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概述毕业论文_第1页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概述毕业论文_第2页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概述毕业论文_第3页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概述毕业论文_第4页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概述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电工程技术学院2010届电气专业毕业论文-PAGE2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概述摘要【摘要】本文主要阐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基本形式、报警设备的接线和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施工工法及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的调试。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作为现代建筑的重要消防设施,受到日益推广与普及,所以,对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基本认识和了解是必要的,是熟练掌握业务的基础。【关键字】报警、火灾报警、报警系统调试消防联动第一章绪论我国规范要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为一个独立的系统,目前许多设计中允许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向建筑物自动化系统发送信号,即平时BA系统可以从火灾自动报警主机上获取其运行状态的各类信号,火灾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向BA系统发出信号,但消防的专用设备仍然归到消防联动中,设计消防专用总线,成为独立系统。随着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将建筑物自动化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的一些功能混合起来,将消防联动系统设备纳入建筑物自动化系统中去控制,建筑自动化系统中的各项子系统实现智能化集成,是今后的规范和技术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的问题。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作为现代建筑的重要消防设施,受到日益推广与普及,致使相关的生产厂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境外产品也大量进入,但是此类产品无法兼容与互换,施工单位如不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工法,这样不仅加大工程投入,同时会因为忽视了有关要点使工程留下或多或少的缺点、进而导致维护工作量的增加,甚至缩短了系统使用寿命。因此我有必要概述一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第二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由触发器件、火灾报警装置、火灾警报装置以及具有其它辅助功能的装置组成的火灾报警系统。它能够在火灾初期,将燃烧产生的烟雾、热量和光辐射等物理量,通过感温。感烟和感光等火灾探测器变成电信号,传输到火灾报警控制器,并同时显示出火灾发生的部位,记录火灾发生的时间。一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防排烟系统、通风系统、空调系统、防火门、防火卷帘、挡烟垂壁等相关设备联动,自动或手动发出指令、启动相应的装置。2.1触发器件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自动或手动产生火灾报警信号的器件称为触发件,主要包括火灾探测器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探测器是能对火灾参数(如烟、温度、火焰辐射、气体浓度等)响应,并自动产生火灾报警信号的器件。按响应火灾参数的不同,火灾探测器分成感温火灾探测器、感烟火灾探测器、感光火灾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和复合火灾探测器五种基本类型。不同类型的火灾探测器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火灾和不同的场所。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是手动方式产生火灾报警信号、启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器件,也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之一。2.1.1感温式火灾探测器:火灾时物质的燃烧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周围温度发生变化。感温式火灾探测器是对警戒范围中某一点或某一线路周围温度变化时响应的火灾探测器。它是将温度的变化转换为电信号以达到报警目的。根据监测温度参数的不同,一般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中的感温式火灾探测器有定温式、差温式、差定温式等几种。定温式:温度上升到预定值时响应的火灾探测器。差温式:环境温度的温升速度超过一定值时响应的火灾探测器。差定温式:兼有定温、差温两种功能的火灾探测器。感温探测器对火灾发生时温度参数的敏感,其关键是由组成探测器核心部件--热敏元件决定。热敏元件是利用某些物体的物理性质随温度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敏感材料制成。例如:易熔合金或热敏绝缘材料、双金属片、热电偶、热敏电阻、半导体材料等。定温、差定温探头各级灵敏度探头的动作温度分别不大于1级62℃、2级70℃、3级2.1.2感烟式火灾探测器:火灾的起火过程一般都伴有烟、热、光三种燃烧产物。在火灾初期,由于温度较低,物质多处于阴燃阶段,所以产生大量烟雾。烟雾是早期火灾的重要特征之一,感烟式火灾探测器是能对可见的或不可见的烟雾粒子响应的火灾探测器。它是将探测部位烟雾浓度的变化转换为电信号实现报警目的一种器件。感烟式火灾探测器有离子感烟式、光电感烟式、激光感烟式等几种型式。离子感烟式探测器是点型探测器,它是在电离室内含有少量放射性物质(镅-241),可使电离室内空气成为导体,允许一定电流在两个电极之间的空气中通过,射线使局部空气成电离状态,经电压作用形成离子流,这就给电离室一个有效的导电性。当烟粒子进入电离化区域时,它们由于与离子相接合而降低了空气的导电性,形成离子移动的减弱。当导电性低于预定值时,探测器发出警报。光电感烟探测器也是点型探测器,它是利用起火时产生的烟雾能够改变光的传播特性这一基本性质而研制的。根据烟粒子对光线的吸收和散射作用。光电感烟探测器又分为遮光型和散光型两种。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是线型探测器,它是对警戒范围内某一线状窄条周围烟气参数响应的火灾探测器。它同前面两种点型感烟探测器的主要区别在于线型感烟探测器将光束发射器和光电接受器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使用时分装相对的两处,中间用光束连接起来。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又分为对射型和反射型两种。感烟式火灾探测器适宜安装在发生火灾后产生烟雾较大或容易产生阴燃的场所;它不宜安装在平时烟雾较大或通风速度较快的场所。其中安装与布线如下:A.探测器的外形如下图1-1所示:图2-1探测器外形B.探测器安装示意图如图2-2所示。图2-2探测器安装示意图C.探测器的底座示意图如图2-3所示。底座上有4个导体片,片上带接线端子,底座上不设定位卡,便于调整探测器报警确认灯的方向。布线管内的探测器总线分别接在任意对角的二个接线端子上(不分极性),另一对导体片用来辅助固定探测器。 待底座安装牢固后,将探测器底部对正底座顺时针旋转,即可将探测器安装在底座上。图2-3探测器通用底座外形示意图D.布线方式:探测器二总线宜选用截面积≥1.0mm2的RVS双绞线,穿金属管或阻燃管敷设。2.2火灾报警装置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用以接收、显示和传递火灾报警信号,并能发出控制信号和具有其它辅助功能的控制指示设备称为火灾报警装置。火灾报警控制器就是其中最基本的一种。火灾报警控制器担负着为火灾探测器提供稳定的工作电源;监视探测器及系统自身的工作状态;接收、转换、处理火灾探测器输出的报警信号;进行声光报警;指示报警的具体部位及时间;同时执行相应辅助控制等诸多任务。是火灾报警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在火灾报警装置中,还有一些如中断器、区域显示器、火灾显示盘等功能能不完整的报警装置,它们可视为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演变或补充。在特定条件下应用,与火灾报警控制器同属火灾报警装置。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基本功能主要有:主电、备电自动转换,备用电源充电功能,电源故障监测功能,电源工作状态指标功能,为探测器回路供电功能,控测器或系统故障声光报警,火灾声、光报警、火灾报警记忆功能,时钟单元功能,火灾报警优先报故障功能,声报警音响消音及再次声响报警功能。2.3火灾警报装置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用以发出区别于环境声、光的火灾警报信号的装置称为火灾警报装置。它以声、光音响方式向报警区域发出火灾警报信号,以警示人们采取安全疏散、灭火救灾措施。下面举例说明一下:手动报警按钮的工作原理及安装和接线等:2.3.1工作原理:本报警按钮采用按压报警方式,通过机械结构进行自锁,可减少人为误触发现象。报警按钮内置单片机,完成报警检测及与控制器通讯功能。单片机内含EEPROM用于存储地址码、设备类型等信息,地址码可通过本公司生产的GST-BMQ-1B或GST-BMQ-2型电子编码器进行现场更改。2.3.2报警按钮的外形示意图如图所示:(2-4)图2-4报警按钮外形示意图2.3.3安装与布线:a)安装前应首先检查外壳是否完好无损,标识是否齐全。b)安装时只需拔下报警按钮,从底壳的进线孔中穿入电缆并接在相应端子上,再插好报警按钮即可安装好报警按钮,安装孔距为60mm。报警按钮安装采用进线管明装和进线管暗装两种方式,安装示意图如图所示:(2-5)图2-5进线管明装方式进线管暗装方式2.3.4报警按钮端子示意图如图所示:(2-6)图2-6端子示意图2.3.5端子接线说明:Z1、Z2:报警控制器来的信号总线,无极性。K1、K2:额定DC30V/100mA无源输出端子,当报警按钮按下时,输出触点闭合信号,可直接控制外部设备。TL1、TL2:与GST-LD-8304连接的端子。2.3.6布线要求:信号Z1、Z2采用RVS双绞线,截面积≥1.0mm2;消防电话线TL1、TL2采用RVVP屏蔽线,截面积≥1.0mm2。2.3.7应用:作为手动火灾报警按钮使用时,将报警按钮的Z1、Z2端子直接接入火灾报警控制器总线上即可。作为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及消防电话插孔使用时,将报警按钮的Z1、Z2端子直接接入火灾报警控制器总线上,同时将报警按钮的TL1、TL2端子与GST-LD-8304消防电话模块连接,具体见图2-7所示(最末端报警按钮的TL1、TL2接线端子接15kΩ终端电阻)。图2-7应用示意图2.4消防控制设备: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当接收到火灾报警后,能自动或手动启动相关消防设备并显示其状态的设备,称为消防控制设备。主要包括火灾报警控制器,自动灭火系统的控制装置,室内消火栓系统的控制装置,防烟排烟系统及空调通风系统的控制装置,常开防火门,防火卷帘的控制装置,电梯回降控制装置,以及火灾应急广播、火灾警报装置、消防通信设备、火灾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的控制装置等控制装置中的部分或全部。消防控制设备一般设置在消防控制中心,以便于实行集中统一控制。也有的消防控制设备设置在被控消防设备所在现场,但其动作信号则必须返回消防控制室,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控制方式。在消防联动系统中需要很多模块来实现报警设备控制消防控制设备。下面说明一下各种模块安装和接线(以海湾产品为例):2.4.1GST-LD-8300输入模块模块外形示意图:图2-8模块外形示意图工作原理:内嵌处理器,负责对输入信号的逻辑状态进行判断,并对该逻辑状态进行处理,分别以正常、动作、故障三种形式传给控制器。安装与布线:a)安装设备之前,请切断回路的电源并确认全部底壳已安装牢靠且每一个底壳的连接线准确无误。b)模块输入端如果设置为"常闭检线"状态输入,模块输入线末端(远离模块端)必须串联一个4.7kΩ的终端电阻;模块输入端如果设置为"常开检线"状态输入,模块输入线末端(远离模块端)必须并联一个4.7kΩ的终端电阻(具体接线方法见应用方法)。c)安装前应首先检查外壳是否完好无损,标识是否齐全。d)模块采用明装方式,底壳与模块间采用插接式结构安装,安装时只需拔下模块,从底壳的进线孔中穿入电缆并接在相应的端子上,再插好模块即可安装好模块。e)模块采用线管预埋安装,将底盒安装在86H50型预埋盒上,安装孔距为60mm,安装示意图如图2-9所示。图2-9进线管预埋示意图模块端子示意图如图2-10所示:图2-10端子示意图接线说明如下:Z1、Z2:接控制器两总线,无极性I、G:与设备的无源常开触点(设备动作闭合报警型)连接;也可通过电子编码器设置为常闭输入布线要求:信号总线Z1、Z2采用RVS型双绞线,截面积≥1.0mm2;I、G采用RV线,截面积≥1.0mm2。模块与具有常开无源触点的现场设备连接方法如2-11图所示:模块输入设定参数设为常开检线(4)。图2-11模块与具有常开无源触点的现场设备连接示意图模块与具有常闭无源触点的现场设备连接方法如图2-12所示:模块输入设定参数设为常闭检线(7)。图2-12模块与具有常闭无源触点的现场设备连接示意图2.4.2输入输出模块工作原理:模块内嵌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实现与火灾报警控制器通讯、电源总线掉电检测、输出控制、输入信号逻辑状态判断、输入输出线故障检测、状态指示灯控制。模块占用两个编码地址,第二个地址号为第一个地址号加1。每个地址可单独接收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启动命令,吸合对应输出继电器,并点亮对应的动作指示灯。每个地址对应一个输入,接收到设备传来的回答信号后,将反馈信息以相应的地址传到火灾报警控制器。模块外形示意图(2-13):图2-13模块外形示意图安装与布线:*安装设备之前,请切断回路的电源并确认全部底壳已安装牢靠且每一个底壳的连接线准确无误。*模块输入端如果设置为"常开检线"状态输入,模块输入线末端(远离模块端)必须并联一个4.7kΩ的终端电阻;模块输入端如果设置为"常闭检线"状态输入模块输入线末端(远离模块端)必须串联一个4.7kΩ的终端电阻。*模块为有源输出时,有源输出端应并联一个4.7kΩ的终端电阻,并串联一个IN4007二极管。a)安装前应首先检查外壳是否完好无损,标识是否齐全。b)模块采用明装方式,底壳与模块间采用插接式结构安装,安装时只需拔下模块,从底壳的进线孔中穿入电缆并接在相应的端子上,再插好模块即可安装好模块。c)模块采用线管预埋安装,将底盒安装在86H50型预埋盒上,安装孔距为60mm,安装示意图如图2-14所示。图2-14进线管预埋示意图模块端子示意图如图2-15所示:图2-接线说明如下:Z1、Z2:接火灾报警控制器两总线,无极性;D1、D2:DC24V电源,无极性;I1、G:第一路无源输入端;I2、G:第二路无源输入端;S1+、S1-:第一路有源输出端子;S2+、S2-:第二路有源输出端子。布线要求:Z1、Z2采用截面积≥1.0mm2的RVS双绞线;DC24V电源线采用截面积≥1.5mm2的RV线;I1、I2、G、S1+、S1-、S2+、S2-采用截面积≥1.0mm2的RV线。输入设定参数:表2-1表2-1设定参数输入方式设定参数输入方式1一路自回答二路常开检线2一路常开检线二路自回答3两路自回答4两路常开检线(出厂设置)5一路常闭检线二路常开检线6一路常开检线二路常闭检线7两路常闭检线8一路自回答二路常闭检线9一路常闭检线二路自回答模块与防火卷帘门电气控制箱(标准型)接线示意图如图2-16所示:(a为无源常开检线输入,b为无源常闭检线输入)。ab图2-162.5电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属于消防用电设备,其主电源应当采用消防电源,备用电采用蓄电池。系统电源除为火灾报警控制器供电外,还为与系统相关的消防控制设备等供电。第三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基本形式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规定,火灾自动报系统的基本形式有三种,即:区域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和控制中心报警系统。一个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一般由火灾探测器、区域报警器、集中报警器等三部分组成,由探测器到区域报警器连线为二线制(+、-线,或无极性的二线),也可以是三线制(两根电源线和一根信号线,或电源、检查、信号线各一根),个别有四线制(两根电源线、一根信号线、一根检查线)的,如叮-2701型探测器。火灾探测器安装于火灾可能发生的场所,它为区域报警提供火警信号,监视火情,起着火情传感器的作用。3.1区域报警系统区域报警系统由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火灾的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简单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称为区域报警系统,适用于较小范围的保护。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主要特点是控制器直接连接火灾探测器,处理各种报警信号,是组成自动报警系统最常用的设备之一。区域报警控制器是负责对一个报警区域进行火灾监测的自动工作装置。一个报警区域包括很多个探测区域(或称探测部位)。一个探测区域可有一个或几个探测器进行火灾监测,同一个探测区域的若干个探测器是互相并联的,共同占用一个部位编号,同一个探测区域允许并联的探测器数量视产品型号不同而有所不同,少则五、六个,多则二三十个。一台区域报警控制器的容量(即其所能监测的部位数)也视产品型号不同而不同,一般为几十个部位。区域报警控制器平时巡回检测该报警区内各个部位探测器的工作状态,发现火灾信号或故障信号,及时发出声光警报信号。如果是火灾信号,在声光报警的同时,有些区域报警控制器还有联动继电器触点动作,启动某些消防设备的功能。这些消防设备有排烟机、防火门、防火卷帘等。如果是故障信号,则只是声光报警,不联动消防设备。区域报警控制器接收到来自探测器的报警信号后,在本机发出声光报警的同时,还将报警信号传送给位于消防控制室内的集中报警控制器。自检按钮用于检查各路报警线路故障(短路或开路)发出模拟火灾信号检查探测器功能及线路情况是否完好。当有故障时便发出故障报警信号(只进行声、光报警,而记忆单元和联动单元不动作)。区域控制器的作用,将区域内探测器送来的火警信号转换成声光报警信号,同时输出信号给集中报警控制器。它还兼负将24V直流电提供给探头,并备有联动其它外部设备动作的触点。3.2集中报警系统由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较复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统称为集中报警系统。适用于较大范围内多个区域的保护。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作用是将若干个区域报警控制器连接起来,组成一个系统,接收各区域报警控制器发来的火警信号、故障信号,及时指示火警区域或故障区域的部位,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具体显示出火警区域和故障部位。它不能直接连接探头,也不给探头供电源,而只和区域报警控制器连接。3.3控制中心报警系统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由消防控制室的消防控制设备、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消防控制室的消防控制设备、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复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称为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系统的容量较大,消防设施控制功能较全,适用于大型建筑的保护。3.4报警控制器安装位置的选择及安装3.4.1报警控制器安装位置的选择区域报警控制器宜安装在经常有人值班的房间或场所,如值班室、警卫室、楼层服务台等。其环境条件应清洁、干燥、凉爽、外界干扰少,同时考虑管理、维修方便等条件。集中报警控制器应设置在专用的房间或消防值班室内,并有直接通向户外的通道,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入口处要设有明显标志,房间要有较高的耐火等级。其环境条件与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安装场所的要求类同。3.4.2报警控制器的安装区域报警控制器的安装区域报警控制器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1.5m,靠近其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集中报警控制器的安装集中报警控制器需从后面检修时,其后面板距墙不应小于1m,当其一侧靠墙安装时,另一侧距墙不应小于1m。正面操作距离,当设备单列布置时不应小于1.5m,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2m;在值班人员经常工作的一面,控制盘距墙不应小于3m。第四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施工工法4.1概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作为现代建筑的重要消防设施,受到日益推广与普及,致使相关的生产厂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境外产品也大量进入,但是此类产品无法兼容与互换,施工单位如不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工法,这样不仅加大工程投入,同时会因为忽视了有关要点使工程留下或多或少的缺点、进而导致维护工作量的增加,甚至缩短了系统使用寿命。4.2工法特点利用类似的系统方式安排不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的施工,本工法具有系统性,便于施工人员理解、掌握和应运的特点。通过推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施工工法能够合理安排工程进度,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处理配合问题。4.3适用范围除了遵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同时具体执行江苏省《建筑消防设施技术检验规程》(DB32/186-1998)和《江苏省消防工程施工安装质量管理要点》(2000年),所以本工法适用于江苏省内一般民用建筑的消防工程的实施。外省工程可参照执行。4.4工法原理以系统的方式处理系统工作,注重工序的前后衔接,并延伸了安装前的技术材料准备和工程交付等工作。4.5施工准备4.5.1技术准备项目部根据图纸和厂方相关资料落实自会审工作。按照江苏消防协会《省消防工程施工安装质量管理要点》制定工作程序,同时利用其配套光盘用计算机按照工程实际系统参数汇总各系统,填写打印记录表格,这样不仅可以补漏补差,也便日后施工使用。4.5.2交底工作按照"可靠性第一原则"的消防工程质量总要求,确立现场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质量交底明确自检验、专职检验和最终检验的三级检验制度。安全交底注意协调各系统的关联工作,确保联动设备的安全工作以免造成人、物的损伤。另外还需要对节约和文明施工提出要求。对于首次接触的设备,可以组织参观和学习。4.5.3材料设备的采购与保管方面因为一般材料具有通用性且易采易购,所以重点是设备方面。项目部根据选定的品牌系列,制定采购计划,对于固定编码的设备必须提供编号,号码资源要合理利用,既要避免一个回路的重号,又要尽可能对每一回路留下适当的空号、便于扩展;必要时可以征求厂方技术人员的意见。确保设备的完整性,并根据常规预留部分备品和备件。还需要对相关的设备提供接口上技术要求。应该区别:有源和无源、脉冲式和持续电压式、常开和常闭、以及电压与电流等级,尽量避免安装后的信号转换和再处理。设备到场时需要对外观和数量进行确认,监理规划开箱检查的从其规定。核对随货同行的装箱单、说明书、检测报告和许可证的文件。存放工作必须区别于一般建筑安装材料的存放要求,按照保管要求存入干燥、通风、防尘、无霉、无腐蚀性气体的仓库,对于小件适宜放入封闭式货柜内。整包装的码垛必须符合包装标志的要求。4.6工作流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安装调试通常按照以下流程框图4-1:图4-14.7关键工序技术及质量控制保证措施4.7.1钢管敷设1、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的电线保护管,管口及其各连接处均应密封。2、当电线保护管比较长或有弯曲时,要注意在适当的位置留出中间接线盒,但不得过多的滥用。3、水平或垂直敷设的明配电线保护管起水平或垂直安装的允许偏差为1.5%,全长偏差不应大于管内径的1/2(特别是管道井内配管施工时,应严格执行)。4、镀锌钢管和薄壁钢管应采用螺纹连接或套管紧定螺钉连接,黑管可以进行焊接(注意焊接处应做防腐处理),但黑管最好也进行丝接。5、钢管采用螺纹连接时,管端螺纹长度不应小于管接头长度的1/2,连接后,其螺纹宜外露2~3扣。6、钢管采用套管连接时,套管长度宜为管外径的1.5~3倍,管与管的对口处应位于套管的中心点。7、配管的黑色钢管与盒(箱)连接可采用焊接,管口宜高出盒(箱)3~5mm,且焊接后应补涂防腐漆(进入较大箱、柜的立管的长度为5~10mm)。8、明配钢管(包括黑管)或暗配的镀锌钢管与盒(箱)连接应采用锁紧螺母或护圈帽固定,用锁紧螺母固定的管端螺纹宜外露锁紧螺母2~3扣。9、线路中所使用的四角、八角接线盒的铁皮厚度(壁厚)不应小于1mm.10、位于墙体或顶棚内(特别是位于混凝土内)接线盒的盒口端面,当抹灰完毕或摸板拆除后应与墙面或顶棚板保持一平,当大于10mm时,应补做预埋盒。11、钢管的接地应符合下列要求:A、当黑色钢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应焊跨接线二次接地线(二次接地线的规格是:当管径≦25mm时,跨接圆钢用6;当管径=32mm时,跨接圆钢用8;当管径=40~50时,跨接钢管用10;二次接地线与钢管焊接处的焊口长度是钢管直径的6倍)B、镀锌钢管的二次接地线宜采用专用接地卡跨接,不应采用焊接(二次接地先采用≥4mm2的铜导线)。12、管子的最小弯曲半径:明配管:≥6D,在地下或混凝土内:≥10D。13、明配钢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应均匀,钢管管卡的间距最大距离应符合下表4-1的规定,管卡与终端、弯头中心点、电气器具或盒(箱)边缘的距离宜为150~500mm。表4-1敷设方式钢管种类钢管直径15~2025~3240~5065以上管卡间最大距离(m)支、吊架或沿墙敷设厚壁钢管(壁厚>2mm)1.52.0.2金属软管敷设1、金属软管的长度不应大于2米,固定点间距不应大于1米,管卡与终端、弯头与中心的距离宜为300mm.2、应采用专用接头与其它设备连接,且和探测器底座连接时,要做到棚内不应有裸露的导线。3、金属软管不应直埋。4、金属软管不得做接地导线。(①截面积不够②软管不牢靠)5、金属软管不得做主〒线的保护管。(在竖井内配管时,应特别注意)4.7.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配线1、导线的线芯应采用焊接、压板压接或套管连接。2、截面积大于2.5mm2的多股铜芯线的终端,除设备自带插接式端子外,应焊接(拧紧搪锡)或压接端子(俗称"线鼻子")后再与设备、器具的端子相连接。3、配线时同一建筑物内的导线颜色应一致,标准要求是:报警信号线→红色(+)、蓝色(-)。A相(L1)→黄色;B相(L2)→绿色;C相(L3)→红色;N线→淡蓝色;PE线→黄绿色相间。4、采用压帽形式压接时,压帽的型号必须与导线线芯的规格相匹配(如果填不实时可用导线填充),当有二根线时,其二根线芯必须"折回头";当大于二根线时,至少有一根线"折回头",且使用专用的压线钳子进行压接,压帽内不得有裸露的铜线芯。5、配线工程施工后,保护地线(PE线)连接应可靠。6、配线工程施工后,应进行各种绝缘检查,并做好记录,装订进内业资料中。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导线敷设后,应对每回路的导线用500V的兆欧表测量相与相间、相与地间的绝缘电阻,其对地电阻值不应小于20兆欧。(注意:绝对不可带着消防设备进行摇测,兆欧表的摇动速度应保持在120r/min左右,读数时应采用1min后的读数为准)。8、消防配电线路(弱电)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兆欧.(测量方法是:用500V绝缘电阻测试仪分别对相间、相地绝缘电阻值进行测量)9、导线穿入钢管时,管口处应设塑料护口用以保护导线;在不进入接线盒(箱)的垂直管口处,穿入导线后应将管口进行密封。10、端子箱应安装端正、牢固,箱内、外应整洁卫生,特别注意不得有多余的导线头等施工垃圾。11、箱内配线应横平竖直,捆扎成束,导线应套有标准的线号管,做到清晰整齐,且端子排的每个接点压线不应超过2根。12、工程竣工后,应有详细的配线箱编号、位置图及箱内端子接线图。4.7.4探测器的安装1、安装探测器时,应牢固可靠,所用螺丝钉不得少于2个;安装在松软的顶棚板上时,螺丝钉应加背板紧固。2、探测器周围0.5m不应有遮挡物,且探测器中心距离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3、探测器在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时应居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至墙的距离应不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4、探测器中心至空调送风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距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5、探测器距不突出的扬声器的距离不应小于0.1m距照明灯具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2m,距水喷淋系统喷头的距离不应小于0.3m。6、感温探测器距离高温光源(碘钨等、100W以上的白炽灯等)的距离不应小于0.5m。7、探测器与防火门、防火卷帘的垂直距离应在0.5~1m范围内.两侧所用的感烟、感温探测器要交叉布置,且一股脑有统一尺寸的间距。8、当房间被书架、设备或隔断等分隔,其顶部至顶棚或梁的距离小于房间静高的5%时,每个被隔开的部分至少应安装一只探测器。9、在与厨房、开水间、浴室等房间连接的走廊安装探测器时,应避开其入口边缘1.5m。10、探测器的确认灯应面向便于人员观察的主要入口方向。11、探测器底座的外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5cm的余量。4.7.5消火栓按钮的安装1、消火栓按钮应安装在消火栓箱没,"开门见钮",牢固可靠,按钮中心距箱侧100mm,按钮上边缘距箱顶100mm。钢管的进箱点应与消报在箱中的同一侧位置,避免在两侧时出现箱内走明线的情况。2、每个防火分区内至少设置一个手动报警按钮。3、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近的一个手动报警按钮的步行距离不应大于30m。(审图时要考虑建筑在完工使用后,因增设有障碍物而增大了步行距离的问题)4、手动报警按钮必须安装牢靠,位于同一楼层或同一防火分区的标志必须一致。5、当手动报警按钮位于消火栓箱旁边时,其到箱的侧面距离宜为400mm。4.7.6声光报警器的安装1、未设置火灾应急广播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置或声光报警器。2、每个防火分区内至少应有一个火灾声光报警器,其位置应在各防火分区走道靠近出口处,且应采用手动或自动的启动控制方式。3、在环境噪声大于60dB的场所设置的声光报警器,起警报器的声压等级应高于背景噪声的15dB。4、当建筑内设置声光报警器时,其火灾时的报警区域应和事故广播的选层区域范围相同。4.7.7系统接地1、设备的金属外壳应做保护接地,即接地线与电气保护接地干线(PE线)相连接。2、专用接地的做法:接地极(板)→专用接地干线(使用硬质塑料管保护、采用铜芯绝缘导线、导线截面积不应小于25mm2)→设在控制室内的专用接地线(铜芯绝缘导线、导线截面积不应小于4mm2)。3、共用接地的做法:与建筑的钢筋焊接(这里指最底层地下室相应钢筋混凝土柱基础的钢筋网,不宜从消防控制室内柱子上的钢筋直接焊接)。4、其预埋转接钢板应与不小于2根主钢筋焊接→25mm2多股铜芯线沿柱内预埋钢管敷设→设在控制室内的专用接地板→分别用4mm2的BV-1*4.0接地支线至各消防设备。4.7.8消防电气1、消防用电气设备应采用单独的供电回路,其连接不得采用插头、插座的插接方式。2、配电回路不应装设漏电切断保护装置。3、高层建筑的消防控制室、消防泵房、消防电梯、消防风机等的供电,应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被控设备所在现场)设置自动切换装置(双电源切换箱)。第五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消防设备的联动控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为了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各种先进的消防设施和消防技术手段大量地涌现。根据被保护建筑物的层数和建筑结构的不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消防设备的联动控制方式有纵向联动控制、横向联动控制和纵、横向混合联动控制等。对于智能建筑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消防联动设备主要由控制模块和监视模块进行控制和回馈信号的传送显示。模块一般安装在楼层的端子模块箱内,也可安装于联动设备附近。控制模块的动作方式可通过报警控制器软件编程完成逻辑控制,因此调试简便。对警铃、消防泵、喷淋泵、防排烟系统、消防广播、防火门、防火卷帘等消防设备的联动控制。一个功能完全的火灾自动报警消防系统,都是由两个分支系统组成的,一个是自动报警系统,一个是自动消防系统。前者是后者启动工作的信号源,后者是前者的执行单元,是前者功能的延续和完善。前者是对火灾初起的探知和警报,后者是对火灾的及时扑灭和有效的防护。二者紧密配合,互为因果,组成一个功能完善的自动报警消防系统。自动消防系统由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设备、自动消防设备等部分组成。消防控制设备安装于消防控制室内,接点来自火灾报警系统的火警信号,发出联动控制指令,启动安装在火灾现场的自动消防设备,进行灭火和防护。所以消防控制设备是自动消防系统的核心部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系统的调试分为两个部分内容:5.1自动报警系统本身器件的连接、登录,联动关系的编制及输入等。将系统内的编址器按照设备进行编址工作,将地址好标注在图纸器件附近,以便安装时按照已定的编址进行地址设定防止按照器件时发生地址错误,同时该地址号也为编制联动关系提供联动期逻辑输入号。在设定地址好后根据设备情况要求(有的报警控制器能够显示报警点的中文名称)标定器件安装位置的名称,以便报警控制器能显示报警点的名称。按照设计位置安装系统器件,安装结束后开机登录器件,器件登录后观察系统运行状况,排除故障,待系统正常稳定运行后输入联动逻辑关系。5.1.1消火栓系统:消火栓手动报警按钮动作→启动消火栓系统消防泵→消防泵启动信号(或故障信号,指消防泵电源故障)反馈到消防控制室(在报警控制器或联动控制器显示)。消火栓手动报警按钮动作→启动该着火分区和有关相邻分区的声光报警器、事故广播。消防控制室手动启动消防泵→消防泵信号(或故障信号,指消防泵电源故障)反馈到消防控制室(在报警控制器或联动控制器显示)。5.1.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联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联动关系如下:水流指示器动作信号与压力开关动作信号→启动喷淋系统。水流指示器动作→向消防控制室反馈信号(报警联动控制器显示水流指示器动作信号)。压力开关动作→向消防控制室反馈信号(报警联动控制器显示压力开关动作信号)。喷淋泵启动信号(或故障信号,指喷淋泵电源故障)反馈到消防控制室(在报警控制器或联动控制器显示)。消防控制室手动启动喷淋泵→喷淋泵启动信号(或故障信号,指喷淋泵电源故障)反馈到消防控制室(在报警控制器或联动控制器显示)。5.1.3防排烟系统的联动:机械正压送风系统的联动关系如下:探测器报警信号或手动报警按钮报警信号→打开正压送风口→反馈正压送风口打开信号→启动正压送风机。正压送风口的开启数量可按照下列要求设置:防烟楼梯间内的正压送风口应全部开启,使整个楼梯间形成均匀的正压。(一般情况下,此处设置自垂百叶风口,无需控制)前室的正压送风口的开启应按照人员疏散顺序开启,即开启报警层和报警乘上下两邻层的正压送风口。信号返回要求:消防控制室(报警控制器或联动控制器)显示正压送风口开启状态。消防控制室(报警控制器或联动控制器)显示正压送风机的运行状态。排烟系统的联动逻辑关系:排烟分区内的探测器报警信号或排烟分区内的手动报警按钮报警信号→启动该排烟分区的排烟口(打开)→排烟口打开信号启动排烟风机(或启动排烟风机高速)。排烟风机入口处理排烟防火阀(280℃)的关闭信号→信号返回要求:消防控制室(报警控制器或联动控制器)显示排烟口开启状态。消防控制室(报警控制器或联动控制器)显示排烟风机运行状态。消防控制室(报警控制器或联动控制器)显示防火阀关闭状态。5.1.4火灾报警的联动:火灾报警在高层建筑中的主要是指声光报警器,设有自动开启的声光报警器,其靠旗顺序和火灾事故广播的开启顺序相同。在自动报警系统中联动开启声光报警器和火灾事故广播的联动如下:手动报警按钮或两只火灾探测器报警信号的与→启动声光报警器、火灾事故广播输出切换模块→接通声光报警器电源、切断背景音乐的信号输出线路、接通火灾事故广播线路。高层建筑中火灾警报和火灾事故广播的开启顺序如下:当2层及2层以上楼层发生火灾时,宜先接通火灾层及其相邻的上、下层。当首层发生火灾时,宜先接通本层、2层及地下各层。当地下室发生火灾时,宜先接通地下各层及首层,若首层与2层有大共享空间时应包括2层。当同一平面内有个防火分区时,应接通火灾区、火灾相邻区及上下区等。5.1.5消防电梯的联动:消防电梯的联动关系如下:手动报警按钮或两只探测器报警信号的"与"→启动消防电梯强降输出模块动作→电梯降到首层→反馈信号送到消防控制中心。非消防电源的切除最好的方式应在消防控制室内或供电室内手动切除。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按照上述步骤和要求,针对具体工程和报警联动设备的编程要求,由专业人员编制好联动关系,并按照设备要求输入到报警控制器内完成系统的开通调试工作。最后,通过模拟火灾信号检查联动关系是否正确,联动对象动作是否达到联动目的。5.2模拟火灾信号试验检查系统是否按照编制的逻辑关系执行动作首先要完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声光报警器、输入模块、输出模块等设备的连接,在安装过程中应同时完成以下工作:完善竣工图纸,将施工过程汇总已发生的有关器具位置的更改,数量的增减等内容及设计变更标注在竣工图上,以便下一步工作时不发生遗漏。必须对线路的绝缘电阻进行测量。连接好设备的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提高设备运行时抗电源交流干扰,保证系统可靠工作,减少因交流干扰产生的误报。连接好交流供电电源,测量电压范围不应超出220V+10%、-15%,连接好备用电源蓄电池,做好开机调试的最后准备工作。【结论】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作为智能建筑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其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要在智能建筑中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消防安全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作为火灾的先期预报、火灾的及时扑灭、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的设计并不只是某个专业独立完成的事情,它需要各专业之间的密切配合。我们说建筑质量,首先应是设计质量,质量的好坏,安全问题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之一,消防安全是决不可轻视的问题。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特别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建筑设计也要进入国际市场,这对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来提出的建筑质量终生负责制,负责任的持续时间长,而且还提出了事故责任的全额赔偿,这些无疑对设计人员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作为设计人员,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对于所设计的系统、图纸及文件,应该严格按现行的规程规范进行,绝不能图省事而草率行事。对于应由承包商或施工方应达到的要求,在设计说明中也应明确提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设计和施工均能满足要求,达到一个更完善的程度。【参考文献】1、孙景芝《消防联动系统施工》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孙景芝韩永学《电气消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芮静康《通用电气设备维修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4、本林根《消防联动系统施工》建筑智能化专业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朱吕通《消防给水工程》,群众出版社6、陈南实用消防安全丛书--建筑火灾自动报警技术出版单位: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7、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8、钱维生《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同济大学出版社9、陈耀宗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10、潘振钦特殊建筑自动灭火系统设计和应用探讨[J].给水排水,2003,(8)11、期刊论文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中存在的问题-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12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2007年版)【致谢】一眨眼已经实习一年了,在这公司和工地的一年里,我学的很多东西,增长了很多实际经验,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我们在学校学习很多理论知识,并且也在实训中心做过一些实训,但只学习到这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我们这种技能型人才,必须经过长期现场实践,亲身体会,反复思考,将所学东西全部运用出来,才是我们最终目的!这一年,我在工地与工人一块干活,向师傅讨教,我在办公室画图、量工程量、做预算、做内业,我与监理工程师打交道,我与各位领导讲话思量,被训斥和鼓励。所有这些都是我成长的养料。我的实习过程是遇到过很多困难。可是我没有被各种困难吓倒,每一次我依靠自己的毅力和老师教给我的知识战胜了它们。真正到了现场,才发现以前在学校学的,自己却运用出来的。因为在现实施工中需要关注很多细节方面,并且需要灵活变动,如有的管路需要增加,有管路要抱弯,有的设备需要变动位置,这些我们在课本上是看不到的。所以我们才需要实习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但是我们不会为此而担心,因在学校里老师已经将各个专业知识的大体框架教授给我们,给我们打好整体观念的基础,这是必备的。就是这些基础让我们比那些没接受过教育的人高出一个层次,并且可以取得更高更远广的发展。在学校有老师耐心的教导,有什么不懂的、不会的都可以大胆地向我们的老师询问,也可以自己到图书馆查阅各种图书。出来实习才知道,需要学习的实际知识有很多,像办公软件就是要学习、运用和掌握的,还有和各个相关单位的沟通与交涉能力,这些都是需要锻炼和学习的,这时我才有意识到自己已经从学校出来,从老师的怀抱中走出,自己已经在工作中了,要慢慢地适应这种工作,没有老师的教导,要独自应付工作,我所能依靠的就是老师教给我们的知识,这是老师给我们最重要的东西。所以我很感激各位老师在学校期间对我的教导和栽培。虽然有的时候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在这里还没得到应用,还是觉得在学校的知识和时间很宝贵,真诚地感谢老师的培育!论文修改建议及答辩成绩论文修改建议: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答辩成绩: 答辩委员会成员签名:年月日基于C8051F单片机直流电动机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研究MOTOROLA单片机MC68HC(8)05PV8/A内嵌EEPROM的工艺和制程方法及对良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模糊控制的电阻钎焊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研制基于MCS-51系列单片机的通用控制模块的研究基于单片机实现的供暖系统最佳启停自校正(STR)调节器单片机控制的二级倒立摆系统的研究基于增强型51系列单片机的TCP/IP协议栈的实现基于单片机的蓄电池自动监测系统基于32位嵌入式单片机系统的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作物营养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交流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基于单片机的泵管内壁硬度测试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找平控制系统研究基于C8051F040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基于单片机的液压动力系统状态监测仪开发模糊Smith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及其单片机实现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轴快流CO〈,2〉激光器的手持控制面板的研制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基于CYGNAL单片机的在线间歇式浊度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喷油泵试验台控制器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软起动器的研究和设计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高速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短循环走丝方式研究基于单片机的机电产品控制系统开发基于PIC单片机的智能手机充电器基于单片机的实时内核设计及其应用研究基于单片机的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基于单片机的烟气二氧化硫浓度检测仪的研制基于微型光谱仪的单片机系统单片机系统软件构件开发的技术研究基于单片机的液体点滴速度自动检测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系统的多功能温度测量仪的研制基于PIC单片机的电能采集终端的设计和应用基于单片机的光纤光栅解调仪的研制气压式线性摩擦焊机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磁通门传感器基于单片机的旋转变压器-数字转换器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光纤Bragg光栅解调系统的研究单片机控制的便携式多功能乳腺治疗仪的研制基于C8051F020单片机的多生理信号检测仪基于单片机的电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Pico专用单片机核的可测性设计研究基于MCS-51单片机的热量计基于双单片机的智能遥测微型气象站MCS-51单片机构建机器人的实践研究基于单片机的轮轨力检测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仪的研究与实现基于单片机的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用于单片机系统的MMC卡文件系统研制基于单片机的时控和计数系统性能优化的研究基于单片机和CPLD的粗光栅位移测量系统研究单片机控制的后备式方波UPS提升高职学生单片机应用能力的探究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低频减载装置研究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水下焊接电源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基于uPSD3234单片机的氚表面污染测量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测油仪的研究96系列单片机仿真器研究与设计基于单片机的单晶金刚石刀具刃磨设备的数控改造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MSP430单片机的电梯门机控制器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气体测漏仪的研究基于三菱M16C/6N系列单片机的CAN/USB协议转换器基于单片机和DSP的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技术研究基于单片机的膛壁温度报警系统设计基于AVR单片机的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的设计基于单片机船舶电力推进电机监测系统基于单片机网络的振动信号的采集系统基于单片机的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的应用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叠图机研究与教学方法实践基于单片机嵌入式Web服务器技术的研究及实现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通用数据采集系统基于单片机的多道脉冲幅度分析仪研究机器人旋转电弧传感角焊缝跟踪单片机控制系统基于单片机的控制系统在PLC虚拟教学实验中的应用研究基于单片机系统的网络通信研究与应用基于PIC16F877单片机的莫尔斯码自动译码系统设计与研究基于单片机的模糊控制器在工业电阻炉上的应用研究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HYPERLINK"/detail.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