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113修改_第1页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113修改_第2页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113修改_第3页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113修改_第4页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113修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联网专业群)一、项目建设团队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6+1”支柱产业、“2+10”战略新兴产业以及永川区智慧城市建设(国家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的基础上校企“专业共建、人员互兼互聘、人才共同培养、项目协同创新、资源共享共用”、一、项目建设团队(一)项目负责人行政职务/职称(二)团队成员行政职务/职称二、建设基础(一)专业群概况(二)专业建设成效图1“2321”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开展校企“专业共建、人员互兼互聘、人才共同培养、项目协同创新、资源共享共用”靳忠兰重庆锐拓传媒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傅荣豪在重庆绮缔软件有限公司担任项目经理;马双华在中软国际科技有限公司任软件工程师,从事windowsCE驱动开发;杨州在成都网丁科技有限公司担任运营总监,一大批学生在业内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企业的骨干,用人单位对我院(三)专业群特色与优势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校企合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巧妙地将“园区(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有机的“绑”在了一起,三方围绕人才培养,合作育人。三、建设背景(一)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图1:物联网行业发展趋势图(二)适应重庆发展需要(三)物联网专业群组建四、预期目标与思路(一)预期目标

表1物联网专业群预期建设成果一览表序号建设项目成果形式1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1.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将本专业打造成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深度校企合作的,“订单班”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所开设的所有专业课程都将与企业共建,与软件企业岗位相结合,实现本专业毕业学生高质量就业。2.课程体系建设2师资队伍建设1.培养高层次专业带头人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培养12名骨干教师,从企业聘请20名兼职教师;以“专业教师下企业、能工巧匠进课堂”为途径,提升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和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2.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3.聘请行业企业兼职教师4.其他教师培养进修3教学资源库建设1.建立“微课录播室”建设1间“微课录播室”,搭建学习网站平台,完成5门精品课程建设,最后完成教学资源库的建设。2.搭建学习网站平台3.精品课程建设4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1.新建软件开发实训室拓宽和加深现有基地功能,将实训基地建成集教学、科研、工程、培训、技能鉴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室。实训基地引进企业管理制度,完善基地管理机制。2.新建智能手机开发实训室3.扩建网络基础实训室5社会服务能力建设1.技术服务面向农村信息化建设和相关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项目每年不低于3项;提供技术支持每年不低于5次;面向企业或农村的此类技术人员培训第一年不低于100人次,第二年不低于200人次,第三年不低于300人次。2.社会培训3.辐射带动能力(二)建设思路五、建设内容与措施(一)体制机制创新混合所有制:物联网二级学院混合所有制:物联网二级学院协同育人机制创新协同招生协同育人教研科研实习就业共建共管互兼互聘资源共享合作双赢创新产教融合体制机制(二)创新“园校企互动、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三)校企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工作过程工作过程职业标准职业标准(四)以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为载体,建立产学研结合运行机制(五)构建创新创业“体、产、训”体系(六)开展校企人员互兼互聘,构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七)实施教学与生产过程相对接图6“四化”改革示意图(八)课程考核与评价改革,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图7“四个转变、一个结合”改革示意图(九)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图8“三全一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十)技术技能积累与社会服务(十一)实施“五位一体”的信息化教学与管理(十二)打造“现代信息技术+传统文化”的特色文化环境PAGEPAGE45六、建设进度表2建设进度建设内容2018年(预期目标、监测要点)2019年(预期目标、监测要点)2020年(预期目标、监测要点)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总体建设目标将本专业打造成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深度校企合作的,“订单班”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所开设的所有专业课程都将与企业共建,与软件企业岗位相结合,实现本专业毕业学生高质量就业。1.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预期目标:1.根据软件企业用工需求,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修订工作;2.积极联系软件企业,建立“合作企业”资源库,探索“校企合作”方式;监测要点:1.2016年“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修订稿;2.企业与学校相互走访资料;3.校企合作资源库预期目标:1.根据软件企业用工需求,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修订工作;2.2017年新生开始进行“订单班”招生,开始进入深入校企合作;3.部门专业课程有企业专家来任课监测要点:1.校企合作协议书;2.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3.订单班建设佐证材料;4.企业专家任课佐证材料预期目标:全力开展校企合作,80%的专业骨干课程有企业派专家来任课监测要点:1.企业专家任课佐证材料;2.学生到企业实训、实习佐证材料2.课程体系建设预期目标: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共建课程体系;监测要点:基于校企合作的课程体系。预期目标:与企业“订单式”的合作办学,与企业共建“订单班”的课程体系;监测要点:1.计算机及检测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单;2.主要设备的购置与安装验收单。预期目标: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修订课程体系监测要点:修订后的基于校企合作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总体建设目标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培养12名骨干教师,从企业聘请20名兼职教师;以“专业教师下企业、能工巧匠进课堂”为途径,提升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和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1.培养高层次专业带头人预期目标: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使专业带头人在本行业形成较强的影响力。监测要点:1.学校出台“专业带头人和专业负责人选拔标准及培养办法”。2.从校外引进1名专业负责人,负责本骨干专业建设。3.专业带头人去校外交流学习的佐证材料监测要点:1.专业带头人国内培训、考察和参加学术会议材料;2.在行业企业中兼职证明材料;监测要点:1.专业带头人国内培训、考察和参加学术会议材料;2.在行业企业中兼职证明材料;2.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预期目标:培养5名骨干教师,提高其专业教学能力及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素质。监测要点:1.确定5名骨干教师人选培养协议书。条件:中级以上职称、有半年以上行业背景和实际工作经历;2.3名教师到国内院校学习或知名IT企业培训学习材料、获得的证书或职业资格任证;3.3人下企业兼职锻炼1个月的证明材料;4.开展3项技术服务活动记录。监测要点:1.选派4名教师到国内院校学习或IT企业培训学习材料、获得的证书或职业资格认证;2.到企业兼职或锻炼1个月的证明材料;3.开展的3项技术服务活动记录。监测要点:1.5名教师到国内院校学习或电商企业培训学习材料、获得相应的证书或职业资格认证;2.到电商企业兼职或锻炼1个月的证明材料;3.开展的4项技术服务活动记录。3.聘请行业企业兼职教师预期目标:聘请20名企业管理、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为兼职教师。监测要点:1.聘请的5名兼职教师协议书;2.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参与制订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和评价标准的材料;3.顶岗实习管理记录,到校授课课表,开展技术讲座的材料。监测要点:1.聘请的5名兼职教师协议书;2.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参与制订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和评价标准的材料;3.顶岗实习管理记录,到校授课课表,开展技术讲座的材料。监测要点:1.聘请的10名兼职教师协议书;2.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参与制订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和评价标准的材料;3.顶岗实习管理记录,到校授课课表,开展技术讲座的材料。4.其他教师培养进修预期目标:培养10人,提高其专业教学能力及技术应用能力,逐步成长为骨干教师。监测要点:1.确定的培养人选合同书;2.至少1个月的到企业调研学习6人次证明材料;3.外出参加专业学术会议5人次材料;4.参加专业与职业资格认证培训获得各种职业资格证书5人次;5.参与3项技术服务活动的记录。监测要点:1.至少1个月的到企业调研学习10人次证明材料;2.外出参加专业学术会议5人次材料;3.参加专业与职业资格认证培训获得各种职业资格证书5人次;4.参与3项技术服务活动。监测要点:1.至少1个月的到企业调研学习10人次证明材料;2.外出参加专业学术会议5人次材料;3.参加专业与职业资格认证培训获得各种职业资格证书5人次;4.参与4项技术服务活动的资料。教学资源库建设总体建设目标与建设1间“微课录播室”,搭建学习网站平台,完成5门精品课程建设,最后完成教学资源库的建设。1.建立“微课录播室”预期目标:建设1间面积约50平方的“微课录播室”。监测要点:提交“微课录播室”建设方案并完成“微课录播室”建设,配专人管理。监测要点:1.开始大面积使用“微课录播室”;2.“微课录播室”使用记录表监测要点:1.“微课录播室”使用记录表2.搭建学习网站平台预期目标:完成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习网站平台建设,教学使用率要达80%以上。监测要点:提交“学习网站平台”建设方案监测要点:1.完成“学习网站平台”建设,配专人维护;2.购买网络服务器佐证材料;3.教师上传精品资源;4.学生通过网站学习统计情况表监测要点:1.教师上传精品资源;2.学生通过网站学习统计情况表3.精品课程建设预期目标:按照精品课程标准,建设15门专业精品课程。监测要点:启动第一批精品课程建设工作,首批建设1门课程,包括:课程标准、教案、课件、微课,每门课程需要建设50-80个微课,每门课的微课总时间不能低于500分钟监测要点:启动第二批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建设2门课程,包括:课程标准、教案、课件、微课,每门课程需要建设50-80个微课,每门课的微课总时间不能低于500分钟。监测要点:启动第三批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建设5门课程,包括:课程标准、教案、课件、微课,每门课程需要建设50-80个微课,每门课的微课总时间不能低于500分钟。开发3部教材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总体建设目标拓宽和加深现有基地功能,将实训基地建成集教学、科研、工程、培训、技能鉴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室。实训基地引进企业管理制度,完善基地管理机制。1.新建软件开发实训室预期目标:建成面积140平米,达到60人从事软件软件开发的岗位规模,具备软件企业的实际运行机制,能完成电子商务网站开发、管理、开发编程和运营。监测要点:1.硬件设施购买验收单;2.系统软件安装购置验收单,数据库平台建设专家验收报告书;监测要点:1.中间件平台建设的专家验收报告书;2.实训指导手册或项目开发手册。2.新建智能手机开发实训室预期目标:建成面积140平米,达到60人从事软件开发的岗位规模,具备软件企业的实际运行机制,能完成电子商务网站开发、管理、开发编程和运营。监测要点:1.实训室详细建设方案书。监测要点:1.项目实训指导手册;2.硬件设备购置验收单。3.扩建网络基础实训室预期目标:建成面积140平米的网络基础实训环境,能进行计算机组装、计算机系统维护、服务器配置与管理实训、网站管理与维护等,满足通用技能训练要求。监测要点:1.实训室的详细扩建方案书。监测要点:1.计算机及检测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单;2.主要设备的购置与安装验收单。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总体建设目标面向农村信息化建设和相关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项目每年不低于3项;提供技术支持每年不低于5次;面向企业或农村的此类技术人员培训第一年不低于100人次,第二年不低于200人次,第三年不低于300人次。技术服务预期目标:面向农村信息化建设和相关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项目每年不低于3项;提供技术支持每年不低于5次。监测要点:1.技术服务项目任务书;2.技术支持记录;监测要点:1.技术服务项目任务书;2.技术支持记录;监测要点:1.技术服务项目任务书;2.技术支持记录;社会培训预期目标:面向企业或农村的此类技术人员培训第一年不低于100人次,第二年不低于200人次,第三年不低于300人次。监测要点:有关100人次的技术培训记录监测要点:有关200人次的技术培训记录监测要点:有关300人次的技术培训记录辐射带动能力预期目标:在区域内四所职业中专建立校际合作关系,签署师资培养、实验实训基地共享、学生培训协议;与重庆大学软件学院、重庆文理学院软件学院深入校际合作。监测要点:合作相关记录监测要点:合作相关记录监测要点:合作相关记录七、建设经费的预算表3建设经费的预算表建设内容市财政收入(万元)学校自筹(万元)合计(万元)201820192020201820192020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55555530师资队伍建设55555530教学资源库建设303030303030180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100100100100100100600社会服务能力建设10101010101060合计150150150150150150900PAGEPAGE47八、预期效益(一)综合效益标志性成果表4标志性成果序号成果名称成果数量(项)合计国家级市级1教学成果奖12现代学徒制13教学名师14技能名师15教学团队16特色专业17骨干专业18共享课程109规划教材510资源库111教学改革512教师信息化大赛513教师微课比赛214青年教师教学比赛115市级科研项目516专利1017学生大赛3合计PAGEPAGE60附件1:物联网专业群对接产业分析报告物联网专业群对接产业分析报告一、调研目的及思路(一)调研目的调研思路二、调研内容及安排三、调研情况分析(一)重庆市龙头物联网产业及其服务内容(二)重庆市物联网产业群的发展现状(三)重庆市物联网行业企业现状(四)未来重庆市物联网产业战略发展规划(五)重庆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目标指标2016年基数2020年目标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