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14讲-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预习之诫子书-教案_第1页
七年级上册第14讲-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预习之诫子书-教案_第2页
七年级上册第14讲-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预习之诫子书-教案_第3页
七年级上册第14讲-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预习之诫子书-教案_第4页
七年级上册第14讲-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预习之诫子书-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对3辅导讲义学员姓名:学科教师:年级:六年级辅导科目:语文授课日期年月日时间A/B/C/D/E/F段主题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预习《诫子书》学习目标了解作者及有关文学常识,识记并积累文中的文言字词含义。2、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教学内容上次课后巩固作业复习;复习七年级《狼》的重点文言知识+上次课后作业订正复习七年级《狼》的重点文言知识+上次课后作业订正互动探索你知道他是谁吗?你知道有关于他的那些故事呢?你知道他是谁吗?你知道有关于他的那些故事呢?你认识他吗?你能说出有关于他的故事吗?你认识他吗?你能说出有关于他的故事吗?知识名称:文言文预习《诫子书》【知识梳理】人物诸葛亮生卒年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号字孔明,号卧龙籍贯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人物简介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诫子书》概况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54岁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通过这些智慧理性、简练严谨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后有留存多篇《诫子书》。书,书信。夫1君子2之行,静3以4修身,有道德有修养的人的人的品行,依靠屏除杂念和干扰来修养身心,俭以养德。非淡泊5无以6明依靠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淡泊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7,非宁静8无以致远9。志向,不集中精神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源于学也,非学无以广才10,非志11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无以成学。向就不能使学习有所成就。淫慢12则不能放纵懈怠就不能励精13,险躁14则不能冶性15。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与时驰16,意与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同岁月日17去,遂成枯落18,多不接世19,而消失,最终枯败零落,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等到那时悲守穷庐20,将复何21及!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屋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夫(f[夫(fú)]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君子]品德高尚的人。[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以]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明志]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宁静]这里指安静,即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远]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广才]增长才干。[志]志向。这里指立志。[淫(yín)慢]放纵懈怠。淫,懈怠。[励精]振奋精神。励。振奋。[险躁]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险,轻薄。[治性]修养性情。治,修养。[驰]疾行,指迅速逝去。[日]日子,岁月。[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何]怎么。句解:诸葛亮用双重否定的句式,强调了要“淡泊以明志,句解:诸葛亮用双重否定的句式,强调了要“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是一句富含哲理的名言,千古流传。宁静以致远”。这是一句富含哲理的名言,千古流传。句解:这句话道出了才与学的关系。句解:这句话道出了才与学的关系。句解:“学须静”,讲了学习的最佳境界是静心专一,不受外界干扰。“学以句解:“学须静”,讲了学习的最佳境界是静心专一,不受外界干扰。“学以广才,志以成学”是又一至理名言,学习才能增长才干,而有志向和毅力则是学有所成的前提条件。广才,志以成学”是又一至理名言,学习才能增长才干,而有志向和毅力则是学有所成的前提条件。句解:从反面入手,劝勉儿子勤学励志,须从淡句解:从反面入手,劝勉儿子勤学励志,须从淡泊宁静中提高自我修养,最忌“淫慢”“险躁”。泊宁静中提高自我修养,最忌“淫慢”“险躁”。句解:对爱子反复告诫,人生短促犹如白驹过隙,要珍惜光阴,刻苦学习。句解:对爱子反复告诫,人生短促犹如白驹过隙,要珍惜光阴,刻苦学习。段解:以父亲的身份告诫儿子读书修身,精心养德,保国爱民。古今异义非宁静无以致远(古义:安静,集中精神。今义:只是指环境上的安静,不嘈杂。)一词多义夫学夫学须静也(动词,学习)非志无以成学(名词,学业)学词类活用非宁静无以致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大目标)非学无以广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增长)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治学: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正)修身: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反)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治学: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正)修身: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反)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勤学励志修身养性珍惜年华诫子书本文劝勉儿子勤学励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淫慢”“险躁”。文章短小,说理透彻。本文短短86字,道出了多层关系:学与静,才与学,学与志。诸葛亮认为,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因此,他告诫儿子:“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品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因此,诸葛亮提出了静与俭相结合的道德修养论,提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说明成才必须从静与俭的修养开始。“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几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是否无关?看似无关,实则关系密切。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心。诸葛亮提出了“俭以养德”的主张,就修身而言,不要刻意追求锦衣玉食;就治国而言,则应约己爱民。那么,如何培养俭德呢?这就要求自己能在思想上保持宁静,在生活上甘于淡泊。其实儒家也是重视节俭的,“一箪食,一瓢饮”,不以为苦。《论语·述而》说:“奢则不孙,俭则固。”将奢与俭进行对比,强调戒奢崇俭。因此,所谓“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之上的美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确实,现实社会中充满了诱惑,我们切不可所波逐流,迷失方向,切忌追逐短视的功利而积极与功名富贵。它是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但对于后人也有普遍的警示作用。鹅毛扇的故事——关于诸葛亮的鹅毛扇,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黄承彦的千金黄月英并非丑陋不堪,而是一个聪明美丽、才华出众的姑娘。黄月英不仅笔下滔滔,而且武艺超群,她曾拜名师学艺。艺成下山时,师傅赠送她鹅毛扇一把,上书“明”“亮”二字。二字中还密密麻麻地藏着攻城略地、治国安邦的计策,并嘱咐她,姓名中有“明”“亮”二字者,即她的如意郎君。后来黄承彦的乘龙快婿,就是吟啸待时、未出隆中便知天下三分的名字中有“明”“亮”二字的未来蜀汉丞相诸葛亮。成婚时,黄月英便将鹅毛扇作为礼物赠给诸葛亮。诸葛亮视鹅毛扇如掌上明珠,形影不离。他这样做不仅表达了他们夫妻间真挚不渝的爱情,更主要的是可以熟练运用扇上的谋略。所以不管春夏秋冬,总是扇不离手。与诸葛亮有关的诗作——蜀相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例题精讲】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问题。(10分)

诫子书

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用“/”对下列句子画出句读。(2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解释词语。(2分)(1)广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复何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翻译句子(2分)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4、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2分)5、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2分)答案: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分)

2、解释词语。(2分)

(1)广才:增长才干.

(2)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3、翻译句子(2分)

不把名利看得轻淡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能平静己心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4、淡泊

立志

惜时(2分)

5、劝勉儿子勤学励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浮躁。(2分)【巩固练习】【甲】周公诫子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乙】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①,静以修身②,俭以养德,非淡泊③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④。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⑤则不能励精⑥,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⑦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⑧,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注】①行:操行。②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③淡泊:清静寡欲,没有奢望。④致远:达到远大的目标。

⑤淫漫:荒淫,怠惰。⑥励精:振奋精神。⑦意:意志。⑧接世:合于世用,为社会所用。1、解释下边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

)非学无以广才(

)悲守穷庐(

又相天子(

)2、解释下边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往矣,子勿以鲁国骄士(

)夫君子之行(

险躁则不能冶性(

)3、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其中甲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

;乙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

。4、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①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②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做“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参考答案】

(甲)周公诫子1.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扩展

屋子

辅佐

2.在

因为

放在句首作发语词,无实意

3.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

要立德、修身

4.(1)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2)(如果)年华随着时间流失,意志随着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

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甲)周公诫子

周成王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助天子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轻贱的了。可是,我还(常常)洗一次头发,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还惟恐(因怠慢)失去人才。我听说,用恭敬的态度来保有宽以待人的品行,就会得到荣耀;用节俭来保有广大的土地,必定会有安定;用卑谦来保有显赫的官职,这就是高贵;用警备之心来保有人口众多,兵强马壮,就意味着胜利;用愚笨来保有聪明睿智,就是明智;用浅陋来保有渊博,也是一种聪明。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贵为君王,之所以拥有天下,是因为遵从了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亡身,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你)能不谦虚谨慎吗?”一、文学常识《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作者是_诸葛亮___,字_孔明_,__三国__时期著名的__政治__家、_军事_家。二、解释句中加点的字夫君子之行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三、翻译句子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4、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5、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6、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7、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四、1、本文就体裁而言,属于__议论文_,论点是____静以修身,俭以养德___在论述的过程中,作者从____做人____和____学习_____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2、作者写这封家书的用意是什么?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3、《诫子书》中认为成才的条件是什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诸葛亮认为,.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志、学、才。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修养是成才的保障。4、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做“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5、对这篇短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D.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6、本文作者主要从___做人__和__学习___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的,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心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____7、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你喜欢的名句,并说说你摘录的理由.

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示例:非淡泊(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谈论了个人修养的问题,要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就必须要注重道德修养,不追求名利,保持宁静的心态,集中精力去做事8、关于修身养性的问题,古人有过许多名言警句,请你任意写出两句。

示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9、本文论述了三层关系,分别为:学与静、才与学、学与志。10、按要求背默:

(1)文中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的句子: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2)文中强调苦学与成才关系的句子是: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3)诸葛亮总结了一生经历,表达了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反映诸葛亮静观万物、静心思考和冷静处世的思想及其心态的句子)是: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论语》《诫子书》片段比较阅读【甲】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

【乙】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②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传不习乎:

(2)曲肱而枕之:

(3)夫君子之行:

(4)意与日去: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①②

3.诸葛亮提出的“君子之行”应包括哪几点?

4.两文内容上都强调了古代治学的人都非常重视什么?甲文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格?乙文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格?

参考答案

1.(1)老师传授的知识(2)胳膊(3)品德(4)意志,志向

2.①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②学习需要(内心)宁静,才能靠学习获得,不学不能扩大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完成学业。过度享乐便不能振奋精神,暴躁则不能陶冶品性。

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4.重视品德的修养;排比、比喻;对比(或对偶)。【二】【甲】陆游的家训后生才锐①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之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如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乙】诸葛亮的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②。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④,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注释】①才锐:才思敏捷,锋芒毕露。②致远:达到远大的目标。③淫漫:荒淫,怠惰④接世:合于世用,为社会所用。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1)不可以为喜也(2)吾此言后人之药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