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一辆客车每小时行100千米,4小时能行多少千米?二、整体感知行程问题的三种运动方向谈话引入:刚才是一辆车在行驶运动。现在有两辆车在马路上直行,它们的运动方向会有哪几种情况?请同位两人用手势一起演示一下,互相说一说。小结:行程问题的三种运动方向:两地相向、两地同向、同地背向。三、整体感知相向而行的三种情况今天先一起研究相向而行的行程问题。四、核心过程推进(一)、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认识出示: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车平均每小时行100千米,乙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2小时后两车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说明:可以用字母符号表示文字信息(PPT出示并介绍)。判断是相向而行的哪种情况。画线段图,找等量关系这个问题可以怎样解决?你能不能把这些信息在线段图上用字母表示出来,试一试,比一比看谁画的图正确,信息标得全面、完整。巡视点拨:甲、乙两车2小时后相遇,相遇点在哪里?用什么表示?收:(1)相遇点标在线段的中间的情况提问:把相遇点标在线段中间,对吗?为什么?(2)线段图标注s甲、s乙找学生半成品资源,有什么建议?为什么?(3)学生修改线段图。(4)引导学生从线段图里找数量关系。思考:借助线段图,你能找到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式?s甲=?s乙=?写出更加具体的数量关系式。(二)、同地背向问题的数量关系认识说明:可以用字母符号表示文字信息,PPT出示并介绍。判断属于那哪种情况?。画线段图,找等量关系:巡视点拨:(1)想一想,两车的出发点在哪里,2小时后两车又到了哪里呢?用什么表示?(2)甲是从哪走到哪?乙是从哪走到哪?请你在线段图中用s甲、s乙标出甲、乙两车行驶的路程,并试着写出数量关系。收:找学生半成品资源,板贴线段图:有什么建议?为什么?(2)快速修改完善自己的线段图,标出s甲、s乙和s,写出数量关系。(3)s甲=?s乙=?写出更加具体的数量关系式。(三)、环形同地背向相遇问题说明:可以用字母表示文字信息,判断:是哪种情况?PPT动态演示。画线段图,找等量关系:这个问题可以怎样解决?想一想,你能画图表示出来吗?收:出示环形车道教具化曲为直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放:现在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吗,试一试。巡视点拨:想一想,两车的出发点现在在哪里?出发点A看看你画上了吗,原来的相遇点现在又在哪里呢?我们可以用B1和B2表示?收:板贴线段图:(1)有什么发现?为什么?(2)从线段图找数量关系它们的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怎样研究的?下面问题两车行驶又是什么情况呢?判断:是相向中的哪种情况?相隔的路程可以用字母S0表示。学生自己画线段图找到数量关系。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数量关系的运用。虽有过简单运用的集中教学,但在本节课中学生依然会出现以下困难:一是缺乏对行程问题——相遇的各类情况的联系与整合,学生也往往容易纠结于具体的解答过程而影响学生的整体认识和把握。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相遇问题线段图的画法,对出发点和相遇点的位置建立敏感,能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进而解决相关行程问题。效果分析本节课在前面的基础上学习,对“速度×时间=路程”这一特殊数量关系的简单运用进行集中教学,通过研究相向而行中的相遇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对行程问题(相遇问题)的整体认识,使学生在把握内在关系与结构的基础上更好地进行有意义的问题解决,也为后续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教材分析教材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改变了以往专门编排、集中的情况,一是把应用题教学与计算教学相结合;二是呈现形式多样,加强了收集、整理信息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三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经验支持学生的解题活动。虽教学解决实际问题,但不分类型,缺乏结构。如简单特殊数量关系只是在练习中提及,特殊数量关系的简单运用没有集中教学,再如对特殊数量关系的复杂运用,四上是“相遇求总路程”,五上有求“相遇时间的练习题,将行程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知识点在不同学期进行教学。学生虽然解答了许多实际问题,但对众多问题的内在联系感知甚少,不能整体地发现特殊数量关系的内在规律,也难以很好地建立沟通特殊数量关系的结构。观课记录王长栋老师:
本节课,王老师独特新颖的教学设计,优美精炼的教学语言,敏捷灵活的教学机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的开始,王老师先带孩子们复习了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行拓展延生,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更好地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王老师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索、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努力为学生创设、营造出一个宽松、浓厚的探索氛围,让学生去想、去做、去说,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学生的思维与创造能力。本节课看起来前面进行的很顺利。但是,实际上处理的不够透彻。孩子们虽然掌握了相向而行的相遇问题,但是掌握的不够扎实,没有真正内化,这也是为什么后续的问题还依旧会出错的主要原因。所以,如果王老师的课前面的部分能够处理的再细致一些,会更好。学习单姓名:1、甲、乙两车同时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车平均每小时行120千米,乙车平均每小时行90千米,4小时后两车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出发,背向而行,甲车平均每小时行100千米,乙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3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3、甲、乙两车在一个环形的车道上,同时从A地出发,背向而行,甲车平均每小时行100千米,乙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2小时后两车相遇,整个环形车道多少千米?4、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车平均每小时行120千米,乙车平均每小时行100千米,5小时后两车相距350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课后反思反思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思总是指向教师自我的,教师既是研究的对象,又是研究的主体,教师反思的过程,是将“学会教”与“学会学”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行为的科学性。下面,我就谈一下本节课上完后我的一点反思。本堂课上完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有点平均用力。第一个大问题和第二个大问题的处理上用时差不多。其实第一个大问题应该是教结构,学生学会后第二个大问题可以自己主动去解决,也就是我们说的用结构。第三个大问题,把环形的轨道打开后,应该就可以完全放手了。但是在处理第一个大问题的时候,由于我过于着急,处理的不够细致,导致后续的问题孩子自己解决不好。没有真正做到已生为本。处理完“相向而行—相遇”后,回顾的不够,没有真正总结出方法。所以,导致孩子在后面处理“背向而行”的行程问题的时候还有困难。在处理完“背向而行”的问题时,和“相向而行—相遇”的问题比较不够,孩子们没有完全体会到“背向而行”的问题实际上是“相向而行—相遇”问题的一种特殊情况。讲完三个问题后,沟通也不够,其实最后并没有总结出,这三种情况,实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铁杉板材行业直播电商战略研究报告
- 蓄滞洪区设施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路机车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行业直播电商战略研究报告
- 环保壁纸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非锡合金型材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中介代签定金合同范例
- epc勘察设计合同标准文本
- 供热工人合同样本
- 农村用水井施工合同样本
- 2025购销商品合同模板
- 2024年山西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03月双鸭山市“市委书记进校园”引才活动黑龙江能源职业学院13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湖南兴湘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春季校园招聘2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 农业机械设备使用与操作指南
- 2025年03月春季甘肃临夏州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34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考点剖析附解题思路及答案详解
- 2025年03月州省气象部门第二批公开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34人(第6号)笔试历年参考题库考点剖析附解题思路及答案详解
- 图书管理员的岗位技能要求与试题及答案
- 自体输血管理制度与技术规范
- 燃气管道管道吹扫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