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宿迁市沐阳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

化学试题

I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016S32N14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5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只能从自然界中的动植物获得

B.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质使人类在认识生命的过程中迈出了一大步

C.我国古代的酿酒、制醋均属于由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人工合成有机物技术

D.光导纤维、尼龙、涤纶都是有机合成纤维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人们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也可以由无机物合成,如由CO、氏可制取甲醇、汽油等,A不正

确;

B.在发现结晶牛胰岛素以前,有机物只能从生命体中获得,自从氨基酸为原料合成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

质之后,人类在认识生命的过程中向前迈出了一大步,B正确;

C.我国古代的酿酒、制醋技术,是以淀粉为原料,通过酶的催化作用转化而成,是有机物向有机物的转

化,c不正确;

D.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D不正确;

故选Bo

2.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羟基的电子式为::6:H

B.键线式为\\的有机物不存在顺反异构

O

ClC1

c.氯澳碘代甲烷的两种对映异构体如图:[、、、''"【】〃〃,,,!

/、BrBr,、H

D.丙烯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

【答案】C

【解析】

【详解】A.羟基的电子式为H:6・,故A错误;

B.]\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且双键相键合的每个碳原子连接两个互不相同的基团,则

0

存在顺反异构现象,故B错误;

C1C1

C.氯漠碘代甲烷中C为手性碳,具有对映异构,同分异构体为!小'7I%/,故C正

BrBrH

确;

D.为丙烯的球棍模型,故D错误;

故选Co

3.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

A.CH3cH(CH3)2B.CH3CH2OHC.CH3CH2CHOD.CH3CHCICH2CH3

【答案】D

【解析】

【详解】A.CH3cH(CH3)2分子中每个碳原子都含有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不含手性碳原子,故A错

误;

B.CH3cH20H中每个碳原子都含有相同的原子,所以不含手性碳原子,故B错误;

C.CH3cH2cHO中每个碳原子都含有相同的原子,所以不含手性碳原子,故C错误;

9H,

D.K中标记C连接四种不同基团,为手性碳原子,故D正确;

*H

故选:D。

4.下列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正确的是

0,,

A.2―0—/)醛B.CH30cH3酮

CH,CHCH3/\

c.|竣酸D.(V-CH2cH3芳香烽

COOH\/

【答案】C

【解析】

【详解】A.的官能团是酯基,该物质属于酯类,A项错误;

B.CH30cH3含有醛键,该物质属于酸,B项错误;

CH2CHCH3

C.|官能团为竣基,该物质属于蛋酸类,C项正确;

COOH

D.I\—CH2cH3六元环不是苯环,该物质属于环状煌,

D项错误。

故选Co

5.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系物的是

A.CH3cH2cH20H与CH30H

C.CH3COOH与HCOOCH2cH3D.CH3CH2CI与CH3cH2cH2Br

【答案】A

【解析】

【详解】A.CH3cH2cH20H与CH30H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2个CH?原子团,因此二者互为同

系物,A正确;

B.中羟基与苯环相连,属于酚;后者CH20H中的羟基与侧链C原子相连,

属于芳香醇,二者结构不相似,因此不属于同系物,B错误;

C.CH3co0H含有段基,属于饱和一元段酸;而HCOOCH2cH3分子中含有酯基,属于饱和一元酯,二

者的结构不同,因此不属于同系物,C错误;

D.CH3cH2cl是氯代烷烧,而CH3cH2cH?Br属于澳代烷烧,二者的分子中不仅相差CFh原子团,而且

官能团也不同,因此二者不属于同系物,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6.某学生做乙醛还原性的实验,在一支试管内加入2mLim硫酸铜溶液和4mL0.4moi氢氧化

钠溶液,混合后加入0.5mL40%的乙醛溶液,加热至沸腾,无红色沉淀。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A.氢氧化钠不足B.硫酸铜不足C.乙醛溶液太少D.加热时间不够

【答案】A

【解析】

【详解】做该实验,与乙醛反应的必须是新制的氢氧化铜碱性悬浊液、氢氧化钠必须相对过量,所以实

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氢氧化钠不足;

答案选A。

7.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仪器未画出)不能达到实验

目的的是

InIII1\

A.装置I:除去甲烷中的乙烯B.装置H:制备硝基苯

C.装置III:乙醇氧化为乙醛D.装置IV:分离苯和水

【答案】A

【解析】

【详解】A.乙烯与高镒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会引入新杂质二氧化碳,故A错误;

B.在浓硫酸作用下,苯和浓硝酸在60℃左右的水浴加热条件下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和水,故B正

确;

C.在灼热铜丝的作用下,乙醇和氧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醛和水,故C正确;

D.苯不溶于水,用分液的方法能够分离苯和水,故D正确;

故选A。

8.下列物质命名为“2,2一二甲基丙烷”的是

A.(HCH-C-(II,B.

r.4H3(H-CH-CH,

CILCILCHCIL产

323

c1D.CH-C-CH,

CH,J

【答案】D

【解析】

【详解】有烷妙的系统命名法可知,2,2—二甲基丙烷的主链有三个碳,2号碳有2个甲基,结构简式为

CH-C-CIL;

故选D。

9.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是不可再生资源。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

说法不氐砸的是

A.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它是一种高效而洁净的燃料

B.石油的分储是化学变化

C.石油通过催化裂化过程可获得汽油、煤油等轻质油

D.煤的气化是把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大量的热,无污染,故是高效、洁

净的能源,A正确;

B.石油的分锵是物理变化,B错误;

C.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汽油,煤油,柴油等)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C

正确;

D.煤的气化是指煤与水蒸气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一氧化碳和氢都是可燃性气体,该过程为

化学变化,D正确;

故选Bo

10.用生物材料聚乳酸制作成可降解餐具作为冬奥会选手吃饭时的“饭碗”,聚乳酸属于

A.氧化物B.单质C.有机物D.碱

【答案】C

【解析】

【详解】聚乳酸是含碳的化合物,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单质、碱,属于有机物,

故选C。

11.关于“冰墩墩”“雪容融”的制作材料,下列说法不正娜的是

冰墩墩雪容融

C-

I

D.亚克力(I)可通过加聚反应制备

HC-C

2IX

C

H3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PVC的结构简式可知,PVC的单体为CH2=CHC1,所以其单体为氯乙烯,A正确;

B.从PC的结构简式中可以发现,其中存在饱和碳原子,饱和碳原子具有甲烷结构特点,甲烷为四面体

结构,所以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不共平面,B错误;

C.C.苯乙烯中碳碳双键能和浪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溪水褪色,c正确;

D.该物质是加聚产物,所以通过加聚反应可以得到该高分子化合物,D正确;

故选B。

12.北京冬奥会倡导“公平公正,纯洁体育''的价值观,在反兴奋剂工作中开展了以“拿干净金牌”为主题的

教育活动。某种兴奋剂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CH3

A.分子式为Cl6HH。3

B.该兴奋剂分子可发生消去反应

C.Imol该兴奋剂最多可与ImolHz发生反应

D.该兴奋剂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16个C原子,3个。原子,不饱和度为9,则含H原子个数为,

16x2+2-9x2=16,分子式为Ci6Hl6。3,A不正确;

B.该兴奋剂分子中不含有醇羟基或卤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B不正确:

C.碳碳双键、苯环都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所以Imol该兴奋剂最多可与7m。旧2发生反应,C不正

确;

D.该兴奋剂分子中含有酚羟基,所以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D正确;

故选D。

1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物质性质实验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不氐硬的是

A.乙烯通入滨水,滨水褪色:CH2=CH2+Br2-*CH2BrCH2Br

B.向银氨溶液中加入少量乙醛,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内壁产生一层光亮的银镜:

CH3CHO+2Ag(NH3)2OH---等——>CH3COONH4+2Ag|+3NH3+H2O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溶液变浑浊:ONa+CCh+PhO-OH+Na2cCh

CH3

D.甲苯与浓硝酸、浓硫酸的混合酸在100℃时产生不溶于水的淡黄色针状晶体:+3HO-NOj

浓破微

100℃1+3H2O

【答案】c

【解析】

【详解】A.乙烯通入溟水,与浸水中的溪单质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无色的CH2BrCH2Br,从而使澳水褪

色:CH2=CH2+Br2^CH2BrCH2Br,A正确;

B.向银氨溶液中加入少量乙醛,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AgINHROH被还原为银,从而在试管内壁产生

一层光亮的银镜:CH3CHO+2Ag(NH3)2OH------嘤——>CH3COONH4+2Ag|+3NH3+H2O,B正确;

C.因为苯酚的酸性比NaHCCh的酸性强,所以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Ch,生成苯酚和NaHCCh,溶液

变浑浊:ONa+CCh+H20TOH+NaHCCh,C不正确;

CH3

D.甲苯与浓硝酸、浓硫酸的混合酸在100℃时发生取代反应,生成°2、一『和水,从而产

V

N0,

CH.

CH3

生不溶于水的淡黄色针状晶体:/人、+3HO-NO2—黯~>02N-[||N021+3H2O,D正

UV

NO,

确:

故选Co

14.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基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化学性质改变。下列叙述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

B.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和丙三醇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后者产生的H2比前者多

C.苯与液漠在催化剂作用下才能发生反应,而苯酚与浓溟水混合就能发生反应

D.甲苯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

【答案】B

【解析】

【详解】A.乙醇中含有-0H但不能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而-0H加入到苯环上被活化后酸性增强能与

NaOH发生反应,A项符合题意;

B.乙醇与钠以及丙三醇与钠均是钠置换-OH中的氢产生了H?,而后者-OH更多所以产生的氢气更多,

不能证明有机物分子基团的相互影响这个事实,B项不符合题意;

C.苯与液漠在催化剂FeBn催化下发生苯环的一浪代反应,而苯酚由于-0H的引入导致苯环更活泼更易

于取代所以苯酚与浓澳混合就能发生反应且为三滨取代,C项符合题意;

D.乙烷稳定不易于氧化剂KMnO4发生反应,但当-C%与苯环连接时被活化,易于被KMnCU氧化,D

项符合题意;

答案选B。

15.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表彰了两项成果,其中一项是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

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下列有机物分子在'H核磁共振谱中只给出一种信号的是

ACH3OHB.HCOOHC.HCHOD.CH3coOCH2cH3

【答案】c

【解析】

【详解】A.CH30H分子中含有2种不同位置的H原子,因此该有机物分子在'H核磁共振谱中给出2种

信号,A不符合题意;

B.HCOOH分子中含有2种不同位置的H原子,因此该有机物分子在日核磁共振谱中给出2种信号,B

不符合题意;

C.HCHO分子中只含有1种不同位置H原子,因此该有机物分子在'H核磁共振谱中给出1种信号,C

符合题意;

D.CH3coOCH2cH3分子中含有3种不同位置的H原子,因此该有机物分子在'H核磁共振谱中给出3种

信号,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Co

16.3.0g某有机化合物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CCh和1.8gH2OO下列说法不氐确的是

A.该有机化合物中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该有机化合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C.该有机化合物的最简式是CH2O

D.该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数与氢原子数之比一定是1:2

【答案】A

【解析】

【详解】4.4gCO2的物质的量为O.lmol,含有O.lmol碳,其质量为1.2克,1.8g出0含有0.2mol氢原

子,质量为0.2克。则3.0g某有机化合物中含有氧元素,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一一---=0.1

16

mol,则碳:氢:氧=0.1:02:0.1=121,最简式为CH?。。

A.该有机物中含有氧元素,A项错误;

B.经计算该有机物一定有氧元素,B项正确;

C.该有机物最简式为CHQ,C项正确;

D.碳原子和氢原子个数比为1:2,D项正确。

故选Ao

17.我国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

ooH2H2a、

°Oo&II

8夕CO2*COCO*(dH2)“(CH2)nfC5〜C11

80©①②③

CC4•口多功能催化剂*耳。

CO+H-----------------------------------►汽油oC

22oH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

B反应②中只有碳碳键形成

C.汽油主要是Cs〜C”的烧类混合物

D.图中a名称是2-甲基丁烷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反应①是CCh与H2反应生成了CO,根据元素守恒可推断有H2O生成,即反应化学方程式

为CO2+H2=CO+H2。,产物中含有水,故A正确;

B.反应②是CO与H2反应生成(CH2)n,(CH2)n中还含有碳氢键,故B错误;

C.由示意图可知,汽油的主要成分是C5〜C”的烧类混合物,故C正确;

D.根据a的球棍模型,可得其结构简式为CH3cH(CH3)CH2cH3,系统名称为2-甲基丁烷,故D正确;

答案为B。

n卷

18.澳苯在化工上主要用于溶剂、分析试剂和有机合成等方面。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制取澳苯。

(1)冷凝管的作用是导气、冷凝、回流,冷凝水从一(填A或B)口进入冷凝管。

(2)实验时,先向三颈烧瓶中加入苯和液滨的混合物,写出苯和液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3)反应完毕后,再向三颈烧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待反应完全,从装置D中分离出澳苯和苯的混合

物时需要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一;将浪苯(沸点156℃)和苯(沸点80.1℃)分离的操作是一»

(4)装置E中的小试管内盛放CC14的作用是除去HBr气体中的—以及挥发出的苯蒸气;向装置E的

蒸储水中滴加AgNCh溶液有淡黄色沉淀生成,此现象说明这种获得溟苯的反应属于一(填有机反应类

型)。

(5)装置中碱石灰的作用是一。

(3)①.分液漏斗②.蒸储

(4)①.澳蒸气②.取代反应

(5)吸收多余的HBr,防止污染环境

【解析】

【分析】铁和漠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漠化铁,苯与液漠在溟化铁催化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浪苯和演化氢,

苯和液澳具有挥发性,且易溶于四氯化碳,所以四氯化碳用来除去溪化氢气体中的漠蒸气和苯,澳化氢

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滨化银沉淀说明苯与液溟的反应是取代反应。

【小问1详解】

苯和液漠具有挥发性,实验装置中冷凝管的作用是起导气、冷凝、回流的作用,为增强冷凝效果,冷凝

水从下口A进入,故答案为:A;

【小问2详解】

三颈烧瓶中苯和液漠发生的反应为在溪化铁催化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溪苯和嗅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问3详解】

反应完毕后,向三颈烧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澳苯中混有漠化铁、漠,用分液的方法从装置D中分

离出漠苯和苯的混合物,分液所用主要玻璃仪器为分液漏斗;苯和浪苯都是相互溶解的有机物,可以利

用两者的沸点不同采用蒸储的方法分离得到澳苯,故答案为:分液漏斗;蒸储;

【小问4详解】

由分析可知,小试管内盛放的四氯化碳用来除去浪化氢气体中的漠蒸气和苯,排出漠对澳化氢与硝酸银

溶液反应的干扰,浪化氢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滨化银沉淀说明苯与液漠的反应是取代反应,

故答案为:澳蒸气;取代反应;

【小问5详解】

由实验装置图可知,装置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多余未反应的澳化氢,防止污染环境,故答案为:吸收

多余的HBr,防止污染环境。

19.乙酸乙酯广泛用于药物、染料、香料等工业,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乙酸乙葡

(CHJCOOCJHJ)

(1)乙烯的绡档式为,其中①的反应类型为。

(2)写出下列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3)A在加热、加压和Ni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可以和H2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乙醇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缜树简式为;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获得乙烯,写出该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5)实验室可利用反应⑥制备乙酸乙酯,常用装置如下图

Mr

试管G中应加入的溶液是_______,G中导管不能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_______。

H\zH

【答案】⑴①.C-C②.加成反应

J

HH

(2)nCH2=CH2-------——><

⑶飙CHO+H?~~>CH3CH2OH

(4)①.CH30cH3②.CH3cH20H--------——>CH2=CH2T+H2O③.消去反应

(5)①.饱和碳酸钠溶液②.防止倒吸

【解析】

【分析】乙烯经。2氧化到A,同时乙醇经。2、Cu力口热催化氧化得至UA,则A为CH3cHO,A中-CHO经

。2、催化氧化得到B为CH3coOH。而B与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

【小问1详解】

\ZH

结构式要表达出官能团及其他化学键的连接情况,则乙烯的结构式为C—Co乙烯与水反应,

/

碳碳双键断裂且形成了C-H和C-O-H键,所以该反应为加成反应;

【小问2详解】

乙烯到聚乙烯为加聚反应碳碳双键断裂形成高分子化合物,反应为

CH:―也!.»

【小问3详解】

1

H2加热、加压条件下为C=O发生加成反应,则该反应方程式为《H,(HO-H»CHCH(IH;

f.lllr.K^L-

【小问4详解】

乙醇为燃的衍生物,它的同分异构体可以考虑官能团的位置异构还有官能团的异构醛键,则乙醇的同分

异构有CH.QCH3。乙醇在浓硫酸、170℃下发生消去反应脱水形成乙烯,方程式为

CH,CHQH』岗'匚一»H(=(Hf川:0;

【小问5详解】

为了降低酯的溶解度同时又能吸收乙醇除去乙酸,G试剂选择饱和Na2co3。由于气体吸收导致导气管压

强变化大,若伸入水中则会发生倒吸。

20.食品添加剂必须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规定使用。防腐剂G的一种合成路线如图所示(部分反

应条件略)。

(1)D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2)流程中A-B步骤的作用是。

(3)D-E发生的反应类型是。

(4)B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o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②遇FeCb溶液显紫色

③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5)鉴别E、G用的试剂是(填写下面的选项字母,下同),将E转化为〔J需要的试剂可以是

A.NaB.NaOHC.NaHCO3D.NaNO3

【答案】(1)①.醒键②.竣基

(2)保护酚羟基不被氧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