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临考必背【新教材新高考 生物考前必背核心知识】选必1 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_第1页
高考生物临考必背【新教材新高考 生物考前必背核心知识】选必1 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_第2页
高考生物临考必背【新教材新高考 生物考前必背核心知识】选必1 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_第3页
高考生物临考必背【新教材新高考 生物考前必背核心知识】选必1 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_第4页
高考生物临考必背【新教材新高考 生物考前必背核心知识】选必1 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生物核心知识复习背诵NO.3选必1稳态与调节核心必备知识第1章内环境与稳态1.为什么说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1.人体细胞外液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等构成,它们虽然分布在人体不同部位(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液分布于淋巴管),但基本化学成分相同,并且彼此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2.渗透压的概念。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什么?2.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渗透压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数目3.内环境的作用是?3.①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②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4.①为什么血液的生化指标能反应机体的健康状况②为什么能通过抽取血样测定血液中激素的含量来检测疾病?③在做血液生化检查前要处于“空腹”状态,一般要求采血前12~14小时禁食,其原因是?④检测血糖最好在空腹时进行,其理由是?4.①当机体某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时,血浆内代谢产物的含量会发生变化②a.激素通过体液(血液循环)进行运输;b.一旦体内激素含量偏离了生理范围,就会严重影响机体机能③进食会导致血液成分的含量发生变化,无法判断各指标是否正常④排除进食引起血糖升高的干扰5.内环境稳态的实质、调节机制、意义、基础分别是什么?5.实质: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基础: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的正常运行P9下侧6.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的考查----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①不属于体液的物质:消化液(唾液等)、泪液、汗液、尿液等只在人体内暂存②细胞内特有的物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的酶(如呼吸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血红蛋白(红细胞内)③不能被人体吸收的物质:麦芽糖、蔗糖④细胞膜上的物质:载体蛋白、受体蛋白7.组织水肿的原因?第2章神经调节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结构基础?1.神经系统神经细胞反射反射弧2.自主神经系统对同一器官作用的意义?2.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3.有些神经元的轴突很长,并且树突很多,这有何意义?3.有些神经元的轴突很长,这有利于神经元将信息输送到远距离的支配器官;树突很多有利于充分接受信息。4.手指被刺扎了一下,先缩手后感到疼痛,这有什么适应意义?4.缩手在前,可以使机体迅速避开有害刺激,避免机体受到伤害。之后产生感觉,有助于机体对刺激的利弊作出判断与识别,可以使机体更灵活、更有预见性地对环境变化作出应对,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5.反射两个要素?反射的概念?效应器的组成?5.反射两个要素:①要有适宜的刺激(超过一定的阈值);②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6.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C)的是传入神经。(2)根据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4)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7.条件反射消退的机理?7.机理:中枢把原来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条件反射的消退的实质: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参与。8.条件反射的意义?8.条件反射使机体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大大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的能力。9.神经递质的作用?作用后的去向?9.作用: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去向:迅速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10.神经纤维膜外离子浓度对膜电位的影响(膜外k增多或减少、Na增多或减少)(1)若膜外的Na+浓度升高,则膜内外Na+浓度差会增大,动作电位的峰值会升高(曲线中d点上移);反之,会下降(曲线中d点下移)。(2)若膜外的K+浓度降低,则膜内外K+浓度差会增大,静息电位绝对值会增大(曲线中a点下移);反之,会减小(曲线中a点上移)。注意:1.等于或超过阈刺激才能引起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大小与Na+离子内外浓度差有关;2.K+外流和Na+内流的运输方式都为协助扩散,经钠钾泵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3.整个过程中,钠钾泵一直在发挥作用;K+的分布始终内高外低,Na+始终外高内低11.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机制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兴奋,引起突触小泡释放抑制性递质,抑制性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后,提高了后膜对Cl-、K+的通透性,即促进Cl-进细胞或K+出细胞(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主要与Cl-内流有关)。使膜内外的电位差变得更大,突触后膜更难以兴奋。12.可卡因作用机理:可卡因上瘾原因:可卡因作用机理:吸食可卡因后,(可卡因会与多巴胺转运蛋白结合)可卡因使转运蛋白失去回收多巴胺的功能,于是多巴胺就留在突触间隙持续发挥作用,导致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可卡因上瘾原因:当可卡因药效失去后,由于多巴胺受体已减少,机体正常的神经活动受到影响,服药者就必须服用可卡因来维持这些神经元的活动,于是形成恶性循环,毒瘾难戒13.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作用于突触从而阻断神经冲动的传递的三大原因A.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阻断神经递质的合成或释放;B.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使神经递质失活;C.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被某种有毒物质占据,使神经递质不能和后膜上的受体结合1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的原因?14.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15.神经为何要以胞吐的方式释放?15.可以一次性释放大量神经递质,提高信息传递效率16.神经递质作用后被分解或回收进细胞的原因是?16.有利于维持兴奋的即时效应,提高神经调节灵敏性。17.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原因是?17.突触处的兴奋传递需要通过化学信号的转换18.大脑皮层与躯体运动的关系(3点)18.①躯体各部分的运动调控在大脑皮层有对应区域。②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③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相关。19.大脑左右半球主要负责?19.左:逻辑思维;右:形象思维,如音乐、绘画、空间识别等20.学习和记忆的基础?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分别与什么有关?20.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短时记忆与神经元之间的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尤其是海马区);长时记忆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第3章体液调节答案1.甲状腺激素、胰岛素、抗利尿激素、醛固酮、肾上腺素的作用是什么?1.甲状腺激素:加强细胞代谢活动,增加产热;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的兴奋性胰岛素: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肾上腺素:加强细胞代谢活动,增加产热;升高血糖;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课本P62拓展应用二提到了一些应激反应,了解一下)2.血糖的来源和去路?2.来源: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原分解;脂肪酸等非糖物质转化去路:被组织细胞摄取氧化分解;在肝和骨骼肌细胞内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储存起来;脂肪组织和肝可将葡萄糖转变为非糖物质3.糖尿病的症状及原因?2型糖尿病:组织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胰岛素抵抗)3.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体重轻①多尿:原尿中含有的葡萄糖浓度高,使肾小管中渗透压升高,从而使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②多饮:多尿带走大量水分,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并主动饮水。③多食:糖尿病人虽然血糖浓度高,但不能被组织细胞利用,供能不足,所以会感觉饥饿而多食④体重减少:组织细胞不能正常利用糖供能,使得体内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加强,所以体重减轻。2型糖尿病:组织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胰岛素抵抗)1.针对胰岛素产生抗体(使胰岛素不能与其受体正常结合)2.针对胰岛素受体产生抗体;胰岛素受体缺乏、受损3.组织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减少(携带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囊泡转运至细胞膜受阻),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的能力减弱4.反馈调节的意义?分级调节意义?4.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稳态5.激素调节的特点?5.①通过体液进行运输②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③作为信使传递信息④微量和高效6.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细胞的原因?6.只有甲状腺细胞存在该激素的特异性受体7.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联系是?7.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内分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甲状腺激素,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时影响脑的发育)8.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是?8.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9.人体热量主要来源、主要散热途径是?9.代谢产热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安静肝、脑;运动骨骼肌),皮肤是最主要的散热器官(散热方式:辐射、传导、对流、蒸发散热)10.人体水主要的排出途径是?水平衡和盐平衡的调节常称为渗透压调节,主要通过肾完成对和的调节。钾离子的作用?渗透压感受器位于?10.肾排尿尿量尿的成分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维持心肌舒张、保持心肌正常兴奋等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11.在研究激素的方法中,常用到“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1)“加法原理”:如用饲喂法研究甲状腺激素,用注射法研究动物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用移植法研究性激素等。(2)“减法原理”:如用摘除法研究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的功能,用阉割(摘除性腺)法研究性激素的功能等。注意:①动物分组的基本要求:选择性别、年龄相同,体重、生理状况相似的动物进行平均分组,且每组不能只有一只。②要注意设计对照实验,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论更加科学。对照实验中,生理盐水不能用蒸馏水代替。③充分考虑相关激素的化学本质,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法。④对于幼小的动物一般不用摘除法或注射法,例如研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就应该采用饲喂法。12.体温调节中枢?体温感觉中枢?冷觉和热觉形成的部位?温度感受器:种类?分布?调节方式?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体温稳定的意义?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大脑皮层冷觉和热觉形成的部位温度感受器种类:冷觉感受器、热觉感受器皮肤、黏膜、内脏器官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人体的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体温稳定的意义:体温相对稳定,使酶保持活性,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13.辨析体温调节的五个易误点①寒冷条件下的体温调节方式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高温条件下的体温调节方式主要是神经调节(排汗)。②寒冷条件下的体温调节既增加产热量,又减少散热量;高温条件下的体温调节主要是增加散热量。寒冷环境中比炎热环境中散热更快、更多。寒冷环境中机体代谢旺盛,产热也增加,以维持体温的恒定。③体温调节中的反射活动为非条件反射。参与体温调节的激素主要有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两者在调节体温方面表现为协同作用。④在发高烧时,人体的产热不一定大于散热,除非病人的体温在持续升高。无论是在炎热条件还是在寒冷条件下,体温只要维持稳定则产热量=散热量。⑤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温度感受器它不只分布在皮肤,还广泛分布在黏膜及内脏器官中。14.水盐调节机制?相关结构和参与激素?结合调节模型思考:调节方式?调节中枢?感觉中枢?感受器?抗利尿激素的①合成、分泌部位、②释放部位、③化学本质、④作用、⑤靶器官;下丘脑的作用?细胞外液渗透压、抗利尿激素和尿量三者的相互关系?15.Na+和K+的作用?15.Na+主要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提高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水和血钠降低会导致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K+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上起决定作用,还具有维持心肌舒张、保持心肌正常兴奋等重要作用。16.尿崩症患者排尿增多,但感觉口渴的原因?糖尿病患者,感觉口渴的原因?尿崩症患者口渴的原因:尿崩症患者排尿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的能力低,细胞外液渗透压较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糖尿病患者,感觉口渴的原因:糖尿病患者原尿中葡萄糖浓度高,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的能力低,细胞外液渗透压较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调节尿量和尿的成分实现的。17.下丘脑的功能1、感受(感受器):渗透压感受器2、分泌(内分泌腺):抗利尿激素、促xx激素释放激素3、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节律运动、内分泌调节(下丘脑--垂体--靶腺轴)4、传导:可传导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至大脑皮层18.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模型分析1.甲:间接调节靶腺体的分泌---分级调节模型下丘脑——垂体——靶腺体(甲状腺、性腺、肾上腺皮质)甲状腺激素、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2.乙:神经内分泌模型抗利尿激素3.丙:直接调节靶腺体的分泌----肾上腺髓质、胰岛A细胞、胰岛B细胞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19.课本P30动物激素类药物的应用(理解,读熟)(1)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①利用昆虫的性外激素作性引诱剂,干扰异性昆虫交尾,降低虫害程度。②适时向田间喷洒保幼激素,可以扰乱有害昆虫的正常发育,保持幼虫状态,抑制成虫出现,使他们不能正常蜕皮而死亡③适时使用蜕皮激素可促使幼虫提前蜕皮而死亡。④向桑叶上喷洒保幼激素可提高蚕丝的质与量等。(2)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对牛,马,猪等的生殖腺进行摘除(阉割,降低性激素),可使动物性情变得温顺,且体质增强,育肥快、肉质量高。

(3)在人类健康中的应用:①治疗疾病。②避孕。③促进人体健康

激素虽然在生产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并不是激素用得越多越好。如在饲料中添加了某些激素以后,饲料可在动物体内富集,人吃了这样高激素含量的肉食品,对身体的生长和发育会产生不良影响。在利用激素治疗疾病时,常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等。第4章免疫调节答案1.抗原呈递细胞(APC)的作用?1.识别、摄取和加工处理病原体,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2.什么是非特异性免疫?免疫系统的功能是?2.人人生来就有,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遗传下来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免疫防御(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免疫自稳(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3.抗体的作用?3.与病原体结合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4.(1)B细胞活化的两个信号?(2)B细胞的特点?(3)细胞因子的来源、作用?(4)浆细胞的来源?(5)记忆B细胞的来源?(6)抗体与病原体发生特异性结合,抗体能彻底清除病原体吗?结合后的去向?4.(1)①病原体与B细胞接触;②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此外,需要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促进。(2)一个B细胞只能针对一种特异的病原体,活化、增殖后只产生一种特异性的抗体。(3)主要:辅助性T细胞。促进B(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分化。(4)初次免疫:浆细胞来自B细胞二次免疫:浆细胞来自B细胞、记忆B细胞(5)B细胞、记忆B细胞(6)不能,抗体与病原体的特异性结合,只是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抗体病与原体结合后会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5.(1)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条件?(2)细胞免疫针对的对象?(3)细胞因子主要由辅助T细胞分泌,作用?(4)靶细胞裂解原因:激活了靶细胞内的溶酶体中的水解酶,使靶细胞的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变化,最终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or细胞坏死?(5)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体现了细胞膜的什么功能?(6)细胞免疫直接可以清除病原体吗?(1)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条件:被病原体侵染的宿主细胞、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2)细胞免疫针对的对象:靶细胞(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衰老或受损的细胞、癌细胞异体移植的器官;(3)细胞因子主要由辅助T细胞分泌,作用: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分化;(4)靶细胞裂解原因:激活了靶细胞内的溶酶体中的水解酶,使靶细胞的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变化,最终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5)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体现了细胞膜的什么功能: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功能(6)不能,细胞免疫的结果是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将抗原释放到体液中,最终由体液免疫来清除。6.体液免疫中,二次免疫的特点是?6.反应快、反应强烈,产生抗体量多7.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的区分?8.HIV主要攻击辅助性T细胞,为何最终患者会死于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8.HIV主要攻击辅助性T细胞,被攻击后,免疫系统就将处于瘫痪状态,不能有效地清除病原体或癌变的细胞,所以最终患者会死于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9.辅助性T细胞在机体的免疫反应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9.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离不开辅助性T细胞的辅助:体液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能传递信息,激活B细胞,并保证浆细胞特异性;同时,辅助性T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通过辅助性T细胞,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协调配合,共同维持机体稳态。10.什么是疫苗?免疫诊断的原理是?10.通常用灭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抗原和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11.DNA疫苗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mRNA疫苗的优势在于?11.DNA疫苗:①优点:持续表达抗原,免疫应答持久(与减毒活疫苗相比,不存在两者毒力回升和病毒传播的危险)②存在的问题:(1)外源基因整合入宿主细胞的染色体,可能会导致细胞转化而发生癌变。(2)DNA长期表达外源抗原,可能会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耐受mRNA疫苗存在多种优势:(1)可以被正常细胞降解(2)mRNA不会整合进基因组,因此不会带来感染或突变的风险。第五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答案1.生长素的合成、原料、分布部位分别是?1.①主要的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②合成原料:色氨酸。③分布部位:在植物体的各器官中都有分布,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2.生长素的作用及作用特点?2.作用:①细胞水平上,促进细胞伸长,诱导细胞分化等作用;②器官水平上,影响器官的生长发育,如促进侧根和不定根发生。作用特点: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3.赤霉素的合成部位及主要作用?3.合成部位:幼芽、幼根、未成熟的种子。主要作用: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细胞分裂与分化;打破休眠;促进种子萌发、开花、果实发育。4.细胞分裂的合成部位及主要作用?4.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主要作用:促进细胞分裂;促进芽的分化、侧枝发育、叶绿素合成。5.乙烯的合成部位及主要作用?5.合成部位:各个部位。主要作用: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开花;促进叶、花、果实的脱落。6.脱落酸的合成部位及主要作用?6.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叶片等。主要作用:抑制细胞分裂;促进气孔关闭;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与脱落;维持种子的休眠。7.预实验的作用是?7.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8.持续干热又遇大雨,种子在穗上易发芽的原因?8.脱落酸能促进种子休眠,抑制发芽。高温能使种子中的脱落酸降解,大雨又给种子提供了萌发所需的水分,于是种子就会不适时的萌发9.下列实例分别说明植物激素间怎样的作用?(1)草莓果实发育和成熟过程中乙烯含量是不同的,说明?(1)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某种激素的含量会发生变化(2)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协调促进细胞的分裂;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说明?(2)各种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共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3)高浓度的生长素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会反过来抑制生长素的作用,说明?(3)不同激素在代谢上存在着相互作用(4)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高,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比值低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说明?(4)植物体各个器官中同时存在多种激素,决定器官生长、发育的,往往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而是不同激素的相对含量。(5)在猕猴桃果实的发育过程中,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等激素的含量会像接力一样按照次序出现,调节果实的发育和成熟,说明?(5)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激素的调节还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10.光敏色素的化学本质及主要吸收的光是?10.蛋白质(色素—蛋白质复合体)红光和远红光11.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就是在重力的调节下形成的,植物是如何做出反应的?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有什么意义?11.植物的根、茎中具有感受重力的物质和细胞,将重力信号转换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造成生长素分布的不均衡,从而调节植物的生长方向。意义:根向地生长,可以深扎根,利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茎背地性生长,可以将枝条伸向填空,利于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12.植物向光性的原因、茎的背地性的原因、根的向地性的原因、顶端优势形成的原因?12.植物向光性的原因:单侧光照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侧多于向光侧;背光侧生长快于向光侧,从而造成向光生长茎的背地性的原因:重力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近地侧多于远地侧;由于茎对生长素不敏感,近地侧促进作用强,远地侧促进作用弱,从而造成背地生长。根的向地性的原因:重力引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近地侧多于远地侧;由于根对生长素敏感,近地侧抑制生长,远地侧促进生长,从而造成向地生长。顶端优势形成的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部位,因为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上述实例,只有顶端优势、根向地性能够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选必1稳态与调节核心必备知识达标验收第1章内环境与稳态和第1.为什么说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2.渗透压的概念。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什么?3.内环境的作用是?4.①为什么血液的生化指标能反应机体的健康状况②为什么能通过抽取血样测定血液中激素的含量来检测疾病?③在做血液生化检查前要处于“空腹”状态,一般要求采血前12~14小时禁食,其原因是?④检测血糖最好在空腹时进行,其理由是?5.内环境稳态的实质、调节机制、意义、基础分别是什么?6.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的考查----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7.组织水肿的原因:第2章神经调节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结构基础?2.自主神经系统对同一器官作用的意义?3.有些神经元的轴突很长,并且树突很多,这有何意义?4.手指被刺扎了一下,先缩手后感到疼痛,这有什么适应意义?5.反射两个要素?反射的概念?效应器的组成?6.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7.条件反射消退的机理?8.条件反射的意义?9.神经递质的作用?作用后的去向?10.神经纤维膜外离子浓度对膜电位的影响(膜外k增多或减少、Na增多或减少)11.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机制12.可卡因作用机理?可卡因上瘾原因?13.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作用于突触从而阻断神经冲动的传递的三大原因1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的原因?15.神经为何要以胞吐的方式释放?16.神经递质作用后被分解或回收进细胞的原因是?17.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原因是?18.大脑皮层与躯体运动的关系(3点)19.大脑左右半球主要负责?20.学习和记忆的基础?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分别与什么有关?第3章体液调节1.甲状腺激素、胰岛素、抗利尿激素、醛固酮、肾上腺素的作用是什么?2.血糖的来源和去路?3.糖尿病的症状及原因?4.反馈调节的意义?分级调节意义?5.激素调节的特点?6.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细胞的原因?7.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联系是?8.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是?9.人体热量主要来源、主要散热途径是?10.人体水主要的排出途径是?水平衡和盐平衡的调节常称为渗透压调节,主要通过肾完成对和的调节。钾离子的作用?渗透压感受器位于?总结:动物激素功能的实验探究.在研究激素的方法中,常用到“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12.体温调节中枢?体温感觉中枢?冷觉和热觉形成的部位?温度感受器:种类?分布?调节方式?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体温稳定的意义?13.辨析体温调节的五个易误点14.水盐调节机制?相关结构和参与激素?结合调节模型思考:调节方式;调节中枢;感觉中枢;感受器;抗利尿激素的①合成、分泌部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