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怀仁峙峰山煤业有限责任公司_第1页
山西怀仁峙峰山煤业有限责任公司_第2页
山西怀仁峙峰山煤业有限责任公司_第3页
山西怀仁峙峰山煤业有限责任公司_第4页
山西怀仁峙峰山煤业有限责任公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③生态影响及生态防护措施本项目取土结束后建设单位将采取平整、覆土、植树绿化等措施进行恢复。在开挖取土时应尽量避免扩大扰动面积,取土场应分块分段取土,避免形成大的开挖面,应分块分段回填。取土场边坡削坡以后,再进行人工修坡处理,然后对取土坑底、边坡和平台采取绿化措施,通过采取种植灌木的绿化方式,并进行浇水、施肥、保水等养护管理措施,保证苗木成活率,使得植被防护措施在短时间内能够尽快的发挥水土保持作用,防止水土流失。取土场在施工过程中派专人进行管理,指挥协调,责任到人,并将环保水保落实到现场作业人员,一旦发现破坏环境及不符合环保、水保要求的行为,立即制止,并提出整改方案,立即进行整改。道路工程及运矸方式本项目矸石全部采用汽车运输方式,运矸道路包括场外运矸道路和场内运矸道路。场外运矸道路利用现有乡村道路,长1.5km;场内临时道路,道路长度为973m,路宽4m,路面为矸石压实路面,占用场地土地,不新增临时占地,随着矸石堆放高度增加,道路不断增高。3.8抚育养护措施植物措施的后期养护是填沟造地成败的关键,主要包括浇水、防冻、施肥、修剪、培土补植的等。植被管护应根据地区的性质和气候、土壤、物化性能、土地利用等特点,结合土地再利用的生产率和集约程度来进行。植被管护及管理包括草的田间管理、收割利用、种子采收、合理放牧等以及幼林管护和成林管理。本项目重点管护对象为覆土绿化的植被,管护时间为3年。水分管理主要是通过植树带内植树行间和行内的锄草松土,防止幼树成长期干旱灾害,以促使幼林正常生长和及郁闭。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适当的进行灌溉,以保护林带苗木的成活率。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是植被恢复的关键,苗木成活的关键是维持其体内的水分平衡。所以,植被恢复后对幼林地的浇水措施非常关键。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将水引到植被恢复地中,用胶管洒水喷灌(切忌大水漫灌)。树木修枝林地刚进入郁闭阶段时,由于灌木或者辅佐树种生长茂密产生压迫主要树种的情况,要采取部分灌木(1/2左右)平茬或辅佐树种修枝,以解除主要树种的被压状态,促进主要树种生长并使其在林带中占优势地位。通过对主要树种及辅佐树种的修枝,在保证林木树冠有足够营养空间的条件下,可提高林木的干材质量和促进林木生长。关于修枝技术,宁低勿高,次多量少,先下后上,茬短口尖,修枝高度不超过林木全高的1/3~1/2(即林冠枝下高,不超过全高的1/3~1/2)。林木病虫害防治对于林带中出现各类树木的病、虫、害、等要进行及时的管护。对于病株要及时砍伐防止扩散,对于虫害要及时使用药品等控制灾害的发生。苗木越冬管护项目区气候冬春季节寒冷、干燥,在植树绿化中所选的植物有一定的抗寒耐旱特性。在苗木幼苗时期均应进行一定的越冬管护。植物的根颈、树干等容易受到冷害和冻害,在冬季要对乔木树干进行刷白;冬季林木进入休眠状态,在入冬前为了减少冬季营养的消耗,应在休眠期或秋季进行适当的修枝处理,保证幼年林木安全过冬。补植在草地出苗较少的地方,以及新建林地中,对死亡的树种在春季及时补植,保证林草地、林地的覆盖率。3.9工程产排污环节分析1、废气①运输过程产生的扬尘;②场地产生的无组织扬尘;2、废水项目废水主要为设备冲洗水;雨季时沟谷内会形成的短时水流以及矸石淋溶水。生活废水主要为职工洗手洗脸废水。3、固体废物本项目为煤矸石综合利用填沟造地项目,固体废物主要是建设挡矸墙施工开挖产生弃土以及少量的职工生活垃圾。4、噪声①机械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②运输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3.10污染源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3.10.1废气施工期主要大气环境影响为扬尘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扬尘主要为运输扬尘以及堆场作业扬尘1、运输汽车在场地作业区运输过程中起尘运矸汽车在场地地作业区运输过程中起尘计算采用上海港环境保护中心与原武汉水运学院提出的关于汽车在有散装物料的道路上的扬尘量计算经验公式:QP=0.123×(V/5)×(M/6.8)0.85×(P/0.05)0.72Q′P=QP×L×Q/M式中:QP——交通运输起尘量,kg/km.每车;Q′P——运输途中起尘量,kg/a;V——车辆行驶速度,20km/h;M——车辆载重,20t/辆;P——路面状况,以每m2路面灰尘覆盖率表示,0.1kg/m2;L——运输距离,1.5km;Q——运输量,122.63万t/a。经计算,QP=1.63kg/km.每车全年运输量为122.63万t/a,经计算,Q′P=35.53t/a(0.94kg/h)。评价要求企业对场内道路进行硬化;限制汽车超载,运输车辆加盖篷布,避免车辆沿路抛洒;运输道路路面要经常清扫和洒水,保持路面清洁和一定的空气湿度;采取以上措施后,抑尘效率为70%,则扬尘排放量为10.66t/a。2、场地作业扬尘大风天气下,作业场地裸露面起尘量较大,对下风向环境空气质量将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场地作业区随风产生的扬尘计算公式采用清华大学在霍州矿务局现场实验得出的公示:平地堆场起尘:Qm=11.7U2.45·S0.345·e-0.5ω·e-0.55(W-0.07)沟谷堆场扬尘:Q′m=K×Qm式中:Qm—平地矸石堆场起尘(mg/s)Q′m—沟谷矸石堆场起尘(mg/s)U—风速,m/s,起尘风速大于4m/s;S—场地作业区面积(m2),取1000;ω—空气相对湿度,取65%;W—矸石湿度,7%;K—沟底与平定起尘系数,45%经计算,平地矸石堆场起尘:Qm=2735.82mg/s,即9.85kg/h;沟谷矸石堆场起尘:Q′m=4.43kg/h。环评要求企业采取避免大风天气作业,大风天气增加洒水频率等降尘措施,抑尘效率可达到80%,则扬尘排放量为2.34t/a(0.886kg/h)。3、运矸汽车倾倒矸石起尘装卸扬尘:Qz=98.8/6·M·e·U0.64u·e-0.27·H-1.283式中:Qz—矸石倾倒起尘(g/次)U—风速,m/s,起尘风速大于4m/s;M—车辆吨位,取20t;H—矸石倾倒高度,取1.5m。经计算,平地矸石堆场起尘:Qz=136.8g/次。全年运输量为122.63万t/a,每次运输量为20t,运输次数为61315次,经计算,Qz=8.39t/a。环评要求企业采取避免大风天气作业,大风天气增加洒水频率等降尘措施,抑尘效率可达到70%,则扬尘排放量为2.52t/a。3.10.2废水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设备冲洗水、雨水、矸石淋溶水。1、生活污水本项目员工5名,均来自附近,场内不设食堂、浴室、宿舍,使用旱厕,生活废水主要为职工少量洗漱废水,水质较清洁,产生量为0.15m3/d,直接回用于抑尘洒水,不外排;旱厕定期掏空,由附近农民清运,用于农田施肥。2、设备冲洗水施工期设备冲洗水只含有少量泥沙,不含其它杂质,排放量较小。施工工地设置1座5m3集水沉淀池,设备冲洗水经集水沉淀池收集、沉淀后用于施工现场洒水抑尘,不外排。3、雨水雨季时沟谷内会形成的短时水流,且场地会产生淋溶水。本项目场地上游汇水面积较小,雨季时,场地上游及周边汇水通过截水沟和马道排水沟排出场地外。此外,本项目在挡矸墙外设置3座消力池,防止雨水对下游的冲刷。4、矸石淋溶水本项目采用矸石填充,经降雨淋溶后,可溶解性元素随雨水迁移进入土壤和水体,可能会对土壤、地表水及地下水产生一定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取决于淋溶液中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及所在地的环境性质。本项目矸石属于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根据山西省地质矿产研究院对山西怀仁峙峰山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洗选矸石进行的浸出试验结果所示,矸石淋溶液pH在6~9范围内,任何一种危害成分的浓度值均未超过《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在矸石淋溶浸泡的试验中矸石淋溶浸泡液的水质情况是矸石自然淋溶的极限状态,在实际条件下,矸石林溶液达不到充分浸泡状态,自然淋溶后的浓度比试验小的多,各元素在经过矸石层间覆土时会被土壤吸附消减,渗漏后对地下水的影响很小。此外,项目场地底部摊铺50cm厚的黄土压实,经夯实后作为防渗层(压实标准以水的渗透速率作为标准,即K渗≤1×10-5m/s)、上层由黄土及低肥效土和熟土壤覆盖处理后,可达到良好的防渗效果。3.10.3固体废物施工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土石、场地剥离的表土、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土方施工期挡矸墙开挖过程中产生的土方(2108m3),截水沟、截水沟开挖过程产生的土方(2764m3)。2、场地剥离的表土施工期场地剥离的表土(247450m3)单独收集,用于覆土造林表土层熟土壤及层间覆土。3、建筑垃圾施工期的建筑垃圾统一收集,可回收的如钢筋等由施工单位回收利用。4、生活垃圾本项目施工期将产生少量的生活垃圾,平均每天每人0.5kg左右,建设单位要将此部分生活垃圾收集后倾倒于环卫部门指定的生活垃圾回收点,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3.10.4噪声施工期噪声主要是施工现场各类机械设备和物资运输的交通噪声。施工场地噪声主要是施工机械设备噪声,物料装卸碰撞噪声及施工人员的活动噪声;物料运输的交通噪声主要是各施工阶段物料运输车辆引起的噪声。各施工阶段、运输车辆主要噪声源及其声级见表3.10-1。表3.10-1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状况(单位:dB(A))施工阶段声源声级土地平整、构筑物建设、填沟造地阶段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压实机78-9675-9590-10090-95交通运输大型载重车90由于施工场地噪声源主要为各类高噪声施工机械,这些机械单体声级一般均在80dB(A)以上,且各施工阶段均有大量设备交互作业,这些设备在场地内的位置、同时使用率有较大变化,其瞬时声压级在90-95dB(A)。本项目选址位于沟谷之中,有山体阻隔,在采取环评规定的绿化、夜间不作业等措施后对声环境影响较小。运输噪声主要表现为汽车运输对沿途村庄居民生活的影响,如发动机声、鸣笛声。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应加强调度管理,禁止夜间运输,在行驶至居民集中区等噪声敏感点处,要减速行驶,禁止鸣笛。3.10.5生态工程施工期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项目占地对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对植被的破坏影响、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对周围景观的影响。针对工程可能产生的影响,环评提出以下措施:施工时要求施工边界覆盖帆布,按照设计严格控制工程施工范围,减少对地表的扰动和对植被的破坏。合理调配挡矸墙、排水沟等工程施工产生的土石方,对施工期间产生的弃土及时回填,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临时土石方要采取加盖帆布等临时水土保持措施。随着施工结束,本项目通过植树造林,恢复施工毁坏的地表,可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项目场地在达到填充高度后及时对顶部进行覆土,覆土厚度达到植树要求或造田要求(1.0m);对场地内取土的黄土荒坡应及时采取水土保持的措施。4)本项目取土结束后建设单位将采取平整、覆土、植树绿化等措施进行恢复。在开挖取土时应尽量避免扩大扰动面积,取土场应分块分段取土,避免形成大的开挖面,应分块分段回填。取土场边坡削坡以后,再进行人工修坡处理,然后对取土坑底、边坡和平台采取绿化措施,通过采取种植灌木的绿化方式,并进行浇水、施肥、保水等养护管理措施,保证苗木成活率,使得植被防护措施在短时间内能够尽快的发挥水土保持作用,防止水土流失。本项目填充结束后进行覆土造地,覆土造地面积为9.49hm2。覆土后马道、平台复垦为有林地,采取乔草混播的方式,乔木选择油松,种植密度为2m×3m,林下撒播紫花苜蓿,撒播密度为20kg/hm2,坡面复垦为灌木林地,采用灌草结合的方式,灌木选择紫穗槐,种植密度2m×1m,林下撒播紫花苜蓿,撒播密度为20kg/hm2。第四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略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施工期主要大气环境影响为扬尘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扬尘主要为施工扬尘和道路运输扬尘。施工扬尘主要来自于土方开挖、施工现场物料装卸、堆放以及渣土临时堆放、场地填充作业等过程;道路运输扬尘来自于施工机械和车辆的往来过程。扬尘排放方式为间歇不定量排放,其影响范围为施工现场附近和运输道路沿途。1)施工期扬尘产生环节A、土方开挖过程中平整场地、挖填土方使施工场地的地表和植被遭到破坏,表层土壤裸露,遇风可产生扬尘;B、堆放易产尘的建筑材料,如无围挡,随意堆放,会产生二次扬尘;C、建筑材料的运输,如不采取有效的遮盖措施,会产生扬尘;D、施工垃圾的清理会产生扬尘;E、施工及装卸车辆造成的扬尘;F、场地填充作业造成的扬尘。2)评价区污染气象特征分析怀仁市地处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较差大。冬季气候寒冷干燥,降水甚少;春季回暖快,降水少,多大风沙尘天气;夏季温度高,降水集中,雨日频繁;秋季降水日趋减少。本次评价收集怀仁市气象站近20年(1991-2010年)累计气候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见表5.1-1。表5.1-4怀仁市气象站近20年(1991~2010年)气象统计结果表项目单位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年均平均风速m/s1.72.02.52.82.62.21.91.71.81.92.12.02.1最多风向CCCNNNECCCCCCCC最多风向频率%33.425.017.113.214.413.514.817.218.913.621.626.117.3次多风向WNWNWWSWSWNNENENNENNEWNWWSWWNWWNW次多风向频率%12.112.812.212.010.811.011.011.812.310.813.914.311.1最大风速m/s14.015.716.116.015.014.322.011.315.515.018.014.022.0平均气温℃-8.6-3.92.510.717.321.723.521.516.39.01.0-6.28.6极端最高气温℃9.819.826.336.034.339.039.335.235.027.222.415.439.3极端最低气温℃-24.4-22.2-17.3-7.5-1.95.411.79.11.2-7.6-20.2-25.1-25.1平均相对湿度%48393735384858645952474648平均降水量mm2.62.911.220.334.748.591.376.458.517.37.02.1373.9平均蒸发量mm34.962.5139.2239.6326.0306.1270.0216.4177.6129.875.642.32020.0最大日降水mm3.95.517.726.045.331.351.760.467.735.918.57.067.7日照时数时183.4198.6229.0248.0272.1253.7256.7242.5227.3226.2201.1180.92721.6平均气压hPa902.9900.8898.2895.4893.5890.8890.3893.9898.4901.9902.5903.7897.7怀仁市多年风向频率玫瑰图(1991-2010年)见图5.1-1。图5.1-1怀仁市多年风向频率玫瑰图根据怀仁市气象站累年气象统计结果,年平均气温为8.6℃,极端最高气温为39.3℃,极端最低气温为-25.1℃。年平均降水量为373.9mm,降水多集中于6、7、8、9四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3%。历年蒸发量为2020.0mm,最大月份为4、5、6、7四个月,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空气平均相对湿度为48%。年平均风速为2.1m/s,最大风速为22.0m/s;全年静风出现频率最高,为17.3%,其次为WNW风,出现频率为11.1%。3)露天堆场及裸露场地风力扬尘环境影响分析由于施工的需要,一些建材需露天堆放;一些施工点表层土壤需人工开挖、堆放,在气候干燥又有风的情况下,会产生扬尘。尘粒在空气中的传播扩散情况与风速等气象条件有关,也与尘粒本身的沉降速度有关。不同粒径的尘粒的沉降速度见表5.1-2。表5.1-2不同粒径尘粒的沉降速度粒径,μm10203040506070沉降速度,m/s0.0030.0120.0270.0480.0750.1080.147粒径,μm8090100150200250350沉降速度,m/s0.1580.1700.1820.2390.8041.0051.829粒径,μm4505506507508509501050沉降速度,m/s2.2112.6143.0163.4183.8204.2224.624由表可知,尘粒的沉降速度随粒径的增大而迅速增大。当粒径为250μm时,沉降速度为1.005m/s,因此可以认为当尘粒大于250μm时,主要影响范围在扬尘点下风向近距离范围内,而真正对外环境产生影响的是一些微小尘粒。根据现场的气候情况不同,其影响范围也有所不同。根据怀仁市长期气象资料,该区域常年主导风向为WNW风,因此施工扬尘的影响范围主要为场址ESE方向。距离本项目最近的村庄为场址东侧1.8km处的碗窑村,距离较远,影响较小。4)汽车运输扬尘环境影响分析据有关文献资料介绍,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占总扬尘的60%以上。表5.1-3为一辆10吨卡车,通过一段长度为1km的路面时,不同路面清洁程度,不同行驶速度情况下的扬尘量。由此可见,在同样路面清洁程度条件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而在同样车速情况下,路面清洁程度越差,则扬尘量越大。因此限速行驶及保持路面的清洁是减少汽车扬尘的有效手段。表5.1-3在不同车速和地面清洁程度的汽车扬尘P车速0.1(kg/m2)0.2(kg/m2)0.3(kg/m2)0.4(kg/m2)0.5(kg/m2)1(kg/m2)5(km/hr)0.0510560.0858650.1163820.1444080.1707150.28710810(km/hr)0.1021120.1717310.2327640.2888150.3414310.57421615(km/hr)0.1531670.2575960.3491460.4332230.5121460.86132325(km/hr)0.2552790.4293260.581910.7220380.8535771.435539总之,施工活动将造成局部地区环境空气中的TSP浓度增高,尤其是在久旱无雨的季节,当风力较大时,施工现场表层的浮土可能扬起,经类比调查,其影响范围可超过施工现场边缘以外50m远。项目所在区域自然环境条件较好,植被覆盖率较高,且采取道路洒水、限制运输汽车超载等环评提出各项措施后,可以解缓扬尘影响。5)场地填充作业产生的扬尘对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场地填充作业时间达2.5年,时间较长,本次评价主要对场地填充作业产生的的扬尘对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①大气预测模式及参数的选择大气预测模式的选取:本项目环境空气评价等级为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不进行进一步预测,只根据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进行影响分析。估算模式(Screen3)是一种单源预测模式,可计算点源、面源和体源等污染源最大地面浓度,建筑物下洗和熏烟等特殊条件下最大地面浓度。模式中相关参数的选取:模式中相关参数按《环境空气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推荐值选取。②环境空气影响预测预测内容:本次评价利用估算模式计算了项目主要污染物TSP在不同距离处所引起的浓度,说明其对环境空气影响程度。污染源参数:本次评价选取的计算参数见表5.1-4。表5.1-4场地面源参数调查表面源名称面源长度面源宽度海拔高度面源初始排放高度年排放小时数排放工况评价因子源强mmmmh粉尘g/s场地50201320182640连续0.246估算结果:本次评价采用估算模型对矸石堆放作业产生的污染物TSP浓度进行估算,估算结果见表5.1-5。表5.1-5堆放作业大气污染物估算结果一览表距源中心下风向距离D(m)Ci(μg/m3)Pi(%)10.0.1429E-03.00100.76.488.50197.83.439.27200.83.409.27300.72.878.10400.71.687.96500.62.276.92600.58.666.52700.54.136.01800.49.195.47900.49.295.481000.48.155.351100.46.255.141200.44.094.901300.41.854.651400.39.614.401500.37.464.161600.35.423.941700.33.493.721800.31.683.521900.30.003.332000.28.433.162500.22.332.483000.18.082.01下风向最大浓度83.439.27下风向最大浓度出现距离197m根据表5.1-5,本项目TSP下风向最大浓度出现距离为197m,最大浓度为83.43μg/m3,最大占标率为9.27%,对周边大气环境质量影响较小。③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本次评价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的有关无组织排放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利用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环境质量模拟重点实验室关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软件,以无组织粉尘为标的计算了该项目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以无组织粉尘为标的计算,无超标点。本项目无大气环境防护距离,面源污染对周围村庄没有影响。5.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生活废水、设备冲洗水和生活污水。5.2.1本项目废水排放情况施工期设备冲洗水只含有少量泥沙,不含其它杂质,排放量较小。施工工地设置1座5m3集水沉淀池,设备冲洗水经集水沉淀池收集、沉淀后用于施工现场洒水抑尘,不外排。本项目员工均来自附近村民,场内不设食堂、浴室,使用旱厕,生活废水主要为职工日常洗漱废水,水质较清洁,产生量为0.15m3/d,直接回用于生活区抑尘洒水,不外排;旱厕定期掏空,由附近农民清运,用于农田施肥。此外,无外排废水;雨季时,场地上游及周边汇水可以通过截水沟和马道排水沟排至场外。5.2.2本项目对地表水环境影响本项目最近地表水体为场地东侧1.6km处的大峪河,为季节性河流。项目施工期无外排废水,不会对地表水体造成影响。5.3本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5.3.1区域水文地质条件(1)区域主要含水层区内含水层根据地下水赋存空间的性质,结合岩性组合特征可划分为变质岩类裂隙含水岩组,岩浆岩类裂隙含水岩组,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岩组,碎屑岩类裂隙-孔隙含水岩组和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1、变质岩类裂隙含水岩组变质岩裂隙含水层主要出露于煤田东部边缘地带,岩性为花岗片麻岩,含榴长英片麻岩,浅部岩石风化程度较高,赋存风化裂隙潜水。据以往水文资料,地表泉水流量一般小于1L/s,为一富水性弱含水层。2、岩浆岩类裂隙含水岩组岩浆岩裂隙含水层分布于煤田北部,岩性为灰黑色玄武岩,玄武岩的原生柱状节理较发育,赋存裂隙潜水,据以往水文资料,出露泉水流量一般2-10L/s,大者达70L/s,为一富水性中等含水层。3、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岩组碳酸盐岩主要出露于煤田西北及东部边缘,东部多呈条带状分布,在煤田内部则构成了煤系地层的基底。由于地壳差异性的升降运动,煤田内部的寒武—奥陶系灰岩地层均有不同程度的剥蚀,其中北部剥蚀程度强于南部。在十里河以北及十里河附近主要赋存的地层为寒武系;在十里河至鹅毛口河之间奥陶系中统地层均已剥蚀,主要赋存为奥陶系下统地层,并且具有南厚北薄之趋势;在鹅毛口河以南则赋存有奥陶系中统下马家沟组地层。根据大同煤田多年的水文地质勘探证实,本区岩溶发育及富水性与岩性,构造、埋藏条件及补、迳、排部位关系密切,其中构造控水作用极为明显。口泉沟至十里河之间,钻孔揭露灰岩厚度一般为50-150m左右,北部燕子山井田,晋华宫井田,云岗井田揭露地层为寒武系上统,中统地层,岩性为竹叶状灰岩,泥质条带状灰岩,鲕粒灰岩;南部揭露为奥陶系下统地层,岩性以白云质灰岩为主。该地段岩溶以溶蚀孔洞、溶蚀裂隙为主,局部可见溶洞发育。据燕子山井田Y1402号孔揭露灰岩50m,见直径为0.3m溶洞,其富水部位主要位于十里河沿岸以及口泉沟下游,靠近排泄区部位,十里河附近钻孔单位涌水量0.793-1.328L/s.m,口泉沟下游地段钻孔单位涌水量0.1-0.2L/s.m,其它地段单位涌水量一般小于0.1L/s.m或在0.01-0.05L/s.m之间。口泉沟至鹅毛口沟之间,钻孔揭露灰岩厚度在50-150m之间,一般在100m左右,揭露地层为奥陶系下统亮甲山组、冶里组地层,岩性主要为白云质灰岩,薄层泥灰岩,泥质条带灰岩。在揭露灰岩0-50m时岩溶较发育,岩溶多以蜂窝状溶孔为主,在构造部位可见较大溶洞。如塔山矿主平硐掘进至亮甲山组距离灰岩顶界30m时,揭露溶洞一处,体积1882.9m3。灰岩顶界50m以下岩溶发育渐弱,岩溶形态为断续的溶蚀孔洞,连通性极差。本地段富水部位主要位于塔山井田东部煌斑岩侵入通道东西向断层组以及西部王村矿附近和鹅毛口沟口的地段,上述地段断层构造均很发育,钻孔单位涌水量为0.05-0.2L/s.m,一般均大于0.1L/s.m,单井出水量400-700m3/d,为一富水性中等含水层;在远离构造部位的岩溶发育极弱,钻孔单位涌水量一般小于0.02L/s.m。鹅毛口河以南地区,揭露灰岩为奥陶系中统下马家沟组及下统亮甲山组,该区富水部位主要位于元堡子—黄家店之间的东西向断层组、玉井一带以及小峪口、大峪口,红山峪各个峪口。上述峪口是岩溶水的排泄部位,特别是小峪口至大峪口之间,由于边山口泉断裂的作用,次一级的断层也很发育,王坪煤矿主平硐揭露奥陶系下统灰岩时,遇断层突水,初期涌水量7000-10000m3/d,由于长期排水以及附近小峪煤矿、峙峰山煤矿开采岩溶水,王坪煤矿平硐岩溶水的涌水量已大为减少,目前仅为1200m3/d左右,各个峪口施工的水源孔出水量为500-2000m3/d,其含水层的富水性为中等-强,远离构造部位的含水层富水性弱,单井涌水量一般不会大于300m3/d。4、碎屑岩类裂隙-孔隙含水岩组碎屑岩裂隙含水层由侏罗系、二叠系、石炭系砂岩组成,区域内侏罗系煤层已大规模开采,煤层以上含水层结构已遭破坏,砂岩裂隙水向采空区汇集,一部分由矿井排出,一部分形成了采空区积水。石炭、二叠系砂岩含水层富水性受地形、地貌、岩性、构造及埋深控制,北部侏罗系地层覆盖区,砂岩含水层埋藏深,岩石的节理、裂隙一般不发育,单位涌水量一般都在0.001L/s.m以下,含水性极弱。鹅毛口沟以南地区,石炭、二叠系煤层多已开采,矿井涌水量为100-1000m3/d,含水层富水性弱。目前仅在马头道以北白垩系地层覆盖区,碎屑岩地下水还处于天然状态,白垩系含水层为泥质胶结的砂岩,砂砾岩,呈半胶结状态,浅部水井出水量一般小于50m3/d,富水性弱,其下的石盒子组,山西组、太原组砂岩含水层,由于有白垩系地层的覆盖,补给条件极差,单位涌水量0.006-0.024L/s.m,含水层富水性弱。5、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松散岩孔隙含水层由第四系冲洪物组成,分布于河谷两岸的一、二级阶和河漫滩,厚度0-51.33m,河床冲积层以砂、砂砾石为主,厚0-11.31m,单位涌水量0.2-9.47L/s.m,渗透系数5-224m/d。口泉河及十里河地段,由于受周边煤矿的开采,其含水层富水性已大大减弱。(2)区域主要隔水层煤田内的主要隔水层为本溪组地层,一般厚20-50m,岩性主要为泥岩,铝质泥岩,是煤系下部良好的隔水层。在白垩系地层覆盖区,沉积了厚层的弱胶结的泥岩,也是煤系上部良好的隔水层。另外,石炭、二叠系地层中的泥岩、砂质泥岩原本是煤系地层良好的隔水层,对煤系地层间各含水层也起着阻隔作用。但由于侏罗系煤层大面积的开采,在采空区上方已形成冒落带,裂隙带和变形弯曲带,在采空区形成的“三带”影响下,使得含水层和隔水层均遭破坏,隔水层已基本起不到隔水作用。(3)区域地下水补、径、排条件1、补给条件(1)降水入渗补给区内岩溶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为东部灰岩裸露区大气降水入渗补给。东部边山碳酸盐岩裸露区断裂构造纵横切割,寒武-奥陶系灰岩、白云岩表面多见垂直裂隙与层面裂隙,局部宽大溶隙和溶洞非常发育,为大气降水入渗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和赋存空间。(2)河流渗漏入渗补给区内发育较大河流有大峪河、小峪河、鹅毛口河、口泉河及十里河等,均横穿大同煤田。河流流经区域断裂构造发育,有利于地表水的渗漏补给。2、径流条件大同煤田向斜、山前单斜构造、盘道向斜、冯家窑地堑为区内主要控水构造,控制着本区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区内规模较大的不同性质、不同方向的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具有纵向导水和横向阻水作用,影响着岩溶裂隙在平面和垂向上的发育程度,从而控制了地下水的径流方向。冯家窑地堑及附近地表分水岭、盘道向斜附近地表分水岭、口泉河北地表分水岭分别成为区域内四个子系统地下分水岭。地下水径流方向大致类似,即东部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以后,顺倾向自东向西运移,由于受碳酸盐岩埋藏深度加大及岩溶裂隙不发育影响,使得向西运移的地下水转为自北向南径流,南部地下水转为自南向北径流,而西部区岩溶水自西向东径流,最终分别在王坪平硐、鹅毛口河口、口泉河口、十里河口一带汇集。3、排泄条件(1)岩溶水的补、径、排条件①自然排泄区域内地下水主要排泄途径是从王坪平硐、鹅毛口河口、口泉河口、十里河口与大同盆地交汇部位隐伏河床排泄,补给大同盆地第四系含水层。②人工排泄A、塔山平硐与小塔山平硐在穿越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地层时,均遇较大的溶洞与裂隙,初始出水量较大,后经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仅为0.0086L/s.m。王坪平硐在穿越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地层时,遇数条断层,据统计1985-1993年平均排泄量达9185m3/d。B、楼子河煤矿平硐,穿越奥陶系灰岩地层时涌水量100m3/d。C、石井煤矿在运输巷中切断了以往施工的奥陶系水文孔鹅39号钻孔的止水管,出水量360m3/d。D、井田内在鹅毛口河与口泉河周边,分布着较多的生产矿井与小煤窑。上述煤矿在开采石炭系煤层时,其开采水平均在1040~1118m之间,低于岩溶地下水位10~50m。在开采过程中岩溶地下水可以沿着断裂构造发育部位或煤层底板薄弱地带补给煤系地层含水层,在通过矿坑排水的方式排出地表,形成岩溶水的一种排泄形式。(2)碎屑岩类裂隙水的补、径、排条件主要指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砂岩裂隙孔隙水,其补给主要来自裸露区大气降水和上覆岩层的入渗补给。在沟谷切割深处,常以泉的形式排出地表或补给河谷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另外,主要排泄方式还有生产矿井的矿坑排水和民用井人工开采。(3)松散岩类孔隙水的补、径、排条件松散岩类孔隙水除大气降水的垂直入渗补给,亦有地表水的入渗补给和基岩裂隙水的侧向补给,地下水的流向与地表水的流向大致相似。排泄方式主要是人工开采。综上所述,本区域地下水以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为主要,其次为上覆含水层侧向入渗补给及河流的渗漏补给。径流方向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为顺倾向自东向西运移,由于受西部碳酸盐岩埋藏深度大及岩溶裂隙不发育的影响,北部岩溶地下水转为自北向南径流,南部地下水转为自南向北径流;另外一方面为西部白垩系含水层侧向补给寒武-奥陶系地下水含水层,最终分别在王坪平硐、鹅毛口河口、口泉河口、十里河口一带汇集。5.3.2项目所在地水文地质条件本项目部分位于峙峰山煤矿井田范围内,本次评价引用山西怀仁峙峰山煤业有限责任公司3.0M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及配套选煤厂项目水文地质资料。(1)含水层依据勘探区内水文钻孔抽水试验成果,同时结合相邻矿区不同地层岩组时代及地下含水层赋存条件特征,可将本井田内的含水层划分为5层。现由老到新分述如下:1、奥陶系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岩组(O2x)奥陶系灰岩在本井田内未见出露,它为石炭系煤系地层的基底,是煤层底板直接或间接充水的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据本区施工的S202号水文钻孔,揭露灰岩101.40m,其岩性上部为褐灰色白云质灰岩、灰色石灰岩,中部为浅灰色白云岩,下部为深灰色石灰岩。灰岩层段岩芯总体较为完整,仅局部地段岩溶裂隙较为发育,在孔深445~448m、463~464m、467~468.84m岩段中岩溶裂隙较发育,裂隙面光滑无充填,岩芯多呈碎块状。在孔深489~490m为深灰色石灰岩,可见溶蚀小溶洞,钻进该灰岩层段时未发现大漏水现象。据抽水试验成果:含水层水位埋深222.84m,静止水位标高为1199.52m,渗透系数0.02167m/d,单位涌水量0.00142L/s.m,为一弱富水性含水层。地下水质类型为HCO3-K+Na型水,矿化度784mg/L,总硬度139.25mg/L,PH值8.3。另据上世纪九十年代,河北水文队在口泉沟南进行水源勘察时,在窑子头村西峙峰山沟施工T2号水文孔,揭露灰岩429.03m,抽水试验成果:含水层水位埋深168.85m,静止水位标高为1182.51m,单位涌水量0.0928L/s.m,为一弱富水性含水层。本矿于2009年5月至7月在矿办公楼西200m施工了煤矿供水井,取用奥灰岩溶水,井深600.30m,揭露灰岩厚度370.3m,水位标高1188.25m,出水量为60m3/h。从上述两个水文钻孔抽水试验成果和煤矿供水井资料分析,该含水层总体为一弱富水性含水层,据此推测井田内奥灰水水位标高为1170~1210m。由于近些年来人工大量提取地下深水资源,再加之矿坑排水以及降水量的减少,使得岩溶水位普遍下降,目前奥灰水位实际低于当时施工钻孔时的水位。2、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碎屑岩裂隙含水岩组(C3t)太原组为本井田主要含煤地层,含水层主要分布在3#煤层顶部及3-5#煤层之间砂岩段,厚度一般在5~15m。其中在向斜轴部施工的201、202、302号钻孔,钻进至3#煤层顶板时均发现有漏水现象。据S202钻孔太原组、山西组及下石盒子组混合抽水试验成果,含水层水位埋深139.97m,静止水位标高1282.39m,单位涌水量0.00054L/s.m,渗透系数0.00167m/d,为一富水性弱含水层。地下水质类型为HCO3-K+Na型水,矿化度430mg/L,总硬度59.97mg/L,PH值8.48。3、二叠系山西组碎屑岩裂隙含水岩组(P1s)含水岩性主要为2#煤层顶部的K3砂岩及山4#煤上部的灰白色粗砂岩,厚度12.0m左右,岩芯较完整、致密。钻进过程中冲洗液消耗量一般在0.05~0.1m3/h之间,未发现冲洗液漏失现象。据吴家窑精查勘探时所施工的576号水文钻孔山西组及下石盒子组混合抽水试验成果,含水层水位埋深1.99m,静止水位标高1310.04m,单位涌水量0.00073~0.00092L/s.m,渗漏系数0.0019~0.0163m/d,为一弱富水性含水层。地下水质类型为HCO3-K+Na型水,矿化度430mg/L,矿化度475.6mg/L,PH值7.9。4、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碎屑岩裂隙含水岩组(P1x)本组地层主要出露于井田东南、南部山梁上,浅部岩石风化程度较强,岩层裂隙发育。一般多具透水性而不含水。下部岩层胶结致密,裂隙不发育,简易水文冲洗液消耗量一般为0.1m/h,为一弱富水性含水层。5、二叠系上石盒子组碎屑岩裂隙含水岩组(P2s)在本区中部沟谷两侧出露,上世纪50-60年代沟谷中分布泉眼较多,以风化裂隙潜水为主,泉水流量0.1~1L/s。受周边煤矿大量开采地下资源的影响,上述泉眼均已漏失干枯。位于小雨安庄西北木瓜嘴沟尚有一水井,流量50m3/d。另据吴家窑精查勘探时所施工的576号水文钻孔抽水试验成果,含水层水位埋深1.20m,静止水位标高为1310.83m,单位涌水量0.0016L/s.m,渗漏系数0.0112m/d,为一弱富水性含水层。地下水质类型为HCO3-Ca型水,矿化度416~780mg/L,全硬度8.34~17.50德国度,PH7.7~7.9。6、第四系孔隙含水层(Q4)主要分布在井田南部峙峰山沟谷中,以沙土及碎石土为主,含水层主要分布在砂、砾石中。厚度2.0~5.0m左右,含水层富水性弱。(2)隔水层井田内具有良好隔水层条件的主要是岩石厚度及岩性;岩性为泥岩、粘土岩及铝土岩,此类岩性结构致密,有吸水性,遇水变软,具澎涨性,隔水性能好。但也必须具备一定的厚度,厚度大隔水性能好。1、石炭系中统本溪组泥质岩类隔水层组(C2b)井田内隔水层主要为煤系地层以下本溪组地层。该地层为一套滨海-浅海相沉积。岩性以灰黑色砂质泥岩、泥岩为主,底部有紫红色山西式褐铁矿(不稳定)及1-2层灰色铝土质泥岩,间夹中厚层灰色、深灰色泥质灰岩。其中K1灰岩较稳定,岩石胶结致密。据S202号孔资料,本溪组厚33.80m,岩性为灰黑色泥岩,灰色、浅灰色铝土质泥岩夹薄层砂岩及石灰岩。该组地层全区普遍发育,且延续性好,是煤系与奥陶系灰岩含水层之间良好的隔水层。2、二叠系上、下石盒子组铝土质泥岩隔水层组(P1x、P2s)下石盒子组顶部局部为紫色斑块状铝土质泥岩,黄绿色砂质泥岩、粗砂岩;中部为灰色、灰绿色细砂岩、粉砂岩、夹浅灰色粘土岩;下部为在色粉砂岩、泥岩、细砂岩,具滑动面,裂隙被方解石充填;底部为灰白,灰色中砂岩,局部为石英砂岩(K4),胶结坚硬。下石盒子组在井田西部夹有薄层粘土泥岩;下部以粉砂岩、泥岩为主,夹中、粗砂岩,底部为灰色、灰绿色粗砂岩(K5)。两组岩层一般厚80.0~259.05m,平均厚度158.70m。该组隔水层厚度较大,由数层泥岩及粘土岩组成,裂隙不发育,为山西组顶部良好的隔水层。对松散岩类孔隙水及风化裂隙水的下渗起到了良好的隔水作用。3、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隔水层(C3t、P1s)该层为夹在煤层和砂岩之间的泥岩、炭质泥岩及含砂质泥岩,厚度变化较大,各层泥岩岩性致密较完整,使太原组、山西组各砂岩裂隙含水层、灰岩裂隙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减弱,形成多个层间含水层,其隔水性弱于本溪组。受煤层采空塌陷影响,其上覆地层现已形成冒落带、裂隙带和变形弯曲带。当裂隙带延伸至上覆含水层或地表时,各含水层及其与地表水之间可能相互沟通,产生水力联系。(3)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矿区深层岩溶水属神头泉水文地质单元,大气降水和地表水通过灰岩裸露区垂直补给是其主要的补给方式。另外其它含水层的地下水通过断层、陷落柱、导水裂隙带等通道向深部补给,也是岩溶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之一。岩溶水在本区由西北向东南径流,出区后在朔州市北部的神头镇—神头泉域附近以上升泉的形式排泄或通过各个峪口以潜流形式排向大同平原。另外,近年来人工开采也成为岩溶地下水的排泄方式之一。石炭系和二叠系砂岩裂隙水,在接受裸露区大气降水补给和上覆松散层的入渗补给后,顺岩层倾斜方向运动。由于含水层的出露范围除上、下石盒子组广泛以外,其余分布范围有限,再加上降水量小,地形坡度大,因此砂岩裂隙水的补给条件较差。现采煤矿坑排水和民井开采也是其排泄方式之一。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垂直入渗补给和基岩裂隙水的侧向补给,地下水流向和地表水基本一致,排泄方式主要是蒸发排泄和人工开采。5.3.3水文地质试验及参数计算本次评价引用山西怀仁峙峰山煤业有限责任公司3.0M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及配套选煤厂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时所做的水文地质实验(1)渗水试验本次工作在井田内的工业场地和临时矸石场各布设两组双环渗水试验。1)试验目的为测试山西怀仁峙峰山煤业有限公司工业广场、临时矸石场包气带垂直入渗系数,2013年5月17日-18日采用双环渗水试验法分别测试两个试验场地的防渗性能。进行渗水试验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黄土层。2)试验仪器双环(内环直径25cm,外环直径50cm,高度均为30cm)、铁锹、洛阳铲、尺子。3)试验方法本次渗水试验为原位渗水试验,为了消除垂向渗水过程中侧向渗流的不利影响采用双环法,双环的直径分别为50cm和30cm,高30cm。双环法在试坑底部同心压入直径不同的试环,然后在内环及内、外环之间的环形空间同时注水,并保持两处水层在同一高度。这样即可认为,由外环之间渗人的水主要消耗在侧向扩散上,从而使由内环所消耗的水则主要消耗在垂向渗透上,为准垂向一维渗流。试验装置包括渗水双环,两套带有刻度的烧杯、供水管及若干要填在试环底部的小砾石。4)技术要求1、保证试验期间内环和外环的水层在同一高度。2、试验过程中为保证不露出地面应使内外环的水层始终大于5cm,内环每加一次水计录一次时间,每次加水的量一致。3、渗水速率稳定延续1-2小时。4、应以水层在5cm的时刻为试验结束的时刻。5)参数计算方法和结果双环渗水试验用内环的渗入水量作为计算渗透系数的流量。求单位注水量,试验参数按下式计算。渗透系数K=(5-3-1)式中:Q—总的渗水量,单位为cm3;A—内环的横截面积,单位为cm2;T—试验延续时间,单位为s;I—水力梯度。6)渗水试验成果渗水试验曲线见图5.3-3、图5.3-4、图5.3-5、图5.3-6。渗水试验成果见表5.3-1。图5.3-3工业场地东侧渗水试验过程曲线图5.3-4工业场地西侧渗水试验过程曲线图5.3-5临时矸石场沟头渗水试验过程曲线图5.3-6临时矸石场沟口渗水试验过程曲线表5.3-1渗水试验计算结果位置渗透系数(cm/s)工业场地东侧2.14×10-6工业场地西侧1.72×10-6临时矸石场沟头2.43×10-6临时矸石场沟口2.21×10-6(2)抽水试验为查明山西怀仁峙峰山煤业有限公司井田范围含水层的富水性,此次调查收集抽水试验三组,得到S202、576、T2三组抽水试验数据,见表5.3-2。表5.3-2抽水试验成果表孔号试验段深度起/止(米)钻孔直径(毫米)套管直径(毫米)深度(米)含水层静止水位深度标高(m)恢复水位深度标高(m)降低次序抽水试验影响半径R(m)渗透系数Km/d试验时间总计稳定(小时)采用公式抽水设备试验日期质量评定地层代号、岩性厚度(米)水头高度(m)涌水量Q(L/s)动水位H(m)水位降低S(m)单位涌水量q(L/s.m)S20211.80401.7210814611.80P1x、P1s、C3t31.00371.8629.861392.50139.971282.39K=R=10S提桶2005.9合格10.075168.41138.550.0005456.580.001674110413515.20108108391.00O26.84295.20220.001202.36222.841199.52提桶2005.10合格10.10270.0170.010.00142103.040.0216737145763.5534.101461713.55P2s30.0032.891.211310.8161.201310.82610.04328.3427.140.0016360.011210.5K=0.73Q提桶1959.634.10158.1910814634.10P1x、P1s40.00152.625.571306.4561.991310.03610.035748.2842.710.00092400.001932.5K=提桶1959.620.04166.8961.320.00073680.016311.00T2290.80719.83O1+2O2429.03550.98168.851182.5111.828188.5419.690.09285.3.4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1)预测范围本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范围同地下水调查范围。(2)预测情景设定通过对项目建设内容的分析,运营期填充区矸石对地下水影响情景设定为降雨形成的渗滤液下渗对地下水造成影响。根据导则及涉及的环境敏感目标,本次评价重点预测填埋造地区内降雨形成的矸石渗滤液下渗对评价范围内的潜水含水层的影响。根据矸石淋溶浸液试验结果,选取浓度较大的、持久性污染物氟化物作为预测因子。(3)源强分析矸石填充区在无降水的情况下,不会产生重力水对地下水渗入补给,但在持续降水条件下,雨水入渗将使煤矸石的含水量超过持水度,形成重力水,产生一定量的淋溶水,通过排矸场底层渗入地下,造成对区域地下水的污染。填充区虽经过碾压防渗处理,但仍具有一定的孔隙。因此,在降水条件下,填充区内将接受一定量的降水入渗量,当其持水度超过最大持水度之后即形成重力水(即浸溶水),并向下运移补给地下水。Q=P×α×F式中:Q—多年平均降水量(万m3/a);P—多年平均降雨量,取379.5mmF—填埋造地区面积,约9.49hm2—降水入渗系数,采用排矸场所在区域第四系全新统砂砾石类入渗系数,其值取0.15;经计算,平均降水入渗水量可达到5402m3/a(16.37m3/d),长时间的浸溶后形成矸石淋溶水,可在重力作用下越流下渗补给地下水体。(4)数学模型及参数选择1、数学模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导则》(HJ610-2016)一维稳定流动二维水动力弥散问题的连续注入示踪剂-平面连续点源的预测模型为:式中:x,y—计算店处的位置坐标,m;t—时间,d;C—t时刻x,y处的示踪剂浓度,g/L;M—含水层的厚度,m;mM—长度为M的线源瞬时注入示踪剂的质量,kg/d;u—水流速度,m/d;ne—有效孔隙度,无量纲;DL—纵向弥散系数,m2/d;DT—横向y弥散系数,m2/d;π—圆周率。(2)预测参数的确定①x坐标选取与地下水水流方向相同,y坐标选取与地下水水流垂直方向,以污染源为坐标零点。②计算时间t依据污染物在含水层的净化时间确定。③根据收集的资料,确定第四系松散孔隙含水层的平均渗透系数为0.55m/d,含水层平均厚度为25m。④有效孔隙度根据经验值取20%。⑤水流速度为渗透系数、水力坡度的乘积除以有效孔隙度。填埋库区的水力梯度约为0.0332,计算得水流速度约为0.0886m/d。⑥纵向弥散系数DL、横向弥散系数DT,根据经验值确定为1.52m2/d,0.24m2/d。2、预测结果填充库区矸石淋溶水视为瞬时注入,忽略吸附作用、化学反应等因素,根据降雨入渗淋溶水计算,其产生量为5402m3/a,淋溶试验中的浓度最大值为无机氟化物,其值为2.15mg/L,则氟化物的产生量为11.61kg/a。本次预测了矸石淋溶水进入潜水层地下水后运移100天和1000天的情况。计算结果见表5.3-3至5.3-4。3、预测评价计算结果表明,1000天后,矸石淋溶水沿潜水层地下水水流方向向下游的最大迁移距离为250m,往左侧弥散最大距离为80m,往右侧弥散最大距离为80m。由此可见,如果矸石填充造地区不采取防渗措施,污染物将往下游迁移进进入峙峰山沟,当雨季来临将会随着河水向下游运移更远。本项目所在区域年蒸发量远大于年降雨量,正常情况矸石被雨水充分浸泡1000天的情况出现概率极低,同时,本项目距离下游居民饮用水井较远,基本不会对下游地表水及周围村民的用水安全产生影响。地下水环境一旦被污染则很难弥补,因而对水环境特别是地下水的保护必须引起重视,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均以法律形式对水污染防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国务院六部委提出的节水措施也十分明确。根据依法办事,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抓关键抓死角的防治原则,结合本次评价地下水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的保护措施:1、填埋造地区建设要做好排水系统,雨季时,上游及周边汇水及时通过横纵排水沟排出场外,减少矸石渗滤液的形成。2、矸石为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对其的储存、处置按照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要求进行;沟底黄土经夯实作为防渗层(防渗层的厚度相当于渗透系数3×10-6m/s),矸石分层压实(压实标准以水的渗透速率作为标准,即K渗≤1×10-5m/s)、黄土覆盖处理后,可达到良好的防渗效果。采取以上措施后,本项目基本不会对下游村民的饮用水安全产生影响。同时,评价要求在生产期间应加强管理,定期进行监测,发现超标现象,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表5.3-3矸石淋溶水100天无机氟化物迁移距离及浓度(mg/L)坐标x(m)坐标y(m)-50-40-30-20-100102030405070-300.00020.00020.0002-200.00070.00300.00920.020091780.031697310.035988710.02940.01730.00730.0022-100.00280.01620.06850.20860.45730.72140.81910.66930.39360.16660.05070.00175400.00780.04590.19410.59121.09591.19521.3960.95650.65480.47210.14380.004972100.00280.01620.06850.20860.45730.72140.81910.66930.39360.16660.05070.001754200.00070.00300.00920.020091780.031697310.035988710.02940.01730.00730.0022300.00020.00020.0002表5.3-4矸石淋溶水1000天无机氟化物迁移距离及浓度(mg/L)坐标x(m)坐标y(m)-100-50-2002050100150200250-800.00010.00020.00030.0002-500.00070.00250.00470.00790.01350.01680.00930.00220.0002-300.00030.00390.01310.02500.04200.07130.08920.04900.01180.0013-100.00060.00890.03010.05760.09670.16410.20520.11280.02720.002900.00070.00990.03340.06400.10730.18210.22770.12510.03020.0032100.00060.00890.03010.05760.09670.16410.20520.11280.02720.0029300.00030.00390.01310.02500.04200.07130.08920.04900.01180.0013500.00070.00250.00470.00790.01350.01680.00930.00220.0002800.00010.00020.00030.00025.4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施工期噪声源强分析施工期的噪声主要可分为机械噪声、施工作业噪声和施工车辆噪声。机械噪声主要由施工机械所造成,如挖土机械等,多为点声源;施工作业噪声主要指一些零星的敲打声、装卸车辆的撞击声、吆喝声,多为瞬间噪声;施工车辆的噪声属于交通噪声。本项目主要噪声源特征值见表5.4-1。表5.4-2本项目主要噪声源特征值设备名称声级,dB(A)距离,m推土机865装载机905挖掘机845运输车辆905压实机955(2)声环境影响分析声源传播过程中,受传播距离、阻挡物反射、空气吸收和物体屏蔽影响会产生的各种衰减,采用模式预测法对项目运营后的厂界噪声进行预测,本次评价采用受声点声压级的预测模式为:L(r)=L(r0)-(△L1+△L2+△L3+△L4)式中:L(r)—距声源r处受声点声压级,dB(A);L(r0)—参考点r0处的声压级,dB(A);L1—传播距离引起的衰减量,dB(A);L2—声屏障引起的衰减量,dB(A);L3—空气吸收引起的衰减量,dB(A);L4—附加衰减量,dB(A)。⑴距离衰减量△L1对于点源式中:r—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米;r0—参考点距声源的距离,米。⑵声屏障衰减量△L2声屏障的存在使声波不能直达预测点,从而引起声能量较大的衰减式中:N—菲涅耳数;λ—声波波长,m;δ—声程差,m。⑶空气吸收引起的衰减量△L3空气吸收声波而引起的衰减量可由下列公式计算:式中:α—每100米空气吸声系数。根据类比调查,本评价取α=0.6。根据当地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为13.7℃,声源噪声为100-2000HZ范围内,从而空气吸声系数为0.2-1.0之间,本评价取α=0.6。⑷附加衰减量△L4⑸各噪声源对预测点共同作用的等效声级(总声压级)△Lp式中:Li——i声源在预测点的声压级,dB(A)。⑹声压级预测值L预测考虑到背景噪声的影响,受声点声压级预测值L预测为:式中:L背——受声点背景噪声的声压级,dB(A);施工场地噪声预测结果见表5.4-3。表5.4-3距声源不同距离处的噪声值(dB(A))设备名称5m10m20m40m50m100m150m200m300m推土机868074686660565450装载机908478727064605854挖掘机847872666458545248压实机908478727064605854从表中可看出,施工机械噪声较高,昼间噪声超过《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情况出现在距声源40m范围内,夜间施工噪声超标情况出现在200m范围内。距离本项目最近村庄为东侧1.7km处的碗窑村,且有山体阻隔,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是较小。5.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有土石。场地剥离的表土、建筑垃圾、生活垃圾。1、施工过程产生的土石施工期产生的土方不能随意放置,应用于层间覆土填充。2、场地剥离的表土场地剥离的表土单独收集,用于覆土。3、建筑垃圾施工期的建筑垃圾统一收集,剥离的表土单独收集,用于覆土,废石、混凝土块等用于场地层间覆土,可回收的如钢筋头等由施工单位回收利用。4、生活垃圾本项目产生少量的生活垃圾,建设单位要将此部分生活垃圾收集后倾倒于环卫部门指定的生活垃圾回收地点,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前提下,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5.6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项目建设期其主要生态环境影响为;场地占地对植被的影响分析;场地占地对景观及植被造成的影响;矸石填充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分析;水土流失。1、场地占地对植被的影响分析本项目占地主要为灌木林地、其他林地、裸地,根据现场踏勘,本项目评价区植被已经受到一定的破坏,植被覆盖率降低,随着覆土绿化会使得该区植被覆盖率提高,生态环境较从前得到改善,能最大限度补偿造成的生物量损失。2、场地占地对景观影响分析拟选场地为一荒沟,沟内无农田,主要分布有灌草,无国家保护动物出现,无自然保护区等敏感区域分布;由于利用填沟还林,矸石的填充压占了土地,破坏了原有地表植被,原有自然生态景观被破坏。但是本项目覆土植树造林后,种植油松林与灌木林,与当地周围地表植被相一致,能够保持自然景观的协调性。3、矸石填充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分析本项目矸石属于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根据山西省地质矿产研究院对山西怀仁峙峰山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洗选矸石进行的浸出试验结果所示,矸石淋溶液pH在6~9范围内,任何一种危害成分的浓度值均未超过《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在矸石淋溶浸泡的试验中矸石淋溶浸泡液的水质情况是矸石自然淋溶的极限状态,在实际条件下,矸石林溶液达不到充分浸泡状态,自然淋溶后的浓度比试验小的多,各元素在经过矸石层间覆土时会被土壤吸附消减,渗漏后对地下水的影响很小。此外,项目场地底部摊铺50cm厚的黄土压实,经夯实后作为防渗层(压实标准以水的渗透速率作为标准,即K渗≤1×10-5m/s)、上层由黄土及低肥效土和熟土壤覆盖处理后,可达到良好的防渗效果。4、水土流失矸石不合理的堆放以及不及时实施场地整治、复垦绿化等措施,场地区域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导致滑坡等地质灾害。本项目在修筑挡矸墙、截水沟和排水沟等工程措施后,大气降雨不流经矸石堆场,并且将其由原来松散结构压实,同时覆盖了黄土,最大程度的减轻了水土流失。取土场生态影响分析本项目取土结束后建设单位将采取平整、覆土、植树绿化等措施进行恢复。在开挖取土时应尽量避免扩大扰动面积,取土场应分块分段取土,避免形成大的开挖面,应分块分段回填。取土场边坡削坡以后,再进行人工修坡处理,然后对取土坑底、边坡和平台采取绿化措施,通过采取种植灌木的绿化方式,并进行浇水、施肥、保水等养护管理措施,保证苗木成活率,使得植被防护措施在短时间内能够尽快的发挥水土保持作用,防止水土流失。本项目为煤矸石综合利用填沟造地项目,项目的建设将增加当地的林业用地,会使得该区植被覆盖率提高,从而改善生态环境。第六章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6.1环境保护措施分析6.1.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分析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强建筑施工扬尘排污费核定征收工作的通知》,针对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扬尘,本报告提出以下防治措施:(1)施工扬尘防治措施A、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的规定设置现场平面布置图、工程概况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环境保护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等;B、施工现场入口处设置围挡,围挡必须由硬质材料制作,任意两块围挡以及围挡与防溢座间间距不能有大于0.5cm的缝隙,围挡不得有明显破损的漏洞;C、遇到干燥易起尘的土方工程作业时,应辅以洒水压尘,尽量缩短起尘操作时间。遇到四级及四级以上大风天气,应停止土方作业,同时作业处覆以防尘网;施工现场定期喷洒,保证地面湿润,不起尘;D、施工过程中使用水泥、石灰、砂石等容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应采取设置专门的堆蓬,并使用防尘布对原料进行遮盖;E、使用外购商品混凝土,施工现场不设混凝土搅拌站;F、施工过程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有砂石、灰土、灰浆所有易扬尘物料都必须以不透水的隔尘布完全覆盖或放置在顶部和四周均有遮蔽的范围内;防尘布和遮蔽装置的完好率必须大于95%;小批量或八小时之内使用的物料可除外;G、施工期间,对于工地内裸露地面,应进行洒水,晴朗天气时每日洒水二至七次,扬尘严重时应加大洒水频率;对于施工工地道路积尘,可采用水冲洗的方法清洁施工工地道路积尘,不得在未实施洒水等抑尘措施情况下进行直接清扫;每一块独立裸露地面80%以上面积必须采取覆盖措施;覆盖措施的完好率须在90%以上;覆盖措施可采用防尘网、化学抑尘剂等。(2)运输扬尘措施A、施工场地内道路使用炉渣铺设,道路清扫时必须采取洒水措施。B、进出工地的物料、渣土、垃圾运输车辆,应尽可能采用密闭车斗,并保证物料不遗撒外漏。若无密闭车斗,物料、垃圾、渣土的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应用苫布遮盖严实。苫布边缘至少要遮住槽帮上沿以下15厘米,保证物料、渣土、垃圾等不露出。C、运输车辆驶出工地前,应对车身、车槽、轮胎等部位进行清理或清洗以保证清洁上路。评价要求企业对进场道路进行硬化,优先采用煤矸石铺路;限制汽车超载,运输车辆加盖篷布,避免车辆沿路抛洒;运输道路路面要经常清扫和洒水,保持路面清洁和一定的空气湿度;运输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减少起尘量。另根据本项目的施工特点,除设有符合规定的装置外,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油毡、橡胶、塑料、皮革、树叶、枯草、以及其他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3)填充作业扬尘措施由于矸石粒径较大,且有一定含水率,因此产生的粉尘量较少。但是在大风天气下,场地裸露面起尘量较大,对下风向环境空气质量将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经计算矸石在倾倒、压实、覆土等过程中扬尘产生量约为16.2t/a,采取定时洒水降尘,避免大风天气作业等降尘措施,抑尘效率可达到70%,经以上措施后,估算产生的扬尘为4.86t/a。在采取以上措施以后,施工期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很小。6.1.2水污染防治措施分析本项目场内不设食堂、浴室,使用旱厕,生活废水主要为职工日常洗漱废水,水质较清洁,产生量为0.15m3/d,直接回用于抑尘洒水,不外排;旱厕定期掏空,由附近农民清运,用于农田施肥。此外,项目生产废水为设备冲洗水,评价要求施工工地设置1座5m3集水沉淀池,设备冲洗水经集水沉淀池收集、沉淀后用于施工现场洒水抑尘,不外排,雨季时,场地上游及周边汇水可以通过四周截水沟收集,马道排水沟与截水沟连接,场地雨水通过马道排水沟流入截水沟,截水沟内雨水流入坝底预埋的涵管排出场外,场外涵管出口设置消力池,防治雨水冲刷造成的水土流失。通过采取以上措施,项目施工期对水环境影响很小。地下水环境一旦被污染则很难弥补,因而对水环境特别是地下水的保护必须引起重视,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均以法律形式对水污染防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国务院六部委提出的节水措施也十分明确。根据依法办事,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抓关键抓死角的防治原则,结合本次评价地下水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的保护措施:1、场地建设要做好排水系统,雨季时,场地上游及周边汇水及时通过排水涵洞和横纵排水沟排出场外,减少矸石渗滤水的形成。2、矸石为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对其的储存、处置按照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要求进行;项目场地底部摊铺50cm厚黄土压实,经夯实后作为防渗层,矸石分层压实(压实标准以水的渗透速率作为标准,即K渗≤1×10-5m/s)、上层由黄土及低肥效土和熟土壤覆盖处理后,可达到良好的防渗效果。6.1.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分析本项目施工期主要噪声为设备作业噪声和矸石运输过程的交通噪声;而本工程的矸石不是连续的运输,填充作业的作业机械式间歇性的运行。为减小施工期项目噪声对周边环境及运输道路沿线敏感目标的影响,评价要求采取以下措施:①场地周边设置绿化带,减小场地内机械设备对周边环境的影响;②应加强调度管理,禁止夜间运输,减速行驶,禁止鸣笛;③定期对车辆进行保养,淘汰不合格的车辆,使车辆处于良好状态,降低辐射声级;建设单位对运输车辆采用加盖篷布,严格限制车辆超载。本项目距最近的村庄为东侧1.7m处的碗窑村,且有山体阻隔,本项目施工阶段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较小。6.1.4固废污染防治措施分析施工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数量很小,施工期的建筑垃圾统一收集,剥离的表土单独收集,用于覆土,废石、混凝土块等用于场地层间覆土,可回收的如钢筋头等由施工单位回收利用。本项目施工期将产生少量的生活垃圾,平均每天每人0.5kg左右,建设单位要将此部分生活垃圾收集后倾倒于环卫部门指定的生活垃圾回收地点,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综上,本项目各项固废均能得到合理利用及处置,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6.1.5生态保护措施工程施工期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项目占地对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对植被的破坏影响、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对周围景观的影响。针对工程可能产生的影响,环评提出以下措施:1)施工时要求施工边界修建围挡、覆盖帆布等,按照设计严格控制工程施工范围,减少对地表的扰动和对植被的破坏2)合理调配挡矸墙、排水沟等工程施工产生的土石方,对施工期间产生的弃土及时回填,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临时土石方要采取加盖帆布等临时水土保持措施。随着施工结束,本项目通过覆土绿化造林,恢复施工毁坏的地表,可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3)项目场地在达到填充高度后及时对顶部进行覆土,覆土厚度达到植树要求或造田要求(1.0m);外取土依托峙峰山煤矿现有取土场,应及时采取水土保持的措施。4)取土场生态保护措施本项目取土结束后建设单位将采取平整、覆土、植树绿化等措施进行恢复。在开挖取土时应尽量避免扩大扰动面积,取土场应分块分段取土,避免形成大的开挖面,应分块分段回填。取土场边坡削坡以后,再进行人工修坡处理,然后对取土坑底、边坡和平台采取绿化措施,通过采取种植灌木的绿化方式,并进行浇水、施肥、保水等养护管理措施,保证苗木成活率,使得植被防护措施在短时间内能够尽快的发挥水土保持作用,防止水土流失。5)覆土绿化措施本项目覆土绿化面积为9.49hm2,覆土后马道,平台复垦为有林地,采用乔草混播的方式,乔木选择油松,种植密度种植密度为2m×1m,林下撒播紫花苜蓿,撒播密度为20kg/hm2,坡面复垦为灌木林地,采用灌草结合的方式,灌木选择紫穗槐,种植密度2m×1m,林下撒播紫花苜蓿,撒播密度为20kg/hm2。6)生态环境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