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考试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和中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色档案资源既以物质形态存在,也以精神文化形式体现,是国家记忆和集体记忆。档案管理部门
在红色档案资源开发过程中要深刻地认识到红色档案资源的文化价值。
数字人文背景下,在红色资源的深度开发过程中可以借助数字人文技术实现红色档案数字转化,更
好地为红色档案资源的传播提供载体和条件。档案管理部门在红色档案资源开发过程中要深刻了解受众
群体的需求,通过数字转化,以更贴近群众、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红色文化。通过满足社会公众的
怀旧心理,不仅吸引了众多观众观看红色经典故事,也引发了社会公众的情感共鸣,加深了公众对红色
历史和红色精神的理解。数字人文视域下,在红色档案资源数字化加工过程中要满足社会公众的审美习
惯和审美需求,找到与社会公众的契合点,这样才能够盘活档案管理部门的红色档案资源,才能够充分
发挥红色档案资源的教育意义,才能够实现红色文化的广泛传播。要充分利用数字人文技术的优势,打
破红色文化的时空传播界限,进一步提升红色文化传播效果。
档案管理部门本身就承担着宣传爱国主义和教育青少年的重任。档案馆在红色档案资源挖掘过程中
应从档案馆本身的职能定位出发,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教育活动,充分发挥红色档案资源的育人价值。
数字人文非常注重人文服务和人文精神传播。数字人文与红色档案资源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提升红色档
案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能够为党史学习教育、社会主流价值宣传提供丰富的红色档案素材。数字人
文多元开放特征使其成为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部分档案馆开展的红色教育活动就是红色档案
资源与数字人文技术深度融合的结果。数字人文视域下,在红色档案资源开发过程中可以利用多种智能
工具,使社会公众在网络空间就可以接受红色教育,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激发社会公众的红色血
脉,进而提升红色教育效果。
(摘编自李仁海《数字人文与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深度融合》)
材料二:
|领域概念检索卜|i~|知识图谱服奖]
知识服务层T红色档案文献知识服务I
|语义查询服务知识导航服豕|
知识组织层
数据存储层
红色文献知识库架构图
(摘编自陈海玉《红色基因传承下馆藏红色文献知识库构建探究》)
材料三:
两千多年前,《礼记•礼运》就提出了大同理想。接着孔子以此为依据,提出“大同”社会是三代圣
王政治的境界,或者说是那时社会政治景象的再现,并非虚幻的空想,可以通过推行“德政”“礼制”
来实现的观点。孔子的“大同”社会理想影响后世极大,也是历代中国人的政治追求。纵观中国历史,
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条红线:每一个王朝末期的农民起义所使用的口号,都把天下大同当作唤起民众、
凝聚人心的口号,不管是东汉的黄巾起义、宋朝的王李起义、明末的李自成起义,还是清朝的太平天国
起义皆是如此。这个美好的期待虽未成功,但周而复始地出现、往复不息地循环,逐渐沉淀成民族的文
化记忆和广泛的社会心理。以马克思主义为内核的红色基因之所以在很短的时期为中国人所接受,正是
因为它的社会进化目标亦为“大同”,这就给全体中国人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值得提醒的
是,红色基因所展示出来的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并非对中国传统大同理想的简单重复,它是建立在历
史唯物主义上的、对人类历史规律的科学总结,有着实现的可能性和现实的可能性的内在逻辑。这样的
价值观也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奋斗的鲜明特点: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经世致用的基本特征,擅长立足实践辩证地思考问题,在“通古今之变”中寻求
解决矛盾之道。中国的文化传统从《易经》《洪范》开始就充满了辩证法的意蕴,《道德经》《孙子兵法
》更是闪耀着辩证思维的光芒。一些辩证法成语妇孺皆知,如阴阳互补、分久必合、福祸相依等,这为中
国人接受唯物辩证法奠定了哲学基础。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法只是朴素唯物主义。红色基因中的辩
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辨证法。它科学地指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深化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揭
示了事物运动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的时候,更多的是以中国传统话语表达的方
式展现出来的,如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矛盾论》。
红色基因的首要特征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红色基因培养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人除了拥有信仰力量
之外,在他们身上更多地体现了中国优秀的文化风骨。这种风骨使他们在困境中乐观,在逆境中坚韧,
甚至面对死亡时也英勇就义。“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18岁的陈祥榕烈士写下的战斗口号。雷锋
在日记中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
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不就是传统文化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精神吗?
(摘编自袁娇娇《浅析红色基因与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的逻斡一致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红色档案资源是国家记忆和集体记忆,具有文化价值。
B.数字人文具有多元开放及人文服务和人文精神传播的特征。
C.红色基因为国人所接受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实现了天下大同。
D.找到与社会公众的契合点就能实现红色文化的广泛传播。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重点论证了档案馆开发红色资源的方式、方法及产生的效果。
B.材料二中的数据存储层承担着红色文献数据整合、保存和管理的任务。
C.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红色资源的整合及利用,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D.材料三重点论证的是红色基因的特点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区别。
3.下列选项是某档案馆推出的各种活动,不能作为材料一论据的一项是()
A.通过微视频形式讲述历代仁人志士的红色经典故事,再现革命时代的峥崂岁月。
B.建立档案馆微信公众号,以“线上直播”方式,定期推出馆藏的红色资源。
C.邀请本地老英雄到馆内为青年学生讲述革命事迹,增强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D.选取“学习强国”App中的优秀资源,通过“云端课堂”组织党、团员定期学习。
4.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材料三分析黄文秀事迹中所蕴含的红色基因。
生命虽短暂,光华却璀璨。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
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5.结合材料二,分析数据存储层、知识组织层和知识服务层各自在“红色文献知识库”中的作用。
【答案】LA2.D3.C
4.①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奋斗观。
②体现了牺性小我、成就大我的辩证观。
③体现了忧国忧民的奉献观。
5.①数据存储层是红色文献知识库基础,为知识组织层提供数据来源。
②知识组织层是知识库的核心层,将数据资源细化升级为知识资源。
③知识服务层是用户需求和知识组织联系的接口,是用户和知识组织系统之间的纽带。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B.“及人文服务和人文精神传播的特征”张冠李戴。原文是说“数字人文非常注重人文服务和人文精神
传播”,而非具有“人文服务和人文精神传播的特征”。
C.“因为马克思主义实现了天下大同”错误。原文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内核的红色基因之所以在很短的
时期为中国人所接受,正是因为它的社会进化目标亦为‘大同'”,而非实现了天下大同。
D.“就能实现红色文化的广泛传播”表示条件充足,混淆关系。原文是“找到与社会公众的契合点,这
样才能够盘活档案管理部门的红色档案资源,才能够充分发挥红色档案资源的教育意义,才能够实现红
色文化的广泛传播”可知,原文是“才能够”,表示刚好具备必须的条件。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区别”片面。由原文“红色基因中的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辨证法。它科学地指
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深化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揭示了事物运动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在
20世纪初传入中国的时候,更多的是以中国传统话语表达的方式展现出来的,如毛泽东同志的《实践
论》《矛盾论》”
“红色基因的首要特征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这不就是传统文化中“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精神吗?
”可知,材料三重点论证的是红色基因的特点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区别和联系。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强调的是档案馆应充分利用数字人文的方式开展馆藏资源的深度开发,提升红色文化的传播效
果。
A.是用数字技术的手段进行红色文化的传播。
B.是用数字技术的手段进行红色文化的传播。
C.线下活动的方式,不属于数字人文的方式。
D.是用数字技术的手段进行红色文化的传播。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由原文“以马克思主义为内核的红色基因之所以在很短的时期为中国人所接受,正是因为它的社会进化
目标亦为‘大同’,这就给全体中国人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值得提醒的是,红色基因所展
示出来的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并非对中国传统大同理想的简单重复,它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上的、
对人类历史规律的科学总结,有着实现的可能性和现实的可能性的内在逻辑。这样的价值观也决定了中
国共产党奋斗的鲜明特点: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和题目给出的材料“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
第一线倾情投入”可知,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奋斗观。
由原文“红色基因中的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辨证法。它科学地指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深化了人类
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揭示了事物运动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的时候,更多的是
以中国传统话语表达的方式展现出来的,如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矛盾论》”和题目给出的材料“
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可知,体现了牺性小我、成就大我的辩证观。
由原文“红色基因培养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人除了拥有信仰力量之外,在他们身上更多地体现了中国优秀
的文化风骨0……这不就是传统文化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精神吗?”和题目
中给出的“放弃大城市”“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可知,体现了忧国忧民的奉献观。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由材料二的图“史料数据、文献资源、资源描述数据、历史领域数据和日志数据”以及“数据存储层”
的名称可知,数据存储层是红色文献知识库的基础,为知识组织层提供数据来源。
由材料二的图从“数据获取、分类、关联和聚合、数据链、语义推理、知识图谱等”可知数据在“知识
组织层”被加工整合成有逻辑和意义的知识库,它是知识库的核心层,将数据资源细化升级为知识资
源。
由材料二的图的“检索、查询、图谱服务和导航服务”可知,知识服务层是顶层,是面对用户的界面,
是用户需求和知识组织联系的接口,是用户和知识组织系统之间的纽带。
(二)现代文阅读n(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虎口(节选)
王族
大风刮了一夜,到了天亮,天气被刮得像被黑夜紧紧拽着,死活挣扎不出一丝光亮。
李成军走出帐篷,抬头往上看,哈希勒根达坂变得黑乎乎的,像一块要砸下来的石头。他知道达坂
不会砸下来,但达坂上的积雪会发生雪崩,倾泻下来会把山坡覆盖,把峡谷填满,也会把人吞没。李成
军这样想着,觉得刮来的风像刀子一样,在脸上刺出一阵痛。他哆嗦了几下,想扣上军大衣的扣子,但
一想今天又开不了工,便让大衣敞着,省去过一会儿又要解扣子的麻烦。
李成军是工程部队的副营长。
三天前,他带领一个连上了天山,在巴音沟口的山坳里驻扎下来。他们要修的这条路,从北疆独山
子的“零公里”处开始,穿过天山的四个达坂、两个草原和一个大峡谷,最后到南强的库车结束。这条
路修通后,原先从北疆到南疆要三四天才能走完的路程,现在用一两天就能走完。人们已经为这条路起
好了名字,叫“独库公路”。这条路在先前修了十年,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搁浅,今年从各地调动好几支
工程部队,从独山子和库车两个方向同时施工,最后在巴音布鲁克草原会合。会合的那天,就是全线贯
通的日子。李成军所在的部队从湖北调到新强,负责这条路的石方工程。
他们一上山,就刮起了一场大风。
整整三天,都因为大风而无法开工。到了四月,山下的树都已经发芽,地上也有了一层绿色。他们
从独山子出发时,一位战士看了几眼那绿色说,我们从春暖花开的湖北出发,到了新强刚好又赶上看天
山上的花朵。战士们一片欢呼,照那位战友的话说,他们在一年之中赶上了两个春天。李成军听了那位
战士的话后也很高兴,在春天施工,天气暖和,风调雨顺,一定会很顺利。
不料,四月的天山却冰封雪裹,仍然是一副冬天的样子。这三天,李成军每天一大早就起床看天
气,他希望风经过一夜吹刮后,像用尽了力气的人一样,疲惫地落入或远或近的角落,不再像虎视眈眈
的大手,阻挡得人迈不出一步。但是今天还是老样子,大风虽然吹刮了一夜,却像永远也用不完力气似
的,又开始了一天的肆虐。
李成军暗自叹息,天山不是一般的山,人一来,就给你一个下马威。
连长欧阳家良来请示李成军,“副营长,今天的风又是这么大,怎么办?”
李成军说:“不能再等了。”
欧阳家良有些疑惑,“那就开工?”
李成军摇摇头,“不,不是开工。”
欧阳家良更为疑惑,“那……”
李成军说:“先把施工的工具运到‘老虎口'去,等大风停了,战士们上去就可以开工。”
欧阳家良明白了李成军的意思,等大风停了运送工具,会浪费半天时间,而现在与其等着,不如先
把工具运上去。这个想法好,看来副营长考虑了一夜,已经拿定了主意。
欧阳家良吩咐下去,很快,由一名战士驾驶一辆解放牌汽车,另外两名战士护送,要拉一车工具上
去。
十年前修出的路,因为从未行驶过汽车,加之缺少养护,很多地方都变得坑坑洼洼,只向远处延伸
出一条隐隐约约的痕迹。现在,终于有一辆汽车要开过去,有车行驶的路,才是真正的路。
战士们都来装车,李成军却拦住了他们。
欧阳家良又有些疑惑,“副营长,你改变主意了?”
李成军看着哈希勒根达坂,没有说话。大风仍然在刮,刮着刮着就起雾了,整个达坂像是悬在半
空,让人望而生畏。过了一会儿,李成军才说:“第一趟重在探路,少装一点工具,如果顺利,多跑两
趟就是了。”
于是,象征性地装了一点工具,就出发了。
李成军又看了一眼哈希勒根达坂,天上起了乌云,把达坂上的雾压低了很多,达坂似乎真的要一头
栽倒下来。
李成军心里涌出不祥的预感。
他想把那辆汽车叫回,但那辆汽车转过一个弯,已经不见了影子。路不好,车却跑得飞快,看来开
车的战士在这三天憋坏了,一脚油门踩下去,汽车便快速向前行驶而去。
大风迅猛地刮过来,又刮过去,一来一去搅得达坂上的雾上下起伏,像一只憋足了力气的怪兽,要
恣肆摇摆一番。
李成军的心收紧了,似乎那辆车将一去不复返,会被大风和大雾吞没。他对欧阳家良大喊一声:
“快,再派一辆车,把那辆车追回来!”
他后悔了。
也害怕了。
欧阳家良听到李成军的命令,脸上又浮出疑惑,但他没有惶恐和慌乱,马上叫来一辆汽车,欧阳家
良亲自驾驶,李成军坐在驾驶室中,双眼紧盯着前方。
汽车冲进大雾中....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李成军想扣上军大衣的扣子又没有扣,体现了他嫌麻烦不愿意多费事的生活习惯。
B.“独库公路”前后总共修建了十年,最终在数支工程部队的共同努力下全线贯通。
C.四月的天山冰雪覆盖、风大雾重,反映出任务的艰难危险,也暗示了探路可能会失败。
D.“路不好,车却跑得飞快”,表现出开车的战士勇于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第三段单句成段,点明了主人公李成军的身份,也言简意赅地揭开了由前两段所形成的叙述悬
念,可谓精妙。
B.小说运用插叙手法,细致地交代了李成军所在部队修建“独库公路”的任务,为后面故事情节的展开
做好了铺垫。
C.画横线两段将战士想象中与实际中的天山四月的气候进行了比较,既表现出战士们积极乐观的心态,
又反映出天山气候的反复无常。
D.“他后悔了”“也害怕了”两个短句,独立成段,语气短促而有力,很好地烘托出当时的紧张的氛
围,让读者印象深刻。
8.请从李成军与欧阳家良两人的对话来概括李成军的形象特征,并简要分析。
9.“大风”这一自然现象贯穿小说始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案】6.C7.C
8.①勇敢无畏,敢于探索:在天山极端恶劣环境下,依然决定开车探路,准备开工修路;②周到细致,
办事谨慎:要求战士先运工具,第一趟少运工具,等待时机开工;③审时度势,果断坚决:根据天气变化,
传达不同命令,并且果断追车。
9.①“大风”是天山残酷自然环境一方面的外显,写意式地勾勒出战士们身处的恶劣环境。②“大风”延
宕了战士们的工作,又搅动了“大雾”,不断推动故事情节向新的方向发展。③“大风”烘托出战士们不
能及时开工的焦虑心态,也将他们英勇无畏的英雄形象烘托得无比高大。④突出了主旨:歌颂人民子弟兵
的无私奉献斗天战地的精神。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小说内容的能力。
A.“体现了他嫌麻烦不愿意多费事的生活习惯”错误,此处主要还是反映李成军因为天气而不能动工的
焦急心态。
B.“最终在数支工程部队的共同努力下全线贯通”错误,文本中“这条路在先前修了十年,后来因为种
种原因搁浅,今年从各地调动好几支工程部队……”看来还未贯通。
D.“表现出开车的战士勇于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过度解读,从下文可知战士是因为着急探路才
开车如此快速的。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
C.“反复无常”错误,此处只是反映出天山气候的恶劣。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解答时注意找到两人的对话,主要有三处。
勇敢无畏,敢于探索:结合“连长欧阳家良来请示李成军,'副营长,今天的风又是这么大,怎么
办?'李成军说:'不能再等了。'”“先把施工的工具运到‘老虎口'去,等大风停了,战士们上去
就可以开工”可知,四月的天山却冰封雪裹,天天大风刮个不停,天山环境极端恶劣,李成军依然决定
开车探路,准备开工修路。
周到细致,办事谨慎:结合“李成军才说:‘第一趟重在探路,少装一点工具,如果顺利,多跑两趟就
是了。'”可知,李成军办事小心谨慎,他要求战士先运工具,第一趟少运工具,等待时机开工。
审时度势,果断坚决:结合“他对欧阳家良大喊一声:’快,再派一辆车,把那辆车追回来!'”可知,
李成军看到大风迅猛地刮过来,担心刚刚出发运输工具的车辆会被大风和大雾吞没,他果断根据天气变
化,传达不同命令,并且“欧阳家良亲自驾驶,李成军坐在驾驶室中,双眼紧盯着前方”果断追车。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结合“大风刮了一夜,到了天亮,天气被刮得像被黑夜紧紧拽着,死活挣扎不出一丝光亮”“觉得刮来
的风像刀子一样,在脸上刺出一阵痛”可知,“大风”是天山残酷自然环境一方面的外显,四月的天山
冰雪覆盖、风大雾重,反映出天山气候的恶劣,以及任务的艰难危险。
结合“今天还是老样子,大风虽然吹刮了一夜,却像永远也用不完力气似的,又开始了一天的肆
虐”“大风仍然在刮,刮着刮着就起雾了,整个达坂像是悬在半空,让人望而生畏”可知,“大风”延
宕了战士们的工作,又搅动了“大雾”,李成军决定派出的车辆重在探路,少装工具,不断推动故事情
节向新的方向发展。
结合“大风迅猛地刮过来,又刮过去,一来一去搅得达坂上的雾上下起伏,像一只憋足了力气的怪兽,
要恣肆摇摆一番”“李成军的心收紧了,似乎那辆车将一去不复返,会被大风和大雾吞没”可知,“大
风”烘托出战士们不能及时开工的焦虑心态,烘托出他们英勇无畏的英雄形象。
结合“马上叫来一辆汽车,欧阳家良亲自驾驶,李成军坐在驾驶室中,双眼紧盯着前方”“汽车冲进大
雾中……”结尾部分,李成军和欧阳家良亲自驾车冒着大风和重雾追回出发的汽车,歌颂人民子弟兵的
无私奉献斗天战地的精神,深化了小说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二十年秋八月,孙权率众十万围合肥。时张辽、李典、乐进将七千余人屯合肥。魏公操之征张鲁
也,为教与合肥护军薛悌,署函边曰:“贼至,乃发。”及权至,发教,教日:“若孙权至者,张、李
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诸将以众寡不敌,疑之。张辽曰:"公远征在外,中救至,彼
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进等莫对,辽怒目:“成
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若疑,辽将独决之。”李典素与辽不睦,慨然目:“此国家大事,顾君计何如
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义乎!请从君而出。”于是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椎牛犒飨。明旦,辽被
甲持戟,先登陷阵,杀数十人,斩二大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序下。权大惊,不知所为,走登高
冢,以长戟自守。辽主机下线机丕憨动望见辽药将众少々聚国恁数重臣急击国开将蜃下教士人量出余众
号呼曰将军弃我乎辽复还突围,拔出余众。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自旦战至月中,吴人夺气。乃还
修守备,众心遂安。
权守合肥十余日,城不可落,彻军还。兵皆就路,权与诸将在逍遥津北,张辽觇望知之,即将步骑
奄至。甘宁与吕蒙等力战杆敌,凌统率亲近扶权出围,复还与辽战,左右尽死,身亦被创,度权已免,
乃还。权乘骏马上津桥,桥南已彻,丈余无版,亲近监谷利在马后,使权持鞍缓控,利于后著鞭以助马
势,遂得超度。贺齐率三千人在津南迎权,权由是得免。权入大船宴饮,贺齐下席涕泣日:“至尊人
主,常当持重,今日之事,几致祸败。群下震怖,若无天地,愿以此为终身之诫。”权自前收其泪日:
“大惭,谨已刻心,非但书绅也。”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孙氏据江东》)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辽急击/围开/将麾下数十人得出/余众号呼曰/
将军弃我乎/
B.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辽急击围/开将麾下数十人得出/余众号呼曰/
将军弃我乎/
C.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辽急击/围开/将麾下数十人得出/余众号呼日/
将军弃我乎/
D.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辽急击围/开将麾下数十人得出/余众号呼日/
将军弃我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比救至”与“比及三年”(《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两句中的“比”含义相同。
B.麾下,在主帅的旗帜下,即部下。旧时也用作对将帅的尊称。
C.日中,十二时辰之一,也称午时、正午等,相当于现在的十点至十二点。
D.“城不可拔”与“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两句中的“拔”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权率领十万大军围攻只有七千曹操守军的合肥,守将们打开曹操留下的作战命令后,都认为寡不敌
众,怀疑曹操作战命令的可行性。
B.张辽说应按照曹操的指令执行,见其他将领都不响应,张辽大怒说他要独自出战,在得到李典赞同
后,张辽连夜招募八百人组成敢死队。
C.第二天一大早,张辽率先冲入敌阵,杀死吴军几十人并斩杀对方两员大将后,冲到了孙权跟前,孙权
惊慌失措,逃到高处拿长戟自卫。
D.孙权撤兵时张辽率兵追击,吴军中甘宁等将领拼死保护,孙权才逃出险境并摆宴庆贺,迎接孙权的贺
齐则劝孙权要稳重,反对摆宴庆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可以私憾而忘公义乎!请从君而出。
(2)群下震怖,若无天地,愿以此为终身之诫。
14.孙权率十万大军围攻合肥,张辽为什么要选八百人冲击敌阵?请简要分析。
【答案】10.C11.C12.D
13.(1)我怎么能够因为个人的恩怨而不顾国家大义,请让我跟你一起出战。
(2)群臣惊恐,就像天崩地裂一样,希望您终身记住这次教训。
14.①这是执行曹操的命令。②在敌人还没有合围时打击敌人的锐气,可以稳定军心。③军心稳定了,才能
坚守城池。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张辽大叫着让孙权下来交战,孙权不敢动,看见张辽率领的军队很少,就派兵把张辽重重包围。
张辽急忙冲出重围,却只有几十个部下冲出来。其余的人大喊:“将军要抛弃我们吗?”
“权不敢动”中,“权”是主语,“不敢动”是谓语,结构完整,应在“权不敢动”前后断开,排除
AB;
“急击”是“辽”的谓语,“围”是“开”的主语,故“围”排后不能断开,除D。
故选Co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两句中的“比”都是“等到”的意思,含义相同。句意:等到援军到来。/等到三年之后。
B.解说正确。
C.“相当于现在的十点至十二点”错误,“日中”相当于现在的十一点至十三点。
D.攻破,攻占;超过,超出。两句中的“拔”含义不同。句意:城池未能攻破。/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
掩了赤城。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反对摆宴庆贺"概述错误,属于无中生有。原文“至尊人主,常当持重,今日之事,几致祸败”,
是说孙权地位尊贵,出征应当小心谨慎,像今天这样的事情,几乎招致灾难(被杀或被俘)。而不是“反
对摆宴庆贺”。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以”,因为;“私憾”,个人的恩怨;“请”,请让我。
(2)“震怖”,惊恐;“若”,像;“愿”,希望。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①由原文“发教,教曰:‘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可知,这是执
行曹操的命令。
②由原文“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可知,在敌人还没有合围时
打击敌人的锐气,可以稳定军心。
③由原文“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乃还修守备,众心遂安”可知,军心稳定了,才能坚守城池。
参考译文:
汉献帝建安二十年(215年)秋季八月,孙权率领十万大军围攻合肥。当时张辽、李典,乐进率领七
千多人驻守在合肥,魏公曹操西征张鲁时,给合肥护军薛悌一道命令,在信封上写道:“敌人来了,再
打开看。”等到孙权围攻合肥时,拆开曹操的信函,上面说:“如果孙权来了,张辽、李典两位将军出
战,乐进将军留守,护军不得参战。”众将领认为寡不敌众,怀疑曹操的指令。张辽说:“魏公在外远
征张鲁,等到援军到来,敌人就已经把我们攻破了。这道命令是指示我们在敌人还没有合围时立即出城
迎战,打击敌人的锐气,稳定军心,然后才能坚守城池。”乐进等人都不回答,张辽大怒说:“成败的
关键,在此一战。如果你们迟疑不决,我将独自出战。”李典一向与张辽不和,这时却慷慨地说:“这
是国家大事,不知你有什么计策,我怎么能够因为个人的恩怨而不顾国家大义,请让我跟你一起出
战。”于是张辽连夜招募了八百人的敢死队,杀牛设宴犒赏他们。第二天早晨,张辽披上铠甲,拿着战
戟,首先冲入吴军阵地,杀死几十人,斩杀两员大将,大喊着自己的名字,冲入吴军营寨,直取孙权。
孙权大惊,不知如何是好,急忙跑上一处高地,拿着长戟抵御。张辽大叫着让孙权下来交战,孙权不敢
动,看见张辽率领的军队很少,就派兵把张辽重重包围。张辽急忙冲出重围,却只有几十个部下冲出
来。其余的人大喊:“将军要抛弃我们吗?"张辽又杀回来,救出其余的人。孙权的军队望风披靡,无
人能抵挡。从早晨一直战到中午,吴军士气受挫。张辽回城后修筑工事,准备坚守,军心才安定下来。
孙权围困合肥十多天,城池未能攻破,全军回师。吴军都在回去的路上,孙权和他的众将领在逍遥
津北岸。张辽看到后,立即率军去袭击。甘宁与吕蒙等奋力抵御,凌统率领亲兵保护孙权突围后,又回
来与张辽交战,身边的士兵都战死,自己也受伤,估计孙权已经逃走,才返回。孙权乘坐骏马来到逍遥
津桥上,桥南部的桥板已经拆除,一丈多宽没有木板,亲兵监谷利在马后,让孙权扶住马鞍,放松缰
绳,然后用鞭子猛抽骏马,腾空跳跃,才得以渡过。贺齐率领三千人在逍遥津南岸迎接,孙权这才得以
脱离危险。孙权登上大船设宴饮洒,贺齐走下座席,哭着说:“您地位尊贵,应当小心谨慎,今天的事
情,几乎招致灾难。群臣惊恐,就像天崩地裂一样,希望您终身记住这次教训。”孙权走向前,亲自为
他擦去眼泪,说:“很惭愧,我已经铭记在心,不仅仅写在衣带上。”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孙氏据江东》)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鹏坞天•兰溪舟中
韩漉
雨湿西风水面烟。一巾华发上溪船。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
寻浊酒,试吟篇。避人鸥鹭更翩翩。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作以景语发端:新雨之后,澄宇如洗,水面轻雾,缥缈如烟,秋风鼓荡其间,具有一种清新怡人的
情致。
B.次句写登舟之情景,词人华发束巾,年事虽高,但轻装登舟,缘溪而行,在轻巧的笔调中传达出词人
的洒脱风貌。
C.下片中“寻”“试”两个动词,运笔灵巧,表达出词人悠然自得的潇洒风度,也抒发了词人寄情山水
的心怀。
D.结尾处词人通过对梦境的描写,写出此次行程的目的地一一钱塘,想象丰富;词人一夜安眠,写出了
舟行之缓。
16.“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是历来被传颂的名句,请从炼字的角度简要分析。
【答案】15.D16.①动词使用精当:一个“迎”字,赋予“帆”以人之情态,词人对于行程的期待,
对于山水的喜爱之情跃然纸上;“破”字,写出舟行疾速,遏浪向前之气势。②虚词使用精当:一个“还
“字,写山的接近又远去,突出舟行之疾速;“复”字,写水痕散而复圆,突出了动静交替的景物变幻。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D.“写出了舟行之缓”错。应是说明顺流而下舟行之疾速。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
动词使用精当:“帆迎山色来还去”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迎”字赋予了"山"和'‘帆”以人的
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帆船向着青山驶去,又离青山远去的景象,富有意趣,词人对于行程的期待,
对于山水的喜爱之情跃然纸上;“橹破滩痕散复圆”句写船过滩时,击散了滩上的圆圆的水纹,此为动
态描写,“破”字,写出舟行疾速,遏浪向前之气势。
虚词使用精当:“山色来还去”,一个“还“字,写山的接近又远去,化静为动,写出了山迎面而来,
又离船而去的景象,表现了舟行之快,别具情趣;“橹破滩痕散复圆”句“复”字,写船过之后,滩上
的水纹又复合为圆形,则滩上又呈静态,动静结合,静中有动,极具情趣,突出了动静交替的景物变
幻。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饱,不要求居住舒适的两句是“,
(2)贾谊《过秦论》中,最能体现秦始皇守天下时防范之严的两句是“,”。
(3)李贺《李凭箜篌引》中“,”两句,运用瑰丽的想象,以月官中吴刚和玉兔对乐声的
痴迷侧面烘托了李凭的高超技艺。
【答案】①.君子食无求饱②.居无求安③.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④.信臣精卒陈利兵而
谁何⑤.吴质不眠倚桂树⑥.露脚斜飞湿寒兔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弩”“何”“倚”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世界卫生大会将中医药纳入主体医药,(1)中医药已进入世界主流医
学体系。成就背后是无数“海外中医”的辛勤推广。
在西班牙的中医界,拉蒙的名字无人不晓。30年前,拉蒙的幼子患重病,当地的医生们①。
濒临绝望之际,他带儿子远赴中国,接受中医疗法。在中医的悉心治疗下,孩子的生命得以延长,拉蒙
也坚定了将中医引入西班牙的信念。
这样的事例②,亚美尼亚姑娘盖亚也为中医国际交流做了贡献。在中国完成中医学业后,她
组织俄罗斯医生来中国进修,并在俄罗斯多个城市举办“针灸大会”,促进两国的中医学术交流,中医
在俄罗斯社会成为人们熟悉的面孔。
在抗疫工作上,出身印尼中医世家的洪维浩③。他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2)2020年新冠
肺炎疫情暴发,他结合中医古方研制了一款适应印尼本土的草药配方,向当地社区免费分发,得到患者
的积极反映。
这些名扬海外的“中医”们,不仅秉承了中国文化传统中敬重生命的人道主义理念,也继承了中医
的高超医术,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做出了各自。
18.请在文中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请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分别改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8.①束手无策②屡见不鲜③当仁不让
19.(1)中医药已经成为世界医学体系的主角之一(2)2020年新冠病魔横行全球
20.不仅继承了中医的高超医术,也秉承了中国文化传统中敬重生命的人道主义理念,为构建人类卫生健
康共同体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常见成语的意义,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后文“濒临绝望之际,他带儿子远赴中国,接受中医疗法”可知,应是当地的医生无法治
疗,故可填“束手无策”。束手无策:遇到问题,就象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第二空,根据后文“亚美尼亚姑娘盖亚也为中医国际交流做了贡献”的关联词“也”,可知此处应是指
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故可填“屡见不鲜”。屡见不鲜: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第三空,根据前后语境“出身印尼中医世家”“他结合中医古方研制了一款适应印尼本土的草药配方,
向当地社区免费分发,得到患者的积极反映”可知,此处应是指洪维浩义无反顾参与抗疫,故可填“当
仁不让"。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改写句子的能力。
“中医药已进入世界主流医学体系”意思是中医药在世界医学体系中占据主要地位,对此可用舞台表演
艺术上的“主角”与“配角”来进行拟人改写,把占据主流地位比作“主角”,故句子可改写为:中医
药已经成为世界医学体系的主角之一。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在人们眼中是灾难事件,而“新冠肺炎”像魔鬼一样扰乱了很多人正常的
生活、工作,甚至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因此,可把新冠肺炎病毒拟人化为“魔鬼”,故句子可改写
为:2020年新冠病魔横行全球。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
画波浪线句共有两处语病:
第一处,不合逻辑,按照事物从表现到抽象的逻辑顺序而言,应是先“继承了中医的高超医术”,后
“秉承了中国文化传统中敬重生命的人道主义理念”,故应修改为“不仅继承了中医的高超医术,也秉
承了中国文化传统中敬重生命的人道主义理念”。
第二处,成分残缺,“各自的”只是修饰定语,不能作为“做出了”这一动词的宾语,故应在最后加
“的贡献”。
故句子可修改为:不仅继承了中医的高超医术,也秉承了中国文化传统中敬重生命的人道主义理念,为
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语言文字运用H(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革爰是一种①,在我国南方广大地区,无论是山间密林下、河谷沟壑旁,还是道旁荒地里,
都能看到它们青翠碧绿的身影。草芨②,既不用施肥,也不用浇水,一年四季都能旺盛生长,保
持常绿。特别可贵的是,这种四季常青的香草植物既能用作烹饪调味,又可直接拿来做菜。
除了蛋白质、维生素等基本营养物质外,革芨的茎叶、果实和种子还富含胡椒碱、十六烷酸、革芨
明碱、双异核脂素等特殊物质,营养极为丰富,是一种很有特色的野生蔬菜。革芨含有非常丰富的挥发
性物质,因此具有特殊的辛辣和芳香气息,是在南方普遍使用的一种调味香料。
把草芨③,可取其叶片或果穗,直接用于烧、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工业材料采购合同
- 关于单位竞聘报告范文
- 开题报告范文工业设计
- 课题申报书:公路交通低碳发展绩效评估与管理策略研究
- 课题申报书: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组态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
- 课题申报书:儿童期虐待作用于青少年抑郁障碍的认知神经机制及其多维首发预测模型
- 2023-2024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我看“形式”导写及范文
- 上海欧华职业技术学院《测绘管理与法规》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数学A2》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民远职业技术学院《高电压技术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以“政府绩效与公众信任”为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6篇
- 电气试验110kV交接试验细则
- 2.1.1国外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
- 餐厅服务员考核评分表
-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第三册 13.5能量量子化 课件(共18张PPT)
- 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融资方案
- 劳动最光荣六年级美术(课堂PPT)
- 天然药物化学试题库及答案(六套)
- 硫化钠理化特性表
- 消防主机陆和新LH160调试
- 工商管理本 组织行为学作业4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