5.5.4管道施工一般地段的管道施工采用沟槽开挖方式。根据施工地段的土质和埋设深度以及场地条件选择直槽或梯形槽。沟槽宽度应便于管道敷设和安装,同时考虑夯实机具便于操作和地下水排放。管道设计必须根据各段地形、地质情况选用不同的管材和施工方法。污水管道主要采用钢筋砼管,遇淤泥地段,过河地段及穿越公路、城市道路时采用钢管。一般地段均采用开槽敷设,沟槽宽度应便于管道敷设和安装,同时考虑夯实机具便于操作和地下水排放。但管道在特殊地段应采用特殊的施工方法:截污干管遇池塘、淤泥地段,因管道基坑开挖较深,拟采用陆上卷扬机打钢板桩支护基坑,基坑底铺一层块石,其上铺筑30cm厚中粗砂垫层,再在其上铺设管道。5.6污水泵站设计5.6.1污水干管埋深与泵站的设置洪湖市污水干管埋设深度的控制结合污水收集系统泵站的设置综合考虑。以设置污水泵站最少为原则。管道工程布局尽量利用重力条件输送污水,当污水干管不能自流接入下游污水主干管时设置污水提升泵站。由于金湾、滨湖组团距离主城区2.4Km以上,污水干管无法自流入城区主干管,考虑在金湾、滨湖分别设置提升泵房;石码头组团污水干管埋设深度较深,无法自流入百里长渠干管,设置提升泵房提升石码头及电排大道污水。5.6.2设备选型的基本原则水泵:本工程污水中途提升泵站拟采用潜水排污泵。与传统的立式离心泵污水泵相比,潜水排污泵具有以下特点:(1)由于电机与水泵构成一体,现场安装方便、简单;(2)由于潜水泵水中运行,可以大大简化泵站的土建及建筑结构工程,减少占地面积,节省泵站的工程总造价;(3)水泵在水中运行,噪声低,电机冷却条件好。水泵的出水为单管直接出水方式,在单泵的出水管上设置柔性止回阀,防止出水井内的水流倒灌入泵房。格栅:目前在国内污水泵站中粗格栅的型式有链条回转式多耙格栅除污机(简称回转式格栅除污机)及高链式格栅除污机。回转式格栅除污机由驱动机构、主轴、链轮、牵引链、齿耙、过力矩保护装置和机架组成,优点有结构紧凑、运转平稳、工作可靠、不易出现齿耙插入不准的情况。但同时也存在污水中的杂物易进入链条和链轮之间,影响链条的正常运行;受齿耙结构的限制,不能去除污水中大的杂物;套筒滚子链的造价较高等缺点。高链式格栅除污机由驱动机构、机架、导轨、齿耙和卸污装置组成,其特点为除污机的链条及链轮均在水面以上工作,易于维护保养,使用寿命长,但因受该类型的格栅耙臂长度的限制,不适用于渠深较深的情况;耙臂超长时咬合力较差;结构复杂;当格栅井中有大量的杂物沉积时,或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链条的张紧度不一致时,容易出现齿耙不能准确的插入栅条等故障。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采用回转式格栅除污机。5.6.3泵站设计(1)金湾污水提升泵站金湾污水提升泵站位于金湾组团东侧,用以提升金湾组团的污水。提升泵房规模为0.10m3/s,占地700m2。泵站主要由粗格栅间、提升泵房、配电间、管理房组成。(2)滨湖污水提升泵站滨湖污水提升泵站位于滨湖组团南侧,用以提升滨湖组团的污水。提升泵房规模为0.15m3/s,占地1000m2。泵站主要由粗格栅间、提升泵房、配电间、管理房组成。(3)石码头污水提升泵站石码头污水提升泵站位于石码头组团西侧,用以提升石码头组团和电排大道的污水。提升泵房规模为0.25m3/s,占地5.6.4结构设计(1)设计水准设计安全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2)主要构筑物结构形式格栅间及泵房均为地下式,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现浇结构。高低压配电室为砖混结构,预应力空心板屋面。5.6.5、电气设计泵站外部电源均接至10KV市网电源,每个泵站均应能保证有两回10Kv独立电源。每回电源均能满足泵站满负荷运行需要。条件限制时应至少能接一回10KV专线电源。考虑节省用地及运行维护管理方面,10/0.4Kv变配电设备采用户外箱变,箱变10Kv装置采用双电源终端环网设备,两回电源设机械和电气联锁。设单独的高压计量单元,变压器采用新型节能型H级或C级绝缘干式变压器,0.4KV接线采用单母线不分段接线方式,主要用电设备如潜水泵由箱变直接馈电至泵控柜,其它设备由辅柜馈电和控制。泵控柜由水泵厂商配套提供,应有完善的电机保护及相应接口输出。泵站操作以PLC自动操作为主操作,除PLC操作外,所有泵站设备还能同时做到现场和操作间就近操作。泵站用电设备的无功补偿,均在箱变0.4KV母线上集中补偿,通过电容器的自动投切保证泵站10KV侧功率因数不低于0.9。泵站接地系统采用TN-S系统,各构筑物均采取等电位或局部等电位措施。6.环境影响、劳动安全生产及站区消防6.1环境影响6.1.1环境评价范围及时段评价范围:对污水收集管网对地面水环境、空气环境、噪声、固体废弃物等进行评价。评价时段:对污水收集系统的施工期(从施工开始到工程竣工为止),评价污水收集系统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对周围环境影响。6.1.2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洪湖市污水配套管网工程主要为污水收集管网及污水泵站。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污染源为粉尘和噪声污染,运行期泵站的噪声将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主要污染源及环境影响分析如下:(1)施工期污染源分析:工程施工场地土石方及建筑材料运量较大,施工人员较多,施工期对环境主要影响有:地面粉尘、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噪声;废弃物、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和雨水径流造成的水土流失等。(2)营运期污染源:营运期污染源主要是污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源和恶臭。固体废弃物:污水泵站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栅渣,栅渣直接送城市垃圾填埋厂。噪声源:污水的噪声主要为水泵运行时所产生的噪声,潜水排污泵的噪声约为60-80dBA。恶臭:污水泵站的格栅间及集水池将产生恶臭气体,恶臭气体成分主要含有H2S、NH3、甲硫醇、甲硫醚及二甲硫,其产量受水温、PH值、构筑物设计参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6.1.3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及对策⑴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a.对交通的影响:由于污水管道位于洪湖市城区,因此工程建设时会对城市交通造成较大的影响。b.施工扬尘的影响:工程施工期间;运输的泥土通常堆放在施工现场,直至施工结束,长达数月。堆土裸露,旱于风致,以致车辆过往,满天尘土,使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含量骤增,严重影响周边的环境施工扬尘将使附近的建筑物、植物等蒙上厚厚的尘土,使邻近居家普遍蒙上一层泥土,给居住区环境的整洁带来许多麻烦。阴雨天气,由于雨水的冲刷以及车辆的辗压,使施工现场变得泥泞不堪,行人步履艰难。c.噪声的影响:施工期间的噪声主要为污水提升泵房建设时施工机械和建筑材料的运输和施工基础处理。特别是夜间,施工的噪声将产生的扰民问题,影响邻近居民的工作和休息。若夜间停止施工,或进行严格控制,则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将大大减小。d.生活垃圾的影响:工程施工时,施工区内数以百计劳动力的食宿将会安排在工作区域内,这些临时食宿地的水、电以及生活废弃物若没有做出妥善的安排,则会严重影响施工区的卫生环境,导致工作人员的体力下降,尤其是在夏天,施工区的生活废弃物乱扔,轻则导致蚊蝇孳生,重则致使施工区工人暴发流行疾病,严重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同时使附近的居民遭受蚊蝇、臭气、疾病的影响。e.废弃物的影响:施工期间将产生许多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在运输、处置过程中都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如车辆装载过多导致沿程废弃物散落满地,影响行人和车辆过往和环境质量;废弃物处置地不明确或无规划乱丢乱放,将影响土地利用、河流流畅,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影响城市的建设和整洁;废弃物的运输需要大量的车辆,如在白天进行,必将影响本地区的交通,使路面交通变得更加拥挤。=2\*GB2⑵建设中环境影响的缓解措施a.交通影响的缓解措施:工程建设将不可避免地影响该地区的交通。项目开发者在制订实施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个因素,对于交通特别繁忙的道路要求避让高峰时间(如采用夜间运输,以保证白天畅通)。b.减少扬尘:工程施工中旱季风扬尘和机械扬尘导致沿线尘土飞扬;影响附近居民和工厂,为了减少工程扬尘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议施工中遇到连续的睛好天气又起风的情况下,对堆土表面洒上一些水,防止扬尘,同时施工者应对土地环境实行保洁制度。c.施工噪声的控制:运输车辆嗽叭声、发动机声、混凝土搅拌机声以及地基处理打桩声等造成施工的噪声,为了减少施工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工程在距民舍200m的区域内不允许在晚上十一时至次日上午六时内施工,同时应在施工设备和方法中加以考虑,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对夜间一定要施工又要影响周围居民声环境的工地,应对施工机械采取降噪措施,同时也可在工地周围或居民集中地周围设立临时的声障之类的装置,以保证居民区的声环境质量。d.施工现场废物处理:工程建设实际需要的人工数决定于工程承包单位的机械化程序。截污干管施工时可能被分成多段同时进行,工程承包单位将在临时工作区域内为劳力提供临时的膳宿。项目开发者及工程承包单位应与当地环卫部分联系,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生活废弃物;工程承包单位应对施工人员加强教育,不随意乱丢废弃物,保证工人工作生活环境卫生质量。e.倡导文明施工:要求施工单位尽可能地减少在施工过程中对周围居民、工厂、学校影响,提倡文明施工,做到“爱民工程”,组织施工单位、街道及业主联络会议,及时协调解决施工中对环境影响问题。f.制定废弃物处置和运输计划:工程建设单位将会同有关部门,为本工程的废弃物制定处置计划。运输计划可与有关交通部门联系,车辆运输避开行车高峰,项目开发单位应与运输部门共同做好驾驶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按规定路线运输,并不定期地检查执行计划情况。施工中遇到有毒有害废弃物应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与地方环保、卫生部门联系,经他们采取措施处理后才能继续施工。6.1.4项目建成后的环境影响及对策污水管网对周围的环境影响:污水管网设置在城市规划道路下,建成后管理部门加强对管网的维护管理,则管道对周围的环境无任何影响。污水中途提升泵站对环境影响:本工程污水泵和污泥泵采用潜污泵,在水下运行,基本无噪声。格栅采用先进的低噪声设备,对环境的影响进一步减小。臭味对环境影响:污水中途提升泵站的格栅间及集水池的臭气散发于大气中,势必影响周边环境。根据相关的现状臭味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在污水设施下风向70m范围内,其臭味对人的感觉影响明显。在200m以外,则臭味基本闻不到。而在污水设施上风向20m外对臭味的感觉已不明显。污水处理厂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污水排入长江,因此会对长江的水体产生一定影响。根据洪湖市洪湖水污染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设计进水水质和出水水质,污水去除率见表6-1。表6-1污水处理程度表水质指标类别BOD5CODSSNH3-NPO4-P设计进水水质(mg/L)150300200303设计出水水质(mg/L)≤20≤60≤20≤15≤0.5去除率(%)≥87≥80≥90≥50≥83污水处理厂建成投产后,出水水质基本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CB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污水配套管网形成后,近期每日多收集4.5万m3污水,远期每日多收集7.5万m3污水。工程建成后,每天对污染物的去除量见表6-2。表6-2污染物去除量表指标近期(7万m3/d)远期(10万m3/d)建设前建设后去除量建设前建设后去除量BOD5(t/d)6.750.95.8511.251.59.75COD(t/d)13.52.710.822.54.518SS(t/d)90.98.1151.513.5NH3-N(t/d)1.350.6750.6752.251.1251.125PO4-P(t/d)0.1350.02250.11250.2250.03750.1875从表6-2可看出,洪湖市污水配套管网工程建成运行后,每天将大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对保护周围地区的环境将起到良好的作用。6.2劳动安全生产6.2.1设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护法》1995年1月1日《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卫生监察规定》劳动部1996年10月4日《关于生产性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卫生监察的暂行规定》劳字(1998)48号《国务院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决定》国发(1984)97号《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标准》GBJ87-85《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8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0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2001年版)劳动安全卫生设计除以上法规外,还须遵守湖北省的有关劳动卫生安全的规定。6.2.2主要危害因素分析抗震:本工程区域的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污水提升泵站设计均按6度设防,本工程的建、构筑物抗震设计均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有关要求进行。抗洪:站区内设相应的雨水排放系统,及时排除雨水,避免渍水毁坏设备和建、构筑物。防雷:泵站管理房、配电房属二类防雷建筑物,设计采用避雷带防直击雷,并对非金属的屋顶设置与避雷带共同构成不小于10米宽金属网防感应雷,对其它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采用避雷或防直击雷,风帽按规范要求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防火防爆:各生产区域、装置及构筑物的布置均留有足够的防火安全间距,道路设计则满足消防车对通道的要求。在工艺设计中,在可能有燃爆性气体的室内设自然通风及机械通风装置,使可燃爆性气体的浓度低于其爆炸下限。在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严格按环境的危象类别选用相应的防爆防火电气设备和灯具;并按有关防雷规范的要求对建筑物采取相应的避雷措施。站区设计相应的消防给水管网及室外消火栓。为了防止触电事故并保证检修安全,两处及多出操作的设备在机旁设事故开关;1Kv以下的设备金属外壳作接零保护;设备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其它措施:为了防止机械伤害及坠落事故的发生,生产场所梯子、平台及高处通道均设置安全栏杆,栏杆的高度和强度符合国家劳动保护规定;设备的可动部件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网、罩;地沟、水井设置盖板;有危险的吊装口、安装孔等处设安全围栏;在有危险性的场所设置相应的安全标志及事故照明设施。绿化对净化空气、降低噪声具有重要作用,是改善卫生环境,美化厂区环境的有效措施之一,并且绿化能改善景观,调节人的情绪,从而较少认为的安全事故。6.3站区消防6.3.1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1984年5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实施细则》《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消防站建筑设计标准》GBJ1-8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解除委托代理协议书
- 预存话费合同协议书
- 退役定向就业协议书
- 信用卡书面和解协议书
- 酒楼废品回收协议书
- 菏泽学院战略协议书
- 餐厅联营经营协议书
- 非全日制竞业协议书
- 集体公寓转让协议书
- 邻居之间接电协议书
- 酒店各部门卫生区域划分
- 工程测量控制点交桩记录表
- GA 1810-2022城镇燃气系统反恐怖防范要求
- 重庆地区现代方言中的古语词
- 3第三章申论写作 写作课件
- 广西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和建筑材料试验收费项目及标准指导性意见(新)2023.10.11
- 国开电大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 形考任务5实训报告
- PEP英语四年级下册U5 My clothes Read and write(教学课件)
- DB37-T 2671-2019 教育机构能源消耗定额标准-(高清版)
-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论文8篇
- (完整版)重大危险源清单及辨识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