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使用(shǐyòng)真空采血系统的体会
朱学骏
第一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真空(zhēnkōng)采血系统
采用真空标准试管及双向采血针取代了早期临床上习惯使用的玻璃试管及一次性注射器,早期临床上习惯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采血后分别注入各试管内,如管内加有抗凝剂必须混匀,然后再送检验科检查但是时有采血量不足或过多,选用抗凝剂不对或由于抗凝剂不够而发生凝块等现象,不但延误检测,而且造成检验误差,还有开放性试管下可带来污染也是造成误差原因之一,给临床和病人带来不必要误导(wùdǎo)损失.第二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真空(zhēnkōng)采血系统相对于老式(lǎoshì)采血法,真空采血管的优势有:
1采血量准确
由于它是真空采血装置,试管内已抽掉按所需要采血量的空气,所以采血量非常准确:抗凝管中的抗凝剂,与其采血量相配匹,不会因采血过量而发生凝块:第三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真空(zhēnkōng)采血系统2.采血规范化
真空采血管有不同颜色的瓶塞,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用途,如黄色代表生化用的血清管,紫色头的用于血常规,浅蓝色盖子的试管用于凝血时间的测定,黑色用于血沉实验等,并有刻度线做为标识,一目了然不易出错(chūcuò),避免了因错用试管而影响检验的情况发生,其管子直径是一致的,其长短不同代表不同采血量第四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真空(zhēnkōng)采血系统3安全性能好
真空采血管的安全头盖有效避免医务人员在采集和运送中接触血样,防止院内感染。另外真采血管采用强化玻璃或特种塑料制成,管子破损(pòsǔn)率极小。真空采血管还保证试管内壁干净,无菌第五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真空(zhēnkōng)采血系统4.分离血清效果好
有的真空采血管内预置有惰性分离胶,因此分离血清快而且多:真空采血管内均涂有硅酮,避免血细胞附壁,同时也防止离心时细胞破碎而使细胞内物质外溢至血清中,影响试验结果:真空采血管配合双向采血针使用,可有效避免因一次性注射器往试管中注入血液的压力过大而造成(zàochénɡ)的溶血现象,有效地提高临床检验的准确性:双向采血针配有不同内径型号,以适合不同病人使用:其带有橡皮胶套的一端可多次插入试管而不发生渗漏,可一次静脉穿刺,采集多管标本,避免血液外溢给病人造成(zàochénɡ)的心理恐慌,同时由于是全封闭操作,避免了环境污染,对防止交叉感染和保护医务人员自己起了一定的作用第六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2005日本(rìběn)标准1.培养(péiyǎng)血液用采血2.采集血清用采血3.柠檬酸采血4.肝素采血5.EDTA采血6.放入糖酵解抑制剂的采血第七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2003美国(měiɡuó)(CLSI)标准第一:血培养管第二(dìèr):血凝管第三:血清管第四:肝素管第五:EDTA第六:糖酵解抑制剂第八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根据卫生行业标准WS/T225-2002《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收集(shōují)与处理》中规定:如果一次采血要采取几个标本时,应推荐以下(yǐxià)顺序采血:a、血培养管;b、无添加剂管;c、凝血试验管;d、有添加剂的管(不同添加剂管按以下顺序采血:1、枸橼酸盐管;2、肝素管;3、EDTA管;4、草酸盐/氟化物管)。第九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推荐(tuījiàn)抽血顺序1.采血针采血顺序(shùnxù):①血培养瓶(厌氧优先)→②无添加剂管(红色,金黄色管)→③凝血试管(蓝色)→④其它有抗凝剂管(黑-绿-紫-灰)第十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推荐(tuījiàn)抽血顺序2.注射器采血顺序:为避免血液在注射器中停留时间过长,造成(zàochénɡ)血液微小凝集,故采血顺序略有更改如下:①血培养瓶(厌氧优先)→②凝血试管(蓝色)→③其它有抗凝剂管(黑-绿-紫-灰)→④无添加剂管(红色,金黄色管)第十一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注意事项A注入血液后注意摇匀,用力要适中,防止溶血。B注入血量要严格按照试管上标示(biāoshì)容量。C不能将不同颜色管的血倒入其它颜色的管中,否则会导致错误结果。D针头不能接触试管壁,以免接触抗凝剂,导致错误结果。第十二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有几个(jǐɡè)原则要注意1.应该是无菌要求优先考虑,所以血培养采血应该最先采。因为(yīnwèi)血培养标本的采集要求严格无菌,并且注意避免外界因素的污染,而各种真空采血管并不是严格无菌的,如果先将血液采集到真空采血管中,针头存在被污染的风险,再采集血培养的标本时就可能将标本污染,从而影响血培养结果。。第十三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有几个(jǐɡè)原则要注意2.有添加剂的不能污染无添加剂的,所以(suǒyǐ)无添加剂的红头管排在其他含添加剂的管子前面。第十四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有几个原则(yuánzé)要注意3.含添加剂的也要区分,添加剂成分对其他试验影响大的排在后面,其顺序为不能影响后面的实验,凝血功能检测要求较高,故蓝头管排在前面。另外有文献报道,如果第一管用于凝血功能检测会对实验造成(zàochénɡ)影响,有报告影响不大,CLSI标准对此要求也是改来改去,一会说要弃去第一管用第二管做凝血功能实验,一会又说可以用第一管做。所以最好是用第二管做凝血实验第十五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真空(zhēnkōng)采血系统采血穿刺(chuāncì)连接器第十六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真空(zhēnkōng)采血系统第十七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真空(zhēnkōng)采血系统第十八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真空(zhēnkōng)采血系统第十九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真空(zhēnkōng)采血系统第二十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真空(zhēnkōng)采血系统第二十一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真空(zhēnkōng)采血系统第二十二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真空(zhēnkōng)采血系统第二十三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真空(zhēnkōng)采血系统第二十四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真空(zhēnkōng)采血系统第二十五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1
临床(línchuánɡ)检验标本采集与处理
1.1
病人准备
标本采集前病人的状态对检验结果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各种不同检测项目对标本采集前病人的状态有不同的要求。如:血脂测定须病人禁食12-14h后采血(否则出现脂血);避免饮酒,避免服用有影响的药物,除某些必须按时服用药外,尽量将其他药物移到采集后再服用。情绪紧张会使血糖(xuètáng)升高;吗啡、可卡因可使淀粉酶升高;吃香蕉能使尿液5-羟吲哚乙酸升高等。做粪便隐血试验前3d,病人禁食动物血、肉、肝脏及富含叶绿素食物、铁剂、中药,以免假阳性反应。病人留取尿液和粪便时,避免混入其他血液,如月经血液等。留取粪便要新鲜且留在干净的器具内。做24h尿蛋白,要告知病人准确留取24h尿液,然后及时送检。所以在病人要做某些化验检查之前,必须嘱咐病人做好相应的准备。
第二十六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1
临床检验标本(biāoběn)采集与处理
1.2
多项检测同时采血时应按下列顺序采血
(1)血培养(污染?)
。→(2)无添加剂管(红色)。→(3)凝血管(蓝色)。→(4)有添加剂管的顺序为:①枸橼酸盐管(黑色)。→②肝素管。(绿色)→③EDTA管(紫色)。→④草酸盐/氟化钠管
切忌由于采血量的问题,不同试管(shìguǎn)间相互合并!!第二十七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1
临床(línchuánɡ)检验标本采集与处理
1.3
实验室接受标本后的处理应注意以下事项
(1)时间:实验室接受标本后应尽快予以分类和离心。①促凝标本可采血后5-15min尽早处理;②抗凝标本可采血后立即离心;③非抗凝(无促凝)标本采血30-60min后离心;④抗凝全血标本(测Li、Zn、原孢菌素)可以不离心。(2)温度:一般标本为室温(最好是22-25℃)放置;冷藏标本(对温度依赖性分析物)应保持2-8℃直到温度控制离心。(3)采血管放置:应管口(盖管塞)向上,保持垂直立位放置。(4)采血管必须封口:管塞移去后会使血PH改变(gǎibiàn),影响结果,如可使PH、Ca2+增高,使ACP减低;封口可以减少污染、蒸发、喷溅和溢出等。第二十八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
2
临床常用检验项目(xiàngmù)血标本采血的注意事项
2.1
血常规检验标本(biāoběn)
一般用EDTA-2K(EDTA-K2-2H2O)1.5-2.2mg/ml抗凝(EDTA抗凝管)采血。1、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匀5-6次,不可用力振荡。2、应按抗凝管刻度准确采血。3、采血后应尽快送检(需显微镜观察形态的标本(biāoběn)采血后应及时推片固定,因为超过2hWBC形态会发生改变)。
第二十九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2
临床常用检验(jiǎnyàn)项目血标本采血的注意事项
2.2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测定标本
静脉采集枸橼酸钠(109mmol/L即32.06g/L)抗凝血(枸橼酸钠抗凝管)采血。1、采血后应立即上下颠倒混合5-6次。2、准确采血至刻度(kèdù)线(抗凝剂:全血=1:4)。3、采血后应尽快送检必须2h内检测。
第三十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2
临床常用检验项目(xiàngmù)血标本采血的注意事项2.3凝血(PT、APTT、TT、FBG、DD)检测标本
静脉采集抗凝血(最好真空负压系统采血),抗凝剂用枸橼酸钠(109mmol/L,即32.06g/L,抗凝剂:全血=1:9)。1、空腹采静脉血(餐后脂血影响检测结果(jiēguǒ),使因子Ⅶ活化,导致PT延长)。2、采血时患者应保持平静状态30min以上,剧烈运动可使因子Ⅷ活化,APTT明显缩短。3、必须准确采血至刻度线。4、采血后应立即上下颠倒混匀5-10次,不可有凝快。5、采血后应尽快送检必须2h内检测。
第三十一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2
临床(línchuánɡ)常用检验项目血标本采血的注意事项
2.4血型与血交叉标本
一般采用EDTA-2K抗凝血。1、最好血型与血交叉各采一管血(要求保留血样)。2、采血量分别为1.0ml和1.0-2.0ml。3、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匀5-6次。4、再次配血必须(bìxū)重新采血。多次输血者建议检测血型抗体。第三十二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2
临床常用(chánɡyònɡ)检验项目血标本采血的注意事项2.5生化、免疫检测标本
2.5.1免疫:
静脉采集非抗凝血(红色(hóngsè))2.5.2生化:静脉采集抗凝血(绿色)、(黄色)2.5.3生化、免疫不能合并一管第三十三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2
临床常用检验项目(xiàngmù)血标本采血的注意事项2.5.4
不论是抗凝血还是非抗凝血,为了缩短血清或血浆与血细胞的接触时间,以避免由此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血液标本收集后,都必须尽可能早地将血清或血浆从全血中分离出来。从血液标本采集开始,必须在2h内将全血处理为血清或血浆。(1)血清(非抗凝血):采血后标本必须颠倒混合5-6次,15-25℃(室温)15-30min后可自行完全凝固,禁用木棍和玻棒等剥离凝块;冷藏标本凝集较慢,加促凝剂时凝集加快。(2)血浆(抗凝血):应采用抗凝血采血,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合5-6次,采血后数分钟内可离心分离血浆。(3)冷藏标本:用于稳定血液中温度依赖性成分的(抑制(yìzhì)细胞代谢),标本于2-8℃冷藏(标本采集后立即置冰或冰水混合物中,冷藏必须充分);标本需冷藏的测定项目有:儿茶酚胺、胃泌素、甲旁素、PH/血气、NH3、乳酸、丙酮酸等。全血标本一般不冷藏,血钾测定标本冷藏不得>2h。第三十四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2
临床常用检验(jiǎnyàn)项目血标本采血的注意事项
2.5.5
多项化学检测一般可采1管血。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等可以与特种蛋白、糖尿病三项等检测合并一管采血(绿色(lǜsè))。病原四项、病毒组套、自身免疫等可以合并一管采血(红色)。
第三十五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2
临床常用检验项目(xiàngmù)血标本采血的注意事项
2.5.6
采血量视检查项目多少不同而异,单管通常为3.0-5.0ml。2.5.7
如果(rúguǒ)检测项目不是很多,生化和免疫也不能合并一管血。防止检测生化时污染,影响免疫检测结果。
第三十六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2
临床常用检验项目(xiàngmù)血标本采血的注意事项2.5.8代谢抑制剂和防腐剂的应用:用于抑制细胞代谢。血标本中加入氟化钠后,血细胞未分离情况下血标本中GLU,22-25℃稳定24h,2-8℃稳定48h;氟化钠不适用新生儿及儿童的GLU测定(因儿童PCV高,细胞糖酵解难以控制);氟化钠-麝香草酚混合剂不适合酶学检测(因氟化钠-麝香草酚混合剂能抑制酶活性);甲醛-草酸钾抗凝保存剂不适用于血糖测定。(5)离心标本的准备:不主张用小棍强行剥离(bōlí)凝血块(诱发溶血);必须剥离(bōlí)时应动作轻柔;真空采血管应一直保持封闭垂直位置直到离心取出血清或血浆。第三十七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2
临床常用检验项目(xiàngmù)血标本采血的注意事项
2.5.9
关于标本离心(指标本处于离心机里的一段时间):(1)离心时间为5-10min;相对离心力(RCF)不大于2200g。(2)温度控制离心:离心时产热,不利于分析物稳定。温度依赖性分析物(ACTH环腺苷酸儿茶酚胺等)离心温度应控制在4℃;无特殊温度要求的分析物离心温度在20-22℃冷藏运送标本应利用温度控制离心机离心。(3)再离心:最好一次完成标本离心。普通采血管二次离心时必须(bìxū)在首次离心后短时间内完成。第三十八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2
临床常用(chánɡyònɡ)检验项目血标本采血的注意事项2.5.10
离心后标本处理(指标本离心后和用于检测的血清或血浆被取出一定量之前)(1)血清/血浆与接触的细胞/凝块应于采集后2h内尽快分离。(2)分离出的血清或血浆的储存:①8h内可以储藏(chǔcáng)于22℃8h以上储藏(chǔcáng)于2-8℃,48h以上储藏(chǔcáng)于-20℃;②标本不可反复冻融(只能一次,且不可储藏(chǔcáng)于无霜冰箱);③分离胶上面的血清或血浆,可保存2-5天;④用非凝胶分离物质时,离心后必须立即移开血清或血浆;⑤血清或血浆必须密闭保存(置于带塞或封口的试管中)第三十九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如何防止真空采血管(xuèguǎn)血流逆流〔backflow)
为什么能引起血液逆流:真空采血管的“真空”是指完全无空气的状态,低于大气压态。真空采血管其压力(负压)的增减是根据采血量而设置的。当套紧压脉带时,血管内压上升。采血针进入肘静脉后血液流入负压状态真空采血管内.预量负压耗尽采血结束,此时,血管内压=真空采血管内压!采血终了由于摘下压脉带,血管内压迅速低下(dīxià)重于回到常压,此时,血管内压<真空采血管内压,有可能已泵取的血液再回到血管内的危险。第四十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如何防止真空采血管(xuèguǎn)血流逆流〔backflow)
防止血液(xuèyè)逆流的采血方法:(一)采血时取下压脉带.采取的血液(xuèyè)避免接触采血针吐出的部分,(二)采血时不要取下压脉带,采取的血液(xuèyè)避免接触采血针吐出的部分(采血中使管座向下,避免采血针吐出的部分和己采取的血液(xuèyè)接触),这样都可以避免backflow。第四十一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如何(rúhé)防止真空采血管血流逆流〔backflow)蝶翼式采血双向针使用方法蝶翼双向采血针的塑胶管有较大的盲区部分,其优点能有效的阻止采血管内己采取(cǎiqǔ)的血向血管内逆流的危险性,其缺点盲区部分采血量不够准确。蝶翼采血针连接塑胶管最大限度的缩短减少采血量的误差。蝶翼采血针特别适用于婴幼儿和采血困难者第四十二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巧用一次性自动(zìdòng)定量采血管采血2优点进针后无回血时,先把针头刺入采血管内,这样人为地使之提前形成一种负压(fùyā),使针尖刺入血管壁的一瞬间可见到回血,避免了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了穿刺成功率。第四十三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临床应用真空采血管(xuèguǎn)采血不畅的补救处理
应用一次性采血针和一次性使用真空储血管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它直接使血液流入真空管,污染机会减少,便于送检,可大大提高检验(jiǎnyàn)结果的准确性。操作者不直接接触血液,也为操作者提供了切实的安全保障。现将采血中遇到问题的处理方法介绍如下:第四十四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临床(línchuánɡ)应用真空采血管采血不畅的补救处理1临床使用一次性真空管时,有个别真空管负压小,导致真空管进血缓慢或采集血量不足。处理方法:在静脉采血时备一支5ml注射器,一旦发现(fāxiàn)采血过程中负压不足可在真空管内抽一下负压,血液即可顺利进入真空管,这种方法可避免反复穿刺而减轻患者的痛苦,也可节约时间和节省材料。第四十五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临床应用(yìngyòng)真空采血管采血不畅的补救处理
2使用采血针时,采血针的软管内有残留血液(xuèyè)。在采血前应事先考虑到软管内的残余血量带来的误差,操作过程中可先在真空管内采集需血量减去0.5ml的血液,再折叠采血针的软管,松开止血带,拔出针头,松开软管,使采血针软管内的血液流入真空管内则可获得所需血量。例如,测血型一般需血量是2ml,抽1.5ml血即可拔针,将采血针提起,使软管内血液流入真空管。这样,既保证了采血量的准确,又避免了采血针内残余血液造成污染。第四十六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临床应用(yìngyòng)真空采血管采血不畅的补救处理3有的患者血管干瘪,弹性差,血液回流较慢,止血带以下部分血液压力小。处理方法:叮嘱患者用力握拳与放松交替进行,可利用肌肉收缩的作用(zuòyòng)使血液从组织回到血管内。第四十七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真空采血的诸多(zhūduō)优点1.常规方法制备血清,由于血细胞和血清直接接触,血细胞的代谢会消耗血清中的营养成分,使血清成分不断发生变化。如不能及时进行检测,血清中的各种生化指标会发生改变(gǎibiàn),尤其是离子指标会次性真空采血管制备血清,离心后管内从上向下依次为血清、分离胶、血细胞三层。分离胶在血细胞和血清之间形成胶状隔层,阻断和减少了血细胞利用血清成分的通道,使血清成分较长时间保持其稳定性。第四十八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真空采血的诸多(zhūduō)优点2.一次性真空采血管内含惰性凝胶物质和促凝剂,对注入的血液有促凝血、促血清分离(fēnlí)作用,具有血清分离(fēnlí)快而且多、受温度影响小、分离(fēnlí)血清可利用的特点。与普通管相比较不必水浴,节约时间,能很好的满足临床上对急诊标本的要求。第四十九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真空(zhēnkōng)采血的诸多优点3.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可减少溶血现象的发生。因为在采血过程中血液是在小负压作用下沿着管壁慢慢注人采血管中,红细胞不易被破坏同时采血管内均涂有的硅酮可以避免(bìmiǎn)血细胞附壁,防止离心时血细胞破碎,不易溶血。这就减少了因溶血因素对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保证了临床上对测定结果准确性的要求。第五十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真空采血的诸多(zhūduō)优点4.一次性真空采血管具有一次性安全粘合封口,从血液注入采血管到分离完血清上机检测前,管中的血液成分和外界环境始终处于隔离状态,避免了血液被污染,另外血液在采集、运送、编号、离心过程中不易洒血,有效的避免了医务人员手指接触血样,防止了院内感染和环境污染。一次性真空采血管主要成材料,是一种硬度较大的塑料管,不怕摔,易携带(xiédài),即使在10米高度自由落地也不会使血标本外溢,便于标本的运送。并且在高速离心时从无漏血现象发生第五十一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真空采血的诸多(zhūduō)优点5.一次性真空采血管离心后可直接上自动化分析仪测定,与普通试管经水浴、离心、加样器吸血清至一次性塑料小杯再上机检测的繁杂过程相比,操作简便,减少差错的出现。并且,真空采血管使血液在采集、血清分离、上机检测、血样保存、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都在同一只管中进行,减少了一次性塑料用品(yòngpǐn)废弃物,保护了检验科内外环境的污染,提高了分析前的血清质量。第五十二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静脉采血标本(biāoběn)发生溶血的常见原因1、止血带扎的时间过长、过紧,距离进针点过近。采血过程中止血带使用时间过长或过紧,从而干扰血流速度和流向,破坏体液和血细胞间的平衡,造成局部血液(xuèyè)浓缩或激活凝血系统,造成标本溶血;如止血带系在伤口、结痂、伤痕处均可造成标本溶血。
第五十三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静脉采血标本发生(fāshēng)溶血的常见原因2、采血使用针头过小或用力拍打穿刺部位血管。穿刺抽血困难
患者由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弹性差,静脉充盈不良,静脉塌陷,管腔变小,使血液流入负压管内缓慢,采血时间延长,也容易造成(zàochénɡ)溶血。第五十四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静脉(jìngmài)采血标本发生溶血的常见原因3、采血技术欠佳
采血过程中静脉(jìngmài)穿刺处消毒液(如碘伏或酒精)未干即开始采血,可发生溶血;采血时定位或进针不准确,针尖在静脉(jìngmài)中探来探去,造成血肿和血样溶血
第五十五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静脉采血标本(biāoběn)发生溶血的常见原因4、采血时产生泡沫。原因有二种:一是由于针头固定不好(bùhǎo),使针头斜面贴于血管壁上,使血液不畅,造成血液中混有泡沫;二是由于操作者没有按操作规程执行,不是将血沿试管壁缓慢注入,而是注入速度太快,造成泡沫与血液一同注入试管从而造成溶血。
第五十六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静脉采血标本(biāoběn)发生溶血的常见原因5、使用真空采血管时,真空管内负压过大,血流入速度过快,血细胞直接撞击真空管到使血细胞破裂造成溶血。常用抽血器具为真空负压管,负压过大或过小,均会造成溶血。负压相对较大,血液流入管底速度过快过猛,造成红细胞相互撞击,导致红细胞破裂,标本溶血。采血过程(guòchéng)中,由于负压不够、漏气或抗凝剂剂量不足,使得采血缓慢,血液间断地被吸入负压管内并混有气泡,造成溶血。吸入血量严重不足,真空采血管内仍存有相当量的真空负压而导致溶血。第五十七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静脉采血标本发生溶血的常见(chánɡjiàn)原因6、标本容器(真空采血管)不合格,或操作者过于用力太快地摇晃试管等也可造成溶血。真空采血管使用不当
抗凝管、血沉管抽入血液后放置过久,没有马上均匀摇动造成溶血。如1人操作给患者同时抽数管血时,若先抽抗凝管,然后依次抽血清管,待抽血完毕后再来摇动抗凝管,此时血中的纤维蛋白原已凝固,用力的摇动抗凝管可人为造成血球破裂,发生溶血。在标本混匀的过程(guòchéng)中由于动作过于猛烈,血细胞破坏而导致溶血;采血针头口径过小,易引起溶血。第五十八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静脉采血标本(biāoběn)发生溶血的常见原因7、其它因素造成的标本溶血。对于血管不明显(míngxiǎn),采血难度大的病人,未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溶血发生。
第五十九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防止静脉采血标本发生(fāshēng)溶血的对策
1、为避免止血带扎的时间过长,扎止血带前应把核对工作做好。检查注射及收集血标本的容器是否完好,有无漏气,容器应外贴标签防止出错(chūcuò)。止血带应松紧适宜,使血管充分充盈,在距离穿刺点6cm处扎止血带。
第六十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防止静脉采血标本发生溶血(rónɡxuè)的对策2、选用适当型号的针头。一般(yībān)成人使用7号真空采血针配套真空采血管采血,小儿采血可根据情况使用小型号针头。为患者寻找血管时不要用力拍打穿刺部位血管,可用手轻轻来回按摩,使血管充分充盈后再穿刺采血。第六十一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防止静脉采血标本发生(fāshēng)溶血的对策3、使用国际标准真空采血管
使用合格的真空采血管,避免用负压(fùyā)过大、吸力过猛的特制真空采血管,以减少溶血机会。在采集血标本时,双向采血针尾部插入采血管后稍倾斜采血管,使其尾部针面贴近采血管的侧壁,血液沿管壁缓慢流下,避免红细胞直接撞击造成破裂。使用真空采血管采血时,应倾斜真空管,使血液沿管壁流入试管内,以减小负压过大对血细胞的撞击力。
第六十二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防止静脉采血标本(biāoběn)发生溶血的对策4、操作者应严格执行采血的有关操作规程。当穿刺成功后应固定好针头,保持血流通畅。(如用注射器采血完毕(wánbì)后把针头取下,将注射器乳头紧贴试管内壁,使血液顺管壁缓慢流入试管内)。
第六十三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防止(fángzhǐ)静脉采血标本发生溶血的对策5、采血顺序(shùnxù)
建议采血顺序(shùnxù)。(1)血培养。→(2)无添加剂管。→(3)凝血管。→(4)有添加剂管的顺序(shùnxù)为:①枸橼酸盐管。→②肝素管。→③EDTA管。→④草酸盐/氟化钠管
最后一管血应在采血量还差0.3~0.5ml时松止血带拔针,待软管内的血液全部流入试管后拔除管塞穿刺针,用干棉球压迫穿刺点5min左右。采血后标本应立即送检,不要放置时间过久。第六十四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防止静脉采血标本发生(fāshēng)溶血的对策7、静脉采血是一种侵入性操作,一部分患者未采血就特别紧张,造成采血不畅,即使采出血来也会发生溶血。这时应耐心解释,安慰患者,转移(zhuǎnyí)注意力,让其放松心情,这样采血才会顺畅。对一些血管较小,暴露不明显,采血难度大的患者,应认真为患者选择采血部位,必要时可稍作热敷或给予患者喝一些温开水。采血部位应尽量避开局部红肿炎性反应的部位,也要避开有疤痕及残疾的部位,严禁在输血输液处抽取血标本。对于自己确实把握不准时应请教经验丰富的同事帮忙采血,减低穿刺失效的风险,减轻患者的痛苦,对婴幼儿来说,更应慎重,以避免护患矛盾的发生。第六十五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常见不合格(hégé)血样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一、凝血血样
指抗凝类采血管采集(cǎijí)血样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纤维蛋白析出或出现血凝块的标本。1、显性凝血标本:血样中具有肉眼可见的血凝块或纤维蛋白团的标本称为显性凝血标本2、隐性凝血标本:在全血血样中出现纤维蛋白的标本称为隐性凝血标本第六十六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原因(yuányīn)分析及解决方法A、使用注射器采血时,分装量超过采血管公称(gōngchēng)容量,导致抗凝剂剂量不足
特殊情况需要分装血样时,应以采血管的公称(gōngchēng)容量为准B、抗凝管没有混匀或未及时混匀,混匀方式错误等
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8次以上C、血液粘稠度高的患者,选择采血针型号过小,采血速度过慢
选择适宜的采血针,或当采血量很大时,使用蝶翼型采血针边采边摇D、异常的开塞操作(水剂的抗凝剂吸附在胶塞上,异常开塞后胶塞会带出部分预加的抗凝剂,导致抗凝剂剂量不足)E、需要开塞时,先适当轻甩采血管,使吸附在采血管胶塞上的抗凝剂落下,开塞操作完毕后,盖上胶塞颠倒混匀5次以上。第六十七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常见不合格(hégé)血样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二、溶血(rónɡxuè)血样
指血液标本在采集、抗凝、贮存、传输过程中出现红细胞、白细胞破裂,造成血细胞成分释放到血浆或血清中的标本。1、显性溶血标本:由于红细胞破裂、血红素释放而使血清泛红的标本称为显性溶血标本
2、隐性溶血标本:由于白细胞和血小板被破坏、使血清发生轻度混浊的标本称为隐性溶血标本(不论是显性溶血标本还是隐性溶血标本,均会改变血清或血浆的组分,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第六十八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原因(yuányīn)分析及解决方法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A、血液采集量不足,采血管内剩余(shèngyú)负压造成血细胞被压迫而破裂。
按照采血管公称容量进行标本采集。
使用不足量标本时,采血完毕后开启管塞,放出管内多余真空。B、用注射器采血转装于真空采血管时,未卸下注射器针头(血液在一定的压力下,通过狭小的针尖时受到挤压,血细胞变形或破裂)
当需要注射器采血并分装血样于真空采血管时,应卸下针头,打开采血管管塞,将血液沿管壁注入。C、抗凝管在混匀抗凝剂时,混匀方式错误或混匀幅度太大,使血样受到的冲击力过大,破坏血细胞
轻轻颠倒混匀8次以上。D、使用干粉剂采血管时,混匀不及时,而血液与抗凝剂的接触面处溶解热和反应热过高导致细胞破裂。
及时颠倒混匀8次第六十九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原因(yuányīn)分析及解决方法溶血,一直是临床护士头疼的问题,因为标本溶血检验结果不正确或化验室拒做,这样会贻误(yíwù)诊断治疗,还会增加临床医务人员与化验室人员之间的误解。重新穿刺静脉采血,不但会增加病人痛苦,破坏血管,还会增加费用支出。同时,还会增加临床护士的工作量。如何预防溶血标本,得到一个合格的标本呢?这个问题越来越引起临床护士的关注。
第七十页,共七十七页。整理课件原因(yuányīn)分析及解决方法1.标本采集技术
1.1.静脉的粗细和外伤
针在细小和脆弱的静脉里探寻游走,会造成溶血。我们最好选择粗细合适的静脉进行穿刺,并根据静脉的粗细选择合适的针。如果血管已经受伤,第一管的血已经发生溶血,最好弃掉,后面的标本可以使用。采血时不要在发生外伤、血肿的地方进行,以防溶血。
1.2.消毒准备
要耐心等待酒精完全干掉,再采血。因为酒精会经针孔进入(jìnrù)血标本中,导致溶血。
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财务审计保密协议
- 汽车吊机租赁合同
- 房地产经纪行业客户信息保密合同
- 货车运输合同协议书
- 户外运动安全责任豁免合同
- 建筑工程大清包合同新
- 智能制造生产线建设合同
- 金融行业投资产品风险提示协议
- 保洁卫生承包合同
- 第十二章第三节《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 220kVGIS安装施工方案
-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简介
-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含解析
- 2024-2025学年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湘教版(2019)教学设计合集
- 第12课 Python的函数 教案
- 《现代企业管理》自考复习试题库(含答案)
- DG-TJ 08-2409-2022 老旧住宅小区消防改造技术标准
- 08SS704 混凝土模块式化粪池
- 皮内注射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 CNC加工中心作业指导书全套
- HJ 193-2013 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安装验收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