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2022-2023年度下学期市统测高二历史试题_第1页
江西省吉安市2022-2023年度下学期市统测高二历史试题_第2页
江西省吉安市2022-2023年度下学期市统测高二历史试题_第3页
江西省吉安市2022-2023年度下学期市统测高二历史试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测试时间:75分钟卷面总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易传》将“天道”地道”“人道”并列,认为“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至于如何发挥人的优势去“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易传》强调人的主观奋斗精神。这反映了中华文化A.崇尚天人合一B.倡导自强不息C.追求家国情怀D.推崇天下为公2.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田律》《金布律》等秦律文件,内容涉及经济、刑事、行政、民事等诸多方面。而墓主喜仅是一名县吏,在他任安陆令史、鄢令史等职期间收藏了这些秦律文件。由此可见A.秦朝首创以法治国B.秦朝强调严刑峻法C.秦律得到广泛实施D.秦律体系内容严密3.下图所示的两尊戴帷帽骑马仕女俑,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古葛群唐代墓葬。它们的发现,不仅反映出当时唐王朝的政令在高昌地区得到了全面推行,也表明盛唐时期高昌地区有着同长安一样的流行时尚。据此推知,盛唐时期A.骑马成为女性主要休闲方式B.民族交融得到了进一步加强C.社会价值取向追求显贵地位D.尚武健身风气受到社会推崇4.两宋时期,文臣群体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以科举出身为主体的文官队伍逐渐成为政坛中坚力量,独具特色的文臣士大夫政治体制得以确立。这一体制的确立A.宣告贵族政治体制的结束B.体现了经济格局变动的影响C.表明官僚政治发展的成熟D,得益于分化事权措施的推行5.清初,“广东本处之人,惟知贪财重利,将地土多种龙眼、甘蔗、烟叶、青靛之属”。因此,粤省产米不足以敷民食而需仰赖于他省的情况,已日趋严重。由此推知,清初广东地区A.农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B.农家副业占据主导地位C.农业经济衰退趋向明显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受阻6.1842-1845年,中国对英国大批棉纺织品的进口造成了19世纪四五十年代的长期壅塞。此后英国输华的纺织品总值,很少超过1845年的水平,到1854年甚至降到64万镑。这表明当时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B.中国市场需求和购买力仍然有限C.中英正常贸易受到鸦片走私阻碍D.中英正常贸易商品结构相对单一7.陈独秀在《新青年).上撰文指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据此可知,陈独秀认为弘扬民主与科学A.契合了解决时弊的要求B.适应了文学革命的需要C.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D.缓和了中西文化的矛盾8.193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呼盱全国各党各派各界各军以“兄弟阅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停止内战”,组织全中国统一的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集中一切国力”,“为民族生存而战!"“为人权自由而战!”。中共中央此举意在A.实现革命工作重心转移B.开辟中国革命的新道路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推动国民革命深入发展9.有学者认为,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是导致“一边倒"格局固定化和长期化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和随后中美两国军队在朝鲜的对抗,“一边倒"的局面有可能不会持续那样长的时间,中美两国也有可能较早建立起外交关系,尽管不会是一种友好的关系。由此可见,“一边倒"格局的持续A.符合新中国的意识形态和长远利益B.扩大了中国对外经济联系的对象C.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主动选择的结果D.深受美国霸权主义外交行径影响10.下表是1991-1995年我国个体经济发展情况统计据表可知,这一时期我国A.社会经济结构日益完善B.非公有制经济逐步占据主导地位C.计划管理调控成效突出D.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11.埃及考古学家在布拖的史前考古层中发现两件文物:一是泥钉,一是抛光的圆锥体。二者与埃及史前文化考古层的其他文物和建筑风格迥异,却有着典型的两河流域文明特征。这表明A.两河流域文明发展早于古埃及B.考古发掘更能揭示历史真相C.埃及与两河流域存在文明交流D.战争是区域联系的主要手段12.中国儒家认为“百行孝为先”,而日本武士道在形成之际就将“忠"凌驾于“孝"之上,还强调“义”“仁”“勇”“克己”等武士品质。这说明日本武士道的出现A.适应了日本政治发展态势B.否定了中国的儒家文化C.意在阻滞中华文化的传播D.冲击了神道教信仰体系13.有学者指出:“白人诚然有组织有人力,也有力量去剥夺印第安人,把整个大陆都接管过来,但是归根结底他们发现:他们在自己的词汇、文学、服装、医药中接受了印第安人文化的许多特点,甚至在栽种食用农作物方面也从印第安人那里学到许多东西。”这说明A.印第安人文化压倒了西欧文化B.西欧文化对印第安人的文化影响巨大C.印第安人对民族文化强烈认同D.殖民扩张客观上推动了区域文化交流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写道,“1846-:1865年英国从印度输入棉花从34540143磅,增加到445947600磅;从澳大利亚输入的羊毛从21789346磅增加到109734261磅;从美国输入的棉花从401949393磅增加到1115890608磅"。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英国A.工业生产能力巨大B.对外殖民扩张加强C.推行自由贸易政策D.对工业技术的垄断15.据估计,1925年城市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1950年增为29.1%,1960年达35.3%,1970年为36.6%,1980年增至41.3%,1985年达44.5%,其增长速度超过了总人口的增长速度。这反映了A.各国城市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强B.世界城市化发展速度日益加快C.城市开始领导乡村的新时期到来D,国际大都市的作用进一步增强16.1958年美国颁布《国防教育法案》,提出要加强与撒哈拉以南非洲居民的理解与交流。根据该法案,1958-1960年,联邦基金共投入30万美元用于非洲研究,其中投入撒哈拉以南非洲语言发展项目的研究经费有7万多美元。这反映出当时A.西方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B.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得到迅速发展C.非洲国家经济发展开始陷入困境D,学术研究服务于美国的全球战略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其中,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4分,第20题12分。1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据史书记载,“汉朝建立后,基本沿袭了秦代的移民政策。从汊高祖九年(前198年)开始一直到成帝鸿嘉二年(前19年)的近180年间,相继向关中移民10余次,其对象大多来自关东"。在西汉,“与迁入的数量和次数相比,从关中迁出的人口要少得多”。总的来说,“西汉一代从关东进入关中人口累近30万,而至西汉末年,在关中的关东移民后裔已有约122万,几乎占三辅人口的一半”。关中正因大量关东人的徙入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性人群风貌,正所谓“五方杂厝,风俗不纯,其世家则好礼文,富人则商费为利”。这最终促成并巩圃了囊括关东华夏在内的整体性的“汉人(华夏)”认同,取代了秦及汉初狭隘的“秦人”或“汉人”认同。——摘编自刘志平、赵若彤《秦汉时期关中人口迁移与族群的互动、交融及认同》(1)根据材料,概括西汉时期其他地区向关中移民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时期向关中移民的意义。(6分)1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与拉丁美洲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16世纪下半叶,17世纪初进入鼎盛期。随着中拉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大量中国生丝与丝织品经由菲律宾运往拉丁美洲,拉丁美洲的白银则通过墨西哥流入菲律宾,最后进入中国,形成了早期跨区域性的贸易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世界性的商品与货币流通。中拉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推动了漳州、马尼拉、阿卡普尔科、利马等地的发展,也加速了东西方的人口流动,增强了菲律宾和拉丁美洲地区人口结构的多元性特征。——摘编自李兴华等《16-17世纪初期中拉海上丝绸之路与跨区域性贸易网络的形成》材料二19世纪中叶以后,华工大批移入拉丁美洲。绝大多数华工与外国公司订有“契约”,契约规定这些华工的膳宿、路费均由公司预先垫付,为偿还膳宿、路费,华工8年内必须为其雇主劳动,劳动期间毫无人身自由,是“变相的苦力奴隶”。华工问题促使清政府同拉丁美洲一些国家建立与发展外交关系。双方处于比较平等的地位,彼此都注意友好相待,互谅互让,最终达成一系列协议。协议规定:禁止掠卖、虐待华工,要改善华工待遇;发展双边贸易,直接互通有无;确立互相给予最惠国待遇的平等互利原则。——摘编自沙丁等《中国和拉丁美洲关系简史》(1)根据材料,概括16-19世纪中、拉关系的演变。(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叶以后影响中、拉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8分)19.(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世纪的最后几十年是欧洲与美国的经济萧条期。新兴工业国家的领导人对如何处理经济危机所带来的生产过剩和失业问题毫无经验。他们特别害怕社会骚乱,在某些情况下,他们似乎觉得经济萧条的到来意味着革命爆发也为期不远了。同时代的一些政治理论家也坚信,殖民地能向失业工人提供移民的处所,能为剩余产品开拓市场,能充当释放工业萧条时期所积累的压力的安全阀。在争夺殖民地的时代,在决定吞并海外领土的时候,欧洲政治领导人较他们的前辈扮演着更突出的角色;尽管在19世纪的上半叶,他们的前辈所发挥的作用已经相当重要。这部分是因为通讯得到了极大改善,电报和铁路不仅使从欧洲的各个首都向热带地区的人发送更快捷的电报成为可能,而且也令欧洲的大臣们能更加积极有效地影响殖民地的统治。对殖民地的激烈争夺也为同时代的军备竞赛和军国主义的支持者提供了借口。对殖民地的争夺大大激化了一战之前的几十年间,列强之间不断增加的矛盾和偏执。在欧洲分裂成两大阵营的时候,在争夺苏丹、摩洛哥和巴尔干地区(列强都把巴尔干诸国当作殖民地看待)的问题上不断出现的危机与两大同盟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摘编自迈克·亚达斯等《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后期至一战前欧洲列强激烈争夺殖民地的背景。(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后期至一战前欧洲列强激烈争夺殖民地的后果。(6分)2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西方社会的第二次精神突破发生于13--18世纪。无独有偶,中华文明的第二次精神突破发生在15-17世纪,也就是明中叶到明末,在时间上和西方的第二次精神突破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