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一幅名画的诞生》教案【三篇】_第1页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一幅名画的诞生》教案【三篇】_第2页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一幅名画的诞生》教案【三篇】_第3页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一幅名画的诞生》教案【三篇】_第4页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一幅名画的诞生》教案【三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一幅名画的诞生》教案【三篇】《一幅名画的诞生》这篇课文主要叙述了俄罗斯画家列宾创作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缘由及过程,目的是要揭露黑暗的旧社会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表现列宾对底层人民的深切怜悯及其坚韧、执著的品质。我预备了以下内容,盼望对你有关心!

篇一

【教学目标】

1、在归纳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名画诞生的过程,体会画家的勤奋刻苦及对纤夫的深切怜悯。

2、理解关键句段,指导同学有感情地朗读。

3、同学依据自己所理解、积累的内容按要求介绍《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关键句段,品尝重点词语体会纤夫的艰辛和列宾怜悯心。

2、观看画作,按肯定的挨次有条理地介绍其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介绍背景资料。(要点:伏尔加河、纤夫、列宾)

(音乐)同学们,这就是俄罗斯的伏尔加河,俄罗斯的人民把它称为母亲河,就是在这条母亲河上,终年有一群人为了养家糊口,拉着载有沉重货物的船只来回奔波,他们就是最辛苦、最贫困的纤夫。俄罗斯画家列宾就以伏尔加河为背景,创作了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纤”就是指拉船用的绳子)

2、出示第一节。指名读,要求:读正确。

这段文字就向我们描绘了画面的内容,谁来朗读?

3、揭示课题:31一幅名画的诞生(齐读)

过渡语:这幅画一问世就在画坛引起了轰动,年轻的列宾也一举成名,今日我们就来回顾这幅画诞生的过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仔细读课文的3~7节。思索:

1868年的夏天,列宾受同学之约巡游涅瓦河,看到,这情景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两年后,他,最终在1873年完成了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2、同学自读,思索,同桌沟通。

三、深化研读,感悟体会

(一)学习3、4、5节,了解列宾创作的缘由。

1、出示:1868年的夏天,列宾受同学之约巡游涅瓦河,看到,这情景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2、生沟通,师归纳板书。

3、出示第四节,指名朗读。

你们是从哪里读懂的?恩,第4小节,请位同学来朗读一下。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的确可以感受到纤夫生活的困难,当时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纤夫的生活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是让我们为之震动的。

4、听补充资料的录音,自由读。假如此时你是列宾的话,你心中的感受是什么?

5、指导朗读。

6、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填空,并理解“难以磨灭”。

同学们,现在回过头来,你能不能依据板书,把这句话说得更好呢,在下面自己说说看。

对,纤夫们的衣衫褴褛,从眼神中流露出的剧烈的苦痛,给列宾留下了……除了“难以磨灭”还可以怎么说?所以,他现在要用手中的画笔描绘……歌颂……(第7节)

(二)学习6、7节,了解列宾创作的过程。

1、出示:两年后,他,最终在1873年完成了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2、同学沟通,老师梳理要点板书,指导归纳。

刚才小伴侣们说的就是这两段内容,请你们快速地读一下,想一想列宾做了哪些事情?

现在你能把这句话说得既清晰又完整吗?

3、同学谈感动的地方,结合朗读,进一步体会画家的勤奋和刻苦。

宏大作品的诞生都有它曲折的一面,请同学再读读这两段话,你最感动的是什么?

(三)老师小结:师生合作朗读3~7节,再次回顾名画诞生的过程。

正是画家带着这份宏大的情感,带着执着、刻苦,所以完成《一幅名画的诞生》,让我们合作着再来读一读。

1868年的夏天,列宾受同学之约巡游捏瓦河,看到了……,这情景令他怦然心动,激发起他创作的灵感……。他三次来到伏尔加河,带了厚厚的一册素描回到了彼得格勒……。《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之所以名噪全球,列宾之所以一举成名是由于……,宏大的情感产生了宏大的作品,所以课题是……,诞生二字意义非凡。

四、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1、当我们了解了纤夫的苦痛生活,了解了画家的勤奋、执着,了解了这幅名画所蕴含的意义,回过头来再看这段文字,确定能读得更精彩。

出示第一节,指名朗读。

2、语言训练:

天空晴朗。在宽阔的伏尔加河上,有一艘货船,由于没有风,帆没有张起来。(从衣着、神态、动作三方面详细介绍画面上的纤夫)

篇二

教学目标:

识记:1、自主识字若干,积累“呈现”、“难以磨灭”、“歌颂”等词语。

2、能背诵课文第1、2节。

理解:1、体会“呈现”与“发觉”的差异。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画家对贫苦百姓的深切怜悯。

运用:1、有感情地朗读句段。

2、能用“呈现”与“发觉”造句。

3、能按肯定挨次介绍一个画面。

教学重点:

1、体会“呈现”与“发觉”的差异,并造句。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画家对贫苦百姓的深切怜悯。

教学难点:

能按肯定挨次介绍一个画面。

教学预备:

课前预习课文、投影、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投影片:

师:同学们,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画,你能看懂画上画的是什么吗?

2、同学自由沟通。

3、师:这是俄罗斯画家列宾的成名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你知道这幅名画是怎样诞生的吗?

板书:一幅名画的诞生

4、指名读课题,齐读。

5、过渡:让我们带着问题来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整体感知

1、下面就请同学们读读课文。

自学建议: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用各种方法理解词义。

思索:这幅名画是怎样诞生的?找出有关内容。

2、沟通、反馈,出示词语:

呈现发觉难以磨灭歌颂宽阔无穷迎面肮脏

褴褛蠕动乱蓬蓬隐藏

(1)指名读

(2)体会“呈现”与“发觉”的差异,并造句。

3、接龙读课文。

思索:这幅名画是怎样诞生的?谁能用简练的话来概括地说一说。

4、同学沟通。

三、细读课文,深化了解

1、师:究竟是什么激发了列宾的创作欲望?

2、沟通:(学习课文4、5节)

1)出示:纤夫靠近了。天哪,为什么他们这样肮脏、这样褴褛呀!有些人的裤子破了,就赤*着大腿,拖着破布片往前走;他们的衬衣呀,简直认不出是蓝布做的……每个人的脸都是阴沉沉的,流淌着亮晶晶的汗珠;在乱蓬蓬的头发下面,流露出凝重的神情。

2)这情景给列宾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目送着纤夫,直到他们消逝在视线里。

3)指导朗读,了解纤夫的贫困和艰辛,努力达到传情达意。

3、师过渡:《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之所以成为名画,是由于蕴涵着对纤夫的怜悯和对当时社会的剧烈不满。不过,仅仅这些就行了吗?列宾是怎样创作这幅画的?

4、同学争论,沟通:(学习课文6、7节)

5、师板书:三次到伏尔加河、厚厚的一册素描、三年时间认真观看、长期地凝视、摩挲。

6、指导朗读,体会画家的勤奋和刻苦以及对怜悯和赞美之情。

7、师过渡:让我们再来认真看看这幅画,画的是什么呢?书上是怎样描写这幅画的?

8、同学沟通:(学习课文第1节)

1)出示:天空晴朗。在宽阔的伏尔加河上,有一艘货船,由于没有风,帆没有张起来。岸上,一队穿着破烂的纤夫,迈着沉重的步伐,踏着黄沙,沿着河岸一步一步向前走。他们大多身子前倾,都在舍命用劲,由于船上载着沉重的货物。

2)指导朗读,引导同学观看画中人物,体会纤夫的艰辛。

9、指导背诵:

天空晴朗。在宽阔的伏尔加河上,,,

。岸上,,,

,。他们大多,都在,由于。

10、师:仔细朗读的同学可以发觉,是按肯定的观看挨次来描写这幅画的。我们也来尝试一下,写写下面这幅画。

四、课外拓展

1、师出示一幅画作,引导同学按肯定的挨次观看画面。

2、同学介绍这幅画。

3、介绍自己熟识的一幅画。

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同学能精确     理解“难以磨灭、褴褛、坚韧”等词语意思。

2、借助“读、议、感悟”相关训练,理解关键句段。

3、在理解、体会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列宾创作名画的缘由及过程,体会他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切怜悯,同时感受他们身上不屈的力气。

教学重点:

学习名画诞生的缘由及创作过程,体会列宾对劳动人民的深切怜悯,及对他们不屈力气的赞颂。

教学难点:

在重点语段的学习中,学会理解关键句段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背景解读,感受名画。

1、出示课题,了解名画。

师:今日我们学习《一幅名画的诞生》。(齐读课题)回家预习了课文这幅名画的名字?(板书: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纤”这里读qian,它还有一个读音,沟通、组词。理解:纤夫师:纤夫就是以为他人拉船为生的人。

2、介绍列宾。

(师作简介。)

3、介绍名画在这幅画面上,列宾利用了沙滩的地形和河湾的转折,使十一个纤夫如同一组雕像,被塑造在一座黄色的、高起的底座上。画中的背景运用的颜色昏暗迷漫,空间空旷奇怪,给人以惆怅、孤独、无助之感,生动地刻画了纤夫的内心世界。除此以外,本画的构图、线条、笔力等绘画技巧都是相当胜利的。所以这幅画在1873年展出的时候,评论家认为这是俄罗斯画坛的奇迹。

4、借助朗读,感受名画;

1)了解画面内容师:让我们带着对这份了解,一起走进名画,课文的第一节就写了名画画面的内容,轻声快速读,想想按描写的挨次,画中分别画了些什么?小结并引读:就是按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的挨次,写出了画面所画的(怎样的)天空?怎样的伏尔加河?

2)齐读第一节,理解纤夫的困难。

师:那么又是怎样的纤夫呢?让我们读这段文字来感受。背景介绍,体会纤夫的苦难。

(出示投影)19世纪60年月的俄国正是俄国历最黑暗的年月。沙皇的残酷统治,官吏的剥削压迫,使得俄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纤夫们往往为了挣得几块面包,不得不贱价出卖自己的劳动,终年拉着沉重的货物,在伏尔加河上来来去去。)(了解背景后引读第一节)

师:步伐再沉重些,节奏再慢些,身子前倾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刚才我们初步了解了名画,那么为什么把这幅名画的完成称为“诞生”呢?让我们连续学习课文。打开书,读课文3-7小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划出表示时间的词语,想想在这些时间段中,列宾做了些什么?

1、自读课文,理出时间线索,依据时间概括列宾所做的。

2、简要复述名画的完成的过程。

沟通板书:1868年留下印象1870年共同生活勤画素描1873年反复修改

三、感悟过程,升华情感

找出列宾看到的和怎么做的句子。

师:在刚才的沟通中,我们了解了这幅画完成的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列宾看到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呢?请你快速扫瞄3-7小节,用直线画出与这幅名画的诞生亲密相关的句子。

沟通、相机教学

沟通看到的句子:“天哪流露出凝重的神情。”(这是列宾画这幅画的缘由)

1、圈出表现纤夫的苦难生活的词语。

师:再读句子,圈出一些关键词语,说说你从这些关键词中感受到什么?

2、沟通,相机教学;

理解:肮脏和褴褛;理解“肮脏”

师:文中是怎么写他们的肮脏的?为什么他们这样肮脏?感受他们因生活所迫。理解“褴褛”

师:“褴褛”的意思。书空。文中是怎么写他们的褴褛的?从中又感受到什么?感受他们苦难得生活。

结语:在对纤夫衣着的描写中,我们感受到纤夫的贫困和苦难。

理解“凝重”

师:这是一个表示人物神情的词语,从中感受到什么?感受到生活的沉重。压迫、苦痛。引读句子。

师:那凝重的神情分明写着他们不堪重负,却还要悄悄地(承受着)。你看,他们——(引读句子)

指导朗读。

看着这些,列宾的内心怎能安静,那么“天啊”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生:用惊异的语气读。(生读句子)

生:怜悯。(生读句子)

师:让我们带着惊异和怜悯,再来读读这一句。

2、说话练习;

师:这一切都给列宾留下了——

生(难以磨灭)的印象。此时,他会想写什么呢?说话练习:目送着慢慢远去的纤夫,列宾心想:。**沟通怎么做的;

师:纤夫苦役般的劳动景象,激发了列宾的创作欲望,那么两年以后他来到彼得和勒又是怎么做的呢?“他认真地观看着摩挲那些铁铸般粗大的手”“他勤奋地工作带着厚厚的一册素描回到了彼得格勒。”

“依据这些素描于1873年完成了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1、依据关键词自已质疑,解疑。

师:再读读这三句,有什么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吗?

2、沟通。预设问题:为什么列宾要观看者哪些与藏着无穷力气的身体?

为什么列宾要长期地凝视着那些和善的眼睛和脸?

为什么列宾要摩挲那些铁铸般的粗大的手?纤夫的身体中隐藏着怎样的力气?为什么说他们的眼睛是和善的?从铁铸般的粗大的手中感受到什么?

(细碎的问题提出后就解决,对第一句句子中的问题先不解决。等其他问题解决之后再回到第一小节。)

师:刚才同学们针对第一句提出了许多的问题,不少问题还很有质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这句句子,信任一旦读懂了句子,那么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1)出示句子指名读,在和纤夫共同生活的日子里,列宾做了些什么?板书:观看凝视摩挲

(2)再读读句子,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明白了什么?

(3)师:为了更好的创作,列宾和纤夫们吃住在一起,从生疏到熟识。在深化生活的同时,列宾从纤夫身上看到了——同学沟通:强壮、隐藏着无穷的力气、和善。

(4)读句子,借助补充材料感悟中心。

师:那他还看到什么?读读补充材料,想一想,列宾看到什么?

生:坚韧的性格、盼望、不屈的力气

(5)想象说话提升中心

师:列宾不仅走进了纤夫的生活,还真真实切的走进了纤夫的内心,他看到了不屈的力气,看到了民族的盼望,此时,列宾回想:同学沟通

师:正是这样不屈的力气,正是这盼望,使列宾想到,有一天这不屈的力气会站起来,贫困的俄罗斯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艺评家对这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