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题型汇编-30盐的性质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751d6107fd644e293eeca8a9006e0bf/f751d6107fd644e293eeca8a9006e0bf1.gif)
![江苏省无锡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题型汇编-30盐的性质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751d6107fd644e293eeca8a9006e0bf/f751d6107fd644e293eeca8a9006e0bf2.gif)
![江苏省无锡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题型汇编-30盐的性质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751d6107fd644e293eeca8a9006e0bf/f751d6107fd644e293eeca8a9006e0bf3.gif)
![江苏省无锡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题型汇编-30盐的性质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751d6107fd644e293eeca8a9006e0bf/f751d6107fd644e293eeca8a9006e0bf4.gif)
![江苏省无锡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题型汇编-30盐的性质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751d6107fd644e293eeca8a9006e0bf/f751d6107fd644e293eeca8a9006e0bf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无锡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
汇编-30盐的性质
一、单选题
1.(2022・江苏无锡・统考二模)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鉴别固体氯化钠和硝酸镀加水溶解后,触摸容器外壁
B除去稀盐酸中混有的稀硫酸加入过量的氯化钢溶液,过滤
C分离碳酸钙与氧化钙加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干燥
D除去锌粉中混有的少量铜粉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A.AB.BC.CD.D
2.(2022.江苏无锡.模拟预测)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实现的是
A.SO?」22fH2sO4溶液一2^1^~>BaSC)4
B.Cu财;s%_>CuSO&溶液N5呼_>Cu(OH)2
C.CaCO,-->Ca02溶液少婀ZfCaCO]
D-C-^CO2S|^,-6c6乩2。6(葡萄糖)
3.(2022.江苏无锡.统考一模)下列转化仅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A.NaHCO3->NaClB.A1^A12O3C.Fe2O3^FeSO4D.NH4Cl-»NH3
4.(2022・江苏无锡•统考二模)常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Ca(OH)2的性质:
步骤一: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2gCa(OH)2粉末,然后各加入2mL水,振荡后静置,
试管底部有粉末,溶液呈无色。
步骤二:向两支试管中再各滴入2滴酚醐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试
管底部粉末无明显变化。
步骤三:继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2mL水,振荡后静置,无明显变化;向另一只试
管中加入2mL稀盐酸,振荡后静置,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试管底部的粉末消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一说明常温下Ca(OH)2不溶于水
B.步骤二中溶液变红是因为Ca(0H)2在水溶液中解离出Ca2+
C.步骤三中消失的Ca(OH)2固体溶解在稀盐酸所含的水中
D.步骤三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的原因是Ca(OH)2+2HCl=CaCU+2Hq
5.(2022・江苏无锡•统考二模)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操作
A干燥CO2气体将气体通过碱石灰(NaOH和CaO的混合物)
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向NaCl溶液中加入适量的Ca(NO3)2溶液,过
B
的少量Na2co3杂质滤
鉴别NH4C1和KCI两取两种化肥,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C
种化肥闻气味
向盛有5gKNO3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0mL蒸储
D配制5%的KNOj溶液
水,搅拌
A.AB.BC.CD.D
6.(2021.江苏无锡.统考二模)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一步实
现的是
NaOH
A.H2CO3->COB.K2SO4KOH
O扑酉爹
C.Fe,;Fe,O,D.CuOCuCl,溶液
点燃
7.(2021・江苏无锡・统考一模)向含有AgNCh和Cu(NO3)2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质量
的铁粉,反应过程中,测得混合物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铁粉的质量g
A.a点,滴加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产生
B.b点,溶液中的溶质为AgNCh和Fe(NO3)2
C.c点,过滤后得到的固体有三种
D.e点,向过滤后的固体中加盐酸,有气泡产生
8.(2021・江苏无锡・统考一模)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CuO稀HC1CO,Ca(OH),
A.COCuCuCl2B.NaOH-Na2co3CaCO3
Na2SO4稀HC1AFe
C.BaChBaS04BaChD.KMnCh上i^FezCh
点燃
9.(2021・江苏无锡・统考一模)电导率传感器可辅助探究水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将滴有几滴酚醐试液的
Ba(OH)2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两个烧杯中,同时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往其中一份逐滴
滴加稀硫酸,另一份逐滴滴加硫酸钠溶液,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A.甲曲线表示的是向氢氧化铁溶液中滴加硫酸钠溶液
B.乙曲线电导率下降到最低点时,溶液中还存在较多离子
C.M点表示该反应恰好完全
D.N点时烧杯内溶液为红色
10.(2021.江苏无锡.统考一模)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M,10
A.Fe警7Fe。B.H2O2^>H2
C.CaCOs娜JCaOD.CuSO“(溶液)^^FeSO“(溶液)
11.(2021.江苏无锡.统考一模)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点燃
A.FefFeQ、B.CuO町°,->CuSO
0,4
co,通电
C.NaOH->H20D.H2O^O2
12.(2021•江苏无锡・统考一模)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
物质。已知:B为铁锈的主要成分,D是一种盐,其水溶液显碱性。它们相互之间的关
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端物质能反应,“一”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B—A”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C—D”反应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
C.“B-C”反应后溶液中的阳离子一定是亚铁离子
D.“C-E”反应一定有水生成
13.(2021・江苏无锡•统考一模)下列涉及化学学科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微粒观:氯化钠是由氯化钠离子构成的
B.守恒观:16g硫与32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48g二氧化硫
C.转化观:NaOH和Na2cCh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结构观: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两者化学性质差异很大
14.(2021.江苏无锡.统考一模)鉴别、除杂是基本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
实验目的的是
物质操作方法
A鉴别CaCCh、NaOH、NaCl固体分别加入等量的水,观察并感知温度变化
B鉴别稀硫酸、KOH溶液、CaCb溶液分别加入Na2co3溶液,观察现象
C除去FeSO4溶液中的CuSO4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D除去混在Cu中的Fe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A.AB.BC.CD.D
15.(2021・江苏无锡・统考一模)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实现的是
A.CO,>CQB.Fe,O,HCI>FeCl,
C.Ba(OH),—^2^BaCO,D.NaNO,^->Na2CO3
16.(2021・江苏无锡•统考一模)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C01HC1
AB1a
-CaCl:--------►CaCO3-Fe--------►FeCls
CQCa(OH)2
CCuO>CuD.NaiCOj---->NaOH
17.(2021.江苏无锡•统考一模)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CCh一CaCCh
B.FeaOj—>Fe
C.NaNCh—NaCl
D.CuSO4—»FeSO4
18.(2021・江苏无锡•一模)如图中所有物质的类别均不同,连线两端的物质常温下均能
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分别属于碱、盐、酸
B.X和Z可以是A是Ch和CaCC
C.Y和Z可以是Na2cO3和Ca(OH)2
D.X和Y可以是NaCl和NaOH
19.(2021•江苏无锡・统考一模)下面右图中,四圆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一种溶液,
两圆的相交部分为两溶液混合后出现的主要实验现象,下表中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甲乙丙T
ANa2c。3H2so4Ba(OH)2石
BNa2cChHC1Ca(OH)2C11SO4
CNa2so4HC1Ba(OH)2石蕊
DHC1Na2cO3Ca(OH)2酚酿
A.AB.BC.CD.D
20.(2020・江苏无锡•统考二模)下列离子可以在同一家化工厂的无色的废水中同时检测
出来的是
A.H+Cu2+Cl-Na+B.OHMg2+AP+K+
C.Na+Ca2+NO,Cl-D.Ba2+SOj-Fe2+CF
21.(2020・江苏无锡•统考二模)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实现的是
A.CaCCh曲―COB.C02—CO
C.C6Hl2。6;AC02D.Fe-^FeCh
22.(2020•江苏无锡・统考二模)下列除杂所用试剂和主要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主要实验操作
AKC1(MgCh)氢氧化钠溶液溶解、过滤、蒸发
BH2O2(H2O)二氧化钛加入少量药品,过滤
CCaO(CaCO3)稀盐酸溶解、蒸发结晶
DCO(CO2)灼热的碳粉通入气体反应
A.AB.BC.CD.D
23.(2020•江苏无锡•统考一模)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FeC13、CaCCh、NaOH、
Ba(OH)2、BaCL、Na2sO4中的几种。为确定其组成,取适量试样进行下列实验。请
根据实验现象判断:.
①取试样溶于水,搅拌、过滤,得到无色澄清溶液A和白色沉淀B;
②取上述无色澄清溶液A,通入适量的C02,生成白色沉淀C;
③取上述白色沉淀B,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消失。
综合上述实验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由①得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FeCb,一定含有CaCCh
B.由②③得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Ba(OH)2,一定不含有Na2sO4
C.由实验现象判断,白色固体中最多含4种物质
D.由实验现象判断,白色固体的组成最多有3种情况
24.(2020・江苏无锡•统考一模)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对除杂的认识B食品安全
①用硫酸铜溶液除去Cu中混有的Zn①用工业用盐亚硝酸钠腌制食物
②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少量的②服用保健品补充微量元素,也要合理控制摄
CO入易
③用碳酸钙除去CaC12溶液中的HC1③补充维生素A防止夜盲症
C对现象的认识D化学学科的价值
①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①研制高效低毒农药,保障粮食生产
②干冰升华,有大量白雾产生
②开发新能源,改善人类生存条件
③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③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
2:1
A.AB.BC.CD.D
25.(2020・江苏无锡・统考三模).在指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S彘>SO2B.CCh光介作用>。2C.Fe2O3—£2-^.FeD.Ca(OH)2',^
NaOH
26.(2020.江苏无锡•统考二模)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E是气体单
质,A与B的反应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它们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
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
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E是一种清洁燃料
B.C—D的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
C.E-C的反应既可通过置换反应又可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D.物质D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又是配制波尔多液的原料
27.(2020•江苏无锡•统考一模)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Fe—>Fe3O4
H
B.CO-0>H2CO3
Hso
C.Zn-<>ZnSO4
D.NH4NO3—^->NH3
28.(2020・江苏无锡•统考一模)下列关于家庭小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食品级的小苏打和柠檬酸等可自制汽水
B.用淬火后的钢针制钓鱼钩
C.用加热的方法修补电木等热固性塑料
D,用10%的盐酸溶液可制叶脉书签
29.(2020•江苏无锡・统考模拟预测)己知A、B、C、D、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酸、碱、
盐,其中A、C由两种元素组成,B微溶于水,E常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日用化学
工业。将它们配成溶液后,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一”表示两物质间能反应,“一”
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
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A的水溶液可以是盐酸
B.物质B通常与可溶性碳酸盐反应转化为D
C.除去E溶液的D物质可以通过加入适量石灰水、过滤
D.物质C可以是盐类物质,化学式:NaCl
30.(2020.江苏无锡•统考一模)以下是某同学梳理的知识点
①造成酸雨的气体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②可以用水来区分氢氧化钠固体和氯化钠固
体;
③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都是8个电子;④用碳酸钾可以区分石灰水、稀盐酸和食盐水;
⑤可以用灼烧方法来区分羊毛和化纤;⑥为了增强肥效,将铉盐类氮肥和草木灰(碱性)
混合施用。其中正确的是
A.②④⑤B.①②⑤C.③⑤⑥D.②③④
31.(2020.江苏无锡.统考一模)为了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小明经常在家做模拟实验,
以下是小明进行的四组模拟实验操作,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食盐水去除茶壶中的水垢
B.用筷子做引流实验
C.用食醋将蛋壳软化
D.用柠檬酸、白砂糖、小苏打等物质自制汽水
32.(2020・江苏无锡•统考二模)只含一种杂质的硫酸溶液M,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钢溶液
后,再加足量的稀盐酸,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①M中一定不含有碳酸钠
②图中ab间(不含a、b两点)滴入酚醐溶液变红色
③be段表示沉淀部分消失,无气泡产生
@c点后溶液中的溶质不少于两种
A.①②③④B.③④C.①②D.①②③
33.(2020.江苏无锡•统考一模)分离、提纯、除杂、鉴别是基本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
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
实验目的实验设计
项
A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通过足量NaOH溶液后,干燥,收集气体
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
B分离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
干燥
提纯混有少量Ca(OH)2的KOH
C加入过量K2cCh溶液,振荡、静置、过滤
溶液
分别加入等量的水,观察并感知温度变化
D鉴别CaCO3>NaOH、NaCl固体
A.AB.BC.CD.D
34.(2020•江苏无锡,统考一模)生产复印用高档Fe.Q4粉。25℃时,氢氧化亚铁从开始
沉淀到完全沉淀的pH范围是76-9.6。图中①处4Fe(OH)2+2H2O+O2=4Fe(OH)3,
②处Fe(OH)2+2Fe(OH)3=FeQ4+4H2。,关于操作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加NaOH溶通通入空气过滤广沉淀I-CjO4
FCSO
4调节出——3一»滤液
溶液
A.加入NaOH时,应将pH调到7.6
B.通入空气时应控制用量,防止Fe(OH)2完全转化
C.滤液没有经济价值,可直接废弃
D.应将Fe(OH)2和Fe(OH)3的质量比控制在90:107
35.(2020・江苏无锡•统考一模)已知某固体粉末是由NaCl、Ba(NO3)2、CuSO4、Na2so八
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这种粉末加足量的水,振荡后呈浑浊,再加稀盐酸,
沉淀不溶解,过滤后得到无色滤液,取滤液并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对原
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
A.可能含CuSO4和Na2cCh
B.一定含NaCkBa(NO3)2、Na2so4,一定不含CuSO4,可能含Na2CO3
C.可能含NaCl和Na2c。3,一定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CuSO4
D.可能含NaCl,一定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CuSO4
36.(2020•江苏无锡•统考一模)现有含一定量氯化钠的纯碱样品,测得其中钠元素的质
量为6.9g,向该样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73g,恰好完全反应。则原固
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为
A.5.85B.10.6gC.1.7D.17.55g
37.(2020•江苏无锡•统考一模)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A.HO0--»S0
22f2点A燃3
B.COFe:°3bFe稀HQFeCb
C.CuO稀HC1,CuCLNaOH,Cu(OH)2
nMocc稀H2sO4zscNH4CIzc
D.Na2cO3,Na2so4-,NaCl
38.(2020.江苏无锡•统考一模)下列各组变化中,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CuS04NaClCaO
①/、②/\③/\
CuO^-----------CuNaOH<---------NaiCOsCaC05CaCk
A.①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39.(2020•江苏无锡•统考一模)A~H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G七种物质均含有同
一种元素,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可用作建筑材料。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
示,图中“一”表示两端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
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B
E—►口◄—F
A.A为一种单质,D为碳酸钙
B.可能涉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C.E、F的物质类别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D.H的浓溶液具有挥发性
40.(2020・江苏无锡・统考二模)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FeSCU溶液(CuSO4)加入过量Fe粉、过滤
加水溶解、过滤
BCaO(CaCO3)
通入适量氧气、点燃
CCO2(CO)
D盐酸(硫酸)先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再过滤
A.AB.BC.CD.D
41.(2020•江苏无锡•统考一模)下列物质提纯或除杂所用试剂和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分离方法
ACa(OH)2(CaCO3)HCl溶液溶解、过滤
适量吸附
BNaCl(Na2SO4)BaCh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KCl(MnO2)H2O
DSO2(HC1)NaOH洗气
A.AB.BC.CD.D
参考答案:
1.A
【详解】A.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硝酸铁溶于水吸收热量,所以加水溶解后,触摸
容器外壁可以鉴别•正确。
B.氯化钢过量,会引入新杂质氯化领,过滤不能除去,错误。
C.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氧化钙变质,不能得到氧化钙,错误。
D.锌和稀盐酸反应,铜不和稀盐酸反应,除去要保留的锌,错误。
故选Ao
2.D
【详解】A、二氧化硫和水生成亚硫酸不是硫酸,错误;
B、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和酸反应生成氢气;铜活动性较弱不能和稀硫酸反应,错误;
C、氯化钙和二氧化碳不反应,不能生成碳酸钙沉淀,错误;
D、碳和氧气点燃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在光合作用下生成糖类和氧气,正
确;
故选D。
3.C
【详解】A、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不符合题意;
B、铝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不符合题意;
C、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不是硫酸亚铁,符合题意;
D、氯化铉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D
【详解】A、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2gCa(OH)2粉末,然后各加入2mL水,振荡后静置,
试管底部有粉末,溶液呈无色不能说明Ca(OH”不溶于水,有可能氢氧化钙溶解度小,加的
水少,溶解的少,A错误。
B、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步骤二中溶液变红是因为Ca(OH)2在水溶液中
解离出OH、B错误。
C、消失的Ca(OH)2固体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C错误。
D、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试管底部的粉末消失,是因为Ca(OH)2固体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
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Ca(OH)2+2HCl=CaC12+2H2O,D正确。
故选:D。
5.C
【详解】解:A、二氧化碳能被氢氧化钠吸收,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碳酸钠和硝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除去碳酸钠带入硝酸钠,该选项不能达
到实验目的;
C、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氯化钱,是因为氯化铉和氢
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D、向盛有5gKNCh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0mL蒸播水,搅拌,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5g
=<工八xl00%=4.8%,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5g+100g
故选:Co
6.D
【分析】一步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
质,分析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即可。
【详解】A、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一步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转化不能一步实现,
故选项错误;
B、硫酸钾与氢氧化钠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转化不能
一步实现,故选项错误;
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转化不能一步实现,故选项错误;
D、氧化铜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转化能一步实现,故选项正确。
故选:D。
7.D
【分析】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铁粉优先和硝酸银反应,然后再和硝酸
铜反应,根据图可知只,当加入铁粉质量为叫,硝酸银完全反应,当加入质量为0时,硝
酸铜完全反应
【详解】A、a点时,溶液中的硝酸银还有剩余,滴加加稀盐酸后盐酸会和硝酸银反应生成
氯化银白色沉淀,A错误;
B、b点时,硝酸银均已完全反应,但硝酸铜还未反应,故溶液中的溶质有硝酸亚铁和硝酸
铜,B错误;
C、c点时,溶液中的硝酸银已经完全反应,但硝酸铜部分参与反应,反应过滤后,得到的
固体有银和铜这两和I,c错误;
D、e点时,铁已经加入过量,向过滤后的固体中存在铁,加盐酸后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故有气泡产生,D正确。
故选D。
8.B
【详解】A、铜和稀盐酸不能发生化学反应,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能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B符合题意;
C、硫酸钢不与盐酸反应,C不符合题意;
D、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铁,D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9.A
【详解】A、甲曲线中,电导率能够减小到0,是因为氢氧化钢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
成硫酸钢沉淀和水,因此甲对应的是氢氧化钢与稀硫酸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乙曲线是氢氧化银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和氢氧化钠,电导率下降到最低点时仍
然较大,表明溶液中还存在较多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Ba(OH)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根沉淀和水,恰好反应时,溶液的导电率为0,
所以甲曲线上的M点是氢氧化钢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乙曲线是氢氧化钢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和氢氧化钠,N点表示硫酸钠过量,溶
液中有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猷变红,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0.B
【详解】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则FeTfFe'Q”能一步实现,故错误;
B、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锦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则
H2c>2」^一凡不能一步实现,故正确;
C、碳酸钙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则CaCC)33UCaO能一步实现,故错误;
D、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则CuSO4(溶液)」~>FeS。式溶液)能一步实现,故
错误。
故选B。
11.A
【详解】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而不是三氧化二铁,不能一步实现;
B、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可以一步实现;
C、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水和碳酸钠,可以一步实现;
D、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可以一步实现。
故选Ao
12.D
【分析】B为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D是一种盐,其水溶液显碱性,为碳酸钠;C能
和氧化铁、碳酸钠反应,故C为酸;氧化铁可以生成A,A能与酸C反应,则A为铁;A、
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则E为碱,CE反应为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详解】A、“B-A”反应也可以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不一定是置换反应,错误:
B、“C—D”反应为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错误;
C、“B—C”反应为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盐,阳离子为铁离子,错误;
D、“C—E”反应为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正确。
故选D。
13.C
【详解】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占燃
B、硫在氧气中燃烧:S+C)2JSO2,16g硫与16g氧气反应生成32g二氧化硫,不符合题
忌;
C、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
氧化钠,故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符合题意;
D、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会导致两者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化学性质相似,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C
【详解】A、分别加入等量的水,碳酸钙难溶于水,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
高,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B、分别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产生气泡,
碳酸钠和氢氧化钾不反应,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产生白色沉淀,不
符合题意;
C、加入过量的锌粉,锌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
不但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符合题意;
D、加入足量稀硫酸,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铜,不
符合题意。
故选C«
15.D
【详解】A、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条件反应生成一氧化碳,选项A可以实现,故不符合题意;
B、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选项B可以实现,故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钢反应生成碳酸钢沉淀和水,选项C可以实现,故不符合题意;
D、硝酸钠和碳酸钾不能反应生成碳酸钠,选项D不可以实现,故符合题意
故选D。
16.D
【详解】A、氯化钙与二氧化碳不反应,不能转化为碳酸钙,不能一步实现;
B、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不能一步转化为氯化铁;
C、氧化铜与一氧化碳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缺少加热条件不能实现;
D、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转化能一步实现。
故选D。
17.C
【详解】A、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转化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正确;
B、氧化铁和一氧化碳高温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正确;
C、硝酸钠在反应中不会生成沉淀、气体、水,不符合复分解反应条件,不能一步生成氯化
钠,错误;
D、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正确。
故选C。
18.C
【分析】Z既可以与石蕊溶液反应,又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则可以推测Z为碱,Y既可以
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则Y可能是某种盐,X可以与盐酸反应,图中所有物质的类别
均不同,则X可能是某种氧化物。
【详解】A、根据题意,图中所有物质的类别均不同,图中已经有盐酸,则Z不能是酸,
根据分析,Z应当是碱,则X不能是碱,故A错误;
B、CaCb不能与C02发生反应,则Z不可以是CaCL,故B错误;
C、如果Y是Na2co3,Z是Ca(0H)2,Na2cO3可以与HC1发生反应,也可以与Ca(OH)
2发生反应,而Ca(OH)2可以与CO2发生反应,且符合Y是盐、Z是碱的要求,故C正
确;
D、NaCl不能与HC1发生反应,则X不能是NaCl,故D错误。
故选C。
19.A
【详解】A、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钠与氢氧化钢反应生成碳酸钢沉
淀,稀硫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氢氧化钏呈碱性,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
蓝色,正确;B、氢氧化钙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的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错误;C、硫酸钠和
稀盐酸不能反应,错误;D、氢氧化钙呈碱性,使无色的酚醐变成红色,错误。故选A。
20.C
【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大量
共存,本题还要注意溶液呈无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
【详解】A、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但铜离子的水溶液显蓝
色,故选项错误。
B、OH与Mg2+、A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铝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
选项错误。
C、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D、Ba2\SO: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钢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亚铁离子的水溶液显浅绿色,
故选项错误。
故选:Co
【点睛】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
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特定离子的颜色。
21.C
【详解】A、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不能一步转化成一氧化碳,故
A错误;
B、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常温的条件下不能反应,
故B错误;
C、葡萄糖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C正确;
D、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不会一步转化成氯化铁,故D错误。
故选:Co
【点睛】涉及多种物质之间的一步转化时,第一要注意转化的方向,第二是要是否存在明显
的不能实现的转化,也就是找出明显的突破口来加速题目的解决。
22.D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
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
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详解】A、MgCL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
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镒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
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CaO和CaCCh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
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O2能与灼热的碳粉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
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23.C
【分析】FeCb溶液呈黄色,其沉淀为红褐色,而实验中得到的是无色澄清溶液A和白色沉
淀B,所以一定不存在氯化铁;根据①取试样溶于水,搅拌、过滤,得到无色澄清溶液A
和白色沉淀B;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碳酸钙或硫酸饭中的一种或两种;氢氧化钢溶液中通入
二氧化碳可以生成能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碳酸钢,氢氧化钠与氯化钢的混合溶液中通入二氧
化碳也可以产生碳酸节贝,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再与氯化钢反应生成
碳酸钢沉淀;而根据③取上述白色沉淀B,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消失,可判断白色
沉淀不可能为硫酸钢,故判断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硫酸钠。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白色固体中一
定含有碳酸钙,氢氧化节贝(或氢氧化钠和氯化钢),一定不含氯化铁和硫酸钠。白色固体若
含两种物质,则根据②取上述无色澄清溶液A,通入适量的C02,生成白色沉淀C,而在几
种物质的溶液中,能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产生沉淀的只有氢氧化根,因此白色固体中一定含
有氢氧化钢,则这两种物质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领;
若白色沉淀含有三种物质,则三种物质可能的组合为:(1)碳酸钙、氢氧化钢与氢氧化钠;
(2)碳酸钙、氢氧化钢与氯化专贝;(3)碳酸钙、氢氧化钠与氯化节贝;
如果白色固体含有四种物质,则它的组合为:碳酸钙、氢氧化钢、氢氧化钠和氯化领,最多
含有这四种物质。
【详解】A.由分析可知,由①得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FeCb,一定含有CaCCh或BaSCU
中的一种或两种。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以上分析,由②③得原白色固体中不一定含有硫酸钠,可能含有氢氧化钢。故B不
符合题意;
C.根据以上分析,白色固体可能含有四种物质,则它的组合为:碳酸钙、氢氧化钢、氢氧
化钠和氯化钢,所以白色固体中最多含4种物质。故C符合题意;
D.根据以上分析,白色固体的组成最多有5种情况。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点睛】本题关键是根据题意先把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排除,一定存在的物质,和可能存在的
物质,再根据题意组合可能的物质种类。
24.D
【详解】A、①可以用硫酸铜溶液除去Cu中混有的Zn,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
再过滤;②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少量的CO不合理,原因是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
持燃烧,一氧化碳点不着;③用碳酸钙除去CaCh溶液中的HC1,可以,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再过滤即可,故A错;
B、工业用盐有毒,不能用来腌制食物,故B错;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1:8,体积比是2:1,故C错;
D、①研制高效低毒农药,保障粮食生产,说法正确;②开发新能源,改善人类生存条件,
说法正确;③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说法正确。
故选D。
25.C
【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该转化能一步实现,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可通过光合作用生成氧气,该转化能一步实现,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常温下不能反应,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该转化能一步实现,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6.B
【分析】根据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与B的反应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
化碳,所以A和B分别是碳酸钙和稀盐酸中的一种,E是气体单质,盐酸会转化成E,所
以E是氢气,C和氢气可以互相转化,所以C是水,D和水能够相互转化,D能够转化成
碳酸钙,所以D可以是氢氧化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A、E是氢气,是一种清洁燃料,故正确;
B、C-D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放热反应,故错误;
C、E-C的反应,可知是氢气发生置换反应,也可以是氢气燃烧生成水,既可通过置换反
应又可通过化合反应实现,故正确;
D、通过推导可知,D可以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可以改良酸性土壤,又是配制波尔多液的
原料,故正确。
故选B。
27.B
【详解】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转化能一步实现,故选项错误;
B、一氧化碳不能与水反应,转化不能一步实现,故选项正确;
C、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溶液和氢气,转化能一步实现,故选项错误;
D、硝酸镂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钠、氨气和水,转化能一步实现,故选项错误。
故选Bo
28.A
【详解】A、柠檬酸能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用食品级的小苏打和柠檬酸等可
自制汽水,故选项家庭小实验正确;
B、淬火后的钢针变脆,韧性减弱,不能制作钓鱼钩,故选项家庭小实验错误;
C、热固性塑料不能热修补,不能用加热的方法修补电木等热固性塑料,故选项家庭小实验
错误;
D、不能用10%的盐酸溶液可制叶脉书签,应使用氢氧化钠溶液,故选项家庭小实验错误。
故选Ao
29.C
【分析】根据A、B、C、D、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酸、碱、盐,E常用于玻璃、造纸、纺
织和日用化学工业,所以E是碳酸钠,B微溶于水,所以B是氢氧化钙,B会转化成D,
D会转化成碳酸钠,所以D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缴氧化
钠,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其中A、C由两种元素组成,A会与氢氧化钙、
碳酸钠反应,所以A可以是盐酸,盐酸、碳酸钠、氢氧化钠反应均生成C,C可以是盐,如
氯化钠,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代
入验证,推导合理。
【详解】A、物质A的水溶液可以是盐酸,不符合题意;
B、B是氢氧化钙,D是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物
质B通常与可溶性碳酸盐反应转化为D,不符合题意;
C、E是碳酸钠,D是氢氧化钠,加入适量石灰水,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
将主要成分碳酸钠转化成了氢氧化钠,没有达到除杂的目的,符合题意;
D、根据分析,物质C可以是盐类物质,化学式:NaCl,不符合题意。故选C。
30.A
【详解】①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
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故错误;
②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无能量变化,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故可以使
用适量的水可以区分氯化钠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故正确;
③氨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可能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也可
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如钠离子、氯离子等,故错误;
④碳酸钾能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
和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与食盐反应,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能鉴别,故正确;
⑤羊毛燃烧时能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线燃烧时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故正确;
⑥将铉态氮肥和草木灰混合施用会降低肥效,故错误。
故选Ao
31.A
【详解】A、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氢氧化镁,食盐水与碳酸钠、氢氧化镁不反应,不
能用于去除水垢,可用食醋,符合题意;
B、筷子形状和玻璃棒类似,可代替玻璃棒做引流实验,不符合题意;
C、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能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故用食醋
可将蛋壳软化,不符合题意;
D、小苏打能与柠檬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用柠檬酸、白砂糖、小苏打等物质自制汽
水,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A
【详解】只含一种杂质的硫酸溶液M,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钢溶液后,硫酸能与足量的氢氧
化钢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领沉淀和水,沉淀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
改变,故。a段沉淀质量增加;ab段沉淀质量不变;be段质量减少,是因为生成的沉淀中,
一部分沉淀能与稀盐酸反应。
①M中一定不含有碳酸钠,因为碳酸钠能与硫酸反应,不能共存,故说法正确。
②图中ab间(不含a、b两点)是过量的氢氧化钢与盐酸反应的过程,过程中呈碱性,滴入
酚献溶液变红,故说法正确。
③M中的杂质可能是氯化镁等,当杂质为氯化镁时,与氢氧化钏反应产生氢氧化镁沉淀,
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没有气泡产生,故说法正确。
④若M中含有氯化镁,氯化镁与氢氧化钏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钢,稀盐酸能
与过量的氢氧化钢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钢和水,稀盐酸能与氢氧化镁沉淀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
c点后溶液中稀盐酸过量,溶质有氯化钢、氯化镁、氯化氢三种溶质,c点后溶液中的溶质
不少于两种,故说法正确。
故①②③④判断均合理。
故选:Ao
33.D
【详解】A、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
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加入足量稀硫酸,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再
过滤、洗涤、干燥,无法再分离出铁粉,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Ca(OH)2能与过量K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
新的杂质碳酸钾(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分别加入等量的水,碳酸钙难溶于水,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氯化
钠固体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34.B
【详解】A、氢氧化亚铁从开始沉淀到完全沉淀的pH范围是7.696,即当溶液的pH=7.6
才开始有氢氧化亚铁沉淀析出,为保证氢氧化亚铁生成的质量,应控制溶液的pH=9.6,选
项错误;
B、氢氧化亚铁与氢氧化铁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一定要保证沉淀是氢氧化亚铁与氢氧化铁
的混合物,如果通入过量的空气,氢氧化亚铁会全部转化为氢氧化铁,则不能生成四氧化三
铁,选项正确;
C、反应后的滤液中含有硫酸钠,硫酸钠可用于生产水玻璃、彩釉等,即滤液还有经济价值,
不可直接废弃,选项错误;
D、由化学方程式Fe(OH)2+2Fe(OH)3=Fe3O4+2H2O可知,反应中Fe(0H)2与Fe(0H)3的质量
比=(56+34):(107x2)=45:107,选项错误,故选B。
35.D
【详解】由于混合物加水振荡后有浑浊,说明生成沉淀,且过滤后得无色滤液,可以判断该
混合物中没有硫酸铜;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说明生成的沉淀为硫酸铁,所以该混合物
中含有硫酸钠和硝酸钢,一定不含硫酸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整木家装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行业政策及需求规模预测报告
- 2025年中国汽车清洗系统行业发展现状调查、竞争格局分析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 排尿异常的观察与护理课件
- Unit 3 Learning better(复习课件)三年级英语下册同步高效课堂(人教PEP版·2024)
- 二零二五年度马铃薯种薯品牌授权与营销推广合同3篇
- 《隧道监理概述》课件
- 《酒类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柏威夏寺案讲座》课件
- 《颅脑断面解剖》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1,8-辛二醇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DBJ51-T 151-2020 四川省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评价标准
- GB/T 3795-2006锰铁
- GB/T 31329-2014循环冷却水节水技术规范
- PALL 颇尔过滤器 -乙烯系统培训
- 全科医疗服务模式及服务内容课件
- 京东1+X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练习全
- 清新淡雅简洁通用模板课件
- 北京市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地址医疗机构名单(344家)
- 加油站新员工入职心得体会(篇)
- 国有金融企业年金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