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逍遥游》读后感《逍遥游》读后感1
人们常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由此可见,追求心灵的自由是亘古永恒不变的旋律,寄予着人们对生活最纯净最神圣的渴求。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的充裕已满足不了人们心灵的需求,富裕的物质和丰富的生活也让人们的心灵不再平和与安宁。无休无止的繁忙充斥大脑,紧张的竞争和压抑使人们喘不过气来。于是,人们开始向往心灵的自由,挣脱世俗的桎梏和束缚,寻求一种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在繁琐中寻求自由,在复杂中感受轻松。有了精神的追求,我们才能寻找到美,才会审美。为了幸福与自由,为了生活的美好,我们要放开心态,用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感和情趣,努力做一个心灵自由的人。
庄子有云: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确,心若自由,如沐长风。然,在当今这个压力重重,危机四伏的竞争社会里,有几个人是身心自由的呢?
或许认为单身是自由的吧,可又因为年龄大了尚未成婚而忧伤烦恼;或是结婚了,又因为婚姻的不幸而离婚而感到
自卑,你就不会感到自己是自由的了。没工作是自由的吧,可又因没有事业而努力不成,或是有了工作又没有干出一番事业或是事业不很理想,或是没有达到顶峰而懊恼吧。这些琐事烦恼更加让人不得片刻的自由了,不自由的理由和解释实在太多太多。
心灵的自由不是逃避,也不是为所欲为。正如华盛顿所言:如果自由流于放纵,你会迷失在这自由深渊。自由是真诚、坦荡、纯净、追求梦想、热爱生活的心,是豁达开朗的心态。总之,心灵纯洁自由的人,生活是充满甜蜜和喜悦的。
我想,世界上自由之人有两大特点。一是思想豁达,内心平和,热爱生活。二是能够主宰自己,坚定地争取维护自己的自由。生活中我们欠缺的是自主选择自己的生活,自主地主宰自己的感情世界,而不是人云亦云,一味地追求功名利禄。无论是总看别人怎么生活,还是生活给别人看,活在别人的眼里的生活方式,都是典型的心灵的不自由。
《时尚》客座总编辑翁菱认为,生命在世注定要面对灵魂的孤独,但一定要用自己的'光来照亮自己。在黑暗中寻找坚持,在繁华中享受寂寞。的确,心灵的自由在自己,不是别人给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为自己寻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好居所,过着悠然自由的洒脱生活;旷达狂放,自由懒漫的嵇康喜好打铁,铁铺子就在后园一棵枝叶茂密的柳树下,他引来山泉,绕着柳树筑了
个小型游泳池,打铁累了就泡会泉。回归自然,“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这样随性自由的生活好不自在!
此外,心灵自由之人一定是经常徜徉于书海之中的。文字能够荡涤心灵的浮尘,使原本嘈杂的世界在顷刻间被那飘飘落落的宁静沉淀下来,使心灵自由地飞翔。又比如,试想一下,随着旋律的跌宕起伏,灵动的音符跳跃在青山绿水之间,心灵是否能够感受到那份博览大山大水的喜悦与自由呢?于是说,想要追求心灵的自由就绝不能错过美妙的音乐。
诚然,追求心灵自由的方式有千千万万种,但只要保持着一颗对自由的尊崇与信仰之心,幸福与快乐就绝不会离你而去。《逍遥游》读后感2
初读逍遥游,是感叹鲲鹏之大,世间无有。鲲广数千里而不知其修,鹏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在脑海中浮现如此庞然大物,气势无穷,顿是心胸宽广,神思游弋。而庄子的神思不知遨游到哪里去了,才有了如此浪漫大气的想象。
我觉得,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所体现的有道家清净无为,自由飘逸的思想。尧让天下与许由而由不受,藐姑射山神人无所谓而无所不为而天下大治,庄子以无用之物顺应外境以为用而全其大用,阐述了无名无功无己的自由无为思想。这里的自由不是任性而为,而是无所“待”而达自由,顺气而至逍遥,与万物为一体。
《逍遥游》中有鲲、鹏、蜩、学鸠、朝菌、惠蛄、冥灵、大椿、彭祖等各种现实中存在或非存在,或小年或大年,或人或非人,都是自然中物。这些已体现自然之物都有灵,人与自然为一体。从“生物以息相吹”,到“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更是体现了庄子的自然观,顺应自然。鲲大而游于北海,鹏广而上九万里,冥灵、大椿、彭祖寿命长久,这些大年与蜩、学鸠、朝菌、惠蛄这些小年形成了鲜明对比,若要达到或接近无所待而游无穷,首先是为大年,在大年的基础上,顺应自然,无己而为至人,无功而为神人,无名而为圣人。
《逍遥游》中体现的道家思想是朴素纯洁的,更有庄子的飘逸洒脱。与老子的思想相比,更没有束缚,汪洋恣意,无拘无束。所以相对于老子的思想,我是更喜欢庄子的。对于《逍遥游》这篇文章,更喜欢前半部分,特别是开头对鲲鹏的描写,就有庄子的感觉溢出,便无尽逍遥了。
现代人是不得逍遥的,羁绊太多,倚靠太多,功利太重。一些所谓逍遥只是发泄或古往今来,人们都在追逐一个梦想——自由。
从个体来说,柏拉图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孔子追求“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精神境界;从民族来说,无数被压迫人民为争取自己民族的自由独立而奋起反抗不惜流血牺牲;从国家来说,人们为寻求不断发展提出自由新口号:经济要求发展“自由贸易”、“自由竞争”,一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政治要求“自由民主”以谋求更广泛人民利益,文化也也同样要求自由的空气、自由的呼吸、以达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面貌……人们心中对自由的呼声从古一直绵延至今,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愈加洪亮,然而,自由到底是什么?自由在哪里?怎么实现自由?我们心中久久的疑惑谁来解开?
那么不妨静下心来,漫步于幽静的树木或湖畔,来品读一番庄子的《逍遥游》,聆听那从远古而来的.期盼,来体味自由的馨香,任心思自由徜徉于天际。
《逍遥游》是《庄子》书中的首篇,也是庄子本人的代表作。在上《庄子研究》课程的时候,我认真地听老师解读了《逍遥游》这篇文章,在深入阅读之后,我觉得庄子的确不愧是影响汉文化甚深且远的一代思想家,其中阐述的观念也在数千年以下不断的对后世产生影响。另外,庄子也不仅是一位思想家,他更是一位重要的散文家,这篇《逍遥游》看似杂乱无章,但是却有中心思想贯串其中:他就是要人们不要一直被名韁利索牵绊住,更不要人云亦云的迷失在世俗的观念或是现实取向的功利价值观之中。《逍遥游》读后感3
在庄子的《逍遥游》中,讲了这样的一则故事:尧让天下,许由不受。
庄子的故事是这样说的: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用现在的话说:尧打算把天下让给许由,说:“太阳和月亮都已升起来了,可是小小的炬火还在燃烧不熄;它要跟太阳和月亮的光亮相比,不是很难吗?季雨及时降落了,可是还在不停地浇水灌地;如此费力的人工灌溉对于整个大地的润泽,不显得徒劳吗?先生如能居于国君之位天下一定会获得大治,可是我还空居其位;我自己越看越觉得能力不够,请允许我把天下交给你。”
作为君王的尧,让天下让的不能说不够诚恳,他把许由比作太阳和月亮,而把自己比作小小的炬火;他把许由比作天上的及时雨,而把自己比作徒劳抗旱的人。他心甘情愿地让贤于许由。
尧让天下让的诚恳,直接,许由拒绝接管天下拒绝的坦率、干脆!
许由回答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获得了大治,而我却还要去替代你,我将为了名声吗?‘名’是从属于‘实’的附属物,我将去追求这次要的东西吗?鹪鹩在森林中筑巢,不过占用一棵树枝;鼹鼠到大河边饮水,不过喝满肚子。你还是打消念头回去吧,天下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用处啊!厨师即使不下厨,祭祀主持人也不会越俎代庖的!”
许由不愿意在天下大治的情况下,担一个君王的虚名,他宁可象鹪鹩在森林中筑巢,仅仅占用一棵树枝;象鼹鼠到大河边饮水,不过喝满肚子。
许由是庄子心中那种无己、无功、无为,追求逍遥境界的`神人,是不肯为身外之事所羁绊身心的至人,君王的权势,在许由看来,不过是人生的枷锁而已。
庄子借连叔的口,讲出了许由的心里话:“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秕穅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
用现在的话说:“神人的德行,能包容万事万物,使整个世界成为太平境界,他怎肯为天下俗事忙忙碌碌呢?这神人,外物没有什么能伤害他,滔天的大水不能淹没他,天下大旱使金石熔化、土山焦裂,他也不感到灼热。他的尘垢秕糠等糟粕物,都能造就出尧、舜那样的圣贤人君来,他又怎么会把外物琐事当一回事呢!”
在尘世中,还有什么职业比君王荣耀?在尘世中,还有什么功名,比君王治理国家的功名更大?尘世中、还有什么样的地位能够享受君王一样的利益?连君王都懒得做的许由一样的人,还有什么样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能够对他的身心有所羁绊呢?
我想:许由、应当是老子眼中第一逍遥的人!《逍遥游》读后感4
孔子被人们称为“圣人”,把庄子称为“神人”。
一提到庄子,我们就会想到他的《逍遥游》。
小时候,曾在语文书上读过简化版的《鹏程万里》,却从没有真正感受过“乘物以游心”的逍遥,从没有真正感受过那种“独于天地精神往来”的淡泊。
上个世纪末,有一首歌叫做《潇洒走一回》,潇洒来去天地间,是少年人金色的憧憬,中年人的一声叹息,老年人不由自主“想当年……”。逍遥的脚步总是来去无踪,沿着中国千年的历史长河,顺流而上。有武陵桃园,遗世而独立,自在悠闲。再往前,乘物以游心,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有庄子,也只有庄子。
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文章气势磅礴、纵横恣肆;他的思想深邃宏阔、笼盖至今;他的寓言想象奇特,寓意深远;他的风格嬉笑怒骂、了无拘囿。
庄子一生贫而不穷,家住陋巷,以织草鞋为生,有时甚至无米下锅,要向人借粮。但是他却能随心所欲,自得其乐。生不逢时,如之奈何?就是这样一个一贫如洗的人,断然拒绝了楚王送上门的相国之位。自称宁愿做一只在淤泥中拖着尾巴、自由自在的乌龟,也不愿意当供奉在庙堂上,受人尊敬的龟甲。所以庄子选择了“无为”,敢于从容面对随之而来的寂寞和贫困,在天地间随心所欲,逍遥自在,达到心灵所追求的高度与境界。
《逍遥游》是全书的精髓,开门见山点出“逍遥”的境界,“游”的状态。鹏程万里,扶摇直上,看似逍遥,其实都是“有所待”,不自足。一旦时不我与,则无法成功。如何才能超脱?庄子提出“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也就是说,心灵顺应天地大道,跳出万物束缚,无物,无我,无功,无名,与天地精神相往来,逍遥自在。
看庄子的《逍遥游》,首先就要看一个“大”字。“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几千里也。”巨鲲大鹏,充盈于天地之间的大气磅礴。“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大格局、大气量、大胸怀是逍遥的第一步。
其实,生活都一样,只是每个人看待生活的角度不同而已。在每个人面前,生活都是不同的色彩,只在于你是如何去看待、如何去面对。所以,胸怀博大是庄子、是《逍遥游》给我们上的第一课。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再说如果水的积聚不够深,那么则无力承载大船。同样的,在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嘹亮的哭声就是人生鸣笛启航的标志。我们在书海中、在困难中逐渐成长,小船历经风雨,变成了大船。倘若没有在学习生活中的知识、能力、经验的积淀,水不够深,人生的.大船在未知的水域里航行,必然危机重重。当然,内涵深度的积累无疑是一种漫长的过程,需要锲而不舍的坚持,这也是一种逍遥游的前提与资格。
《逍遥游》中塑造的境界永远是没有边界的。天地大道,发乎自然,庄子于虚静中挥洒他的放诞,于达观中流露出些许狡黠,让我们用一生的体温去温暖这个智慧的名字,渐行渐远,随着庄子去“乘物以游心”“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当感受到心灵的疲倦与束缚时,让我们静下心来,跟着庄子一起展开一次心灵的逍遥游……《逍遥游》读后感5
小时候看过一部被称为仙侠剧巅峰之作的电视剧,名为《仙剑奇侠传》,这部剧我想大家一定不陌生。
此剧太经典了。一是因为它当年由胡歌、霍建华两大鲜肉领衔主演;二是因为剧中人物性格迥异鲜明,剧情跌宕起伏,足够对味。忆起自己小时候追剧的情景,印象最深刻的一定是对男主的仰慕之情。他游走于三界之间斩妖除魔,一生恣意纵歌敢爱敢恨,当真符合他的名字——逍遥。
八年后的今天,我读到了另一个关于“逍遥”的故事——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庄周笔下。读完后合上书本喟叹:真正的思想果然不被世人所理解,当然,我也只是个凡人。
庄周笔下的《逍遥游》,阐述的是自己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他认为世间万物都有所待,无论是上古神兽还是蜉蝣生物,都不能达到绝对自由的生命境界。但他自己却向往这种“逍遥”,无奈的是,这只能成为一场幻想。
说到追求自由,我脑海中最先浮现“文艺复兴”、“五四运动”等字眼。在人类普遍的认知观里,自由并不等同于《逍遥游》中的自由,它是指灵魂的独立,精神的无束缚。首先,我要指出的是,我所说的灵魂并不是指控制肉体的'灵魂,而是指思想、涵养、尊严等一系列生命本质浇铸而成的“人”的模型。直至今日,我们所说的崇尚自由也是一个概念。
庄子的“逍遥”包括两个方面:思想的自由与行为的无束缚。思想家的伟大之处,大概就是在若干年之后他的想法还能被认可并延续。庄子做到了,至今还有无数人在为达到思想与人格的自由而不懈努力。但同时,我又深深地领会到,庄子的自由只是一种绝对的自由,他为何如此强调这种自由呢?
人的思想是一个人的核心,思想可以操控行为,有时行为服从了,思想却不会妥协。这样看来,思想应是凌驾于行为之上的更深刻的东西,这一点就与庄子的想法相悖。也就是说,如果思想足够“逍遥”,行为即使受限,也能有超脱世俗的感觉。数不清的古人为追逐精神自由而选择隐居山林,虽困于柴米油盐,但不也是逍遥自在的吗?只不过不是绝对的罢了。
绝对自由包括行为上的绝对自由,在现代社会中,由法律和伦理缔结的行为准绳下,这种“自由”更加不可能达到。我们不能随意纵火、杀人。因为这是违法行为,但我们能去热爱自己热爱的东西,踏遍自己向往的土壤,这是法律给予的安居乐业的生活。庄子生活在战火纷飞的春秋前期,自身性命难保,何谈生活自由?没有道德礼法的约束,社会处于大动乱中,生灵涂炭。而现代人生活在看似与自由最相悖的法律下,却能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虽然自由不是绝对的,因为“绝对”是不可能的,但至少是庄子思想深处向往的一部分。
世间万物都有所待,庄子也明白这个道理。两千多年过去了,或许只有他生在当今这个时代,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实现“天地任我行”吧!《逍遥游》读后感6
人教版第四册所讯逍遥游》为《庄子》一书的首篇,主旨是讲人生的境界。在庄子看来,理想的人生境界就是人生在世能作“逍遥游”。那么,什么是“逍遥游”呢?
先说“逍遥”的语义。在《庄子》一书中,“逍遥”一词的含义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中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精神状态或内心状态。《庄子》一书中,多次使用到“逍遥”一词,有时单独使用,有时和“彷徨”一词对举使用,但词义始终不变。如“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庄子。逍遥游》):“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庄子。大宗师》):“逍遥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故“逍遥”的本质是指一个人自由自在、任性适意的人生状态。
其次说“游”。“游”作为人的主体活动,既可指向人的精神,也可指向人的肉体。《庄子》一书在使用这个词时也兼有这两个词义。但庄子哲学是谈人的精神自由的,他关注的是人的精神活动,是要从人的精神自由中寻找人生的出路。故《庄子》中使用“游”一词时,多数情况下是指向人的精神活动,是指人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的“精神漫游”。
“逍遥游”中的“游”也是如此。“游”是心游,是让心游于“无限时空”中的精神漫游,是让心同“道”、“造物者”、天地自然进行的交游、交往,也就是《庄子。天下》中所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在这样的精神活动中,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泰然状态,从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安宁。这样的“游”才“逍遥”。
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出了”至人,神人,圣人”的生活意境,逍遥游作为庄.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庄.学说的最高理想。作品描写了一个哲学意识上天入地以求索宇宙的秘密后倦极而返的心理经历。
作者首先通过描绘一系列具体的事物和三个不同层次的人物来反复申明绝对自由的难得,借鲲鹏和蜩鸠的对比,来说明大小的分别,破除一般人见小不见大的观念,并指出:唯有“无己”的“至人”才能做到逍遥游。
接着塑造了一个神人的形象,使逍遥游的“至人”具体化。庄.赋予了这个神人最美的外表和最好的品质,她是庄.逍遥理想的完美体现者。然后则极为生动幽默地写了庄.与惠.论辩有用与无用、小用与大用的情况。庄.认为小用不如大用,无用就是大用,只有“无所可用”,才能“物无害(之)者”,在“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永作逍遥游。
读完全篇,可以理解到:逍遥游是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这让我想到:现实生活中,人们或是为了名利勾心斗角,整天生活得惶惶不安;或是没有人生目标和精神支柱;或是注重物质的'享受,忽略了精神上的提高。
越来越方便快捷的现代生活方式让我们在享受它的同时也失去了很多美好的追求。有些人舍不得花上一个小时看一本好书,更乐意做的是去泡网吧,或是去麻将桌前搓一小时。
社会的进步让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然而社会的进步更需要强大的精神文明来支持和推进。所以,当我们有闲暇时,不妨捧起一本好书,全身心投入地去读它,理解它,做一个现代的”至人,神人,圣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畅游。《逍遥游》读后感7
鹏之大
初读《逍遥游》,感受到鹏的“肆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它磅礴大气,体积大、目标也远,翱翔在天空之中。在飞翔的过程中其他鸟儿碰到的困难,像闪电、强风,对它来说不足一提;当它俯视大地时,地面的一切多么渺小,目之所及,或许就是地球另一端的“天池”。每每看到这些文字,我的脑海总想勾勒鹏的画面,鹏有多大才能“翼若垂天之云”?这样的庞然大物,它内心所思考的问题肯定和其他动物甚至人类不一样。
当我有烦恼时,我也想成为鹏,用它的视野去看看这一切,展翅飞翔,能看到许多美丽的大地景象——田野、山脉、海洋……又何必困扰于这些点滴,世界广大还有许多美好要去追求。庄子穿越千年,借由鲲鹏铺设了一个宏大的世界图。图片
鸠之小
在《逍遥游》中和鹏不同的是蜩与学鸠,“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有了前者鹏的对比,蜩与学鸠显得渺小、目光短浅。
鹏是庞大的,则鸠是渺小的;鹏是宽广的,鸠是狭隘的;鹏是远大的,鸠是短浅的。鸠的视野所及就是“榆枋”,渺小的它和庞大的鹏所领略的是不一样的景色,人们说“见多识广”,鸠所思考的定是和鹏不一样的'事物。大小之辨,一目了然,鹏与鸠让我联想到普通民众和时间长河中的豪杰,豪杰志存高远,他们眼中的世界和普通人的不一样,他们的思维也不同。图片
鹏与鸠
庄子的文字非常玄幻,每一次读似乎都有每一次的感受,每一次读文字都发生着一次变化。他极力描述着鹏的磅礴,又提到鸠的渺小,让人无比羡慕鹏,但转眼间提到“众人匹之,不亦悲乎?”仿佛前者都是虚无。
比较永远是片面的,用尺子量的是刻度、用量杯量的是容积,用称重器量的是重量,当我们被庄子的文字拉近大小之间时,无意间进行了比较。故在《庄子的现代解读》中,提到这一句:“心知执着人物的才性气性,也执着人间的名利权势,由是而有大小多少的分别与比较,此成为生命的自困自苦。”比较常常给人们带来困苦,但其实无需困苦,不用比较。此为“逍”,消解心知的执着与分别。
逍遥
逍遥应该有着更广阔的空间,在执着和比较之外,那更为广阔的天地,我认为是人的本心和善意。怀揣着人性中最纯真的善意才能像大鹏鸟一样翱翔在高空之中。
电影《生活多美好》中,男主角每当遇到冲突与困难的时候,他都会选择成全他人,凭借着自己的善意舍弃另外的东西。最后当他面临困难时,天使、身边的朋友都出手相助,他也度过了难关。人性中的善意让他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每一次的选择都带着他走向不一样的世界。
正是心中的善良正义能让人生有另外的可能性,那份善意推动着抉择,推动着周遭的变化,人生也就因此变得广阔。《逍遥游》读后感8
一、“逍遥游”——人在天地自然中的精神漫游
人教版第四册所选《逍遥游》为《庄子》一书的首篇,主旨是讲人生的境界。在庄子看来,理想的人生境界就是人生在世能作“逍遥游”。那么,什么是“逍遥游”呢?
先说“逍遥”的语义。在《庄子》一书中,“逍遥”一词的含义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中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精神状态或内心状态。《庄子》一书中,多次使用到“逍遥”一词,有时单独使用,有时和“彷徨”一词对举使用,但词义始终不变。如“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庄子。逍遥游》):“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庄子。大宗师》):“逍遥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故“逍遥”的本质是指一个人自由自在、任性适意的人生状态。
其次说“游”。“游”作为人的主体活动,既可指向人的精神,也可指向人的肉体。《庄子》一书在使用这个词时也兼有这两个词义。但庄子哲学是谈人的精神自由的,他关注的是人的精神活动,是要从人的精神自由中寻找人生的出路。故《庄子》中使用“游”一词时,多数情况下是指向人的精神活动,是指人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的“精神漫游”。
“逍遥游”中的“游”也是如此。“游”是心游,是让心游于“无限时空”中的精神漫游,是让心同“道”、“造物者”、天地自然进行的交游、交往,也就是《庄子。天下》中所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在这样的精神活动中,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泰然状态,从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安宁。这样的“游”才“逍遥”。
二、“至人”“神人”“圣人”——精神自由的“逍遥”者
庄子世界观、人生观的核心是“道”论。庄子认为,“道”生天地万物,“道”使天地万物生灭流变,无穷无尽。天地万物(包括人类在内)无论以怎样的形式存在,也无论发生怎样的变化,都是这个“道”运行的结果,也是这个“道”的具体表现,这叫“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庄子。至乐》)。“道”的本质特征就是自自然然,无为无不为,无目的又合目的。人类是顺“道”而生的,所以人的`生存,在本质上亦如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甚或无生命的天地日月一样,本属自然,无目的又合目的,无所为又是自然天成的。
在《庄子》一书中,“真人”也被称作“至人”“神人”“圣人”。因为“真人”是依乎天道、顺乎人性自然地活着,达到了至道至性的境地,故庄子又称其为“至人”:“真人”在人世间顺性自然,无为无不为,超凡脱俗,故庄子也称其为“神人”:“真人”是领受了天道自然之精髓的人,在世间生活已无所不通,《说文解字》说:“圣者,通也”,故庄子还把“真人”称作“圣人”。《逍遥游》中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三者名殊而实指为一。“无己”是忘我后的任性自然,“无名”“无功”同样是忘我后的任性自然。这三种状态都是人在体道自然中无为无不为的泰然人生。唯其如此,“至人”“神人”“圣人”才能“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而“无所待”,才能在人生中作“逍遥游”。《逍遥游》读后感9
“逍遥游”——人在天地自然中的精神漫游
人教版第四册所讯逍遥游》为《庄子》一书的首篇,主旨是讲人生的境界。在庄子看来,理想的人生境界就是人生在世能作“逍遥游”。那么,什么是“逍遥游”呢?
先说“逍遥”的语义。在《庄子》一书中,“逍遥”一词的含义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中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精神状态或内心状态。《庄子》一书中,多次使用到“逍遥”一词,有时单独使用,有时和“彷徨”一词对举使用,但词义始终不变。如“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庄子·逍遥游》):“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庄子·大宗师》):“逍遥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故“逍遥”的本质是指一个人自由自在、任性适意的人生状态。
其次说“游”。“游”作为人的主体活动,既可指向人的精神,也可指向人的肉体。《庄子》一书在使用这个词时也兼有这两个词义。但庄子哲学是谈人的精神自由的,他关注的是人的精神活动,是要从人的精神自由中寻找人生的出路。故《庄子》中使用“游”一词时,多数情况下是指向人的精神活动,是指人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的“精神漫游”。
“逍遥游”中的“游”也是如此。“游”是心游,是让心游于“无限时空”中的精神漫游,是让心同“道”、“造物者”、天地自然进行的交游、交往,也就是《庄子·天下》中所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在这样的精神活动中,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泰然状态,从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安宁。这样的“游”才“逍遥”。
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出了”至人,神人,圣人”的生活意境,逍遥游作为庄。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庄。学说的最高理想。作品描写了一个哲学意识上天入地以求索宇宙的秘密后倦极而返的心理经历。
作者首先通过描绘一系列具体的事物和三个不同层次的人物来反复申明绝对自由的难得,借鲲鹏和蜩鸠的对比,来说明大小的分别,破除一般人见小不见大的观念,并指出:唯有“无己”的“至人”才能做到逍遥游。
接着塑造了一个神人的形象,使逍遥游的“至人”具体化。庄。赋予了这个神人最美的.外表和最好的品质,她是庄。逍遥理想的完美体现者。然后则极为生动幽默地写了庄。与惠。论辩有用与无用、小用与大用的情况。庄。认为小用不如大用,无用就是大用,只有“无所可用”,才能“物无害(之)者”,在“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永作逍遥游。
读完全篇,可以理解到:逍遥游是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这让我想到:现实生活中,人们或是为了名利勾心斗角,整天生活得惶惶不安;或是没有人生目标和精神支柱;或是注重物质的享受,忽略了精神上的提高。
越来越方便快捷的现代生活方式让我们在享受它的同时也失去了很多美好的追求。有些人舍不得花上一个小时看一本好书,更乐意做的是去泡网吧,或是去麻将桌前搓一小时。
社会的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合同
- 2024版砂卵石供应合同:生态园建设材料协议2篇
- 二零二四年影视制作与版权转让协议3篇
- 2024年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独家合作协议
- 2024年农民合作社借款协议标准格式版
- 2024年度保险代理合同(含保险产品推广)3篇
- 2024年度互联网金融平台融资服务合同2篇
- 2022团课培训参考心得体会参考范文5篇
- 2024年企业反贿赂合规合同
- 2024年国际贸易采购协议中英对照版一
- 第24课《诗词曲五首-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课件共34张
- 十二指肠溃疡伴穿孔的护理查房
- 盘扣式外架施工方案及流程
- 混合机大数据分析与预测性维护
- 《西游记》知识竞赛03865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东营港加油、LNG加气站工程环评报告表
- 国家电网招聘之公共与行业知识题库附完整答案(全国通用)
- 数字化影视制作流程策划书
- 《物联网单片机应用与开发》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 电源适配器方案
- 人民银行征信报告样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