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数学-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数学-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数学-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数学-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内容: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分米、毫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2.知道1分米=10厘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3.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测量,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能在具体的情境中估计并测量物品的长度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自主学习任务单。学生准备:直尺一把(带刻度的,并且刻度要清晰)硬币一枚(一分的)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孙悟空吗?谁能介绍一下孙悟空的本领?有一个小朋友叫甜甜,他也很喜欢孙悟空,晚上在梦中还和孙悟空比本领呢!我们一起看看他们都在比什么?(出示情境图)2.搜集信息:你看到了什么?3.提出问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设计意图:富有童趣的童话素材,有利于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搜集信息、提出问题。】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认识1毫米。(1)猜测师:孙悟空把金箍棒变成5毫米长,请猜一猜,5毫米有多长?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猜测的长度。(2)验证师:5毫米到底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仔细观察,把你的想法在组内说一说。(3)交流师:那个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向大家交流一下?(引导学生说出一小格是1毫米,5小格就是5毫米)(4)巩固师:同学们想一想或观察一下周围的物体,哪些物体的长度(厚、高、宽)约是1毫米呢?(硬币,身份证,公交卡,十张纸)请同学们学用手比划1毫米有多长。(5)练习60毫米=()厘米120毫米=()厘米8厘米=()毫米 教材自主练习第二题(6)小结师:刚才,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思考一下毫米与前面我们认识的长度单位厘米(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阿福的新衣)有什么关系。板书:1厘米=10毫米2.认识1分米。(1)猜测。师:后来,孙悟空又把金箍棒变长了,变到10厘米长了,你认为现在的金箍棒有多长?把它在练习纸画下来。(2)验证。师:拿出直尺,验证一下,你刚才猜的怎么样?同桌互相说说。(3)交流师:谁愿意说说10厘米到底有多长?(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0厘米,认识10厘米就是1分米。板书:1分米=10厘米(4)巩固同学们想一想或观察一下周围的物体,哪些物体的长度(厚、高、宽)约是1分米呢?(小朋友的手长,粉笔盒的高度)请同学们学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5)练习60厘米=()分米120分米=()厘米=()毫米100毫米=()厘米=()分米 课本自主练习第十题(6)小结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思考一下分米与前面我们认识的长度单位毫米、厘米、米有什么关系。课本自主练习第2题(5)小结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分米,思考一下,我们认识的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有什么关系。师:毫米、厘米、分米、米、都是计量物体长度的单位,叫做长度单位。【设计意图:结合故事情境,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感知---应用的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建立起长度单位的表象,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加深对长度单位概念的认识。】三、自主练习,应用拓展1.自主练习第1题。(1)同桌交流。(2)教师说长度,学生用手势表示。要求:速度要快而且要准确。2.第2题。(先猜单位再量一量)量一量1元钱硬币的厚度是()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度是()量一量课桌的高度是()3.自主练习的第4题。(重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去辨析)先让学生独立填写,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理由。【设计意图:通过设计趣味性和操作性的练习,让学生在手势游戏的比划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猜测、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五、课堂小结、交流评价本节课以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引入,把学生带进了有趣的数学课堂,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通过放手让学生猜一猜、估一估、量一量的实践活动,体会1毫米、1分米有多长,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形成长度观念,体验学习的乐趣。教学中注重给学生提供自主练习与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分米、毫米的认识》学情分析《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计量单位分米、毫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学过了长度单位米、厘米,并初步掌握了测量的一些基本方法,如一端对准0刻度,另一端所指的刻度就是物体的长度。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于米和厘米接触比较多,特别是整米,整厘米的数,而对于分米接触相对较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探索前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通过对实际物体的测量在头脑中建立起分米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测量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体验数学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时在操作中重点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如何使学生掌握分米、毫米的概念,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教材重视创设学习情境和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的过程中加强思考和探索,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如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过程中自己体会、自己发现。认知发展发面,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想,积累了探索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与策略,掌握了一定的整理归纳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能够利用知识导图整理所学过的问题。但通过课前调研我发现:他们在抽象能力、语言表达以及思考的全面性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因此让他们学会灵活地、有序地思考,并用自己的语言形象的表述发现的方法、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往往有一种心已知,口难述的困惑。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毫米.分米的认识》效果分析教学环节设计目标指向评测练习学生当堂学习效果评测结果及分析开门见山,直接导入1.借助谈话,引出课题:《分米、毫米的认识》谈话导入2.交流课前检测。让学生充分经历“由课前整理到课上交流,再由练习整理到拓展升华的过程建立了完整的知识网络,让学生感知到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自主练习第一题同学们都能积极思考,参与课堂。对于知识判断及运用,96%以上的同学能快速反应完成。学生经过已有知识的基础能快速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上课精神面貌不错。学生能与旧知识的比较中掌握新知识的学习,能熟练掌握新学知识。探究整理1.感知和了解分米、毫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2.知道1分米=10厘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知道1分米=10厘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小组汇报各种比较方法。小组汇报整齐有序,大部分同学能流畅、完整、严谨的表达。利用归纳对比的方法,让他们学会灵活、有序的思考,培养归纳能力。比较分米、毫米异同。95%的同学能立即运用有序寻找的方法完成,且速度快,准确率高,5%的同学还不能娴熟运用方法,需要加强指导。让学生初步建立了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即时练习第三题。1.95%左右的同学能准确完成,注重比较方法。2.5%的同学比较方法不准确,不够灵活等。练习提升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练习,巩固学生当堂所学知识,练习中加入了一些有难度的题目,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检测练习第四题97%的同学能快速做出来,并清楚说出方法。总结与升华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教师引导下98%左右的同学能对自己在本节课中知识、情感等收获的进行表述。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材分析《分米、毫米的认识》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内容,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们对教材分析如下:教学内容在整个课程教材体系中的定位《分米、毫米的认识》是二年级下册中的一个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米",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用尺子度量"等知识,因此,知识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直观性:它不像有的数学概念那样抽象,学生能清楚地看到具体的长度;二是实践操作性.学生可以在生活中随处找到1毫米、分米的实物,1毫米、1分米,也可以用1毫米扩展出1厘米、1分米、1米;三是实用性.生活中经常需要运用这些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因此教材在编排时安排了较这样的编排启示我们,促进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二、不同教材版本对相关教学内容的处理《分米、毫米的认识》相关内容在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青岛版的实验教材中都有所涉及。综合几个版本的教材来看,虽然教学情境不尽相同,但整体的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都是没有很大分别的。在青岛版教材中一个比较大的改动由图表引入,即降低了学生归纳的难度,更符合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整理的思维特点。三、本节课学习内容分析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2、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结合教学,向学生渗透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同时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四、教材内容的重难点分析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特点以及二年级学生特点,把本课题确定为一课时完成,教学重难点确定为:【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分米、毫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2.知道1分米=10厘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3.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测量,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能在具体的情境中估计并测量物品的长度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分米、毫米的认识》评测练习校区判断下面叙述是否正确?蜡笔长6毫米()跳绳长2厘米()课桌高7米()粉笔长75分米()小名身高134米。()一根绳长15分米。()一块橡皮厚1米。()10分米=1厘米。()用线把相对应的左右两边连起来。公路宽10分米一把钥匙6米一支圆珠笔170厘米课桌长40毫米邓老师高13厘米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或数字。小明的身高是140()一块橡皮厚12()旗杆高9()别针长34()。电脑键盘长约5()图钉长10()教室宽6()教室的门高大约2()4填空5米=()分米40厘米=()分米2分米=()厘米70毫米=()厘米3分米=()厘米70毫米=()厘米1米=()分米9厘米=()毫米1分米–4厘米=()厘米57毫米+33毫米=()毫米=()厘米1米–4分米=()分米20分米+40分米=()分米=()米青岛班五四制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分米、毫米的认识》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观念,并且体会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这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基础。并为学习千米做准备。

成功的地方:首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课前通过简单回顾学过的长度单位,为后面学习新的长度单位做好铺垫,在用这些新的长度单位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认知上的冲突,用厘米做单位,不能量出数学课本的厚度,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更小的单位的需要和必要性,这样引入新知的教学,不是为了给学生知识而教,而是把知识建立在他们需要的基础上,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主要力。

其次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最有效的学习,是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它能给予学生做在建构知识和情感体验的时空,解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在教学的开始,先让学生进行估算课本的长、宽、厚,然后再对课本的长、宽、厚进行测量,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用手势比划出1毫米、1分米有多长,闭上眼睛想一想,并把这种感觉记在脑子里,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牢固的长度观念,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认识分米以后,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明确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

不足之处及对策:本节课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地方较多,孩子们兴趣浓厚,另外本节课是一节概念课,内容较为抽象,有的地方能使用多媒体会更好,在今后的教学中需加以改善。青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