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演唱)同坐小竹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1b79c336005c54c063641b77b761db4/d1b79c336005c54c063641b77b761db41.gif)
![小学音乐-(演唱)同坐小竹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1b79c336005c54c063641b77b761db4/d1b79c336005c54c063641b77b761db42.gif)
![小学音乐-(演唱)同坐小竹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1b79c336005c54c063641b77b761db4/d1b79c336005c54c063641b77b761db43.gif)
![小学音乐-(演唱)同坐小竹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1b79c336005c54c063641b77b761db4/d1b79c336005c54c063641b77b761db44.gif)
![小学音乐-(演唱)同坐小竹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1b79c336005c54c063641b77b761db4/d1b79c336005c54c063641b77b761db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同坐小竹排》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能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壮族童谣《同坐小竹排》,并且能用各种不同的声势动作边唱边拍,体验歌曲四三拍子,四二拍子变换拍子的特点学唱时建立正确歌词意识,注意音准节奏的学习。在歌曲学习中培养多声部歌唱的意识与能力。教学重点:学会用欢乐、亲切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体会歌曲所带来的快乐,并学会用手中的乐器进行伴奏和演唱。教学难点:歌曲中变化拍子的练习。教学设想:这首歌曲应该让学生在童话般的情境中进行教学,壮族的风景和旋律是歌曲中两个重要的内容,应让学生融入当中,进行情境学习。这首歌曲可以利用响板铃铛等乐器来进行伴奏,找一部分同学进行舞蹈,形成歌声、舞蹈、乐器三者合一的效果,突出了音乐的氛围,二声部的演唱先从节奏入手,教师应多加示范,让学生掌握好歌曲的节奏,再加入歌词。教学过程:一、导入:1提问同学们,我们中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56个。找同学起来说几个。有汉族,壮族,新疆维吾尔族,蒙古装,等等。老师刚才听有同学说到壮族,那么今天老师就带领我们全班同学去乘坐小火车看看我们美丽的壮族吧!欣赏壮族的风景图片。新授:1.学习新歌之前,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两条节奏,一条是四三拍的,一条是四二拍的。请同学们先听老师打一遍节奏,然后同学们再跟老师打节奏。2.那我们把小手活动开了,是不是要活动一下我们的小嗓子?好,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老师又给同学们带来了两条旋律,请同学们跟着琴模唱一遍,再跟老师模唱一遍。3.刚才同学们做的课前小练习真不错,老师给你们竖一个大拇指,表现的真不错。那同学们你们猜一猜老师今天带来的歌曲是来自哪里的?对,是壮族的一首歌曲。那同学们想不想赶紧学习一下这种歌曲?好,那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的30页,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是?对,名字叫做《同坐小竹排》,同学们想不想赶紧学唱这首歌曲?看同学们的热情度这么高,老师知道你们一定十分迫切的想学习,那先听老师唱一遍,给老师加油打气!4.好同学们,感谢同学们为老师鼓掌,下面就请同学们听音乐,边听边思考,这首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5.刚才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是中速。那么我们再来复听歌曲,再次开动你们的小脑筋,思考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是快乐,高兴,幸福,开心,欢乐的情绪。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6.那么这首童谣一共有两个节奏,分别是四三拍,四二拍,先跟老师有节奏的读歌词。感受这首歌的节奏。7.加动作读歌词。8.再次听音乐,感受这首歌曲的节奏,同学们小声跟随音乐演唱。9.跟琴范唱,老师唱一句,同学们唱一句。10.跟随音乐,带着欢乐的情绪把歌曲演唱一遍。11.处理歌曲中的重难点,音准、时值是否唱满问题。12.根据老师的要求再次把歌曲演唱一遍,带着高兴,开心的情绪演唱。14.带着动作,带着情绪的完整把歌曲再次演唱一遍。注意微笑。15.与老师进行配合,和老师对唱。三、乐器展示老师拿出来铃铛加响板和铃鼓,找同学们边唱边演奏,再次完整演唱歌曲。扩展延伸看同学们唱的这么好,我猜你们还没有学够壮族的歌曲吧!那你们还想不想听一下壮族的其它童谣?老师今天还带来了另外一首壮族童谣,让同学们来欣赏,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壮族童谣的魅力吧!五、下课《同坐小竹排》学情分析《同坐小竹排》这种歌曲是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首歌曲,所教授的对象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我对学生平时的观察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我发现一年级的小学生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他们天真活泼烂漫,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新奇和好奇,模仿能力也比较强,但对于音乐知识的积累和生活经验都比较少。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歌曲、舞蹈、乐曲以及结合多媒体课件音乐欣赏、设置音乐情景等方法来进行直观教学,用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积极的主动的参与音乐实践和音乐创作活动,激发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引导他们细心观察生活,发现身边的美,来体验这首歌曲所表现的意境。由于本课的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常规教学手段很难达到声像一体,给学生以直观感受,这样就不容易让一年级的孩子很好的领会歌曲内容和意境,而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弥补了常规的教学不足,它既有壮族丰富美丽的画面,又配上壮族童谣的旋律,直观形象,一目了然,学生爱听,爱看,爱唱,兴趣浓厚,同时也创设了一种少数民族的韵味情景,使学生充分的感受身边环境的美和大自然的美,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陶冶。另外,多媒体课件也解决了录音机反复倒带的弊病,节约了时间,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听的更充分,更清晰,听的更愉快,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同坐小竹排》教材分析小学音乐教学新大纲中明确指出: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儿童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发展思维力和想象力,并让学生从音乐中得到美的熏陶,美的享受。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音乐创造教学被作为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之一。并提出:音乐创造教学包括两类学习的内容,其一是发掘学生潜能的即兴创作活动;其二是运用音乐教材创作音乐。《同坐小竹排》是湘艺版音乐教材一年级下册中第七单元中的一首歌曲,这是一首描写广西壮族的童谣,学生在演唱歌曲中感受多民族地区歌曲的不同风采和韵味。一年级学生在上学期已学过一些歌曲,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多。在音乐欣赏这一块,教材安排了一些比较轻快、又朗朗上口的乐曲,因此学生在仔细聆听后能有自己的想法并勇于表达自己独特的看法。《小雨沙沙》评测练习在课堂中,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单独演唱、加动作演唱、乐器跟唱等形式来考察和检验了学生们演唱的如何,演唱的效果是怎样的,通过小组合作上讲台表演,学生已将歌曲掌握好,演唱技巧也都用上了,特别是表情的变化,声音的变化,在强弱以及节奏和时值上也都注意了,并且能够配合舞蹈来进行演唱,动作也做的非常到位。已学会灵活运用手中的乐器对音乐进行伴奏,这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困难。整节课同学们洋溢着开心的笑容。节奏练习:3/4XXXXX|XXXXX||2/4XXXXX|XXXXX||旋律练习:3/466262|62161||2/433661|21216|6-|6-||按节奏读歌词了解不同节奏的强弱规律再进行演唱演唱时注意表情加动作演唱加乐器演唱和老师对唱男女同学分开演唱《同坐小竹排》课后反思在教授低年级音乐课《同坐小竹排》时,我将《同坐小竹排》一歌设计成以唱歌为主要内容,与聆听听,伴奏,创编有机结合的综合课,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相互的联系较为紧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使耐力较差的小学低年级学生,在不断变化中感觉新鲜的内容,从而调支了学生的学兴趣和积极性,以此提高课堂效率。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从视觉入手的教学方法,向同学们展示壮族的美丽风景,创设意境,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用表情和动作表现出对我们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在教学活动中,我以“景”为教学的主线索,通过听壮族的美,看壮族的美,唱壮族的美,为学生用欢快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做了良好而自然的铺垫。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同学们欣赏壮族的美景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使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教学中,通过欣赏图片导入,顺理成章地帮助学生进行了音乐美的渲染。在新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渗透读谱能力的培养,运用轻声高位读的方法,帮助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大自然的美和乐曲的美,从而达到喜爱本首歌曲的目的。我想,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应着重真培养,提高人的音乐感受力。本课教学评价中我无限减少否定,表扬贯穿始终。每个处在社会中的人都有一种获得认可,赞扬的需求,而小学生的这种渴望无疑比成人显得更为突出。因此,即使学生演唱的音准不那么好,或者创编的动作不是那么的合理,我也通常先肯定其有价值的部分,或表扬他举手发言的勇气,尽量避免学生产生被否定的沮丧感。而发现有独特的,有新意的说法,就热情地送以“太好了,有新意!”“你很有想象力!”等,让学生体会极其宝贵的成功的体验。《同坐小竹排》课堂效果分析在整堂课中,我以“壮族美景”为教学主线,围绕歌曲《同坐小竹排》的学唱,来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想象力和表现力,让学生自主地探寻生活中不同的音源所表现的音乐节奏和音乐形象,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来感受壮族风景的魅力,了解壮族,并能用歌唱表演的形式表现各个民族的风格,进而启迪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欣赏美丽的壮族风景和人物,接着在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大自然的基础上,又让学生自主地聆听和发现生活中的声音,来感受壮族童谣的特点,及歌曲的风格,为歌曲的学唱奠定基础的同时,在这一环节中,我把歌曲的重点难点渗透到了在旋律和节奏的处理上,学生不知不觉的已经掌握了本课的要点,紧接着,我把歌曲的一部分节奏和一部分旋律单独拿出啦,让同学们感受四三拍和四二拍的不同,当同学们都已经掌握的差不多,然后我进行范唱,自然地导入本课《同坐小竹排》,有了前面的各项教学准备,我的歌曲教学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完成了。
上完这堂课后,我觉得自己做的最好的是每个环节紧紧相扣,用各种形象的语言,动作来解决音高,并适时地进行早期多声部的节奏训练,使学生的横向听觉与纵向听觉得到了同步发展,为今后合唱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坐小竹排》课标分析根据《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我们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我们要改变过去音乐课教师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提倡体验、模仿、探索、合作及综合的教学过程和方法,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启发学生在亲身体验或实际模仿的过程中,主动学习。本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营造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以形象生动有趣的方法解决教学难点,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去学习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同时,本节课的教学借助多媒体,把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与学生的生活接轨、相融,引起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把一些枯燥无味的节奏变得有意思,歌曲演唱的情绪变的丰富多彩,把自己的种种想法和感受用艺术要素表现的淋漓尽致。通过这样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宠物服务保安工作总结
- 【正版授权】 ISO 59040:2025 EN Circular economy - Product circularity data sheet
- 2025-2030全球商业药品采购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草酸镥水合物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农机三角带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工业级硅酸钾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航空航天设备零部件用清洗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直流电流分流器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帐篷地面钉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500+Ah电芯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钢琴教学大纲
- 【字贴】人教PEP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单词表国标体描红字帖(含音标)
- 班组建设考核制度
- 如何写好赏析文章
- 超声科图像质量评价细则及超声科制度汇编
- 损伤控制性手术
- 中国古代文学史 马工程课件(中)24第六编 辽西夏金元文学 绪论
- 2022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含2022年修订部分)
-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课件
- 最新交管12123学法减分题库含答案(通用版)
- 安全事故案例图片(76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