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患儿血糖监测及其临床意义_第1页
危重症患儿血糖监测及其临床意义_第2页
危重症患儿血糖监测及其临床意义_第3页
危重症患儿血糖监测及其临床意义_第4页
危重症患儿血糖监测及其临床意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危重症患儿血糖监测及其临床意义【摘要】目的观察危重症患儿血糖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0例危重症患儿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结果多器官功能衰竭(多衰组)和单器官功能衰竭(单衰组)、临终组患儿血糖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多衰组患儿血糖升高尤为明显,与临终组及单衰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糖是危重症患儿应激状态下常出现的代谢紊乱。危重症患儿血糖变化可作为重症监护病房判断病情和预后的辅助指标。

【关键词】血糖;危重症;临床分析;儿童

危重症患儿可能存在过度或持续的应激反应,并导致代谢紊乱、血糖升高。笔者将50例危重症患儿的血糖进行了检测,并对其血糖变化特点及其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2006~2008年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危重症患儿50例,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2个月至7岁。病情危重程度诊断标准均符合1995年全国危重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诊断评分标准[1],其中呼吸系统疾病26例,循环系统疾病6例,神经系统疾病8例,消化系统疾病4例,泌尿系统疾病3例,血液系统疾病3例。将50例患儿分为:(1)单器官功能衰竭(简称单衰组)31例,其中呼吸衰竭13例,心力衰竭10例,肾功能衰竭3例,胃肠功能衰竭3例,脑功能衰竭2例;(2)多器官功能衰竭(简称多衰组)12例,其中呼衰合并心衰6例,心衰合并呼衰胃肠功能衰竭脑功能衰竭3例,呼衰合并脑功能衰竭2例,肾衰合并脑功能衰竭1例;(3)临终死亡(简称临终组)7例。正常对照组为随机选择的40例健康儿童,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3个月至7岁。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儿为排除糖尿病及大剂量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

方法正常对照组早晨8时空腹采血,危重症患儿进入监护室后立即采血,多数患儿采血于输液治疗前,少数患儿在抢救过程中采血。输注液体含葡萄糖浓度均小于%,输注速度1~4mL/(kg·h)。血糖由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全血血糖mmol/L为高血糖。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检测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样本均数采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危重症患儿各组血糖测定结果单衰组血糖为(±)mmol/L,多衰组血糖为(±)mmol/L,临终组血糖为(±)mmol/L,三组患儿血糖升高较正常对照组(±)mmol/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均),其中多衰组患儿血糖升高尤明显,与单衰组及临终组患儿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均)。

器官功能衰竭患儿血糖与预后的关系随血糖的升高,与器官功能衰竭患儿的预后密切相关,当血糖15mmol/L时病死率可达60%以上,见表1。表150例器官功能衰竭患儿血糖与预后关系

3讨论

多器官功能衰竭患儿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可呈现高代谢、高分解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本文显示危重症患儿血糖升高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以多衰组患儿血糖升高更为明显。且血糖的升高与器官功能衰竭患儿的预后密切相关,当血糖15mmol/L时病死率可达60%以上。由此可见,高血糖是危重症患儿应激状态下常出现的代谢紊乱,病情越危急,应激越强,血糖升高越明显,预后越差。这与应激状态下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使糖原分解加快或血中高血糖、素皮质醇类物质水平增高,糖原异生的作用增强有关,也与胰岛反应差,胰岛分泌减少或受体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有关。高血糖可导致渗透性利尿,渗透性利尿可加速多种电解质的丢失,严重高血糖和水丢失导致血浆渗透压上升,使细胞脱水,加重组织缺氧和酸中毒,同时也能导致神经元脱水,脑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破坏和神经髓鞘断裂,增加死亡危险性。Ashwal等报道了20例危重儿血糖与预后的关系,发现死亡组患儿入院时血糖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因而危重症患儿血糖变化与疾病危重程度及预后关系密切,注意及控制过度应激反应对患儿十分有利。

本组患儿经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葡萄糖的输入,血糖值随原发病治疗好转逐渐恢复正常,有10例重度高血糖患儿应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但Vardi等对12例应激性高血糖儿童进行1年随访,发现其中4例以后发展为1型糖尿病,可能是1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减低的早期反映,因而由应激诱发的一过性高血糖,不能诊断为糖尿病,应长期随访,并检测谷氨酸脱羧酶等抗体,对预测1型糖尿病有帮助。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急救学组.第四届全国小儿急救医学研讨会纪要[J].中华儿科杂志,1995,33(6):370373.

颜纯,王慕逊.小儿内分泌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72480.

沈洪.急诊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5176.

AshwalS,SchniderS,TomasiL,etimplicationsofhyperglycemiaandreducedcerebralbloodflowinchildhoodneardowning[J].Neurology,1990,40(5):820822.

VardiP,ShehadeN,EtzioniA,ethypergl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